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乡村振兴样板建设情况调研报告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乡村振兴样板建设情况调研报告 为深入了解掌握该乡村振兴实施情况,进一步推进**县该乡 村振兴样板建设,摸清当前存在的问题,更好地“对症下 药”。我本人通过外出考察、现场调研、听取汇报等方式开展 了专题调研,调研情况如下。 一、基本情况 该乡地处**省***族自治县东南角**岭腹地,是**县最边远 的一个乡,距县城52公里,曾被外界戏称为“小西藏”。全乡 土地面积345平方公里,辖4个行政村13个自然村 共814户3340人。因交通不便、信息闭塞、基础设施薄弱,整体 发展长期落后于其他乡镇。据了解,上世纪末,该乡处在几乎 与世隔绝的深山里,那个时候如果谁得了大病,往往是要论体 重计价,按每斤3元的价钱请人把病人抬出山去治疗。在脱贫攻 坚时期,全乡建档立卡贫困户共262户1131人,占总人 口34.8%,是名副其实的深度贫困乡村。 二、主要做法 近年来,县委县政府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 理念,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 活富裕”的总体要求,坚持绿色发展、农旅融合、农民主体、 机制创新原则,高标准探索打造“***”乡村振兴模式,健康有 序推动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 振兴,取得一定成效。 (一)着力优化产业结构,激发农村发展动力。一是大力发 展生态特色农业,走绿色高效致富路。通过“政府+村集体+企 业+科研院所+村民”联合发展模式,探索发展***产业,着力打 造“***之乡”。实施休闲田园农业精品工程,打造**村“田园 里”采摘乡村旅游体验项目,助推农业增效,农民富裕;搭建 电商销售与乡村联结平台,实施“快递进村”工程,打造“网 红”线上销售渠道;大力发展橡胶、槟榔、黄花梨、沉香、益 智等经济林,扶持农家山鸡等养殖产业,形成以“经济林业为 主,养殖业为辅”的林下绿色生态产业,打破单一的产业结 构。二是积极盘活集体土地,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坚持以市场 化、专业化为导向,采取“政府引导+龙头企业+科院院所+市场 运作”的合作模式,把**村24.6亩、**村16.4亩集体经营性建 设用地通过“土地入股”方式入股企业打造特色民宿,明确村 集体享30%的经营利润收益,形成利益联结,实现共享、共 赢。三是深入践行“两山”发展理念,打造“生态+乡村旅 游”新模式。近年来,**县依托**首个“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 山”实践创新基地,着力打造该乡“***”文旅项目,充分挖 掘*族人文风情,大力培育生态旅游、文化旅游、乡村民宿等新 业态,不断将该乡的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守住青山 换“金山”,实现了从“贫困乡村”到“富美乡村”的蝶变。 统计数据显示,20**年“五一”以来,该乡共接待游客约15万 人、旅游收入超1000万元,带动17户村民发展农家乐和民宿实 现户均增收13万元、21名群众实现本地稳定就业、83名群众实 现本地灵活就业,32户村民通过销售本地特色手工艺品和农产 品实现户均增收2万元,形成产业发展带动群众致富的良好局 面,真正实现政府、企业、村民多方共赢。四是加大文化产业 发展力度。在有针对性开展农民职业技能培训的基础上,注重 加大对村民*锦、藤编、牛皮凳等*族特色文化手工艺培训力 度,扶持一批手工艺较好村民建设一批“流动的*家非遗工 坊”,形成一村一作坊,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传承和发展*族文 化。 (二)优化农村人居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一是推 行生态补偿机制,坚持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两手抓。该乡 是**国家森林公园生态保护的核心区,矿藏资源、动植物资源 极其丰富。为保护核心区自然资源,遏制“烧山砍伐”现 象,20**年**县在全省率先实行生态补偿机制,制定《***族自 治县关于该乡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实施山 林管护合同制,每年拨付专项补偿资金280余万元,将2万余亩 生态公益林纳入生态补偿范围,每人每年发放补偿金720元,惠 及全乡3248人。通过“生态补偿”的方式,村民可以直接享受 到保护森林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的红利,实现绿色可持续发 展。二是严格落实主体功能区战略及规划,严守生态红 线。**县委县政府严控自然生态空间,不断优化生活空间体 系,规划形成该乡“一带、一心、三组团”的空间功能结 构,严守生态红线,增强管控力度,除政府已批复和审定的规 划建设用地以外,禁止与生态保护无关的开发建设活动。同 时,还落实生态管护制度,组建森林巡逻联防队,严禁乱砍乱 伐,偷猎偷采等一切破坏生态的行为。三是开展环境整治,营 造生态宜居乡村。**县通过开展“三清两改一建”行动,推动 该乡村庄道路全部硬化,建成污水处理中心10个,污水排放管 道覆盖98%以上村民,基本实现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全覆 盖,全乡无害化卫生厕所建设覆盖率达到90%以上,有效遏制农 村面源污染,村庄人居环境持续改善。 (三)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增强振兴发展后劲。交通建设滞 后是制约发展的重大瓶颈。因此,开山修路成为该乡 治“穷”的突破口。2011年,**县精准施策,投入修路资 金2000万元,打通该乡的“出山之路”,后续还投入7546万元 升级改造“****”旅游公路,促使乡与县、村与村之间形成紧 密相连的硬化道路路网,交通条件全面改善。此外,还投 入320万元资金改扩建饮水工程和水利渠道工程,投入225万元 改造**10KV供电线路。解决农户用水用电问题。至此,该 乡“五网”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提质增效。同时,省商务厅已将 该乡加油站列入全省规划布点,乡村振兴样板项目“续航”能 力得到进一步提升。 (四)实施“教育移民”工程,打断贫困代际传递。20**年 以来,针对该乡等贫困边远地区上学难问题,**县率先实 施“教育扶贫移民工程”,投入9600多万元集中建设职业教育 中心、民族中学、思源实验学校、该乡中心学校等4所教育移民 学校。通过整合教育资源,实行包吃包住包入学的“三包”惠 民政策,14年来,该乡就有952人走出大山,实现上学梦。从连 续15年没有高中生到如今有118人考上大学、501人接受中等职 业教育,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发展提供了人才保 障。如今,通过教育移民走出大山的孩子们都立志成为一名致 富带头人,回乡带领乡亲发展产业,带动村民外出务工,村民 等靠要的思想观念得到了极大转变。此外,县委县政府2021推 出扶贫题材电影《****》,全面展示了十五年来通过“教育扶 贫移民工程”、践行“两山”理论,推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