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X学院院长任期内经济责任履行情况述职报告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X学院院长任期内经济责任履行情况述职报 告 本人X,汉族,19XX年X月X日出生于X省X市,19XX年X月毕业于X专业 ,大学学历,X学士。19XX年X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教授职称。20XX年X月任X职 业技术学院党委委员、副院长(正县级)。20X年X月任X职业技术学院院长 ,20XX年X月任X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副书记。其间,19XX年X月至20XX年X月,攻 读X研究生,获省委党校研究生学历;20XX年X月至20XX年X月,参加中共X州委 党校青干班学习;201X年X月至20XX年X月,参加X省委党校高校领导干部培训班 学习。  20X年X月任院长后,主持学院的行政管理工作。在州委州政府及学校党委 的坚强领导下,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 ,推动工作;立足岗位,履职尽责,敢于担当,勇于创新,廉洁自律,全面履行了 党委副书记、院长的职责和任务,有效推动了学校高质量发展,现将任职期间经济 责任履行情况报告如下:  一、学校基本情况  X职业技术学院是一所经X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的全日制普通专科院校。学 校办学历史最早可追溯到19X年西迁X的X省农业专科学校附设高级农业职业学校。 20X年X月,经X省人民政府批准,原X教育学院、X财校、X农校、X工校、X林校和 X供销学校6校合并组建成为X职业技术学院。其后,州机电工程学校、州民族体校 、州艺校、州交校分别于20X年、20X年、20X年并入,X州卫校于20X年并入我校 ,目前尚未完成实质性合并。学校占地X余亩,建筑面积X万平方米,固定资产 XX.X万元,藏书X万余册。下设X个学院,分别是经济管理学院、机电工程学院、 信息工程学院、生物工程学院、建筑工程学院、人文教育学院、旅游管理学院、体 育学院和医学院,涵盖X个专业,现有在校生XX人。截止20X年X月,在编在岗教职 员工X人(其中自费编制X人),外聘教师X人,离退休职工X人,合计X人。其中 :教授X人、副教授X人,享受国务院津贴专家X人。学校是教育部高职高专人才培 养工作水平评估优秀学校、X省示范性高X校、X省优质高职学校。  学校设有中共X职业技术学院委员会(以下简称“院党委”)和院长办公会 两大党政议事决策机构。其中,院党委是学院的领导核心,统一领导学院工作,把 握学院发展方向,决定学院重大事项,监督重大决策执行,支持院长依法独立负责 地行使职权,保证以人才培养为中心的各项任务完成。院长办公会主要研究提出拟 由院党委讨论决定的重要事项方案,具体部署落实院党委决议的有关措施,研究处 理教学、科研、行政管理工作。  二、职责范围和分管的工作  本人从20X年X月至今任X职业技术学院院长,主持学校行政全面工作,分 管审计处,联系人文教育学院。兼任学校数字化校园建设及网络信息安全领导小组 、学校软件正版化工作领导小组、学校冒名顶替上大学专项清查处置工作小组、学 生实习领导小组、学校环保工作领导小组、学校政府采购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学校 “三全育人”综合改革领导小组、平安创建工作领导小组、普法教育工作领导小组 、消防安全领导小组、学校民族宗教工作领导小组组长(与党委书记一起任双组长 );学校综治(维稳)工作领导小组、学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与改进工作领导 小组等X个领导小组组长、学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第一副组长;高校 教师、实验技术人员及其他系列初级职称评审委员会主任。  三、履行经济责任情况  任职期间,面临着市州高X校的共性难题,更存在着五大特殊性难题:一是 无办学的区位优势,办学基础脆弱、成本高;二是块头大、包袱重,学院经历了多 次合并,先后有X所大中专学校合并,资源整合难度很大;三是招生难,尤其是高职 招生难,由于无区位吸引力,加之生源竞争激烈,始终很难走出招生困境,事业发 展受到较大制约;四是资金压力大,政府投入有限,自身发展能力不足,教职工待 遇较低,如何处理好学校建设发展和待遇改善的关系,是我面临的最大难题。  面对薄弱的办学基础、繁重的维修建设任务和巨大的发展压力,任职期间 ,在学院党委坚强领导下,紧紧依靠广大教职员工,以破解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 民族地区创建高水平、有特色的高X校为目标,以服务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为宗旨 ,以立德树人为根本,改革创新,特色创优,各项事业获得长足发展,20X年至 2020年,X职业技术学院先后获得“国际X人才摇篮”、“全国优秀五四红旗团总 支”等X项国家级和“省级优秀高X校”、省级“文明校园”、“X省大学生创业示 范基地”、“X省产业工人培训示范基地”等X项省级荣誉表彰。  (一)学校事业发展等方面主要措施及成效  学校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办 学方向,深入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遵循高职教育发展规律,全面落实党中央、省委 州委决策部署,不忘立德树人初心,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锐意进取,奋 发作为,办学思路清晰,办学定位准确。实现了“基础设施大改善、育人质量大提 高、特色专业大发展、教职工待遇同步改善”的“十三五”事业发展目标。  1.改善办学条件,夯实现代教育发展基础。  一是完善硬件设施,育人环境规范化。学校生均教学行政用房X.X平方米 、生均宿舍面积X.X平方米、生均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X.X万元、生均图书X册,超 过高X校办学基本条件要求。近三年完成南区了第X教学楼维修,主校区第X、第X号 教学楼改造,西区教学楼和中区多媒体教学楼的刷新等。更新学生床架、课桌凳 ,所有教室配备多媒体设备,“政府订单班”教室安装“班班通”;二是改造新建 实训室,办学条件标准化。新建X个实训机房并配齐全新计算机;完成茶艺实训室、 物联网等X个实训室的改造和新建。购买了一批服务于学生技能竞赛、技能鉴定、实 习管理教学软件;三是落实基地建设,教学手段创新化。建成全省大学生创新创业 示范基地,并于20X年“被省教育厅授予“X省大学生创业示范基地”,获得省科技 厅“省级示范众创空间”。建成X个非遗大师工作室;四是推进信息化建设,校园管 理智能化。设计并实施信息化校园“X”建设工程,建成五大基础管理平台、三大核 心业务系统、两大数字资源库和八个应用管理信息系统。改造升级并建成有线无线 一体化网络,实现全校教学办公区域有线无线全覆盖。宽带资源从“十二五”的 XM增加为X.XG。建成国家B级标准机房。建成可同时开出X台套标准服务器资源的 数据中心。  2.加强内涵建设,突出职业特色  一是发展特色专业,理清办学思路。已建成全国示范专业点X个(旅游管理 专业),国家骨干专业X个(畜牧兽医专业、园林技术专业),省级品牌专业X个 (旅游管理、畜牧兽医),省级特色专业X个(建筑工程技术、园林技术、机电一体 化技术、会计),国家协同创新中心X个(富硒产品协同创新中心),国家生产实训 基地X个(机电一体化技术生产性实训基地),国家职业教育实训基地X个。建筑 BIM被确立为国家首批“X+X”试点项目,现共有X个“X+X”试点项目;二是持续 资金投入,强化专业建设。学校现有专业X个,X至20X年共计投入专业建设资金 X.X万元;三是推动产教结合,强化应用优势。打造硒科普、硒文化传播基地,开 办硒专业,开设硒课程,编写硒教材,开展硒科研。围绕非遗传承项目,打造民族 文化传承基地,建X玉露制作技艺、西兰卡普、来凤摆手舞等X个大师工作室,非遗 大师进入课堂教学,非遗项目纳入人才培养方案;四是建设专业集群,促进持续发 展。对接X“一芯两带三区”区域和产业发展布局、X州“X+N”产业及高新区建设 和乡村振兴战略,重点打造旅游管理、畜牧兽医等X大专业群建设。  3.坚持内培外引,加强学校师资队伍建设  一是强化师德师风建设。制定《X职业技术学院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的实施意 见》,将师德师风纳入教师考核评价指标体系,严格实行“一票否决”。二是充实 教师队伍力量。制定鼓励教师攻读硕士、博士学位政策。X至20X年累计投入师资队 伍建设资金X.X万元。截止20X年X月学校在编在岗教职工数达X人,其中专任教师 X人,博士学位X人、硕士学位X人,教授X人、副高级职称X人。博士学位占比从 20X年的X.X%升至X.X%,硕士学位占比从X.X%升至X.X%。学校现有省级教学团 队X个,省教育厅立项建设的技能名师工作室X个,聘有非遗大师X名;三是加强骨 干教师培养。通过岗前培训、校本培训、青年教师老教师“一帮一”工程等培训和 学术交流,先后选派X名教师赴X学习。获得20X年X省教师教学能力大赛一等奖X项 ,三等奖X项。X入选X省“20X年中西部高等学校青年骨干教师国内访问学者 ”;四是实施“双师素质”建设工程。建立与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专业课教师制度 ,实施“百名教师下百企”活动,20X年启动新一轮学校“双师素质”教师认定工 作,“双师素质”教师达X.X%。  4.深化产教融合,打造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一是产教融合,探索协同育人模式。通过深化政府、学校、行业、企业合 作,实现校企合作机制和人才培养模式的协同创新,探索校企双主体育人模式。包 括企业学院模式——机电工程学院与达翔技术公司成立了达翔学院,建筑工程学院 与山河建筑集团联合成立山河民族建筑学院,实行校企“双主体”,学生“双身份 ”;“校中企”校企合作模式——经济管理学院引企入校,X中天亿信科技股份有限 公司、X拓普财税服务有限公司入驻学校,企业享受学校教学资源,学校解决教师社 会实践、实战性教学,学生顶岗实习及学生就业,实现理论和实践的无缝对接;现 代学徒制培养模式——学校旅游管理专业与X众信旅游集团实施“旺季实践,淡季充 电”人才培养模式等,全面深化产教融合共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政府订单培养模 式——学校小学教育、学前教育专业开设政府订单班,缓解我州农村边远教学点、 农村小学和幼儿园师资“分不来、下不去、留不住、呆不久”的困境,以教育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