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学习贯彻《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论述摘编》(6篇)(20230129)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教育部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教育系统精 神文明建设,对加强立德树人、以德铸魂、以文化人等工 作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为教育系统开展精神文明建设提 供了根本遵循。 举旗定向明确战略方位。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民 族的复兴需要强大的物质力量,也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 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强 调办教育,就是要提高人民综合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提升社会文明程度,坚定文化自信,增强全民族创造活 力。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深刻阐明了精神文明建设 事关教育大局、发展全局,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登高望远明确目标任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紧紧围 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 ,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 ,深刻阐明了教育系统开展精神文明建设的着力点,为我 们指明了工作方向。 系统思维明确科学方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审时 度势、因势利导,创新内容和载体,改进方式和方法,使 精神文明建设始终充满生机活力。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 述,深刻阐明了教育系统开展精神文明建设的方法论,需 要我们在实践中贯彻落实。 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是教育的初心使命,加强教育系 统精神文明建设,必须紧紧围绕这一初心使命,坚持立德 的目的是育人,把精神文明建设落脚到时代新人培育上来 。 挺立主心骨铸魂育人。扎实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进教材、进课堂、进头 脑,以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学生、教育学生。通过大手拉小 手、大学到中学的形式,围绕厚植家国情怀、涵养进取品 格、激发挺膺担当,开展青春使命教育,组织“小我融入大 我·青春献给祖国”主题社会实践,引导广大学生听党话、跟 党走,励志担当大任。 对标好青年立德树人。以培养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 十大报告中指出的“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 时代好青年”为目标,实施“时代新人铸魂工程”,围绕提高 学生思想理论水平、心理健康品质、网络文明素养、文化 品位等方面,实施十大专项行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 成长。大力发展素质教育,帮助学生提升精神境界、丰富 精神世界。 弘扬新风尚润心化人。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 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校园活动,融入学生日常。常态化开展 文明校园创建,选树“最美教师”“最美辅导员”“最美大学生 ”等先进典型,形成良好校园风气,带动广大学生崇德向善 、见贤思齐。 建立常态长效新机制。系统谋划教育系统精神文明建 设,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年学生的殷切期望、时代新人 培根铸魂的共性需要、新时代青年学生的群体特点,逐一 梳理建立落实机制,明确各层级具体任务,切实把倡导性 的理念转化为操作性的机制办法,推动精神文明教育常态 化制度化。 构建多方联动新体系。建立完善大中小一体、家校社 协同的教育系统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体系,加强高校在大中 小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中的牵引带动作用,不断汇聚 学校家庭社会育人合力,共同推动青少年的体育、美育、 劳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协调发展,形成精神文明教育共 同体。 塑造智慧赋能新格局。有效运用数字化手段推动教育 系统精神文明建设,将国家智慧教育平台打造成重要的公 共服务产品,为教师提供开展精神文明教育的“政策包”“工 具箱”,为学生提供丰富优质的精神食粮。 大力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农业农村部 《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论述摘编》(以 下简称《论述摘编》),深刻揭示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 设的特点规律,丰富和发展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科 学理论。《论述摘编》对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作出系统论述 ,为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党的十 八大以来,农业农村部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论述 为根本遵循,不断推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走向深入。 围绕夯实农村思想阵地,聚力乡村振兴。指导各级农 业农村部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思想,持续在基层乡村组织开展“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 ”宣传教育,宣讲党的好政策、身边好典型、美好新生活 ,教育引导推动广大农村党员、干部和群众深学细悟习近 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 头脑,坚定不移在党的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 兴道路。 持续推进农村移风易俗,培育文明乡风。创新教育引 导,连续三年开展“县乡长说唱移风易俗”征集展示,倡导文 明乡风;坚持典型引路,持续遴选推介全国村级“文明乡风 建设”案例,鼓励各地创新探索。持续针对高价彩礼、人情 攀比、厚葬薄养、铺张浪费等移风易俗突出问题开展专项 治理,旗帜鲜明反对农村陈规陋习,在全社会营造弘扬新 风正气的良好氛围。 强化农民教育,提高文明素养。持续实施高素质农民 培育计划,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提升新时代农民 精神风貌。推进乡村普法,培育农村学法用法示范户,深 入农村开展送法下乡活动。深入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 ,引导农民群众不断增强卫生环保意识,养成文明健康生 活方式。推选“全国十佳农民”“最美农技员”等先进典型,鼓 舞广大农民群众实干兴业、勤劳致富,鼓励农业工作者扎 根基层、服务奉献。 推进乡村文化振兴,丰富精神生活。实施农耕文化传 承保护工程,挖掘认定和保护传承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组织开展“农业文化遗产里的中国”系列宣传,加强农耕智 慧展示传播。牵头办好中国农民丰收节,因地制宜举办乡 村文化体育活动。持续开展“新时代乡村阅读季”活动,选树 宣传乡村阅读榜样,带动更多农民群众开卷阅读,提升文 明素养。 党的二十大对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作出新的重要部 署。农业农村部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 总书记关于农村精神文明建设重要指示精神,把农村精神 文明建设作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 化、建设农业强国的重要内容,在四个方面持续加大工作 力度。 一是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推进。发挥农业农 村部门与农民群众关系最密切、打交道最直接、服务最具 体的优势,谋发展和抓思想共进,富口袋与富脑袋同步 ,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农村、深 入人心。二是统筹推动形成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合力。 会同各有关部门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宣传教育,促进城乡公 共文化服务均等化,持续推进农村移风易俗重点领域突出 问题专项治理,完善村规民约和相关标准规范,广泛开展 农村文明培育、文明实践、文明创建。三是健全长效化常 态化工作机制。推动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纳入乡村振兴示 范县、农村改革试验区等重点内容,纳入乡村振兴战略实 绩考核和相关督查,细化分解工作任务,压实各地各级部 门责任。及时总结基层创新做法,健全工作推进制度。四 是打造具有农耕特色的精神文明建设品牌。持续认定中国 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深入挖掘其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 神、道德规范,保护传承中华优秀农耕文化。突出农耕、 农趣、农味,组织农民乐于参与、便于参与的文化体育活 动,增加优质乡村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 立足文化和旅游特色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 明建设 文化和旅游部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精神文明建 设,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党的二十大深刻阐述精神文明 的深刻内涵、重要作用,对精神文明建设提出新的更高要 求。文化建设是培根铸魂、凝神聚力的重要事业,既是精 神文明建设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重要工作抓手。文化和旅 游部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 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紧紧围绕举旗帜、聚民心、 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创作更多优秀文艺 作品,推出更多优秀文化产品、优质旅游产品,更好满足 人民文化需求、增强人民精神力量,为新时代社会主义精 神文明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要进一步牢牢守住人民立场、把握时代主题,实施好 新时代系列艺术创作工程,引导文艺工作者深入生活、扎 根人民,推出更多讴歌党、讴歌祖国、讴歌人民、讴歌英 雄的精品力作。坚持线下线上融合、演出演播并举,组织 丰富多彩的文艺演出、展览展示活动,让更多优秀作品与 观众见面。加强文艺评论,发挥好引导创作、多出精品、 提高审美、引领风尚作用。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统筹推动文明培育、文明实践 、文明创建,推进城乡精神文明建设融合发展。公共文化 服务是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途径,也是精神文明 建设的重要渠道。要进一步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重 心下移、共建共享,统筹基础设施建设和服务效能提升 ,推进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一体建设,完善覆盖城乡、 便捷高效、保基本、促公平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创 新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办好群众歌咏、广场舞、“村晚”等群 众性文化活动。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建设全国智慧 图书馆体系和公共文化云,丰富数字文化资源、拓展智慧 服务应用。推动各级公共文化机构做好新时代文明实践工 作,提升文化和旅游志愿服务水平。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弘扬 中华传统美德。文物、古籍、非物质文化遗产等文化遗产 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和精神文明建设的深厚滋养。 要进一步坚持保护第一、加强管理、挖掘价值、有效利用 、让文物活起来的新时代文物工作方针,全面提升考古和 文物保护利用水平,推进革命文物保护管理,深化博物馆 改革发展,推出更多高水平展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