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党委书记在科技工作会议上的讲话(高校)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党委书记在科技工作会议上的讲话(高校) 同志们: 今天上午,我们召开学校第六届科技工作会。会议的主要 任务是:总结学校x年来的科技工作,表彰奋战在一线的先进集 体和个人,进一步深化共识、鼓舞斗志,进一步把科技工作谋 实做细,牵引学校各项事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刚才,获得表彰的集体和个人,既有老将,也有新秀,真 可“谓桐花万里丹山路,雏凤老凤共和鸣”,这是我们期盼的 科技气派、科研气象。我代表校党委向获奖的集体和个人表示 衷心祝贺!并通过大家,向一直以来专心学术、倾心科研、全 心投入的老师和同学们表达崇高的敬意! 历史告诉我们:一个国家是否强大并不单纯决定于经济总 量的大小,一个民族是否强盛并不单纯取决于人口规模和领 土幅员的广阔。近代史上,我国落后挨打的根子之一就是科 技落后。拿长医来说,也是这样。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长 医的科技工作是长医的“软肋”。因为科研底子薄,在遇到 关键评价,或者与兄弟高校PK时,长医总是捉襟见肘、窘迫 局促,频频落于下风。几样成果、几篇论文,东家来了讲一 通、西家来了说一遍,年年都是“老三样”,缺少新东西、没 有“硬通货”。很多时候,学校的科研短板,成了唐僧的“紧 箍咒”,一念就头痛;学校的科研弱项,成了无形的鸿沟,阻 碍了我们快速前进的脚步;学校做科研的氛围,给人一种攀 登泰山十八盘的感觉——氧气稀薄、气喘吁吁,双腿无力、步 履艰难。有鉴于此,这几年,校党委和行政正视问题、对症下 药,进行了一系列改革,科研工作迈上一个新台阶。 刚才,xx校长作了一个很好的工作报告,我完全同意。回 望走过的路,深感举步维艰,深感矢志不渝,令人百感交集。 科技工作是引领学校发展的系统工程,要用发展的观点、联系 的观点看待科技工作。今后,要特别注意把握五个重要的着力 点。 一、抓住一个关键:用好人才 科技创新力的根本源泉在于人。对于人才,“饿了现播 种、困了找枕头”的做法是行不通的。得人之要,必广其途 以储之。近几年,学校通过推出“十百千”计划、“一人一 议”、“一人一策”等扎实举措,人才工作取得了较好成效。 今年3月份,校党委还专门召开了人才工作会议。可以说,当 前,学校上下对人才工作的重要性已经形成共识,对于人才政 策的了解日趋加深。但是,新的问题又摆在了我们面前——人 才引进之后,如何用好人才?这几年,学校以十分优厚的、 极具诚意的招才引才举措,把不少高层次人才引进来就职,把 一批优秀上进的年轻教师送出去进修。但是,对于如何使用好 这些人才,尚未形成卓有成效的体制机制。有的同志,来的时 候“光环”加身,既有高水平论文,也有重量级奖项,但是入 职后却好像倦鸟归林,乐得安逸躺平,忘了“诗和远方”;有 的同志,引进来后长期“单飞”,寻寻觅觅、绕树三匝,最终 还是不能果断融入团队。 同志们,人才是天赋与可塑性并具的。“才者,材也,养 之贵素,使之贵器。”人才,培养时贵在保持其本性,使用 时贵在发挥其特长。要在肯定人才天赋的前提下,完善科技人 才全链条培养体系,构建“引育用留评”五位一体人才工作的 新模式,既要充分发挥人才的自主性,为其留足时间和空间 专心致志搞研究;也要完善人才导向机制、考评机制,从政治 素养、工作实绩、个人品行等多维度评价人才、激励人才,使 人才秉持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至上,坚持“四个面向”,主 动服务“国之大者”,持续提升创新能力和创新质量。既要让 其“自由生长”,也要及时“扶正培土”“修剪枝叶”,“善 引”之后,要更加“善用”“善管”,决不能放任人才滑 向“泯然众人矣”的结局,要切实用“考得准”“用得好”的 体制机制,真正激活人才“红利”,形成长医科技工作的“杀 手锏”。 二、凝聚一种共识: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 在今年“全国科技工作者日”前夕,中国青年报针对“青 少年眼中的科学和科学家精神”进行了一项调查。6月1日,调 查结果公布,对于科学家精神,72.9%的受访青少年首推“胸 怀祖国,服务人民”;95.6%的受访青少年敬佩坐得住“冷 板凳”进行基础科学研究的人。科学未必无国界,科学家肯 定有祖国。回望历史,中国从落后挨打,到把“失去的二百 年”找回来,一代代科技工作者为祖国的科技工作付出了青 春、热血和智慧。他们胸怀祖国、服务人民,他们勇攀高峰、 敢为人先,他们追求真理、严谨治学,他们淡泊名利、潜心 研究,他们集智攻关、团结协作,他们甘为人梯、奖掖后进。 他们支撑了中国超大规模的现代化,深刻改变世界面貌,为 整个人类社会发展作出了前所未有的贡献。当中国搞原子弹氢 弹时,外国专家讥讽说:“在原子的领域里,中国人的大脑还 是真空。”邓稼先回答道:“天底下的路都是从无到有走出来 的,我们是中国人,要走的只能是中国人自己的路。”老一辈 科学家自己动手、从头做起,开始从他国的“技术封锁”中突 围。而今,我国科技在一些前沿领域进入并跑、领跑行列,创 造“开天”“辟地”“翻江”“倒海”的中国奇迹。特别 是“天眼”探秘、“嫦娥”探月、“蛟龙”探海、“神舟”探 空等一系列重大成果横空出世,成为我国科技自主创新之路 的光辉写照。“中国力量”正在从量的积累迈向质的蜕变,从 点的突破迈向面的飞跃。何为科学家精神?它并不抽象,它就 在这一个个“国之重器”之中,就在其背后的一个个科学家身 上,是科学精神的“塔基”;它也并不遥远,它是长医实验室 里深夜还亮着的那盏灯,是长医师生为了人民健康矢志不渝的 反复探索,更是长医的科研新人们百般焦虑、打算放弃时的再 一次坚持。因此,要不断以科学家精神砥砺勇毅担当,激扬创 造豪情,在行动中为党分忧、为国尽责、为民奉献。 三、建好两大载体:平台和团队 没有平台和团队,科研工作就是无本之木、无源之 水。“平台”提升团队,“团队”造就平台。“平台”强调 的是“机制”和“物”的客观因素,“团队”强调的是“协 作”和“人”的主观因素。 “建好平台”,既包括建立,更包括建设。平台切不可做 成“拼盘”,不能成为“盆景”,而要成为“森林”。“森 林式”的平台是一种有机的创新生态,平台上面是一棵棵大 树,底下根根相连、互相托举、彼此成就、相互协助,这样 的平台才能长久。“建好团队”,指的是学校需要一批拼搏 的团队,而不是拼凑的团队,要组建“集团军”、减少“游 击队”和“散兵游勇”,多打“阵地战”、少打“游击战”。 什么叫做很拼的团队?那种各自为政、格局狭小、互相拆台 的;那种见到困难就躲、遇到难题就推,见到荣誉就争、遇到 利益就抢的;那种不讲团队利益、只认自己小地盘的,统统都 不是。面对难题、困难,毫不犹豫、毫不含糊、毫不畏惧、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