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在全省2022年深化乡村振兴行动推进会上的讲话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在全省2022年深化乡村 振兴行动推进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 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 手。”《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 点工作的意见》指出:“从容应对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推动 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必须着眼国家重大战略需要,稳住农 业基本盘、做好‘三农’工作,接续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确保 农业稳产增产、农民稳步增收、农村稳定安宁。”我们要坚持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好中 央一号文件的重要部署,奋力开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新局面。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省深化《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做 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行动推进会,这 是全省林业系统认真贯彻党的十九届六次全会和省委十四届二 次全会精神,助推乡村振兴战略的一次具体行动。下面,我就 深化“乡村振兴”推广行动、助推“三农”战略问题,讲三点 意见。 一、肯定成绩,进一步坚定深化“乡村振兴”行动的信心和 决心 近年来,全省林业部门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 山”的科学论断,大力推广“乡村振兴”林业科技富民模 式,做大做强生态高效林业,有效促进了林业增效、林农增 收。据统计,三年来,全省累计推广“乡村振兴”十大创新模 式63.7万亩,实现总产值75.3亿元,增收31.7亿元,高效生态 栽种的香榧、甜柿、林下套种铁皮石斛、竹林套种竹荪等,都 很好地实现了亩产一万元以上甚至2万元、5万元的目标。“乡 村振兴”为促进农民收入持续普遍较快增长开辟了新路径,成 为全国林业科技推广的标杆,并在全国林业科技创新大会上作 为唯一省级代表作了典型发言。概括起来,主要有下面几个特 点: (一)围绕“三服务”,创新科技富民模式。针对我省“七 山一水二分田”的省情林情,围绕“服务主导产业、生产实 践、林农增收”的“三服务”,经过多年的探索实践,认真总 结研创出“乡村振兴”十大科技富民模式,产业壮大了、生产 发展了,林农也增收了。一是服务主导产业发展。竹产业和木 本油料产业是我省的两大林业特色主导产业,在全国占有重要 地位。全省竹林面积1365万亩,2021年竹业综合总产值470亿 元,约占全国的1/4。木本油料已形成以诸暨、东阳、嵊州等会 稽山脉为主的香榧产业带,以衢州、丽水等为主的浙西和浙南 油茶产业带,种植面积达417万亩。全省广大林业工作者特别是 科技人员充分利用这两大资源,依托香榧、铁皮石斛、竹笋、 山核桃等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生物产业基地,集成立体种 植、仿生培育、生态循环等先进技术,在充分尊重群众首创精 神的基础上,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经过认真反复筛选,总 结研创出铁皮石斛近野生栽培,雷竹、毛竹生态覆盖,香榧、 薄壳山核桃、甜柿高效生态栽培,林下套种多花黄精、三叶 青、竹荪等十大成功模式,让科技驱动发挥出乘数效应,推动 产业经营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二是服务基层生产实践。我 省地理环境复杂多变,平原、山地,内陆、沿海的环境因素差 异较大。我们从实际出发,科学分析土壤、温度、气候等环境 因素,因地制宜,把科技创新与生产实践紧密结合起来,针对 不同的立地条件,制定“套餐化”和“菜单式”的技术方 案,使林业科技实用技术带露珠、接地气,让林农“看得懂、 学得会、干得成”,做到易学、易懂、易操作,为全省大面积 推广奠定了良好基础。同时,多种模式也为从业者提供更多的 选择余地。比如,同为林下套种就有多花黄精、三叶青、竹荪 三种高效生态栽培,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因单一产品过剩导致相 互压价的现象,规避了市场风险。三是服务林农增收致富。全 省各级林业部门积极组织实施“乡村振兴”模式推广行动,通 过政策引导和行政推动,使“乡村振兴”惠及千家万户,成为 山区林农致富的“金钥匙”,让更多的林农走上致富之路。如 龙泉市秉松中药材专业合作社从2012年底开始在毛竹林下套种 中药材“三叶青”,现已建立“三叶青”中药材示范基地120多 亩,每亩产量按500斤计算,120亩三叶青基地总产量6万斤,按 照当前市场收购价200元/斤,产值高达1200多万元,经济效益 十分可观。嵊州市长乐镇坎一村发展香榧高效生态栽 培,2021年的香榧青蒲最高亩产量达到1500斤,亩产值达到了 近3万元。刚才中央7台播放的磐安三叶青例子也是很典型,这 些都是值得学习推广的典型范例。 (二)织好“三张网”,构建科技富民体系。全省各地以建 设高效生态林业、加快林农增收致富为目标,创新林业科技成 果转化机制,加大科技推广力度,织好推广队伍、技术服务、 科技示范“三张网”,着力构建“乡村振兴”科技富民的推广 体系。一是织好推广队伍网。按照“覆盖全程,综合配套,精 干高效”的要求,建立和完善以省级专家和县级首席推广专家 为龙头,以林技指导员和责任林技员为骨干,以林技推广能手 和社会化林技推广人员为补充的新型林技推广网络,大力发展 科技特派员、农村指导员和林技推广能手、林业乡土专家队 伍,架起“专家”与“农民”之间的桥梁。开发运用“林技 通”,通过“互联网+”林技推广服务平台,较好地解决了“乡 村振兴”模式推广“最后一公里”的问题。目前,全省已聘用 首席林技推广专家229名、林技指导员1026名、林技推广能 手6800名和首届省级林业乡土专家58名。譬如,宁波奉化往年 雷竹覆盖材料用的大多是鸭粪,长期使用造成土壤退化,笋的 产量质量下降。省级林业乡土专家虞如坤引进丽水的菌棒废料 覆盖雷竹笋,通过三年的试验,较好地实现了竹笋品质的提 高、废弃物的循环利用和竹林土壤理化结构的保护。二是织好 技术服务网。自2004年9月举办首届全省林业科技周活动以 来,已经坚持连续举办了十四届,累计召开学术报告会、研讨 会140余次,组织送科技下乡3700场次,发放资料32万份,培训 林农13万人次。定期举办十大模式专题技术培训班,编印标准 化生产模式图赠送给林农,让这些新技术真正惠及广大的林 农,切实发挥新技术在兴林富民中的重要作用,推动我省林业 主导产业持续高效发展,实现山区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双 赢”。运用全省1179个基层公共服务中心和2283名责任林技 员,实行联村、联户、联地块,手把手、一对一地指导帮 扶,切实帮助示范户解决生产中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实现林业 公共服务体系全覆盖。如富阳常安镇永安山村李荣富同志的甜 柿基地,在中国林科院亚林所龚榜初研究员的技术支撑下,通 过改良品种、优化种植结构、提升培育技术等综合措 施,20亩“太秋”新品种刚挂果,今年亩产量达到1500斤,由 于品质好,每斤20元被抢购一空,每亩产值达到3万元,总产值 达到60万元,真正尝到了好品种好价格的甜头。三是织好科技 示范网。全省各地以现代林业示范园区、专业示范村、示范户 为载体,建设“乡村振兴”模式示范基地,开展百名专家进百 个基地的“双百”科技示范行动,不定期组织召开现场会,充 分发挥各级专家的特长,把现代林业园区作为科技成果的孵化 器、教学实践的试验区、培训农民的新平台,推广示范良种良 法,创新试验新品种、新技术、新知识、新机具,树立了一大 批高效集约的示范典型和示范基地。如衢江区全旺镇毛竹精品 园从省林业厅实施毛竹覆盖“双百万”示范行动以来,连续多 年实施推广竹笋覆盖技术,通过前期深挖垦复、配方施肥,后 期覆盖增温、水分管理及合理留笋养竹等科学培育方法,不仅 能使春笋提前出笋,而且能提高冬笋的产量,达到“冬笋多 发”的效果,经过覆盖的基地,冬笋的亩产量达1000斤/亩,按 平均售价10元/斤,光冬笋一项产值就在每亩万元以上。 (三)推进“三创新”,放大科技富民效应。全省各地坚持 把创新作为发展的动力,积极开展林产品质量追溯机制、“三 产”融合发展机制和林业经营体制机制创新,加速林业科技成 果的转化应用,不断放大“乡村振兴”模式的富民效应。一是 创新林产品质量追溯机制,努力实现标准化。组织开展“乡村 振兴”十大模式的森林食品基地认定,强化标准体系建设,制 定推广地方标准15项、企业标准30项;加强森林食品品牌打 造,建立起质量追溯、企业诚信、质量监管“三位一体”的林 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模式。全省已认定十大模式的森林食品基地 面积13.8万亩,森林食品安全抽检合格率达98%以上,初步走出 了一条品位高、品相好、品质佳、品牌响的精品之路。如“安 吉冬笋”获得了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一盒5斤装的礼盒装冬笋售 价为298元,算下来差不多达到了60元/斤的水平,远超市场价 格。目前,安吉全县已有16家农业合作社获得县林业局的商标 使用授权,并同时使用了溯源管理系统。这些建立合作关系的 合作社,冬笋收购价比市场价高1元至2元,为林农带来了看得 见的实惠。二是创新“三产”融合发展机制,努力实现特色 化。积极开展“乡村振兴”示范基地建设,按照“壮大一产、 发展二产、培育三产”的思路,培育生产、加工、销售于一体 的产业新业态,推进林下种养、产品加工、休闲养生等“三 产”融合,形成主业特色鲜明、产业链条完整、市场竞争能力 较强的现代林业经济发展模式。比如,温州乐清的金传高同志 长期与**农林大学等研究团队合作,不断研发新技术、培育新 品种,组建了石斛行业最高标准的石斛组培工厂,并将现有生 态种植模式结合生态休闲养生为一体,开发石斛行业新模 式─石斛休闲谷,基地亩产经济效益达12万元。在自己发家致 富的同时,金传高同志主动带领和支持当地农户共同致富,带 动农村劳动力就业500人左右,辐射农户种植规模达2000亩,有 力推动了当地石斛产业的快速发展。三是创新林业经营体制机 制,努力实现规模化。全省各地在总结推广“乡村振兴”模式 的过程中,积极探索、大胆实践,大力推行林木股份制、林地 股份制和家庭林场三种新型经营体系,引导工商资本与农户建 立利益联结机制,加快推进适度规模经营,真正实现“林地变 股权、林农当股东、收益有分红”。如浦江县组建香榧林地股 份合作社22家,参股农户近3000户,累计参股林地面积达1.9万 余亩,加快了产业合作化、规模化经营步伐,推动了林业持续 增效和林农持续增收。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目前“乡村 振兴”推广还存在不少问题:一是在发展布局上,以“盆 景”为主,受益面还不广。“乡村振兴”模式还没有在全省得 到系统全面的推广应用,产学研结合还不够紧密,基地发展不 平衡,企业、合作社、大户数量规模不大,综合发展能力不 强,示范辐射作用不明显,还没有形成市场竞争优势。二是在 发展政策上,以项目带动为主,要素制约还比较大。由于部分 模式投入周期长、产出慢,缺乏长期政策扶持,一定程度影响 经营主体的积极性。同时,受农村劳动力转移、老龄化和人工 工资增加等因素影响,与其他产业的比较效益差距进一步拉 大。三是在发展能力上,以一产为主,“三产”融合度还不 高。大多数模式总体上仍停留在初始的发展阶段,产业链不 全,经营主体和品牌培育相对滞后,二、三产创新能力不 足,融合发展度不高,规模集聚效应偏低。这些问题,需要我 们在下一步的工作中认真加以研究解决。 二、认清形势,充分认识“乡村振兴”在助推“三农”战略 中的重要意义 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按照产业兴旺、 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 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 化。这是党中央着眼于推进 “四化同步”、城乡一体化发展和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 心的党中央对新时代“三农”工作做出的一项新部署,是促进 农业发展、农村繁荣、农民增收的治本之策。刚刚召开的省委 十四届二次全会明确要求,认真制定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 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行动计划,统筹推进省域“大花 园”建设,加快建成森林**。中央和省委的决策部署,对林业 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为新时代我省加快林业改革发展指 明了方向,提供了重要遵循。全省各级林业部门要认清形 势,把思想认识统一到中央和省委的重大决策部署上来,进一 步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以深化“乡村振兴”行动为重要抓 手,不断放大科技富民的覆盖面和受益面,让现代林业发展更 好地惠及千家万户,助推乡村振兴战略。 (一) 深化“乡村振兴”行动是振兴林业产业的重要途 径。乡村要振兴,产业是支撑。近年来,我省大力发展高效生 态产业,林业产业快速发展。2021年全省林业产值5127亿 元,以占全国2%的林地面积创造了8%林业产值,淳安、临安、 安吉、龙泉等重点林区县农民收入的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