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专题党课:宏观经济治理思想开拓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新境界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专题党课:宏观经济治理思想开 拓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新境界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全面总结了我们党百年奋斗历程和马 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中 国化的新飞跃。其中习近平经济思想开拓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 济学新境界,而宏观经济治理思想是习近平经济思想的重要组 成内容,是在新时代中国经济发展的伟大实践中,运用马克思 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和方法,深刻剖析党的十八大以来国 内国际经济发展和矛盾运动的新特征,科学阐释其中的机遇和 挑战,明确需要回应的基本问题,从而在回应宏观经济运行和 发展实践所提出的问题中,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宏观 经济治理理论和政策的系统性创新。正如习近平所说,时代是 出卷人。马克思也曾指出,问题是时代的格言。(P203)把握 中国宏观经济运行的时代特征及其变化,回应新时代宏观经济 治理所要解决的突出问题和核心主题,这是习近平宏观经济治 理思想产生和发展的基本历史逻辑。 一、认识适应并引领经济社会发展新阶段的大逻辑,以供 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提出宏观经济治理新思想 2012年党的十八大之后,中国经济增长出现趋势性下 滑,GDP同比增长率降到8%以下,2012年至2016年平均增长率 为7.1%。如何“稳增长”成为突出问题。在2012年底召开的中 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强调“稳增长、转 方式、调结构,关键是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指出面对日 趋严峻的国际经济形势和国内改革发展稳定的繁重任务,要坚 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方式为主线,按照稳中求进 的工作总基调,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讲话强调用改革的精神、 思路、办法来完善宏观调控。其中,特别明确,综合判断,我 国发展仍然具备难得的机遇和有利条件,经济社会发展基本面 长期趋好;从国际环境看,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为贯彻科学发展这一主题和转变发展方 式这条主线,制定了行动纲领。在宏观经济方面,2013年12月 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强调指出,“要全面认识持续 健康发展和生产总值增长的关系,不能把发展简单化为增加 生产总值,抓住机遇保持国内生产总值合理增长、推进经济 结构调整,努力实现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得到提高又不会带 来后遗症的速度”。由于条件和内涵均发生了深刻变化,习近 平在2013年7月25日召开的政治局会议上分析了中国经济面临 的“三期叠加”(增长速度的换挡期、结构调整的阵痛期、前 期政策的消化期)的新特征,在2014年5月考察河南期间,习 近平根据我国经济发展出现的新特征,首次提出了我国经济 发展进入新常态的论断。在2014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 上强调,“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是当前和 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且进一步指出,“经 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没有改变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 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的判断”,[5]并在后来多次强调这一重大 判断。与之相适应,“从资源配置模式和宏观调控方式看,全 面刺激政策的边际效果明显递减,既要全面化解产能过剩,也 要通过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探索未来产业发展方向,必须全面 把握总供求关系新变化,科学进行宏观调控”。[5]因而,宏 观调控的指导思想必须转变:一是不再追求高增速,实施区 间管理;二是不再“大水漫灌”,注重定向调控;三是注重 前瞻性及灵活性,引导预期、适度微调。从而与经济发展演化 趋势相适应,适应并引领经济发展“正从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 增长,经济发展方式正从规模速度型粗放增长转向质量效率型 集约增长,经济结构正从增量扩能为主转向调整存量、做优增 量并存的深度调整,经济发展动力正从传统增长点转向新的增 长点”的新常态。经济政策及宏观经济治理框架和体系,必须 适应新常态。一方面,要认识到,“作出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 的重大判断,把认识、把握、引领新常态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 时期做好经济工作的大逻辑”。另一方面,同样要明确,进入 新时代的中国经济发展仍处在重要战略机遇期。2014年中央经 济工作会议指出,“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没有改变我国发展 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的判断,改变的是重要 战略机遇期的内涵和条件;没有改变我国经济发展总体向好的 基本面,改变的是经济发展方式和经济结构”。党的十九大之 后,2018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又指出,“我国发展仍处于并 将长期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 2015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提出,要认识、适应、引领 经济新常态的大逻辑,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创新、 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要努力实现多方面 工作重点转变,“稳定经济增长,要更加注重供给侧结构性 改革”。会议强调“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适应和引领 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重大创新,是适应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后综 合国力竞争新形势的主动选择,是适应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 必然要求”。在宏观经济政策上,明确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 时,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提高供给体 系质量和效率,并且要求在一个时期内,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 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各项政策的支柱,即 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十三五”的关键,以“三去一 降一补”为主要任务。在2016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特别指 出:我国经济运行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虽然有周期性、总 量性因素,但根源是重大结构性失衡,导致经济循环不畅,必 须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上想办法,努力实现供求关系新的动态 均衡。从而进一步把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经济工作,尤 其是宏观经济治理的主线,强调“坚持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 改革为主线,适度扩大总需求,加强预期引导,深化创新驱 动,全面做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 工作,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 2017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总结党的十八大以来经济发展历 程,指出重要的发展在于“经济结构出现重大变革,推进供 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供求平衡”,重要的宏观治理政策在 于“坚持适应我国经济发展主要矛盾变化完善宏观调控,相 机抉择,开准药方,把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经济工作 的主线”,进而要求把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围绕推动 高质量发展开展的各项重点工作的首要工作。总结前一时期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实践,针对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面临 的新矛盾,2018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进一步指出,“我国经 济运行主要矛盾仍然是供给侧结构性的,必须坚持以供给侧结 构性改革为主线不动摇,更多采取改革的办法,更多运用市场 化、法治化手段,在‘巩固、增强、提升、畅通’八个字上下 功夫”,标志着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从前一时期的以“三去 一降一补”为主要任务深入以贯彻落实“八字方针”为主要任 务的新阶段(巩固“三去一降一补”成果,增强企业活力,提 升产业链水平,畅通国民经济循环)。在2019年中央经济工 作会议上,总结之所以能够面对国内外风险挑战明显上升的 复杂局面,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能够取得新的重大进展,重要的 原因及由此得出的重要认识之一,就是宏观经济治理“必须科 学稳健把握宏观政策逆周期调节力度,增强微观主体活力,把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线贯穿于宏观调控全过程”。由此,将 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上升为我们党在新发展阶段实 施宏观经济治理的具有规律性的认识。在2020年中央经济工 作会议上总结统筹两个大局,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实 践,进一步把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立足新发展阶段,贯 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战略方向,明确“以推动 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 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 本目的”,要求“紧紧扭住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主线”。前 不久结束的2021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再次强调贯彻新发展理 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必须坚持以供给 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强调“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在 畅通国内大循环,重在突破供给约束堵点,重在打通生产、分 配、流通、消费各环节”。 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开展经济工作,特别是实 施宏观调控,是习近平宏观经济治理思想的重要特点,体现了 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以及贯彻新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 局的客观要求。在理论上突破传统宏观调控的理论框架,形成 宏观经济治理理论体系的重要创新。在实践上形成我国近10年 来的宏观经济政策框架,取得了经济持续稳健发展的伟大新 成就,在保证中国经济平稳运行有效增长的同时,推动经济结 构不断优化。正如2016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所概括的,党的十 八大以来,我们初步确立了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的经济政策框 架,“形成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 的政策体系,引导经济朝着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 更可持续的方向发展,提出引领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一套 政策框架”。实践证明,这一政策体系是符合实际的,经受住 了经济社会发展实践的检验。 二、根据转变发展方式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根本目标,适应 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历史要求,重构宏观经济治理体系 党的十九大在深入分析和准确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 历史方位及社会主要矛盾的历史性变化的基础上,作出“我 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重要判断。 这种转变,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经济 发展也进入了新时代”的客观要求,包括一系列约束条件的 变化和经济发展达到新水平之后面临的新目标、机遇及风险和 挑战等,都对经济发展提出了转向高质量发展的历史要求;也 是适应新时代反映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社会主要矛 盾变化的需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 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 间的矛盾”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 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宏观经济调控必须适应高质量发展 的要求,在宏观治理体系上进行重构并不断完善,因此,党的 十九大召开之后的2017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推动高质 量发展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确定发展思路、制定经济政策、 实施宏观调控的根本要求,必须加快形成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指 标体系、政策体系、标准体系、统计体系、绩效评价、政绩考 核,创建和完善制度环境,推动我国经济在实现高质量发展上 不断取得新进展。”相应地,我国宏观经济治理体系发生了系 统性深刻变化。 一是在宏观调控的政策作用方向上,在强调并不断深化以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的基础上,结合需求侧的管理。正如 习近平指出的,“供给侧和需求侧是管理和调控宏观经济的两 个基本手段。需求侧管理,重在解决总量性问题,注重短期调 控,主要是通过调节税收、财政支出、货币信贷等来刺激或抑 制需求,进而推动经济增长。供给侧管理,重在解决结构性问 题,注重激发经济增长动力,主要通过优化要素配置和调整生 产结构来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进而推动经济增长”,不 同国家在经济发展不同阶段是以需求侧管理为主还是以供给 侧为主,要根据经济失衡的不同特点而抉择,同时无论是以哪 一侧为主,都不能割断两者的内在联系。因此,2015年中央经 济工作会议提出,要更加注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三去 一降一补”时,就明确一个前提,即“适度扩大总需求”,同 时强调,“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最终目的是满足需求”,“就 是要深入研究市场变化,理解现实需求和潜在需求,在解放和 发展社会生产力中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 主攻方向是提高供给质量,就是要减少无效供给,扩大有效 供给,着力提升整个供给体系质量,提高供给结构对需求结 构的适应性”。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落脚点是促进供求平 衡。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宏观调控政策作用方向选择上,始 终坚持供给与需求两侧的有机统一,既强调以供给侧为主线 和战略方向,又坚持以适度扩大总需求为前提,以满足需求 为目的。2012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就强调在不断转变经济发展 方式,不断优化经济结构中实现增长的同时,“要牢牢把握扩 大内需这一战略基点”。直到2020年提出构建新发展格局,以 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战略方向,“要紧紧扭住供给侧结 构性改革这条主线”,同时强调“注重需求侧管理,打通堵 点、补齐短板、贯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环节,形成需 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动态平衡,提升国民经 济体系整体效能”,特别强调构建新发展格局要以扩大内需为 战略基点。2021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面对“三重压力”的条 件下,在继续强调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的同时,要 求“实施好扩大内需战略,增强发展内生动力”。 二是在宏观经济治理方式上,更加注重系统统筹。在政 策目标体系上更加多元化,“从系统论出发优化经济治理方 式,加强全局观念,在多重目标中寻求动态平衡”。既关注年 度短期经济增长目标,又关注中长期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尤其 注重近期与中长期目标的有机衔接;既关注总量增长目标,又 关注结构变革目标,特别强调结构变革质量提升下的总量增 长;既关注经济增长速度,又关注通货膨胀水平及失业率,特 别注重宏观经济主要目标之间的内在联系;既关注经济发展水 平变动指标,同时关注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生态环境及民生 保障多方面指标,尤其关注发展与安全的统筹;既关注一般意 义上的宏观经济均衡,又关注特殊失衡现象对宏观经济政策的 要求。政策目标体系的多元化突出地体现在2018年中央经济工 作会议面对中美贸易摩擦等复杂的国际国内经济态势,除制定 年度一系列宏观经济目标外,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六稳”(稳 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实现了 经济在合理区间运行和增长的预定目标。2020年面对新冠肺炎 疫情造成的巨大经济下行压力,党中央在4月17日及时提出“六 保”(保居民就业、保基本民生、保市场主体、保粮食能源安 全、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保基层运转)。作为宏观经济治理 的重要任务,正因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把实现“六保”作为 贯彻“六稳”政策的落脚点,进而使我国经济在全球经济负增 长的状态下,成为唯一保持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2020年GDP增 长2.3%),创造了统筹抗疫和发展的奇迹。 三是在宏观经济治理的政策工具上,更加强调丰富和有 效。就丰富性而言,根据不同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存在的突出问 题和要实现的主要任务,不断丰富政策工具体系。从层次上涉 及宏观、结构、微观,从范围上涉及经济增长、改革开放、 民生保障等多方面,具体而言,宏观经济政策,主要包括财 政政策、货币政策等;结构政策,主要包括科技政策、产业政 策等;微观政策,主要包括市场秩序治理政策和激活市场主体 的政策等;改革政策,主要包括企业改革和政府改革、政府与 市场关系的完善和推进制度型开放等方面政策;民生政策,主 要包括民生保障、基本公共服务和就业政策等;区域政策,主 要包括区域重大战略举措和区域间协调发展政策等;科技政 策,主要包括强化国家科技战略力量、强化企业市场创新主体 地位、推进科技管理体制改革等政策。上述七个方面宏观经济 治理的政策体系,是在党的十八大以来的经济发展实践中逐渐 形成的。从开始主要强调宏观经济政策,尤其是财政政策和货 币政策对总需求的拉动作用,即对消费、投资、出口“三驾马 车”的影响作用,到201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保持宏 观政策连续性和稳定性,创新宏观调控思路和方式”,2015年 进一步明确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 性改革,“实施相互配合的五大政策支柱”,即宏观政策、产 业政策、微观政策、改革政策、社会政策。2016年中央经济工 作会议总结了党的十八大以来的经验,指出“我们初步确立了 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的经济政策框架”,“形成以新发展理念 为指导、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的政策体系”,要求“坚 持宏观政策要稳、产业政策要准、微观政策要活、改革政策 要实、社会政策要托底的政策思路”。党的十九大之后,一方 面,强调根据经济失衡新特征和经济发展新要求不断调整宏观 经济治理五大支柱政策的重点和力度,以提升宏观经济治理政 策的有效性,特别强调宏观政策要强化逆周期调节,稳定总需 求,[7]强调“必须从系统论出发优化经济治理方式”,坚持 适应新常态的经济政策框架,同时不断“提高宏观调控的前瞻 性、针对性、有效性”,强调“宏观政策要保持连续性、稳定 性、可持续性”。另一方面,2021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不仅进 一步将五大政策支柱拓展为七大政策(增加了科技政策和区域 政策),而且进一步提高了七大政策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有 机整体,提升推动经济稳定增长和高质量发展的政策合力。强 调宏观政策稳健有效,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 政策,提升积极的财政政策效能,更加注重精准、可持续,要 求稳健的货币政策灵活适度,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推动财 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协调联动,切实体现新发展理念高质量发 展对宏观经济合理均衡增长的要求,以稳定宏观经济大盘,保 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为微观经济、区域经济、结构转型、 科技创新、社会民生保障等方面政策实施创造宏观经济条件。 会议强调微观政策持续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提振市场信心,完 善市场竞争主体价格秩序和道德、契约秩序,尤其是深化国 有企业改革,从而为宏观经济健康运行和均衡增长创造微观 经济基础,为宏观经济有效调控提供微观企业制度和市场效率 基础。结构政策要着力畅通国民经济循环,深化供给侧结构性 改革,打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环节,推动构建现代化 经济体系,为贯彻新发展理念创造实现机制,为实现宏观经济 政策目标创造产业基础和结构动能。科技政策要扎实落地,实 施科技体制改革行动方案,强化并优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及 配置,强化企业创新市场主体地位,深化产学研结合,为立 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战略支 撑,为实现宏观经济均衡增长和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劲驱动 力。改革开放政策要激活发展动力,深化要素市场化改革,进 一步推动国有企业,特别是自然垄断行业改革,扩大高水平对 外开放,推动制度性开放,为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 局,促进宏观经济稳健运行,畅通国民经济循环,推动国内国 际双循环相互促进,创造体制机制条件。区域政策要增强发展 的平衡性协调性,深入实施区域重大战略,尤其是长江经济带 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京津冀协同发 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区域增长极的培育和发展,深入实施 区域间协调发展战略,特别是东、中、西三大地带和东北地区 的协调发展,以及乡村振兴和新型城镇化,为适应社会主要矛 盾变化、克服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提供区域结构支持,为宏观 经济均衡目标实现和长期协调可持续发展创造区域发展基础。 社会政策要兜住兜牢民生底线,统筹推进经济发展和民生保 障,特别是保障就业目标的实现,经济增长和高质量发展为社 会政策目标的实现提供前提,社会政策目标中的许多要求,特 别是就业目标,本身就是宏观经济政策中最为重要的目标,因 而社会政策的实施和目标的实现,同时也是宏观经济目标实现 的重要内容。总之,就宏观经济治理而言,围绕宏观经济政策 目标,七大政策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形成有机统一体。 四是在宏观经济治理逻辑上,更加明确统一于立足新阶 段,贯彻新理念,构建新格局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现实逻 辑。着力系统性提升宏观经济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的现代化水 平,推进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习近平关于新发展阶 段、新发展理念、新发展格局的思想对于进入新时代,开启实 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的中国发展的历史方位、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