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全市2021年度自然地质灾害防治方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全市2021年度自然地质灾害防治方案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灾减灾救灾系列论述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牢 固树立“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和“防范胜于救灾”的防灾救灾理念,切实做 好2021年全市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最大限度地避免和减轻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为 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安全的地质环境,根据国务院《地质灾害防治条 例》、《xx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实施意见》要求,结合我市实 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重点防范期 我市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地形地貌高差悬殊,降水量分布不均。据市气象 台对2021年气象预测,我市春季3月至5月平均气温较常年均值偏高0.5至1.0℃,降 水量较常年均值偏少;夏季6月至8月气温较常年均值偏高,降水较常年均值略偏 少,有强降水集中时段,易引发洪涝及山洪泥石流等灾害;秋季9月至11月气温较常 年均值偏高0.5℃左右,降水量较常年均值偏少1至2成,华西秋雨强度接近常年略偏 弱;前冬12月气温较常年均值偏高0.5℃左右,降水量偏少1至2成。汛期5月至10月 的强降雨集中时段是地质灾害的高发期,也是地质灾害重点防范期,要做好强降雨 诱发地质灾害的防御工作。对于高位边坡、陡崖地段、泥石流沟口、重点工程区域 和隐蔽性较强且危害性严重的地质灾害隐患点及风险区,要在日常中加强甄别和防 范。 二、重点防范区域 根据全市地质环境区域差异特征等因素,将全市地质灾害划分为xx山区、xx山 区和盆周山区三大片区。 (一)xx山区:主要包括xx县、xx区西部、xx县西部。为地质灾害高易发 区,属重点防治区。该区域位于xx山北东向构造带周围,岩层破碎,节理裂隙发 育,极易发生地质灾害。主要类型为滑坡、崩塌及泥石流。隐患点险情一般为中小 型、局部为大型。 (二)xx山区:主要包括xx县、xx区及xx区东部和xx区北部。为地质灾害高易 发区,属重点防治区。该区地质灾害在人类工程活动强烈的山前地带发育。主要类 型为滑坡、崩塌等。隐患点险情多为中型和小型。 (三)盆周山区:主要包括xx县、xx县南部、xx区局部。为地质灾害重点防治 区。该区地质灾害在陡坡垦植及工程切坡处发育。隐患点险情多为中型和小型。 三、重点防范对象 (一)人口密集区的地质灾害隐患点。由自然因素引发的地质灾害隐患对人口 较为密集区域潜在威胁大,是重点防范对象。如集中安置点、学校、医院、场镇、 村庄、独立工矿企业、景区等。 (二)地质灾害高风险区域。由自然因素形成的地形地貌高差悬殊、松散覆盖 层较厚的高陡斜坡,破碎构造带发育、结构面交错贯通、岩层产状陡立的陡崖地 段,沟谷切割较深、流域面积较大的汇水区域潜在风险大,是重点防范对象。 (三)工程建设项目工地及工程活动影响区。因人类工程建设活动容易改变地 形地貌、破坏地质环境,特别是在高易发区内不科学切坡、随意堆填弃土、无组织 排水等工程活动,存在诱发地质灾害隐患较大的风险,亦是重点防范对象。如xx高 速沿线、xx小南山和农村村民切坡建房以及在建工程区等建设工地。 四、地质灾害防治措施 按照“强化风险识别管控,突出重点解决重大隐患,全域整治控大抓急”的思 路,构建由单点防范到点面双控的地质灾害风险管控新格局,消除威胁县城安全和 紧迫的重大隐患险情,抓实抓细地质灾害防治各项工作,全面提升地质灾害防治能 力和水平。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各县区人民政府、xx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市 天然气综合利用工业园区管委会要落实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负责、其他 领导对分管范围内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负责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责任体系。各级自 然资源主管部门要切实履行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组织、协调、监督和指导职 责,住房城乡建设、交通运输、水利、文旅、铁路、电力等部门要坚持管行业必须 管地灾原则履职尽责,自然资源、气象、应急、水利等部门要加强信息互通、会商 研判、协调联动,形成防灾整体合力。要全面落实市、县、乡镇、村、组、点六级 防灾责任制,将防灾责任人调整充实到位,将防灾责任分解落实到点到岗到人 头,坚决防止出现责任空挡、死角和盲区。 (二)全面做好汛前防灾工作。各县区人民政府、xx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 市天然气综合利用工业园区管委会及相关部门要充分做好汛前地质灾害防治各项工 作。一要及早落实专业驻守单位。充分发挥驻守单位专业技术优势,为现场驻点值 守、动态排查、巡查核查、信息报送、重点抽查、培训演练、应急抢险等服务工作 提供技术支撑。二要抓好地灾风险隐患排查整治。充分利用汛前的有利时机常态化 开展巡查排查,努力发现所有的隐患和风险,确保排查全覆盖、隐患无遗漏、风险 可掌控,实现地质灾害隐患点和风险区“点面双控”。三要核查防灾责任落实情 况。对排查出的地质灾害隐患点和风险区要逐一登记造册,制定防灾预案,及时确 定防灾责任人、监测责任人、监测人,及时更新隐患点和风险区的基本信息及人员 联系方式,完善并张贴“一表两卡”。四要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培训和避险演练。 既要通过邀请专家讲解的方式,对政府分管领导、相关部门分管领导、乡镇村社干 部、志愿者及具体工作人员、重点工程项目负责人等集中开展宣传培训,又要在隐 患动态排查过程中,针对每个点和风险区的实际,组织对受威胁的群众和各类防灾 责任人开展宣传和培训,并至少开展一次避险演练。五要加强各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