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在谋划“十四五”期间应急管理工作务虚会上的发言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在谋划“十四五”期间应 急管理工作务虚会上的发言 各位领导、各位同行: 根据会议安排,现就我们“十四五”期间应急管理工作思路 作以下汇报,不足之处,请大家批评指正。 一、在推进应急管理信息化建设上下功夫。 我们经过X年应急管理的实践,体会到五个方面难题:首先 是融合指挥,二是应急通信,三是短临预警,四是全域感知、 五是数据智能。“融合指挥”,指挥必须是左右贯通、上下 联动,横到边,纵到底,横指各个部门,纵是要从上到下,到 基层,到每一个父老乡亲的家里。“融合指挥”,从部门合作 上,就是要打通信息的部门墙业务门,就是要把“孤岛”打 通,所以我们从建立初期就把四十几个部门信息全部打通,后 来有了“数字政府”以后,这个优势会更强。从纵向,我们 建立省市县镇村五级指挥系统,现在我们打通了第四级即镇 一级,五万多个行政村正在打通。“应急通信”,应急通信 太重要了,它主要是在三网都断的时候传不出信息,灾害现场 发生什么事指挥部听不到也看不到,所以我们现在就把应急通 信作为我们的攻关之一,解决了任何场景下,在断电、断网、 断路的情况下能够实时地把灾害现场的音频、视频传送到指挥 部,做到精准指挥。我们现在采取多种方法,天上有卫星,空 中有无人机,地面有自组网,并经过了实战的检验。“短临 预警”,就是精准地预报,小尺寸强降雨短时临近的预报,我 们叫短临预报,就是强降雨能够精准地到镇甚至到村,这样 我们进行应急处置或转移就会更精准。在我们和气象部门共 同的努力下,协同攻关,在全国率先把这个问题解决了。以 前预警只能到县,到县已经是很了不起,现在我们把它到镇甚 至到村。我举个例子,去年X月X日在X市X区X镇X村,那时候三 小时下了X多毫米的雨,我们提前X小时短临预警到这个镇,告 诉他们未来一小时内会有一小时大于X毫米的强降雨,请他们 加强巡逻,加强风险研判,该转移的坚决转移。所以这个镇 连夜转移,转移以后X小时内山洪爆发,山体滑坡,整个村庄 全部被淹没,这X人因为及时转移,没有一人受伤。“全域感 知”,这个感知很重要,靠人的眼睛是一方面,但是天上要 靠卫星感知,地上要靠数据感知,把数据传送到指挥部。视 频感知是大家熟悉的,但它没有数据,所以我们现在有卫星 遥感感知,有数据感知,还有传统的视频感知,空中还有无 人机的感知。通过加强感知网络建设,提升态势感知能力,实 现安全生产、自然灾害、现场救援等领域监测预警和应急处置 动态数据的实时汇聚和智能分析,弥补了全省感知监测能力短 板。目前已接入全省承灾体数据超X余处,接入全省X家危化品 生产企业、X家X个重大危险源、X套重点监管工艺、X个工艺控 制和气体监测物联网感知点位数据,实现实时监测、风险预警 与企业同步。数据智能”,就是把过去所有的数据都要进行分 析,这样才能找出“弱信号背后的强信息”,分析历史,预判 未来,这样才能做到风险防范的主动性,为应对灾害提供辅助 支撑。 以上是我们信息化方面的一些工作,也是“十四五”时期应 急管理信息化建设方面要继续研究发展的重点,我们将主动适 应科技信息化发展大势,一切围绕实战,一切服务实战,以信 息化推进应急管理现代化。 二、在推进应急指挥体系建设上下功夫 XX在应对处置各类灾害事故中,我们突出一个“统”字。 习近平总书记在机构改革的总结会议上专门提到应急管理改 革要处理好统与分的关系。我们认为过去是分的太多,统的 少,应急管理改革以后要改变“九龙治水”这样一种状况,所 以我们在“统”字上下工夫。也就是说在应对各种灾害事故里 面必须发挥“统”的优势。省委、省政府这几年也提出来,我 们也在实践,就是全国全省“一盘棋”响应和应急处置的“四 个一”机制。所以也可以说没有“统”也就没有应急管理的 战斗力,我们在加强应急指挥体系建设方面就是统筹协调前后 方、上下级各方面,做到统一调度、统一指挥、统一行动,包 括统一发布应急响应、统一调度各方资源、统一指挥现场的 处置、统一对外发布应急信息。应急管理在发挥“统”的优势 方面,我们不断地树立“统”的权威,增强“统”的手段,提 升“统”的能力,这就是我们XX这三年在处置各类灾害事故 里面的一些做法和形成的工作机制。“十四五”期间,我们会 在几个方面下工夫:一是把应急委做实。应急委现在是省委、 省政府主要领导任双主任,我们要把应急委做实,形成一系列 工作机制;二是要建设好全省新的现代化的应急指挥中心适应 新形势发展需求;三是树立应急指挥的权威性;四是建立职责 清单制度,对各个部门、地市做到清单动态调整,无缝衔接防 与救的责任链条,落实各行业各部门的防治责任,做到统得清 楚、分得明确。 三、在推进气象灾害精细化预报服务能力建设上下功夫 “十四五”期间我们计划从以下三方面持续地提升气象灾害 精细化预报预警服务的能力。一是建设更加精密的气象监测体 系,努力实现灾害性天气“看得清”。我们将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