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关于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的调查报告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关于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的调查报告 随着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经济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日 益美好的同时,越来越多的高校毕业生却难以就业。高校毕 业生是社会主义的建设者,是国家发展的主力军,因此毕业生 就业工作是高校学生工作的重中之重。本文通过对高校毕业生 的调查研究,深刻探讨毕业生就业情况,并对就业环境进行 分析,以引导毕业生就业,进而为高校就业工作的推进提供参 考。 一、高校毕业生就业现状 由于我国高等教育制度的变革,高等教育已呈现出大众化 的发展趋势和特征。从2001年至2021年,高校应届毕业生数量 已由117万人上升至909万人,毕业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随着 高校毕业生数量的增加,社会和企业对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同时,受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态化及国内宏观经济增速放缓 的影响,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缺失、专业不对口、就业质量较 差等一系列问题也更加突出。笔者通过对xx省某医科大学毕业 生进行网上调查和随机访谈发现,很多毕业生都对自己未来的 就业走向相当困惑,他们通常会被动地选择工作岗位或跟风考 研、考公务员,但成功率往往很低,这对毕业生的顺利就业造 成了影响。 二、高校毕业生就业影响因素 (一)专业结构设置 专业结构是高校教育教学体系的最主要部分,这直接关系 着人才培养结构甚至产业结构、经济结构的建立和转变。高校 毕业生在未来的工作岗位上能否将知识转化为能力,很大程度 上是由专业结构设置是否科学合理决定的,而毕业生的知识创 新程度既与专业结构设置中的课程体系、教学模式、教学方法 的变革发展紧密相关,也与将课程教学中的专业成果能否转换 为学科建设的有效资源并加以运用密切相关。目前为止,不少 高校的专业设置仍然是以传统专业为主,而对传统专业的“依 赖”是高校发展和人才培养的最大阻碍所在,同时传统专业的 强势也让很多新兴专业无法发展壮大,进而导致部分毕业生难 以顺应时代潮流。概言之,高校专业结构的调整与改革之路任 重而道远。 (二)宏观调控与市场需求 我国现阶段仍然处于社会主义建设初级阶段,这表明高校 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仍然急需政府政策扶持和指导,但政府 对毕业生就业市场缺乏有效宏观调控,且监督管理机制不够完 善。同时,虽然大部分高校积极与优秀企业展开合作,并积极 组织校园招聘为毕业生提供就业机会,但是资源分布不均衡 导致区域间高校为毕业生提供的就业机会存在差异。另外,随 着科技水平的不断提升,创新型人才将在人才市场占据主导地 位,人工智能、大数据等也将引领时代发展;全面小康社会的 建成使得绿色发展更加深入人心,新能源将成为未来一大经济 支柱;不少新兴产业在市场的巨大需求下应运而生,如网络主 播、电竞行业等,这就要求高校毕业生只有跟上时代步伐,不 断学习,才能闯出自己的一片天空。 (三)毕业生综合素养 目前,高校毕业生分层严重,高水平人才稀少。就同一高 校而言,优秀毕业生和普通毕业生之间的差距较大,因此毕业 生个人能力也是影响其就业的一大因素。同时,高校许多毕业 生在就业之前都会征求周围同学及父母的建议,但因为学生之 间的个性及相应职位所需能力有所不同,如果只听信身边人的 建议,不遵从自己内心的职业选择,必然会在就业后产生巨大 的不适感,从而导致个人就业需求与自身综合素养不匹配。能 否正确看待就业是高校毕业生成功就业的重要影响因素,故毕 业生在就业问题上要注意培养职业眼光,从而避免眼高手低。 三、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调查 (一)问卷调查 为了深入了解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需求,本次调查以xx某 医科大学应届毕业生为调查对象。本次参与问卷调查的人数 共计225人,有效人数216人,有效率为96%。其中,男生占 比29.3%,女生占比70.7%;中共党员占比6.4%,共青团员占 比86.7%,群众占比6.9%;有58.3%的毕业生在校期间曾经担任 过班委;有81.4%的毕业生来自农村。根据以上基本情况,笔者 针对毕业生就业的基本情况展开了调查,调查结果如表1所示。 (二)访谈 笔者采用随机方式对xx某医科大学应届毕业生进行关于高 校毕业生就业情况的访谈,共访谈了116名毕业生,有效回答 人数109名,有效率为94%。访谈内容主要包括“未来的就业方 向”“自己的就业前景分析”“希望学校对于自己的就业提供 什么帮助”等。其中,有72%的毕业生未来的就业方向是公务员 和事业单位,有44%的毕业生对就业前景表示很担忧。在就业帮 扶方面,绝大部分毕业生希望学校安排专业教师对其进行指导 和培训,及时提供就业岗位的动态信息资源,举办专题讲座分 析就业、考研、创业的未来趋向及走势,举办优秀毕业生经验 分享会,举办职业生涯规划等相关实践活动。只有少数毕业生 认为自己可以为同学提供帮助,分享自身经历和学习资料,通 过相互鼓励,实现合作共赢。 (三)结果分析 结果表明,绝大部分毕业生在就业时仍以考公务员、事业 单位为第一选择,考研次之,可见“铁饭碗”的传统观念依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