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2019年十堰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摘要)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2019年十堰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摘要)   一、2018年工作回顾   过去的一年,是十堰加快转型、奋力攻坚的一年。一 年来,我们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 十九大精神为指导,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湖北重要讲话精 神为动力,坚决贯彻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决策部署,坚持 稳中求进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持续加快转型升级 ,全力推动高质量发展,迈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步 伐。   ——转型发展质效提升。积极应对外部环境复杂多变 、实体经济困难增多、汽车市场整体遇冷挑战,我市经济 发展稳中育新,转型升级迎难而进。预计地区生产总值增 长7%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1.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增长11.5%,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可比增长10.2%。税收 收入占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比重71.4%。高新技术产业占 GDP比重14.6%。   ——脱贫攻坚初战告捷。易地扶贫搬迁10.6万人,易 迁总体任务基本完成。实现17.06万人脱贫、134个贫困村 出列,丹江口市、张湾区、茅箭区可望实现整体摘帽,脱 贫攻坚取得阶段性成果。   ——生态环境总体优化。城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305天 ;全市地表水总体为“优”,丹江口水库水质稳定在Ⅱ类以 上,共向北方调水193.6亿立方米。2019年中国生态文明论 坛年会选定我市举办。我市被命名为全国“绿水青山就是 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   一年来,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聚力补短板强弱项,三大攻坚战强力推进。   (二)加快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开局良好。   (三)狠抓项目投资,新旧动能加快转换。   (四)推进乡村振兴,城乡融合发展。   (五)深化改革开放,营商环境不断优化。   (六)发展社会事业,人民生活持续改善。   (七)提升治理水平,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同时,民族宗教、妇女儿童、外事侨务、气象、档案 、粮食、地震、人防、残联、老龄、统计、社科、地方志 等各方面工作都取得了新的成绩。   二、2019年工作安排   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中央经济 工作会议、省委第十一届四次全会暨经济工作会议精神 ,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 量发展,落实中央“六稳”部署,推进落实汉江生态经济 带发展规划,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深化市场化改 革,扩大高水平开放,围绕全省“一芯两带三区”区域和 产业战略布局,加快建设“一主四大四新”现代产业体系 ,继续打好三大攻坚战,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 构、惠民生、防风险、强生态工作,保持经济社会持续健 康稳定发展,以优异成绩庆祝建市50周年,为全面建成小 康社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市打下坚实基础。   今年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 7.5%至8%;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5%;固定资产投资增长 1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1%;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增长8%;城镇常住居民、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 8%、9%;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和节能减排控制在省定目标以内 。以上目标是基本工作目标,在实际工作中要取得更好成 绩。   围绕上述目标任务,重点做好八个方面工作:   (一)以脱贫攻坚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坚决打赢脱 贫攻坚战   ——决战决胜整体脱贫摘帽。把脱贫攻坚摆在一切工 作的重中之重,坚决克服侥幸、懈怠、拖延、厌战心理 ,一鼓作气打好脱贫攻坚战,实现整体脱贫摘帽。坚持目 标导向、任务导向、效果导向,重点解决好实现“两不愁 三保障”“三率一度”面临的突出问题,认真做好丹江口 市、张湾区、茅箭区脱贫摘帽迎接国家验收工作;全力实现 郧阳区、郧西县、竹山县、竹溪县和房县脱贫摘帽,确保 完成17.46万人脱贫、108个村出列任务。加强易地扶贫搬 迁后续工作,确保35万易迁对象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 。对已脱贫的地方和群众,坚持脱贫不脱钩、脱贫不脱政 策、脱贫不脱帮扶,一手抓脱贫,一手防返贫,巩固提升 脱贫成果。研究解决那些收入水平略高于建档立卡贫困户 的群体缺乏政策支持等新问题。严格落实“三个新增”政 策,加快补齐深贫地区短板。大力开展安全饮水、电网改 造、村组公路、移动通信、宽带网络、环境改善“六到农 家”工程,提升贫困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   ——做实做深四项重点工作。推进“户户走到”全覆 盖,确保无盲区无死角。市县乡三级领导干部巡回走遍所 有乡镇、村、户,确保扶贫政策措施落地见效,提升农村 群众满意度。建好“扶贫车间”,增强辐射带动作用。深 化“千企帮千村”精准扶贫行动,继续抓好香菇、袜业、 服装、电子等扶贫产业,把现有的扶贫产业和扶贫车间做 强做大做优。加快发展各类扶贫工厂、扶贫车间、扶贫作 坊,力争新建扶贫车间(作坊)1900个以上。畅通农产品销 售渠道,推进农商互联,扩大电商、供销、邮政等网点覆 盖面。推广股份合作、订单帮扶、生产托管等模式,带动 每个贫困村至少发展1个农民专业合作社或引进1家龙头企 业,带动贫困户年均收入增长15%以上。健全完善市县乡村 四级项目库,推动产业项目到村到户到人。强化“安幼养 老”,完善社会服务。全面加强兜底保障,重点抓好健康 扶贫、教育扶贫,提高基本服务水平。建设一批老年人照 料中心、留守儿童活动中心、健康管理中心等农村公共服 务设施。持续“强基固本”,凝聚攻坚合力。加强村委会 基层组织建设,大力培育脱贫致富带头人,发挥好“领头 雁”作用,积极引导全社会更多力量参与脱贫攻坚。   ——打好脱贫攻坚作风建设持久战。持续深化脱贫攻 坚作风建设年活动。狠抓中央扶贫专项巡视、国家和省考 核评估等反馈问题整改,深入推进驻村帮扶、资金管理等 问题专项整治,强化问题清单管理,立行立改。长短结合 、建章立制,构建务实管用的长效机制。加强审计和执纪 问责,严肃查处扶贫领域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重点抓好 扶贫领域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和不严不实、弄虚作假等作 风问题整治,坚决防止“虚假脱贫”“数字脱贫”“算账 式脱贫”,做到扶贫工作务实、脱贫过程扎实、脱贫结果 真实。   (二)优先发展农业农村,推动乡村全面振兴   ——加快发展绿色生态有机特色现代农业。推进适度 规模经营,深入实施“61”产业强农计划,新建高标准农 田8万亩、农业标准化示范基地10万亩。落实粮食安全行政 首长责任制,守住粮食安全底线。推进竹房百公里茶叶长 廊和汉江百公里林果长廊建设,持续改良柑橘品种,创建 茶叶、中药材等特优区。突破性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加 快推进丹江口市、郧阳区、房县3个百亿级农产品加工园区 建设,壮大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确保实现农产品加工产 值680亿元以上。加强农业品牌建设,积极争创绿色有机品 牌,新增“三品一标”15个以上。积极发展新型经营主体 ,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社200家、家庭农场200家、专业大户 500家。加强服务体系建设,推进生产标准化、营销品牌化 ,畅通本地农产品进入电商的各个环节。推进农村一二三 产业深度融合,大力发展休闲观光农业、乡村旅游和农村 电商等新业态。   ——深化农业农村改革。持续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 ,加强农村土地确权成果运用,搭建土地流转服务平台 ,依法规范流转农村土地,积极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 经营。鼓励城市资本、技术和人才向农村集聚,推动城乡 要素双向流动,破解项目、产业、资金等难题。推进农村 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加快农村产权交易市场建设,盘活闲 置集体资产,保障农民财产权益。认真开展第三次国土调 查、第五次森林资源普查工作。   ——大力建设美丽乡村。持续推进“四大补短板”工 程,加快农村道路、能源、信息、环保等基础设施建设 ,完善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服务,新改建通村公路 1400公里,完成2367公里生命安全防护工程,解决安全饮 水20万人,改造农村危房7000户。严防严控非洲猪瘟等疫 情。学习借鉴浙江省“千万工程”经验做法,深入开展农 村环境综合整治、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积极推进“厕所革 命”,大力发展沼气、太阳能等清洁能源,建成“生态宜 居家园”示范村50个以上,努力为老百姓留住鸟语花香的 田园风光。   ——全面发展农村各项事业。加强乡土人才培养,分 级分类开展技能培训,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深入实施 “一村多名大学生计划”,选拔培养300名新型农民大学生 。繁荣兴盛乡村文化和乡土文明,加大传统村落、历史遗 址、民俗文化和民间手工艺保护利用。建设和谐平安乡村 ,推进移风易俗,完善村规民约,深入开展“十星级农户 ”“新乡贤”评选活动。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 乡村治理体系。   (三)更大力度抓项目投资,加快培育新动能   ——科学统筹谋划项目。瞄准国家政策取向、产业导 向、资金投向,围绕全省“一芯两带三区”战略布局、汉 江生态经济带规划、老工业基地搬迁改造、南水北调对口 协作、脱贫攻坚、基础设施、社会民生等重点领域,抢抓 “十三五”规划中期调整等机遇,谋划重大项目,力争更 多项目挤进国家和省政策的“笼子”、规划的“盘子”和 资金的“袋子”。积极争取国家专项债券基金、中央和省 预算内投资。发挥政府资金牵引作用,多管齐下拓宽投融 资渠道,破解多方资本进入工业技改、农业开发、环境治 理等难题,构建政府投资、社会融资、民间投资“三轮驱 动”新格局,力争民间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45%以上。 谋划好项目储备库,推动好建设库,充实好达效库,力争 储备亿元以上重大项目1000个、开工建设亿元以上重大项 目400个以上,投资项目“两库”转化率30%以上。   ——加强和创新招商引资工作。发挥山水、生态、人 文、产业优势,坚持引资、引智并举,提高招商引资工作 质量。研究国家产业发展趋势,承接先进地区产业转移 ,促进全市产业升级。突出“一主四大四新”产业链招商 ,引进一批行业领军型知名企业。瞄准长三角、珠三角、 京津冀等重点区域,开展以商招商、小分队招商,依托鄂 粤港经贸洽谈、楚商大会、新能源汽车主题峰会等重大招 商活动和十堰经济技术开发区、武当山旅游经济特区等平 台,挖掘招商潜力,提升招商质效。压紧压实招商引资责 任,完善考核督办机制,提高资金到位率、项目开工率和 投产率,确保新引进注册规模项目220个以上。   ——强化服务推进项目。继续实施首席服务官、项目 拉练等措施,落实服务专班责任制,确保完成年度1500亿 投资任务。推进一批重大基础设施补短板项目,开工建设 西十高铁、竹山通用机场等项目,加快推进十巫高速、十 淅高速、京能热电2号机组、夹河关水电站、孤山航电枢纽 、滨江新区至武当山一级路等在建项目,确保汉十高铁、 十堰高铁北站、武当山西站、丹江口南站等竣工运营。   (四)持续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夯实高质量发展基础   ——全力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找准我市在汉随襄 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带中的位置,加快调整工业结构,构 建主导产业支撑有力、新兴产业协同发力的完整工业体系 。实现规上工业总产值2300亿元以上,新增规上企业50家 ,促进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和产能利用率有效提升。突出 “商乘并举、油电并重”,做强汽车产业。全力服务东风 汽车集团有限公司,深化落实“1+5”战略合作协议,加快 推进东风装备减速器项目建设,确保东风商用车总装及车 架业务优化项目竣工投产,东风小康迁建改造、易捷特新 能源电动车、双星东风轮胎4.0新工厂等项目如期量产。深 入实施“整车专用化”战略,加快推进驰田金刚10万辆专 用车、帕菲特智能特种作业车等项目建设。做强做大汽车 零部件产业,推进大洋电机、锂诺新能源电池、东风力神 动力电池等配套项目尽快达产。突出技改扩规,提升传统 产业。深入落实“万企万亿技改工程”,改造升级轻工纺 织、冶金化工等产业,提升技改投资比重,确保技改投资 200亿元以上。突出提质增量,壮大新兴产业。大力发展智 能制造、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新能源与新材料等新兴产 业,重点支持万润新能源、国瑞智能装备、长江星医药、 国瓷电子新材等企业发展。   ——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推进服务业提速升级行动 计划,力争完成服务业增加值800亿元以上。坚持全域规划 、全要素整合,推进旅游业由单一的门票经济向全产业链 融合升级转变。加快编制全域旅游规划、大武当旅游规划 和汉江旅游规划,争创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舞活武当山 龙头,建设新区、改造老区、开发湖区、提升景区,发展 民宿1000家。支持县市区整合资源、捆绑创建5A级景区 ,新增3A级以上景区4家以上。提档升级郧西天河水乡、房 县黄酒民俗村、竹溪楠木寨、郧阳青龙山等一批景区。开 工建设游客集散中心、欢乐世界等项目。力争接待游客 720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760亿元以上。协同发展传统商 贸和现代物流业,改造升级商贸连锁、仓储式购物、一站 式商场等零售业态,大力发展社区商业,打造 “15分钟生 活圈”。加快推进华西新城、林安综合物流园、鄂西北集 疏运配送中心等项目建设。突破性发展新兴服务业,巩固 电商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全覆盖创建成果,力争电商交易额 增长25%以上。培育壮大普惠金融、文化创意、信息服务等 新业态。   ——强化创新驱动。建好建强科技创新平台,积极争 创国家级高新区,鼓励各地创建省级高新区;推进国家科技 成果转化服务示范基地建设。打造“双创”升级版,加大 政策支持力度,创建创业创新联盟,提升孵化机构和众创 空间服务能力,推动线上线下结合、产学研用协同、大中 小企业融合,促进创新成果转化应用。积极培育引进科技 领军人才和团队。力争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20家,提升高 新产业增加值和研发经费占GDP比重。加强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