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全省交通运输科技创新工作会议交流材料汇编(27篇)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目 录 1.创新发展 精细管理 发挥科技创新“倍增器”功能 ——X市交通运输局 4 2.加强行业科技创新 推动交通运输转型发展 ——X市交通运输局 10 3.科技引领 重点突破 加快推进交通运输转型升级和 创新发展 ——X市交通运输局 15 4.科技创新找准切入点 管理水平再上新台阶 ——X市交通运输局 21 5.重视人才 聚焦创新 切实提升交通运输科技管理水平 ——X市交通运输局 25 6.创新工作方法 加强科技融合 以绿色智慧交通为支撑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 ——X市交通运输局 32 7.强化科技创新 推进高质量发展 ——X市港口管理局 39 8.倡导科技创新 推动交通发展 ——X市交通运输局 43 9.注重培育新动能 努力打造优质高效港口 ——X市港口管理局 46 10.坚持创新引领 全面提升科技创新水平 ——X市交通运输局 51 12.强化科技创新 引导行业持续发展 ——X市交通运输局 55 13.加强港口创新管理 推动港口高质量发展 ——X市港口管理局 61 14.提升科技管理水平 助力打造交通强国的X样本 ——X市交通运输局 65 15.加强信息技术应用 推动智慧交通发展 ——X市交通运输局 72 16.依靠科技创新 提升发展水平 ——X市交通运输局 78 17.紧跟时代步伐 发挥行业优势 全力推动科技管理工作再上新台阶 ——X市交通运输局 83 18.聚焦高质量发展 打造交通工程创新高地 ——省交通工程建设局 88 19.坚持科技创新 为行业发展探路 奋力谱写交通强国X实践运河新篇章 ——X航务管理处 96 20.聚焦高质量 创新助力高速公路养护可持续发展 ——X交通控股有限公司 102 21.坚持科技引领 提升工程质量 ——X市公共工程建设中心 112 22.打造科技创新团队 聚焦行业技术难题 ——X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117 23.以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为核心 提升科研人员创新能力 ——X设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125 24.瞄准国际前沿 依托学科优势 推动交通运输行业进步 ——X大学 131 25.深度军民融合 强化技术创新 助推智慧交通产业发展 ——中国电科X所 137 26.科技创新 助力道路客运业高质量发展 ——X汽车客运集团有限公司 141 27.深入开展QC小组活动 推动基层创新 ——省交通企业协会 146 创新发展 精细管理 发挥科技创新“倍增器”功能 ——X市交通运输局 近年期以来,在省厅的领导和关心下,我局聚焦“综合交 通、智慧交通、绿色交通、平安交通、法治交通、民生交通”发 展方向,按照市委、市政府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创新名城 总体要求,不断强化科技创新工作,共立科技项目X项,申报 省、市科研项目X项,已完成X项,累计投入 科技资金X多万元,获得近X项专利及软件著作权,获得 中国公路学会科学技术奖、X省科技进步奖等众多奖项,一批 实用性、关键性的科技成果被广泛应用,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 社会效益。 一、规划和制度先行,管理和保障到位 近年期末组织开展了《X交通运输近年科技工作指导意见 》和《X交通运输近年信息化规划》的研究编制工作,X年初 ,经局党委会审议通过,面向行业发布。《规划》和《指导意 见》明确了近年时期我市交通运输科技信息化工作的指导方针 、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和工作重点,为指导我市交通运输科技 工作的开展指明了方向,奠定了基础。 每年印发X交通运输科技工作要点,下达科技项目及成果 转化计划,建立了科技项目管理系统,通过立项查新、 专家评审、质询答疑、大纲评审、中期检查、结题验收等 环节,实现对科技项目的全程监管和服务,确保项目质量。将 科技工作纳入各单位年度目标考核内容,科技经费全部纳入部 门预算,依据国家和地方相关科技政策,积极争取中央和地方 财政支持,在重点工程与养护工程中按一定比例列支科研经费 ,确保科研资金的常态化投入。 二、强化多方合作,推进交通运输科技信息化建设 近年来,我局联合省内外科研机构、大学院校、科技公司 开展了“基于全寿命周期成本的路面养护决策研究”、“基于“互 联网+”的智能桥梁监测技术研究”、“营运小客车运营服务监管 平台应用研究”等一系列涵盖工程建设、运营管理、行业监管、 信息服务等诸多方面研究与应用,为解决实际工作中的难题 ,提升行业管理效能和服务水平发挥了重要作用。加强部门合 作、政企合作,我们在“智慧X”框架下,依托市政务数据中心 的基础设施资源,整合利用系统内外相关数据资源,基本完成 了“X智慧交通运输”系统建设,全面提升了X交通智能化应用水 平。与百度、蚂蚁金服等合作,实现百度手机地图、“X掌上公 交”APP、“我的X”APP交通频道等多渠道的交通出行信息服务 ,完成了移动支付(支付宝)在X公交的全覆盖。与公安部门 联合构建市治理车辆超限超载综合管理平台,对违法行为实施 一超四罚和信用惩戒。配合省厅开展“两客一危”车辆安全智能 防控系统研发及推广应用,加强了对重点营运车辆的安全监管 。 三、以重点工程和重点任务为载体,强化科研成果向现实 生产力的转化 以长江大桥公路桥维修改造、国道X桥梁道路建设养护、 农村公路提档升级等一批工程为依托,开展了“X长江大桥公路 桥维修改造关键技术”、“BIM及无人机技术”、“农村公路绿色 化建设技术”等课题研究及技术应用,将科技成果推广应用到新 建、扩建工程中。开展了X市城市公共交通智能化应用示范工 程、江南高等级公路管理一站绿色工区示范工程、浦口区“四好 农村路”示范工程等建设,发挥重点工程、示范工程的带动、辐 射作用。 四、高质量推进绿色循环低碳交通运输城市创建工作 在公路建设、航道建设中实施节能设计标准,实施绿色生 态工程。冷再生、热再生、温拌沥青、组合降噪等技术普遍采 用;在港口、航道、公路应用LED灯近万套,港口门式起重机 全部实现“油改电”,建设了X套船舶岸基供电系统,全市万吨 级以上普货码头岸电系统覆盖率达到X%;全市累计推广各类 新能源车X辆,建成充电桩X根;车辆和充电桩均占全省总量的 X%以上,清洁能源公交车占全市公交车比例达X%。低碳技术 的有效应用,助力我市顺利通过交通运输部绿色循环低碳交通 运输城市验收。 五、加强行业标准化建设,争创优质品牌 标准化工作是工程技术创新,行业管理进步和服务水平提 升的重要体现。近年期以来,我局结合行业发展和地域特点 ,着力抓好标准的制定和修订以及各项标准、规范的宣贯工作 ,并积极申报地方标准,《生活垃圾焚烧炉渣集料在公路工程 中应用施工技术规程》被列入X省地方标准,《水泥稳定炉渣 碎石基层施工工法》被评为X省省级施工工法,依托杨家湾船 闸开展了船舶过闸服务标准化研究,制订了《X市航道管理处 船舶过闸服务标准化手册》,并将研究成果在杨家湾船闸进行 了实施,取得了显著的效果。通过标准化工作,进一步促进了 成果的推广应用。 我局每年都联合市交通学会开展交通科普宣传周活动,举 办交通科技报告交流会、交通科普大讲堂。组织开展科技、信 息化和节能减排等方面的业务技术培训。每年组织召开系统科 技成果推广应用现场会,编制科技成果推广应用指南,通过科 技项目介绍、现场考察,增进相互学习借鉴。每年开展“节能宣 传周”、“低碳体验日”等活动,积极开展争创“鲁班奖”、“扬子 杯”、“紫金杯”等优质工程活动,X江北大道城市化改造工程、 X至高淳新通道工程等获“扬子杯”优质工程奖,芜申线高溧段 下坝复线船闸工程、X南站综合枢纽快速环线工程等获省优质 工程奖。重点培育服务品牌,积极组织省、市质量奖和名牌产 品的创建和申报,X公共发展股份有限公司、X浩宇物流有限公 司等多家企业获得X服务业名牌奖。在全行业推广QC质量小组 活动,降低混凝土预制构件表面返碱率等多个QC小组获得省交 通运输行业QC小组三等奖。 六、整合行业科技资源配置,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积极发挥行业管理部门的引导和协调作用,深化政产学研 协同创新机制,引导企业、院校和科研机构参与标准研发、科 研攻关、专业技术培训、成果应用与推广等工作,我局所属公 路科研所挂牌X大学校外实习基地和研究生工作站,同时也是 我局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中心。注重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以省劳 模林梅领衔成立了市公路科研所“林梅科技创新工作室”,以项 目带动科研团队和技术骨干、学术带头人的培养,近年来,我 局共培养省“X人才”、省交通运输行业“X人才”等高层次人才 X名,行业涌现出了一批“X工匠”等领军人物。 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部、省科技创新工作要求和本次会议 精神,重点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一是深化“放管服”改革,发 挥好行业主管部门的引导和协调作用,继续完善“政产学研用 ”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努力为行业的科技创新营造良好的政 策氛围和服务环境。二是继续加强科技项目管理,紧紧围绕行 业发展和应用需求,突出集成应用,大力推进“四新技术”、成 套关键技术等在行业的应用,打造更多的科技示范工程。三是 深化“互联网+交通”应用,拓展城市智能门户“我的X”交通频道 公共交通服务内容,全面推进移动支付在X公共交通领域的深 化应用,跟上时代的变化。四是拓展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广应用 工作,加强宣传交流,强化科技成果信息资源共享,建立科学 合理的成果评价体系,注重成果应用情况跟踪与实施效果评价 ,全方位、多角度促进先进、实用的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 力。 加强行业科技创新 推动交通运输转型发展 ——X市交通运输局 近年是X市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加快构建、交通运输行 业加快转型、交通运输现代治理能力加快提升的重要时期。在 这一重要时期,突出科技的支撑和引领作用,促进科技创新与 行业发展深度融合显得尤为重要。现就我市交通运输行业科技 管理工作作如下汇报: 一、加大科技创新力度 近年来,我局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工作,鼓励支持交通运输 事业、企业单位在工程建设、信息化、低碳发展等方面极大投 入,全力推动技术进步和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持续提高科技水 平。 积极开展科技创新,成果丰硕。两年来,我市立项科研课 题X项,市航道管理处的《X航道桥梁净空高度检测系统项目》 于X年X月通过验收;市公路管理处的《沥青混合料高比例拌热 再生利用对策研究》和《面对突发事件的公路交通应急处置技 术研究》于X年X月通过省厅公路局组织的大纲评审;X中设集 团的《城际铁路客运枢纽综合体投资建设及运营管理机制研究 》预计X年底完成。 《“感知航道”信息化项目》获X年省交通厅“两创三比”活 动“质量创新工作十大成果”、X年第十五届中国国际软件博览 会金奖、X年度全国优质通信工程项目二等奖;《苏南水网地 区生态航道建设关键技术研究》已在我省航道部门、浙江港航 局及广东省航道局等地推广应用,并列入《XX省公路水运工程 科技成果推广目录》;《通航条件下航道桥梁拆除工艺及监控 预警技术研究》被评为X年度的“中国公路学会科学技术奖”二 等奖;《X水运航道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后评价规范研究》获得 X年度中国商业联合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错位布置双线船 闸闸首结构受力机理及变形控制研究》获得中国水运建设行业 协会科学技术奖三等奖;X中设集团的《城际铁路综合客运枢 纽交通组织及仿真研究》获X省X年度优秀工程咨询成果二等奖 。 积极推进开展QC小组活动。近两年,我市共开展QC小组 活动X项,其中《悬浇箱梁封头模板夹具的研制》参加了X年度 X省交通运输行业优秀QC成果(工程施工类)推广会;《降低 三轴水泥搅拌桩水泥掺量》、《提高钢板桩沉桩合格率》QC小 组被X省交通企业协会评选为X年度X省交通行业优秀质量管理 小组。 二、强化信息技术应用 一是加快推进系统平台提档升级。完成运政在线从业人员 考试系统开发。会同省运政系统开发单位开发了从业人员考试 系统,实现了多种网上在线办理功能。完成违章处罚自由裁量 系统建设。组织开发了适用所有违章处罚的自由裁量系统,极 大地规范了行政处罚行为,进一步实现了执法的透明与公开 ,减少了执法过程中的人为干扰因素,系统目前在试运行中。 稳步推进“电子健康档案”系统建设。目前全市一、二类维修企 业已完成X%的数据采集,电子维修记录上传量已达X万多条 ,其中有效上传企业X家,目标任务完成率达X%。本地维修大 数据信息管理平台初步建设完成。 二是深入实施“互联网+”交通运输。实现全国首次发放 电子版普通道路运输证。针对公交车换发运输证,我市会 同部通信中心、省运政系统开发单位开发了电子版道路运输证 发证系统,对公交车直接生成电子证下发,公司通过微信调取 查看,实现了全国首次发放电子版的普通道路运输证。无车承 运人发展全面深化。引导X恰途、X物云通和X远迈等交通运输 部试点企业充分发挥“互联网+”在交通物流中的应用,整合货运 信息资源,提高效率。指导做好无车承运人试点数据对接和考 核监测工作,无车承运试点企业通过平台降低货车空驶率近 X%,满载率提高了X%,运输及时率提高到X%。 三是科技创新助力行业转型升级。实现网约车驾驶员背景 联网审查。会同X公安部门共同开发的网约车驾驶员背景联网 审查系统,可以即时将网约车驾驶员申请信息发送到公安,公 安几分钟即可完成交通、治安、毒驾等信息自动比对,再对酒 驾信息补充后传回,提高了网约驾驶员证的申领速度。尝试推 广“人脸识别”技术。完善驾培智能化管理平台,通过在培训时 的身份验证环节尝试应用人脸识别技术,改变学时挪用等难题 ,规范驾驶培训计时行为,提高对培训的监管能力。 三、落实绿色发展理念 加强规划引领,完善顶层设计。编制完成《X市低碳交通 体系建设战略规划》、《X市建设绿色低碳交通城市区域性项 目实施方案(X-X)》等方案,在《X市交通运输十三五发展 规划》中用专门章节阐述和提出了构建绿色交通的具体内容和 工作措施。相继出台了“X市绿色循环低碳交通运输发展实施意 见”、“X市绿色循环低碳交通区域性项目管理办法”等政策文件 。 X年和X年,两次全国性低碳交通运输会议在X召开,X先 后被确定为全国首批低碳交通运输体系试点城市和全国绿色循 环低碳交通运输区域性试点城市,X年X月“X市创建绿色交通 城市区域性项目”顺利通过交通运输部考核验收,被交通运输部 授予“绿色交通城市”称号。近日,江阴港创建绿色循环低碳港 口主题性项目通过部级考核验收。共完成了X个重点支撑项目 ,完成投资约X亿元,年节能量约X吨标煤,替代燃料量约X吨 标油,二氧化碳减排量约X吨,对推动绿色港口建设具有典型 示范意义。 四、提升科技管理水平的相关举措 一是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深入贯彻落实《关于加快推进 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和创新型省份建设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 《省交通运输厅关于X省交通运输近年科技发展的意见》(苏 交技〔X〕X号)和《省交通运输厅关于在公路水运品质工程创 建行动中加强科技创新工作的通知》(苏交技〔X〕X号)等文 件精神,深刻认识交通运输科技工作的重要性,交通运输科技 是交通运输提质增效、转型升级的新动能,交通运输科技的发 展刻不容缓。 二是加强科技项目申报和管理。以省厅科技项目和QC活动 为抓手,充分发挥和调动管理、建设、设计、科研、施工、监 理等单位的积极性,发挥建设单位的积极作用,支持建设单位 在项目前期、招投标、工程实施各环节的科技创新,形成科技 创新工作合力。鼓励、引导和帮助企业积极申报省厅科技项目 ,及时协调解决项目立项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确保立项合理 ;加强立项项目的管理,保障项目顺利实施。 三是加强资金保障。对列入省厅科技项目计划内的给与适 当的奖励资金,同时鼓励科研主体加大投入力度,确保项目资 金足额落实,并加大对上资金争取力度。对市级开展的优秀 QC项目给与奖励。 科技引领 重点突破 加快推进交通运输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 ——X市交通运输局 近年来,我局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化交通运输 行业科技体制机制改革,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着力统筹好 科技研发和成果转化应用,取得了一定成绩。近年来,共完成 X余项科研项目,分别获得国家、省、市级科技进步奖项X余项 ,发明专利及其他知识产权X余项,获省、部级优秀质量管理 QC小组X个,获省厅三等奖以上的QC小组X个。我们的主要做 法是: 一、强化行业科技管理和统筹协调,创造良好的科技创新 环境。一是依托系统内外资源,积极引导交通运输行业开展科 技研究和交流。一方面依托X作为淮海经济区科研中心的优势 地位,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积极引导本行业企事 业单位和市内外、省内外高校、科研院所、学会的交流与协作 。X市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与X大学合作进行了省厅科技项目 “采砂采空区桥梁地基评价关键技术研究”,与长安大学合作完 成了“X市重载交通高等级公路沥青路面结构与材料研究”、“废 旧水泥路面的再生利用技术研究”。另一方面,借助徐工集团与 省交通运输厅在公路养护机械研发推广领域的战略合作伙伴优 势,作为市级归口部门,积极配合省厅支持徐工集团开展公路 养护机械相关科研课题研究,共同打造国内最大公路筑养护机 械产业基地。二是强化科技工作管理和服务,调动各方积极性 。加强科技项目管理,通过立项申报、大纲评审、中期检查、 结题验收等环节,实现对科技项目的全程管理与服务。将科技 工作纳入对局属单位、县级交通运输局年度绩效考核,调动各 单位科技工作积极性。积极争取省市专项资金支持,并加大对 重点科技项目的市级补助扶持力度,设立X市交通运输科技与 成果转化专项资金,近年来累计对X个科技项目给予资金支持 。三是积极营造良好环境,培育科技创新人才。人才是支撑科 技发展的第一资源。一方面加强高层次专业人才引进和培养 ,依托重大工程、重点科研项目培养选拔拔尖人才和优秀团队 。X年以来我市交通运输行业X人被评选为X省第五期“X工程 ”培养对象,X人入选X市“双百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另一方 面,加强基层科技人才培养,通过开展现场技术会、技术培训 、QC小组活动等科技活动,在交通基础设施养护、安全管理、 公交、物流、节能减排等领域培养基层科技人才。 二、突出重点,积极引入新技术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一是 以问题为导向,结合重大工程项目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如 水上交通量自动观测设施、无人机、BIM等技术都得到了很好 的引进及推广应用。我局建设管理的三环北路高架建设工程获 X-X年度鲁班奖(国家优质工程),该项目开展技术与装备创 新,推进项目技术革新,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及省部级工法 ;工艺创新,开启绿色施工新模式,获得省部级绿色示范工程 ;施工组织创新,实现降本增效,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及 X省工法。该工程共推广应用住建部建筑业X项新技术中的X大 项,X子项,通过了X省新技术应用示范工程验收,应用新技术 整体达到国内领先水平。二是积极开展钢结构桥梁建设及研究 。我局积极响应部、省倡导,开展钢结构桥梁建设。我市钢结 构桥梁建设起步较早,目前已投入运营的钢桥X座,在建钢桥 X座,储备项目已完成设计X座,均采用钢结构桥型设计。通过 一系列钢桥项目的实施,对完善我市钢结构桥梁建设人才技术 经验、提升监管人员的质量管理理念、促进钢结构产业发展起 到重要促进作用。我市钢结构桥梁已形成一定规模,我们在钢 结构桥梁养护方面,也进行了有益探索。GX大吴桥、X秦洪桥 已同步建设了桥梁健康监测系统,对桥梁应力、应变、腐蚀情 况、交通荷载等进行实时监测,今年在刘山船闸桥推行钢结构 桥梁健康监测系统建设。三是积极采用并扩大BIM平台应用范 围。BIM技术是以工程项目的各项相关信息数据作为模型的基 础,通过数字信息仿真模拟建筑物所具有的真实信息,具有可 视化、协调性、模拟性、优化性和可出图性的特点,在提高生 产效率、节约成本和缩短工期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我们在迎宾 高架、城东高架均使用了BIM技术对工程建设进行全过程管理 ,在应用过程中,不断探索和完善相关技术。在X省道市区段 和外环公路东南段以及县管新建国省道建设项目等项目将进一 步推广应用。 三、积极探索,努力推进现代信息技术的创新应用。一是 顶层设计中强化现代信息技术的创新应用。我局先后组织开展 了《智慧公路顶层设计研究》,突出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 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在交通运输领域的充分运用。我局作为“智 慧X”中“智慧交通”板块建设的牵头单位,于X年联合市公安局 、市城管局完成了《X市智慧交通总体规划》的编制工作,提 出以政务数据中心为纽带,建设全市交通大数据中心,为我市 智慧交通大数据建设和综合交通管理平台建设奠定了基础。二 是加强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研究。我局研发的《普通公路感知 设施运维管理系统》,可以对道路外场感知设施等进行管理和 维护,实现对外场故障自动判定、平台受理、派单、移动端处 理、流程记录、数据统计汇总、履约考核等,提升了对外场信 息化设备、通讯网络、路网监测设施等监测分析处理能力;《 基于视频提取和交通大数据的干线公路运行智慧监测与应用技 术研究》解决了从存量侧装球机视频中提取结构化数据,得到 了断面交通量、车速等数据,依托实时车流量数据实现了车辆 通行的初级仿真;通过《基于无人机的公路应急指挥应用研究 》提升了应急处置科技水平。三是进一步加快智慧交通建设步 伐。现已建成全市交通系统应急指挥平台、公共出行门户网站 、“畅行X”APP和数据交换平台,整合交通系统数据资源,并实 现了与公安、城管、应急等部门数据资源的共建共享,形成“业 务协同、应用聚合”的发展模式。客运场站安全报班一卡通实现 全覆盖,公交出行新增支付宝、微信、银行卡闪付等智能支付 方式,高德和百度地图可实时查询公交出行信息。完成智慧海 事综合监管平台和感知海事信息化建设,建成水上交通指挥中 心,实现了重点水域信息监管全覆盖。 四、大力开展节能减排新技术的研究和推广应用,创建绿 色交通。我局开展的“废旧水泥路面的再生利用技术研究”获得 市科技进步三等奖和省公路学会三等奖,“泡沫沥青温拌再生技 术”获中国公路学会科学技术奖三等奖。这些科技成果已在建设 实践中得到充分推广和应用,目前,路面铣刨废料回收率已达 X%,全市普通国省干线公路所有养护大中修项目沥青、水稳 旧料全部回收。沥青下面层应用厂拌热再生技术、水稳底基层 应用再生水稳技术、桥梁预应力智能张拉压浆、温拌沥青、生 态边坡、土方综合利用等技术应用也得到很好的研究和应用。 绿色水运建设方面,重点推广了靠港船舶使用岸电、绿色照明 、清洁能源及新能源应用等节能环保技术、产品和设备应用 ,在全省内河港口率先实现岸电全覆盖;推进绿色船闸智能能 效管理平台及关键技术应用研究,打造绿色船闸,并在蔺家坝 、沙集、刘集等三个船闸进行了运用。该平台可以对整个船闸 运营过程中的能源消耗形成一个全面、实时监测,并针对采集 到数据,快速采取应对措施,提高船闸机电管理效能,保障船 闸高效生产,提升能源利用效率。作为首个内河绿色港口,我 市的“X港创建绿色港口主题性项目”已顺利通过交通部专家验 收。全面推广节能驾驶技术,全市驾驶节能培训教学体系普及 率X%。积极推进船舶LNG动力改建,共完成新建LNG双燃料 动力船舶X艘,现有船舶LNG动力改建船舶X艘。 近年来,我们经过努力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和较好的 效果,但也存在着科研经费不足、科研创新体系建设有待进一 步加强等问题,我们将在省厅的指导下逐步进行解决,并提出 如下建议:一是加强科研培训。由省厅牵头,定期组织科研工 作培训,主要是:加强科技人员的培训,以提高科研创新能力 ;加强科研管理人员的培训,以提高科研管理能力,切实形成 “以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的科技创新体系。二是加大科研 经费投入。采取更加积极的科研奖励措施,进一步激发科研创 新活力;区分不同的专业(行业)领域建立省、市两级科技人 才库和专家库,以形成相对稳定的科研人才队伍,为决策机关 和科研管理提供智力和技术支持。 科技创新找准切入点 管理水平再上新台阶 ——X市交通运输局 近年来,依据国家、部省有关近年科技发展规划和科技创 新相关要求,为了支撑X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发展,以问 题为导向,应用为根本,我局围绕创新、协调、绿色、开发和 共享的发展理念,立足“三个服务”,不断提高认识,加大科技 投入和成果转化,加强科技创新在交通运输发展中的支撑和引 领作用,全力推进交通科技创新工作,为交通运输事业转型升 级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一、建立健全科技管理制度,夯实科技基础管理 成立交通科技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分管领导和责任部门 ,基层单位也设立相应机构并配备业务骨干,通过建立健全工 作制度,在全系统形成了全面覆盖、协调有力、运转有序的科 技创新工作体系。在省厅科技项目管理相关文件的基础上,结 合X实际进一步细化管理办法,使交通运输科技创新工作目标 明确、重点突出、责任落实,推动科技创新各项工作有序开展 。 二、加强科技项目管理,确保项目创新创效 科技项目管理坚持从交通运输行业实际出发,对立项、检 查、验收各环节严格把关。 一是科技规划管理。很多科研项目都不是短时间内能完成 的,需要相关科研力量、经费和合适的科技成果转化平台才能 完成。所以对一个项目的研究需要有一个明确的认识和详细的 规划,技术路线正确、清晰了,才能确保达到科技项目研究目 的。例如航道部门在高等级航道建设过程中发现,随着社会发 展,工程建设的效率及质量要求在不断提高。工程建设方式从 手工业生产向社会化大生产转变是趋势所向。近年来,国家出 台了一系列政策、意见鼓励工程建设采用装配施工,各建设行 业纷纷积极相应。目前在建筑工程、桥梁工程、市政工程、水 利工程、港口工程等领域关于装配式结构的研究较多,预制装 配化施工程度较高。在此背景下,航道护岸工程工业化程度已 稍显落后。在国家加快水运发展和部省关于公路水运品质工程 创建的大背景下,《工业化装配式护岸结构关键技术应用研究 》项目结合工程实际,找准切入点,以保证研究成果在实际工 程中成功应用。 二是科技项目管理。项目管理是科技管理的重要过程。包 括项目的范围、组织、进度、成本、质量和后勤保障等,项目 管理活动贯穿于整个过程项目并通过计划、组织、控制、效果 评估等手段实现项目目标。 三是加强组织管理。项目启动是项目进行的第一步,认真 做好启动工作,对研究全过程做好合理周密的妥善安排并针对 项目的研究内容、经济指标、项目进度、经费选择合适的合作 单位和制定相关项目开展计划。项目研究一般提前一年启动 ,定时召开项目参与单位例会,及时了解项目进展、存在问题 ,使项目组每个成员都清楚掌握项目头绪,条理清晰。 四是加强过程管理。加强项目前期引导,学习贯彻省厅最 新文件精神,切实增强项目申报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提高项目 申报成功率;加强项目中期监管,通过组织大纲评审、组织专 家进行监督检查等形式,及时发现并纠正项目实施中经费使用 、管理存在的问题;加强项目后续管理和验收,确保科技项目 管理平稳可控。 五是加强可持续性研究。对工程类创新项目有长远规划和 长远目标,通过验收后,继续做好后续深化工作,根据项目实 际申报专利、工法等工作。进一步开展相关标准的制定并积极 做好行业内推广工作,我市“预制箱型多层拼装式护岸结构”成 果被纳入X年X省公路水运工程科技成果推广目录。 六是科技成果管理。科技成果管理是科技管理工作中的重 要内容,起着承上启下、承前启后的作用,对科技成果进一步 转化、应用、推广具有较大影响。我局着重加强对成果鉴定、 登记统计、报奖等程序的组织、指导和审批工作。科研成果是 科研项目效益的最终体现,也是衡量科研管理工作质量的重要 标志。近年期间,X交通系统共计项科研项目通过省厅验收 (鉴定),其中获得部、省科技进步奖X项,市级科技进步奖 X项。 三、强化人才队伍培养,打造高效创新团队 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是交通运输事业可持续发展的保障 ,强大的人才队伍是科技成果水平的基本保证。 一是加强高素质科技人才队伍建设。近年来,常州交通系 统共新增正高级职称X人,副高级职称X人,中级职称X人。 X市科协X年建立了科技智库,X交通运输系统X人入选。 二是夯实科技人才队伍的基础建设。在实践中培养青年专 业技术人才更为广大青年人才搭建学习提升、成长成才的平台 。与工会、团委联合开展X年X交通运输“传帮带”师徒结对活动 ,共计X对师徒将在日后工作中采取导师带教,专家培养等措 施重点抓好高层次骨干人才和优秀年轻人才的培养,重视培养 年轻人才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改善高层次专门人才青黄不 接的现象,使年轻骨干在专家的传、帮、带下不断成长提高。 三是创建科技人才的交流载体。加强与系统内学会的协调 与合作,结合工作实际组织各类知识、技术、科技类讲座,开 展学术论文评比交流等活动,促进了科技人才间的交流和信息 共享。 重视人才 聚焦创新 切实提升交通运输科技管理水平 ——X市交通运输局 X市交通运输科技发展的总体思路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 、共享的发展理念,围绕勇当“两个标杆”、建设“四个名城”、 争做“强富美高”新X建设先行军排头兵的总体要求,突出科技 的支撑和引领作用,促进科技创新与行业发展深度融合,推动 交通运输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近些年来,主要开展了 以下工作: 一、以行业需求为导向,全面打造智慧交通 一是打造智慧公路。以“智慧公路”和“绿色公路”为主线 ,依托省交通科技项目《GX常熟段智慧公路科技示范工程》 ,通过新技术、新工艺、大数据、物联网等现代技术的研发、 推广和应用,推进绿色循环低碳交通运输体系建设,建立健全 绿色交通发展的长效机制。以“感知公路,智能出行”为视角 ,紧紧围绕广泛感知、状态分析、协同管控、信息服务四方面 开展技术攻关,重点研究基于物联网的公路网运行状态检测与 效率提升技术,建立区域路网智能交通管理体系、实现路网运 营效率和服务水平的提升。 二是打造智慧航道。开展并完成市科技项目《X航道水下 多波束测深系统的建设与应用研究》,通过集成创新,成功开 发出适合内河浅水航道水下扫测与全景融合的系统,为国内首 创。目前,项目已完成XX公里内河六级以上代表航道的水下地 形测量工作,通过扫测数据处理分析,形成了以断面图、等高 线图、三维全景图等为主要展现形式的扫测成果报告,为航道 建设、养护、管理等各项业务工作提供了重要决策参考。 三是打造交通运输指挥中心。X市交通运输指挥中心紧紧 围绕“日常监管、应急处置、数据分析、信息发布”的工作要求 ,将原有的公路、航道、运政、高速公路等九个分中心进行整 合,实现应急处置架构的扁平化。运行两年多来,完成了抗冰 雪、出租车维稳、GX峰会路网保畅、十九大安保等一系列重大 交通保障任务,先后获得了“X年X市十大民心工程”、“X年X中 心城区科学发展创新奖第一名”等多项荣誉。 四是打造公交集中智能调度中心。公交集中智能调度中心 充分利用刷卡数据、手机信令数据收集人们的出行行为,在掌 握人群流量、流向的基础上将全市公交车辆集中在一个平台上 进行调度指挥,提升车辆投放效率、载客量、运营车速的同时 ,逐步达到公交运力与运量的动态平衡。人均可调度车辆数提 升了X倍,可调度线路数提升了X倍。 五是打造综合旅游服务体系。由交通企业苏汽客运集团公 司牵头组建全国旅游集散中心联盟,融合线上平台与线下资源 ,全力打造具有道路客运行业特色的综合旅游服务体系。“巴士 管家”平台已拥有用户量X万,APP下载量近X亿,微信及小程 序关注用户X万,累计服务人次X万。以此为基础,企业提供的 服务更加优质,先后推出了城际拼车、定制包车、机场接送、 运游结合等多项个性化产品。 六是打造城市绿色货运配送系统。依托交通部、公安部、 商务部共同确定的X市绿色货运配送示范工程,将完善城乡物 流网络节点,推进城乡物流发展,推动城市货运配送绿色高效 发展。同时积极申报省交通运输科技示范工程《高效清洁城市 物流体系建设科技示范工程》,通过具体的项目来落实“交通强 国”战略,加快实现“零排放”理念,争取在规划布局、实施方案 、配套政策等起到示范作用。 七是打造交通运输非现场执法体系。利用卫星定位、卡口 过检、大数据分析等信息化手段,强化非现场执法,提高交通 执法效率。针对城市出租车方面建设了出租车异常聚集预警系 统,通过数据分析、视频监控等技术手段,提升政府部门对异 常社情的提前反应能力和精准管理水平,多次将出租车聚集化 解在萌芽阶段,使出租车行业秩序更加稳定;道路运输方面加 强与公安等部门协作,形成了“一车三方”联合监管模式,通过 运用车辆卫星定位、公安卡口过检等数据,综合研判越界行驶 等违规行为,实现了执法力量的智能调度和精准打击;海事管 理方面全省率先实施“X+N”执法模式改革,利用智能感知平台 VITS的推广,结合视频监控手段,化传统层级指挥为扁平化调 度,指令传递更快,响应更及时,成效更直观。 二、以科技管理为手段,全面加强人才培养 一是以QC管理为基础,着力培养科研精神。经广泛发动、 精心挑选,X年X市交通运输局向X省交通企业协会共申报X项 QC成果,其中《减少单箱多室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底板裂缝 数量》等X项成果的QC小组被评为省交通行业优秀QC小组 ,X航道工程管理QC小组等X个小组被推荐为省、部优秀QC小 组。 二是以科技人才为根本,主动做好服务工作。X年X月 ,针对部分青年科技人才对科研项目申报流程和要求不太熟悉 的情况,结合市航道处正在开展中的市科技项目《航道疏浚工 程项目管理和现场实时监管平台》,邀请市科技局领导现场指 导,市质监站、智能公司、工程集团公司等单位的青年科技人 员共同参会,重点就选题进行了深入交流。X年X月,市质监站 的《基于云计算的X市公路桥梁监控技术系统开发及应用研究 》、工程集团公司的《海绵城市排水路面用橡胶粉改性沥青性 能研究与制备》获市科技局立项支持。 三是以科技活动为载体,积极普及前沿技术。近几年,在 省厅指导下,我局陆续开展了X“大数据与交通应用”论坛、X年 BIM新技术应用培训(任耀,“BIM技术在交通行业的应用与实 践)、“走近无人机”讲座、X年交通运输新技术应用培训(程 晓明,大数据视角下公交运营服务发展趋势;陈茜,城市综合 交通体系规划发展趋势)、X年交通运输新技术应用培训(王 饶刚,BlM技术在交通工程建设中应用及趋势分析;严怀达 ,BIM技术在工程项目全过程咨询中的应用),紧扣交通运输 前沿技术,在开阔视野和提高认知等方面持续不懈努力。 三、以举办智能交通世界大会为契机,全面提升交通科技 水平 经过近几年的不断努力和发展,X交通运输科技工作取得 了一些成绩,特别是今年X月X日,经中国智能交通产业联盟推 荐,X代表中国成功取得X年第X届智能交通世界大会举办权 ,该大会是由国际智能交通组织发起的国际性会议,是智能交 通领域最具影响力的综合性国际会议,也是目前智能交通界规 格最高、规模最大、范围最广的交通前沿技术和产品的展示与 交流平台,每年都会从欧洲、美洲和亚太地区轮流选定举办城 市,X是继北京(X年智能交通世界大会举办城市)之后的第二 个代表中国举办该大会的城市。交通运输部杨传堂书记在X主 持召开交通强国建设座谈会时,特别对X办好该大会提出了殷 切期望和重要指示,今后X还将进一步发力推动交通运输科技 创新与信息化建设,在省厅、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更 好的面貌、更实的举措、更亮的成果,来迎接X年的智能交通 世界大会。具体将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是打造智能交通示范工程项目库。根据杨传堂书记提出 的“要有什么样的东西才能够看得见、摸得着”的工作要求,拟 对交通资源情况进行调查后邀请中国智能交通产业联盟成员来 苏共同编制示范工程项目库,并积极向上争取列入部省交通类 示范工程后组织实施。这既可以吸引业内企业前来参与建设 ,又能在会议期间进行展示,也是吸引产业落地的一项手段。 二是创办智能交通创新大赛及产业基金。积极推动创办 “智能交通产业基金”(考虑通过社会资本形成一定的基金规模 ),吸引国内外优秀智能交通企业来苏投资。自X年起,每年 举办一届智能交通创新大赛,挖掘优秀案例或创意进行孵化。 同时,力争将上述基金与大赛办出成效、办成品牌,在大会举 办后仍能继续助推X智能交通产业发展。 三是部署智能交通展览馆。X年X-X月期间将部署“未来交 通”展,通过融合最先进的人工智能、视觉影像、智能交通技术 ,展现未来X智能交通、智慧城市之风貌,推进智能交通产业 发展,宣传推广魅力X。大会结束后以奖励方式遴选有价值的 展品,并结合X规划建设的科技馆,打造世界上首座“智能交通 展览馆”使之成为青少年和市民的科普基地。 四是构建更加智慧的交通管理决策系统。以实现高效、优 质的政府管理职能为目标,重点建设公交仿真决策系统、智慧 交通可视化平台等信息化项目,积极建立科学、完善的业务管 理系统,不断提高行业现代化治理能力。 五是打造更加智慧的公共服务体系。围绕“放管服”改革和 “互联网+”行动等要求,重点建设X智行一站式出行服务平台、 X交通政务服务微平台等信息化项目,加快建立更加便捷、更 加实时的为广大公众服务的智慧信息系统,不断满足社会公众 对交通运输服务的美好需要。 各位领导,X交通运输科技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也存在 不足,恳请省厅一如既往关心X交通,我们也将根据省厅的各 项部署,坚定信心,攻坚克难,提升科技管理水平,促进创新 驱动发展,为建设“强富美高”新X作出积极的贡献。 创新工作方法 加强科技融合 以绿色智慧交通为支撑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 ——X市交通运输局 近年来,我局坚持稳中求进的总基调,全面贯彻创新、协 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以科技成果转化为载体,以 “互联网+”为突破口,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着力提升行 业转型升级,全力打造绿色智慧交通,不断推动X交通运输高 质量发展。现将有关工作汇报如下: 一、以微信为载体,优化政务服务环境 以“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作支撑 ,将服务窗口、服务机制拓展延伸到PC端和移动端,创建“X市 运输管理处”微信,优化“网上办”,让数据多走路、群众少跑腿 ,全面提高交通行业行政审批、监管、执法、服务的智能化水 平。普通货运车辆营运证到期自动年审。为了更加优质、高效 的服务好主城区广大普通货运企业,在主城区先行先试普通货 运车辆营运证到期自动年审。普通货运车辆绑定“X市运输管理 处”微信,营运证到期后只要满足系统设定的车辆所属业户经营 许可证、车辆营运证、车辆行驶证等共X类X个考核指标,便能 通过系统的自动年审。网约车从业资格实现微信拿证。结合微 信端电子签名和申请人公安背景审查,实现了网约车驾驶员证 申请全程只在考场见一面,申请人考试合格后,系统自动通过 微信发放二维码网约车驾驶员证电子证,目前已发放X张网约 车驾驶员证电子证。网约车道路运输证实现微信申领。通过微 信提交申请,系统实时推送相关审核意见及后续办理注意事项 ,按照提示即可办理网约车道路运输证,截至目前已成功受理 X个申请,发放X张网约车道路运输证。 二、推进“互联网+交通”深度融合,加快构建智慧交通体 系 以行业监管和公众服务为重点,加强科技信息融合,在数 据资源的开放、共享和应用上先行先试,努力为智慧城市建设 提供更多、更好的智慧交通服务。厚植公路信息化发展理念。 加快“智慧公路”建设,充分发挥科技信息引领作用, 积极推动信息化与公路业务深度融合。进一步深化辅助决 策系统的推广应用,加快二期开发进程,着重拓展完善智能化 路网调度和应急指挥、养护全生命周期管理、工程建设物联网 管理系统等功能。开展信息化巡查集成系统开发研究,探索机 器视觉在养护巡查、路网调度、桥梁检测、安全排查等业务的 应用。全面推进公交智慧管理建设。大力推进公交ERP综合应 用平台整体建设,加强人力资源、机务维修、物资供应、营运 管理系统信息整合,做好IC卡、投币、公里趟次数据对接,完 善加油系统数据对接,完成各模块的部署及人员的使用培训 ,从而为实现公交数据资源互联共享,提升管理效率,提供科 学管理和决策水平。圆满完成交通部能耗统计监测项目。项目 完成了X套能耗采集样本车船(其中客运车辆X套、货运车辆 X套、营运船舶X套、港口X套)及X个港口电力能耗采集点设 备的采购、安装、系统支撑服务器及网络设备、监测数据库的 建设及软件开发,并完成所有设备的联合调试及试运行,于 X年X月完成验收。 三、紧扣为民服务宗旨,不断提升信息化服务水平 始终把为民服务作为交通信息工作的出发点,作为打造综 合交通体系的关键点,切实抓好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完成畅行 X二期项目建设。X年X月,X版本上线,新增了市民卡和“乘车 码”功能,优化了实时公交和汽车订票等现有功能,提升了用户 体验。截至目前,总用户近X万人,点击量超X万次,为广大市 民便捷出行提供了全方位的信息服务。全力做好“两卡服务”。 市民卡申办拿卡时间减少至X分钟,刷卡借公共自行车做到了 市区内通借通还,上线X市民卡APP二期,积极配合银行做好 市民卡批量发卡上门服务,优化完善一卡通市县两级平台,不 断提升市民体验。截至X年,X共计售卡X万余张,累计充值金 额逾X万元。市民持本卡可在超过X个遵循国家标准的城市异地 刷卡乘公交、地铁等交通工具。积极做好VITS安装工作。作为 省厅X年便民服务项目,VITS安装是交通部门的一项重要工作 ,根据省厅统一部署,我市任务为X台,其中危险品船舶X台 ,其他船舶X台。为确保顺利完成任务,积极做好沟通协调联 络等工作,共安装X台,超额完成省厅下发的任务。 四、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全力打造绿色交通品质 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切实把 绿色发展理念融入交通运输发展全过程,争做绿色发展的先行 官,努力打造一流的交通运输环境,回应人民群众期盼,不断 推动交通转型发展。齐头并进,持续开展交通环境综合整治目 标。吹响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号角,打好蓝天碧水保卫战,达到 内河干线航道“三无两洁”、港口码头“四无六净”的整治目标。 根据省厅统一部署,与省电网合作,我市在边申线水上服务区 建成岸电桩X座。船舶岸电以电代油,不仅能造福广大船民 ,也是供电公司、环保等多方互赢的项目,成为X节能减排的 “民心工程”。高点定位,着力打造养护工程建设整治窗口。九 圩港船闸依托二线船闸建设工程,从绿化、美化、亮化三个维 度,高标准开展绿化景观方案设计;其余四座已建船闸及水上 服务区,航道处统一招标选取绿化提升设计单位。借势借力 ,大力提升新农村建设整治成效。焦港船闸所等借力农村环境 “四位一体”建设,“零成本”改善引航道绿化环境。如皋乡村段 在两岸种植防护林。X船闸实施“两河两岸绿廊工程”,上游引 航道左岸建成集休闲、观光为一体的绿色长廊。 五、强化科技创新驱动,推动交通高质量发展 紧密联系交通实际,全力推进科技创新工作扎实有序开展 ,以科技创新推进供给创新,以科技创新赢得发展先机、抢占 未来竞争的制高点。科技成果有新发展。市公路处“预制水泥混 凝土路面板快速拼装技术在乡村道路养护工程中的应用研究”、 市航道处的“装配式靠船墩的设计与施工技术研究”、“X省水运 工程全流程信息化管理”、“BIM技术在船闸施工中的应用研究 ”、海安县交通局的“低温施工用外掺型高性能沥青混合料改性 剂的研发”等五个项目均已通过省厅组织的大纲评审。《基于无 线传感网的大型桥梁结构监测系统建设和关键技术研究》获得 中国公路学会X年度“中国公路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科技 手段有新提升。继续推广冷、热再生技术,大中修沥青面层就 地冷再生X公里,X万平方米,面层厂拌热再生X公里,X万平 方米,采用再生技术路段占改造总里程的X%,全省第一。深 入开展标准化建设,工程一次验收合格率X%。全面推广节能 减排新技术应用,干线公路面层、基层废旧材料综合利用率达 到X%。全面加强桥梁经常性检查,对X座特大桥进行健康监测 ,干线桥梁处于安全可控状态。QC小组活动有新成果。X年 QC小组活动成效明显,共开展了X个QC小组活动,其中海安 船闸管理所QC成果“提高船闸接地电阻合格率”获省局一等奖 ,交通行业二等奖,并已被推荐参加全省QC成果交流发表会交 流。连申线(海安段)桥梁二期工程开展了“提高直螺纹连接质 量优良率”QC小组活动,获得全省交通运输行业X年优秀质量 管理小组。 下一步我们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 引下,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交通强市”为目标 ,以“智慧交通”为载体,以“绿色交通”为抓手,着力推进智慧 化、绿色化、品质化、融合化、打造开放融合、共治共享、绿 色智慧、文明守信的现代化X交通体系。一是构建协同创新生 态。建立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协同创新模式,形成以政府为主 导,以企业为主体,以用户需求为驱动,以高校、科研院所为 人才技术来源的协同互动的网络创新模式,通过知识创造主体 和技术创新主体间的深入合作和资源整合,内实现创新互惠 ,知识的共享,资源优化配置,行动最优同步、高水平的系统 匹配度,推动“政、产、学、研、用”五位一体的协同创新模式 。二是集聚科技创新要素。实时公交将接入如东、启东、通州 等县区公交信息,优化实时视频响应速度,新增网络车辆租赁 及市民卡功能,增加用户记忆操作,改版全新界面,拓展更多 领域,提高用户体验。结合感知海事建设基本任务,针对辖区 实际情况重点推进感知技术的综合应用,组织实施VHF基站建 设,力争建成覆盖市区直属海事所及主要通航水域,六县处指 挥中心和海事所,实现市、县地方海事部门之间语音实时传输 ,同时在重点水域海巡艇、直属海事所、县处指挥中心同时部 署CCTV与VHF设备,实现音视频同时传输,与指挥中心音视 频直连。在执法单元配备XG执法记录仪,具备对讲、定位、视 频语音传输等多功能,使现场执法进一步可视化。三是推进绿 色智慧交通建设。对连申线、通吕运河干线航道两岸绿化缺口 地段补植,绿化损毁地段修复;连申线、通吕运河干线航道沿 线绿化、景观等进行提档升级,计划完成X公里。完成内河干 线航道X座交通船闸和如皋水上服务区等设施景观提升。全面 推广四新技术、BIM技术、路面抗车辙技术、钢结构桥等应用 。围绕标准化、节约化施工,积极推进SX示范工程建设,大力 开展桥梁结构物标准化、工厂化施工。围绕生态景观、安全通 行等融合主题,推进GX通州如东段工程建设,推广使用新型护 栏、主动发光标志等安全防护新材料,实施绿化提升,全面优 化公路沿线景观。 强化科技创新 推进高质量发展 ——X市港口管理局 近年来,我们认真贯彻国家和省市科技创新大会精神,按 照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总体要求,以港口科技应用为基础,加大 科技创新工作力度,构建科技创新服务平台,优化创新环境 ,完善创新体系,提升创新能力。 一、加强技术创新,助力港口工程建设。强化科技研究 ,注重运用工程建设的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材料,解决沿海建 港、深水航道和深水泊位建设中的难题,保障港口工程质量和 施工安全。一是在深水航道建设方面,吕四进港航道一期工程 通过创建安全信息化管理平台,利用终端实时视频监控、人员 及船机设备动态管理信息化等措施,有效保障了施工安全和平 稳有序,工程获评为省级“平安示范工地”。X港洋口港区烂沙 洋北水道X万吨级航道防波堤工程栅栏板设计采用新材料 GFRP筋(玻璃纤维复合筋)替代钢筋,扭王字块预制钢模板 加装万向轮水平运输体系,减少了施工人员的投入,降低了劳 动强度,在加快施工进度的同时,有效地节约了施工成本。二 是在港口重点码头工程建设方面,通海港区码头一期工程在施 工过程中运用BIM系统和“互联网+”,对施工现场布局和安全规 划进行可视化模拟,有效地规避了施工过程中机具设备与人员 的工作空间冲突。通过实施人机信息化管理,对人员、机械设 备进行编码,配合现场监控系统,对进出施工工地的人员进行 有效统计,实时掌握现场情况。积极开展技术创新课题研究 ,编制了《码头下横梁模块化防护方案》,实现了横梁施工采 用“后场加工、现场安装使用”的定型化防护,避免了过往使用 脚手架、跳板繁琐的临边防护,开创了港口工程下横梁施工的 先例。通过技术创新,通海港区码头一期工程以全省港口考核 第一名的成绩获得了省级“平安工地”示范工程的荣誉称号。 X港以有条件的、基础较好的项目为依托,借助“平安工地”、 省级“优质工程”、扬子杯等创建活动,加大科技和技术创新力 度,大力提升安全监管水平,提高了港口工程安全生产管理能 力。 二、抓好节能减排,推进绿色港口建设。积极按照省厅发 展“低碳交通(港口)”要求,加强新技术、新工艺在港口生产 中的应用,逐步淘汰污染环境、浪费资源的设施设备,减少港 口污染物排放,为港口可持续发展提供保证。一是积极抓好港 作机械“油改电”“油改气”。X港口集团完成X台RTG改造,购置 X台混合动力RTG,剩余RTG改造年内全部完成,购置了X台 LNG装载机和X台LNG集装箱低速牵引车。新建的通海公司在 设备选型购置时满足低碳港口建设要求,新购RTG均采用低架 滑触线供电,码头及堆场使用LED灯照明。二是认真落实《长 三角水域X省船舶排放控制区实施方案》,推进港口岸电设施 建设。全市共新建港口岸电设施X套,其中高压X套,低压X套 ,小容量X套,协同市物价部门制定出台了港口岸电服务价格 政策,鼓励靠港船舶使用港口岸电设施。三是大力抓好港口粉 尘污染防治。我市沿江沿海作业干散货、易扬尘货物码头全部 安装了防尘网、喷淋等设施,吕四大唐电厂煤码头投入X万元 ,对卸船机抓斗进行干雾抑尘改造,取得良好效果,并在全市 港口系统进行了推广。四是抓好水运工程科技成果推广。以油 码头为重点推进油气回收装置建设,在阳鸿石化率先进行试点 ,回收装置顺利建成。X亚泰工程技术公司研制的码头油气回 收成套处理系统,作为港口节能减排科技成果项目进行了申报 推广。 三、推进信息化,抓好智能港口建设。港口转型发展在于 创新,我们坚持以智能港口为主攻方向,通过信息化手段改变 传统港口运行管理模式,提升港口发展质态。一是开展了港口 信息化顶层设计,编制完成“一港多区综合管理信息系统构架设 计与应用研究”方案。在顶层设计的框架下,完成港口信息化一 期工程安全监督检查平台建设,整合重点业务系统资源,实现 与省安全监管、港口资源、锚泊调度等系统对接。二是组织建 立了港口资源基础数据库。为了使港口行政管理、决策有详实 的数据基础,组织实施了港口基础数据库建设。根据港口发展 实际,编制了港口经营人信息表、企业调查表等表格,发放到 全市港口进行数据采集。经收集、整理、汇总,目前港口基础 数据库已经基本成型。三是推进港口和船舶污染物接收转运处 置监管信息平台建设。完成了监管平台建设方案编制,借助信 息技术实现对港口和船舶污染物线上申报、审批和联合监管。 下一阶段,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交通运输部科技创新近年 规划和此次会议精神,坚持用科学创新引领港口工作,以科技 、信息化手段改造港口传统产业,提升港口核心竞争力,努力 提高港口生产自动化、管理信息化程度和水平,为推动我市港 口高质量发展作出新贡献。 倡导科技创新 推动交通发展 ——X市交通运输局 科技创新是交通运输行业的重要基础工作,改变了传统的 运政管理模式,提高工作效率,规范交通运输管理行为。近两 年来,我局按照省厅工作部署,充分动员交通各条线基层工作 者,加强行业创新体系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现将工作开 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充分重视,加强领导 在省厅的倡导下,我局领导高度重视该项工作。将科技创 新工作延伸扩展到交通各个条线,并将开展情况作为年度目标 考核重要指标。每年召开专题会议推动和指导该项工作开展。 为理顺工作机制,加强日常管理,自上而下形成组织领导机构 ,确定各单位牵头部门和责任人,统一协调本单位质量管理工 作的组织、实施。 二、认真组织,积极引导 为激发以企业为主参与科技创新的积极性,省厅会同省财 政厅制定出台了交通运输科技与成果转化《项目管理办法》和 《专项资金管理办法》,明确科技与成果转化项目面向全社会 公开征集,我局根据省厅要求加大组织力度,注重前期工作与 管理:一是向社会宣传部署到位。召开部署会议,传达省厅精 神,积极引导有能力有项目的企业单位进行申报;二是加强指 导培训。每年召开交通运输科技与成果转化项目专家评审会 ,邀请专家对我市申报的项目进行现场指导,同时,积极组织 各县区交通运输局、各直属单位相关人员参加省厅组织的培训 。通过积极开展科技奖项申报工作,我们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近年期间,我市获得省级交通运输行业科研项目立项的共 X项。X年,我市公路处申报省公路局科研项目X项,其中X项 已正式立项。X港口设施数字化综合管理平台获得中国港口协 会中国港口科技进步奖二等奖。我市《沿海多用途航海保障工 作船的研发及应用》获X年度中国航海科技奖二等奖。 三、做好指导,积极落实 X年,我局设立市级科技信息化专项资金,主要用于支持 交通科技成果转化和交通关键性科技研究项目,以及我市交通 信息化基础设施、交通业务应用系统及交通信息化保障环境建 设中的项目等新建、改建信息化建设项目。同时印发《X市交 通运输科技信息化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试行)》,规范和加强 X市交通运输科技信息化专项资金的管理。此后,我局每年向 市财政争取专项资金用于我市交通科技创新活动,发布《科技 信息化市级专项资金申报指南》,推进市级科研项目申报,积 极落实市级科技信息化专项资金投入。截至X年,共有X个项目 获得市级科技信息化专项资金补助,共计X余万元。 四、做好科技推广应用 为推进新型材料应用于公路建设,我市公路处分别在海州 区新坝中路(水泥混凝土路面)和海州区浦新线(沥青混凝土 路面)启动X米橡胶沥青混凝土路面试验段,在原有水泥路面 和沥青路面上摊铺新型橡胶沥青材料,为广泛推广应用该新型 材料提供理论和试验基础。 下一步,我局将按照省厅的要求,继续开展好科技创新工 作,一方面从政策上鼓励支持各有关单位积极组织开展科技创 新活动;另一方面从制度上鞭策大家尽可能的参与此项活动 ,并从活动中受益。同时,积极做好对相关企业创新工作业务 指导,使得各项活动能够有序开展,高质量的完成。 注重培育新动能 努力打造优质高效港口 ——X市港口管理局 近年来,X市港口管理局认真践行“创新、协调、绿色、开 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以“交通强国”和建设“强富美高”新 X为统领,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和部省科技创新、绿色发展决策 部署,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积极建立港口转型升级、 提质增效工作的长效保障机制,以科技创新突破资源环境瓶颈 制约,全力培育港口发展新动能,确保市委、市政府“高质发展 、后发先至”要求落到实处。截止目前,港口创新能力明显增强 ,科技支撑与引领作用日益凸显,港口创新工作呈现良好发展 态势。 一是积极改革科技创新管理方式,完善工作体制机制。政 府层面,工作方式从项目管理向创新服务转变,不以行政决策 代替企业决策,充分给予企业的创新自主权。建立主要领导参 与的科技创新工作协调机制,引导港口以重大发展需求和标杆 示范建设为导向,调整优化资源布局,积极协调解决港口重点 科技项目推进中的难题,不断激发港口科技创新活力。企业层 面,充分依托港口控股集团科学技术协会,将协会作为“科技兴 港”战略的承载主体,充分发挥协会“凝心、集智、关爱、统筹 ”作用,结合港口生产业务类型,设置机械、电气、安全环保、 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建设以及节能减排等六个分会,有效整合 港口原本分散的科技资源,打造合作交流平台,有效地支撑了 港口科技创新工作。此外,陆续建立了科技创新成果奖励办法 、科技项目管理办法、知识产权管理办法以及科技创新工作检 查考核办法等一系列政策规定,为港口科技创新团队提供了强 有力的制度保障。 二是注重加强港口科技顶层设计,合理部署创新计划。为 实现港口与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以及物流经济等深度融 合,加快推进新技术、新业态在港口发展中的研究、应用和发 展,我们积极会同部级科研机构,开展了X港口科技创新体系 研究,编制了培育新动能三年行动计划。今后三年,我们将从 优化基础设施建设与运维技术、提高港口生产运营智能化水平 、加强多式联运关联技术研发与应用、加快港口口岸信息化建 设、提升港口安全应急技术创新以及推动生态环保技术应用等 六个方面着手,逐步提高港口科技创新能力和先进技术应用水 平,全面提升港口生产自动化、协同信息化、运输高效化、运 营绿色化、管理科学化以及服务智能化水平。 三是不断强化产学研企协同创新,突破重点发展难题。聚 焦XX万吨深水航道建设与运维、电子口岸大数据平台综合开发 、新亚欧多式联运物联网技术与标准、生产设备智能化应用以 及船用高压变频岸电产品检测技术推广等基础性、前瞻性的重 大发展问题,加强与高校和相关企业的合作,推进协同创新 ,有效整合港口有限的科技资金,集中资源“办大事”。先后与 武汉理工大学开展港机设备检测技术合作,与淮海工学院开展 复杂环境下软基处理施工技术改良合作,与X重工合作开发了 以LNG清洁能源为动力的铲车,与大金公司合作研发移动式智 能散货堆高机等,取得了非常好的综合效益。同时,注重发挥 企业技术创新的主体作用,集中港口优质科技人才队伍,组建 了电子口岸公司、港嘉节能科技公司、新航电气公司等技术实 体公司,激发和释放了港口创新活力,提升了港口创新的可持 续能力,实现了港口具有明显竞争优势的信息系统开发、绿色 节能技术的持续创新,并在行业内逐步得到推广应用。 四是持续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拓宽科技创新资金来源。我 局从近年起就建立了科技资金专项补助制度,每年在市级财政 预算中安排专项资金,将港口科技创新项目纳入项目库滚动管 理,组织专家对年度完成的科技项目进行评审,并对优秀的科 技创新和信息化建设项目给予投资额一定比例的奖补。港口集 团等企业也出台了科技创新成果奖励办法、科技项目研发基金 等,每年都能够按照一定比例保障科技创新的投入。在本市港 口体系之外,我们还积极主动向各级各部门反映港口创新诉求 ,支持技术创新企业利用国家、省、市各级科技研发资、服务 业发展引导资金、信息化发展专项资金等,不断拓宽科技创新 资金来源。同时,梳理现有扶持政策,全力推动政策落地。比 如引导港口科技公司,争取高新技术企业扶持政策;推动企业 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政策,引导企业改进研发费用计核方法 ,提高研发设备折旧更新速度等等。 五是努力推动科技成果标准化建设,夯实技术推广基础。 积极落实国家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方案,努力建设符合港口发 展实际的标准体系。港口集团专门出台了企业标准管理办法 ,把企业标准的制定和修编纳入港口年度重点工作。以技术标 准为主,兼顾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从营销、工程设计、采购 、工艺、生产、检验、能源、安全、卫生、环保等X个方面开 展标准体系建设,全面实现港口生产作业标准化。截至目前 ,我们已经建立了X项企业生产技术标准和X项港口口岸信息化 建设标准。其中,近X项标准已经上升为交通行业标准,另有 X项标准已经列入交通运输部行业标准建设计划,X船用岸电技 术标准更是上升为国家标准。 下一步,我们将根据国家和省、市有关要求,在省厅的 直接领导下,努力克服当前科技创新方面存在的困难和问 题,全面推动“培育新动能创新行动”、“岸电示范区”建设、“生 态港口”建设等重点任务落实。同时,加强创新平台建设,研究 成立科技研发中心,进一步统筹港口技术力量,建立高效严谨 的科技项目管理长效机制,组织开展重大项目创新,促进各类 成果推广应用和产业化工作。力争到X年,港口科技创新支出 占营业收入比例逐年增长,基本形成开放协同、资源共享的科 技创新发展体制机制;建成有利于促进科技进步和成果转化推 广的科技创新服务平台,港口科技创新能力明显增强;在港口 基础设施建设和运维、生产运营与组织、信息化、安全应急、 节能环保等关键领域取得一批先进、适用的自主创新成果;集 装箱码头的智能化水平明显提升,信息技术在专业化干散货码 头和通用码头生产系统中得到推广应用,互联网与港口发展深 度融合。 坚持创新引领 全面提升科技创新水平 ——X市交通运输局 近年来,在省交通运输厅的正确领导下,X交通运输系统 高度重视交通科技创新,大力落实“科技引领”发展理念,将交 通科技创新工作始终放在行业发展的重要位置,以推动交通科 技项目研究与应用为突破口,深入推进交通科技创新工作建设 ,为X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提供了技术支撑和保障。 一、强化创新理念,推动交通行业高质量发展。 大力提升对交通科技创新工作的认识,切实将提高交通科 技创新水平作为一项重要日常工作来抓。近年初,X印发了《 X市近年交通运输发展规划》,提出建设“有为交通、科学交通 、精致交通、和谐交通”的“四个交通”理念,将交通科技创新工 作放在重要位置,并在“规划”中设置专门章节,阐述X交通运 输事业的发展关键靠创新,重点在科技,核心在高质量,要把 握重点,努力在工程建养、运输服务、绿色交通和信息化等领 域共性关键技术研究取得一批省内领先、实用性强的科技创新 成果,推动交通运输转型升级。同时在组织保障、经费投入、 人员培养、合作交流机制完善等方面,做出了细致规划,为 X交通科技创新发展工作指明了方向。 二、推进措施落实,不断提高交通科技保障能力。 编制完成了《X市交通运输科技与成果转化项目管理办法 》,强化对科技创新工作全程监管和服务,强调科技创新是一 项系统工程,要加强领导,协同推进,形成合力,全面提升科 技创新水平。一是要强化措施保障,健全组织、人员、经费等 保障机制,加强培训交流,市级共组织各种观摩会、能耗调查 统计专题培训X余次,行业共组织近X次各类培训会议,组织参 与部科技大讲堂X余次;二是提高创新发展要求,要求各部门 必须结合部门实际,按照计划每年开展若干科技项目,对有意 义且实用性较强的项目市级部门给予一定扶持,激发部门创新 活力,提升交通科技创造力;三是积极构建奖惩机制,将科技 与成果转化项目工作开展情况,将作为该单位年度目标考核依 据,凡未完成在组织机制、经费保障、“五新”技术应用等方面 工作的单位,年底科技考核部分均认定为不合格,扣除科技项 目全部分数。 三、推进成果转化,着力放大科技成果转化效用。 大力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发挥科技在交通运输行业建 设和发展的引领支撑作用,促进科技成果在交通生产建设环节 中运用,提升行业整体科技贡献率。一是大力加强成果转化应 用,近年来我局有近X项科研成果获得转化应用,取得了较好 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温拌沥青、抗裂水稳碎石基层、桥梁预应 力智能张拉、智能压浆等X余项“三新”技术成果获得广泛应用 ;《氨基酸环保型融雪剂开发及应用示范》研究成果,在辽宁 抚顺、X丁集互通等成果应用;《X公交视觉形象识别系统研究 》成果继X年在X有轨电车项目成果应用后,又在X年新投入的 X辆新能源公交车上广泛应用;X年我局联合高校开展的《京杭 运河新型集装箱船型开发及应用研究》成果迅速转化应用,投 入X万元打造了X艘集装箱专用船舶,极大地提升了新港集装箱 吞吐量。X年与河海大学联合《营运车辆尾气PMX排放因子研 究》,提出大气污染中PMX交通贡献率是X%科学数据。X年联 合地方高校开展《X低碳交通发展策略研究》,刊发了《低碳 交通体系的构建与实践研究》,为X绿色交通建设提供了有力 的理论支撑。二是推进科技项目研究和奖项申报,X年以来 ,共推进省、市级项目X项,其中省厅计划X项,市级计划X项 ,自主研究X项,获市级科技进步奖X项,获奖数连续多年位列 “全市市直部门第一”。三是推进科技专利申报。我市交通运输 系统近年来累计获批X多项专利。其中,X公交公司自行研究的 《大、中型客车车辆翼展式应急逃生门装置》成果,获得X项 国家专利,目前成果已进入推广、实施阶段。四是大力推进优 质工程创建,近年来,我市累计共X个省级平安工地,X个优质 工程,X个扬子杯,淮河出海航道高良涧船闸扩容工程、淮河 出海航道(红山头~京杭运河段)航道整治工程、X省道X机场 连接线工程等项目均严格推进交通优质工程建设,获得了一致 好评。 四、坚持创新研究,全面推进交通科技可持续发展。 近年来我市交通科技创新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 仍然有较大的提升空间,我市将充分发挥科技引领作用,加大 科技投入,运用科技研究、技术推广、综合集成、协同创新等 多种方式,全面推动全市交通运输行业科技水平再上新台阶。 一是加强与兄弟市交流,邀请国内知名专家开展讲座,组织培 训,加强科技工作人才队伍建设,为行业发展提供持续动力。 二是强化项目指引,结合交通工程实际,依托重点交通工程开 展项目建设、管理、应用等方面研究。三是加强重点行业转型 升级研究,提升运输供给能力,继续深化客运领域改革,推进 和引导发展多式联运、无车承运人等新型运输模式。四是加强 科技标准研究,狠抓交通工程质量,完善交通工程质量、安全 管理地方性标准;推进“扬子杯”、“平安工地”等品牌工程创建 活动。 强化科技创新 引导行业持续发展 ——X市交通运输局 近年来,根据交通运输部推进科技创新的工作部署,我局 结合省厅推进创新型省份建设的实施要求,大力实施创新驱动 发展战略,把科技创新摆在交通运输现代化建设全局的突出位 置,加快提升交通运输科技创新能力,推动行业转型发展,我 们创新思路和工作举措,加强行业创新体系建设,有效地激发 了行业创新活力,取得了明显工作成效。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完善科技创新机制,提升科技创新能力。 坚持政府主导、示范引领、制度创新的发展路子,把科技 创新发展理念贯穿落实到交通运输发展的各个领域和各个环节 。加快建立多层次、多元化的交通运输科技投入体系,加快完 善符合行业特点的交通运输科技创新体系,提升科技创新能力 。综合交通方面,经过多年的建设发展,X交通运输已进入多 种运输方式融合交汇、统筹发展的新阶段。我市统筹规划公路 、水路、铁路、民航等行业发展,完善了与综合交通相适应的 制度体制机制;其中运政在线系统实现了对客运、货运、水运 、城市公共交通等运输行业从业资格的审批、查询和管理 ;X市交通服务热线网站实现了班车时刻信息、火车时刻信息 、城市公交线路信息、航班时刻信息、出租车信息、服务设施 信息、出行服务信息等综合出行信息的互融互通。智慧交通方 面,X市交通部门坚持面向发展、开放协同、重点突破、全面 提升的发展思路,以信息化、智能化为牵引,推动了现代信息 技术与交通运输管理和服务的融合,近年期间,重点推进X市 智慧交通项目X余项,涉及项总投资约为X万元,其中已经开展 了X市综合交通运行指挥中心建设工程、城市快速路监控系统 工程、国省干线监测系统扩建工程、船舶感知系统应用工程、 船员电子考试和船舶模拟器系统升级工程公路协同巡查系统、 交调流量监控系统、公交智能视频管理系统、公交到站预测预 报系统、航道地理信息服务系统等一系列的智能监测、预测预 报预警、应急指挥和管理决策系统。平安交通方面,X市建设 了公路协同巡查管理系统,及时发现公路安全事件,在公路网 管理与应急指挥系统的辅助下妥善处理公路事件;建设了公交 智能视频管理系统,实时远程监控公交站台、公交车辆的视频 信息,增强了公交安全管理的监控预警能力;建设了重点营运 车辆日常运营规范性监管系统,实现了对道路重点营运车辆的 运输安全的实时监控和预警;建设了船舶检验业务系统,实现 了定期检验船舶安全性的功能。 二、积极开展技术研究,提升基础设施建养管水平。 进一步开展基础设施工程质量检测与评估、设施运行状态 监控与评价、维修和养护等技术的研发与应用,实现养护作业 现代化。围绕我市公路、水运基础设施建设多的特点,因地制 宜开展关键技术攻关及推广应用。在公路建设中大力积极开展 节能环保新技术的研究和应用。X市在多个公路建设项目中积 极应用节能环保新技术,大大提高了工程建设品质,全市公路 建设和养护再生技术应用总里程达到X公里,使用再生沥青混 合料约X吨,沥青路面再生利用率达到X%。开展基础设施工程 质量检测与评估、设施运行状态监控与评价、维修和养护等技 术的研发与应用,实现养护作业现代化。大力推进港口和船舶 科技环保新技术。大丰港作为交通运输部绿色循环低碳港口主 题性试点,在绿色港口建设期内,积极开展船用岸电、RTG“油 改电”、港区绿色照明、大型装卸设备能量回收和节能改造、港 口生产工艺优化、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应用等技术的推广和 应用;航道建设中积极推广节能环保工艺。X市全线航道更新 了X座LED一体化免维护智能航标灯,并安装了遥测终端,保 证航标正常发光率达X%;在五个水上服务区推广应用船舶岸 电技术和节能照明技术;积极在基层单位及项目上开展QC小组 活动。技术创新和服务体系建设。积极开展科技项目推广应用 。至X年底,我市列入X年省级交通运输节能减排专项资金拨付 共计X万元。 三、不断加强标准化建设,提升公众出行服务能力。 以信息化和标准化带动传统客运产业形态升级和服务水平 提升,推进客运组织方式创新,推动运输装备技术升级,提升 运输的组织化和专业化水平。公交服务水平显著提升。 截至目前,X市“两环十支”的BRT网络已基本形成,全市 公交运营线路总里程X公里,市区公交站台X米覆盖率达到 X%,实现市镇公交全覆盖。公交发展水平和服务质量的整体 提升,为市民提供了安全、舒适、便捷的乘车环境,为绿色出 行提供保障。城乡客运一体化发展迅速。X市相继出台了《推 进城乡客运统筹发展意见》、《镇村公交发展意见》和《关于 加快推进城乡客运统筹发展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文件,以推 进落实城乡客运一体化发展。截止目前,全市共新辟公交线路 X条,调整优化公交线路X条,新购城市公交车X辆,其中新能 源城市公交车占新购及更换公交车总数的X%。全市共有X个乡 镇开通镇村公交,开通镇村公交线路X条,累计投放车辆X辆 ,全市镇村公交开通率达到X%。公共自行车服务系统全面建 成。为解决群众出行“最后一公里”的问题,X市积极开展公共 自行车服务系统建设。目前共建设自行车服务站点X个,投放 公共自行车X辆,并建立了城市公共自行车管理中心,开通了 服务网站、便民服务热线及手机微信、二维码服务功能。 四、加强科技队伍建设,提升全行业科技发展能力。 强化科技人才队伍建设,紧紧围绕立足交通,服务交通的 中心,突出对创新型、技能型人才的培养,为交通事业的持续 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保障。每年年初,及时召开会议专项研 究人才工作,结合全年交通运输工作安排,研究制定出今年交 通运输人才工作思路,解决人才培养使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确保人才工作各项任务落实到位。完善科技人才政策,注重 在实践中培育人才,加强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的有机结合,形 成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充满活力、勇于创新的科技人才 队伍,建立科技投入体系,为支持交通运输发展,市财政预算 安排资金,专项用于补助交通运输科技项目。各县(市、区 )人民政府也要加大对交通运输发展的财政性资金投入,完善 交通运输产业政策,积极调整交通运输投资结构,加大对城市 公共交通和内河航运的投资力度,探索设立城市公共交通发展 专项资金,拓宽内河航运建设资金渠道。研究制定交通运输科 技政策,加大对节能环保型企业和技术的支持力度,限制高能 耗、高污染交通运输企业和技术发展。加强科学技术培训。狠 抓培训工作,提高管理水平,组织开展经常性的交通科技相关 培训教育、技术和经验交流工作,抓好继续教育、专业教育、 职业教育和岗位培训。普及科学知识、实用技术、操作技能 ,全面提升全行业人员科技理念与业务素质。 今后,我市将建立交通运输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需要的科 技创新体系,提升行业科技创新能力,加强人才培养,依靠科 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和管理创新,为加快综合交通、智慧 交通、绿色交通和平安交通建设提供坚实支撑。 加强港口创新管理 推动港口高质量发展 ——X市港口管理局 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交通强国”,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 心的党中央对交通运输工作的充分肯定,也是对交通运输工作 高度重视和殷切期盼。近年来,X港紧紧围绕“特色产业港”和 “区域枢纽港”的发展定位,紧抓国家“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 和沿海发展等国家战略叠加机遇,攻坚克难、乘势而上,大力 实施港口基础设施建设,强化港口运营管理,已发展成为X沿 海中部地区性重要港口。拥有各类生产性码头泊位X个,其中 万吨级以上泊位X个,综合通过能力X万吨,建成国家一类开放 口岸X个,临时开放口岸X个,实现对韩主要港口和国内沿海主 要港口航线全覆盖,港口创新能力明显增强,科技支撑与引领 作用日益凸显,港口创新工作呈现良好发展态势。 一、加强政策学习研究,深挖创新潜能 作为经济发达省份的X已经走在全国前列,率先构建现代 化综合交通体系。省委省政府顺应发展阶段的新变化,提出了 “X”区发展构想,来重塑X发展优势,提升X未来的竞争力。而 沿海经济带是我省最大的潜在增长极,X又处在三市的中间地 带,作为X沿海开发龙头的X港,要充分发挥X独特的区位优势 ,深入推进“开放沿海、接轨上海,绿色转型、绿色跨越”,承 担起经济发展的龙头和引擎功能,必须牢牢抓住政策机遇,做 大做强港口,提升X港综合竞争力,为X在全省发展布局的重构 中,切实承担起发展的重任,加快融入长三角、接轨大上海步 伐。 二、积极探索科技创新管理方式,建立健全工作机制 建立主要领导参与的全新工作协调机制,创新成立了研究 中心,具体负责港口发展创新工作,以港口重大发展需求和发 展短板为导向,并从优化基础设施建设与运维技术、提高港口 生产运营智能化水平、加强多式联运关联技术研发与应用、加 快港口口岸信息化建设、提升港口安全应急技术创新以及推动 生态环保技术应用等方面着手,积极协调解决港口建设运营管 理中的重点难题,逐步提高港口科技创新能力和先进技术应用 水平研究,优化港口资源配置,不断激发港口科技创新活力。 三、不断强化科技信息化建设,强力推动港口科技发展 为实现港口与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以及物流经济等 深度融合,加快智慧港口建设进程,推进新技术、新业态在港 口发展中的研究、应用和发展,加强全面提升港口生产自动化 、协同信息化、运输高效化、运营绿色化、管理科学化以及服 务智能化水平。实现智慧引航,建立EDI数据交换中心、生产 调度指挥中心、港口能耗数据自动监测系统、车辆自动识别系 统等,推进绿色循环低碳港口主题性建设,积极推动能量回馈 技术、岸电、清洁能源等推广应用,着力推进绿色港口建设。 四、增强科技管理理念,全面提高科技管理水平 进一步强化权限意识和规则意识,严格依法依规履责办事 ,尤其在工程建设程序审查、经营许可证发放和岸线使用审批 等社会关注度高的事项上,做到事实依据清楚、审批流程规范 。严格执行“公用专业优先、国有资本优先、产业发展优先”的 导向,加强岸线资源的统筹利用,对“小而散”、低效益码头彻 底整合,严把港口项目环保准入关,严格禁止存在污染隐患的 项目建设码头,严控货主码头建设。强化安全生产红线意识和 底线思维,按照“平安交通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和省、市“X”专项 行动要求,进一步落实安全生产“两个”主体责任。督促港口企 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认真履行安全生产工作职责,建立 健全并落实各项安全生产制度。加快港口安全管理信息化、规 范化和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以港口危化品企业为重点 ,认真抓好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加强安全应急预案演练,提升 港口安全应急保障和防范自然灾害能力,坚决杜绝重特大安全 事故。 下一步,我们将按照国家和省、市有关要求,在省厅及市 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进一步强化“科技兴港”理念,加强港 口科技信息化建设,进一步统筹港口技术力量,建立高效严谨 的科技项目管理长效机制,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拓宽科技创新 资金来源不断强化港口科技成果在岸线资源管控、水运工程建 设、安全生产管理、岸电、绿色港口发展等方面的推广应用 ,推动港口高质量发展。 提升科技管理水平 助力打造交通强国的X样本 ——X市交通运输局 近年来,我市交通科技工作紧扣交通运输应用需求,以科 技管理为抓手,以科技创新为主线,以生态节能为重点,有效 提升了我市交通运输的通行效率、运行质态和环保水平,为进 一步构建综合交通网络,提升民生服务水平,加快转型发展步 伐,以及增强交通治理能力,提供了有力支撑。 一、高站位规划,统领科技工作布局 全面对接省市重大决策部署,强化顶层设计,在《X市综 合交通运输近年发展规划》《X市交通信息化顶层设计及近年 信息化规划》《X市交通运输节能环保近年规划》《X市货运与 物流十三五发展规划》和《关于加强交通运输科技工作的意见 》中高质量编制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科技创新规划内容,着力做 优发展机制、做强创新体系、做精科技研发、做广科技应用 ,加快推进我市交通科技在工程建养、运输服务、安全应急、 节能环保、信息化、软科学等领域的重点研究和突破,服务经 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二、高起点研究,提升行业科技水平 一是坚持需求导向,全省率先开展绿色交通城市建设实施 方案研究。X是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源头城市,是京杭大运河申 遗牵头城市,是长江和京杭运河一级航道与二级航道交汇的中 国“第一城”,也是全国有名的旅游城市,结合生态环境保护的 外在压力和绿色交通发展的内在需求,年内启动《X市绿色交 通城市建设实施方案》研究工作,为X市绿色交通走出X特色提 供保障。 二是坚持创新政企模式,重点开展与国内一流科研单位合 作共研。与X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开展合作。如针对我国泡沫温 拌沥青技术与橡胶沥青技术应用现状,基于“新型道路材料国家 工程实验室”研发平台,开展“泡沫温拌-橡胶沥青混合料设计与 工程应用研究”,为公路沥青路面建设降低能源消耗,减少废气 、粉尘提供技术支持。与中设设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开展合作 。如依托GX干线公路仪征段,开展BIM技术在公路养护运维阶 段的关键问题研究,为建立适用于养护运维阶段的路桥信息模 型应用标准,建立养护运维阶段的路桥BIM模型,应用推广公 路养护运维阶段的BIM技术,提供了依据。与X大学、X航天航 空大学等重点高校开展合作。如依托X航道部门所辖X座船闸 ,开展船闸水下检测交互式柔性机器人系统研究与开发,为船 闸的日常和应急检测提供新型辅助手段,降低检测人员劳动强 度,提高水下狭窄空间的检测效率。 三是坚持载体培育,借力打造科技创新孵化平台。以国家 “公交都市”和省“公交优先示范城市”“双市同创”建设为载体 ,同步开展X生态科技新城TOD发展规划研究、X市区城市快 速路网规划、X市区公交线网规划、X市区公交专用道与公交优 先通行信号系统规划、X市有轨(无轨)电车公交系统规划、 老城区公交站点及停车布局规划研究和基于提高公共交通整体 运营质态的智能化、科技化技术应用研究,增强公共交通的便 利性和吸引力。逐步建成布局合理、便利实惠的居民小区、交 通枢纽、公交站点、商业街区、酒店宾馆、旅游景点、高校校 园、办事机关之间的城市公共交通出行网络,解决公众出行“最 后一公里”需求。 以列入省厅“一市一试点”项目的南水北调船舶防污染体系 示范区建设为载体,联合省地方海事局、交科能源、河海大学 等单位,申报省厅课题,开展X内河水域船舶大气污染防治关 键技术研究、船舶水污染防治关键技术研究、X南水北调船舶 污染防治体系示范区建设关键技术研究等X项研究,其中大气 、水污染防治技术研究成果都安排在X先行试点。示范区建设 关键技术研究主要包括以下X个方面。一是开展南水北调船舶 污染防治体系示范区建设顶层设计研究,明确示范区建设的架 构、项目、实施计划、资金保障等内容。二是开展南水北调船 舶污染防治感知技术应用研究,制定《南水北调船舶污染防治 感知技术应用方式和操作规程》。三是开展南水北调船舶污染 防治立法研究,拟制《X市南水北调船舶污染防治管理办法》 。四是开展南水北调船舶污染风险评估及应急处置技术研究 ,完成南水北调输水廊道船舶特别是危化品船舶污染风险、安 全风险、稳定风险评估。这一系列科研项目,为下一步实施方 案编制、X市内河搜救中心配套工程建设、X市应急物资设备库 建设、船舶防污染生态走廊的打造,提供科学依据。 以X省道(新淮江公路)X段创建绿色公路主题性项目创 建为载体,紧扣“低碳感知公路、X绿色走廊”主题,将绿色公 路理念融入规划、设计、施工、运营、养护等全寿命周期过程 中,实施节能减排技术措施X项。其中,“桥梁结构群协同监测 评估先进技术及应用”项目,通过北澄子河大桥、盐邵河大桥和 宝射河大桥健康监测运行平台建设,成为国内首个面向感知公 路的国省干线桥梁简易型状态监测系统研究,首次提出了将间 断式与实时采集的数据相结合的桥梁结构状态评价技术,对全 国范围常规桥梁简易型状态监测系统的设计与实施起到了指导 作用,获得了中国公路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以省厅第一批交通运输信息化综合应用示范县创建单位 ——我市江都区开展的基于“云上X”的交通运输信息化综合应 用示范县项目为载体,将利用科技创新,找到新的模式、孵化 新的服务,促进产业创新,产生新的社会效益,力求带动苏中 地区区县交通协同发展。 三、高标准建设,引领品质工程创建 一是突出科技推广引领品牌建设。强化品牌创建、推行质 量安全创优理念。近年来,在全市交通建设项目中继续开展“瘦 西湖杯”优质工程、“五亭桥杯”平安工程创建活动,在打造带有 X交通特色的质量安全自有品牌的同时,鼓励规模以上项目积 极参加省、市“品质工程”创建,打造品质示范工程,比科技化 、比标准化、比信息化、比绿色化,鼓励高速公路、重点国省 干线公路、水运工程积极申报部、省优质工程、“扬子杯”等质 量品牌和“平安工地”示范工程。鼓励项目在创优中落实创新发 展举措,推广新技术运用,促进科研成果转化。京杭大运河邵 伯三线船闸被获交通运输部“优质工程奖”,高邮X列入全省首 批品质工程示范创建项目,X年申报省“优质工程奖”复查项目 X个,挂牌创建项目X个,运东船闸获批省优质工程。品牌创建 的深入开展,为全市工程质量安全控制注入了动力。 二是突出科技管理手段运用。立足“品质工程”,推行全寿 命品质发展理念。一是从设计阶段贯穿生态环保、节能减排、 科技创新新理念。推广运用先进技术理论和方法,推广先进适 用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装备和新标准。二是倡导绿 色施工管理理念,推广土方路基施工过程扬尘防治,沥青混凝 土拌合扬尘及沥青烟气的防治,灰土拌合、水泥混凝土拌合扬 尘的防治等新理念和技术。三是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加强节约用 地和保护耕地措施,加大公路绿化美化力度,有效降低公路建 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大力提倡精细化管理,把工程建设与环 境建设结合起来,把生态保护、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贯穿于工程 建设全过程。四是明确工程管理创新目标,采用BIM技术对大 桥主体进行优化设计,模拟施工过程,优化施工方案;采用集 成系统软件和信息化平台进行项目管理;采用二维码技术对在 建项目人员、机械、设备进行实名制和“一机一码”管理;关键 部位、施工关键环节实现视频监控全覆盖;工程建设全面开展 集约化生产,做到钢筋加工厂、拌合厂、混凝土拌合场“三集中 ”管理,生产安装过程实现可追溯管理等。 三是突出标准化管理提升成效。高速公路、干线公路、干 线船闸等全面推进标准化管理、标准化施工,参建单位管理、 安全管理、工地建设、路基工程、路面工程、桥梁工程、船闸 工程等标准化施工和标准化管理经验日益成熟,质量安全控制 控制评价体系进一步规范,“平安工地”创建标准、质量监督程 序和标准等进一步完善。在此基础上,鼓励弘扬工匠精神。引 导企业通过开展设备微改造、工艺微改进、工法微改良,提高 施工作业标准化、专业化、信息化管理水平。对省内外好的微 创新成果和工程质量安全技术公关成果进行提炼形成成果清单 推广,共同开展质量通病的防治和新技术的推广。鼓励企业积 极参与课题研究、地方标准、工艺工法研究,推广基于物联网 施工质量管控一体化、泡沫沥青混凝土、抗车辙沥青混凝土、 钢筋数控加工与机械连接新工艺、桥面铺装抛丸等成熟技术。 交通发展离不开科技创新。我们将认真贯彻本次大会精神 ,全力以赴,全心投入,扎扎实实推进交通科技创新发展,助 力打造交通强国X样本。 加强信息技术应用 推动智慧交通发展 ——X市交通运输局 近年来,我市注重信息技术与传统交通运输的融合应用 ,有力推动了智慧交通的发展,纵横网络基本成型,公路、航 道、运管、海事、公交等建成业务管理系统,省市县三级行业 管理体制均建立数据传输通道和应用系统,智慧公路、智慧航 道、智慧运管、智慧海事、智慧公交等项目成果显著、应用良 好。 一、智慧交通实现重点突破 一是在陆上,开展了智慧公路、超限运输不停车检测系统 、路网运行监测体系、协同巡查系统、智慧施工信息化系统、 智能公交系统和营运客车、营运货车特别是危险品货车智能调 度系统等建设,公路已实现城市进出口道路监测全覆盖,重要 节点监控覆盖率达X%以上。 二是在水上,开展了免维护智能一体化航标灯改造、内河 船舶智能过闸系统(水上ETC)和感知航道系统应用以及智慧 海事、智慧渡运建设,航道建成水上应急指挥中心,地方海事 实现电子审图及船舶异地营运检验,建成船员服务“口袋工程 ”,特别是自主开发了X市水上交通安全现场监管服务综合系统 和船舶航行安全预警系统,极大提升了水运行业智慧安全管理 水平。 三是国家级试点、示范层面,突破瓶颈,建成惠龙港网上 现货交易平台和货运集配电子商务平台,获得习近平总书记高 度肯定,积极推广电子票务、公交信号优先系统和智能叫车 ,公交运行“畅行X”APP,逐步实现乘车移动支付,结合国家综 合运输服务示范城市建设,初步建成了交通信息综合指挥中心 省部级示范项目,结合国家绿色交通示范城市建设,初步建成 了绿色交通综合管理平台部级重点项目并上线试运行。 二、加强科技创新,注重现代信息技术融合应用 一是设置专门的科技信息主管部门,积极寻求对外合作 ,努力发挥科技进步对交通领域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 等各项工作的支撑引领作用。 二是紧密联合部科学研究院、部公路科学研究院、国家智 能交通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X大学、X大学、X中路信息科 技有限公司、X擎天科技有限公司、X金海星科技有限公司等各 层面企事业研究单位,围绕智慧交通规划、建设、应用、科研 、服务、咨询、运营、管理、成果转化等领域,积极探索政企 合作新路子,开展了一系列兼具针对性、基础性、前瞻性和较 强实用性的课题研究。 三是着力打造了甩挂与网络化运输云平台、营运客车智能 调度系统、基于“互联网+”的空地联运综合出行、智慧公交、智 慧施工、城市交通重点领域(包括公交、危险品运输、长江汽 渡等)本质安全的智慧管理体系、基于信令数据的路网管理体 系、城市快速路智能交通信息发布系统和绿色交通综合管理平 台等一批政产学研全方位、全过程、全产业链创新示范项目。 三、创新思路,扎实推动智慧交通发展 下阶段,按照“统筹规划,整合资源,重点突出,有序推 进”的思路,大力推进信息技术与交通全面融合,积极推动互联 互通,实现信息共享、业务协同和智慧决策;以管理和运营机 制创新为手段,加强交通智能化保障力度,在现有三级行业管 理体系下进一步优化完善顶层设计,注重与省交通运输信息化 近年发展规划对接,加强一体化综合出行服务体系建设,重视 关键技术突破和“互联网+交通”的创新应用与多源交通信息采集 体系及数据资源管理体系建设;满足人民群众对出行安全和便 捷要求,并为信息化新兴产业提供应用环境和市场,使智慧交 通成为X交通发展的重要支撑和智慧城市建设的主力军。 一是理念创新。探索运行管理新模式,走“政企合作、市 场运作”的办法,初步设想是拿出这个平台内的一些公共资源 ,比如,车票收入、广告、大数据等,与相关企业合作运营 ,来分担运营费用,保证持续的软硬件投入。探索项目建设新 途径,建设交通信息指挥中心,充分整合现有资源,实现管理 共享、信息共享、资源共享。充分发挥市场引领作用,扶持发 展一批专业化、共享化的智慧交通服务平台。探索服务功能新 拓展,通过互联网+综合运输构建智慧交通,推动运输服务产 业链重构和生态圈再造,打造面貌全新的运输服务升级版。 二是科技创新。积极研发与应用新型交通感知技术,互联 网+技术,数据融合分析技术等,实现交通状态全面感知,交 通智慧决策分析,全面提升企业运营效率、行业管理水平与居 民出行体验。建设交通仿真系统,实现宏观交通建模与微观交 通仿真,为客流预测、交通规划、交通设施设计、交通影响分 析等工作提供支持,提升相关工作的科学与合理性,促进交通 规划与基础设施建设的精细化发展。研发行业、企业智能化应 用系统,例如工程建设智能化支持系统、公交客流采集分析系 统、线网优化调整系统等智能化交通行业决策支持系统,全面 提升行业管理与企业运营的智能化水平与工作效能。尤其在物 流信息平台、水运智能化建设等方面,充分利用惠龙易通物流 信息平台等良好基础,加强技术开发与科技创新,建设国家级 示范工程。 三是制度创新。创新体制,充分考虑租车、汽修、驾培等 行业的新型共享经济形式与传统交通产业的有机融合,推进车 辆、服务等社会资源的共享利用,提升资源利用效率,实现共 享经济的健康发展。创新数据开放共享机制,建设数据资源体 系,推动行业内部、跨行业及政企之间的数据共享和交换,同 时对社会公众开放数据资源,实现数据高效交换共享与多元化 服务。促进行业内部数据共享,推动交通运输局及下属单位内 部的数据共享交换,确定数据标准规范,建设数据共享交换平 台,集成行业内部重要数据,实现不同部门间所需数据的便捷 共享,将数据共享交换平台作为市级数据节点,与省交通运输 厅信息中心实现对接,实现省内交通数据的传输共享;做好与 交管、气象等部门的协调工作,考虑以数据换数据、数据换服 务及产品等多种形式,促进跨行业数据共享交换,提升数据利 用水平;加强政企合作,考虑以数据换服务等模式,对企业、 公众开放数据,充分利用市场力量发掘数据潜在价值,提供更 加优质的出行及信息服务。创新投融资体制,人才培养机制等 ,为智慧交通发展注入新鲜活力。应用互联网经济思维,考虑 用户量价值、广告价值等多种因素,吸引社会资金投入;积极 开展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在惠龙易通平台等开展国际合作 的良好基础上,引进国外高端人才与先进技术,推进高新产业 发展与技术进步,提升交通行业智慧化水平。 四是服务创新。X市近年智慧交通建设需以公众服务为中 心点,寻求创新出行服务新模式,提升居民出行体验。例如 ,通过政企合作的信息服务模式,充分利用市场力量与技术优 势,通过网络、电话、APP,微信、微博等多种方式提供优质 服务;推进公交车WiFi覆盖、市区WiFi覆盖等工作,提供舒适 的网络环境;将道路信息服务与水路信息服务相结合,将信息 服务与购票支付、出租电召等相结合,实现“一机在手,出行无 忧”的生活方式;继续推进发展“空地联运”等模式,提供便捷的 出行换乘服务等。在物流方面,继续完善网上在线交易电子商 务平台、货物集配电子商务平台和综合信息服务平台,整合电 信、保险、银行等多方资源,实现空驶运力与待运货源在线智 能配对、事故在线理赔和费用在线支付等。 依靠科技创新 提升发展水平 ——X市交通运输局 科技创新是中央新发展理念的核心要义,是提高经济发展 质量和效益的根本之策。近年来,我们紧紧围绕建设创新驱动 经济强市的发展目标,牢牢牵住科技创新这个“牛鼻子”,走好 科技创新这步“先手棋”,精准聚焦,强化举措,持续发力,推 动了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加快推进交通信息化建设工作。目前,建成了X交通 指挥中心、初步搭建了X交通视频联网监控平台、升级改造了 交通信息中心机房、组织开发了交通综合信息平台及畅行 XAPP服务、X市交通建设工程监管服务平台、两客一危监管平 台等,完成了省、市、县三级纵向联网,公路、航道、海事、 运管横向联网。 二、加大推广新材料、新技术、新结构应用力度。X目前 在建通扬线航道整治工程,工期X年,概算投资X万元。通扬线 是部省干线航道网的组成部分,规划三级。老旧驳岸改造。设 计中采用钢板桩、灌注桩,减少土地征用、开挖和回填量,施 工中应用自动行走式静压机械设备,不仅施工精度高、效率高 ,而且降低施工噪音。在迎江桥弯曲段也采用桩基锚固结构 ,减少拆迁和开挖。新建驳岸。采用重力式等定型结构,通过 结构形式优化,便于施工组织和施工管理。施工中,采用集中 拌和和统一供料,保证质量,减少跑冒滴漏,施工模板统一使 用可滑移钢模,提高工程质量、模板使用周转次数;另外,在 施工中加强扬尘防治监管工作,主要采用覆盖、绿化、冲洗等 措施减少扬尘,通过检查、督促整改等手段达到整治目的。十 里花海项目。在泰东河口-泰镇高速段长X公里的航道两岸范围 内,通过栽种各色树木、花卉,形成全年常绿,四季有花,给 人民群众提供就近出行休闲的好去处。目前处于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