购物车
我的足迹

张艳国:在江西师范大学省重点学科政治学硕士学位授权点建设10周年暨学术研讨会上的讲话(20221217)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不图建设首功,但求未来可期 ——在江西师范大学省重点学科政治学硕士学位授权点建 设10周年暨学术研讨会上的讲话 张艳国 各位专家学者,各位同事,同志们、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 首先,请允许我作为江西师范大学政治学硕士点学科 带头人,向拨冗莅临本次会议的各位专家学者,表示最热 忱的欢迎!对长期以来一直关心和支持江西师范大学政治 学硕士点建设的各位好朋友,致以最诚挚的谢意! 十年征程,十年奋进,十年收获。从2012年秋季首批 招收政治学硕士研究生开始,到今年秋季,江西师大政治 学一级学科硕士点建设经历了整整十年;如果从学校在 2009年秋季重点立项建设、申报获批算起,则有13年之久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当时,政法学院(2015年分设为 马克思主义学院、政法学院)提出建设政治学一级学科硕 士点,并朝着一级学科博士点建设目标前进,一面促进学 科发展,补齐学校学科布局的短板、填补江西省政治学学 科建设的空白点;一面呼应政治文明建设的社会需要,满 足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人才需求。政法学院的这个要求和 建议,得到了学校高度重视和支持,经过科学论证,纳入 到次年(2010)学校制定的“十二五学科发展规划”之中,被 列为八个重点建设学科之一。学院一面整合队伍,明确学 科发展方向,聚焦学科特色;一面制定发展规划,把建设 步骤、措施、路线图、时间表与发展目标、学科内涵有机 整合起来,在获批一级学科硕士点的同时,获批省重点建 设学科。在这里,我要特别感谢退下来了的老领导、老同 志,如教育厅原副厅长洪三国教授,江西师范大学原党委 书记、校长傅修延教授,江西师范大学研究生院原常务副 院长、学科办公室原主任陈抚良教授等等,还有今天参加 研讨会的老教授、老导师,如王玲玲、吴仁平老师,调离 学校的骨干教师聂平平教授、胡宜教授等等。正是方方面 面的大力支持、同情共感,才使我们得以克服起步阶段的 重重困难,才使我们走在江西省政治学学科建设的首位 ,也使我们今天从源头上看,当时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 这真是应了中国的一句古话:“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我还要感谢十多年来与我一道前行、一道坚守,相互鼓励 、相互欣赏、相互支持的同事们,正是他们与我“同声相应 ,同气相求”①,我们才能一起团结奋斗,使政治学学科建 设从无到有,不断充实学科内涵,提升学科发展高度,不 断刷新学科面貌。学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群建设发展 ,与政治学一级学科取得进步,成为其重要支撑是密不可 分的。推进学校政治学学科建设发展,是我当时担任副校 长分管学科与研究生工作的一项内容,责无旁贷,义不容 辞;担任学科建设负责人、带头人,则是学院领导班子以 及同事们对我的信任和鞭策,这是我始料不及、一直感到 诚惶诚恐的! 此时此刻,我不禁想起了一千三百四十七年前,少年 英姿的王勃在距离此地10公里的滕王阁写下的不朽名篇《 滕王阁序》,他说:“十旬休暇,胜友如云;千里逢迎,高 朋满座。”②遥想当日文化盛宴,穿越千年,让人心驰神往 。千年文脉,气象浩浩,历久弥新,泽被后世。今天,我 们在江西师范大学政治学硕士点建设10周年之际,还特别 有幸请到国内高校和研究机构的相关专家和学者,更是“情 随事迁,感慨系之矣”③。让我们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 相聚在一起,克服疫情给我们带来的困难和不便,切磋学 术、总结经验、展望未来、继续前进,以一种现代学术会 议的崭新方式,呼应和致敬千年前那场光耀后世的文化盛 会吧! 今天,我们召开学术研讨会,就是要以学术创新促进 学科建设、以队伍凝聚推动学科进步、以研究产出凝练学 科特色、以人才培养凸显学科贡献为目标,立足于政治学 前沿理论与现实问题,对政治学学科发展方向、重点研究 领域、研究生教育、社会服务等问题进行深度探讨。我们 希望通过这次小规模、高层次的学术会议,借助各位知名 专家的智慧和指导,对江西师范大学政治学硕士点建设 10年来的工作进行回顾和总结,继续办好政治学硕士点 ,使之成为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学术交流的 重要平台,开启江西师范大学政治学硕士点建设下一个充 满期待、续写辉煌、接续发展的10年。 借此机会,我向大家报告政治学硕士点建设的主要情 况。总的来看,10年来,江西师范大学政治学硕士点经历 了一个从无到有,由硕士点重点建设单位提升为省级重点 学科的发展过程。政治学学科是江西师范大学文科优势学 科、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群的重要支撑学科。在2003年中 共党史、科学社会主义二级学科获批硕士点基础上,经过 整合发展,政治学学科于2010年获批一级学科硕士点 ,2011年获批江西省重点学科,2012年正式招收首批政治 学硕士研究生,完成13名招生计划。2021年,本学科在《 中国研究生教育及学科专业评价报告》中被评为三星级学 科,排名35位。 10年来,我们建设了一个坚实的学科发展平台。依托 政治学硕士学位授权点,我们相继建设了江西省廉政文化 研究中心、江西新时代文明实践研究中心、江西省2011协 同创新社会发展与治理研究中心等省部级平台,并以这些 科研平台为载体,进一步凝练研究方向,合理配置师资力 量,深化展开政治学相关领域研究。在专业设置上,目前 政治学硕士点共设有政治学基本原理、中外政治制度、国 际政治、中共党史、国际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六个研 究和招生方向。其中,政治学基本原理研究方向突出社区 建设与城乡基层治理研究、中共党史研究方向突出红色文 化与红色基因传承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方向突出 党的创新理论发展研究,学科的研究领域不断深化,研究 力量不断强化,研究特色不断擦亮。在这些研究方向上 ,我们既尊重学科属性及其发展规律,又兼顾地方师范大 学的师资力量和人才培养面向,更明确重点、抓住关键。 10年来,我们关注学术前沿问题,产出了一批具有代 表性的高层次研究成果。我们获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0余 项,其中,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1项,重点项目3项,多 项结题成果获得“优秀”“良好”等次;各类省部级项目50余项 ;在以《中国社会科学》《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 摘》为代表的各类重要学术期刊上发表100余篇有质量、高 水平论文;在人民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等国家级 出版社出版学术专著20余部;撰写18篇调研报告获省部级 以上领导肯定性批示,并被国家民政部、江西省人民政府 采纳;获得省部级优秀社会科学成果一、二等奖10余项。 这些成果获得了好的学术评价、产生了积极的学术影响。 10年来,我们形成了一支由学科带头人领衔、老中青 相结合的人才队伍。本学科师资队伍现有专职人员18人 ,其中,高级职称教师12人,博士学位教师15人。人才队 伍的学缘、学历、学位、年龄、专业结构合理。学位点负 责人张艳国教授现为二级教授、博导、博士后合作导师 ,江西师范大学省级协同创新中国社会转型研究中心首任 主任、首席专家,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 ,国家“万人计划”全国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国家高层次 人才特殊支持计划),中共中央宣传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 批”人才,国务院津贴专家。在团队中,周利生教授为国家 “万人计划”全国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国家高层次人才特 殊支持计划)、中共中央宣传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 ,还有江西省“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江西省高校中 青年学科带头人、江西省“金牌研究生导师”、江西省中青年 骨干教师等。 10年来,我们聚焦人才培养,培养了一批高质量有用 人才。截至今年,我们共招收了154名政治学硕士研究生 ,已有120人顺利毕业。在这些毕业生里,共有20人到各级 党政部门工作,32人到各级高校工作,15人到各地中学工 作,10余人到各级企事业单位工作,2篇硕士论文获得省级 优秀硕士论文、3篇硕士论文获得校级优秀硕士论文荣誉 ,一名学生获得全国“挑战杯”大赛金奖。他们朝气蓬勃,富 有活力,作为一股新鲜力量,正在社会各个领域贡献自己 的青春和智慧。值得一提的是,在这些毕业生里,共有 13名优秀毕业生被名校录取为博士研究生。在今年毕业的 13位学生里,也有三位同学考取国内高校的博士研究生 ,其中两位被“双一流”高校录取。我经常说:“培养一个人 才,振兴一个家庭,造福一方社会。”④这是指导我们办学 育人的基本理念,它被有力有效地贯彻在过去10年的办学 过程中。看着一拨又一拨孩子健康成长成才,在各个领域 发挥作用,体现他们的担当,我们感到莫大安慰和由衷喜 悦。 10年来,我们围绕学生成长,不断完善研究生学术培 养方案。一是实施“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理论研究创新工程 ”,打造由“青马读书会”“青马论坛”“青马课题”“青马学刊 ”构成的“青马”育人品牌。切实加强在读研究生参加科学研 究、教学实践、社会实践和专门技术训练的管理,保证和 提高在读研究生培养质量。2021年共获批省级“青马课题 ”6项,组织“青马论坛”10期,主办“青马读书会”12期,推出 《青马学刊》7期。二是鼓励研究生外出参加学术活动和比 赛活动。我们严格执行学校制定的《江西师范大学关于研 究生参加学术活动的规定》,把外出参加学术交流活动作 为研究生培养的重要环节。学生们积极参加江西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宣讲 团、红色文化宣讲团等社会实践,广泛参与由社会发展与 治理协同创新中心等学术平台发起组织的各种社会调研活 动,取得较好成果。例如,2021年政治学研究生赵亚茹等 同学的《整合党的基层阵地资源 巩固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 》荣获第十七届“挑战杯”江西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 赛一等奖。三是突出研究生教育特色亮点。我们立足江西 红色文化教育优势,运用地方红色资源,创设思政课堂实 践教学基地认知党史,创作红色主题艺术作品感悟党史 ,创新“红色走读”体验党史,让学生由学习者、旁观者变为 体验者、施教者。2021年,由导师带领研究生前往瑞金组 织开展“红色走读”研学活动,在列宁小学旧址进行现场教学 ,实地参观“红井”,在群众路线广场重温入党誓词,在纪念 塔前寄哀思等一系列活动,其目的就是探寻红色足迹,感 悟无数革命先辈用鲜血和生命铸就的伟大苏区精神。我们 不断优化研究生培养方案,不断受到学生欢迎和专家好评 。 10年来,我们注重发挥服务社会的智囊作用。我们形 成了一支以社会建设和社区治理为研究方向的稳定团队 ,出色地完成了从中央部委到地方基层的多项委托工作 ,得到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