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2020121613福建省委书记尹力历年文章讲话汇编(10篇)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目录 讲话 1. 在全省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2 2. 在打击网上非法售药行动动员部署会议上的讲话 14 3. 在全省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电视电话会议上的讲话 25 4. 在四川省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应急指挥部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38 5. 在四川质量发展大会上的讲话 43 署名文章 6. 大力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 开创四川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54 7. 奋战大凉山脱贫攻坚这一年 66 8. 加快构建高质量发展新格局 84 9. 全面实现四川藏区贫困县脱贫摘帽 94 10. 以发展先进制造业推动实体经济振兴 105 在全省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 炎疫情防控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尹力 2020年01月25日 今天召开全省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 会议,主要任务是传达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李克 强总理重要批示精神和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疫情防控工作 部署,研究贯彻落实全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 控调度工作视频会议精神具体措施。下面,我强调几点意 见。 一、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首位,切实 增强疫情防控工作紧迫感责任感 疫情发生后,我省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 示、李克强总理重要批示精神和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 署。省委彭清华书记作出批示,要求坚决防止新型冠状病 毒感染的肺炎在我省传播蔓延,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生命健 康安全。省委常委会会议、省政府常务会议分别研究部署 全省防控工作。按照国务院会议要求,我省成立了省政府 主要领导负责的全省联防联控机制领导小组,下设8个工作 组,全面启动联防联控机制。连日来,领导小组下发工作 方案,部署相关工作,多次开会研究解决困难和问题;全 省各地各部门积极行动,防控工作有力有序推进。 截至1月24日24时,我省累计报告病例53例,其中确诊 病例28例、疑似病例25例,分布在15个市(州),仅攀枝 花、广元、宜宾、巴中、资阳、阿坝6市(州)暂无报告病 例。我省是人口大省,外出务工人员多,当前正值春 节,人员流动量大、聚集性强,这些都进一步加大了疫情 传播风险和防控工作难度。当前,全省疫情防控处于关键 时期,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进一步扩散甚至局部小规模暴 发的风险。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这场疫情已不是单纯的 医疗卫生问题,而是事关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和社会大 局稳定的问题,要坚决把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 治作为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确保全省各族群众的生命安 全和身体健康。我们要充分认识防控工作的复杂性艰巨 性,保持高度警惕,坚持以大概率思维应对小概率事 件,决不能有丝毫麻痹,决不能有丝毫侥幸,切实抓好各 项防控工作,动员起广大人民群众,群防群治、严防死 守,坚决防止疫情扩散蔓延。 二、全面落实好Ⅰ级响应各项防控措施,确保取得良 好效果 1月24日,省联防联控机制领导小组召开第3次全体会 议,根据《四川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综合研 判疫情防控形势,建议启动我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Ⅰ级响 应;经省委省政府同意,全省已正式启动Ⅰ级响应。各地 各部门要全面落实Ⅰ级响应必须采取的措施,全面落实各 种传染源排查和管理措施,全面落实医疗救治政策,全面 实施公共场所监测检测,严格控制各类聚集活动,全面开 展宣传教育和专业人员培训,全面及时发布信息和回应群 众关切,全面落实防疫和医疗所需物资保障与储备,全面 加强联防联控群防群控工作组织领导。各地各部门要根据 职责任务,梳理各项重点工作,细化工作措施,将责任落 实到部门单位、岗位和人员。 省委省政府已组成7个督导组,明天将赴市(州)开展 督导工作,检查各地落实情况,查找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 节,督促指导整改。重点督查地方党委政府是否高度重 视,领导机构是否健全,工作机制是否正常运转,各级医 疗机构、实验室是否安全规范运行。最近,从各地反映的 情况看,一些地区乡镇还没引起高度重视,无论外地返乡 群众还是当地群众门照串、餐照聚,还没有把疫情防控工 作当回事。我省农村人口多、卫生医疗条件较差,加之群 众防范意识薄弱,公共卫生安全风险不容小视。乡镇党委 政府要高度重视,切实加强联防联控,实施群防群控,严 防疫情蔓延。 三、加强疫情动态监测,有效隔离和控制传染源 一是强化源头管理。对从武汉等疫情高发地区来的航 班、汽车、火车、船舶等各种交通工具及人员进行检 疫,充分利用大数据和网格化管理手段,动态掌握入川人 员的数量和流向,开展全面排查、重点监测跟踪并实施健 康筛查,精准推送疫情防护知识,最大程度地早发现患 者,有效隔离和管控传染源。 二是强化早期筛查和识别。加强发热门诊管理,充实 力量配置,强化发热病人检测和预检分诊,严格规范可疑 病例的监测、筛查工作,确保病例及时登记报告。严格落 实首诊负责制,对确诊病例和疑似病例的密切接触者或可 疑暴露者全面实行集中隔离医学观察。医疗机构不具备确 诊条件的,要及时协调转诊至相关定点医院进行复检确 诊。 三是强化疫情监测研判分析。加强医疗机构和疾控中 心实验室检测人员技术培训,提高实验室监测能力,加快 改造和建设更高等级生物安全实验室,加强病毒检测检验 和科学研究能力。充分发挥参抗非典疫情老专家作用,积 极争取国家卫生健康委高级别专家组的支援和技术指 导,加强监测分析和风险评估,及时掌握病毒可能发生的 变异,及早研判疫情传播扩散风险,提高疫情防控的科学 性和有效性。 四、尽最大努力开展医疗救治,保障医护人员安全 一要强化规范治疗。要全力救治患者,落实国家新型 冠状病毒感染肺炎诊疗方案,根据有关诊断标准、诊疗指 南、技术操作规范和临床路径要求,进行规范诊治,确保 全程安全治疗。按照集中患者、集中专家、集中资源、集 中救治的原则,把重症病例集中到综合力量强、有防护条 件的定点医疗机构进行救治,加强多学科会诊,科学制定 救治方案,最大程度减少病死率和致残率。省市县三级要 对现有的医疗资源进行梳理,抓紧列出具备防控和治疗条 件的医疗机构名单,及时向社会公布。在落实定点医院的 基础上,建好后备医院。对医疗技术力量薄弱的地区要增 派专家上门服务,减少病例跨地区流动。发挥中医药在防 治传染病特别是病毒性疾病方面的优势,坚持中西医结 合,提高救治能力水平。 二要加强医院防护管理。实行最周密的医务人员安全 防护措施,落实医院消毒隔离技术规范等要求,提高医务 人员自身防护能力,坚决防止医务人员交叉感染。卫生健 康部门要对医疗机构的防护设备配置、防护措施落实情况 开展督促检查。有条件的医疗机构,要建立独立隔离的病 房单元,或相对独立的隔离病房和观察病房,坚决阻断医 院内传播途径,严防医院成为疫情传播地。 三要落实好医疗救治政策。对感染人员实行免费医疗 救治,将符合规定的药品和医疗服务项目纳入医保基金支 付范围。医疗机构对感染人员实施医疗救治所发生的合规 必要费用,按照规定在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等 范围内支付,支付后的余额部分由财政部门据实结算。落 实防控救治人员临时性工作补助和加班值班措施。加强防 护用品、采样耗材、消杀药械、救治床位和药械、隔离场 所等供应保障。 五、全面联防联控,齐心协力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第一,加强重点区域联防联控。交通运输、民航、铁 路、海关等部门要坚决把好入口关,在入川交通枢纽设立 留验站,开展体温筛查、卫生检疫,对发现的可疑发热病 例,严格采取隔离观察措施。同时,加强车站、机场、码 头等重点场所环境卫生专项整治,督促指导相关企业开展 汽车、火车、飞机等密闭交通工具的通风、消毒等工 作,司乘人员一律佩戴口罩。各地要加强对乡镇工作的指 导督促,建立并实行外出务工人员疫情管理机制,做好对 湖北返乡务工人员的排查、登记和随访工作,以及在湖北 务工尚未返乡人员不返乡不外出的劝诫工作。成都市作为 西部地区重要交通节点和人群聚散中心,疫情防控任务异 常艰巨,防控成效将直接影响全省公共卫生安全和社会大 局稳定,要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确保不集中爆发疫情。 第二,加强部门间联防联控。生态环境部门要督促指 导各地及时高效回收、无害化处置肺炎疫情医疗废物,加 强涉疫情医院周边场所等重点部位的环境应急监测。公安 部门要强化宾馆、旅店的旅客信息登记管理,及时开展密 切接触者协查和管理。市场监管部门要加强农贸市场监 管,坚决打击非法售卖各类野生动物的行为。林草部门要 切实加强对野生动物的保护,对有关场所强化监管抽 查,及时开展疫源疫病监测。教育部门要全面了解学校师 生假期外出情况,加强假期留校学生管理,做好师生返校 工作预案。爱国卫生组织要发动各部门各单位深入开展环 境卫生综合整治,引导群众养成良好的卫生饮食习惯。 第三,加强社会联防联控。从现在起,全面暂停审批 各类营业性的演出活动,已审批的活动要全部停止。取消 庙会、灯会等大型活动,准备组织开展的群众文化活动全 面取消或者延期。各地各级公共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 全部暂行闭馆。 六、强化信息报送和舆论引导,及时回应社会关切 严格信息报送工作。要按照有关要求,严格落实疫情 日报告、零报告制度和防控工作政务信息日报送制度,确 保报告数据的及时性、完整性、准确性,决不许晚报瞒报 漏报。 抓好舆论宣传引导。加大病毒预防相关知识宣传,解 疑释惑,引导群众增强防护意识,提高防护能力,倡导尽 量少外出、不聚集,勤洗手、戴口罩。充分运用电视、报 纸、网络和抖音、快手等媒体,依法依规及时公开疫情信 息,及时组织专家回应社会关切、解读相关知识,解读宣 传全省实行Ⅰ级响应后各级政府机构、法人单位和公民个 人需要履行的义务,及时报道省委省政府采取的措施和提 出的要求以及工作成效,防止社会谣言引发群众情绪恐 慌,引导公众理性面对疫情。加强网络舆情监测,及时澄 清不实传言,防止负面舆情,依法打击造谣传谣行为。 七、加强组织领导,抓紧形成全覆盖立体化的疫情防 控格局 严格落实属地责任。各地各部门要提高政治站位、大 局意识,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坚决 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安排要求,加 快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疫情防控体系,把全面做好 防控工作作为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 个维护”的具体体现,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 保持高度一致。各地要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 责,外防输入、内防扩散。已发现病例的地方,要坚决防 止疫情扩散蔓延,最大限度减少第二代病例传染,严防出 现第三代病例;未发现病例的地方,要做细做实相关防控 工作,争取零感染。严肃工作纪律,各地各有关单位一把 手要忠于职守,每天召开工作调度会,加强疫情研判。落 实24小时值班备勤和领导带班制度,确保春节期间疫情防 控工作有力有序开展。 健全完善工作机制。进一步完善指挥协调机制,省联 防联控机制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在机构运行、防控策略、监 测处置、医疗救治等方面,发挥牵头和支撑作用。各成员 单位要密切配合,切实落实职责,加强信息互通和措施互 动,定期会商,形成全省齐抓共管、上下联动的工作合 力。各地要做好应急预案制定、应急力量调配、应急物资 调拨、应急措施落实等工作,确保一旦发生突发事件,能 够快速集结、有效应对。 加强物资资金保障和调配。研究制定相关办法和标 准,突出重点地区和重点场所,加大疫情防控工作经费保 障,特别是要保障好检测设备、实验试剂、防护物资等采 购经费支出。优化防控工作所需物资采购流程,科学统筹 调度,确保及时到位。同时,做好社会面生活物资保障和 供应工作,严查哄抬物价、囤积居奇行为,确保社会秩序 稳定。 全省各地各部门要以对人民群众高度负责的态度,不 折不扣、全力以赴抓好各项防控工作的落实,牢牢把握疫 情防控主动权,坚决打赢疫情防控处置这场硬仗,守护好 全川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在打击网上非法售药行 动动员部署会议上的讲话 尹力 同志们: 这次会议是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 室、工信部、公安部和工商总局经过认真研究并决定召开 的一次重要会议。会前,联合印发了《开展打击网上非法 售药行动工作方案》,决定从今年8月到12月,用近五个月 的时间,联合整治网上违法售药行为,严厉打击利用互联 网销售假药的违法犯罪活动。本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对该 项工作进行动员部署,这也是全国食品药品监管系统在深 入开展药品“两打两建”专项整治期间组织的又一场重点 战役。下面,我就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如何贯彻落实工作方 案,谈几点意见。 一、认清危害,坚定打击网上非法售药的决心 近年来,我国互联网快速发展。据统计,全国网民多 达5.6亿人,手机网民约4.6亿人,其中微博用户达到3亿多 人。网络发展改变生活,它促进了群众消费观念、市场主 体营销方式和产品宣传手段的巨大变化,这些使得网购成 为了全新、便捷和发展最快的交易方式。当前,我国网上 交易不断激发新的消费需求,已呈现出一个新兴市场,随 着互联网日益普及,它将持续快速增长。与此同时,我国 互联网药品交易尚处起步阶段,方兴未艾。2012年互联网 药品交易规模超过16亿元,是2011年的4倍,虽然总体规模 不算大,但发展速度惊人。目前,全国有101家具备合法资 质的网站,它们向个人提供互联网药品交易和信息服务。 我们看到网络给消费者带来便捷消费的同时,也要清 醒地看到网络也给虚假医药信息发布和假劣药品销售提供 了空间。近年来,各级政府、有关部门大力规范药品生产 经营秩序、打击制售假劣药品违法犯罪取得显著成效,实 体市场不断净化的同时,不法分子把视线转向更为隐蔽的 互联网,网上虚拟市场非法售药问题变得日益突出,呈现 出以下特点: 一是宣传欺骗性强,群众辨别难。虚假广告信息充斥 网络,有的冒用科研机构、医疗单位甚至是政府部门名 义;有的编造进口药、特效药的信息和神奇疗效;有的专 门设计了针对老年病、慢性病的骗术。这些信息往往披上 专业的外衣,诱骗群众上当。 二是网上渠道多样、灵活易变,产品追责难。网上药 品非法销售把汇款、快递、第三方物流等作为主要售假方 式,规避日常检查、产品抽验等监管措施,让群众在受骗 上当后,难以投诉,难以索赔。 三是窝点隐蔽性强,案件查处难。有的通过注册虚假 网站、提供虚假身份、宣传虚拟产品等进行伪装;有的把 服务器设在境外;有的组织跨区域作案,和监管部门打游 击战,致使网上售假问题屡打不绝、屡禁不止。这些新情 况、新问题已经严重扰乱了药品市场秩序、损害了群众切 身利益、毒害了社会环境,坑害群众、图财害命,社会对 此反映十分强烈,我们必须高度重视、下大决心、花大力 气予以解决。 二、明确目标,形成打击网上非法售药的高压态势 这次行动的总体目标是:以查办案件为突破,采取打 击、规范和宣传相结合的办法,严厉打击网上非法售药行 为。打击,就是要通过侦破一批在网上销售假药的大案要 案,惩治一批利用网络进行药品制假售假活动的组织和个 人,整顿、关闭和曝光一批违法售药的网站,有效遏制网 上销售假药与违法售药活动的高发势头。规范,就是要通 过专项行动的开展,探索建立打击网上销售假药等违法犯 罪行为的有效措施,完善网上售药的监管制度,尽快提升 基础设施支撑能力,健全配套政策,逐步解决体制机制不 适应问题,强化各级食品药品监管部门与相关部门协作配 合的长效机制,全面提升对网上售药的联合监管和执法效 能。宣传,就是要大力宣传网上售药监管政策、行动取得 的成果,震慑违法犯罪分子,增强群众对药品安全的信 心。加大网上安全购药的宣传、引导和警示力度,告诉群 众如何去提升安全防范意识,增强自我保护能力,形成自 觉抵制非法网站的社会氛围。 这次行动主要针对三类违法网站:第一类是销售假药 涉嫌犯罪的网站。发现这类问题,无论其有无资质,无论 其涉假金额多少,一律移送公安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同时,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将配合公安部门追根溯源,打击 藏匿于网络背后的制假售假窝点,务求彻底捣毁非法营销 网络。第二类是没有取得资质,非法从事药品销售业务的 网站。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将加强网络药品信息监测和甄 别,将非法网站一律移送互联网信息管理部门依法处理。 第三类是有合法资质,但存在发布虚假药品信息、违法销 售药品的网站。一经发现,一律责令停业整顿,限期整 改。如拒不改正或情节严重的,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将取缔 其网上售药或药品信息服务资格,并移送通信管理部门依 法予以关闭。 这次行动以当前网上非法销售问题最突出的肿瘤、性 功能障碍、糖尿病、高血压等病症的治疗药品为重点。这 些慢性病,具有病因复杂、治疗难度大、长期服药、治疗 费用高等特点,部分群众容易轻信网上发布的虚假治疗信 息,给非法售药以可乘之机。在这次行动中,要以主流搜 索引擎为重点监测对象,以实名投诉举报为重点线索,加 强对网上非法销售此类药品案件线索的排查,坚决打击用 绝对化、承诺性语言,冒用医疗机构、医生形象,假冒进 口药、特效药等进行虚假宣传,诱骗消费者购买假劣产品 的行为。 三、通力配合,确保打击网上非法售药行动取得实效 这次行动的最大优势和主要特点是,部门联动、综合 施治。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工信 部、公安部和工商总局等五个部门攥成一个拳头,共同打 击网上非法售药行为。五个部门工作职责、工作方式不 同,大家团结协作、运转高效,一定能赢得这场战役的胜 利。各级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要积极主动,树立全局意识、 协作意识和主动意识,与有关部门通力配合,力争在打击 网上非法售药的工作思路、治理方式、协作机制等方面取 得突破。 第一,要加强协同配合,建立健全多部门协调机 制。解决网上假劣药品辨别难、追责难、查处难的顽 疾,必须依靠多部门联合治理。各级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要 主动加强与互联网信息管理、公安、通信管理、工商行政 等部门的配合,及时互通情况,统一行动,建立健全形势 分析、信息通报、案件协查、行刑衔接等工作机制,加大 打击力度。在这次行动中,各级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要承担 好三项职责:一是切实履行药品监管职责,主动加强与相 关部门的协调配合。各级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要增强责任 感,主动开展工作,自己能够查处的坚决处理好;属于其 他部门职责的,及时移交,并加强沟通协调,形成合力。 二是网络监测,各级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要充分调动网络监 测资源,及时收集线索和信息,认真进行研判甄别,及时 发现违法售药网站。三是案件协查,发现具有合法资质网 站存在违法违规售药行为的,各地食品药品监管部门一律 按照属地原则进行立案查处;发现不具备合法资质网站存 在售药行为的,一律移送互联网信息管理部门查处;发现 网络背后存在制售假劣药品违法犯罪行为的,一律将涉嫌 犯罪的案件线索和相关证据移送公安机关,并全力配合公 安机关立案侦查。 第二,要加大案件查处力度,严惩违法违规行为。行 动要有声势,整治要出效果,关键是要关闭一批违法网 站,查处一批大案要案。对于取得资质违法售药拒不改正 的,以及未取得资质非法设立的网站,要坚决与相关部门 配合予以关闭。对于行动中发现的涉案金额巨大、性质恶 劣、危害严重,以及跨省级行政区的网上销售假药案 件,各级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要高度重视、及时上报,并加 强组织协调,增加专门力量,全力做好案件查办工作。对 于涉及多个省份的特别重大案件,总局将和公安部联合进 行督导查办。对于行动中发现的其他重大情况,各地要随 时报告。总局将同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公安部、工信 部、工商总局共同研究推进工作,适时对各地的行动情况 进行督导检查。 第三,要加大宣传力度,让群众感受到网络净化的成 效。当前的网络如同一块阵地。我们不去占领,就会有人 去占领。没有科学准确的声音、不传递正能量,那么虚假 信息、歪风邪气就会抬头,其结果往往是人民群众利益受 到伤害。打击网上非法售药,必须把宣传工作作为重要内 容,一起研究,一起部署,一起落实。在这次行动中,要 重点做好四个方面的工作:一是政策宣讲。要尽快发布消 息,对行动目标、任务进行解读,对网上售药的规范予以 重申,表明政府有关部门共同打击网上非法售药的坚决态 度。二是案件曝光。要大张旗鼓地揭露不法行为,对查实 的案件要及时予以公开曝光,典型案件可以邀请主流媒体 跟踪报道,深度解读,揭露违法犯罪分子的欺骗手段,形 成有效震慑。三是公众互动。根据工作进展组织网络访 谈,对群众网上购药行为进行引导和建议;邀请主流网 站、大型搜索引擎和电商平台座谈,对网站提出自查自纠 和严格自律的要求;同时鼓励社会各界举报不法行为,参 与打击行动。四是信用惩戒。要开设“互联网购药安全警 示”专栏,定期发布警示公告,公开非法售药网站名 单,提醒消费者谨慎网上购药。要严格实行“黑名单”制 度,对于查实严重违反法律法规的网站和个人,一律列 入“黑名单”,向社会公布,形成“老鼠过街,人人喊 打”的社会氛围。 第四,要完善监管制度,提升网上药品交易规范化水 平。在坚决打击网上非法售药行为的同时,要深入研究互 联网药品交易发展状况、经营模式、存在的困难和监管难 点等问题,尽快建立起更加科学、严格的网上药品交易监 管制度,净化网上售药环境,促进互联网药品交易市场健 康规范发展。要抓紧修订完善《互联网药品销售管理办 法》等网上售药的管理制度和规范,合理设置网上售药的 管理标准和适用范围,构筑一道坚实而严密的制度网。要 进一步规范网上售药行为,让有资质的企业依法依规放心 大胆地经营,创新服务群众健康的新方式,最大程度地方 便群众购药。要进一步明确网站的责任和义务,发布药品 信息的网站作为责任主体,必须承担药品信息的审查责任 和监控责任,履行依法处置非法和虚假信息的义务,配合 政府部门为群众营造安全放心的网络购药环境。 同志们,打击网上非法售药行为,净化网上药品交易 环境,事关群众的利益,也是群众的呼声,更是政府监管 部门的责任。各级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要积极主动,认真落 实部署,注重打击和规范并重、短期目标和长效机制并 重。我们相信,通过各部门的通力配合和不懈努力,这次 专项行动一定会取得成果,促进网上售药的健康发展,有 力地保障人民群众用药安全。 在全省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 化服务改革电视电话会议上的讲话 尹力 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全国推进简政放权 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电视电话会议精神,进一步部署推 进全省“放管服”工作,更好地释放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 力。这里,我强调5点意见。 一、认清深化“放管服”改革的形势和任务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 深化行政体制改革提出了明确要求。今年5月,国务院召开 全国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电视电话会 议,李克强总理在会上作了重要讲话,强调深化简政放 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是推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 展的战略举措,要上下联动,攻坚克难,深化“放管服”改 革,加快转变政府职能,不断提高行政效能。 近年来,全省各地、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中央部 署,扎实推进“放管服”改革,取得了明显成效。在简政 放权上,取消、调整和下放行政审批事项430项,全面取 消“非行政许可审批”,省级层面投资核准事项减少60%以 上。在行政审批模式创新上,全面实施“两集中、两到 位”,探索以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为主的审批方式改革创 新。先于全国实施“三证合一、一照一码”登记制度改革,企 业平均办结时限较大幅度缩减。在放管结合上,统一并公 布了省市县三级行政权力清单,加快推进公共资源交易平 台整合,积极创新市场综合监管及综合执法模式,以信用 监管为核心的新型监管体系逐步构建。在优化服务上,加 快建设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大力推广一窗通办、 全程代办、上门服务等方式,五级政务服务体系基本建 成。这一系列改革,有效改善了我省营商环境,极大地激 发了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2014年3月至今年5月,全省 新增市场主体143万户,相当于商事制度改革前市场主体总 量的一半。 同时,也要清醒看到,我省“放管服”改革工作在一 些地方和部门仍存在不少问题。一是简政放权不到位、不 协调、不同步。有的明放暗不放,放权配套不够、承接不 力,“含金量”高的放得少,甚至有些放了又以备案等形 式收回;有的下放项目边界不清、行使主体模糊,导致申 请人多头跑、往返跑。二是行政审批事项多、环节多、耗 时长的问题还未根本解决。“红头文件”设定变相审批、 前置条件和部门审批“体外循环”等问题依然存在,一些 互为前置的“连环套”没有解开;后置审批依然过 多,“办照容易办证难”问题明显。三是无利不管、放而 脱管等现象不同程度存在。一些领域交叉检查、重复检 查,一些民生重要领域又监管不力;一些新取消审批事项 的事中事后监管具体措施没跟上,“以审代管”仍然存 在。四是政务服务形式多、质不优。有的优惠政策出台后 未及时公开,需要找关系、搞“勾兑”才能享受,中介从 中勾连牟利;政务服务水平还不高,服务效率偏低,企业 和老百姓的获得感不强。这些问题,需要我们下大力气解 决。 当前,我省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也 是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加快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特别 需要通过简政放权进一步释放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加 快培育发展新动能;需要依靠简政放权清障搭台,加快推 动科技、产业等全方位创新,深入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 新,努力建成国家创新驱动发展先行省;需要通过简政放 权、优化服务营造更加优良的政务环境,汇聚多方资源要 素,促进实现“两个跨越”。我们要深刻理解认识深 化“放管服”改革的重大意义,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大道 至简的智慧,坚定不移把这项改革推向深入。 二、加大力度推动简政放权纵深突破 一要大力削减审批事项。要坚持协同放权,继续清理 行政审批事项,一方面严格对应中央要求,做好承接落 实,进一步增强放权的协同性,各地对省级下放的权限也 要做好上下衔接,切实解决不同步、不协调、不到位等问 题;另一方面紧扣发展需要、群众需求,进一步加大行政 审批事项削减力度,释放地方简政放权空间。要结合全省 行政权力目录再清理,对省市县三级行政许可和责任清单 进行动态调整,确保权责一致。进一步减少省级层面政府 核准的企业投资项目,取消或下放投资审批权限,最大限 度放权给市场和企业。当然,数量不是唯一标准,关键要 看简政放权的效果,要看行政审批的效率,要看对企业的 便利程度。对保留的投资审批事项,要逐步纳入全国统一 的在线监管平台,实现“一站式”网上并联审批。 二要大力精简审批前置条件。坚持“简”字当头,结 合全省行政审批办事指南清理优化,进一步精简审批前置 条件。凡属于企业经营自主权的事项,一律不再作为前置 条件;凡法律法规未明确规定为前置条件的,一律不再前 置审批;核准机关能通过征求部门意见解决的,一律不再 前置审批;除特殊需要并有法律法规依据外,一律不得设 定强制性中介服务和指定中介机构。清理公布投资项目核 准前置审批事项和强制性中介服务事项清单,除涉及安全 和环保事项外,投资项目强制性评估评审一律取消。同 时,要全面推进“先照后证”改革,进一步削减工商登记 前置审批事项以及后置许可审批事项。要在“三证合 一”基础上,把涉及企业的社会保险登记证、统计登记证 也整合进来,尽快推行“五证合一、一照一码”。推动个 体工商户营业执照和税务登记证“两证合一”改革,推进 电子营业执照和全程电子化登记改革,抓好“证照分 离”试点。 三要大力推进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抓住相对集 中行政许可权试点改革机遇,指导督促巴中市和成都市武 侯区、新津县、江油市等试点地,继续在创新体制机制、 规范权力运行和优化办事流程等方面大胆探索,为全省和 全国探好改革路。要及时总结评估试点情况,力争将试点 经验上升为系统完备的制度机制,推广试点地区行之有效 的改革举措。成都、德阳、绵阳作为我省全面创新改革试 验重点地区,要依托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在深化行政审批 制度改革方面解放思想、先行先试、加大力度。其他 市(州)也要按照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学习借鉴试 点地区的经验做法,积极构建集中审批、分类监管和服 务、综合执法的政府治理新模式。 三、持续用力深化政府监管体制改革 首先,要全面推进清单管理。抓紧制定出台《四川省 权责清单动态调整管理办法》。今年内要全面完成省市县 三级权力和责任清单的清理公布,对行政事业性收费、政 府定价或指导价经营服务性收费、政府性基金、职业资 格、公共服务事项等,都要实行目录清单管理,实现清单 之外无权力、清单之内必须为。各地、各部门要抓紧制定 和公布各项清单,年底前省政府将开展检查。制定清单要 符合“放管服”要求,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不能把 不该管的事列进去,也不能把需要管好的事放出去。同 时,建立公共服务清单和中介服务清单。 其次,要进一步加强行政权力运行监管。在公布省市 县三级权力运行清单的基础上,加强对权力规范运行的制 约监督,制定完善权力运行流程图,逐项列出权力运行关 键环节的廉政风险点,建立全过程标准化的政府权力运行 监管机制。进一步加强行政权力依法规范公开运行平台的 使用管理和监督,各级各部门的行政权力必须在平台上运 行,行权平台管理部门和机构编制、法制、监察等部门要 加大对行政权力上网运行的督查力度,将督查重点从上网 运行数量向运行质量转变。行政许可和行政处罚通过电子 政务大厅向社会公开,并逐步将监督由监管部门监督向社 会公众监督过渡。建立公众参与机制,及时研究改进工 作。 第三,要切实加强事中事后监管。按照“谁审批、谁 监管,谁主管、谁监管”原则和省政府制定出台的212项监 管事项清单,严格落实监管责任,确保事有人管、责有人 负。特别要进一步强化和落实岗位责任制,真正做到因事 设岗、在岗负责。强化信用监管,加快建立全省统一的企 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构建以信息归集共享为基础、以信 息公示为手段、以信用监管为核心的新型监管制度。全面 落实“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制度,抓紧建立随机抽查事项清 单、检查对象名录库和执法检查人员名录库,切实开展双 随机抽查工作,并将抽查结果及时录入行权平台。进一步 强化联合惩戒,用“黑红名单”激励守法行为、惩戒失信 行为,健全完善失信联合惩戒机制,让守信者处处受 益,失信者寸步难行。同时,各行政执法部门要根据各种 新业态发展需要,区分不同情况,探索适合各行业特点的 审慎监管方式,使市场活而不乱,推动新经济健康发展。 四、精准发力进一步优化政府服务 一是着力解决行政审批的“痛点”和“盲点”。具体 要扎实抓好“四个减少”:减少申请材料,凡是不合法、 不合理的申请材料,一律清理取消;减少办理环节,凡是 不合法、不必要的办理程序,要进一步减少;减少办理时 间,严重影响行政审批整体效率、法无明确规定的部分环 节的办理时限,要下决心明确和统一;减少自由裁量 权,概念模糊、边界不清、自由裁量空间大的部分审批要 素,要逐一细化和规范。 二是有效解决企业群众关心的“焦点”和“难 点”。要聚焦企业群众反映最多、问题最突出的方面,进 一步简化优化服务流程、创新服务方式,让企业和群众办 事更方便、更快捷、更有效率。继续推进“两集中、两到 位”工作,切实解决群众企业两头跑、反复跑的问题。未 进驻政务服务中心的审批和服务事项,必须按要求于年底 前统一进驻,坚决杜绝“小权进、大权不进”的体外循环 问题。要借鉴先进经验,推广“一窗受理”模式,建立完 善“一窗接件、内部流转、限时办结、一窗出证”的高效 便民机制,解决群众交件难、受理难问题。要全力推进公 共服务事项进驻各级政务服务大厅办理,逐项编制公共服 务办事指南。要加快建立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分类清 理整顿中介事项与中介机构,大力清理规范涉企收费项 目,减轻企业负担。要主动服务、跟踪服务,及时帮助解 决企业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点对点地提供全方位服务。 三是深入推动政府公共服务的供给侧改革。要以服务 型政府为导向,依托政府门户网站,打造集约、便捷、高 效、安全的一体化电子政务大厅,并向部门网站延伸,年 内完成与部门网站办事栏目的整合,建成风格统一、功能 完善的四川网上政务服务平台。要推进实体政务服务大厅 与网上政务服务平台融合发展,形成线上线下相辅相成、 功能互补的政务服务新模式。要按照贴近群众、突出实效 的要求,对与企业注册、项目投资、资质认定等密切相关 的事项,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手段,打破信息 壁垒,实现数据共享,为群众和企业办事提供优质高效低 廉的全程网上服务,让群众和企业少跑腿。 五、形成合力确保各项改革举措有力有序推进 一要高度重视,落实责任。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主 要负责同志要亲自推动,分管负责同志要具体抓落实,其 他负责同志要积极配合、协力推进,压实工作责任。要打 破“一亩三分地”思维,坚持民意为先、舍利为公,多算 大账、算总体账,从群众利益出发,打掉束缚创新的枷 锁,激发百姓创业的热情,让创业者有更加公平便利的环 境。 二要协调配合,统筹推进。对今年省政府确定的34项 重点改革任务,相关牵头部门要对照职责分工,进一步细 化各项改革的时间表、路线图,密切协作配合,完善配套 措施,研究制定好各项改革的具体措施,确保按期完成“销 账”。对那些社会意见大、关注度高、关乎企业发展和群众 切身利益的改革事项,要切实加强统筹指导和协调,共同 研究解决办法。要加强政策宣传,帮助企业和群众了解政 策、用好政策,促进政策落地见效。 三要探索创新,正向激励。要大力鼓励地方从实际出 发,创造性开展工作。特别是在加强事中事后监管、优化 政府服务和公共服务方面,要支持地方先行先试,在吃透 改革各项政策精神基础上创新落实,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 节的改革上率先取得突破。要学习借鉴企业“神秘顾 客”的做法,在亲自经历、亲身体验办事流程中找到问题 和症结,有针对性地改革,以更好地服务群众、服务市场 主体。要加强工作指导和政策协调,及时关注改革动 向,总结推广改革经验。要建立试错、容错和纠错机 制,正确对待改革进程中因敢闯敢试出现的过失性犯 错,不能求全责备。要保护那些作风正派又敢于担当、勇 于创新的干部,不断激发广大干部干事创业积极性。 四要强化督查,跟踪问效。要完成改革任务,必须依 靠严明的纪律和有效的监督,决不允许上有政策、下有对 策、只喊不动,决不允许在贯彻执行中打折扣、搞变通、 作选择,决不允许推诿扯皮、争权诿责。今年,要将各项 改革任务纳入年度目标考核,继续加大督查力度,对工作 积极、成效明显的地方予以通报表扬和政策激励;对落实 不力,该通报的通报,该约谈的约谈;对失职渎职的要大 力追究,严肃追责,确保各项改革任务落地落实、取得成 效。 在四川省应对新冠肺炎疫情 应急指挥部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尹 力 我们坚持以大概率思维应对小概率事件,努力做好重 点人群的管控、观察、隔离,严控人员人群聚集,及时启 动各部门联防联控机制,织密织牢群防群控的疫情防线 1月16日,四川省接到首例疑似新冠肺炎病例报告。疫 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疫情早期,最重要的是隔离 传染源。我们坚持以大概率思维应对小概率事件,努力做 好重点人群的管控、观察、隔离,严控人员人群聚集,及 时启动各部门联防联控机制,织密织牢群防群控的疫情防 线。 春节期间人员流动可能造成疫情蔓延。我们在党中央 集中统一领导下,闻令而动、迎难而上,坚决压实疫情防 控责任,迅速动员社会各界力量,汇聚起抗击疫情的强大 合力,打响了一场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 传染病防控关键在于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对 此,我们要求“找得到、管得住、服务好”。“找得 到”,就是充分运用大数据、网格化管理等手段,把从武 汉等疫情高发区来川的34万人员作为重点,开展全面排 查、重点监测和实施健康筛查;“管得住”,就是建立健 康登记制度,严格对确诊病例和疑似病例实行隔离;“服 务好”,就是对有关人员及密切接触者既采取防护措 施,又关心爱护和提供日常服务。 随着疫情变化,我们根据传染病流行规律和四川疫情 特点,把全省划分为无现症病例区、散发病例区、社区暴 发区和局部流行区等不同地区,实施分区分类管理,出台 分区分级防控工作指南100条。无现症病例区,实施“严防 输入、严阵以待”防控策略;散发病例区,实施“减少输 入、阻断传播、精准救治”防控策略;社区暴发区,实 施“内防扩散、外防输出、加强救治”防控策略;局部流 行区,实施最严格防控策略,坚决切断病例输入输出。 医疗救治是防控工作重要内容。全省确定208家定点医 院,公布地址和电话,指导患者及时就医。对于确诊患 者,我们精益求精地开展医疗救治,构建以华西医院为中 心的远程会诊网络,严格落实首诊负责制,实施“一人一 案”精准救治,所有确诊和疑似病例全部集中在定点医院 救治,确保实现“应收尽收,应治尽治”,最大程度提高 治愈率、降低病亡率。同时,我们累计派出1457名医疗队 员驰援武汉,及时出台关心关爱一线医务人员及其家属的 具体措施,从强化医疗防护、人文关怀、服务保障等方 面,全力做好疫情防控一线医务人员关心关爱工作。 疫情防控中,我们要求全省疫情防控必需、保障城市 运行和企业生产必需、群众生活必需、重点项目建设施工 以及其他涉及国计民生的四类企业,积极组织生产和营 业。春节一过,我们着手抓企业复工复产,推动各类企业 根据情况灵活复工复产,出台政务服务利企便民9条措 施,加快对复工复产急需办理事项审批速度,加快产业生 态整体性恢复。四川是农民工大省,我们大力实施“春风 行动”,对外出务工人员出具健康证明,与广东、浙江等 省份在健康证明互认、用工信息对接等方面深化合作,共 同做好“点对点、一站式”直达运输服务工作,确保用人 单位放心、务工人员安心。 近一段工作,我们深刻体会到,一是党中央的坚强领 导是战胜疫情的关键。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指挥、亲自部 署,为打好疫情防控阻击战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二 是广大民众积极参与是战胜疫情的基础。广大群众积极配 合,整个社会齐心协力、众志成城,最大程度阻止了疫情 的扩散蔓延。三是医务人员的英勇奋战是战胜疫情的重要 力量。当前,无论湖北武汉还是其他省份各地,广大医务 人员夜以继日、连续奋战,充分体现了白衣战士救死扶 伤、大爱无疆、无私奉献的崇高品质和越是艰险越向前的 大无畏精神。我们坚信,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 坚强领导下,我们一定能够打赢这场疫情防控的人民战 争,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确保“十三 五”目标任务圆满完成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第一个百年 奋斗目标的实现。 在四川质量发展大会上的讲话 尹力 今天,我们召开全省质量发展大会,主要任务是贯彻 中央关于质量强国战略的部署,总结全省质量工作,对建 设质量强省作出全面部署,推动全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 经济发展转型升级。本次大会,我们特别邀请到国家质检 总局局长支树平同志莅会指导,并与国家质检总局签订了 推进四川质量强省建设、打造内陆开放高地《合作备忘 录》。刚才支树平局长作了重要讲话,请大家抓好贯彻落 实。下面,我强调三点意见。 一、充分认识推进四川质量发展的重要性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质 量发展作为兴国之道、强国之策。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树 立质量第一的强烈意识,提高质量标准,加强全面质量管 理。省委省政府认真贯彻中央决策部署,把提质量创品牌 作为推动经济提质增效和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 活需要的重要举措,不断完善政策支持体系,夯实质量工 作基础,有效促进了全省质量水平提升。产品质量方 面,主要农产品和食品抽查合格率均达98%以上,工业品抽 查合格率94%以上。出口产品合格率99%以上。服务质量方 面,生产性、生活性服务业和公共服务用户满意度不断提 高,川航集团连续两届获“中国质量奖”提名奖。工程质 量方面,重点工程竣工验收一次性合格率达100%。这些成 绩的取得,离不开国家质检总局的指导和支持,离不开企 业主体作用的充分发挥。我代表四川省委省政府,向国家 质检总局表示衷心感谢!向获得表彰的企业表示热烈祝 贺!向全省质量战线的同志们,表示诚挚的问候!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认识到,我省质量水 平与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相比仍有较大差距。一是质量第一 意识尚未树牢。个别地方政府重视抓总量忽视抓质量,部 分企业还没有实现从“有产品就有收益”到“有质量才有 效益”的意识转变。从全社会看,“工匠精神”整体比较 薄弱,质量文化建设有待加强。二是质量发展基础比较薄 弱。计量、检验检测、认证认可等机构建设、基础研究和 先进技术运用相对滞后。标准工作起点低、管理软,体系 间衔接水平亟待提高。应对国外技术性贸易措施的研究不 够,机制不健全。质量教育和技能培训差距明显,专业人 才比较缺乏。三是质量竞争力不强。四川地区生产总值占 全国的5%,但产品在全国市场的占有率仅3%多一点,缺乏 叫得响的品牌。全省1.4万户规模以上企业,没有一家上榜 世界500强,行业龙头企业也不多。四是质量安全形势依然 严峻。全省各类生产企业近2万家,食品药品、特种设备、 消费品等的制造和使用点多面宽,监管难度越来越大,容 易发生质量安全事故。 四川是经济大省、产业大省,也是人口大省、消费大 省。在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大背景下,无论是推进经济 转型升级、实现向强省跨越,还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 革、提高人民生活品质,都要求我们将质量强省上升为经 济社会发展的基本战略。当前和今后的很长时期,我们都 要坚持以质量效益为中心、以质量创新为动力、以质量惠 民为取向,全力推进质量共建,依靠质量提升实现四川经 济社会有效益、可持续的发展。到2020年,全省质量发展 要取得突破性成效,产品质量、服务质量和工程质量有效 提升,质量基础进一步夯实,多元共建共治体系更加完 善,质量安全保障更加有力,质量竞争力位居全国前 列,建成“品质四川”和西部质量高地。 二、强力推进质量强省建设重点工作 第一,全域推进质量对标提升。只有高标准,才有高 质量高效益。要认真总结试点经验,科学确定比对产品和 评价方法,以国际国内先进标准为参照,认真查找质量短 板,有针对性地弥补追赶。围绕汽车、数控机床、轨道交 通装备等重点行业抓对标,积极主导或参与制(修)订国 际、国家、行业标准,推动我省加快进入先进制造强省行 列。围绕白酒、家具家电、服装等重点消费品抓对标,促 进内外销产品“同线同标同质”,改善人民群众消费品 质。围绕军民融合创新改革试验,大力实施军民标准通用 化工程,推进军民产品标准互换转化。加快实施标准升 级,推动我省地方标准、企业标准与国际先进标准并 轨,积极抢占市场话语权。 第二,大力加强品牌建设。品牌体现了产品竞争 力,也是区域形象名片。要大力培育产品品牌和企业品 牌,以特色优势产品为重点,鼓励争创中国质量奖、天府 质量奖和四川名牌,培育一批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生态原 产地保护产品等,培育一批管理先进、行业领先的品牌企 业,形成群雁竞飞、生机勃勃的局面。要大力培育区域质 量品牌,努力创建国家级知名品牌示范区、有机产品认证 示范区、出口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和生态原产地保护示范 区。成都平原经济区要培育一批在全国具有代表性和竞争 力的知名品牌及产业集群,川南经济区要树立“中国白酒 金三角”核心区的品牌标杆,川东北经济区要培育一批特 色优质农产品全国知名品牌示范区,攀西特色经济区要做 大做强亚热带特色农产品品牌和康养品牌,川西北经济区 要擦亮生态产品品牌和旅游服务品牌。要大力宣传推介四 川品牌,抓住“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自贸试验区等 机遇,办好“万企出国门”“川货全国行”等活动,实 施“互联网+四川品牌”行动,大力提升四川品牌的市场知 名度和国际影响力。 第三,着力夯实质量基础。一方面,技术创新是提升 质量的根本之策。要更加重视通过创新创造抓质量,加快 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 新体系,培育一批原始创新成果,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 度,推进成果加速转化应用。建立国外技术性贸易措施跨 部门联合应对机制,完善通报评议、监测预警和措施发布 平台,助力四川企业提高国际竞争力。另一方面,标准、 计量、认证认可和检验检测是国际公认的质量基础。要加 快建设四川先进标准体系,更好发挥标准化在服务三次产 业转型升级、科技进步和社会治理创新中的基础引领作 用。围绕科学计量、法制计量和工业计量,完善提升量值 传递和溯源体系。积极参与认证认可国际规则制定,努力 建设“一个标准、一次认证、全球通行”认证体系,更好 服务四川企业“走出去”。加强检验检测服务平台建 设,推进检验检测结果国际互认,打造具有公信力、影响 力的技术支撑平台。推进四川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和检 验检疫一体化建设,确保在提升贸易便利化水平的同时实 现优进优出。 第四,切实管住质量安全。一要落实“抓行业必须抓 质量、管行业必须管安全”要求,压紧压实质量安全监管 责任,推动部门监管有机衔接、无缝对接。二要建立完善 全过程、可追溯质量监管体系,落实产品原产地可追溯和 质量标识制度,推进各类追溯信息互通共享。督促生产经 营单位建立详细台账,倡导消费者索证索票,准确掌握从 车间到用户、从田间到餐桌的全过程信息,倒逼产品和服 务质量提升。三要紧盯重点产品、重点企业、重点行业、 重点领域,加大监管力度和频次,及时排查质量隐患。特 别是对事关群众健康安全的食品、药品、农产品和重点消 费品质量问题,要依法严惩,形成震慑。四要重视互联 网、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在质量监管领域的运用,积极 推行“双随机、一公开”,提升监管效率和效果。建立完 善质量抽查、分级监管等制度,加强风险监测预警,确保 不发生区域性、行业性、系统性质量安全事故。五要建好 用好进出口产品质量安全预警系统,完善落实检验检疫口 岸传染病、动植物疫情及核生化反恐等联防联控机制,切 实保障国门安全。 三、着力构建质量多元共建共治格局 把经济社会发展推向质量时代,不仅是企业产品、服 务质量的提升,而且是经济社会发展质量全方位、立体式 的提升,这就需要构建起各方面、各行业积极参与,党 政、企业和社会各界共同发力、多元共治的“大质量”工 作格局。 (一)切实发挥党政主导作用。党委政府是质量发展 的“第一推动力”,要建立完善的质量工作体系,提供应 有的政策支持和工作保障。各级党委政府要把质量工作纳 入本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加强组织领导和统筹 协调,着力构建以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为导向的质量考核办 法,组织开展第三方评价,强化工作督查奖惩,促进地方 政府、监管部门、企业主体三方责任的落实。要充分发挥 质量强市、质量强县工作领导小组作用,调动各方有重 点、有步骤地开展工作,协调解决重要问题。要完善天府 质量奖评选机制,支持市(州)设立政府质量奖,落实对 名牌产品、质量(品牌)示范区、质量先进企业等的鼓励 政策。 (二)充分发挥企业主体作用。企业是质量的主 体,提升质量归根到底要靠企业。要落实企业质量安全主 体责任。建立健全最严格的企业首负责任制,形成逐级倒 逼、明细明确的质量安全责任链条。建立企业质量责任保 险、缺陷产品强制召回、工程质量终身负责以及服务质量 保障等制度,督促企业切实履行质量担保责任和法定义 务。推动大中型企业设立首席质量官。要帮助企业提升质 量管理水平。综合运用经济、法律、技术等手段,引导支 持企业推广先进质量管理理念和方法,督促建立健全质量 管理体系,推动实施重大质量改进项目。要支持企业人才 队伍建设。把培育优秀企业家和优秀工匠作为永续工 程,从改进体制机制入手,支持创新创造,鼓励精益求 精,更好发挥质量发展中“人”这一根本要素的作用。 (三)有效提升全社会质量治理水平。质量问题关联 方方面面,涉及所有人利益,既要坚持全域抓,又要坚持 全员管。要将质量法治建设纳入依法治省总体部署,建立 健全适应四川经济社会发展的质量法规体系,加快制定出 台社会关注度高的质量责任、质量奖励、质量信用以及消 费品安全等法规规章。推进质量领域简政放权,全面实行 清单管理制度,切实减少政府自由裁量权、增加市场自主 权。要着力构建质量诚信体系,加快建立质量信用信息平 台,落实“黑名单”和“红名单”制度,让失信者寸步难 行,让守信者一路畅通。要广泛发动社会力量,建立健全 质量安全有奖举报、惩罚性赔偿等制度,发挥好舆论监督 作用,坚持正面引领和反面曝光相结合,引导消费者积 极、理性参与质量监督。要充分发挥行业作用,支持引导 商会、协会、中介组织等加强内部监督,规范会员行 为,面向企业推广质量诊断改进和效益提升方法。要加强 先进质量文化建设,引导企业牢固树立“质量就是生 命”理念,把追求卓越的质量精神转化为员工和行业行为 准则。全方位加强质量教育宣传示范,努力营造政府重视 质量、企业追求质量、社会崇尚质量、群众关心质量的环 境和氛围。 质量发展,百年大计。我们要牢固树立质量第一的强 烈意识,切实把质量摆到全省发展的中心位置上来,以创 新理念和实干精神全力推进质量强省建设,为实现我省从 经济大省向经济强省、从总体小康向全面小康“两个跨 越”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撑! 大力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 开 创四川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尹力 2020年06月10日 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 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重大战略,擘画了成渝地区未 来发展的美好蓝图,对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扩大对外开放 合作、畅通国际国内经济循环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是四 川发展进程中迎来的重大历史机遇,为推动四川省高质量 发展提供了方向指引。当前,境外疫情扩散蔓延势头仍然 没有得到有效遏制,世界经济下行风险加剧,不稳定不确 定因素增多。四川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思想为指导,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各项决策部署,在 常态化疫情防控前提下,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 实“六保”任务,举全省之力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 设高点开局,大力拓展新空间、激发新动能,奋力推动新 时代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 自觉在国家战略全局中强化使命担当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 设,有利于在西部形成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四川切 实增强使命感、责任感和紧迫感,结合贯彻落实党中央、 国务院关于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的指导意 见,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中勇担当、善作为,确保 这一国家战略落地见效。 当好现代经济体系的“强支撑”。“三线建设”时 期,四川形成了初步的交通能源、基础工业及国防工业体 系,经过多年来的改革发展,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产业体 系日臻完善,科教优势更加凸显。四川正聚焦工 业“5+1”壮大实体经济,突出农业“10+3”擦亮金字招 牌,提升服务业“4+6”优化产业结构。着眼畅通产业链供 应链循环,推进产业基础再造工程,着力延链补链强 链,切实增强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性和竞争力。积极承接 东部沿海地区产业转移,创新产业合作模式,共建产业园 区。大力发展在线教育、远程医疗、智能服务等新业 态,加强科技创新和技术攻关,构建实体经济、科技创 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 当好区域协调发展的“动力源”。地域辽阔、人口众 多、资源丰富、市场广阔是四川的省情特征,这为我省经 济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巨大空间,但资源要素分布和经济 发展条件在不同区域也存在很大差异,发展不平衡不充分 的问题仍然突出。四川正全面落实主体功能区战略,大力 推动“一干多支、五区协同”,强化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 建设与“一带一路”建设、长江经济带发展、黄河流域生 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新一轮西部大开发、西部陆海新通 道建设等战略的深度对接和有机融合。实施扩大内需战 略,支持成都高水平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打造一批具 有国际影响力的高能级商圈,着力释放消费潜力,培育形 成辐射西部乃至全国的消费大市场。加快推进新型城镇 化,优化城镇空间布局,增强成都中心城市和城市群的经 济、人口承载能力,促进城市功能和生产力布局一体优 化,着力构建带动全省高质量发展的动力系统,在全国区 域协调发展大局中发挥更大作用。 当好内陆开发开放的“前沿地”。四川地处“一带一 路”和长江经济带的联结点,是南丝绸之路的起点、西部 大开发的重要战略支点,也是连接中国—中南半岛经济走 廊、中巴经济走廊的重要支撑区域,东亚、东北亚进入东 南亚和南亚次大陆的主要通道,具有东西互济、南北贯 通、陆海联动的独特优势。今年1—4月,四川外贸进出口 增长17.3%、增速居全国第3位,其中对“一带一路”沿线 国家和地区的外贸进出口增长39.8%,中欧班列开 行619列、增长80%。四川坚持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着眼 畅通国际国内产业循环、市场循环、经济社会循环,突 出“一带一路”南向拓展的经略中心地位,依托自身“安 全腹地”优势和南向国际新通道,构建陆海联动枢纽网 络,深度参与国际竞争和国际产能合作,稳住外资外贸基 本盘,大力发展更高水平的开放型经济,推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