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专题党课 :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解读(第一届写作大赛入围稿件)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专题党课 :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解读(第 一届写作大赛入围稿件) 同志们: 今天由我给大家上一堂神圣而庄重的党课。今天的党课是我临时请示支部 书记后以普通党员身份给大家上的课。 因为近一周时间来,抗美援朝应该是大家工作生活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10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大会 上发表了重要讲话,全国各级各类媒体发布大量相关文章,电视、微信、抖音上公 开了大量的珍贵资料。下面,与大家一同分享一下我的学习和思考。 首先,我们一同对那段历史进行再学习。在座的各位在上学期间,都不同 程度对抗美援朝基本知识进行了学习。下面我们对此进行重温。 一、抗美援朝战争的历史背景 朝鲜半岛的分裂。1945年8月13日,苏军开始在朝鲜东部清津地区登陆 ,14日,日本帝国主义投降。为划分对日本占领地区受降范围,经苏美协商,在朝 鲜以北纬三十八度线(以下简称三八线)为界,以北为苏军受降区,以南为美军受降 区。根据开罗宣言精神,1945年12月27日,苏、美、英三国外长莫斯科会议达成 协议,由驻朝鲜的苏军司令部和美军司令部组成联合委员会,协助南、北朝鲜迅速 建立一个统一的临时政府,但是由于苏、美双方在一些重大问题上意见分歧而未能 实现。1948年8月15日,在朝鲜半岛南部大韩民国成立,9月9日,北部朝鲜民主 主义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在朝鲜半岛上出现了两个不同性质的政权,形成南北分 裂、对立的局面。围绕朝鲜统一问题,双方之间的斗争日益尖锐化,三八线上武装 冲突日增,局势日趋紧张。1948年10月,苏联把朝鲜半岛北半部的行政权移交给 朝鲜政府,同年12月25日,苏军全部撤离朝鲜。 金日成欲武力统一朝鲜。朝鲜半岛分裂为两个对立的国家以后,南北双方 都试图通过武力实现民族统一。1950年5月中旬,金日成秘访北京按照斯大林的要 求,向毛泽东通报了对韩战争的意图,毛泽东持反对意见,认为此时发动战争时机 不够成熟。斯大林要求毛泽东调几个师的兵力到东北,布防于丹东——沈阳一线。 毛泽东要求苏方提供几个师的武器,斯大林回复称装备问题可以帮助解决一些,但 要求中方尽早布置兵力;5月15日,毛泽东表示同意金日成统一半岛的计划,但是 朝方并未告知具体的时间。 朝鲜人民军的南进与美国的干涉。1950年6月25日,朝鲜人民军南进作战 ,朝鲜战争爆发。28日即攻占南韩的政治中心汉城。韩国军队在朝鲜的强大攻势下 ,节节败退。美国为维护其在亚洲的利益,立即出兵干涉。6月26日,美国总统杜 鲁门命令驻日本的美国远东空军协助韩国作战,6月27日再度命令美国第七舰队驶 入基隆、高雄两个港口,在台湾海峡巡逻,阻止中国人民解放军渡海进攻台湾。美 国驻联合国代表向安理会提交了议案,授权组成“联合国军”帮助韩国抵抗朝鲜军 队的进攻。联合国最终以13对1的表决结果通过了美国提案,要求各会员国在军事 上给韩国以“必要的援助”。“联合国军”以美军为主导,其他15个国家也派小部 分军队参战。7月5日美军参加了第一场对朝鲜的战役。朝鲜人民军处于节节胜利 ,先后发动了汉城战役、铁原战役、大田战役和洛东江战役,占领了韩国90%的地 区和92%的人口,把韩、美军压缩到洛东江以东约一万平方公里的大丘、釜山间的 狭小地区。8月31日,又发动了釜山战役,先遣部队打到了北纬35度线上,但是此 后战局处于胶着状态。 美军越过三八线、威胁中国安全。1950年6月28日,毛泽东发表讲话,号 召“全国和全世界的人民团结起来,进行充分的准备,打败美帝国主义的任何挑衅 ”。中央军事委员会根据毛泽东的提议,于7月13日作出《关于保卫东北边防的决 定》,抽调第13兵团及其他部队共25.5万余人,组成东北边防军。后又调第9、第 19兵团作为二线部队,分别集结于靠近津浦、陇海两铁路线的机动地区。1950年 9月15日,美军第10军于朝鲜半岛南部西海岸仁川登陆,朝鲜人民军腹背受敌,损 失严重,转入战略后退。9月30日,周恩来发表讲话,警告美国:“中国人民决不能 容忍外国的侵略,也不能听任帝国主义者对自己的邻人肆行侵略而置之不理。”但 是麦克阿瑟认定中国不敢出兵与美国对抗,所以美国不顾中国政府的多次警告 ,10月1日美军越过北纬38线,19日占领平壤,企图迅速占领整个朝鲜,并公然声 称:在历史上,鸭绿江并不是中朝两国截然划分的、不可逾越的障碍。同时,美国飞 机多次侵入中国领空,轰炸丹东地区,战火即将烧到鸭绿江边。 1950年10月8日,朝鲜政府请求中国出兵援助。中国应朝鲜政府的请求 ,作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决策,迅速组成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参战。10月 19日晚,彭德怀率领中国人民志愿军第38、第39、第40、第42军(以后又增调了 第50、第66军)和炮兵第1、第2、第8师以及一个高射炮团、两个工兵团,分别从 安东、长甸河口(今上河口)和辑安等地,先后跨过鸭绿江,进入朝鲜北部地区。第 13兵团过江后,于10月20日改组为中国人民志愿军总部。10月25日,志愿军打响 了驻军朝鲜后的第一仗。 二、战争过程 1950年10月19日,中国人民志愿军在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彭德怀率领下,跨 过鸭绿江,赶赴朝鲜战场,25日,揭开抗美援朝战争序幕。 从1950年10月25日——1951年6月10日,为第一阶段。这个阶段 ,中国人民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采取以运动战为主,与部分阵地战、游击战相结合 的方针,连续进行了五次战略性战役。 第一次战役是志愿军于1950年10月25日至11月5日,在朝鲜人民军配合 下,在朝中边境及其附近地区,对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及其指挥的韩国军队突然发 起的进攻战役。10月25日,志愿军发起战役,将“联合国军”从鸭绿江边驱逐到清 川江以南,挫败了“联合国军”企图在感恩节(11月23日)前占领全朝鲜的计划 ,初步稳定了朝鲜战局。第一次战役志愿军共歼敌15000多人。 第二次战役是志愿军于1950年11月7日至12月24日,在朝鲜人民军配合 下,将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及其指挥的韩国国军诱至预定战场后,对其突然发 起反击的战役,是扭转朝鲜战局的一次战役。“联合国军”兵败于西部战线的清川 江两岸和东部战线的长津湖畔,放弃平壤、元山,退至“三八线”以南。(也就是 在此时发生了悲壮的长津湖战役。)11月24日,“联合国军”发起旨在圣诞节结束 朝鲜战争的总攻势。志愿军按预定计划,将“联合国”军诱至预定地区后,立即发 起反击,给以出其不意的打击。“联合国军”兵败于西部战线的清川江两岸和东部 战线的长津湖畔,被迫弃平壤、元山,分从陆路、海路退至“三八线”以南。第二 次战役志愿军共歼敌36000多人。 第三次战役是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于1950年12月31日至1951年1月8日 ,为打破美国政府“先停火,后谈判”,争取喘息时间,卷土重来的阴谋,突破 “三八线”,对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及其指挥的韩国国军进行的进攻战役。志 愿军集中6个军,在人民军3个军团协同下,对依托“三八线”既设阵地进行防御的 “联合国军”发起全线进攻,将其从“三八线”击退至北纬37°线附近地区,占领 韩国首都汉城(今首尔),并适时停止了战役追击。第三次战役共歼敌19000多人。 第四次战役是1951年1月25日至4月21日,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为制止美 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及其指挥的韩国国军发动的攻势,争取时间掩护后续兵团到 达,进行反击准备,在“三八线”南北地区进行的防御战役。志愿军连续取得三次 战役胜利后,主力转入休整。“联合国军”发现志愿军补给困难、第 一线兵力不足,便迅速补充人员、物资,调整部署,于1951年1月25日恢复 攻势。志愿军立即由休整转入防御,与朝鲜人民军一起,展开第四次战役。3月 14日,中朝军队撤出汉城。麦克阿瑟同杜鲁门在侵朝政策上发生严重分歧,杜鲁门 于4月11日撤销麦克阿瑟的职务,任命李奇微为“联合国军”总司令。4月21日 ,将“联合国军”扼制在“三八线”南北附近地区。第四次战役志愿军虽有较大损 失,但仍歼敌7.8万多人。 第五次战役于1951年4月22日发起,至6月10日前后结束,历时50天 ,战役的结果是志愿军和人民军将“联合国军”从三八线附近地区打退到汉江南岸 地区,但又被“联合国军” 推回到三八线南北地区,志愿军和人民军共歼灭 “联 合国军”8.2万余人,自身作战减员8.5万余人。首先集中志愿军11个军和人民军 1个军团于西线实施主要突击,再次越过“三八线”,直逼汉城,至6月10日,战线 稳定在“三八线”南北地区。第五次战役志愿军共歼敌8万多人。 经过7个多月的军事较量,美国政府认识到如将主要力量长期陷于朝鲜战场 ,则对其以欧洲为重点的全球战略极为不利。加上国内外反战情绪日益高涨,因此 ,决定转入战略防御,准备以实力为基础,同中朝方面举行谈判,谋求“光荣的停 战“。中朝方面,经过五次战役,也深感在技术装备上,中朝人民军队仍处于劣势 。在现有武器装备条件下,要想在短时间内歼灭敌人的重兵集团是困难的。鉴于美 国已表示愿意谈判,于1951年6月中旬,提出“充分准备持久作战和争取和谈达到 结束战争”的战争指导思想和在军事上采取“持久作战、积极防御”的战略方针 ,据此,适时进行战略转变,由运动战为主转变为阵地战为主,由军事斗争为主转 变为军事、政治(外交)斗争“双管齐下”。 从1951年6月11日——1953年7月27日,为抗美援朝战争第二阶段。 这个阶段,中朝人民军队执行“持久作战、积极防御”的战略方针,以阵地战为主 要作战形式,进行持久的积极防御作战。其特点是:军事行动与停战谈判密切配合 ,边打边谈,以打促谈,斗争尖锐复杂;战线相对稳定,局部性攻防作战频繁;战 争双方都力图争取主动,打破僵局,谋求于自己更有利的地位。1951年7月10日 ,战争双方开始举行朝鲜停战谈判。从此,战争出现长达两年多的边打边谈的局面 。 1951年7月26日,停战谈判讨论军事分界线问题时,竟企图以军事进攻迫 使朝中方面就范。8月中旬——10月下旬,“联合国军”采取“逐段进攻,逐步推 进”的战法,连续发动了夏、秋季局部攻势。并从8月开始,实施了长达10个月的 以切断中朝人民军队后方供应为目的的“空中封锁交通线战役”即“绞杀战”。为 打破美国空军的空中封锁,保障交通运输,志愿军发起了“反绞杀”斗争。 1952年春,“联合国军”方面为扣留朝中战俘,提出所谓“自愿遣返”的 原则,反对中朝方面提出的全部遣返的主张,使停战谈判陷入僵局。此时,“联合 国军”接受了发动夏、秋季局部攻势受挫的教训,采取以小规模的进攻行动和空军 的破坏活动,维持其防线和配合其谈判。1952年秋,中朝人民军队有组织有计划地 在全线进行具有战役规模的战术反击作战,攻占了“联合国军”许多营以下阵地。 接着在规模较大、持续时间较长的上甘岭战役中,粉碎了“联合国军”发动的 “金化攻势“。 为促进停战实现,志愿军与朝鲜人民军一起,发起抗美援朝战争1953年夏 季反击战役。从5月中旬开始,先后对“联合国军”进行三次不同规模的进攻。经第 一、第二次进攻作战,迫使“联合国军”方面作出妥协。在停战协定即将签署之际 ,韩国当局声称要“单独干”、“北进”,中朝人民军队为实现有效的停战和停战 后处于更有利地位,决定给韩国军队以打击,于7月中旬发起以金城战役为主的第三 次进攻作战,迫使“联合国军”方面向朝中方面作出实施停战协定的保证,有力地 促进了停战的实现。 1953年7月27日,战争双方在朝鲜停战协定上签字。至此,历时2年零9个 月的抗美援朝战争宣告结束。 三、双方伤亡情况 人员伤亡:美国官方公布美国人在朝鲜战争中的作战减员共计142091人 ,其中阵亡33629人,负伤103284人,失踪或被俘5178人。美国在朝鲜战争纪 念墙上公布的数字为阵亡54246人,失踪8177人,被俘7140人,伤103284人 ,总计172847人。美国在战争中的战费支出是400亿美元,消耗作战物资7300余 万吨。中国人民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1953年8月14日公布,从1950年6月25日至 1953年7月27日,朝鲜人民军和中国人民志愿军共歼敌(包括毙、伤、俘 )109.3万余人。1953年10月23日美联社公布的“联合国军”伤亡总数是147万 余人。美国与韩国官方公布各自作战减员数字总和为113万余人(不包括其他“联合 国军”作战减员)。 1951年8月15日,志愿军作战处关于志愿军作战减员统计数字为:阵亡 115786人,战伤221264人,失踪、被俘29095人,共计366145人。(近期官 方公布的牺牲人数197653名。) 财务损失:据有关统计,中国为进行抗美援朝战争共消耗各种作战物资 560余万吨,战费62.5亿元人民币(相当于当时的25亿美元)。志愿军共损失坦克 9辆、飞机231架、各种炮4371门、各种枪87559支(挺)。联合国军从 1950年6月25日到1953年7月27日停战时止,被中朝军队击落、击伤“联合国军 ”飞机累计共12224架;被击毁击伤和缴获坦克3064辆;被击毁击伤和被缴获各种 炮7695门,被击沉击伤舰艇257艘。其中志愿军击毁击伤“联合国军”坦克 2006辆、汽车3165辆、装甲车44辆、飞机10629架、各种炮583门;缴获“联合 国军”坦克245辆、汽车5256辆、装甲车51辆、飞机11架、各种炮4037门、各 种枪73262支(挺),及大量物资和装备。 四、抗美援朝战争的伟大意义 “70年前,由中华优秀儿女组成的中国人民志愿军,肩负着人民的重托、 民族的期望,高举保卫和平、反抗侵略的正义旗帜,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 ,发扬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同朝鲜人民和军队一道,历经两 年零9个月艰苦卓绝的浴血奋战,赢得了抗美援朝战争伟大胜利。伟大的抗美援朝战 争,抵御了帝国主义侵略扩张,捍卫了新中国安全,保卫了中国人民和平生活,稳 定了朝鲜半岛局势,维护了亚洲和世界和平。抗美援朝战争伟大胜利,将永远铭刻 在中华民族的史册上!永远铭刻在人类和平、发展、进步的史册上!” 这是10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 70周年大会重要讲话的开篇论述。 抗美援朝战争为什么如此重要而神圣,理由有如下几点: 一是打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大国形象。美国悍然对1950年6月爆发的朝 鲜内战进行武装干涉,同时无视中国政府的一再警告,侵入台湾海峡,轰炸我东北 边境,把战火烧到了新生的中国国土,把朝鲜内战演变为一场大规模的国际性局部 战争,其称霸全球和在全球遏制共产主义的企图昭然若揭。 在美国看来,中国的近代史明明白白地书写了一个“步步退让”“妥协求 安”的形象;新中国的最强盟友——苏联尚且畏惧美国三分;美国后面还站着英国 、法国等16国“联合国军”,一个积贫积弱、百废待兴的新生中国没有理由不选择 “苟安”,以换取和平建设环境。 但他们错了!今日之中国不再是东亚病夫,这头沉睡的雄狮醒来了。历史 告诉我们:对侵略者让步,只会让它更加肆无忌惮;而奋起应战,才可能赢得主动 ,赢得和平。应朝鲜党和政府的请求,中共中央和毛泽东主席高瞻远瞩、毅然决然 地作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历史性决策,以大无畏的英雄气概果敢承担起了保 卫和平、反抗侵略的历史使命。这次胜利,顶住了美国侵略扩张的势头,稳定了朝 鲜的局势,保卫了中国大陆的安全,是维护世界和平与人类进步事业的伟大胜利。 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是中国自鸦片战争以来,首次在境外取得的决定性 胜利,有力地震慑了美国,极大地震动了全世界,彻底把近代以来中国的国际形象 ,从被侵略、被拯救的可怜形象,改写成了拯救者、保护者的英雄形象。美国也不 得不承认,中国“再也不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时的那个软弱无能的国家了”,中国在 这场战争中“赢得了声誉”“提高了地位”。从此,中华人民共和国以大国姿态登 上国际舞台,为新中国建设争取到了宝贵的和平环境,真正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二是打破了美国不可战胜的“神话”。毫无疑问,抗美援朝战争是一场实 力对比悬殊的较量。美国是世界经济、军事头号强国,美国军队武器装备先进,在 朝鲜战场上出动陆海空三军联合立体作战,动用了当时除核武器以外所有新式武器 ,掌握着战场的制空权和制海权,地面部队全部机械化。中国的新生政权刚建立一 年,忙于恢复经济和医治战争创伤,志愿军武器装备相当落后,基本上是陆军在少 量坦克和炮兵支援下的单一地面作战,后期参战的少量空军也仅能掩护后方主要交 通运输线和进行局部空中作战。刚刚成立一年的新中国造不出飞机,志愿军主要靠 步兵加少量炮兵作战。而美军投入到战场的有飞机约1200架、各型舰艇300余艘、 坦克1000余辆,地面部队全部机械化。志愿军在极为艰难的条件下,以劣势装备与 敌人展开殊死较量。但就是在这样极其艰难的条件下,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不 到8个月,连续进行了5次战役后,就同朝鲜人民军把侵略军从鸭绿江和图们江边赶 回到三八线附近,一举收复了朝鲜北部广大土地。第一任“联合国军”总司令麦克 阿瑟,这位美国陆海空三军中获得勋章最多的陆军五星上将,后来感慨“谁跟中国 陆军在陆地上打,一定有病”,因为在交战过程中,他鲜有胜绩,中国人民志愿军 发动突然性打击的第一次战役取得了胜利,他还不相信中国居然敢出战。此后,志 愿军又构筑起铜墙铁壁般的纵深防御阵地,在粉碎敌人的重点进攻和细菌战后,还 进行了多次进攻战役,迫使侵略者停战谈判。著名的上甘岭战役中,中国人民志愿 军用坑道、火炮和手榴弹战术,以更低的伤亡人数,战胜了“联合国军”大炮、坦 克、飞机几乎把我阵地炸平的强大火力,炮弹还只发射了敌军的1/4。1953年7月 27日,美国不得不在停战协定上签字。 正是敢于斗争、善于斗争,中国人民志愿军创造了世界军事史上著名的以 弱胜强的范例。抗美援朝战争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以弱胜强,而是一个积贫积弱百余 年、还没来得及喘口气的新生国家,对不可一世、独立战争以来从无战争败绩的第 一大强国的以弱胜强,是一种国力差距极度悬殊下不可思议的以弱胜强,是一次改 写国家命运和世界格局的以弱胜强。这场战争打破了美国不可战胜的“神话”,是 对亚洲和世界人民反对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的民族解放斗争的极大鼓舞,推动了世 界范围内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发展。 三是打造了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 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大会重要讲话中指出:波澜壮阔的抗美援朝战争中,英雄的 中国人民志愿军始终发扬祖国和人民利益高于一切、为了祖国和民 族的尊严而奋不顾身的爱国主义精神,英勇顽强、舍生忘死的 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不畏艰难困苦、始终保持高昂士气的革命 乐观主义精神,为完成祖国和人民赋予的使命、慷慨奉献自己 一切的革命忠诚精神,为了人类和平与正义事业而奋斗的国际 主义精神,锻造了伟大抗美援朝精神。一支有理想的军队是战无不胜的。中国人 民志愿军的理想是“保家卫国”。有理想的军人是敢于牺牲生命的:用身体挡住敌 人枪口的黄继光;战斗到只剩一人一枪仍然坚守阵地,最后抱起炸药包与敌人同归 于尽的杨根思;在烈火中永生的邱少云;长津湖畔,一整连官兵以战斗姿势受冻牺 牲,成为一尊尊巍然屹立的冰雕;松骨峰下,整整一个连只剩下7个活着的战士;上 甘岭上,那场43天的血肉相搏……人在阵地在!多少不知名的高地上,面对敌人的 狂轰滥炸和反复进攻,英勇的志愿军舍身忘死,顽强地同敌人血战到底,谱写了气 壮山河的英雄壮歌:连长牺牲了,排长顶上,排长牺牲了,班长代理,班长牺牲了 ,战士接替;子弹打光了,就用石头砸,刺刀拼弯了,就用手抓嘴咬;有的官兵中 弹后依旧手握武器,继续将弹药悉数打入敌军,直至意识消亡;有的官兵身中数弹 流血不止,拼尽最后力气拉响手榴弹或炸药包冲向敌人……中国人民志愿军涌现了 30多万名英雄功臣和近6000个功臣集体。他们是中华民族的英雄儿女,是祖国安 全和世界和平的坚强卫士,是“最可爱的人”。 一个觉醒了的,敢于为祖国光荣、独立和安全而奋起战斗的民族是不可战 胜的!毛泽东主席指出,抗美援朝的胜利“主要是因为我们的战争是人民战争,全 国人民支援,中朝两国人民并肩战斗”。中国人民为国家利益是敢于牺牲自身利益 的:轰轰烈烈的抗美援朝运动中,全国城乡到处出现父母送儿女、妻子送丈夫、兄 弟争相入伍的感人场面;成千上万的铁路职工、汽车司机和民工纷纷到朝鲜前线去 担任战地运输和勤务工作;医务工作者组织了大批医疗服务队,为中朝军队服务 ;慰问志愿军运动、捐献武器运动、优待志愿军烈军属运动……据统计,全国人民 为朝鲜前线提供作战物资达560多万吨,直接军费为62亿元人民币,而战争期间国 内每年的经济平均增长率高达15%,创造了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奇迹。正是由于全国 各族人民的大力支援,才形成了同仇敌忾、战胜一切困难和强大敌人的无穷力量。 五、让人泪流满面的历史故事 读懂历史,就要结合发生在当时的故事,一幕幕上演的故事是最有说服力 的证据。这也是我为什么这次要求给大家讲党课的主要理由。好久没有流泪甚至是 失声痛哭了,在这几天读这段历史的过程中,我流过了多次的泪自己也记不清了。 毛泽东珍藏岸英遗物到去世。1950年11月25日,数架美军轰炸机向大榆洞 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部驻地投下数十枚凝固汽油弹,正在作战室的毛岸英(时任俄 语翻译兼机要工作)和参谋高瑞欣牺牲。俩人的遗体被炸弹烧焦,已无从分辨,人 们只得以毛岸英生前佩戴过的手表为线索作出判断。毛岸英牺牲的电报被周恩来和 刘少奇“压”了下来,直到翌年1月初才向毛泽东汇报。据中共中央机要办公室主任 叶子龙回忆,毛泽东将简短的电报看了足足三四分钟,把头埋得很深,抬起头时脸 色非常难看,屋里只听见他的吸烟声。最后,毛泽东“唉……”了一声:“谁让他 是毛泽东的儿子……”中共中央办公厅主任杨尚昆也曾回忆,一声长叹后,毛泽东 说,“牺牲的成千成万,无法只顾及此一人。事已过去,不必说了。”彭德怀事后 向毛泽东汇报时,毛泽东说:打仗总是要死人的嘛!志愿军已经献出了那么多指战 员的生命。岸英是一个普通的战士,不要因为是我的儿子,就当成一件大事。在与 周世钊谈话时,毛泽东又表示:当然你说如果我不派他去朝鲜战场上,他就不会牺 牲,这是可能的,也是不错的。但是你想一想,我是极主张派兵出国的,因为这是 一场保家卫国的战争……要作战,我要有人,派谁去呢?我作为党中央的主席,作 为一个领导人,自己有儿子,不派他去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又派谁的儿子去呢 ?毛岸英牺牲后,毛泽东悄悄珍藏着儿子的部分遗物:两件衬衫,一双袜子,一顶 军帽和一条毛巾。这一秘密直到毛泽东去世后,才被整理其物品的工作人员不经意 发现。 长津湖畔“冰雕”连。1950年冬,朝鲜半岛长津湖畔死鹰岭上气温达到零 下40度,号称美军“王牌军”海军陆战队第1师的官兵,见到了令他们胆寒和震惊 的一幕——冰天雪地里一排排志愿军战士举着枪、握着手榴弹,但却没有开火。走 近一看,100多名衣着单薄的志愿军战士早已冻成“冰雕”,但却依然保持着战斗 姿势,手里紧紧握着武器,100多杆枪朝着同一个方向…… 是什么样的一种力量和信念支撑着我们的志愿军战士? 为什么他们宁愿冻死也要坚守在阵地上? 我们从其中一名宋阿毛烈士的绝笔信中找到了答案。 “我爱亲人和祖国/更爱我的荣誉/我是一名光荣的志愿军战士/冰雪啊/我 决不屈服于你/哪怕是冻死/我也要高傲地耸立在我的阵地上。” 这段视频现在都能看上,我看着这段视频真的失声痛哭。无法想象这群最 可爱的人有多伟大!我多方找了资料,这个连129人,冻死了125人,视频上有位 没有腿的老人举起了没有手的胳膊敬礼,他是幸存者之一。在长津湖战役中,志愿 军战士被冻死的事件也是时常发生的事。进入十二月份,朝鲜半岛的夜间最低气温 已经达到了零下40度,即便像美军陆战一师那样武装到牙齿的部队,也是出现了将 近7000人的冻伤。这张纸条被送到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部时,总司令彭德怀瞬间老 泪纵横,过了很久才喃喃地说道:“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