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2023年武江区政府工作报告(20230209)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2023年武江区政府工作报告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 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2022年工作回顾 过去一年,面对复杂多变的经济发展形势和疫情汛情 旱情等各种超预期风险挑战,在市委、市政府及区委的坚 强领导下,在区人大及其常委会和区政协的监督支持下 ,区政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 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以及 党的二十大精神,按照省“1+1+9”工作部署,紧紧围绕市委 、市政府确定的“六新”目标〔1〕、“六化”举措〔2〕及赋予 武江建设韶关“双化双融”〔3〕先行示范区和高质量发展率 先突破区的使命任务,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统筹疫 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着力稳增长促 回升、防风险保安全,推动全区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 政府质量工作考核、新型城镇化、年度市重大项目土地要 素保障等19项工作获省市表扬。全区地区生产总值达 306.87亿元,同比(下同)下降0.3%,基本稳住了经济大盘 ,完成了市下达的内控目标任务。一年来,我们主要做好 了以下工作: 一、主动作为应变克难,经济运行总体平稳。面对需 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我们全力打好稳 增长组合拳,常态化开展暖企助企活动,推动各项助企纾 困政策免申即享,为各类市场主体新增减税降费及退税缓 税6.8亿元。全年新增“四上企业”40家;全区市场主体累计 达2.8万家,全年新增4416家、增长17.35%。工业经济提质 增效。全区规上工业增加值88.85亿元、增长1.0%,本区 (不含新区)完成工业投资6.77亿元。新增高新技术企业 22家。整区分布式光伏开发工作成效初显,完成投资1.47亿 元,备案容量达7.65万千瓦。武江科创园青创中心建成运营 ,吸引45家企业入驻办公;园区全年创造税收2.1亿元。武 江区城乡融合产业园主干道全线通车,厂房片区基础工程 二期基本完成,成功推出工业项目用地450亩,引进年产值 超亿元项目2个。农业发展稳中有进。农林牧渔业产值 15.34亿元、增长2.7%。完成撂荒地复耕面积6494亩,土地 流转2764.5亩。试点推广良种良法种植巨型稻、多年生水稻 取得初步成效,粮食生产面积和总产量实现双增长,粮食 安全得到有效保障。武江区现代农业产业园基础设施建设 有序推进,成功创建蔬菜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打造千亩 蔬菜种植基地3个。新增11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2个全国 名特优新农产品。现代服务业持续发展。全年社会消费品 零售总额增长3.7%,位居全市第一。区财政安排200万元开 展消费券发放活动;引导大型商超持续拓展线上业务,举 办汽车展销、家电以旧换新等促消费系列活动,沐溪大道 吸引落户汽车销售企业8家。群康路、沙洲尾片区等街区夜 间经济持续活跃,成功打造孟洲坝“网红夜市”。建成粤北首 个国际标准飞盘场,组织举办“草地音乐会”等多场大型文化 文艺活动,“端午龙舟文化旅游节”活动盛况被中央、省级媒 体报道;全年接待游客69.6万人次,旅游收入达12.14亿元 。 二、扎实推进城乡建设,人居环境持续改善。韶州体 育中心完成建设;教育西路建成通车,改造提升芙蓉东路 、工业路、新华南路等7条主次干道。有序推进80个老旧小 区改造项目,已完工31个。完成7个背街小巷改造提升和 5个“五小”项目〔4〕建设。大力推进韶州文创园项目建设 ,盘活闲置资产打造成武江科普基地,建成“诗歌步道”,增 设张九龄雕塑,推动韶州公园文化内涵和商业价值有机融 合。强力推进精准拆违攻坚行动,全年拆除违法建筑 13.73万平方米。积极推进智慧城市建设,完善信息共享机 制,提高执法效率和城市管理水平。深入开展文明城市创 建工作,大力整治“三线”“六乱”;持续做好垃圾分类,武江 区餐厨垃圾资源化处理站建成运行。深入实施农村人居环 境整治“打擂比武”〔5〕,28个村获得“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 示范村庄”称号、14个村获得“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优秀村庄 ”称号;创建美丽庭院、“四小园”小生态板块〔6〕50个。扎 实推进重阳镇“青林水岸·红色印记”、西河镇“什石园-糖寮 ”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西河-重阳”“龙归-江湾”精品线路新 增黄塱沿河步道、湾仔古树公园等一批网红打卡点。完善 镇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理及农村长效保洁机制,农村生活垃 圾收运体系100%全覆盖。完成24.25公里“四好农村路”、 30.8公里美丽农村路建设,重阳水、新街水河道整治加固取 得初步成效。 三、强化生态环境治理,绿色发展成色更足。严查快 处露天焚烧、道路扬尘等大气污染问题,完成裸露土地整 治5.2万平方米,市政道路、国省道周边连接线硬化约 5.38万平方米。空气环境指标优良达标率达94.2%,空气质 量保持市辖三区最优。完成龙归水(二期)、南水河(二 期)、北江(市区段)碧道建设16.2公里。完成北江流域、 东冲河、沐溪河35个入河排污口整治。全区饮用水水源和 地表水断面水质达标率均保持100%。深入开展土壤、固体 废物污染防治,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达95.79%。大力推 进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修复工程,完成生态修复项目4个,治 理水土流失1.2平方公里。全面实施林长制,完成332亩高质 量水源林和1100亩省级碳汇林抚育,全区森林火灾受害率 控制在0.5‰以内。整改土地卫片违法图斑364亩。完善农村 住房建设管理长效机制,“零容忍”查处乱占耕地建房行为。 四、深化改革规范治理,创新发展活力增强。深化土 地征收管理机制改革,高质量完成征收领域巡察整改,完 成芙蓉园等11个地块征拆,全年共交地1255.7亩。深化“重 点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改革,组建重大项目并联审批工作 专班,政府投资项目审批由120个工作日压缩到53个工作日 内。创新试行政府投资非经营性项目代建制,争取到位各 类债券资金7.96亿元,实施区重点建设项目77个,完成投资 31.42亿元,推动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不含高新区 )40.19亿元。扎实开展营商环境专项整治,营商环境便利 度保持全市前列,招商引资成果逐步显现,新签约项目 34个,投资额37.45亿元,其中超亿元项目8个。深化政务服 务“一门式、一网式”改革,1271项依申请和公共服务事项进 驻政务大厅,进驻率达96%;“粤智助”自助终端设备实现镇 村全覆盖,重阳镇政务服务大厅被评为全市“镇级标杆大厅 ”。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开办企业事项环节整合至1个,实现 “一网通办、一窗通取”。大力实施预算绩效管理改革,全面 启用“数字财政”系统,财政预算实现全链条线上管理。规范 区属国资国企经营管理,盘活中核锦原大厦等闲置资产。 城乡融合发展省级试点扎实推进,完成西联镇赤水村、西 河镇红星村“村改居”试点建设。 五、全力保障改善民生,社会大局平安稳定。全面完 成区10件民生实事。武江第一小学、东岗保利小学、新区 第二幼儿园建成开学,新增学位2520个;完成第九中学天 子岭校区一期改造并投入使用,有效解决突增且超出招生 计划约600名学生就读难题。选聘305名教师充实教师队伍 。区中医院基本建成并将启动运营,区儿童医院完成主体 工程建设;3个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以及17个卫 生站完成改造提升。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科学高效 、众志成城战胜“0315”“1004”“1111”等多轮本土疫情,区财 政直接投入资金超亿元,有力守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 体健康;扎实开展新冠疫苗接种攻坚行动,疫苗全程接种 率提高至92.65%。完成50个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改造 升级,区图书馆二期、文武阁塔保护修缮工程基本完成。 深化驻镇帮镇扶村,成立5家强镇富村公司,建成4间乡村 振兴生产车间。扎实推进“粤菜师傅”“南粤家政”“广东技工 ”三项工程,新增城镇就业3651人。提前完成征地社保留存 资金分配落实任务。持续开展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整治,全 年未发生较大以上生产安全事故。压紧压实食品安全“两个 责任”〔7〕,全年食品药品安全形势总体稳定。成功应对百 年一遇“龙舟水”强降雨洪涝灾害。有效处置保交楼、项目欠 薪、劳资纠纷等问题,全民禁毒、反邪教、扫黑除恶、打 击电诈和非法集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平安创建等工作 成效明显,社会大局保持平安稳定。此外,民族宗教、国 防动员、双拥优抚、工会、共青团、妇女儿童、红十字、 残疾人保障、金融、外事等工作均取得新发展新成效。 六、切实加强自身建设,政府效能稳步提升。坚持改 进作风、提升效能,全面加强服务型政府建设,政府工作 提质增效。强化政治建设,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 精神,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 ”、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深化法治政府、法 治社会一体建设,扎实推进“八五”普法、村居法律顾问、法 律援助和人民调解工作。坚持依法行政,深化综合行政执 法改革,加强执法规范化建设,完善行政复议体制改革 ,高效完成行政复议案件办理50宗,行政应诉案件办理 54宗,政府班子成员带头出庭应诉33件,行政负责人出庭 应诉率100%。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和“三重一大”决策机制 ,全面落实合法性审查制度,审查重大行政决策11件、各 类重要合同及文件328件。自觉接受区人大、区政协和社会 各界的民主监督,全年办理区人大议案和建议17件、区政 协提案151件,满意率和基本满意率达100%。认真落实中央 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倡导践行“一线工作法”,政府 带头“过紧日子”,财政资源配置效率和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不 断提高。支持纪委监委和审计委开展工作,坚定不移推进 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 各位代表,过去的2022年是极不寻常、极不平凡的一 年,我们经历了多轮疫情冲击、历史性洪灾侵袭等重大考 验,成绩来之不易。这是市委、市政府和区委坚强领导的 结果,是区人大、区政协和东莞凤岗镇、高埗镇倾力帮助 的结果,是全区上下众志成城、顽强拼搏的结果。在此 ,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全区干部群众,向各级人大代表 、政协委员,向所有关心、支持武江发展的各界人士及驻 区部队官兵,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同时,我们也要清醒认识到,当前国内外经济发展形 势依然严峻复杂,武江在高质量发展征程上还存在不少困 难和挑战,主要是:地区生产总值、财政收入等主要经济 指标未实现预期目标,财政收支矛盾加剧;产业平台建设 处在起步阶段且发展腹地有限,营商环境有待优化,招商 引资项目落地难,产业尤其是制造业发展新动能不足;镇 域经济发展薄弱,自主谋划发展项目能力有待提高;教育 、医疗、养老、托育等民生领域还有不少短板,城乡之间 公共服务供给差距仍然较大;干部作风建设、破解难题能 力有待提升,等等。这些问题要在今后工作中认真加以解 决。 2023年工作安排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 ,做好今年的工作任务艰巨、责任重大。今年政府工作的 总体要求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中央经济工作会 议精神,按照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市及区委工作要求,紧 紧围绕市委赋予武江建设韶关“双化双融”先行示范区和高质 量发展率先突破区的使命任务,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 ,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深入实施市委、市 政府提出的“三大战略”“六大行动”“三大提升”〔8〕,以更 大力度推进稳增长、强产业、优环境、美城乡、促改革、 谋创新、惠民生、保稳定等工作,奋力推动经济实现质的 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社会民生事业持续改善,全区 各项工作取得新进步。 今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 长5.0%以上,力争达到5.5%;固定资产投资增长5.0%,工 业增加值增长5.0%以上,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20%左 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5.0%,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 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完成市下达的节能减排任务,力争 在实际工作中取得更好成绩。为实现上述目标,我们将重 点抓好以下七个方面工作: 一、全力以赴抓好项目建设,夯实产业经济发展基础 (一)强化重点项目牵引带动。坚持“项目为王”,抢抓 政策机遇,加强重大项目谋划包装,做实做细项目前期工 作,提升项目成熟度,推动全区滚动储备一批重点项目。 加强专项债项目前期工作和建设,全力争取专项债券发行 额度。全年初步安排区重点项目74个,计划完成投资56.6亿 元。持续开展重点项目“红黄旗”评比活动,发挥区重大项目 指挥部和并联审批服务专班作用,加强项目全生命周期管 理和全要素保障,优化政府投资非经营性项目代建制,进 一步规范项目谋划、审批、建设和管理流程。积极配合做 好市区两级征拆体制改革,充实调整区镇村三级征拆力量 ,健全征拆工作机制,力争全年完成土地收储3600亩以上 ,全力保障市区重点项目用地需求。 (二)加快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坚持实体经济为本 、制造业当家,坚持产业转型升级与引优培强并重,开展 产业攻坚行动,推动工作力量和资金资源向产业发展集聚 。引导建材企业大力实施技术改造和产业链融合,推进烟 厂制丝车间和绿色智能制造等技改项目建设,扶持利民制 药厂新药黄体酮在2023年下半年获批上市,力争全年实现 工业投资8亿元、增长18%。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大 力发展先进智能装备、电子信息和新能源新材料产业,推 动锦胜装配、富增泡棉等项目落地建设。盘活利用好辖区 低效闲置用地、存量工业用地,积极探索以嵌入式植入高 质量制造业项目。实施潜力企业培育行动,力争全年新增 规上工业企业2家。 (三)更大力度开展招商引资。深入实施招商引资“一 把手”工程,优化招商引资考核奖惩机制,坚持尽锐出战大 招商、招大商。优化招商引资项目签约、开工、建设、投 产全生命周期管理服务,创新区镇(街)招商利益共享机 制,力促招引项目早落地、早开工、早投产。抢抓全省产 业转移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机遇,整合汇编产业政策、平台 载体等信息资源,深化与深圳科技工业园等专业投资促进 机构的合作,发挥凤岗帮扶优势,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宣传 推介。聚焦智能装备、电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生态农 林文旅等重点产业,精准开展产业链招商、专业招商、以 商招商、协会招商,力争全年新签约项目25个以上,其中 超亿元项目10个以上,投资总额40亿元以上。 (四)加快重大产业平台建设。成立武江区产业园区 专业管理运营团队,制定完善园区运营管理办法,统筹推 进产业平台基础设施建设、运营管理、项目招引、企业服 务等工作,推动园区规范化管理。坚持以“一号工程”力度推 进武江区城乡融合产业园建设,完成园区厂房片区基础工 程、道路工程及污水处理厂建设;谋划启动园区中心水系 、凤武商业城等一批生产生活配套设施建设,提升园区产 业承载能力;全力推动工业地块“带方案出让”〔9〕,实现 “土地等项目、拿地即开工”。拓展武江科创园发展空间,完 善园区基础设施管养维护机制,积极推进“工改工”,推动工 业大厦开工建设;以“双变”〔10〕改革试点为契机,加快推 动园区周边地块控规修编,盘活长者公寓等资产,积极谋 划推进周边105亩低效用地开发建设;大力引进“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