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罗振宇2022时间的朋友跨年演讲未删减全文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罗振宇2022时间的朋友跨年演讲未删减全文 罗振宇2022“时间的朋友”跨年演讲未删减全文 演讲者:罗振宇 欢迎回来,时间的朋友。 我在成都,你在哪里?欢迎你们! 今年是“时间的朋友”跨年演讲第 7场,也是倒数第14场。 跟 往年不同,因为疫情,我得独自面对12000个空座位,完成这场 演讲。那今年咱们就换个讲 法吧。 回到那个大家都熟悉的场 景:我是你的一个朋友,一整年出门在外。年末的最后几个小 时,回 到村里,大家一起坐坐,讲讲这一年我在外面听到遇到 的故事。 时间很紧,我们开始。 【01】行就行,不行还能怎么办? 昆明有一个小伙子,他叫徐伟,开着一家淘宝店。 两年 前,他28岁,他的第二个孩子出生了,一家子都挺高兴。 这个 孩子半岁的时候,查出来了一种病, 一种基因缺陷带来的罕见 病,身体没办法吸收铜离子。医生说,得这种病的孩子,三岁 前的死亡率,接 近100%。这是一个很大的不幸。 设身处地 想,为人父母的人,遇到这种事该怎么办? 是悲伤绝望?还是 倾家荡产四处求医?或者找各种偏方?我估计很多人能做到。 但是,徐伟面对的情况更难,这种病没有能根治的药物。就连 缓解症 状的药,国内市场上目前也还没有。 所以,徐伟走上 了一条我万万想不到的路。 他决定,自己来研制。 这是他家 里的杂物间,里面堆满了土法上马的研发设备。 他要攻克的难 题是这些: 看到这些专业名词,反正像我这样的文科生, 只 能跪了。 这条路太难了。要知道,这位徐伟还不是什么理工科高知,他 只有高中学历,没有生物医药的相关知识。而他居然就走上了 这条让人望而生畏的路。两年来,徐伟不断想办法,他每前进 一小步,就会吸引更多的人,包括专业机构来帮他。目前,孩 子的 病情已经有了缓解。这已经是一个奇迹。 当然,这场搏斗还在进行中,比如孩子还需要基因治疗。这 是 一个难度上了几个数量级的任务,绝不是徐伟在自家的简陋实 验室里能完成的了。所以如果你刚好有 相关方面的知识和资 源,请联系徐伟,帮他一起想想办法。 历史上,很多药物和治 疗方法的开发,就是这样由患者推动,由专业机构接力,共同 完成的。 除了恳请大家的帮忙,我还想说:徐伟,敬你是条汉 子! 听了这个故事,我不知道你作何感想?这是愚公移山?是 精卫填海?还是中国人自古就有的这种不信邪的精神在今天的 回响? 但是你发现没有?徐伟不仅是不信邪,不仅有一股子冲 天的豪气,更重要的是,他不是凭热情蛮干,他 是真的去查科 学论文,到处去请求专业机构的帮助。 记得德鲁克说过一句 话:“人们喜欢说意志可以移山,但其实只有推土机可以。” 但是,如果徐伟来说这句话,他一定会说:“要想移山,既要 有意志,也要有推土机。” 在徐伟这个 故事里,你会发现,他是两头都有。他既依靠 父爱如山的个人意志,也依靠人类共同文明成果的那台推 土 机。 他把愚公移山的古老故事,往前推进了一小步,具有了当 代意义。 我知道,2021年,很多人都过得不容易。大家可能或多或少地 有点慌。 不光是你慌,其实我也慌。 因为疫情的原因,今年 的跨年演讲,第一次没有现场观众。我面前的12000个座位,全 都空着。接到这 个消息的时候,距离跨年只剩90个小时了。 幸亏多年以前看电影,有一句台词,我记到了今天:“行 就 行。不行我再想想办法。” 既然来都来了,还是那句话:“行 就行。不行我再想想办法。” 空场演讲的难题是,没有互动的对象,无法感知观众的情绪。 我们想了一个办法。我对面的音乐导演飞羽老师,已经陪着跨 年演讲五年 了。 今天,我邀请他把键盘乐器搬到了场中 央,就坐在我对面。一张琴,两个人,待知音,这个意象多 好。 飞羽老师身边的那些大熊猫玩偶,就代表我们所有的观众 来到了现场。 眼前这个场景,我把大唐诗人李贺的诗改了几个 字: 吴丝蜀桐张高秋, 空山凝云颓不流。 举座无人何 须愁,飞羽中国弹箜篌。 飞羽老师就是我想到的那个办法。 让我们一起,见证今天晚上的那个主 题:“原来,还能这么 干!” 你也可以倒上一杯酒,或者是泡上一壶茶,遇到心有所感的人 和事,你 可以举杯敬他,也敬自己心里这点触动。 在大屏幕 上,会有一个滚动数字。当它倒数到了1的时候,故事也就讲完 了。而那个时候,已经是2022 年的第一天。 那个时刻,我们 这群人就可以带着一兜子的实干办法,迎接它。 【02】四毛三的物业费真的能挣钱吗? 下面这个故事,是在一个小区里发生的。这个小区,就离北京 最繁华的CBD三站地。 这个小区的物业管理不错,居民满意度 很高,在北京有点名气。 但这不是重点,重点是价格。你猜 猜,这小区的物 业费得多少钱? 我先给你一个参考:全国大 中城市小区物业费的收费平均数是每个月每平米2块钱左右;这 个叫劲松北 里的小区,距离北京的CBD这么近,那是什么房价 水平?但这里的物业费只有0.43元,全国平均值 的1/5。 没 错。你算算:一套50平方米的单元房,一个月只交21.5元,一 年258元。 那为什么这么便 宜呢?因为不能 贵。 这里就是中国城市很常见的那种居民区。一般建成于三四 十年前,那时候人们喜气洋洋住上了单元房; 但现在,居民老 了,小区旧了,成了大家说的——“老破小”。 今年,我听说一家公司就专门做这种小区的物业改造和服 务,好奇心就上来了。我不要听好人好事,我 想搞清楚的 是:这能挣钱吗?这家公司叫愿景。 我替它算算账。收入,就 是0.43元的物业费,再加上一些停车费,一些闲置空间改造后 的商业租金;但 投入呢,是动不动就几千万元的改造费用。据 说十年才能回本。 你可以判断一下,十年才能回本的生 意 能干吗?即使能干,又能有多大发展前途? 愿景的董事长陶红 兵说,“确实可以挣到钱,也可以做大。就是慢点。” 0.43元 的物业费,就不 能请那么多专职清洁工了。在北京雇一个清洁 工,月工资起码得三四千块,20万平米的小区,大概需 要20个 人,那每个月就是六到八万元的人工成本。请不起。 怎么办 呢? 愿景发现,这种老社区里不是有不少捡纸壳、捡矿泉水瓶 的人吗?他们有些就是附近上岁数的居民, 子女反对他们干这 个,换不了几个钱还没面子。可是没办法,这属于一种“生活 方式”,人人都需要点 儿事儿干啊。他们不光捡,还闹矛盾、 抢地盘,给小区治安增加了不少负担。愿景把他们给组织了起 来,解决了小区清洁工的问题,分五步: 第一,先分地盘,这 三栋楼的纸壳子、矿泉水瓶归你捡,那三栋楼的归他收,每个 人把片区的卫生包了。 这下,他们的责任感有了:这是我的地 盘啊! 第二,每个人发一件工作服,背后写上“社区清洁志愿 者”。这下,荣誉感有了——志愿者,正经事! 子女们也不那 么反对了。 第三,专门在楼下给他们搭了小棚子,他们在垃圾 里扒拉出来的纸壳子有地方放了。这下,主场感也有了。 第 四,不光要把楼前楼后的卫生搞好,还要负责指导居民垃圾分 类。这下,工作的价值感又上升了。 第五,每人每月再给 发500块津贴。这下,收入也提高了。 0.43元的物业费,还能 把社区的清洁搞好,谜底就这么简单。 原来,还能这么干! 我们来复个盘。按传统思路,解决一个小区的清洁问题,那就 是花钱、堆资源。有钱就有办法,没钱就没办法。 但是在这个 故事里,你会发现,堆资源不是解决问题的唯一道路。还是那 句话:“处于困境中的人往往只 关注自己的问题。而解决问题 的途径通常在于你如何解决别人的问题。”让更多的人,甚至 让自己用 户之外的人,比如说这些捡垃圾的人过得更好,这本 身就是问题的解决方案。 【03】怎么收老破小社区的停车费? 继续说发生在劲松小区里的故事。 物业公司的一个收入来源 是停车费,但是不好收。 你别忘了这里 曾经是个“老破 小”,车主过去都是直接乱停乱放,根本不交费。现在车有人 管了,环境规范了,但是到收费的时候,工作人员就容易和住 户起冲突了。 那怎么办? 愿景的想法是,雇外地小伙儿来收 北京小伙儿的停车费,工资高,而且也收不上来。但请北京大 爷来收北京小伙儿的停车费,没问题啊! 小区里那些刚退休的 北京大爷,刚退休回家,浑身都 是劲儿,也浑身都不得劲,正 琢磨着去哪儿找点儿事儿干呢。给他们发个红袖箍,去管停车 收费的事。 怎么管这些北京大爷呢?北京大妈,一个大妈管理 一帮大爷,效果好着呢。 然后,每个人每 月再发点辛苦费。 大家都满意。 你看,还是刚才说的那个思路:通过解决别人的 问题来解决自己的问 题。成本下来了,受益的人多了,4毛3分 钱的物业费也能干了。 你看,做事都需要资源,但是资源可能 不是我们原来想的那样。 我们经常需要拆掉思维里的墙。 【04】未来的好公司究竟什么样? 说到拆墙,我还有一个故事。 一般的小区都是由物业维护树 木。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这其实也是我们观念里的一堵墙。 愿景把小区里的一些树换成果树,请居民自己来认养,到了秋 天,结的果子就归认养的人。那你想, 主人伺候树不比园丁更 精心?“这是我孙子吃的果子,不能让人给糟蹋了”,会天天 到楼下转悠。有盼 头、多活动,对老人的健康也好。 然 后,每个周五小区里还放电影。这除了能丰富文化生活,也是 为了让居民多下楼来活动活动;社区里 走动的人一多,大家就 熟悉了,互动就多了,来小区租铺面、做生意的商户也跟着多 起来了,商铺的租 金也就可以高一点了。 愿景这么一重组 运营逻辑,拆掉旧墙,这盘棋就活了。 我特别不想给你留下两 个印象: 第一,这是 一篇好人好事的表扬稿。第二,这是一 个精明生意人的如意算盘。 我是想通过这个故事,回答一个问 题:未来的好公司,该是什么样子? 今年有一个很大的变数:很多有名的大企业陷入困局。它们光 环褪色,魅力大减。过去,它们可都是大学生找工作的目标、 创业者奋斗的标杆啊。 但这一年,更高、更快、更强,不 再天然带来赞誉,甚至 “一家独大”正在被全社会警 惕。 你要是说,“好企业的样子,因为要为人民服务,所以就 不能挣钱;因为不能搞垄断,所以就不能长大。”这个很难说 服人。 我们刚才讲的愿景公司,可不是小生意。现在,他们在 全国签约管理的老旧小区已经有2.1亿平米,预计服务700万 人。 算笔社会账:一家收费低、服务好的物业,老百姓高兴,打市 长热线的投诉也少了,政府也高兴,怎么 会不受各方面 的欢迎呢? 再算笔经济账:虽然利润不高,一年只有6%的 收益率,但是,有规模,且稳 定,还能良性发展,不错 啊。 如果你再考虑,700万人把日常生活开放给你,让你有为 他服务的机会,每天看着你的表现,将来零售、养老、房产销 售和租赁这些机会,是不是也有可能是你的? 这是一盘多么 好的生意啊。 愿景的这个故事,恰恰就让我们看到了一种新的 可能性—— 一家企业不 能仅仅从纯粹的商业逻辑里认知自 身,它还要把自己的生存放入到社会的全局利益中。这才是一 家好公司的新样子。 拆掉了思维里的墙,在社会全局的 视角下认识自己,你会发现—— 让产品更好、竞争力更 强,不 是只有堆资源这一种方法。提升更多人的生活品质和尊 严,也是一种方法,而且是更良性的方法。用这种办法,企业 也可以挣钱,也可以长大。 【05】怎么荣耀用户? 下面,不只是一个广告,也是一个故事。 有一个汽车品牌,叫 岚图,今年成了我们跨年演讲的独家冠名合作伙伴。我们一直 有一个愿望,想找一个代表这个时代的产品,比如电动车。很 幸运我们找到了一个非常好的企 业,那就是岚图。 岚图是一 个高端新能源汽车品牌,刚刚创立,背后是制造过5200万辆车 的汽车产业国家队,东风汽车,实力雄厚。 但是,岚图也有自 己的难题,毕竟是一个新品牌,怎么让用户接受? 如果还是用 行业里的老办法:发展经销商队伍,一点点地扩展网络,增加 销量,这种方式,哪还能适应现在这个飞速变化的市场? 那怎 么办? 岚图的选择是,拆掉思维里的墙,把生意逻辑还原到社 会全景里去,把用户关系经营成真实的人和人的关系。 真实的 人和人之间的关系,最高境界不仅是“我对你的服务满 意”,而且是“我为这份关系骄傲”。 前不久, 岚图在武汉 举办了一次用户联谊会。在这张合影里,用户在中间,岚图的 领导在一个看不见的角落里。对面一座百米大楼的立面,一个 整座城市都看得见的地方,正一屏屏地闪过岚图用户的名字。 岚图今年赞助跨年演 讲,想把这种荣耀用户的事做大。 他们 挨个征求了用户的同意,把愿意参与到这个跨年仪式中的第一 批车主的名字,都打在跨年演讲的大屏幕上。 岚图用户们,你 们可以一边看跨年,一边截屏,圈出自己的名字,作为自己和 跨年演讲曾经同框的证明。以后有机会遇到,咱们拿这个同框 的证明,彼此相认哈。 说实话,我是真没想到,一个赞助 商,原来还能这么干。 我本以为,他们会让我讲岚图推出新车 型的速度有多么快,增程纯电双动力的技术如何解决了用户的 里程焦虑, 直营店的模式怎么更好地服务了他们的用户。都没 有。 他们说这些不需要我来讲,消费者自有评判。国家队现在 做事儿的方法也在变,央企原来还能这么干。 【06】老大为什么要帮老二? 刚才,我都是试图用好故事,给你描述一个今天的好企业什么 样。 今年夏天,在一个饭局上,我遇到了一个人,网名 叫 @tuzhuxi,他提到了一个词,让我一下子有种醍醐灌顶的感 觉,这个词叫“朴素的道德直觉”。 用这个词来看我们身边的 很多人和很多事,就很容易理解了。 话说,有这么一家子。一 个老太太,两个孩子。前几十年, 全家人勒紧裤腰带,供老大 读书。老大长大了,出息了,开了工厂,赚了钱。老二呢,至 少现在没老大那么出息。 而这个 老太太,慈爱、睿智,而且 对家庭的未来负无限责任,请问,她会怎么处理俩孩子之间的 关系? 调用我们生活中的常情常理,我们都知道,她会这么 做: 第一,她会想方设法让老大拉扯老二一把,可能是金钱上 的,可能是机会上的。反正,你老大得出钱出力。 第二,她也 会严厉地敦促老二要有出息,向老大学习。 第三,老大拉扯老 二的这个情分,她希望不是固定地按月给钱,而是更走心的安 排,比如经常送盘饺子,或者带着老二见见世面。她希望老大 自己去送,自己去表达。 她也会让老二一家感受到,这额外的 情义是来自老大的。 第四,老大一家的日子过得好一些,她没 啥意见。但她会制止老大一家公开炫富。就是我们平常说 的:“吃肉回屋吃,不要站在院里吧唧嘴。” 第五,她希望老 大掏钱出来帮助老二,这不是因为她要求,而是出于自愿,这 是亲人的责任。 第六,如果老大的事业遇到危机,她会调动全 家的资源力挺老大,也会要求老二全力支持。 第七,家里的孩 子们,也都念着一家人的情分,愿意听老太太的安排,愿意互 相帮忙。 这是哪一家啊? 这可以是几千年前的一户中国家 庭,也可以是几百年前、几十年前或者今天的任何一户中国家 庭。 说到这,你已经明白我在说什么了。今年,我们在面 对“共同富裕”这个词的时候,虽然有权威人士出来解释,说 共同富裕不是劫富济贫, 也不是平均主义。 但只要我们把眼 睛从商业账本上稍微挪开一点,把自己放进共同生活的这个社 会全局中,我们就会发现,过去那些我们以为的矛盾,其实并 不存在。 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和自愿帮助暂时落后的人,不矛 盾; 要共同富裕,但不劫富济贫,不矛盾; 共同富裕,但首 先是发展,而不是共同贫穷,不矛盾。 只要你感觉自己是在一 个共同体里面,认同这个共同体,那去主动帮助他人,不仅不 是被剥夺,反而是一种荣耀。 就像一个家里的长子,拉扯弟弟 妹妹,心里不会觉得委屈,而是有一种“家有长子,国有大 臣”的骄傲感。 所以你看,共同富裕这个话题下的所有纠 结,关键不在于钱的分配,而在于是不是认同:我们是一个大 共同体中的一家人。 你要是不认我们是一家子,总想着划出一 道清晰的边界,交多少?怎么 交?那就难免困惑。你要是认我 们是一家子,就可以理解刚才这个老太太,就没有什么可纠结 的。 反过来说,凭着朴素的道德直觉,不用讲多少大道理,有 些事情我们就能知道它不好。 比如,在另外的一个村子里: 一个人勤劳致富,很好。但是富 了之后,动不动就瞎嘚瑟,敲锣打鼓地绕着全村边吃肉边吧唧 嘴,那大家就说,这不好。 一家铺子善于经营,挣了村里人很 多钱,可以。但是,突然有这么一天,他悄悄把铺子一卖,也 不给大家服务了,而且还把在村里挣的钱全转到其他地方 去 了,那大家就说,这不好。 一个媒婆,在村里撮合婚姻,挣点 跑腿费,挺好。但是,有一天这个媒婆融资了,要上市,天天 堵在邻居门口催人家结婚,还说谁结婚就送你一盒鸡蛋,那大 家就说,这不好。 听完这几个场景,你心里可能有点怪怪的感 觉:按照规则,这人也没做错啥啊,旁边的人说不好,有什 么 关系呢? 要知道:在一个真实的村庄里,如果大家都说这事不 好,当然就有关系。 虽然是社会的软约束,但也是商业的硬边 界啊。大家都说不好,你的生意不可能好啊。 当我们面对每一 个人生选择关口,心里的那个“老太太”其实都出过手、开过 口。我们选错了,只是因 为当时不想听而已。 我们今天感受 到的很多“不确定性”,都是因为狂飙的欲望之车,遇到 了“朴素 道德直觉”的红绿灯。只要我们肯把自己的小道 理,放入到社会全局利益,也就是那个大道理 里去,这个红绿 灯其实非常醒目。如果你和你的伙伴想不清楚该不该做一件 事,就在心里设想这么一个“老太太”吧。 她阅历丰富、充满 善意,有维护社会秩序的责任感。你就想,这个“老太太”看 到你、你的公司做了这 件事,她置身事外,旁观者清,会作何 感想? 她的答案就是社会的普遍答案。 这就是朴素的道德直 觉。这其实是一个无比清晰的标准。这个直觉的标准,往往会 比计算和推理更直达事物本质。 作家博尔赫斯说过一句 话:“凡事总有一个经济学的解释。但除此之外,无疑也有其 他的解释。” 2022年就要到了,让我们一起关心一下,这个世界的其他解 释。 自从我们宣布今年的跨年演讲在成都举行,每个听说的人都是 一脸羡慕,这回你们可爽了。 他们这么说是有道理的,肯 定是因为想到了这些嘛。 但是,还有一组关于成都的事 实。 今天的成都,GDP正在攀登两万亿大关。在所有新一线城 市里:大牌开第一家旗舰店,首选成都;毕业生最愿意去的城 市,成都第一;《第一财经》的《城市商业魅力排行榜》,成 都连续6年第一。 而 且,再一看,过去20年,成都的人口 从1000万飙升到2000万。一大批创业公司、团队、高精尖产业 在这里崛起。你不觉得这两组词之间有点矛盾吗?一个舒舒服 服的地方,怎么会同时也是一个奋斗的城市呢?这么安逸的城 市,通常在搞钱这件事上,就不太能打嘛。不是连成都人自己 也说“胸无大志,好吃懒做” 吗? 我的朋友孙思远,西瓜视 频大V,一个走遍全世界,最终到成都成家立业的成都女婿,给 我解了惑。他说:“你别真信,这八个字后面,其实是另外八 个字——人间烟火,幸福生活。” 来成都打拼的“蓉漂”朋友,我知道你们特别勤奋,一刻都没 闲着。但是,咱得承认,在成都这座城市, 不管你心里装着多 少雄心壮志,带着多少梦想蓝图,你心里肯定还有一个地 方,装着“人间烟火,幸福生活”,那真叫工作依然很忙 碌,日子感觉好舒服。 仔细想想,可不就是这样吗?过去,左 边八个字 “胸无大志,好吃懒做” ,好像是成都的负资产。 今天,它摇身一变,变成了右边八个字“人间烟火, 幸福生 活”,成了成都的魅力之源。 【07】感觉资源不够怎么办? 今年,我的朋友、经济学家何帆,对这种现象,给了一个生动 的概括:腾挪。 他的故事,你也许已经熟悉了。2018年,何帆 老师发下一个大愿。要用30年的时间,去记录中国30年的经济 改变。这是他坚持做这件事的第四年。 每年他都把自己的年度 记录写成一本书,今年这本名叫《变量4:大国的腾挪》。 这 本书不仅讲了城市的腾挪,还讲了个人的腾挪、企业的腾 挪,甚至是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腾挪。 无论你是在思考公司战 略还是个人战略,想找到解决问题的好办法,一定要看看这本 书。特别提醒,这本书已经在当当网首发。现在下单,率先拿 下。 好,说回这个词,腾挪。 什么意思?这本来是一个围棋 术语。它说的是,当你被对手团团围住,应该怎么办? 不要正 面硬刚,另找一处,落下一子,从而打开一个新局面。简单 说,就是不硬碰,巧转身,换思路,开新局。 成都不就是这样 吗?在传统的对成功、利润、效率的追求之外,他们找到了一 个新局面,这个局面就是人对于幸福生活的追求。从这个角度 看,曾经的安逸闲适不再是奋斗路上的绊脚石,而是一个坚实 的支撑精神世界的阶梯。 【08】扫码摸狗是一种什么体验? 我给你讲几个关于腾挪的故事,有大有小。 一只警犬,既没 在缉毒,也没在抓坏人,它正在忙着推广反诈APP呢。 这可真 是“原来,还能这么干!” 这几年,全国的民警都在忙着想各 种办法让大家安装国家反诈中心APP。只要你扫码下载,就可以 摸警犬,还能合影。警犬往街上一牵,警民关系和谐, 推广 任务完成。 一个小创意,背后是腾挪的大智慧。 谁说警 犬的作用只有发现线索,抓捕歹徒?可爱难道不是 它的资源 吗? 这笔力量资源,换个视角,就变成了吸引力资源。所谓的 创新,经常就是再造资源。 【09】一个红绿灯怎么让人怦然心动? 远的不说,类似的场景,在我们公司门口也发生过。 我们公司 就在北京朝阳区,门口有一条小街,有一天,我突然发现,红 绿灯变样了。 我们公司的女同事说:“你才发现啊,我们都发 了好几天朋友圈了!这个红绿灯,已经成了北京的打卡胜地 了!” 就这么一个小变化,带来了什么? 当你等红灯的时 候,你面对的,不再是一个停止的符 号,而是一颗红彤彤的爱 心。它让你沉思良久,或者浮想联翩,一定有某个神秘力量在 给你发送爱的信号。爱心下面还有个词,“等待”。 这是一个 多浪漫的暗示——爱情来得很快,只是需要等待。 说到这,我 们好像发现了一个一直被忽视的真相。过去,这个时代好像只 会为规模、效率、力量欢呼。我们好像忽略了,在坚硬的现实 之外,人心柔软之处,另有一片广袤的土地。 你看,这个世界 的万事万物,其实都有两个面目。它可能是物质资源,也可能 是情绪资源。我们的生命,是靠这两种资源才支撑得起来的。 所谓腾挪,往往就发生在这两种资源的转换之中。 【11】开理发店为什么不能太年轻? 再说个我自己碰到的故事。 我这两年都是去我们公司附近的 一家小理发店理发,理发师40多岁。 坐在理发椅上那么长时 间,总会闲聊几句。有一次我问他,理发店经常倒闭,是因为 特别难干吗? 我当然是以前吃过亏嘛,装潢特漂亮的大店,被 忽悠着办了储值卡,下次再去,它悄悄倒闭了,都不带通知你 一声的,你说气人不? 理发师的回答很意外。 他说,就一个 原因,开店的人太年轻了。 你看,一个年轻人开的理发店,想 做大,靠什么?得有更好的位置,更好的装修,通过办卡锁住 尽量多的客户。这么一来,投资就高了,风险也大了。 但 是,年长的理发师,不需要这些。他拼的是熟客。 他说,我这 个岁数了,认识的人多,而且打交道的时间长,他们信得着 我。我给他们理发的时候,和他们聊天,这本身也是服务啊。 这是要靠时间积累的。有了这些,我就不用非得租最好的位 置、做豪华的装修。那这个生意就挺稳当的。 仔细想想,你更 愿意去谁那儿理发?是你熟悉的、信任的人那里,还是不熟 悉、没话说,还动不动就让你办卡的人那里? 熟客的信任,也 是宝贵的资源。 【12】小五金店为什么生命力强? 还有什么能是资源? 我的同事,“得到头条”的徐玲老师今年 给我讲过一个五金店的故事。就是那种开在街边,一开就是十 好几年的小店。 徐玲考我一个问题,这种五金店看着每天 冷冷清清,但为什么 旁边别的店都换好几轮了,它却很少倒 闭? 开始我想的是,五金店这个行业运营成本低,商品利润率 高,不用豪华装修,不用宣传促销,货品几乎没有耗损,永远 不会过期,而且去五金店没有闲逛的,成交率特别高,进店的 就是买东西的。 但徐玲说,让一个小五金店基业长青的核心竞 争力,是两口子和睦。 原来,除了卖东西,这种五金店,还有 一块重要业务是提供上门服务,给周边居民修修水管、换个龙 头,还有修锁配钥匙什么的。有的五金店主还维修、出租家装 工具,这部分收入也不少。 常常是老婆在家接单,老公在外 跑活儿。 老婆和气有人缘,老公干练有手艺,先得是一个好人 家,才能细水长流。这家店的根,就扎在夫妻日常生活的底盘 上。 过去我们一说开店,就是租金、人流、成本这些东西,但 是回头一看,你会发现,和谐的家庭关系,也是经营的资源。 【13】60岁还有多少可能性? 前面说的几个都是小故事,腾挪的也都是小资源,我知 道2021年很多人心里跟我一样,对一个重要的大资源充满焦 虑。 咱也不用藏着掖着,老龄化的问题嘛。前一阵子就因为去 见了一趟我很敬重的前辈俞敏洪老师,我这个焦虑给破了。 见 他的时候,俞老师刚过完生日,60了。 我问他,平时锻 炼不锻炼?他立即起身,做了10个俯卧撑, 我都看傻眼 了。 我羡慕的还不只是他的身体,而是那个劲头。新东方教培 业务受挫,没事儿,人家从头再来,干上了农产品。 我自己想 想,觉得自己挺没出息的,还想着60岁跨年演讲就讲不动了。 怎么可能?看看今天60岁的俞老师,完全是斗志昂扬。 60岁的 俞老师,成也成过,输也输过,现在再出发,身上是一份年 轻 人很难有的轻松和豁达。 我想,对于我这一代人来 说,60岁,很可能也是一个可以更少顾虑地出发、有更多自由 的年纪。 【14】老年人使劲折腾有多大价值? 下面是一个广告,但也是一个因为年长有了自由、敢于创新的 老前辈的故事。 前两天,陪我跨年闭关的同事,去了一个好玩 的地方,百年泸州老窖窖龄酒的“研酒所”快闪店,回来兴奋 得不得了。 这种“蒸汽朋克”风的空间,肯定吸引00后年轻人 嘛。他们回来跟我说,那里能闻酒香,能做互动体验,还第一 次看到了各种各样的窖泥微生物,当然,还喝了拿白酒作为基 酒的鸡尾酒。 这还挺让我感慨的,百年泸州老窖窖龄酒,是我 们的老朋友,支持跨年演讲已经有四年了。 我知道,面对我这 样的中年人,他们底气特别足。泸州老窖有中国一直在使用的 最老的窖池,400年从未中断,中年人肯定吃这套嘛。 但是没 想到,他们还能拿下年轻人。一般的酒品牌,怕的是别人说自 己不够老。而百年泸州老窖窖龄酒,因为老,反而特别敢创 新。 你看,根扎得越深,枝叶伸展得越远; 年岁越久,创新 的胆量也越大。 更何况,何帆老师跟我说,用腾挪的视角重新 看一下,所谓老龄化问题,也没必要那么悲观。 中国女性的就 业率高,这是全世界有目共睹的。但你有没有意识到,支撑中 国女性就业的,除了国家政策、教育普及,还有一股不可忽视 的力量,有个名词管这叫“外婆经济”。当然这是个泛指,外 公外婆、爷爷奶奶这些家庭长辈都包括。 有多少老人家,退休 也只不过是换一个阵地,继续支持中国经济的 运转?要不是他 们,很多年轻人要么不敢生孩子,要么生了孩子就得有一个人 辞职带娃。就算不去给儿女做贡献,一个人退了休,也照样可 以成为社会的新资源。咱们不说什么更高大上的,有 一个小目 标——只要认真生活,就是新资源。 老人家退了休,不用再花 时间在上下班通勤上,光是这,就足够他慢悠悠地逛着菜市 场,找到最新鲜的蔬菜水果,心平气和地讨价还价。认真对待 每一笔支出,挑选最物美价廉的商品,你可别觉得是老人家小 气,花钱这个行为本身,就是在用钱对未来自己想要的生活投 票。 要不然你以为那些物美价廉又新鲜的菜市场哪来的?那 不是凭空就有。是城市里认真生活的大爷大妈, 一次次趟出 来,一刀刀砍下来的。会逛市场的年轻人,只需要跟在大爷大 妈后面说一句:“照这个价, 给我也来两斤。”可别小看这些 事,只要一直做,这就是在为这个社会训练精细化的体验服务 啊。 认真生活的人多了,认真做产品做服务的人自然也就多 了。 你看,这是一个人人生阶段的腾挪,也是全社会人力资源 的腾挪。 过去,我们觉得一个人老了,退休了,就只有消耗社 会资源。今天换上腾挪的视角,一个老人家,只要继续折 腾,走出家门,不管是上菜市场讨价还价,还是锻炼身体、唱 歌跳舞、拍鸟拍花,都是在为社会做贡献。待在家里,开个抖 音直播做饭是在为社会做贡献,哪怕是认认真真点个外卖,也 是在为社会做贡献。 【15】熟经济到底有什么魅力? 当年长者也变成了社会重要力量的时候,金融学家香帅老师给 出了一个有趣的词:熟经济。 香帅老师从前年开 始,每年 写一本财富报告,记录这一年中国人的财富逻辑。 今年,《香 帅财富报告》的主题就叫熟经济。 什么叫“熟经济”?我 先说两件事,你感受一下。 阿里国际站的总裁张阔老师告诉 我,2021年,中国的外贸增长非常猛,“十四五”开年第一 年,就提前完成了 “十四五”的规划目标。但是,别忘了熟的 那一面,每一箱货的平均货值也在提高。阿里国际站有一个采 样统计: 今年从中国出口的产品,空运的、海运的,前11个月 每公斤货值同比增长超过20%。这是一个悄然发生的变化。 再 看个消费数据。今年1到10月份,全国网上零售额超过10万亿 元。很多人只看到了这个大数字,还是那句话, 别忘了熟的那 一面。在这个10万亿元里,涌现出了很多新的大品类。 你发现 没有,在数字增长的同时,整个经济的内部,正在变得更丰 富,更成熟。 回到熟经济这个词,香帅老师跟我说,你就想象 一个人的成长,每个阶段,有每个阶段的长势。十几岁的时候 长身体,二十几岁的时候长心智。等到成年,长大了,他的个 头儿就不再猛蹿了。但这并不意味着停止成长,人会以各种方 式变得更丰富。 以前只会欣赏长河落日,变得丰富之后,也 会欣赏小桥流水。 以前只向往功成名就,变得丰富之后,也会 向往诗和远方。以前是年轻人冲锋陷阵,现在老人家也可以一 往无前。 香帅老师说,这就叫熟经济,从“大力出奇 迹”,到“随处见风韵”。 熟经济时代,我们需要腾挪。过去 不是资源的东西,也许会价值连城。过去是负资产的东西,也 许会是重要的支点。 关于这两个关键词更精彩、更全 面的阐 述,都在这两本书里。何帆老师的《变量4:大国的腾挪》,香 帅老师的《熟经济:香帅财富报告3》。 “数字化转型”这个词今年特别热,各行各业都在谈。大家都 铆足了劲要在数字化上大干一场,买设备, 招首席信息官,找 咨询公司,在公司内部开各种各样的转型会。我听过最狠 的,是一家大公司全员自学 Python计算机编程语言,包括车间 班组长。那肯定是被吓着了。 这说明什么,不是决心大,而是 真没辙。 咱别笑话别人,今年我也被吓着一次。我去参观华 为,他们告诉我说,华为仅仅用于内部数字化改造,就每年要 投入100亿元,积攒了10亿行代码。 那一刻,我内心只有一句 话:“要不起,过。” 不是说好的,数字化跟每一个人都有关 系吗?但它怎么成了只有巨头能玩的游戏呢? 【16】公司怎么探知员工的情绪? 从华为回来,内心慌得很啊。直到得到APP《数据思维》课主理 人宣明栋老师,用一个故事把我治愈了。 有这么一家小公 司,全公司上下也没多少人,但他们就开始思考一件事:怎么 能让员工上班的心情好一点? 小公司,肯定也用不起多么高大 上的数字化技术。怎么办呢? 给每个员工发一袋玻璃球,三种 颜色,红色、黄色和蓝色。员工要是愿意的话,每天下班的时 候,根据自己的情绪,向本部门的瓶子里投入一颗球。高兴就 投红色的,一般就投黄色的,沮丧就投蓝色的。 全凭自愿,也 没人会盯着看他投不投。 第二天早上,高管发现哪个部门的蓝 色球比平时多,就会跟这个部门的主管谈一谈。怎么回事 啊?大家心情都不好。据说就因为这么一个小小的设计,公司 的士气一下子就高了很多。 就这么一个动作, 员工会发 现,公司真的是在关心人。以前所有的职场鸡汤都是在教员 工,不要有情绪,要学会管理自己 的情绪,好像有了情绪就不 够职业化。但是这个动作,把管理升级了,管理者要对员工的 情绪负责。 现在,如果一个部门的员工老是不高兴,蓝色球特 别多,那么公司对这个部门的领导者是不是就得多观察一下? 这个案例看上去没有用什么数字化技术,但是它用的全是数字 化的思维。就是把过去模糊的、不能测量的东西,变得可见、 可衡量。 你看,你有你一百亿元的数字化,我有我一百块钱的 数字化。这是一个小创业者的恍然大悟。 原来,还能这么干! 如此说来,普通人、小公司确实也可以聊聊数字化了。 【17】智能水表竟然还能救命? 如果你是专门干人工智能数字化的公司,天天跟客户聊数字化 的好处,请问,你讲什么案例? 我今年经常给干这行的人讲一 个故事,他们内行人听了,都觉得很开脑洞。 话说,有这么一 家物业公司,他们服务的小区,住着很多独居的高龄老人。 老 人在家里一不小心滑倒,如果没有人及时发现,后果不堪设 想。 这个场景,我相信很多老人不在身边的朋友、独自一个人 生活的朋友都有想象过,都有过忧虑甚至恐惧。 我看过一个日 本的纪录片,一个小区住的都是高龄老人。两个住在对面楼的 老闺蜜,每天起床第一件事, 就是把窗户打开,不是为了把阳 光放进来,而是给对面的老太太发个信号:我还在。 如果对面 窗户没有打开,可能就出事了,那就得报警。 你就说,凄凉不 凄凉? 作为物业公司,该怎么办?每天派人上门,借嘘寒问暖 检查一下吗?挺招人烦的。用摄像头监控老人出门不出门?一 来老人本来出门就少,二来这也涉及人家隐私啊。 那还有啥办 法呢?现在不是家家都换智能水表了吗?他们给水表发明了一 个新用法。看水表数据,不光是月底收费时看,每天也盯着看 走不走。只要半天数字没动,系统就会提醒。一个家里半天水 表没走字儿,能说明说什么?说明住户没洗手、没做饭,甚至 都没上厕所——要么今天家里没人,要么家里的人大概率出了 状况。 这个时候,物业公司就可以派人上门问候一下,看看是 不是出了什么意外。 就这么简单一个事情。技术难吗?一点也 不难。这种数字化贵吗?一点也不贵。但是它释放出来的善意 和价值却又很让人动容。 我突然就想到这么一句话:初心之 外,还要用心。 数字化很伟大。但是,除了有星辰大海的初 心,还得有将心比心的用心。否则,你根本想不到自己会在数 字化的这条路上遇到什么风景。数字化这么冷冰冰的技术,居 然还能导向更有温度的生活。 诗人艾略特说过这么一句 话:“系统如此完美,以至于没有人需要成为更好的人。”其 实,艾略特说的这个趋势,是可以改变的。 一个好的数字化系 统,需要的恰恰是设计者从人出发, 替人考虑。你成为更好的 人,就能看到数字化更好的用途。 【18】老板怎么给消费者撑腰? 下面既是一个广告,也是一个数字化应用的案例。 我们的赞助 商,高端大理石瓷砖品牌——简一怎么搞数字化呢? 该怎么做 瓷砖,还是要一块块地去做。尤其是他们首创的成品交付体 系,要想实现简一标准的密缝铺贴,还是得派瓦工师傅去用户 家里一块一块贴。这种活儿,数字化不了,效率也没法一下子 提高一大截。 从去年开始,简一的创始人李志林干了一件 事,就是在全国的600多家店铺里,亮出了一个直通车二维码。 每个购买简一的大理石瓷砖产品的人,都可以通过这个二维码 直接找到李志林本人。 做大客户生意的公司,很多是这么做 的。但是,一个把产品卖到千家万户的装修建材公司的老 板,也敢这么干,我还真是有点惊讶。 这一招,也谈不上提高 了多少效率,提高多少销售额。那他图什么呢? 李志林说,图 用户心里踏实啊。 这个直通车一加上,就相当于老板告诉用 户,我是把自己的名声全部押上去了。产品有任何问题, 你就 直接来找我。 从首创成品交付体系开始,简一一直想说:“把 复杂留给自己,把简单留给用户。” 而他们一直想传达的这 个信息,最后通过一个数字化的小工具就实现了。 在这个故事 里,数字化不是一个什么开天辟地的技术,它就是帮助你实现 关怀的一座桥梁。而且数字化并不难,任何一个做消费者生意 的企业都可以学。刚刚我们说的都是数字化的小应用。下面说 的几个故事,可都是大生意。 【19】蜂农追花怎么用上数字化? 有一家公司,叫“追花族”,本部就在成都高新区。 为什 么叫“追花族”?因为他们是做蜂蜜的。 你想,采蜜,要 追着花走的。 听起来很浪漫?但是这个行业有两个老问 题。 一是蜂农这个行当特别苦。哪儿的花开了,就带着蜜蜂 奔哪儿去采蜜。这就难免风餐露宿。 而且,花是遍布在大地上 的,所以,这个行业也非常分散。大部分蜂农都是一个人单 干,或者夫妻两个 人一起。因为太苦了,年轻人不愿意干,所 以蜂农平均年龄非常高,超过了50岁。 这就麻烦了。追着花期 走,哪里有花,设计什么路线最好,这可是经验啊。经验要是 传不下去,这一行就后继无人了。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蜂蜜 质量没法保证。 你想,一个蜂农按照往年的经验走一条高速公 路,但是也许因为寒潮,这片花田今年花期迟了,那给蜜蜂吃 什么?只能吃白糖了。那蜂蜜的质量就要大打折扣。收蜂蜜的 厂商也没办法,消费者吃到的蜂蜜, 很可能就是白糖转 化来的。 你看,蜂蜜行业的两个难题,本来都无解,这 是人和老天爷的搏斗。 那 “追花族”做了什么 呢? 他们除了收购蜂蜜之外,还在行业中用上了一点点数字化 技术。 这是他们开发的全国花田的热力图和一些数字化工具。 哪个月全国各地哪种花开了,哪片花田上已经有蜂农在那里 了,这些信息,图上面全有。花田的热力图他们都开放给了蜂 农。一名蜂农规划起路线就简单了,花多的地方就尽量去,人 多的地方就尽量不去。 于是蜂农的效率提高了,劳动减轻 了,经验传不下去的问题解决了,而消费者也不用再吃白糖变 的蜂蜜了。 你看,技术不复杂,成本也不高,一个产业级的变 革就这么发生了。 听了这个故事,我自己的内心独白是:数字 化,原来是一种温柔的力量。 可以想象一下,如果我也想做一 家蜂蜜公司,如果我满脑子想的都是,怎么压低成本、提高效 率、增加销量,那数字化技术可能就会被我用来搞私域流量、 促进销售、提高转化,恨不得让每个人一天喝三斤蜂蜜,那这 个新机会就不会属于我。 只有我想着怎么把蜂农的工作环境改 善一点,把蜂蜜的质量提高一点,我才可能用数字化技术做一 张全国花田的热力图,那我才能看到这个产业级的机会。 就像 凯文·凯利说的:“也许宇宙中最反直觉的真理是,你给别人 的越多,你得到的也越多。” 【20】怎么让普通人当上急救超人? 我在医疗急救领域也听到了一个这样的故事。 我们知道有一个 说法叫“黄金四分钟”,当一个人意外发生心脏骤停,抢救回 来的时间窗口只有四分钟。而这个时候身边刚好有医务人员的 概率,几乎是零。 所以,这两年,很多公共场所,比如机场、 地铁、写字楼、商场,开始有意识地配置急救设备AED除颤 仪(自动体外除颤仪)。问题是,意外发生的时候,就算有急 救设备,现场的普通人会不会用呢?又敢不敢用呢? 今年我听 说有一家公司就在利用数字化技术解决这个问题,这家公司 叫“第一反应”。它的创始人叫陆乐。 他们具体是怎么做的 呢? 首先,大量地培训普通人,包括写字楼里的白领、餐厅的 服务员、送快递的小哥担任志愿者。这个基本的急救方法并不 难学。即使不是专业的医生,也能完成急救操作。 那么,怎么 让这些人在有人发病的第一时间到场呢?毕竟,中国那么多公 共场所,谁也无法预测哪里会出问题。这就要靠数字化的力量 了。 特别简单,只要在机场、学校、写字楼里显眼的地方全都 贴上二维码。遇到情况,扫一下,就可以呼叫距离最近的志愿 者来做心肺复苏。根据他们的测算,志愿者赶到时间能控制 在58秒内。这是救援的第一棒。数字化系统会继续分发任务。 志愿者到场之后,90秒之内,第二棒到位,这是来送AED除颤仪 的。 紧接着,后面还有第三棒,有人会呼叫医院,甚至会替 赶来的医务人员按住电梯,把住关键的生命通道。 他们算过另 外一笔账。 一栋写字楼,每年只要有10%的员工参加一天的培 训,注意,只需要一天,就可以保障这一栋楼的安全。 比如深 圳机场,我经常出差会去,每年有五千万客流量吞吐,从概率 上估算,五千万的客流量大概一年会有五个人心脏骤停。 五条 人命,这是个特别沉重的数字。 但是现在深圳机场购买了第一 反应的这套服务,我走在那个机场里面就会特别安心。 我再一 想,如果有机会,我们公司愿不愿意买这个服务?肯定会 啊,我们购买的不仅仅是那个急救服务,有了第一反应的培 训,公司所有同事身上都会多一门救人命的本事。 所以,一个 小小的二维码,它能让这个场所里的人更安心,能让运营者表 达出自己对场所里人的关心, 也能够让场所里接受培训的人有 一份荣耀。 如果你认为这也是一个大的产业级的机会,那么同 样,拿到这个机会的奖励的,不是那些捷足先登的人,高瞻远 瞩的人,势大财雄的人,而是那些心细如发的 人,分辨力高的 人,善解人意的人。 【21】自动驾驶还有什么应用场景? 今年,李彦宏出了一本书,叫《智能交通》。大佬出书咱得看 看啊。 在这本书里,李彦宏说,如果推行以车路协同为基础的 智能交通,提升通行效率,5年之内,中国一线城市不再需要限 购限行;10年之内,基本解决拥堵问题。然而,对我触动最大 的是书中的另一个细节,就是这个词“5G云代驾”。 过去想到 自动驾驶,就是钻到机器人肚子里,满世界都可以去了。但实 际上,这是个远景。因为哪怕技术实现了,法律也要用好久来 完善;就算法律完善了,伦理层面的讨论也要持续很久。但 是,你发现没有,在自动驾驶的发展历程中,居然出现了这么 一个中间站,5G云代驾。 什么意思呢? 100%的自动驾驶做不 到,现在还不成熟,没关系,可以用人来实现双保险啊。 如果 自动驾驶车辆在路上遇到复杂情况,那就第一时间人工接 管,就像你的驾校教练一样替你做一个紧急处理。 深夜成都街 头奔跑的一辆车,可能是一个住在青城山脚下的老司机在监管 着。“云代驾”这个词,之所以让我感到脑洞大开,是因为它 修正了我们对于技术的想象。一个雄心勃勃的科技变革,居然 停靠在了一个温情脉脉的中间站。原来我们想象的技术,都是 横空出世长成巨兽。它造福人,但也替代人、挤压人。 但是你 看,完全自动驾驶技术还是远景,真正马上可以用的技术,不 是什么人的替代者,它是人和人之间的连接者。 你就想,如果 云代驾实现了,它就创造了一个新职业,让原来风餐露宿的老 司机可以在家干活。甚至一个人可以远程管理成百上千辆车。 而一个大城市的开车族,很便宜地享受到服务,相当于有了一 个司 机。而整个社会的交通安全,还有了双保险。 这就是前 面几个故事,折射出来的那个趋势:不管技术本身多么高大 上,说到底它是人类的工具,它只有一个使命,让人间变得更 好。了解了这个趋势,我们才能理解李彦宏的那句话:“人工 智能只有同人类命运紧密相连,直面复杂形势,才能体现出技 术的革命性意义。” 刚才这半个小时,呈现了过去一年,我 自己对“数字化”这个词的理解不断深入的过程。 我想说的 是: 数字化这班车,比早晚更重要的是,你为什么出发?比快 慢更重要的是,你要解决的是什么问题? 【22】跨年演讲为什么要做碳中和? 跨年演讲举办七年了。对办活动的人来说,肯定是一直要努力 寻找各种创新和优化的可能性。今年我们就接到了一个建 议:是不是可以办一届碳中和的跨年演讲? 一开始,我是有顾 虑的,一是怕显得我们在作秀;二是怕凭空多了很多限制;第 三呢,当然也觉得会增加一些成本。 但是我们的同事去调研 了一圈儿回来跟我说:罗胖,这是个好主意,得办。 我说:为 啥? 同事说: 因为这个凭空多出来的限制,能逼着我们用陌 生的眼光重新审视一下我们的项目。因为想减碳,专家会给出 一份详细的测算: 那任务就来了:比如,交通工具能不能用电 动车?选址能不能用绿色场馆?现场的搭建物能不能重复利 用?工作人员餐饮的食材能不能只用本地的?包装能不能尽量 用再生材料?等等等等。 七年来已经司空见惯的很多工作流 程,一下子有了用新方法再干一遍的可能性。 然后,我们迅速 发现,这个项目中可以提升的效率、可以节约的成本,非常非 常多。这笔原本我以为的成本,其实变成了一个支点,可以撬 动整个项目的提升。 所以,我们花了一笔钱,也不多,为本场 跨年演讲购买了国家核证自愿碳减排量(CCER)。不管是搭建 场馆、用水、用电、取暖产生的碳排放,还是工作人员乘坐各 种交通工具来这里产生的碳排放,甚至是跨年前后吃的餐食、 喝的水产生的碳排放,为没能来到现场被迫退票的朋友们邮寄 纪念品产生的碳排放,全都算进去。感谢北京绿色交易所帮助 我们联系第三方,用青海光伏的碳减排,对冲掉了我们的排放 量,做成了这件事。 所以,现在我可以宣布:第七届“时间的 朋友”跨年演讲实现了碳中和。谢谢大家的帮助! 本来嘛,办 一个活动,千头万绪的事儿挺多的,先办哪个后办哪个,哪些 价值大哪些价值小,好像也没什么依据,充满不确定性。 但 是,现在好了,2030年实现“碳达峰”,2060年实现“碳中 和”,这是我们国家一定要做的事。 那么,碳中和很快就会成 为以后举办大型活动的标配。既然这件事一定得干,为什么我 们不先干起来? 这道题一下子就变简单了。锁定一个确定性的 目标,返回来看现实,看哪些是现在的技术手段和能力就能做 到的,先做;哪些是目前能力不足的,学习。工作马上就变得 清晰具体了。 这不仅能让自己受益,未来,通过几年的优 化,这套经验摸索出来,对我们是一套成本优化的策略,对其 他大型活动的主办者也有参考价值。 碳中和这件事,给了我们 一个特别的思考角度。既然看眼前,看到的全都是不确定 性,何不直接跳到终局,去看那个最终的确定性?为什么不用 明天一定会发生 的事,再来倒推出今天马上要做的事呢?明天 会发生什么?我们其实很少能知道。如果真的有那么一件两件 事,我们可以确切地知道,你想,那是多么珍贵的行动指针 啊。 还是拿碳中和这事来说,有这么一个数字。 这是中国气 候变化事务特使解振华估算的中国人需要为碳中和花的钱。相 当于每个中国人要摊到10万块。 你怎么感受这个数字?是中国 人的负担吗?是我们不得不付出的巨额成本吗?今年我看到一 篇文章,很受启发。 它说,为什么西方人一提碳中和,往往想 到的都是对自我欲望的节制?比如说要吃素,要熄灯一小 时,要多骑单车少坐车,听起来都是要开文明倒车。因为西方 是消费社会,大量的碳排放是出自生活消费的。所以,西方人 要达到碳中和,节制消费是必然。 但是咱们中国人别被带了节 奏啊。今年刷抖音的时候,我一个特别喜欢的大V——@温义飞 的急救财经,给出了一组数据,他说我们中国是生产型社会 啊,居民用电只占全国发电量的11%,即使加上第三产业,也只 占到30%。中国碳排放最大的其实是能源和工业,我们不仅为自 己制造,还为全世界制造。 所以,对中国人来说,碳中和的本 质是产业升级。 而且,这个升级还是全面的。不仅是能源产业 的人要想着怎么把化石能源替换成风能、太阳能,一个做运动 鞋的得想着,怎么把鞋底从石油制品升级为甘蔗做的减碳新材 料;一条电子产品生产线得想着,怎么把高温焊接升级为低温 焊接;一个园区得想着,怎么升级基础设施,实现智能化管 控;就连一个做纸箱的工厂都得想着,怎么把胶带封装升级为 榫卯搭扣。 碳中和可不仅是一个能源变量,它还是一种弥漫在 我们所有生存空间里的环境变量。漫天彻地的环境变 量对每个 物种都是有压力的。 所以,积极地去减碳,可不只是为了节 约成本,也不是被动地应对法律规定。 谁琢磨出了减碳的新工 艺,可就是未来全人类都用得着的技术创新啊。谁先创新,谁 就有巨大的技术红利。 这时候你再看这个数字:136万亿 元,它还是我们被动付出的代价吗?不,它是中国产业升级的 投资。它意味着技术探索,意味着设备升级,意味着海量就业 新机会的产生。 今天,我们之所以提起“碳中和”这个话 题,其实是想说一个解决问题的思路: 如果某个未来一定会发 生,那就先行进入那个未来,去等其他人。 【23】地方政府怎么靠“链长”招商? 怎么先行进入未来呢? 我给大家介绍一种新型职位,叫“链 长”。你们听说过班长、组长、厂长,没听说过“链长”吧? 这是安徽省的一个发明。从省委领导开始,每个人分工一个产 业链。除了分管的工作,他还是某个具体产业链的“链长”。 就因为有了“链长”牵头,最近几年,有人给安徽,尤其是省 会合肥起了一个绰号,叫“伪装成政府的最佳投资机构”。因 为合肥连续引进了液晶面板巨头京东方,押中了半导体企业长 鑫和兆易创新,现在还成了新能源汽车的生产基地。 这是运 气,还是本事?今年,我们的调研团队就去了一趟。当时的感 受,也是那句话:“原来,还能这么干!” 你想,一般地方政 府招商会怎么干?想的都是我能拿出什么优惠政策?我们有什 么资源?然后再一家家地和有意愿的企业谈。 但安徽的招商思 路不是。他们是先拉出了几个字。“心平气和,急中生智”。 不是字面意思啊,其实这是一个谐音梗,是芯片的芯、液晶屏 的屏,还有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与产业融合、集成电路、面 向消费终端的现代制造、生物医药和人工智能。 这就是安徽想 要发展的几个未来产业, 这就是他们想象的终局,然后再倒推 现在该做什么。于是几大产业链的链长就各自去做功课,不管 是请院士专家来开三天三夜的研讨会,还是请顶尖咨询公司来 做咨询,都可以,关键是把产业链地图拉出来。产业链上的每 个环节每个分支,分布怎么样,有哪些头部公司?拉出清单 来。安徽缺哪些,那就精准出击,把它拉到安徽来。 终局目标 有了,就不存在没有思路在家坐着干着急,也不存在招商靠豪 赌撞大运,目标非常精准,一个个上去谈。目标企业需要什么 便利条件,就给创造条件;目标企业正在推动什么策略,就配 合策略。 今年谈不成,那就明年接着来,直到拿下目 标。 所谓政府是“最佳投资机构”的传奇,就是这么来 的。 目标清晰了,手里的清单就短了。清单短了,在每一个对 象上下的功夫就深了。 原来,还能这么干! 【24】怎么用工程思维找到伴侣? 这种思路其实每个人都能用得着。跟年轻姑娘小伙们讲一个我 佩服得不行的故事。 我有一个朋友,三 十多岁,女性,很优 秀,单身。跟很多同龄的女性朋友一样,她不是不想结婚,而 是不想凑合,是只想和自己的理想中的对象结婚。那怎么办 呢?等着偶遇?托人介绍?跟抽盲盒似的去相亲?太没谱了。 她就问自己,我理想的伴侣到底什么样?一番扪心自问之 后,想明白了,理想夫君是一个聪明的理工科大学老师。别笑 啊,我觉得她的这个标准很清晰。有了这个目标就好办了。 她 真是个行动的巨人,有空就跑到几个大学里去,特别是理工科 院系,去看各个系的布告栏,看老师介绍,特别是哪个年轻老 师得奖了。得奖了嘛,不管是教学奖还是科研奖,大概率事业 心就不错。如果照片看起来也有眼缘,就托人打听是不是单 身,然后挨个认识去啊。 这么筛下来,其实目标范围很小,就 比大海捞针强得多啊。果然,去年,这位朋友顺利结婚,过得 非常幸福。佩服啊。 我们都跟她开玩笑说,你这不是一般的找 对象,这是在用工程思维在找对象啊。 做事从前往后推,是骑 驴看唱本走着瞧,不确定性很强;从后往前拉,是从确定性里 找可实现的切入点,其实没有那么难。 【25】厨师不想被机器人替代怎么办? 今年,我还听说了这么一个厨师学校,拼命拦着毕业生,不让 他们去火锅店、单品店、快餐店就业。都说这两年找工作不容 易,学校怎么还拦着学生就业呢? 他们这么做,也是用未来一 定会发生的事倒推出来的。 厨师这个行当的未来什么样呢?你 只要稍微注意一下这个行业的技术创新就知道:料理包、炒菜 机器人、中央厨房自动化设备,正在摩拳擦掌赶来的路上。据 说有高级的炒菜机器人,一个“人”就能做八大菜系的4000多 道菜。 这就是一个确定的未来。 知道了这些,眼下该怎么 干?新东方回答得很有远见。这可不是俞敏洪老师创办的那个 新东方啊,而是新东方烹饪学校。 我们去看的时候,什么 切墩、颠勺、翻锅的基本功,当然也在热火朝天地训练。 但 是,除了这些, 你分明还能感受到另外一个使劲的方向,就是 他们是在一个清晰的未来的图景下培养厨师的。 首先,到了未 来的某一天,有固定流程的传统菜,肯定不用人做了,炒菜机 器人全都能搞定。炒菜机器人搞不定的是什么?是对食客的理 解、对食材的理解,是那些跨界融合的创新菜。 说到这儿你就 能理解学校的坚持了。 学生就业,必须去正经八百练手艺的大 饭店。火锅店、单品店、快餐店,技术含量低,哪怕工资给得 高,也不能去。要知道,一个刚毕业的半大孩子,哪里分得清 这些?好学校,就得替学生拿这个主意。 其次,除了手艺,要 想在这个行业站住脚,光靠单打独斗不行。只要一个人困在一 个确定的地方,放心,机器人 早晚追上你。练手艺的同时,也 得把自己纳入一个大的行业网络里。 比如作为一个川菜厨 师,不光得精通自己的手艺,还得知道其他菜系出了哪些新菜 式,有哪些可以融合,最近消费者的口味有哪些偏好,哪里可 能有 更好的发展等等。这些信息只有从行业的网络里来。 好,既然这个方向是确定的,那么学校从今天起,就为学生编 织这张网 ——没入职的时候,学校就把饭店的薪酬体系、晋升 路径给学生了解清楚了。 到了入职的时候,班主任会亲自把他 送到宿舍,还会拍着胸脯讲,在这家企业遇到任何问题,薪酬 不对、工资不发,学校替他出头。学校毕业的所有师兄师 姐,都是他的后盾。 工作上遇到难题,比如,口味不对?怎么 改进?可以回到校友群里,请老师、校友出谋划策。这 个QQ群,永远不解散。 什么时候想换工作,或者想换个城 市,不用担心,师兄师姐遍布全国各地的大饭店。学校帮联 系,师兄师姐在当地接应。 要想提高呢?学校欢迎再回来读 一个厨师长研修班,学习酒店和门店管理。 想创业,缺人、缺 钱、缺参谋,不怕,身后有学校。这个行业里的资源,学校帮 忙打通。你看,这哪里还是一个学校,这已经成了一个行业共 同体啊。有了这些,还怕什么料理包、炒菜机器人吗?这份安 顿感,谁都拿不走。 说了这么多,我们不是想夸新东方。而是 借着他们的事,看到一种做事的方式。假如你觉得自己的行业 面对威胁,假如你觉得自己的手艺要被淘汰,别慌,看远一 点,看看终局,看看未来的那张大图。 我们以前都习惯:兵来 将挡,水来土掩。 但还有另外一种方式,就是一上来就想象这 件事的最终图景。这不就是我们 小时候玩的拼图吗?你总得先 看到最后的那张大图,然后再从一堆凌乱的碎片中,一块块找 出你需要的部分。 没错,你要把战略建立在不变的事物 上。 就像贝索斯说的那样:“总有人问我,未来十年,会有什 么样的变化。 但很少有人问我,未来十年,什么是不变的。我 认为第二个问题比第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你要把战略建立 在 不变的事物上。”新东方毕竟有一个确定的行业。那如果是一 个初创的公司呢? 现在技术变化那么快,环境变数又那么 多,一个初创公司怎么想象自己的未来呢?郝志强点评:连接 改变世界不是只做一个产品,不是只培训出一名厨师,而是靠 链接,建立起生态系统来,这就是傅盛说过的三级火箭模式 吧。 先做爆款产品、再做好连接、再搭建平台,小米、抖音等 的成功,都是这个模式。 培养出厨师、建立厨师的连接、组成 厨师为核心的生态圈,这就是新东方的模式。 【26】公司为什么要向下一级写周报? 其实,一个好公司的样子也是确定的。从上到下,充满活 力,不断地吸引人、发展人,让每一个员工充满主动的探索精 神。这样,无论环境怎么变,都有人在探路。 但怎么实现 呢?看起来千头万绪。先把终局想好,就很简单啊,用先进工 具把自己变成这种样子啊。 今年,我们公司启用了一个办公软 件,“飞书”。早就听过飞书的大名,也有很多朋友推荐,但 是用上之后,我们才知道,它最大的价值就是,能帮我们沉淀 知识、建立连接,对具体的人的成长负 责,让每个人充满活 力。 举个例子,在飞书提供的基础功能上,我们启动了一件 事:向下一级写周报。 对,你没听错,在得到公司,不是下级 向上级写周报,而是反过来,上级要向下级报告。 有什么区别 呢?下级向上级报告的,是动作。而上级向下级写报告,就必 须得是思考了。没有可以分享的思考,哪有脸面坐在这 个位置 上呢? 你看出来了,我们就是用这种方式把这家公司里的知识 整理出来。 你可不知道,每到周五,我、脱不花、快刀可焦虑 了,抓耳挠腮地写周报。写完我还偷偷去看脱不花和快刀 的,生怕思考不如他俩有价值。我知道跟我一样焦虑的,还有 我们各个业务条线的头头脑脑。这是我们主动把自己的头脑打 开,把那些默会知识组织起来,打破层级,用工具方便地呈现 给所有的员工。让知识在组织中沉淀下来,传递下去。 光这点 还不够,毕竟上级能呈现出来的,只是自己知道的答案,我们 还得去发掘员工困惑的问题。更何况,有些答案,要不是有人 提问,你根本不知道自己就有。 不是有那么句话吗?“世间多 少好答案,在苦等一个好问题。” 这又怎么办呢?我们用了飞书一个特别基础的功能,创建了一 个在线文档。它最神奇的地方,就是打破了组织原先的层 级,随时可以创建一个平等的虚拟工作环境。 这个文档的名字 叫《我就随便问问》。听着就不是很严肃吧,这里没有什么层 级关系;再看问题,真的很随便。 有业务问题,比如怎么向老 师催稿才管用,直播时怎么对着摄像头找到对话交流的状态等 等。 居然还有人问我这么一个问题,在公司见到罗胖,要打招 呼吗?只要他认真问,我就必须认真答。因为他问一定有他的 原因,而我的义务是要通过我的回答,让他更开心地在这里工 作。 第一,问什么都可以。 第二,想问谁都可以。员工可以 精准地@他想问的任何一个人。这个人通常就是这个问题相关业 务的管理者。 那要是被点名的人不想回答怎么办?文档是公开 的,全公司都能看到,所有人都看着呢,你好意思不回答 吗?好意思回答得不认真吗?好意思让别人抢答吗? 就算是有 人特别内向害羞,连用这种方式也不好意思提问,那也不怕 啊。我相信一定有类似的问题,总有大胆外向的同事问出 来,他偷偷旁观总行;觉得自己用得上的回答,点个赞总行 吧。 这个点赞,既激励回答者,也激励提问的人。 在这一问 一答中,关于公司、行业和职业的种种知识,就这么沉淀了下 来。对一个年轻人的生存能力,也当然就有了帮助。 德勤公司 在2021年发布的《全球人力资本趋势报告》里有一句提 醒:“企业要为员工的生存能力负责。”请注意,企业要负责 的不是员工在这家企业的生存能力,而是他在整个社会、整个 职业生涯里的生存能力。 关于我们这家公司,将来能不能发展 得好,谁也说不准。但是,我们确实可以让每一个在这里待过 的同事都 知道,这家公司为一个好公司该有的样子努力过,为 提升他们一生的职业生存能力努力过,也期待他们每一个人都 能成为这家公司的探路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