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在2021年党工委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在2021年党工委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XX国家旅游度假区管委会党工委书记 XX (2021年X月XX日) 同志们: 这次党工委经济工作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委经济工作 会和省市委全会精神,按照度假区党工委(扩大)会议的安排部署,总结2020年经 济工作,分析当前形势,安排部署2021年经济工作,推动“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 ,以优异成绩庆祝建党100周年。 下面,我讲三个方面的意见。 一、 持续攻坚克难,2020年各项工作卓有成效 2020年以来,面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形势,特别是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冲 击,党工委、管委会坚决按照党中央、省市委决策部署,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 社会发展,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砥砺奋进、攻坚克难,全区经济社会 发展和党的建设取得积极进展。 一是发展思路更加清晰。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XX重要讲话精神,按 照市委提出的“度假区要建设成为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康养产业创新基地”的 发展定位,结合度假区开发建设实际,旗帜鲜明、毫不动摇地把产业发展摆在重中 之重的战略位置,把贯彻落实工作具体化、项目化、责任化,提出了“十四五”时期 “一二三五八”的发展思路,对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思路、目标、路径和举措有了 更清晰的定位,努力推动度假区朝着更加理性、更加务实、更加有序、更加科学的 方向发展。 二是发展水平持续提高。始终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出台实施应对疫情稳 增长12条措施,有力推进复工复产和开发建设各项工作,经济运行平稳有序。全年 预计完成产业增加值200亿元,同比增长1.2%,第三产业增加值195亿元,同比增长 1.5%;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4.75亿元,同比增长2.5%;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 116亿元,同比增长19.3%;服务业总收入1108亿元,同比增长10%。 三是发展质效显著增强。始终坚持把高质量发展作为主题主线,加强和改进党 对经济工作的领导,深化经济运行分析研判,建立项目管理体系和投资工作推进机 制,大力发展大健康、大旅游、大文创等重点产业,促进经济保持平稳增长。积极 承接和服务昆明细胞产业园落地,持续推动绿地健康示范城、帕塔拉康养社区等健 康产业见效,着力打造康养产业创新基地。深入实施“旅游革命”和“文旅融合”行动 ,加快XX民族村、海埂公园等景区景点提升改造,着力培育夜间经济、高品位商业 街区等消费热点,积极推动锦慧金融中心、惠丰建筑艺术中心、XX民族文化宫等文 旅项目建设。 四是发展为民落到实处。持续加大民生保障和改善力度,民生支出达9.5亿元 ,占公共财政预算支出的67.8%。坚持把改善水环境质量和人居环境作为重中之重 ,以11条城市道路为重点,全面开展“治脏”“治乱”“治差”综合整治行动,扎实开展滇 池保护治理三年攻坚行动,辖区人居环境品质得到进一步提升。稳步推进“西南海 ”项目司法重整,扎实抓好城市棚户区改造,深入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群众的安 全感、获得感和满意度持续提升。不动产登记交易中心正常运营,政务服务中心、 公安技术用房、水上派出所搬迁新址,办公环境明显改善,信息化、数字化、智慧 化水平得到切实提高,政务服务能力有了一定提升,营商环境持续优化改善。 五是发展氛围日益浓厚。坚持和完善党工委会、党政联席会等议事制度,定期 研究解决事关发展的重点工作,党工委统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开展各层级党组织书记抓基层党建述职评议考核,突出主业主责,落实“一把手”抓 党建责任。全面完成6个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整顿提升,稳步推进社区“两委”换届工 作。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加强惩防体系建设,营造了风清气正的干事 环境。完成机构优化设置和干部聘任工作,保持了工作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宣传、 统战、工商联、老干部等各项工作取得新成绩,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和 “两新”组织作用充分发挥,全区上下凝心聚力、共谋发展的氛围更加浓厚。 成绩来之不易,奋斗充满艰辛。这些成绩的取得,根本在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 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在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 考察XX重要讲话精神的科学指引,也是度假区广大干部群众努力拼搏和艰辛付出的 结果。在此,我代表党工委,向全区各条战线上奋力拼搏的干部群众,所有关心、 支持、参与度假区改革发展的同志们、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2020年主要目标任务的完成,标志着度假区“十三五”规划胜利收官,为开启新 征程、续写新篇章奠定了坚实基础。同时,我们也要看到,经济发展中还有不少问 题和短板。主要表现在:一是支撑不够,主战场作用体现不明显。虽然去年固定资 产投资完成了116亿元,实现了正增长,但占全市的比重仅为3%,在全市经济发展中 的主战场作用体现还不明显,发展速度、质量效益还亟待提升。二是结构不优,产 业培育任重道远。产业转型虽然有了好的起步,但传统产业仍然占主导地位,实体 经济、新兴产业和创新型企业发展不充分,休闲度假、健康养生、文化创意项目正 在推进落地,建立现代产业体系还任重道远,形成产业规模、实现投产达效还需时 日。三是动力不足,发展后劲和经济增长乏力。海埂片区经过多年发展,土地资源 近乎于零,而大渔片区作为新的开发承载区,除了一定数量的产业用地,旅游项目 建设用地十分有限。同时,受产业政策、项目前期、融资贷款、环境保护、规划等 因素制约,在建项目特别是重大项目少,新建项目开工不足,部分项目推进缓慢 ,投资拉动明显不足。四是作风不实,干事创业的精气神不佳。一些干部习惯于站 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上谋划工作,思想困惑多、积极性不高,只是“身在工作”、尚 未“用心工作”,满足于“守好摊子、不出乱子”,甘做太平官、慵懒官,有位不作为、 有责不担当,要么“只要不出事、宁愿不干事”,要么“忙忙碌碌做样子,热热闹闹走 过场”,习惯于拿所谓的规定作为“挡箭牌”,把繁琐的流程作为“护身符”,“上热下冷 ”、“中梗阻”现象依然存在。 以上问题,既有工作层面问题,也有思想层面问题;既有政治站位不高问题 ,也有责任落实不力问题;既有具体工作表象问题,也有体制机制深层次问题。我 们必须勇于面对问题,在不断解决问题、化解难题中拓展发展新空间、开创发展新 境界。我们相信,只要按照既定思路持续努力,度假区高质量发展的步子定会走得 更稳更实更好。 二、 突出重点关键,推动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 基于对当前形势的分析,综合考虑,2021年,度假区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是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五 中全会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持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XX重要讲话 精神,按照省市委全会、省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的安排部署,紧紧围绕“一二三五八 ”发展思路,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加快产业转型升级,促进 体制机制创新,强化要素支撑能力,推进特色产业聚集发展,将度假区打造成全市 经济发展和项目建设的“主战场”,以优异成绩庆祝建党100周年。 党工委初步考虑,2021年,度假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固定资产 投资增长11%,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3.5%,社会消费品零售额、旅游收入、 招商引资等指标,以市级下达目标任务数为准。 围绕以上目标,今年度假区经济工作要围绕“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来展开,努 力在一些关键点上发力见效,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真正让度假区的高质量 发展成果,得到群众普遍认可、经得起历史检验。具体来说,要重点抓好以下5项工 作。 (一)加快产业转型,打造经济增长新引擎。立足现有产业基础,加快转型升 级步伐,持续壮大“大健康、大旅游、大文创”等高质量产业、特色产业,促进各类 产业优化融合发展,不断提升经济增长内生动力和活力。大健康方面,聚焦“文、游 、医、养、体、学、智”全产业链,推动健康产业与旅游、体育、文化、教育等产业 融合,发展生态旅居、养生旅游、新型养老、全民健身等业态。依托昆明细胞产业 园和绿地健康示范城、帕塔拉康养社区等健康产业的落地见效,积极引入高端医疗 机构,发展基因检测、干细胞治疗、整形美容等高端特色医疗,大力开展“精准个性 化医疗”、“中医养生保健”、“人群健康管理”、“疾病诊断筛查”、“健康社区养老”等 服务,满足多样化医疗健康服务需求。大旅游方面,度假区的旅游资源点多线长 ,如果“零敲碎打”,就无法形成核心优势、资源优势。要加快推进全域旅游示范区 创建,按照“集点、连线、汇面”的要求,着力完善景点、线路、区域规划,做好旅 游线路和景区景点的串联,把“珍珠”串成“项链”,形成拳头产品。深入推进“整治乱 象、智慧旅游、提升品质”旅游革命三部曲,大力推动“旅游+”,统筹推进智慧旅游 发展,打造特色民俗住宿、夜游经济项目、创新旅游节庆活动等品牌,全面开工建 设派拉蒙项目,加快推进XX民族村、海埂公园提升,深入推进“点亮民族村之圆梦 三约”系列活动,全面提升度假区旅游供给品质。积极配合做好上合国际马拉松赛、 世界龙舟赛、环湖自行车赛等大型赛事活动,不断增强度假区环滇体育品牌影响力 ,实现“以赛促游”、“以游促富”。大文创方面,坚持文化引领发展,积极传播度假区 文化、城市个性魅力和独特符号,推出一批度假区文化精品和门户作品,创新度假 区文化故事化、场景化表达,进一步挖掘放大品牌的文化内涵,全面提升度假区旅 游的知名度与影响力。充分利用辖区内捞渔河湿地公园、袁晓岑艺术园、海晏村、 大湾村等优质资源,大力推动重点项目招商和培育,组建专业化招商和文化服务团 队,高质量抓好重点招商工作,构架文旅互动的桥梁、搭建文创资源整合的平台、 形成文化传播的窗口,着力打造大文创产业。以VR/AR、动漫游戏等为重点,培育 一批具有较强核心竞争力的特色文化企业,吸引一批互联网及其他领域龙头企业落 户度假区或建立分支机构。加强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和节日文化的组织宣传策划,强 化旅游商品开发,促进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 (二)扩大有效投资,增强良性发展新动能。充分发挥重大项目对稳增长、补 短板、增后劲的支撑作用,抢时间、抢机遇、抢要素,持续扩大有效投资,切实稳 住经济发展基本盘。一是要强化项目策划。根据区域和行业发展特点,精准对接国 家、省市重点投向,结合度假区实际,谋划储备和招商引进一批投资规模大、拉动 力强、利长远、增后劲的重大项目。对重大项目投资年度计划、规模总量、行业结 构、时限进度等方面进行深入研判,抓好动态调整,不断充实完善投资项目库。按 照年度计划投资不低于140亿元谋划储备固定资产投资支撑项目,为2021年投资增长 提供项目支撑。二是要狠抓要素保障。大力处置批而未供、供而未建的土地,盘活 利用闲置土地,为项目建设提供用地支撑,确保新增收储土地590亩,完成土地供应 920亩,力争土地出让收入达到30亿元。要聚焦“两新一重”等领域,重点策划包装大 湾田园综合体、海晏古村落保护性开发、城市公共停车场等项目,加快完善前置要 件,积极争取中央和省资金支持,确保争取更多的地方专项债、中央预算内资金。 加大政银企对接力度,健全完善项目推介机制,积极争取金融机构信贷资金支持。 要发挥财政资金撬动作用,建立项目前期工作经费使用倒逼、跟踪问效工作机制 ,稳定投资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