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闫玉清曾嘉雯:学起来!《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中的用典(之六)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学起来!《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中 的用典(之六) 闫玉清 曾嘉雯 2020年09月03日 来源:求是网  编者按:用典生动深刻又恰到好处,是习近平总书记 讲话、文章中的一大特色。深入理解《习近平谈治国理政 》第三卷中的用典,对我们更好地理解习近平总书记重要 著作的深刻蕴意,具有十分重要的启示作用。让我们一起 学习第十九专题中的用典(下) 1、一语不能践,万卷徒空虚。 见明代林鸿《饮酒》。这句话的大意是,假如一句话 都不能付诸实践,纵然读万卷诗书也是枉然。 习近平总书记在《准确把握“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 教育的目标要求》中这样引用: “一语不能践,万卷徒空虚。”要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 了解民情、掌握实情,搞清楚问题是什么、症结在哪里 ,拿出破解难题的实招、硬招。调查研究要注重实效,使 调研的过程成为加深对党的创新理论领悟的过程,成为保 持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过程,成为推动事业发展的过程 。要防止为调研而调研,防止搞“出发一车子、开会一屋子 、发言念稿子”式的调研,防止扎堆调研、“作秀式”调研。 2、人患不知其过,既知之,不能改,是无勇也。 见唐代韩愈《五箴(并序)》。这句话的大意是,人 最大的忧患就是不知道自己的过失,既然知道了,不能改 正,就是没有勇气。 习近平总书记在《准确把握“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 教育的目标要求》中这样引用: “人患不知其过,既知之,不能改,是无勇也。”要把 “改”字贯穿始终,立查立改、即知即改,能够当下改的,明 确时限和要求,按期整改到位;一时解决不了的,要盯住 不放,通过不断深化认识、增强自觉,明确阶段目标,持 续整改。 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见《孟子·告子下》。这句话的大意是,忧愁祸患使人 生存发展,安逸享乐使人萎靡死亡。 习近平总书记在《牢记初心使命,推进自我革命》中 这样引用: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我们党在全国执政也70年 了。古人说:“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我们党作为世界第一 大党,没有什么外力能够打倒我们,能够打倒我们的只有 我们自己。 2019年5月20日,在中共中央即将对“不忘初心、牢记使 命”主题教育作出部署之际,习近平来到江西赣州市于都县 ,向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碑敬献花篮。 4、惟以改过为能,不以无过为贵。 见北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唐纪四十五》。这句话的大 意是,有了错误能够改正才最为重要,不要把不犯错误当 成可贵的事情。 习近平总书记在《牢记初心使命,推进自我革命》中 这样引用: 古人说:“惟以改过为能,不以无过为贵。”应该看到 ,在长期执政条件下,各种弱化党的先进性、损害党的纯 洁性的因素无时不有,各种违背初心和使命、动摇党的根 基的危险无处不在,如果不严加防范、及时整治,久而久 之,必将积重难返,小问题就会变成大问题、小管涌就会 沦为大塌方,甚至可能酿成全局性、颠覆性的灾难。 5、君子检身,常若有过。 见《亢仓子·训道篇》。这句话的大意是,君子要时时 反省检查自己,就像自己经常会有缺点过失那样。 习近平总书记在《牢记初心使命,推进自我革命》中 这样引用: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说到底是要解决党内存在的违 背初心和使命的各种问题,关键是要有正视问题的自觉和 刀刃向内的勇气。无论什么时候,问题总是客观存在的 ,我们要以“君子检身,常若有过”的态度来检视发现自身不 足,做到知耻而后勇。 6、天下不能常治,有弊所当革也;犹人身不能常安 ,有疾所当治也。 见南宋何坦《西畴常言》。这句话的大意是,天下没 有永远的安定太平,出现问题及时修正革弊,才能使国家 长治久安;这就像人难免会生病,生了病就要及时对症下 药进行治疗一样。 习近平总书记在《牢记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