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赴X的调研报告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赴X的调研报告 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和建设“美丽中国”的战略任 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难点和重点在农村;建设美丽中国,难点和重点也在 农村。为学习和了解浙江、江苏、四川等地经济社会发展的成功经验,更新观念 ,转换脑筋,x日至X日,由xx带队,有县直部门和乡镇主要领导以及村委干部、村 民理事会代表和部分企业负责人参加的一行x人,前往浙江、江苏、四川三省就各地 美丽乡村建设、古村落保护和开发利用等问题进行了专题调研。现将有关情况报告 如下。 一、调研的基本情况 此次考察,我们到了浙江杭州市桐庐县荻浦村、环溪村、分水镇万强农庄,余 杭区森禾花卉园艺中心,湖州市安吉县山川乡马家弄村、高家堂村、灵峰街道横山 坞村,南京高淳区固城湖青松水产专业合作联社、高淳老街、漆桥老街、桠溪国际 慢城,四川成都市锦江区三圣花乡“五朵金花”和花卉园区,洪雅县光明新村、柳 江古镇,郫县农科村等地,实地考察了美丽乡村建设、农业休闲旅游开发、古村落 保护开发、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等内容。通过学习考察,对浙江、江苏、四川的 发展有了初步的认识,领会了他们在发展中政策的开放和灵活,先进的发展理念和 干部群众的务实,干部敢创新、善创新的精神,特别是对桐庐县、安吉县在抓美丽 乡村建设,依托生态文化优势做好村庄整治、污水处理、长效机制管理等方面;对 高淳老街、漆桥老街、柳江古镇等地在古村落保护和开发利用中,注重对生态的保 护和民俗、文化的传承;对南京桠溪国际慢城、桐庐万强农庄、郫县农科村等地在 依托山水自然的原生态农村生活方式的前提下,打造集观光休闲、娱乐度假、生态 农业为一体的农业综合旅游观光景区方面都感受颇深,得到了很多启示,参加调研 的人员均纷纷表示凭借xx特有的资源优势,能够形成适合自身发展的模式,进一步 坚定了做好美丽乡村建设、古村落保护和创建现代特色农业核心示范区建设,加快 xx经济社会发展的信心和决定。 二、学习考察的几点收获 如何改变发展的理念?如何打造升级版的美丽乡村?怎样才能把古村落的保护 传承和开发利用有机结合起来?怎样才能找到符合xx发展的有效模式?这些都是我 们此次调研需要解决的问题。从到浙江、江苏、四川考察的情况来看,各地都通过 各种措施,因地制宜做好统筹规划,整合优势资源,注重对生态的保护和民俗、文 化的传承,强化长效管理机制的建立并积极稳妥的推进,其很多理念、做法和经验 给人启示,值得学习和借鉴。 (一)对美丽乡村建设方面的启示 X指出:美丽乡村“美”的内涵,应该是以传统耕读文化为魂,以优美田园风光 为韵,以朴素村落民宅为形,以循环生态农业为基。如何改变发展的理念?如何打 造升级版的美丽乡村?在整个调研过程中,不管是高速两旁、进入城市、进入村庄 、还是农户房前屋后,所到之处村容村貌干净整洁,田园风光秀丽精致,给我们留 下了深刻的印象。 x日上午,我们在浙江桐庐县看了荻浦村和环溪村,荻浦村是桐庐第一批打造的 美丽乡村建设试点村,也是全国美丽乡村建设的样板区、国际休闲乡村示范、省级 民俗文化旅游村。走进村子,一眼望去都是整洁的道路和优美的绿化环境,村里的 房屋保留了当地的建筑特色,公共用地都做成休闲场所并进行绿化美化,房前屋后 空间都用竹篱笆或石头、石块、石片堆砌起来,里面进行绿化或栽瓜种菜,家庭农 场、田园风格很是浓郁。更为特别的是把原本脏乱差的牛栏和猪栏改造成为颇具特 色的咖啡馆和茶吧,把旧房的改造和休闲旅游很好地结合在了一起,整个村庄显得 文化底蕴丰厚,孝义文化、农耕文化给人留下美好的回忆。据县内工作人员介绍 ,以前的荻浦村有句顺口溜:“污水靠蒸发,垃圾靠风刮,室内现代化,室外脏乱差 ,溪沟就是垃圾污水的家”,非常形象地反映了当时村里的情况。但从2003年开始 ,全县就开始美丽乡村建设试点工作,起初该村主要靠政府投入打造,通过实施 “古生态整治提升、古建筑修缮利用、古文化挖掘传承、古村落产业经营”四大工 程,对村里的水、电、路、房屋立面、庭院绿化进行了改造,但在实施过程中,群 众对政府的依赖较大,群众工作难度大,政府投入过大,经过近3年时间才打造出来 。所以说,如果政府对村庄建设的投入过多,大包大揽,不利于调动村民的积极性 ,乡村建设也无法复制推广。 环溪村从2008年开始建设新农村,是在荻浦村等成为美丽乡村样板区后开始打 造的村落,通过实施农村住房改造建设,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配套齐全,推行 “人工湿地”生活污水处理模式,村内环境整治成效十分明显,“三线”入地,历 史建筑得到合理保护开发利用,也成为了全国美丽乡村的样板。据浙江农办相关同 志介绍,当时,政府已不像原来那样投入过多的资金一定要帮助建设,而是在荻浦 村等建设成功带来效益后,村民强烈要求村委干部要带头进行村庄建设,建设初期 ,政府对基层设施和规划设计方面给予了支持,对农村的改造实行按比列投入,比 如对房屋的立面改造采取三部走,第一步,对支持村庄改造的农户,政府投入 80%,农户投入20%;第二步,对继续愿意改造的农户,政府投入60%,农户投入 40%;第三步,对还想进行改造的农户,政府投入30%,农户投入70%,以后政府 不再投入,逐步引导村民自己改造村庄,帮助建立长效机制来管理整个村庄,并通 过结合旅游来带动全村的经济发展。通过农民自发的热情和干劲,带动了整个环溪 村的建设,整个村庄看上去农村社区管理规范有序,村内环境舒适优美,绿草鲜花 古桥流水相伴,古风民俗与现代文明交映,展现了江南秀美乡村美好形象。这也说 明,乡村建设就是要有示范带动,出台一些适合的政策,以政府引导为主,提高村 民改变现状的积极性,才能使得美丽乡村建设继续下去,焕发生机。 X日上午,我们还到了浙江市安吉县山川乡马家弄村、高家堂村、灵峰街道横山 坞村。马家弄村和高家堂村都是以竹林产业为主的山区村,村庄与山水交融,风光 秀丽,村民别墅整齐划一、村间小道铺满鹅卵石、分类垃圾箱和太阳能路灯排在路 边,体现出该村生态和环保的理念,为全国生态村建设提供了模本。两个村庄建设 之所以获得成功,除政府对村庄的整治和打造外,主要还是长效管理机制健全完善 取得的结果。两村从2008年开始,注重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动作用,成立便民服 务中心,对辖区的各个自然村进行村庄环境整治,对生活污水进行处理,对村河道 进行整洁美化,对村道进行路面加宽亮化,村内各项事业都由服务中心负责,实行 保姆式社区服务,村民办事基本上不用出村,村民自觉维持,保持了村庄环境的整 洁、干净,给我们留下了很好的印象。特别之处是马家弄村充分发挥了村级组织的 作用,建立健全了“三亮三创”等一系列长效管理机制,设置了村民笑脸墙,展现 了每家每户良好的精神状态,给人一种十分自然亲切的感觉,马上就拉近了与村民 之间的距离,还对每家每户庭院绿化、环境卫生、家庭幸福观等实行评星管理并公 开,大大提高村民爱护村庄和家庭的意识;高家堂村开展了“美丽家庭”创评活动 ,村里主要是就环境、收入、行为、风尚等内容进行3-5星的评定,给予 500—5000元不等的奖励,并统一在村民礼堂设置能人榜、寿星榜、道德榜、学士 榜、美丽家庭等,给予公示,有效地促进了村民争创星级家庭的观念。灵峰街道横 山坞村,是一个经济繁荣、环境优美的城郊型村,该村把握发展机遇,发挥当地产 业优势,坚持统筹规划,做强工业,做特农业,做亮中心村,做优环境,文化娱乐 、服务设施齐全,太阳能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配套,充分运用科技信息平台,通 过视频、网络等手段,管理整个村委,使村民在家中就能获得市场信息,就能了解 村内事务,促进了该村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这说明,随着村级组织建设的 不断夯实,长效管理机制的不断完善,村民意识的进一步提高,才能促进美丽乡村 和谐发展。 所以说,这些都源自于他们牢固树立建设美丽乡村的共识,有了“绿水青山就 是金山银山”的意识,着力推进农村生态人居体系、农村生态环境体系、农村生态 经济体系和农村生态文化体系建设,注重与乡村旅游发展、文化特色、产业发展、 农民增收相结合,相继实施了村庄整治、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处理、富民产业培育 、农居改造、改水改厕等一系列新农村建设项目,使“环境立村、立镇”和“全区 域景区化、园林化”理念成为了当地干部群众的共识,为建设美丽乡村奠定思想基 础。一是坚持规划先行。做到规划先行,实行全域规划,初步形成以美丽乡村建设 总体规划为龙头,涵盖区域村庄布局、土地综合整治、中心村建设、历史文化村落 保护利用等规划体系。通过科学规划,做到村庄建设规划与土地利用规划、农村土 地综合整治规划、产业发展规划“四规对接”,为美丽乡村建设指引了方向,制定 了长效保障制度,有效保证了规划落实到位。例如,安吉县从2008年起,规划确定 开展“中国美丽乡村”建设行动,探索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特色模式。目前已建成 “中国美丽乡村”精品村164个,12个乡镇全覆盖。南京桠溪国际慢城,秉承慢生 活、慢休闲、慢运动主题,将功能规划分为一带、一中心、四区、多点的结构,建 成农业慢城、文化慢城、健康慢城、生态慢城,把中国的首个国际慢城发展成特色 化、本土化彰显的国际慢城。二是狠抓环境治理。整治环境脏乱差,是美丽乡村建 设的难点所在。各地都突出垃圾处理、污水治理、卫生改厕、村庄绿化、村道硬化 等环境整治重点,推进公路边、河边、山边、庭前屋后的区域净化、绿化、美化。 例如,桐庐县为抓好环境整治,出台了拆除违反规定的污染猪场,保护清新的生态 环境;环溪村在污水治理上首创了分散式厌氧加人工湿地、(太阳能)微动力耗氧 加人工湿地的处理模式;安吉县高家堂村的生活污水采用美国阿科曼生物处理法、 湿地处理法和太阳能微动力处理法进行。考察途中,无论是集镇还是乡村,无论是 大路还是村街小巷,可视之处干净整洁,没有塑料袋废纸果皮等垃圾,没有乱堆乱 放现象。这些都得益于各地坚持不懈抓环境整治的魄力和勇气。三是突出产业支撑 。坚持建设村庄和经营村庄相促进,把美丽乡村建设与农村新型产业培育、促进农 民创业就业紧密结合起来,把村美与民富有机统一并贯穿于美丽乡村建设始终,按 照“宜工则工、宜农则农、宜游则游”原则和农旅结合的思路,推行“一乡一业、 一村一品”工程,优化农村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生态高效农业、农产品深加工业、 农家乐产业和休闲乡村旅游业,形成了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为美丽乡村建设注入 了活力,提供了有力的产业支撑。例如,桠溪国际慢城的休闲农庄、乡村客栈、农 家乐分布在慢城内,村民在自己的家乡经营农家乐、销售土特产,享受旅游产业带 来的收益,这对我县建设美丽乡村、发展优势特色产业、开发保护古村历史文化和 生态山水田园风光、发展农家乐、休闲观光农业,起到了较好的借鉴和参考作用。 四是注重政策引导。例如,桐庐的万强农庄成功创建了“种养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