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20210131242020年度人民日报精选人物素材汇编(46篇,含2021年2篇)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2020年度人民日报精选人物素材汇编 (46篇,含2021年2篇) 目录 1. 奋斗永似少年时 5 2. 把一切献给党和祖国 8 3. 于暖流中感受“大爱中国” 11 4. 有功不居功,退伍不褪色 14 5. 用微光点亮乡村阅读 17 6. 只有干,才会变 20 7. 用心扶贫,以行践诺 23 8. 勤思苦干拔除“贫困之根” 25 9. 志智双扶,脱贫有路 28 10. 把根扎在脱贫攻坚一线 31 11. 拼搏绘就出彩人生 34 12. 在甘守平凡中超越平凡 37 13. 用知识点亮乡村孩子的人生梦想 40 14. 巾帼之花绽放出新的荣光 43 15. 一生行医,一世仁心 45 16. 奋斗者的精神最富足 48 17. 自强不息绘就多彩人生 50 18. 为脱贫筑牢健康基石 53 19. 把论文写在脱贫攻坚主战场 56 20. 村民需要我,我还不能走 59 21. 把心思和力气用在“精准”上 62 22. 群众不脱贫,我就不离村 65 23. 战胜贫困需要“愚公”精神 68 24. 大家富才是真的富 71 25. “善意循环”暖人心 74 26. 实干是梦想的起点 76 27. 青春有我,当好“尖兵” 79 28. 白衣执甲,绽放青春芳华 82 29. 时刻准备,接受检阅 85 30. 一束灯光,照亮希望 88 31. 微光闪耀照亮希望天空 91 32. 你学习的样子真美 94 33. 飞奔,点燃生的光亮 97 34. 志愿有我,以“译”战疫 100 35. “一枝春”装点春满园 103 36. 尽本职,守初心 105 37. 画笔绘就医患情 108 38. 致敬“热血建设者” 111 39. 平凡岗位上的英雄担当 114 40. 让被需要的幸福常在 117 41. 赞“特别的使命感” 119 42. 关键时刻冲得上去 122 43. 跨越12年的爱心接力 125 44. 用警徽筑起安全防线 128 45. 抗击疫情,侨胞给力 131 46. 必须更快,才能救治更多人 134 奋斗永似少年时 魏 寅 《 人民日报 》( 2021年01月04日 第 05 版) 【人物】“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周永开 【故事】周永开是四川省原达县地委副书记,1991年 6月离休。之后,他放弃安逸闲适的生活,来到四川省万源 市花萼山自然保护区,积极宣传生态环保理念,带头植树 1000余亩,带动附近村民成为义务护林员。他以巴渠12所 红色学校的史实为蓝本,组织拍摄电视教育专题片,编纂 系列丛书,到机关、学校义务上党课100余场。他还在母校 巴中奇章小学、化成小学倡导设立“共产主义奖学金”,先后 奖励师生近400人。前不久,周永开被授予“全国优秀共产党 员”称号。 【点评】 年逾92岁高龄,离休已29载,一颗为党为民的赤诚之 心依然充满活力、澎湃如昨。周永开,一名有着75年党龄 的老党员,似乎永远有忙不完的事:倾情生态保护,传承 红色文化,热心公益事业……为党和人民事业继续奋斗 ,是周永开的选择。 逝去的是岁月,不变的是信仰。回报党的教育培养 ,满足人民幸福期待,是他老有所为、奋斗终身的不竭动 力。75年,四分之三个世纪,不可谓不长。他始终没有忘 记当年向党旗宣誓的那一刻。“不让花萼山人民看上电视、 坐上车,我就去跳玄天关!”若不是怀着一腔恪尽职守的忠 诚、为群众谋利的热忱,怎么有底气、有勇气作出承诺? 初心不与年俱老,奋斗永似少年时。周永开以自己的 实际行动书写下“桑榆晚”的深沉之美,绘就“霞满天”的壮丽 之观。即便如此,他仍觉得自己“做得还不够”。近年来,由 于患有高血压等疾病,亲友们劝他“该歇下来了”,他却说 :“我还能为党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周永开之所以能保持这 样的干劲,就在于心中铭记,“我的初心不变!” 无论身处何方,只要初心不变,就能以人民情怀滋养 生命。周永开是这样,“干革命要干到脚直眼闭”的杨善洲是 这样,解甲归田的“农民将军”甘祖昌也是这样。他们在岗位 时兢兢业业,离开岗位后也不改本色。牢记党员身份、尽 好党员本分,对每一位共产党员来说,都是一辈子的事。 认定了,就要实干到底;认准了,就要有始有终。作 为党员,应当抱有怎样的心态、怀揣怎样的追求,周永开 以实际行动作出了示范。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 交汇点上,广大党员应当像周永开那样,一辈子保持专注 、执着、笃定的态度,始终热情不减、信念不衰、本色不 变,永远行进在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伟大征途 上。 把一切献给党和祖国 谷业凯 《 人民日报 》( 2021年01月07日 第 05 版) 【人物】“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卢永根 【故事】卢永根院士是我国著名农业科学家、作物遗 传学家。他对党、对祖国无限热爱,把毕生精力都献给祖 国的农业科学和教育事业。他学高德馨、治学严谨,满腔 热情投身水稻遗传育种研究,取得一系列重要研究成果。 他廉洁奉公、甘为人梯,担任华南农业大学校长12年间 ,大刀阔斧推动改革,不拘一格选人用人,受到师生们的 好评。他一生恭俭、淡泊名利,将一辈子省吃俭用攒下的 880余万元全部捐献给学校,并决定在去世后将遗体无偿捐 献给医学科研事业,用模范行动践行了“把一切献给党和祖 国”的誓言,彰显了共产党人的高尚情操,前不久被追授“全 国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点评】 如果以物质条件衡量,卢永根的生活并不富裕。身为 校长、院士,他穿不讲究、吃不挑剔,一床简席、四壁白 墙,家中的摆设能让人恍如回到上个世纪。如果论学术贡 献,卢永根应该很“富裕”。近些年,他带领团队选育出的农 作物新品种就有33个,在华南地区累计推广面积1000多万 亩,新增产值就超过15亿元。 如果说到人生价值,卢永根无疑留下了一笔无价财富 。19岁,他毅然放弃了香港优渥安逸的生活,回到当时“一 穷二白”的祖国内地;53岁,他担任华南农业大学校长,打 破人才困局,给年轻人广阔成长天地;76岁,他说把晚年 继续献给科教事业;87岁,又捐出了毕生积蓄……关于人 生价值这个问题,卢永根用一生的行动给出了最好的回答 。 卢永根一生学农、爱农、为农,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 挥洒汗水,把毕生精力献给了祖国的农业科学和教育事业 。他的笔记本扉页上写着这样几句话:多干一点、少拿一 点、腰板硬一点、说话响一点。这四个“一点”并非什么豪言 壮语,却是一名优秀共产党员高尚人格的真实写照,也为 我们提供了一种人生参照。 榜样是看得见的哲理,能给人启迪、催人奋进。榜样 还是一座蕴含着巨大资源的精神“富矿”,我们不会忘记,曾 领导建造了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的物理学家方守贤,将段 氏伽马刀用于肿瘤治疗的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家段正澄 ,长年坚持给本科生授课的大地测量学家宁津生,纺出我 国第一根合成学纤维的化纤专家郁铭芳……一代代科学家 们怀着深厚的爱国主义情怀,凭借深厚的学术造诣、宽广 的科学视角,为祖国和人民作出了彪炳史册的重大贡献。 他们是榜样,我们从中能深切感受到坚定崇高的理想信念 ,苦干实干的优良作风,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操,与时俱进 的精神追求。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这些“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 名人”的榜样,将激励我们见贤思齐,把个人理想自觉融入 国家发展伟业,让个人奋斗与国家发展同频共振,在逐梦 复兴的时代浪潮中实现人生价值。 于暖流中感受“大爱中国” 李洪兴 《 人民日报 》( 2020年12月31日 第 10 版) 天寒地冻,却挡不住人间暖流。前不久,在黑龙江省 绥芬河市,当天室外气温达零下20摄氏度,两名刚做完核 酸采样的医务人员,穿着防护服在外面等车。她们说,“进 屋取暖是对别人的不负责任”。两位视责任如生命的白衣天 使温暖了一座城。 2020年,风雨波折并没有难倒我们,而是让我们更有 信心和底气。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取得重大战略成果 ,832个国家级贫困县全部脱贫。逆行的白衣天使、下沉的 党员干部、无畏的人民子弟兵、坚守的青年志愿者……他 们共同积聚起阳光般的暖意。在祖国大地、在人心深处 ,暖流从未断流、热情从未熄灭,我们这个时代充满向上 向善的力量。 这一年,绘出了一幅举国同心的抗疫画面。医务人员 脸上的勒痕、方舱医院的舞蹈、志愿者的忙碌、科学家的 赛跑、基层工作者的值守、外卖小哥的奔忙、普通群众的 参与……这幅感天动地的画面中,有在人民大会堂获得荣 誉的钟南山、张伯礼、张定宇、陈薇,有登上外媒封面的 外卖小哥,有4.2万多名驰援武汉的白衣战士、400多万名城 乡社区工作者、4万名火神山医院与雷神山医院的建设者 ,更有着14亿中国人民的不屈身影。在抗击疫情这个没有 硝烟的战场上,只有战斗没有妥协,只有冲锋没有后退 ,令全世界为之震撼。 这一年,历史镌刻下时代榜样。解决困扰中华民族几 千年的绝对贫困问题取得历史性成就。这是一场搬走贫困 大山的攻坚战,张桂梅坚持办学以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带 乡亲们致富的裴春亮唱响“乡亲不富誓不休”的奋进之歌 ,“苹果教授”孙建设把论文写在了脱贫攻坚主战场……扎根 乡土,眷恋乡亲,科技报国,人们憋着的一股子劲,像火 山一样迸发出来。无数人用拼搏、智慧和勤劳,完成了脱 贫摘帽的精彩叙事。 这一年,时代定格住追梦身影。普通人的奋斗,汇成 了新时代的精彩。人们记得,农民工吴桂春在广东东莞图 书馆读者留言表上写下,“最好的地方就是图书馆了”;热爱 朗诵的工人李小刚一边操作装载机,一边用热爱品读百味 人生;浙江温州的彭小英夫妇,把屋前、田埂变成舞台 ,把日子编排成曼妙的舞蹈……这一年纵使有沟沟坎坎 ,也没能阻挡追梦人的身影;无论是风雨还是烈日,勤恳 努力、踏实付出的奋斗者,创造了无数温暖人心的奇迹。 千千万万普通人最伟大,拥抱时代的人也被时代拥抱 。“太励志了!”前不久,一则“短道速滑比赛中摔倒后反超 夺冠”的视频,让8岁女孩马子惠火了,人们感慨小小的身体 竟蕴藏惊人能量。今天,我们叫响每个不同凡响的名字 ,读懂每段直击内心的故事;明天,我们会以坚强的意志 、豪迈的气概高歌向前。2020年乘风破浪的你,凝聚勇气 和力量,没有什么不可能。从未被苦难驯服的我们,不断 在磨难中成长、从磨难中奋起,必将无往而不胜。 有功不居功,退伍不褪色 何 娟 《 人民日报 》( 2020年12月17日 第 05 版) 【人物】“战斗英雄”宋良友 【故事】宋良友曾参加抗美援朝第二次战役、第五次 战役,包括长津湖战役,荣立一等功两次、三等功两次、 四等功三次,被志愿军总部授予“战斗英雄”称号。回国后 ,他把荣誉深埋心底,种地、挖煤,一生辛勤工作、不计 名利。2018年底,安徽省淮北市采集退役军人信息,子女 替他填写“曾入朝作战立功”,事迹终被发现,被称为“一个 平凡而令人尊敬的英雄”。 【点评】 战争时期,九死一生,立下赫赫战功;和平年代,合 上功劳簿,默默奉献一生。“平凡而令人尊敬的英雄”是什么 模样,“有功不居功,退伍不褪色”的宋良友给出了一种答案 。 英雄无言,岁月有声。“27军81师241团3营12连!”当家 人问起在哪里当兵时,年事已高的宋良友记忆犹新。无法 忘却,因为这是一支英勇之师,在最惨烈的新兴里战斗中 ,他和战友们用三天三夜全歼美军第31团,在第五次战役 中,他所在团始终将战线稳定在“三八线”。刻骨铭心,因为 这是一支勇于牺牲的队伍,他所在连的战友相继牺牲,自 己前胸和后腰也曾受重伤,大大小小十几处伤痕至今清晰 可见。不愿提起,因为“那么多战友都牺牲了,自己没资格 再去享受祖国的特殊待遇”“自己只是做了一个兵该做的事 ”。之后的60多年里,这些功勋成为宋良友藏得最深的“秘密 ”。 深藏战功,不改战士本色。从戎马倥偬的战场到平凡 的工作岗位,宋良友仍是敢拼敢闯、冲锋在前的勇士。从 砌砖工人到使用机器的行家里手,他带头干、抢着脏活累 活干;从地上作业到百米深井,哪里需要,他就出现在哪 里。“越是困难,越是危险,越能学到技术,为国家、为集 体作出更大的贡献。”朴实无华的语言,尽显英雄本色,满 腔爱国赤诚。 这样的宋良友,让我们想起同样深藏功名的老英雄张 富清,想起尘封战功、全心全意造福桑梓的“时代楷模”孙景 坤……静水流深,这些本已不凡的英雄们,甘守清贫、不 计得失,在平凡岗位上耕耘一生,以不断奉献书写出大写 人生,也标注着中华民族的精神高度。把个人的奋斗融入 党和人民、国家和民族的发展需要,每个人都能在各自岗 位上成就不平凡的人生。 用微光点亮乡村阅读 于保月 《 人民日报 》( 2020年12月16日 第 05 版) 【人物】“微光书苑”负责人李翠利 【故事】在河南省安阳市内黄县马上乡李石村,李翠 利经营着一家便利超市。穿过琳琅满目的日用百货,超市 里“藏”着一个小小的图书借阅室。12年前,李翠利创办了 “微光书苑”,免费供孩子们借阅,并自掏腰包奖励孩子们学 习。多年来,她克服种种困难,坚持办好书苑,把这一借 阅模式推广到旅店、诊所等,发展成为微光合作店,受众 达30多万人次。致力于推广乡村阅读、文化建设的李翠利 ,荣获全国最美志愿者、中国图书馆榜样人物等荣誉。 【点评】 李翠利为何要创办这个书苑?这还要从12年前的一件 事说起。当时,村里来了一个歌舞团,很多孩子来围观。 但李翠利发现,演出中不少内容并不适合孩子观看。她有 些担忧,决心改变这一状况。于是,就像在地里种庄稼一 样,她选择在村里“种文化”,一个飘着书香的阅读空间就此 诞生。 万事开头难,帮乡亲们培养阅读兴趣、养成阅读习惯 ,更是不容易。一开始,没人理解她,借阅者也寥寥无几 ,她就想办法吸引读者,比如发放铅笔、糖果等当作奖励 ,后来阅读的人逐渐多了起来;一开始,书苑的图书不多 ,她就想办法“找书”,旧书摊、网络募捐、当面请要等一一 尝试,后来有不少爱心人士捐赠,书苑的书籍数量也变得 多起来。从一个想法到一个书架,从一个阅读空间到一个 书苑,正是在一点一滴积累中,村子里学习读书之风渐盛 ,汇聚起精神拔节的力量。 李翠利说,“微光虽微,但可以不断点燃火种”。近年来 ,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这一行动中来,有的捐书赠书,有 的上门合作,有的模仿推广,很多乡村都有了图书的滋养 。同时,书苑在经过改造后,还可以举办小小演讲家、旧 物改造、科学小实验、民俗传承等活动,成为村民特别是 孩子们的“第二课堂”。那些从这里走出去的青少年,也以志 愿者的身份参与活动,帮扶家乡。“微光”闪闪,汇聚星河 ,照亮了人们积累知识、涵养品格、前行成长的道路。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李翠利说,她的父亲经常说 ,“种下种子才能长苗,才有盼头”。如今,李翠利就是在播 种、浇灌、育苗,用实际行动把知识的种子播撒到孩子们 的心中,不仅种出了文化的森林,而且正在结出一个个回 馈社会的果实。我们期待,更多人参与到推广乡村阅读、 建设文化强国的行动中来,让“书灯”和“微光”照亮更多人。 只有干,才会变 张龙辉 《 人民日报 》( 2020年12月14日 第 05 版) 【人物】“最美奋斗者”裴春亮 【故事】裴春亮是河南省新乡市辉县市张村乡裴寨社 区党总支书记,裴寨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他早年 家境贫寒,后来凭着能吃苦、不服输的劲头,艰苦创业 ,率先脱贫。当选村党支部书记后,他带领群众打水井、 建水库、发展高效农业、创办股份制企业,把一个不到 600人的省级贫困村建成“全国文明村”;整合11个村创建裴 寨社区,扩建商业街、建设服装产业园,带动11800人稳定 脱贫;创新电商扶贫、实施旅游扶贫,以多种产业为支撑 ,带动太行山区5万多群众实现脱贫致富。他用“最美奋斗者 ”的初心坚守、使命担当,唱响了“乡亲不富誓不休”的奋进 之歌,并荣获2020年全国脱贫攻坚奖。 【点评】 “乡亲不富誓不休”,是裴春亮当选裴寨村村委会主任后 ,面对裴寨村的落后现状和乡亲们的期盼,许下的誓言。 为了兑现这一誓言,裴春亮出资、出力,发展特色农业和 商业,带领乡亲们脱贫致富。他说,脱贫致富不只是让乡 亲们住上新房子,还要让乡亲们有活干、有钱赚,“这样 ,长久的好日子才有保障”。 成就的取得源于坚守,而坚守离不开信念的支撑。在 带领乡亲们脱贫过程中,裴春亮树立了“一个人富了不算富 ,一个村富了还不算富,把周边村都带富才算真正富”的坚 定信念,不仅带领全村人摆脱贫困,还让周围村庄的乡亲 们逐渐步入小康。他明白,自己的工作承载着乡亲们对美 好生活的期待,自己必须承担起扶贫责任。在脱贫攻坚的 过程中,裴春亮帮助家乡数万困难群众脱贫致富,用自己 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一名共产党员的责任与担当。 “只有干,才会变!”这是裴春亮的心声,也是我们时代 的强音。我们生活在一个人人都能出彩的伟大时代,有奋 斗就能成就人生精彩。对吃百家饭、穿百家衣长大的裴春 亮来说,改变自己命运、回报父老乡亲,是出彩的;让荒 山秃岭变社区、村民实现安居梦,是出彩的;实现农工商 业齐发展、人人“乐业”有钱赚,也是出彩的。心中有梦、脚 下有根,把想法付诸行动,就能梦想成真。如今,村子美 了,老乡富了,而裴春亮没有停止奋进脚步,一直为共同 富裕拼搏。 裴寨社区创业园的路旁,立有一块大石头,其中一面 写着“创先争优,持之以恒,科学发展,无愧时代”。的确 ,无论是脱贫攻坚还是致富发展,都是对行动决心的锤炼 、对精神意志的考量,从白山黑水到天涯海角、从东海之 滨到雪域高原,千千万万名扶贫工作者、致富带头人,一 刻不停地苦干实干着,用自己的辛苦指数换来了群众的幸 福指数。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同 创业、共致富,我们需要更多像裴春亮这样的带头人、好 党员,以崇高信念、踏实作为践行铿锵誓言,在新征程上 继续撸起袖子加油干、拓宽美好生活路。 用心扶贫,以行践诺 孙现富 《 人民日报 》( 2020年12月10日 第 05 版) 【人物】“扶贫战线的老黄牛”牛伟国 【故事】牛伟国是山东省潍坊市峡山开发区王家庄街 道大圈村第一书记。自2013年起,他主动请缨担任驻村第 一书记,连续8年奋战在脱贫攻坚一线,被大家称为“扶贫战 线的老黄牛”。8年来,牛伟国帮扶了4个村,在民生建设、 扶贫产业发展等方面,累计吸引带动投资1000余万元,带 领村民蹚出一条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康庄大道,不久前荣获 2020年全国脱贫攻坚奖。 【点评】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需要广大扶贫干部的执着拼搏 ,牛伟国用实干担使命,以初心换民心,用行动兑现对群 众许下的诺言。 只有心连心,才能共命运。牛伟国说,自己是从农村 走出的干部,最知道苦日子的艰辛,最懂老百姓对美好生 活的期盼。2013年,他来到离家100多公里的省级贫困村 ,投身到脱贫攻坚事业中。村子里,每个贫困户家中都常 有他忙碌的身影。在接受表彰当天,他还急着往村里赶 ,“趁着地里闲着,有些工程得赶紧干”。 只要动真情,就能赢民心。一个贫困户曾整日酗酒 ,家庭破裂、孩子辍学。牛伟国了解情况后,先是帮他完 成危房改造,又自掏腰包为其购置生活用品,还帮忙盖起 鸡舍,鼓励创业。实践表明,扶贫干部用真心、动真情 ,就能点燃起老百姓过上好日子的希望。 和牛伟国一样,全国有280多万驻村干部、第一书记 ,在脱贫攻坚一线战斗。比如,审计署兰州特派办青年干 部、甘肃省镇原县殷家城乡李园子村第一书记马仲生,腰 部手术后不满三个月,打着绷带重返帮扶一线,就是为了 践行带领群众脱贫的责任。当全国832个贫困县全部脱贫摘 帽时,无数扶贫干部和老百姓一起,都幸福地笑了。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巩 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防止返贫,还要啃下很多“硬骨头”。 只要我们勇于担当,接续奋斗,就一定能在全面小康、乡 村振兴的道路上书写新的辉煌。 勤思苦干拔除“贫困之根” 杨三喜 《 人民日报 》( 2020年12月01日 第 05 版) 【人物】脱贫村民王万才 【故事】王万才是河南省南阳市唐河县城郊乡王庄村 村民,在2015年被识别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后来,在扶贫 干部的帮扶下,王万才丢掉思想包袱,撸起袖子加油干 ,发展特色种植和加工业,成为当地变化最大、干劲最足 、脱贫最快的贫困户。2017年,王万才脱贫,并向组织递 交了入党申请书。同时,王万才不忘乡邻,担任合作社副 理事长,负责种植技术服务和推广,带动全村贫困户脱贫 和周边群众增收。从最初的心灰意冷,到后来勤思苦干、 拔除“贫困之根”,再到现在热心公益、帮扶乡邻,王万才书 写了精彩的脱贫故事,前不久荣获2020年全国脱贫攻坚奖 。 【点评】 从自认为“这辈子彻底失败,一点儿翻身的机会都没有 了”,到勤思苦干、越干越有劲,成为当地变化最大、干劲 最足、脱贫最快的贫困户;从不愿意干活、破罐子破摔 ,到丢掉思想包袱、放下酒瓶、拿起锄头,成为激励贫困 户矢志脱贫“领跑的人”;从脱贫攻坚的受益者变成热心公益 的奉献者……王万才的精彩故事,是精准扶贫结出的硕果 ,也是我国脱贫攻坚成就的一个生动写照。 王万才曾说:“贫困户也要有尊严,如果我们躺倒不干 ,人家就会戳我们的脊梁骨,说政府花钱养了一帮懒汉 ;如果我们躺倒不干,政府即使给再多的钱也不能让我们 真正脱贫,因为脱贫不光是物质的,更是精神的。”撸起袖 子加油干,一为自己争气,二为家乡争光。其实,扶贫扶 志的朴素道理也是如此,贫困户不气馁又有政府帮扶,离 过上好日子就不会太远。 浇树浇根,扶贫扶心。幸福生活都是奋斗出来的,绝 不会从天而降。从王万才的故事中,我们深刻感受到,每 个人都是美好生活的创造者和守护者。扶贫不扶懒,激发 贫困户的内生动力,发扬他们自立自强精神,引导和激励 他们努力为幸福生活奋斗,脱贫致富才能持久有效。脱贫 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脱贫摘帽后 ,进一步巩固脱贫攻坚成效,防止返贫,需要更多像王万 才一样的人,从“受益者”变身“奉献者”,先富带后富,积极 参与扶贫和带贫。 这些年来,王万才的网名从“老树西风”到“老树逢春 ”,再改为“老树繁花”。“树”还是那棵树,但是姿态和精气 神完全不一样了。这既是王万才从“躺着的人”到站起来,再 到“领跑者”的生动写照,也是在脱贫攻坚政策带领下,广大 贫困户生活改善的侧影。自力更生、发愤图强,只要志气 立起来、行动实起来,就一定会芝麻开花节节高,一年更 比一年好。 志智双扶,脱贫有路 周珊珊 《 人民日报 》( 2020年11月26日 第 05 版) 【人物】致富带头人崔兴文 【故事】崔兴文是安徽省合肥市长丰县太空莲龙虾养 殖专业合作社理事长。他身残志坚,二十八年如一日致力 于战胜贫困,探索出“稻虾共养”模式,从自家“一亩三分地 ”到走上讲台,成为致富带头人。2014年以来,他带动1万余 名贫困群众走上脱贫致富路,千方百计帮助贫困户破解“销 售难、就业难”困局。前不久,崔兴文荣获了2020年全国脱 贫攻坚奖。 【点评】 崔兴文是敢闯敢干的奋进者。如今是致富带头人的崔 兴文,曾是贫困村里的贫困户。他没有被困难吓倒,心怀 “我要脱贫”的志气,也没向命运低头,而是向土地求索,围 绕“一亩三分地”,在不断尝试中探索出“稻虾共养”模式,当 年就成功脱贫。 崔兴文也是群众致富的领路人。“一个人富不算富,要 富得乡亲们一起富。”崔兴文没有满足于自己脱贫,而是主 动帮老乡们打开共同致富的大门。2016年,他牵头成立龙 虾养殖合作社,向上级扶贫部门争取扶贫资金,建成“稻虾 共养”扶贫示范(试验)基地,吸纳了100多名贫困群众。新 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龙虾销售受到影响,崔兴文一边在 线上对接商家,帮贫困户销售龙虾;一边在网上开课,讲 授“稻虾共养”技术要点。他为当地贫困百姓走出了一条行之 有效的增收路,他的干劲也鼓舞着老乡们自强奋斗。 崔兴文还是贫困群众的贴心人。“先富”带动“后富”,他 有自己的办法:首先是手把手教技术,他既在田间手把手 给村民指导技术,也走上讲台为更多贫困户“传经送宝”;其 次是点对点解困难,他会细致地考虑每个村民家里的情况 ,有疑虑的就多次上门答疑解惑,有困难的就免费提供肥 料虾苗,缺技术的就送去农科院参加培训;更重要的是心 比心提志气,村里的乡邻也有残疾或患大病的,他现身说 法、细心劝说、主动帮助。乡亲们在他的带动下,日子一 天比一天好。 如今,崔兴文没有松劲,“我还要继续带着大家干”。战 胜贫困,需要更多像崔兴文这样的“身边的榜样”,引领贫困 群众既“富脑袋”又“富口袋”,在志智双扶的基础上,用辛勤 与汗水开创属于自己的美好新生活。 把根扎在脱贫攻坚一线 张向阳 《 人民日报 》( 2020年11月24日 第 05 版) 【人物】村支书丁建华 【故事】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同心县河西镇旱天岭 村是个移民搬迁村。为实现群众搬得出、稳得住、逐步能 致富,丁建华放弃了年收入几十万元的工作,担任村党支 部书记。为给村民蹚出一条成熟的增收路子,他找到了肉 牛养殖这个符合旱天岭村实际的脱贫产业。村民贷款养牛 ,他来担保;有村民遭遇意外无力还贷,他帮着偿还本息 。通过发展肉牛养殖,旱天岭村166户建档立卡贫困户户均 增收15000元。截至2019年底,旱天岭村536户1845人建档 立卡贫困户成功脱贫。 【点评】 自己已经富裕了,为什么选择回到贫困村,辛辛苦苦 从养鸡、养羊、养牛再做起?为什么愿用半生积蓄为贫困 乡亲偿还贷款本息?为什么费心钻研兽医技术,免费当全 村的“牛保姆”? “不管有多难,也要拔掉穷根,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 !”这是丁建华的回答,简单质朴却富有感染力。打赢脱贫 攻坚战是一场硬仗,需要一股子不怕难的勇气,需要心系 群众、甘于奉献的精神。不久前,丁建华被国务院扶贫开 发领导小组授予“2020年全国脱贫攻坚奖奋进奖”。 丁建华是党员,他想得出好点子、下得了苦功夫,以 辛勤付出点亮贫困群众的希望,带动更多乡亲踏踏实实干 起来。因为离贫困群众近,丁建华能看到“穷根”所在,找准 了符合当地发展的产业;因为全身心投入,他更了解村民 发展遭遇的难题,倾尽全力为全村担保贷款,保住了“金融 信用村”的招牌。在村民们的共同努力下,旱天岭村这个移 民搬迁村,以鲜活实践回答了怎样做到搬得出、稳得住、 逐步能致富。 其实,在脱贫攻坚战场上,有很多人像丁建华这样战 斗着。“一个人富不算啥,带着大家一起致富,才算本事大 ”,贵州安顺的张兴燚,靠自己努力走出困境,带着大伙儿 一起干事业;“只要我还干得动,我都永远为我们村的老百 姓做事,带领他们过上更美好的生活!”广西融水安陲乡江 门村村委会主任杨宁扎根苗寨,带着村民发展产业;湖南 武冈的824名致富带头人,带动2.6万余名贫困群众稳定脱贫 ……把根扎在脱贫攻坚一线、把责任扛在肩上,这些致富 带头人不仅是壮大本地扶贫产业的中坚力量,而且就在群 众身边,是提振信心、激发干劲、引领作风的生动榜样。 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我们需要 更多像丁建华这样的致富带头人,全社会都应该为他们鼓 掌点赞。 拼搏绘就出彩人生 孙现富 《 人民日报 》( 2020年11月09日 第 10 版) 【人物】快递小哥李庆恒 【故事】最近,快递小哥李庆恒“火”了,作为浙江省杭 州市评定的“高层次人才”,他获得了政府100万元购房补贴 。1995年,李庆恒出生于安徽阜阳,来杭州从事快递工作 5年。从最初的后台客服,到转运中心转运员,他凭着一股 激情和韧劲练就一身绝技,对全国邮编、区号、航空代码 烂熟于心,任意念一个快件上标注的号码,就能精准无误 分拣到位,把普通的工作做到了极致。2019年,在浙江省 第三届快递职业技能竞赛中,他赢得第一名,获颁省级“技 术能手”奖状,并享受相应人才待遇。 【点评】 干一行,爱一行,说起来简单,做好不易。三百六十 行、行行出状元,把平凡的事做到极致就是成功。快递员 李庆恒用实际行动诠释了爱岗敬业的真谛,在平凡岗位绘 就了出彩人生。 拼搏奋斗的人,首先要对职业葆有尊重和热爱。为了 记住邮政编码、电话区号、航空代码等信息,李庆恒每天 早起背记一个多小时;为强化记忆,每当看到汽车车牌 ,都会把相关城市信息在脑子里过一遍。数据上“信手拈来 ”、业务上“胸有成竹”,凭借汗水和艰辛凝聚成出色的职业 素养,过硬的专业技能,李庆恒称得上“高层次人才”。 干好一件事容易,干到极致则需要更多耐心、细心和 匠心。“蓝领院士”韩利萍,为确保火箭发射精准入轨,二十 多年如一日,以“毫厘”见成败;“大国工匠”鹿新弟,每天忍 受着柴油机发出的100多分贝噪声,三年完成上千次试验 ,成为名副其实的“发动机医生”。历数成大器者,都有着超 出常人的执着和付出。在他们心中,这个过程有艰辛、有 牺牲,但更多是在坚守中享受、在磨炼中成长。就像鹿新 弟所说,“噪音”是最动听的音乐。 “李庆恒们”的成功,离不开国家对人才的大力扶持。李 庆恒说,自己没有学历,感觉和人才搭不上边,正是有了 好政策,才让不敢想的事情变成现实。从2015年开始,杭 州创新评价方式,将包括快递员在内的很多一线基层工作 者纳入高层次人才考核评价体系,并享受相应人才礼遇。 目前,已累计认定17613名高层次人才,几乎涵盖各行各业 。 机遇属于有梦想的人,成功永远青睐奋斗者。如今 ,李庆恒有了新目标,打算报考成人大专,争取评上高级 工程师。后浪推前浪,奋斗最幸福,我们相信更多年轻人 通过自己的努力,必定能活出不一样的人生,绽放出不同 的精彩。 在甘守平凡中超越平凡 骆 冰 《 人民日报 》( 2020年11月02日 第 05 版) 【人物】志愿军老战士孙景坤 【故事】1948年,孙景坤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参加 了四平战役、辽沈战役、平津战役和解放长沙、海南岛等 战役,多次立功受奖。1950年,孙景坤赴朝作战,参加过 上甘岭战役,先后荣立一等功、三等功。1955年,他复员 后主动放弃留在城市的机会,毅然回乡务农。此后,孙景 坤将过往的战斗功绩尘封起来,甘守清贫、不计得失,埋 头苦干、造福桑梓。近日,中宣部授予孙景坤同志“时代楷 模”称号。 【点评】 南征北战,他立下赫赫战功;和平时期,他甘于默默 无闻。这种掩藏过往荣誉、甘心复归平淡的做法,在孙景 坤看来是自然而然的。他在日复一日的平常日子里,努力 实现自己的价值,在隐藏“战斗英雄”身份的同时,也定义了 “平凡英雄”该有的样子。 对党忠诚、信仰坚定,一心为民、不计得失,孙景坤 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使命。有人对孙景 坤说,“你参加革命带回一身伤疤,却没有得到什么好处 ,太吃亏了”。他却说:“从我参加革命那天起,从没想过什 么叫吃亏。”还有人替他惋惜,“如果当初留在城里,可能早 就成了国家干部”。他却认为:“只要能够为老百姓做一点事 情,在哪个岗位上都一样。”亏与不亏、值与不值,孙景坤 自有衡量标准。“入党了,就要牢记党员的初心和使命。”正 因为秉持这样的价值,别人想不通的、做不到的,他都能 安然处之、欣然持之。这就是时代楷模身上的英雄气概。 为了人民的幸福而付出,这是孙景坤的“幸福哲学”。房 子因年久失修而漏雨, 住院做手术缺钱,有人劝他“去上面 找一找”,他断然拒绝;带领乡亲改变家乡面貌,为下一代 做爱国主义教育,捐献珍藏多年的立功证书,他却毫无保 留……孙景坤总是先想着党、想着国家、想着别人,把自 己摆在最后。 从孙景坤的事迹中,我们不难想起主动辞官、回乡务 农的将军甘祖昌,也不难想到深藏功名、默默付出的老英 雄张富清。面向未来,像“孙景坤们”一样,在无私奉献中感 受幸福,在甘守平凡中超越平凡,我们就能做出利国利民 的过硬业绩,成就壮丽人生。 用知识点亮乡村孩子的人生梦想 张向阳 《 人民日报 》( 2020年10月30日 第 05 版) 【人物】扎根大山11年的乡村老师杨明 【故事】2009年,25岁的杭州小伙杨明放弃高薪,随 爱心支教团队到贵州省黔西县金碧镇瓦厂小学支教。凌晨 起床,挑水、做饭、去学校上课,晚上回到简陋的宿舍批 改作业,再打着手电筒家访……这是杨明支教的日常节奏 。他说,“哪里需要老师,就去哪里!”十余年来,杨明从微 薄的工资中挤出近8万元帮助贫困学生100多人次,牵线结 对帮扶贫困户20余户。人更瘦了、头发白了,但杨明说 ,这一切都是值得的。 【点评】 从年轻帅气到早生华发,对比杨明十余年支教生涯的 前后照片,有网友感慨,“都是付出青春和心血的印证”。的 确,杨明把最美的青春献给了贵州大山,用知识点亮了乡 村孩子的人生梦想。 美好往往成于坚守,而最难的也在于坚守。离开城市 ,扎根大山,有常人想得到的辛苦,也有想象不到的艰难 。师资力量薄弱,教学任务繁重,工作和生活环境艰苦 ……十余年如一日,杨明坚持了下来。面临一次次机会 ,他不是没有动摇过,可留住他的是山里孩子们的眼泪 ;最让他高兴的,是看着孩子们有了新书本、新校服、新 课桌;给他欣慰的,是学生们不仅有走出大山的愿望,还 有返回家乡贡献力量的决心。就像他说的,“在孩子们小时 候种下一颗种子,去滋养它,时间久一点,就能发芽开花 。” 让贫困地区的孩子们接受良好教育,对改变一个地方 的发展面貌至关重要。十余年间,杨明见证了教育扶贫带 来的变化,自己也化身为桥,联系外界提供帮扶物资累计 100多万元,惠及黔西县15所学校,用一条路连通更多的路 ,用一份情延续更多的情。 三尺讲台、一寸丹心,有无数像杨明一样的老师,全 身心投入乡村教育事业。陕西省咸阳市旬邑县马栏山区的 教师丁海燕,一干就是近35年,用朴实的爱给山区孩子打 开一扇温暖之窗;安徽省宿州市埇桥区汴河中心小学教师 孙浩,师范院校毕业后,回到儿时母校,守护乡村教育 ;24年间,1100多名优秀教师和267名厦门大学、福州大学 支教团的优秀学子到宁夏中小学校支教……正是千千万万 盏“明灯”,用青春、奉献、坚守为贫困地区的孩子带去成长 成才、改变命运的机会,用知识和智慧阻断贫困代际传递 。 今天教育是什么样子,明天社会就是什么样子。有杨 明一样的坚守者,大山的明天一定更美好,祖国的未来一 定更美好。 巾帼之花绽放出新的荣光 丁建庭 《 人民日报 》( 2020年10月29日 第 05 版) 【人物】“00后”援鄂护士刘家怡 【故事】2000年出生的刘家怡,是广东省惠州市惠城 区中医院的一名护士。2020年元宵节,正在上夜班的刘家 怡看到医院微信群里征召援鄂医护人员的紧急通知,毫不 犹豫地报了名,第二天便紧急赶赴武汉。援鄂期间,刘家 怡坚守在武汉的方舱医院,用所学的知识和临床技术,守 护队友安全,呵护患者健康。作为广东省援鄂医疗队中年 龄最小的队员,刘家怡受到不少关注,她说,“穿上防护服 ,我就不是孩子了。” 【点评】 在联合国大会纪念北京世界妇女大会25周年高级别会 议上,习近平主席讲了一个故事:“有一位来自广东省的小 护士还不满20岁。记者问她,你还是一个孩子,还需要别 人帮助。她回答说,穿上防护服,我就不是孩子了。”这个 小护士就是刘家怡,她说的这段话感动了整个中国,也赢 得了习近平主席的称赞。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武汉是刘家怡去过的最远地 方,这也是离开父母时间最长的一次。她有过压力大、想 家哭鼻子的时候,也经历过防护手套被戳破、缺氧呼吸困 难的时刻,但她毫不退缩,从不气馁,反而展现出“长大”的 模样。在磨砺中收获,在历练中成长,“刘家怡们”用勇气和 奉献展示了“00后”的责任和担当,用行动证明了新时代的中 国青年是好样的,是堪当大任的。 英雄从来不分年龄、不分性别。在我国抗击疫情最紧 要的时刻,来自全国各地驰援湖北的4万多名医护人员中 ,2/3是女性。疫情突袭,巾帼不让须眉。她们不怕苦、不 畏难、不惧牺牲,越是艰险越向前,用娇弱的臂膀扛起如 山的责任,展现出青春激昂的蓬勃力量,巾帼之花绽放出 新的荣光。 巾帼繁如花,战疫别样红。紧急关头、危难时刻,“半 边天”从未缺席,“她力量”喷薄而出。正是成千上万这样的 中国女性,白衣执甲,逆行而上,以勇气和辛劳诠释了医 者仁心,用担当和奉献换来了山河无恙。新时代中国女性 可亲、可敬、可爱,她们在热血奋斗中怒放生命,在应对 挑战中成就不凡。我们再次为她们点赞,向她们致敬! 一生行医,一世仁心 曹怡晴 《 人民日报 》( 2020年10月27日 第 05 版) 【人物】百岁儿科医生张金哲 【故事】前不久,我国小儿外科创始人之一、国家儿 童医学中心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主任医师张金 哲院士,迎来百岁生日。张院士出生于天津市宁河县 ,18岁考入当时的燕京大学医预系,将一生奉献给了我国 小儿外科事业,至今仍是我国小儿外科领域的重要人物。 在张金哲等专家的带领下,我国小儿外科从零起步,获得 长足发展,并在国际小儿外科界拥有了话语权。 【点评】 “好的儿科大夫,必然是爱孩子的大夫。”张院士看门诊 有自己的一套做法:接诊,患儿进来必起身相迎;手诊 ,必先洗手并搓热后再接触患儿皮肤;谈病情,用“三分钟 艺术”告诉家长怎么回事、该怎么办;面对哭闹的孩子,也 有变魔术的“绝活”。在患儿和家长眼中,他是德高望重的医 学泰斗,更是亲切有爱、风趣幽默的“宝藏爷爷”。 行医,是爱的艺术。张金哲认为,做医生最大的医德 ,就是尽心尽力把病人的病治好,既要从治疗方面为患者 着想,也要从预后、经济承受能力等方面为患儿和家长考 虑,用最简单的方法、最便宜的药治好患者的病。张金哲 曾在小儿外科设过一个“小基金”,那是他和其他医生用稿费 和科研奖金聚积而成的,用来救助家境贫困的小患者。他 还坚持20多年到天津的一家儿童医院义务出诊、查房、手 术、讲课,没拿过一分钱。他说,“我支持的是儿童外科事 业,要讲钱,谁也请不动我。” “夫医者,非仁爱之士不可托也”。张金哲总是说,“没 有奉献精神不可能成为一名好医生。”在很多医生身上,都 可以看到这样的奉献精神。福建福清吉钓村,医生王锦萍 用34年的时间,挑起了一座海岛上400多名居民的健康重担 ;在上海儿童医学中心,91岁的丁文祥医生跟“小小病人”打 了一辈子交道,救治了无数个孩子。白衣天使,医者仁心 ,用担当与奉献守护着人们的健康,这样的职业值得尊敬 ,这样的精神应该传承。 张金哲的修身之道非常简单:“一生努力,两袖清风 ,三餐饱暖,四邻宽容。”其中,他最看重的是“一生努力 ”,努力做一个好人,努力做一个好医生。这是行医的朴素 追求,也是千千万万医务工作者执仁心、行仁术的动人写 照。 奋斗者的精神最富足 张 楠 《 人民日报 》( 2020年10月23日 第 05 版) 【人物】通过会计资格考试的宿管阿姨裘益君 【故事】初中毕业的裘益君是浙江万里学院的一位宿 管阿姨。去年,裘阿姨注意到一位同学因为没通过会计资 格考试而情绪低落,当即表示“只要用心复习,明年一定可 以过”“不要灰心,阿姨陪你一起考”。陪考之约就此达成。 为了鼓励学生,年近50岁的裘阿姨跟同学一起看书、做题 ,利用碎片时间上网课。“找到方法坚持下去,哪怕没有成 功也问心无愧。”利用半年的业余时间备考,裘阿姨最终一 次性通过考试。 【点评】 年近50岁,初中毕业文化程度,宿管阿姨裘益君的年 龄和学历都不占优势,却凭借自己的坚持与努力,一次性 通过会计资格考试,践行了和同学们的“陪考之约”。 只有坚持,才能抵达梦想。可能在很多人看来,裘阿 姨通不过会计资格考试才在情理之中,因为阻碍她过关的 不利因素太多了,年龄大、学历低都是正常的“理由”。但是 她相信,“年龄和学历都不是问题,只要想做并坚持到底 ,就能成功!”朴素的话语,道出了她实现梦想甚至创造奇 迹的真谛。的确,“坚持”二字重千钧,不通过坚持难以实现 梦想。 裘阿姨的故事缘起于和同学们的“陪考之约”,约定已然 兑现,通过自己的故事鼓励同学们敢于坚持追逐梦想的行 动还在继续。今年,她还成功拿下了成人大专文凭。其实 ,坚持为梦想而不懈努力的人有很多:几十年如一日坐得 住冷板凳的科学家,扎根贫困山区坚持教育扶贫的老师 ,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中无惧风雨的医护人员……无论 青春少年还是白发老者,他们都用毅力、意志、信念与行 动诠释了奋斗赢得美好未来的道理,也告诉我们奋斗者是 精神最为富足的人。 每一个成绩都不是轻而易举能取得的,每一点进步都 需要付出艰辛努力。每当我们遇到挫折驻足不前时,不妨 多从榜样身上汲取精神养分,以此凝聚起无穷的力量,写 好每一段逐梦故事。 自强不息绘就多彩人生 张 楠 《 人民日报 》( 2020年09月09日 第 05 版) 【人物】身残志坚的油画作者孙国栋 【故事】有顾盼生姿的人物像、有栩栩如生的花卉图 ,这些赏心悦目的油画作品,出自山东一位32岁小伙子孙 国栋之手。他是一名脑瘫患者,出生时因缺氧致病,生活 不能自理,直到11岁接受了手术才能勉强独立行走。他曾 一度迷茫,不知该怎么生存下去,但又想通过自己的行动 激励更多残疾人乐观生活。后来,在当地残联介绍下,他 去了一家画院学习绘画,每天早上5点就坐上轮椅去画室练 习,日复一日苦练不辍,如今他的作品已远销海内外。 【点评】 身患残疾却克服困难,用画笔绘出属于自己的多彩人 生,孙国栋在坚持不懈与自强不息中诠释着奋斗改变命运 的真谛。 生活不易,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关键要有自强不 息的精神品质。孙国栋从小在轮椅上长大,从零开始学习 素描、绘画,为了突破身体条件的限制,每天很早就开始 练习,从最开始只能趴着写字,练到能依靠画杖作画,如 此日复一日、年复一年。7年时间里,他付出了超出常人几 十倍甚至上百倍的艰辛,如今画有所成。自强不息的精神 如同一粒种子,在他心中萌芽、长大,支撑着他每一步都 走得努力、乐观而笃定,残疾的身体迸发出向上的力量。 用自己激励他人,是孙国栋的心愿。他的故事不仅鼓 舞了残疾人群体,也让身体健全的人倍受鼓舞。孙国栋以 7年苦练,用手中画笔除去生命中的阴霾,勾勒出多彩人生 ,证明了奋斗的意义。身体缺陷阻挡不了努力的人,健全 的人们更没有理由在困难与挫折面前低头。只有努力点亮 生活,生命才能多姿,人生才能多彩。 榜样的力量催人奋进。无论是孙国栋的成长经历,还 是每一个风雨兼程的奋斗者的求索历程,都能让我们切身 体会到“志不求易者成,事不避难者进”的道理。新时代的长 征路上,有很多新的“娄山关”“腊子口”等待我们去跨越,有 很多新的困难和挑战等待我们去战胜。不经风雨,不成大 树;不受百炼,难以成钢。在磨练中成长,在担当中历练 ,人生才会在新征程上精彩绽放。 “有梦想谁都了不起,有奋斗才会有奇迹”,秉持自强精 神、涵养自立力量,从生活细微处着手,每一天更努力一 点,每件事更主动一些,光芒就在触手可及处。 为脱贫筑牢健康基石 乔 栋 《 人民日报 》( 2020年09月08日 第 05 版) 【人物】“摩托医生”贺星龙 【故事】山西省大宁县徐家垛乡位于黄河岸边,28个 村子的乡亲们以前去县城看病,路上就得一个钟头。在这 里,乡村医生贺星龙守护着徐家垛乡4000多人的健康安全 ,前前后后已跑坏了7辆摩托车,行驶40万公里。大宁县此 前是国家级贫困县,乡亲们收入没保障。多年来,贺星龙 还为不少村民垫付了医药费。很多村里老人行动不便,他 随叫随到、24小时上门问诊。有老人说,是贺星龙让他多 活了15年;有老人给他送了一面锦旗,“黄河优秀儿子 乡村 最美医生”。贺星龙坚守这份事业20年,荣获2019年全国脱 贫攻坚奖。 【点评】 黄河山西段的河岸边多是连会车都难的盘山路,徐家 垛乡的路更是不好走。再见贺星龙时,他正瞅着雨歇的工 夫,拿着扫把将大路上流淌的雨水往排水渠里赶。和五年 前见他时相比,他的皱纹似乎变多了。2019年获全国脱贫 攻坚奖时,贺星龙腼腆地说:“我只是个乡村医生,贡献比 我大的人有很多。” 这份荣誉不只是对扶贫贡献的奖励,更是对为民初心 的肯定。20多年前考上卫校时,全村人帮他凑了3000元学 费,他从那时起便下定决心,学成归来回报这片黄土地。 回村后,他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始终把乡亲们放在第一位 。作为乡村医生,虽然条件艰苦、待遇不高、工作状况繁 杂,但他坚信,健康扶贫需要“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 我”的精神。可以说,正是这样的情怀,为脱贫事业筑牢了 健康基石。 健康扶贫,离不开科技手段的运用。近几年,大宁县 摘掉了国家级贫困县的帽子,农村医疗保险日益完善,贫 困群众赊账买药的情况几乎没有了,而“远程医疗”的应用 ,让贺星龙碰到棘手病情时再也不会睡不着觉了。谁家要 换吊瓶、不知道如何用药,通过视频聊天就能知道怎么解 决。心里装着群众,人文关怀叠加技术赋能,定能更好守 护群众生命安全。 扶贫过程中,基层工作者也要不断成长。贺星龙现在 多了一个身份,乐堂村党支部副书记。既要当村医,又要 操心村里事,需要科学合理地安排时间、分配精力。今年 春节期间,他在附近的黄河大桥抗疫卡点值守,早7点到晚 7点负责登记统计相关信息;到了晚上,他就骑着摩托车给 乡亲们问诊。贺星龙一个人的力量很小,肩扛的责任很大 ,成为守护群众健康平安的一个典范。 贺星龙说,最高兴的是,乡亲们人人看得起病了。多 一些有病可医,多一份坚守服务,就能少一些因病致贫、 因病返贫,全民健康一定能更好托举起全面小康。 把论文写在脱贫攻坚主战场 张腾扬 《 人民日报 》( 2020年09月04日 第 05 版) 【人物】“苹果教授”孙建设 【故事】现年63岁的河北农业大学教授孙建设,从 1982年起坚守太行山科技扶贫,把苹果新品种、新技术和 新观念带进贫困村,增加苹果产量,延伸产业链,探索出 一条科技助力扶贫新路径。2017年开始,在他牵头打造的 太行山道路第一驿站基础上,河北农大与保定市共建设了 50个太行山农业创新驿站,涉及保定市的19个县(市、区 ),涵盖果蔬、中药材、养殖等10大类35个特色农业产业 ,100多项新科技、新成果在驿站得以转化、应用、推广 ,科技贡献率达到80%以上,带动7万农户增收。孙建设在 2019年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奖。 【点评】 知识改变命运,将知识播种在祖国大地,足以改变千 千万万人的命运。 38年前,刚毕业的孙建设离开城市,毅然奔向太行山 ,投身扶贫开发,与寂寂青山、葱葱林草为伴。时光荏苒 ,他用自身所学,因地制宜为当地群众探索出了一条科技 助力扶贫新路径,让成千上万名农户致富增收。作为一名 科研工作者,孙建设把论文写在脱贫攻坚主战场,结出累 累硕果。 把论文写在脱贫攻坚主战场,源自心中常念百姓。孙 建设看到顺平县苏家疃村乡亲们果树不长果、日子过得穷 ,他一头扎进果园,当起“科技村长”,重新规划种植;村民 文化水平低,他手把手现场教,还把果树管理的要求和方 法印制成册,发到各家各户,带领乡亲们让苹果产量大幅 提升。为让太行山人民,乃至全国生态类型相似的贫困地 区群众摆脱贫困,孙建设引进国外先进技术,探索出适合 中国自然环境、适度规模经营的苹果省力化矮砧密植高效 栽培新模式。他以毕生所学,投入到脱贫攻坚的伟大事业 中,造福农民群众。 把论文写在脱贫攻坚主战场,映照持之以恒的坚守。 25岁毕业走进大山,到如今年过花甲,孙建设将最好的年 华留在了大山深处。从帮助一个村苹果增产,到探索适合 贫困山区的果园规模经营模式,再到推动“太行创新驿站”开 枝散叶……孙建设数十年点滴积累,推动扶贫开发事业由 点及面,由浅及深。他白了头发,却红火了扶贫事业。 把论文写在脱贫攻坚主战场,胜在播撒知识种子。无 论数十年前改进果树种植中手把手培养“土专家”,还是在创 新驿站里为贫困户培训专业技术,孙建设奉献知识又传播 知识,让脱贫致富事业接力下去,让科技成果源源不断落 地应用。 为民服务,为国尽力。从“植绿富民”的李保国到科技兴 农的孙建设,从“改土治碱”的曲周实验站到“成果转化”的太 行山驿站,一批批科研人员坚守一线,让科技与扶贫事业 碰撞出了火花。这火花照亮了大山,也照亮了山村群众的 美好生活。 村民需要我,我还不能走 杨翘楚 《 人民日报 》( 2020年09月03日 第 05 版) 【人物】扶贫“老兵”隋耀达 【故事】隋耀达是海南省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加茂镇 共村驻村第一书记。2014年10月,他主动申请下乡扶贫 ,曾发誓:“共村不脱贫,耀达不离开”。他自掏腰包带着党 员干部和贫困户100多人跑遍全省10多家羊场考察牧草和黑 山羊产业,成立共村巾帼养殖专业合作社。经过3年多的努 力,共村黑山羊数量由当初的100多只发展到700多只,产 值近60万元,62户贫困户实现分红收益良性循环。2016年 底,共村实现整村脱贫,62户232人摘掉了贫困帽子,如今 共村的经验已经远近闻名,荣获2019年全国脱贫攻坚奖的 隋耀达,仍继续坚守在扶贫一线。 【点评】 “我必须冲在脱贫攻坚最前线”。2014年7月,正值海南 省选派干部驻村扶贫,隋耀达被查出患有不能劳累的颈动 脉瘤,但他依然主动报名,来到共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 了解到乡亲们对养羊有兴趣,因为没资金、缺技术而退缩 ,他就自掏腰包组织党员干部和贫困户去考察,开阔了大 家的视野,也鼓舞了大家的干劲。作为一名转业军人,隋 耀达干事创业的冲劲闯劲,带动着人、感染着人。 不仅如此,隋耀达更有一股扎根基层的韧劲。驻村任 期结束后,组织曾计划让隋耀达回海口工作。考虑到羊场 刚刚开设,放心不下的他,最终决定申请续任。隋耀达说 ,“村民需要我,我还不能走”。羊场缺人手,他动员妻子辞 掉海口的工作,带着女儿到共村短住帮工,甚至让父亲也 到村里义务帮忙做事。一家人都成了共村的“编外”村民,把 根扎下、把情留下,齐心把事业干好。 “你把群众当亲人,群众把你当家人”。驻村几年,外来 的隋耀达彻底与村民们打成了一片。从发展山羊产业到种 植红毛丹,从成立合作社到运送村里的病人,村民们有了 家长里短、大事小情都会首先联系他。其实,像隋耀达扎 根一线、情系基层的扶贫干部还有很多,比如在海拔 2400多米的山村一驻就是11年的杨波、为了盯紧建设进度 半个月住在集装箱中的张开荣、放弃北京的就业机会筑梦 西藏的张海鑫、带着孩子驻村帮扶脱贫的第一书记赵玉明 ……种子只有扎根泥土,才能长成参天大树。始终保有扎 根的态度、扎根的干劲、扎根的韧性,就能带领群众一起 脱贫致富。 隋耀达说,“能够为老百姓过上好日子做点事、尽份心 ,我这辈子也算值了!”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离不开第一书 记等驻村干部在一线的扎实奋战。他们扎根基层,做群众 的贴心人、致富领头人,为如期实现全面小康做出了突出 贡献。 把心思和力气用在“精准”上 魏 寅 《 人民日报 》( 2020年09月01日 第 05 版) 【人物】大凉山的驻村干部布哈 【故事】2017年底,武警凉山支队的彝族警官布哈受 上级委派,赴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梭梭拉打村担任驻村 干部。此后,布哈为609名贫困户精准制定帮扶举措,逐人 建立帮扶档案;指导驻地中队党支部与村支部结对共建 ,充分发挥村党支部作用;通过规模发展10多个特色产业 ,152户贫困户每户增收上万元;携手“非遗扶贫联盟”打造 刺绣示范点,通过发展刺绣让贫困群众年均增收2000元以 上。因扶贫工作表现突出,布哈荣立一等功,获得“全国脱 贫攻坚奖”等荣誉。 【点评】 脱贫攻坚到了冲刺阶段,剩下的都是难啃的“硬骨头”。 在大凉山,生于斯、长于斯的布哈深知这一点。在他看来 ,扶贫指向的是一个个鲜活的家庭和个人,要把精准扶贫 的政策落到实处,就必须结合实际情况开展工作,“到什么 山上唱什么歌”。 正因此,布哈担任驻村干部后,第一件事就是带上纸 笔逐家逐户走访,花了足够时间摸查全部贫困户的具体情 况。“哪家贫困户有几个子女、在哪里上学都清清楚楚”,他 在此基础上总结出因学、因病、因残等7类致贫原因。布哈 如此大费周章搞调研,为的是号准“脉”、寻到“根”,然后精 准扶贫,帮助这个村把贫困“帽子”彻底摘掉。 在村民眼里,布哈“点子特别多”,而细数这些“点子 ”,无不体现了因地制宜、精准施策。村子周围花草繁茂 ,养蜂条件得天独厚,他就推出“合作社+蜂农+贫困户”扶 贫新模式;当地山泉水清冽甘甜,就请相关企业来村里投 资建桶装水厂;村里会做刺绣和“查尔瓦”披毡的绣娘有近百 人,就邀请专家前来指导,并引进电商平台拓展销路 ……每个“点子”都是因地因人帮扶,“投入产出比”高,无怪 乎村民们称赞布哈“干什么事成什么事”。 只有真正把心思花在“精准”上、把力气用在“精准”上 ,扶贫成效才能经得起检验。全国各地还有不少干部像布 哈这样,奋战在精准扶贫第一线:吉林安图县龙泉村第一 书记王平堂,着力打造“有机大米、冰泉煎饼、龙泉韭菜”三 大集体经济品牌;山东德州临邑县扶贫干部宋磊,创新开 展“村域沉睡资源聚合经济”扶贫模式……坚持“到什么山上 唱什么歌”的他们,把扶贫工作唱成了一支支最美的“山歌 ”。 布哈说,他梦想有一天,大凉山所有的山乡都是美丽 和富足的。只要广大扶贫干部怀揣这样的梦想,让扶贫真 正扶到点上、扶到根上、扶到每个人心里,脱贫攻坚的目 标就一定能如期实现。 群众不脱贫,我就不离村 何 娟 《 人民日报 》( 2020年08月26日 第 05 版) 【人物】群众的“自家人”张雷威 【故事】张雷威是陕西省榆林市米脂县沙家店镇李站 村第一书记。自2000年起,他先后担任驻村干部、挂职副 县长、驻村工作队队长、第一书记等职务。他连续扶贫二 十载,在6个县区19个乡镇56个村开展扶贫工作。退休之际 ,李站村70多户村民联名向米脂县委、县政府请求把张雷 威留下。他是村民心中的“自家人”,“有事找老张”成为当地 百姓的口头禅。张雷威用实际作为赢得了当地群众的高度 肯定,荣获2019年全国脱贫攻坚奖。 【点评】 一封按满了红手印的请愿书,让年过花甲、原本打算 退休的张雷威再度回到扶贫一线。他说,“一个老党员、老 干部工作一辈子了,不能半途而废”。扶贫事业早已融入他 血液中,村民脱贫致富是他心中最深的惦念。 扶贫没有捷径,能不能沉下去、扎下根,把贫困村民 当作亲人,把脱贫工作当作自己的事,考验着扶贫干部 ,也直接关系到脱贫成效。组织村民整修进村道路,联系 供电公司改造老旧农电线路,带领村民搞适度规模养殖 ……张雷威带着村民探索因地制宜的致富路子,成为村民 心中的“主心骨”。扶贫20年,带领19个乡镇、56个村、几千 户群众脱贫,这些数字是一名共产党员不忘初心的见证 ,也是一名扶贫干部闪亮的勋章。 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一点一滴都看到眼里、记在心 里。谁是真正的“自家人”,群众心中自有一杆秤。“老张就 像我们的眼睛,我们找不到路的时候,他能帮我们找到。 ”投身扶贫一线,老张的职务不断变化,但是带领村民斩断 穷根的斗志和一心一意为民服务的赤诚始终未变。“有事找 老张”,这5个字是信赖,更是认可。这也说明,真心实意为 老百姓谋福利,才能赢得信任和敬重。 把村民当亲人,是张雷威的信念,更是无数扶贫干部 的写照。带领村民在夹金山下种出“脱贫玫瑰”的陈望慧,帮 村民排忧解难的“贴心书记”肖曙光,“三次驻村”的第一书记 孟祥树,“战疫”“战贫”双线作战的童红涛……近年来 ,280多万驻村干部、第一书记奋战在脱贫攻坚战场,和贫 困群众想在一起、干在一起,把群众的需求放在心上、落 实在行动,让群众看到变化、得到实惠、找到出路,共同 谱写了一曲奔跑、追梦的脱贫致富交响曲。 张雷威说,“群众不脱贫,我就不离村”。脱贫攻坚进入 冲刺阶段,广大党员干部切实和群众一条心、拧成一股劲 ,就能凝聚起同心同向的力量,啃下最难啃的硬骨头,迎 接全面小康的美好生活。 战胜贫困需要“愚公”精神 杨文明 《 人民日报 》( 2020年08月18日 第 05 版) 【人物】“云岭楷模”李华明 【故事】李华明是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西畴县 西洒镇岩头村村民。岩头村,因地处大山深处的悬崖峭壁 之上而得名。从邻村到岩头村的最后一公里一直被大岩石 挡住,通不了路。作为村民小组组长的李华明,组织动员 村民集资并出劳动力修路,但因工程艰难,这条路一修就 是12年。2014年1月,岩头村终于修通了最后一公里的进村 路。如今,村里家家盖起了新房、户户用上了自来水,全 村养殖近4000只乌骨鸡,开办了农家饭庄,贫困户全部脱 贫。李华明被评为“云岭楷模”,并荣获2019年全国脱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