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济南市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20221226)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济南市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 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22年工作回顾 2022年是新一届政府履行职责的第一年,也是济南发 展进程中极具考验、极不平凡的一年。在全党全国各族人 民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意气风发向 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党的二十大胜利召 开,深刻阐释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 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科学擘画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 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为 各项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确立了行动指南,极大激发了 泉城儿女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的豪情壮志。一年来 ,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 ,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坚决落实习近平总 书记对山东、对济南工作的重要指示要求,完整、准确、 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按照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在市 委坚强领导下,锚定“勇当排头兵、建设强省会”目标不动摇 ,踔厉奋发、笃行不怠,有效应对各种困难和挑战,全力 以赴推动高质量发展、促进高效能治理、打造高品质生活 ,较好完成了市十八届人大一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谱 写了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会建设的崭新篇章。 (一)坚持人民至上、知重负重,疫情防控和经济社 会发展实现高效统筹。面对疫情防控的严峻形势,坚决贯 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疫情防控工作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党 中央决策部署,及时调整完善各项防控措施,全面提升核 酸检测、流调溯源、隔离转运、医疗救治、服务保障等能 力水平,成功打赢“3·29”疫情阻击战,有效应对秋冬季疫情 冲击,持续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和应急处置,确保“三不停 ”“三不断”,最大限度保障了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面对经济下行的巨大压力,坚定扛起稳定经济重大政治 责任,高效落实四批稳中求进高质量发展政策清单,出台 助企纾困25条政策,为中小微企业提供担保贷款168亿元,减 税退税降费超过1000亿元,帮助3.8万家中小微企业及个体 工商户融资527.9亿元,市场主体增至149.7万户。制定促进 消费24条措施,开展“泉城购”2022济南消费季活动,发放消 费券2.17亿元,新引进商业品牌首店55家。精心包装策划储 备优质项目,“七网”建设加快推进,260个市级重点项目完 成投资2320.8亿元。加大外贸主体培育力度,深入推进跨境 电商综合试验区建设和全面深化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工 作,新增进出口实绩企业1656家,预计全年完成进出口 2190亿元、同比增长15%左右,跨境电商进出口额增长 50%以上。预计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超过1.2万亿元,一般公 共预算收入可比增长8%,固定资产投资增长5%,社会消费 品零售总额达到4820亿元。 (二)坚持抢抓机遇、放大优势,重大国家战略加快 落地见效。深入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 ,全面开展入黄支流综合整治,实施济西、白云湖等湿地 公园保护修复,完成黄河百里风景区中心景区景观提升工 程,节水典范城市建设有序推进,黄河下游绿色生态走廊 建设形成景观效果。奋力在山东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 区建设中当引领作示范,谋划推动41项重大政策和258个重 大项目。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加速起势,发展规划获 批实施,“1+4+16+N”规划体系逐步完善,创新推出产业正 面清单、产业机会清单、重点产业示图、产业准入机制等 “四张清单”,黄河大道一期建成通车,山大二院北院区、黄 河体育中心等公共服务项目加快推进,中科新经济科创园 、国际招商产业园等高端平台加快布局,零碳智慧创新运 营中心项目荣获“全球人居环境规划设计奖”,比亚迪新能源 乘用车项目整车下线,累计签约141个高端优质项目、总投 资超过3300亿元。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建设全面推进,设 立科技支行等特色银行机构20家、科技特色保险机构7家 ,新增上市及过会企业8家,金融机构本外币存贷款余额均 超过 2 . 5 万亿元。数字济南建设全面铺开,构建起 “1+4+N”总体框架体系,统筹数字机关、数字政府、数字经 济、数字社会一体推进,数字经济占比达到47%,跃居 2022全国数字经济城市排行第6位,入选全国首批数字化绿 色化协同转型发展综合试点城市。新增5个国家工业互联网 标识解析二级节点和18家省级工业互联网平台,116个项目 入选省数字经济重点项目,数量均居全省首位。建成开通 国家级互联网骨干直联点,新建5G基站1.3万个,宽带下载速 率跃居全国第4位。 (三)坚持创新驱动、工业强市,新旧动能转换提档 升级。科技创新策源功能不断强化,齐鲁科学城加快规划 建设,世界首个电磁橇设施成功运行,首个国家实验室济 南基地建设全面推进,新获批全国、省重点实验室各5家 ,新增国家企业技术中心1家、省级新型研发机构14家,空 天信息大学校区改造加快推进,济南跃居2022全球科研城 市100强第36位。创新创造活力加速迸发,科技创新标准化 城市试点工作、知识产权强市示范城市建设扎实推进,新 增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50家,全社会研发综合投入 占比达到2.68%,技术合同成交额同比增长28%。高层次人 才加快集聚,人才政策双“30条”有效落实,新备案省级院士 工作站6家。工业经济支撑作用日益凸显,四大主导产业规 模持续壮大,集成电路、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蓬 勃发展,新获批省“十强”产业“雁阵形”集群4个、领军企业 4家、省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2个,8家企业入选中国制造 业500强。“济南一号”“泉城一号”成功发射,济南成为全国 首个完成商业航天“通信、导航、遥感”卫星全面布局的城市 。现代服务业提质发展,新认定总部企业12家,获批省级 服务业创新中心8个,新增省级工业设计中心22家,国家 5A级物流企业达到19家。 (四)坚持完善功能、提升品质,省会综合承载力明 显增强。圆满完成“三区三线”划定任务,国土空间总体规划 基本编制完成,27项市级空间类专项规划加快编制。中央 商务区加速崛起,累计签约入驻各类优质企业6500余家 ,入选“中国商务区综合竞争力20强”。国际医学科学中心重 大项目加快建设,山东中医药大学国际医学科学中心校区 正式启用。泉城路商圈获评首批全国示范智慧商圈,明府 城、老商埠、上新街、明水古城等重点片区城市更新改造 稳步推进,中央活力区、长清大学城、东部枢纽产业城等 载体功能持续增强。南部山区生态保护与修复成效明显 ,生态产品价值试点取得阶段性成果。济莱高铁即将通车 ,小清河济南段航道和济南港主体工程顺利完工,轨道交 通二期6条线路、至济阳有轨电车全面开工,国际机场二期 改扩建、济滨高铁等重大项目启动建设。城市供水、供热 、燃气“一张网”加快形成,新建改造供水管网100公里、燃 气管网598公里,新增集中供热面积1500万平方米,系统改 造市政雨污合流管网180公里。工商河开埠文化风貌带全线 贯通,卧虎山—锦绣川水库连通工程基本完成。新建公园 55处、绿道130公里。乡村振兴取得新进展,新建高标准农田 27.5万亩,实现粮食生产“十九连丰”,种业振兴行动加快推 进,植物基因编辑核心技术填补国内空白,未来畜禽种业 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开工建设,莱芜区获评国家级农产品 产地冷藏保鲜试点区,新建成市级田园综合体6个,平阴玫 瑰镇、长清五峰山街道入选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三涧 溪等3个片区入选首批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省级示范区。美丽 宜居乡村建设圆满完成,31个城镇开发边界外安置区全部 竣工交付并分房到户。深入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 年行动,新完成1000个清洁村庄创建,商河县获评“四好农 村路”全国示范县。城市软实力显著提升,建成全省首个区 域性国际传播中心,创新打造“泉城发布厅”“理响泉城”等宣 传品牌,精心策划开展“东亚文化之都”济南活动年百场活动 ,推出《三泉溪暖》等一批文艺精品,齐长城国家文化公 园等重大文化项目开工建设,勇夺全国文明城市年度测评 “四连冠”,全国文明典范城市创建扎实推进,“天下泉城”更 有底气、更具韵味、更富魅力。 (五)坚持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发展内生动力充分 释放。大力实施“十大改革创新行动”,改革热度指数保持全 国前列。高标准完成国企改革三年行动任务,市属国有企 业综合管理水平显著提高,资产总额达到1.7万亿元。扎实 开展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十大专项行动,3家企业入围中国 民营企业500强。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建成“泉惠企”服务企 业综合平台,紧盯“五不”问题,全力推进“六办”,“在泉城 ·全办成”品牌影响力不断扩大。启动实施现代农业特色产业 集群提质、“一村一业、一村一策”、农村“三变”改革,土地 流转率提高到43.3%,农民合作社达到1.1万余家。对外开放 能级大幅提升,自贸试验区累计新设企业4.7万余家,19项 首创性成果在全国复制推广。综合保税区实现争先进位 ,进出口额达到460亿元。中欧班列累计开行突破2200列 ,国际航空货邮吞吐量稳定在5万吨以上。第五届进博会济 南团交易金额全省第一。高水平举办承办中国企业论坛、 中国算力大会、世界先进制造业大会、中国国际文化旅游 博览会等全国性、国际性重大活动,中国—加勒比发展中 心落户济南。深入开展招商引资“九大行动”,创新实施投行 化招商模式,成功举办跨国公司高层对话会、济南绿色低 碳高质量发展(上海)推介会等重大专题招商活动,吉利 智慧新能源整车等一批产业项目落地见效。预计全年实际 使用外资30亿美元左右、增长10%以上。 (六)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生态环境质量持续 改善。污染防治攻坚战向纵深推进 , P M 2 . 5浓度改善 10.3%,空气质量综合指数改善6.5%。国控河流断面好Ⅲ类 水体比例达到100%,小清河出境断面年均水质创纪录达到 地表水Ⅱ类标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到57.35%。土壤污 染风险得到全面管控,受污染耕地均实现安全利用,生活 垃圾实现“零填埋”。实施新一轮“四减四增”行动,新增11个 绿色发展工业园区、78家绿色工厂,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 容量达到 2 9 4 . 8万千瓦,清洁能源发电量占比提高至 19.5%,新能源汽车保有量突破10万辆,测土配方施肥推广 面积超过350万亩。生态保护修复成效显著,完成造林 1.16万亩、森林抚育8万亩。重点泉群保持19年持续喷涌。 省会高质量发展的绿色更浓、成色更足、底色更实。 (七)坚持用情用力、兜牢底线,民生保障水平稳步 提升。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23件民生实事圆满完成,民生支出占比达到80%。实施扩 大中等收入群体计划,预计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 高于GDP增速。出台支持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40条政策 ,城镇新增就业1 7 . 3万人。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超过 89%,完工新建改扩建中小学校30所、新增学位5万个,义 务教育“双减”政策全面落实。国家产教融合试点城市建设加 快推进,校企共建产业学院达47个。广安门医院济南医院 获批国家区域医学(疗)中心建设项目,市中心医院东院 区正式启用,新建社区医院6家,智慧中药房达到7家。居 民医保财政补助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670元,四级医保服务 体系全面建成,养老、医疗、工伤、失业保险基本实现法 定人群全覆盖。城乡低保标准分别提高到每人每月995元、 770元。新建改扩建体育公园4处,建设各类养老服务设施 193处,0-3岁婴幼儿千人口托位数达到4.15个、居全省首位 ,槐荫区获评医养结合高质量发展创新引领区。开工建设 保障性租赁住房40129套(间),改造老旧片区46个、惠及 居民5.7万户,棚改安置房新开工7864套、基本建成31335套 。建成18处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完成2.78万户清洁取暖改造 任务。新增公共图书馆面积4.9万平方米,打造泉城文化驿 站28家,累计建成泉城书房44个。平安济南建设成效显著 ,常态化扫黑除恶斗争取得新战果,成为全国唯一连续 12年命案全破的省会城市、全国毒情最轻重点城市。生产 安全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分别下降47.3%和32.2%。对口支 援与东西部协作工作成效明显。民族宗教、双拥共建、档 案史志、地震气象、人民防空、妇女儿童、慈善、红十字 、残疾人、仲裁等工作都取得新成绩。 (八)坚持扛牢责任、提高效能,政府自身建设全面 加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积极推动党的二十 大精神入脑入心、见行见效。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 效化,党员干部理想信念更加坚定。数字政府建设加快推 进,依申请政务服务事项可网办率达到99%以上。12345市 民热线服务水平不断提升,全年共为民服务1200万件次。 建立与市人大、市政协常态化沟通联络机制,依法接受人 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自觉接受政协的民主监督,办理市 人大代表建议443件、政协提案568件。扎实推进巡视巡察 、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审计监督保障执行、 促进发展作用不断强化,行政执法监督体系加快构建。坚 持政府带头过“紧日子”,市直预算单位公用经费标准和一般 性支出压减20%。纵深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严 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驰而不息纠“四风 ”树新风。大力弘扬“严真细实快”工作作风,深入开展作风 能力提升行动。加强工作闭环管理,建立完善全链条工作 推进体系,政府系统狠抓落实的能力持续提升。 各位代表!事非经过不知难,成如容易却艰辛。上述 成绩的取得,是习近平总书记作为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 核心掌舵领航的结果,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思想科学指引的结果,是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坚强领导的 结果,是市人大、市政协和社会各界监督支持的结果,是 全市人民团结奋斗、顽强拼搏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人 民政府,向全市人民和参与城市建设的劳动者,向各位人 大代表、政协委员,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 、各人民团体,向离退休老同志,向中央、省在济单位和 各类驻济机构,向驻济人民解放军、武警官兵、消防救援 人员,向所有关心支持济南发展的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 和国际友人,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同时,我们也清醒认识到,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不 少矛盾问题。主要有: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还不够强 ,制约高质量发展的结构性矛盾还比较突出;数字化转型 的广度和深度有待拓展,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发展亟 需提档升级,县域经济和民营经济发展还不够充分;基础 设施建设仍然存在短板,教育、医疗、养老、托育等公共 服务供给能力仍不够强,老百姓还有不少“急难愁盼”问题亟 待解决;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和安全韧性有待提高,一些 领域风险隐患不容忽视;政务服务效能和水平仍需持续提 升,等等。对这些问题,我们将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采 取有效措施努力加以解决。 二、2023年工作总体要求和主要预期目标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 ,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也是济南深入 贯彻落实黄河重大国家战略、加快建设新时代社会主义现 代化强省会的重要一年。做好新一年的工作意义重大,影 响深远。 当前,我市发展依然面临着许多风险挑战,国际环境 动荡不安,疫情影响不可忽视,我国经济恢复的基础尚不 牢固,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仍然较大 ,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三大任务艰巨繁重,更好统筹 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还存在许 多两难多难问题。但更要看到,经过多年接续奋斗,省会 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更加坚实,形成了十大发展优势:战略 红利交汇叠加、交通网络四通八达、科技创新实力雄厚、 数字赋能势头强劲、人才保障基础坚实、金融服务优势突 出、营商环境持续优化、消费市场潜力巨大、城市品质生 态宜居、人文环境厚重淳朴。省会加快发展、跨越发展、 领先发展的势能更加集聚,融入新发展格局、服务重大国 家战略、辐射带动区域发展的地位更加凸显。明年我市重 大基础设施迎来投资高峰期,重点工业项目进入达产期 ,经济运行处于周期性上升期。我们完全有条件、有底气 在新一轮竞相发展中走在前、当先锋、作表率。 2023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是:以习近平新 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 十大精神,牢牢把握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 大复兴的使命任务,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山东、对济 南工作的重要指示要求,深化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 质量发展战略,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 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主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锚定 “勇当排头兵、建设强省会”,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更好统 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坚持 工业强市战略不动摇,加快建设更具韧性的现代化产业体 系,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大力提振市场信心,扎实推动共 同富裕,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上作示范,在全国副省级 城市中争一流,奋力开创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会建 设新局面。 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 5.5%以上;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6%左右;规模以上工业 增加值增长6%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6.5%左右;社会消 费品零售总额增长5.5%左右;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 别增长5.5%左右和5.5%以上;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 3%左右;完成省下达的节能减排降碳约束性指标和环境质 量改善目标。 实现上述目标,必须坚决把党的二十大作出的战略部 署作为根本遵循,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以 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执着、行百里者半九十的清醒,以更加 饱满的工作热情、更加务实的工作举措、更加过硬的工作 作风,自信自强、守正创新,狠抓落实、埋头苦干,努力 在百舸争流中奋楫争先、勇立潮头。 我们必须在忠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 ”中坚定高质量发展方向。“两个确立”是党在新时代取得的 重大政治成果,是战胜一切艰难险阻、应对一切不确定性 的最大确定性、最大底气、最大保证。我们要自觉把“两个 确立”“两个维护”作为第一立场、第一原则和第一要求,坚 定不移做到一切发展思路依此来谋划,一切发展布局依此 来展开,一切发展举措依此来制定,一切发展成效依此来 衡量,坚定不移推动省会高质量发展,确保各项工作始终 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前进。 我们必须在“勇当排头兵、建设强省会”中增创高质量发 展优势。山东走在前,省会理应勇当排头兵;山东建设强 省,省会必须先强起来。我们要树立“排头兵”的境界格局、 思路理念、标准追求,在深入落实黄河重大国家战略中展 现更大作为,紧紧抓住建设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这 一战略机遇,用活用足“强省会”这一战略优势,聚焦聚力工 业强市这一战略举措,建好建优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这一 战略重点,奋力在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上当标兵作示 范,谱写加快建设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会新篇章。 我们必须在锐意改革创新中激活高质量发展动能。改 革创新是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源泉,济南要实现弯道超车、 迎头赶上,就必须用好改革这“关键一招”,用活创新这“第 一动力”。我们要聚焦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堵点、痛点、难点 ,聚焦广大人民群众所思、所想、所盼,聚焦激发全社会 创新、创造、创业活力,坚持以改革推动创新、以创新驱 动发展,切实落实“两个毫不动摇”,支持国有企业和民营企 业改革发展,加快推进放管服改革、要素市场化改革等一 系列重点领域改革,坚决破除体制机制障碍,让干部敢为 、地方敢闯、企业敢干、群众敢首创,让市场无形之手、 政府有形之手、企业创新之手、群众勤劳之手高效协同 ,为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澎湃动力。 我们必须在坚持人民至上中凝聚高质量发展合力。来 自人民、依靠人民、为了人民,是中国共产党的发展逻辑 和胜利密码。我们要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 标,想人民之所想,行人民之所嘱,紧紧抓住人民最关心 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采取更多惠民生、解民忧、暖 民心举措,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我们 要充分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支持鼓励全体人民和各 类市场主体敢于有梦、勇于追梦、勤于圆梦,在经济发展 、城市建设、社会治理等各领域挑大梁、当主角,更好汇 聚起坚不可摧的人民力量。 我们必须在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中守牢高质量发展底 线。谋发展、保安全,始终是人心所向、人民福祉所在。 我们要清醒认识、科学应对经济发展环境的复杂性、严峻 性、不确定性,深入总结运用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 会发展中形成的宝贵经验,进一步增强“时时放心不下”的责 任感、“事事耽误不得”的紧迫感、“处处如履薄冰”的危机感 ,坚决守住守好粮食、能源、产业链供应链、金融、安全 生产、生态环境、食品药品、公共卫生、意识形态、社会 稳定安全等“一排底线”,做最充分的准备,努力争取最好的 结果,切实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 三、2023年重点工作安排 按照统筹兼顾、突出重点的原则,着重抓好以下十个 方面的工作。 (一)着力融入服务重大战略,加快增强省会引领带 动力 纵深推进黄河重大国家战略落地落实。严格贯彻落实 《黄河保护法》,依法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 展。打造黄河生态轴,加快黄河生态风貌带鹊华公园、中 央公园建设,统筹做好徒骇河、大寺河等河道生态景观打 造,保护提升济西、白云湖、玫瑰湖等湿地公园,筑牢生 态保护屏障。打造黄河安全轴,加强黄河防洪减灾工程建 设,提升主槽行洪输沙能力,实施鹊山水库、玉清湖水库 除险加固工程,推进北大沙河、大寺河等12条河道综合治 理,推动河湖“清四乱”常态化规范化,保障母亲河长久安澜 。强化水资源刚性约束,加快打造节水典范城市。打造黄 河发展轴,加快两岸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全力推进黄岗路 隧道、济南黄河大桥复线桥等6条跨河通道建设。建成济郑 高铁,加快构建“一字型”沿黄大通道,积极培育沿黄九市公 共资源交易一体化市场,推动建设沿黄中心城市绿色智慧 物流协同创新中心。打造黄河文化轴,加快推进黄河国家 文化公园、市博物馆(新馆)等重点项目建设,提升“四季泉 城·大美黄河”活动品牌影响力,创新黄河文化保护传承。 加快起步区聚势突破。立足新时代现代化田园城市定 位,推进国土空间、生态保护、启动区3个综合性规划和 16个专项规划审批实施。加速大桥组团建设,精心打造示 范区,高标准推进中交一公局总部、中电建市政集团山东 区域总部、黄河金融中心等项目建设,着力构建大疏大密 、错落有致的城市形象。加速培育“6+4+2”重点产业,建设 省属企业新动能项目总部集群,提升中科新经济科创园等 平台载体功能,加快比亚迪产业园二期、国电投氢能产业 基地等项目建设,支持黄河国际会展中心高品质运营。加 速完善新城区功能,全面加快太平水库、大桥水厂、崔寨 再生水厂等市政基础设施规划建设,积极推动黄河体育中 心、电视塔等重点项目建设,建成山大二院北院区,启用 城市运营中心智能运行中枢,建设全球领先的“数字孪生城 市”。 打造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示范。坚持把推动绿色低碳 高质量发展作为总抓手,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经 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创造更多标志性成果。深入实施 “十大创新”行动,协同推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 农业现代化,大力践行全面节约战略,有序实施碳达峰碳 中和,推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普惠化、便捷化。完善 政策支持体系和工作推进机制,谋划实施一批绿色低碳高 质量发展重大项目,推动部分区县、园区、企业开展绿色 低碳高质量发展综合示范,为全省建设绿色低碳高质量发 展先行区作出济南贡献。 建设现代化济南都市圈。编制实施济南都市圈发展规 划,全面增强省会辐射带动能力。加强核心圈层同城化发 展,推动城际客运公交化运营,积极构建一小时通勤圈 ,研究实施“莱热入泰”“外热入济”等供热管网项目,统筹大 泰山地区生态保护修复,加快推进济泰、济淄同城化和济 齐融合发展。加强紧密圈层协作发展,积极推进济滨高铁 建设、德商铁路前期工作,建成大西环、济南至潍坊高速 公路,开工济南至宁津、章丘至庆云、商河至武城等高速 公路,加快基础设施、产业发展、市场融通、公共服务一 体化发展。加强辐射圈层联动发展,探索“双向飞地”“异地 孵化”“共管园区”等跨区域产业合作新模式,培育济青科创 智造廊带,引领山东半岛城市群做大做强。 (二)着力保持经济稳定增长,加快提升发展质量效 益 持续扩大项目投资。健全项目滚动策划储备建设机制 ,完善全生命周期管理服务体系,畅通审批服务和要素保 障绿色通道,全力抓好500个市重点项目。聚焦强链条塑优 势,大力推进山钢新旧动能转换、重工绿色智能制造产业 城、正泰智能电气装备区域总部等一批高质量产业项目。 聚焦增活力提品质,推进宋刘城中村改造等城市更新项目 ,推动中央商务区、中央活力区、国际贸易中心等城市新 片区加快成形起势。聚焦补短板强功能,加快实施全域交 通一张网、轨道交通四网融合等重点基础设施项目,大力 推进大明湖排水分区等3个中心城区雨污合流管网改造和城 市内涝治理项目,提速水利、能源等领域重大工程建设。 用好专项债和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策划实施一批PPP项 目,稳步推进基础设施REITs试点,推动更多项目进入国家 、省支持范围,鼓励和吸引更多民间资本参与重大工程和 补短板项目建设。严格政府投资项目代建制管理,提升财 政资金使用效益。 提高招商引资质效。深入推进招商引资“九大行动”,进 一步完善政策支持体系。加强投行化招商,推进招商智库 建设,加大政府投资基金助力产业和园区发展的力度,加 强专业评估和资本赋能,投资引进一批未来产业和战略性 新兴产业项目。加强产业链招商,发挥龙头企业、园区平 台作用,精准绘制招商图谱,加快建设国际招商产业园 ,大力开展以企招商、以商招商、委托招商,积极引进一 批百亿级头部企业项目和10亿元以上关键配套项目。加强 央企、省企招商,争取新增10家央企子公司或分支机构落 户,吸引省属企业新设公司总部和实体性项目落地。加强 展会招商,用好广交会、进博会、服贸会等高端平台,新 策划一批有影响力的城市招商推介活动。加强境外招商 ,在欧洲、日本、香港等地设立国际投资促进联络站,加 快海峡两岸新旧动能转换产业合作区建设,引进落地一批 高质量外资项目。实际使用外资保持平稳增长,制造业外 资占比达到15%以上。 促进消费恢复扩大。积极对标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 ,着力提高省会消费能级和吸引力。健全常态化促消费机 制,优化提升“泉城购”济南消费季活动,保持汽车、家电等 大宗消费稳定增长。打造高品质消费地标。推动泉城路国 家级智慧商圈持续提升,促进老商埠、印象济南建设夜间 消费集聚区,加快泺口服装城等传统商贸市场转型升级。 推动百花洲、曲水亭街等建设商旅文体融合特色街区。新 引进知名首店、品牌店、旗舰店50家以上,促进“老字号”创 新发展。培育高品质消费供给。大力发展数字消费、绿色 消费、健康消费、时尚消费,壮大化妆品、家电数码、纺 织服装、农特产品等特色电商产业链。营造高品质消费环 境。推进消费基础设施改造,新打造20个一刻钟便民生活 圈。加强县域商业体系建设,开展新能源汽车、绿色智能 家电下乡活动,改造提升一批基层供销社,加快释放农村 消费潜力。高质量办好日本(山东)进口商品博览会、北 方消费品博览会等展会活动。 推动外贸增量提质。深化实施外贸主体培育行动,大 力引进外贸综合服务平台,支持150家外贸骨干企业做大做 强,新增进出口实绩企业1500家以上,全市进出口增幅高 于全省平均水平。深化通关便利化改革,推广国际贸易“单 一窗口”,加强出口信贷支持,组织开展组团“出海”,帮助 外贸企业抢订单、拓市场。高标准建设国家服务贸易创新 发展试点、国家数字服务出口基地、国家中医药服务出口 基地、国家文化出口基地,推动特色优势产品更快“走出去 ”。加快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建设,提速山东丝路跨境电商 项目,新建海外仓4个,跨境电商进出口实现稳定发展。支 持有条件的功能区在境外设立产业园区,支持企业开展对 外投资合作,推动外经外贸协同发展。积极扩大先进技术 、重要设备、能源资源、优质消费品等进口,创建国家进 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 加快民营经济发展。实施骨干民营企业攀登行动,新 培育营业收入过10亿元企业10家、过百亿元企业1家,推进 优质中小企业梯度培育,形成大企业顶天立地、小企业铺 天盖地格局。开展民营经济发展示范创建,大力弘扬企业 家精神,依法平等保护各类企业合法权益。全面构建亲清 政商关系,营造重商亲商安商良好氛围。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