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在全省基本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建设现场推进会上的讲话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在全省基本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建设现场推进会 上的讲话 同志们: 本次会议主题是: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及十九届历次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 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按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纲要》的要求 ,总结交流“十三五”基本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建设经验做法,对“十四五”基本公 共体育服务体系建设工作进行部署安排。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充分认识加强基本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意义 党的十九大及十九届历次全会都强调,要重视和加强基本公共服务建设。体育 是国家基本公共服务的重要内容,《国家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十三五”规划》以及 已经编制印发的“十四五”国家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规划,都对基本公共体育服 务提出了明确要求。公共体育服务是由政府主导提供,旨在满足公民及各类社会组 织体育需要的各种服务。从服务对象看,公共体育服务既包括公民个人和群体,还 包括为实现公民体育权益服务的各类中介组织;从服务形态看,公共体育服务既包 括物质性的健身场地设施等服务,也包括非物质性的体育信息、体育组织建设等服 务;从服务内容看,公共体育服务既包括体育健身指导、健身培训等服务,也包括 满足人们参加体育活动、观赏体育比赛和体育表演等需要的服务。基本公共体育服 务是公共体育服务最基础的内容,其核心是全民健身公共服务。随着经济社会发展 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基本公共体育服务范围会逐步扩展,水平也会逐步提高。基 本公共体育服务体系,是由基本公共体育服务内容和标准、资源配置、供给方式、 管理运行等内容所构成的系统性、整体性的制度安排。在“十四五”期间,不断完 善基本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加强基本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建设,是落实全民健身国家战略、推进健康中 国建设的重要工作。在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后,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又提出了 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战略。落实全民健身国家战略、推进健康中国建设,要求体 育充分发挥其多元功能与价值,特别是在当前经济新常态下,体育要在促进消费、 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增进国民健康方面积极作为、发挥独特作用。加强基本 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建设,加大政府投入,动员和吸引社会资本参与,扩大公共体育 服务和产品增量、盘活存量、优化质量,也是体育领域供给侧改革的必然要求。加 强基本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建设,将进一步改善群众的体育健身环境,保障群众的体 育健身合法权益,倡导形成全民健身新时尚,推动建立健康生活方式,为全民健身 和健康中国战略目标的实现夯实基础。 ——加强基本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建设,是转变政府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内 在要求。党的十九大就推进政府职能转变进行了部署,要求各级政府完善制度机制 ,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加快建设服务型政府,在服务中实施管理,在管理中 体现服务。体育是重要的民生工作,体育行政部门落实政府职能转变和建设服务型 政府就要强化公共体育服务职责,进一步增强公共体育服务意识,把更多体育领域 的资源投向保基本、惠民生的基本公共体育服务,强化基本公共体育服务在体育事 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加强基本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建设,将推动政府加快体育改革 、完善体育制度、强化体育服务,实现体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加强基本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建设,是促进体育发展方式转变、实现体育强 国目标的重要选择。体育强国指标必然包含基本公共体育服务水平。基本公共体育 服务资源状况、配置方式、制度设计及其运行效果直接影响着体育强国建设进程。 落实基本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建设任务,要求体育行政部门切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 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正确定位和处理好群众体育、竞技体育、体育产业、体育文 化等体育各项工作之间的关系。加强基本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建设,提升基本公共体 育服务水平,不仅为提高群众健康状况干实事做贡献,也能为提高竞技体育水平培 育丰厚土壤,同时还能促进体育产业发展,繁荣体育文化,拓展体育发展空间,为 体育强国建设奠定坚实基础。 二、“十三五”期间基本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建设成效显著 一是公共体育场地设施有较大幅度增加。截至2021年,全省体育场地数已超过 170万个,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1.57平方米,超额完成《全民健身计划(2016- 2020年)》提出的“全省各类体育场地达到120万个以上”、“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 到1.5平方米”目标。全省50%以上的市(地)、县(区)建有全民健身中心;50%以 上的街道、乡镇建有便捷、实用的体育健身设施;50%以上的城市社区、农村行政村 建有便捷、实用的体育健身设施;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已覆盖全省74%的行政村。 二是全民健身组织网络基本形成。截至2021年底,全省县级以上地区体育总会 覆盖率达到72%。单项体育协会、行业体育协会及老年人、残疾人、少数民族、农民 、学生等体育协会数量大幅增加,特别是青少年体育社会组织大力发展,各级各类 青少年体育俱乐部总数达到6770个。 三是全民健身指导和志愿服务队伍不断壮大。截至2021年,经过培训的社会体 育指导员已超过190万人,职业社会体育指导员近20万人。社会体育指导员从重数量 增加向重质量提升、从重培训向重实践指导转变,综合素质和服务水平不断提高。 除社会体育指导员外,各地还广泛组织优秀运动员、科研人员、体育教师等深入群 众,开展健身知识宣传、健身技能培训、健身设施维护和其他各类志愿服务活动。 四是多种形式的科学健身指导服务惠及城乡居民。5年来,我们定期开展国民体 质监测和群众体育活动状况调查,加强科学健身关键技术研究,充分利用各种媒体 宣传科学健身知识和方法,探索建设科学健身示范区、体质测定与运动健身指导站 ,开展“阳光体育科学健身校园行”等活动,积极推广体质测试并依据个人体质状 况提供有针对性的运动处方、科学健身指导服务,同时鼓励支持社会力量参与科学 健身,为群众提供多样化的科学健身方案,使群众科学健身的质量和水平在总体上 得到提升。 虽然“十三五”时期全省基本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建设取得了一定成绩,但由于 底子薄、欠账多,基本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在总体上还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要 求和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需求不适应。具体来说,主要表现在: 一是基本公共体育服务体系不完善,服务效能不高。基本公共体育服务产品种 类和数量少、质量不高,一些地方的公共体育设施存在重建设、轻管理使用问题 ,公共体育设施利用率较低。利用技术手段普及科学健身知识、推广科学健身方法 、提供健身咨询服务、推动基本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建设提档升级等工作有待加强。 二是不同地区间、城乡间基本公共体育服务发展不平衡。截至2021年,仍有7个 省(区、市)城市街道室内外健身设施覆盖率未达50%,有9个省(区、市)行政村 农民体育健身工程覆盖率未达50%。革命老区、少数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 、农村地区不少地方适应群众需求的公共体育设施还存在空白,政府对基层体育社 会组织扶持力度不足,特别是基层体育社会组织发展相对缓慢、数量偏少、作用发 挥不够。 三是各级公共财政投入依然较少,不能为基本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建设及其日常 运行提供足够经费支撑。各级政府“全民健身经费纳入财政预算”虽然基本实现全 覆盖,但各级政府财政,尤其是县级财政对全民健身工作经费的预算支出还存在较 大不确定性,资金投入总额和人均投入偏低,经费投入依赖体彩公益金的局面尚未 根本改变。 对“十三五”时期基本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建设工作,各级体育行政部门要认真 进行梳理,总结经验,查找不足,聚焦问题,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明确“十四五”时 期基本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建设工作思路。 三、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理念为引领,不断完善“十四五”基本 公共体育服务体系 “十四五”基本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建设要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 、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以增强人民体质、提高人民健康水平为根本目标,以不断 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健身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政府主责、多方合 作,保障基本、引导预期,改革创新、完善制度,统筹规划、均衡发展的工作原则 ,强化基本公共体育服务保障,提高共建能力和共享水平,努力提升群众的获得感 、公平感和幸福感。 (一)以保障基本公共体育服务供给为核心,实现基本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纲要》将“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 稳步提高”列为“十四五”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之一。基本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 不是简单的平均化和无差异化。实现基本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关键是补齐短板 ,重点解决好以下五个方面的薄弱环节: 一是重点扶持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建设基本公共体育服 务体系,进一步加强青少年、老年人等人群体育。坚持普惠性、保基本、兜底线、 可持续、因地制宜的原则,将基本公共体育服务重心下移、资源下移、服务下移 ,提升面向老少边穷地区和不同人群的基本公共体育服务水平。把城乡基本公共体 育服务均等化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及城乡规划,统筹城乡公共体育设 施布局、服务供给、资金保障;认真贯彻中央关于扶贫攻坚和精准扶贫的精神,针 对当地各贫困地区的不同情况,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体育扶贫举措并组织落实,将 “贫困地区百县万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示范工程”等中央部署的重大扶贫任务落到 实处,将实现100%的行政村建有“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等健身设施作为硬任务完成 好。全面实施青少年体育活动促进计划,使青少年提升身体素质,掌握运动技能 ,养成锻炼兴趣,形成终身体育健身的习惯。抓好体育总局等12部门制定下发的《 关于进一步加强新形势下老年人体育工作的意见》,发挥全民健身在应对人口老龄 化方面的独特作用。落实优惠政策,推动残疾人康复体育和健身活动广泛开展,积 极推进将外来务工、务商人员纳入属地基本公共体育服务供给体系,加大对社会矫 正人员等特殊人群的基本公共体育服务供给,使其享受更多的实惠,更好地融入社 会。 二是做好公共体育设施建设管理工作。加大对城市社区和农村乡镇公共体育设 施投入,结合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中心建设,配套建设群众身边的体育场地,进一步 完善基本公共体育设施网络。丰富室外健身器材种类和功能,增加符合老人、少儿 人群特点的器材,推动室外健身器材配建管理提挡升级。用好存量,积极推进学校 体育设施对社会开放,进一步做好大型公共体育场馆免费和低收费对外开放工作 ,进一步提升现有各类公共体育设施的利用率和管理、运营、服务水平。“十四五 ”期间,体育总局将会同中央有关部门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