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关于改进推动干部工作高质量发展的政绩考核调研报告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关于改进推动干部工作高质量发展的政绩考核 调研报告 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对XX提出建设经济强、百姓富、环境美、社会文明程度 高新XX,在率先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上走在前列等一系列重大指示要求。XX牢记总 书记谆谆嘱托,贯彻落实《党政领导干部考核工作条例》,主动适应新的发展变化 ,充分发挥干部考核导向作用,以创新开展年度综合考核为总抓手,着力改进推动 高质量发展的政绩考核,凝聚推动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建设“强富美高”新XX的 强大合力。  一、以变定向,变重规模速度为重质量效率,用新发展理念立起推动高质量发 展政绩考核指挥棒  理念是行动的先导。XX深刻认识新发展理念是必须坚决贯彻的指挥棒,以新发 展理念引领政绩考核创新。  ——把新发展理念作为政绩考核的根本遵循。针对“理解不深入”“行动跟不 上”等问题,XX组织开展全省干部大学习、大调研、大讨论,要求对照自查“有没 有因为过去发展中形成一定的先发优势,就认为可以轻轻松松走在前列的盲目乐观 ”“有没有认为经济好就一好百好,看不到其他方面发展短板的认识盲区”等“九 个有没有”;深刻认识“发展的初心是什么,发展是不是遵循了规律,转方式、调 结构的核心任务是什么”等“发展XX问”;深刻反思XX“XX”化工厂爆炸事故的 根子在发展理念“老一套”,“重化围江”状况决不能再持续下去。省委明确提出 ,坚决破除与新思想新理念不符合的思维惯性和路径依赖,严格按照“指挥棒”跑 、根据“红绿灯”走。省委专门成立考核工作委员会,省委书记任主任,省考核办 设在省委组织部,出台年度综合考核工作规定和实施方案,搭建数据管理平台,开 展高质量发展评价研究,形成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政绩考核制度安排。根据调研组对 XXX份问卷的统计,XX%的干部认为,近年来XX政绩考核最明显的改进是,让对新 发展理念“理解不深入”的深化了认识,让“行动跟不上”的加快了脚步。  ——把推动高质量发展作为政绩考核的主要内容。XX全面承接国家高质量发展 综合绩效评价办法及指标内容,突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本质要求 ,以经济发展、改革开放、城乡建设、文化建设、生态环境、人民生活“六个高质 量”为框架,对设区市、县(市、区)分层级构建考核指标体系;围绕服务高质量 发展,结合职能职责分类别设置省级机关单位和高校考核指标。注重发挥考核指标 体系对全局工作的引领作用,引导干部明确发展定位和奋斗目标,争当推动高质量 发展的领跑者、排头兵。  ——把人民满意作为政绩考核的重要标尺。坚持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贯 穿政绩考核始终,突出考核群众关心的痛点难点堵点问题,让百姓对高质量发展 “有感”。在设区市、县(市、区)、省级机关单位指标体系中,反映公用设施、 生活环境、教育文化等公共服务和民生保障类的指标均占总指标一半以上,督促引 导干部像抓经济建设一样抓民生保障,像落实发展指标一样落实民生任务。采取入 户调查、电话访谈、网络问卷、满意度测评等方式,深入了解群众对发展的真实感 受和评价,深入了解干部在群众中的口碑,提高社会公众评价的考核权重。  二、以变考实,变笼统抽象为具体化可衡量,考出干部推动高质量发展政绩 “含金量”  考什么就会引导干部干什么。XX改变以往“总结述职说一说、民主测评勾一勾 ”的做法,围绕推动和服务高质量发展,建立具体明确、相互关联的指标体系,着 力解决考核内容不清、评判优劣缺乏依据等问题。  ——优化设计“高质量发展绩效评价”考卷。设区市高质量发展绩效评价由省 政府领导牵头,省发展改革委、省统计局等单位共同实施,以“共性指标+个性指标 +加减分”方式明确考核内容指标。共性指标体现普遍性要求,对设区市围绕“六个 高质量”设立XX个二级指标,每个指标分别计算水平指数(反映绝对值)和发展指 数(反映增减值),按照X∶X的比例合成得出综合指数,经济总量不占优的设区市 同样可以考得好。个性指标体现差异化要求,根据各地发展定位和目标任务,既考 特色强项,又考短板弱项。对XX、XX、XX重点考核主导产业发展、引进外资总部 经济等情况,对苏北重点考核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等情况。加减分按发生次数累计 、不设上限,旨在鼓励各地各单位补短板、锻长板。共性指标、个性指标均选取公 认度和指向性强、统计数据来源可靠的关键指标,大指标大权重、重点工作重点权 重,高技术产业投资、营商环境、安全生产等指标权重均占X%以上。指标在目标设 置上突出区分度,分两档计分,完成XX%工作量拿到基本分,XX%至XXX%之间按比 例赋分,引导各级干部“跳起来摘桃子”。省级机关单位服务高质量发展考核由省 委编办会同省委办公厅等单位组织实施。设置重点工作目标、管理工作目标和创新 创优目标X个一级指标,设计服务基层、服务群众等二级指标,突出考核“放管服 ”改革等情况,推动机关提效能、转作风、促发展。其中,个性指标占XX%权重 ,体现差异化。  ——优化设计“党的建设成效评价”考卷。整合党风廉政建设、基层党建、意 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等考核,由省委党建办会同省纪委监委等机关组织实施。对设区 市,主要考核政治建设、市委常委会抓党建工作等X个方面,设置XX个左右指标 ,占XX%权重,党委书记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评议考核占XX%权重。对省级机关单 位,主要考核政治建设、廉洁履职等X个方面,设置XX个左右指标。指标设置突出 政治统领,聚焦提高干部素质能力,服务高质量发展,注重以“小指标”撬动解决 “大问题”,使党建工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聚力。  ——优化设计“社会满意度评价”考卷。制定实施方案,由省社情民意调查中 心采用计算机辅助电话调查方式,开展民意调查。对设区市,主要围绕经济发展、 民生改善、服务群众等内容设计问卷,按本市常住人口占全省比例,从居住在本地 区的公民中抽取样本。对省级机关单位,主要围绕效能提升、作风改进、廉政勤政 等内容设计问卷,从全省范围内抽取样本。20XX年民意调查设置了看病、就医、上 学是否满意等问题,随机选取X.X万名群众听取意见,向XXXX多名省“两代表一委 员”发放评价表,邀请XXXX名社会公众给XX个省级机关“打分”,省考核办将收 集到的问题和建议反馈给考核对象。群众的“好差评”成了干部的“正衣镜”,基 层群众对省级机关单位的综合满意率由20XX年的XX.X%提高到20XX年的 XX.X%。20XX年,公共交通服务在满意度调查中位居“口碑榜”第一位,交通运 输厅负责同志说:“满意度测评就是帮助我们改进工作的风向标。”  三、以变求准,变简单化为多角度,精准画出干部推动高质量发展政绩“立体 像”  XX坚持考人与考事相结合,综合运用多种考核方式,知事见人考实绩,初步实 现绩由事考、人以绩论的良性循环。  ——以干部政绩“XX个挂钩”为抓手,探索以事考人新机制。一是领导班子等 次与单位等次挂钩。单位年度综合考核评为第一、第二等次的,经综合研判其领导 班子可确定为优秀等次。二是班子成员等次与领导班子等次挂钩。班子等次为优秀 、良好、一般、较差的,班子成员年度考核优秀比例分别按XX%、XX%、XX%、 XX%确定。班子正职按单位得分和个人测评X∶X权重计算。省管班子为“较差”等 次的,正职一般不得确定为称职及以上等次。班子其他成员按单位得分、个人测评 和个人实绩X∶X∶X权重计算。XX是非领导成员公务员等次与单位等次挂钩。对表 现突出、年度综合考核评为第一等次的单位,适当提高其公务员年度考核优秀等次 比例。一位单位主要负责同志讲:“过去考核看票数说话,现在业绩占了大头,把 单位好坏与个人得失拧在一起,也让班子更团结,干部更齐心。”  ——以季度监测半年评估为载体,推动考核经常化制度化。细化分解考核指标 ,明确时限要求,加强跟踪监测,形成平时有监测、年终有印证的闭环链条。季度 监测由牵头单位、责任单位负责,依托综合考核管理信息系统,定期汇总、分析、 核定各地各单位指标任务推进情况并及时反馈。半年评估由省考核办统一组织,各 地各单位对照指标任务进行自查,考核牵头和责任单位评估形成结果,交省考核办 研究、考核委审定,逐家反馈,视情通报,评估结果作为年度综合考核等次评定的 重要参考。年终考核由省考核办统一组织,按照总结述职、民主测评、个别谈话、 了解核实、集中研判等程序进行。20XX年底省委组织部组成XX个综合考核组,开 展现场考核,分别形成综合考核报告。各考核牵头单位要求进行现场了解核实的 ,事先要向省考核办提出申请。列入年度计划、年终需现场查验的业务考核,与年 度综合考核合并进行,减少多头、重复考核。省考核办牵头建成全省综合考核管理 信息系统,为精准高效开展考核提供了技术支撑。  ——以党建乘数计分法为杠杆,促进党建与高质量发展同频共振。把高质量发 展绩效评价的百分制得分作为基础项,把党建考核、满意度评价得分加总与XX分的 比值作为乘数,相乘得出年度综合考核总分,彰显党建工作对高质量发展的引领作 用和张力效应。党建考核只有XX分以上,作为乘数才能不使高质量发展得分“缩水 ”。考核结果表明,党建考核与高质量发展绩效评价结果的正相关度高于XX%。经 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