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宪法宣传周宣讲稿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宪法宣传周宣讲稿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的二十大是一次高举旗帜、凝聚力 量、团结奋进的大会。大会提出,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的 使命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 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党的二十大选举产生了新一届中央委员会 和新一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党的二十届一中全会选举产生 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习近平同志继 续担任中共中央总书记、中央军委主席,充分体现了全党共同 意志、凝聚了全党共识、反映了人民期待,是历史的选择、人 民的选择、时代的选择,是党心所向、民心所盼、众望所归。 新时代伟大成就的取得,根本在于有习近平总书记作为党中央 的核心、全党的核心掌舵领航,在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两个确立”是党在新时代取得的重大 政治成果,是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 变革的决定性因素,是战胜一切艰难险阻、应对一切不确定性 的最大确定性、最大底气、最大保证。 党的二十大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法治中国建设掀开了新篇章。党 的二十大报告对“坚持全面依法治国,推进法治中国建设”作 出专章论述、专门部署,提出一系列新论断、新举措、新要 求,为推动新时代法治建设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 循。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在法治轨道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 代化国家”,既凸显了法治建设事关根本的战略地位,又明确了 法治建设服务保障党和国家工作大局的战略任务。落实这一要 求,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 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 法治国有机统一,更好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 障作用,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保驾护航。我们要坚持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 习近平法治思想,切实把党的二十大关于法治建设的重大决策 部署转化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强国的生动实践。 12月4日是第九个国家宪法日,也是我国现行宪法公布施行 四十周年。根据中宣部、司法部、全国普法办关于组织开展 好2022年全国“宪法宣传周”宣传活动统一部署,依据自治区 党委宣传部、自治区党委全面依法治*办统一安排,围绕以学习 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为主题,以现行宪法公布施行四十周 年为重点,在全区上下组织开展宪法宣讲活动,旨在通过宣 讲,坚定不移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 一个时期首要政治任务,引领广大干部群众深刻认识党的二十 大的重大意义,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全面贯 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 近平法治思想,深刻领会中国式现代化的科学内涵、中国特色 和本质要求,准确把握前进道路上的重大原则,认真贯彻落实 党的二十大作出的重大部署,大力弘扬宪法精神,维护宪法尊 严,保证宪法实施,使宪法和法律成为人们普遍遵守的行为规 范,树立和维护宪法在国家和社会生活中的法律权威。 一、法治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必然要求和重要 保障 党的二十大报告首次提出“在法治轨道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 现代化国家”的战略命题,深刻揭示了法治与现代化之间的必 然联系,这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全面依 法治国的高度重视,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习近平法治思想,凸 显了法治建设事关根本的战略地位,强化和拓展了新时代法治 建设服务保障党和国家工作大局的战略任务,是我们党在新时 代坚持全面依法治国、推进法治中国建设的纲领性文件。在法 治轨道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以习近平法治思 想为指引,坚持全面依法治国,深入推进新时代法治中国建 设。 (一)深刻领会新时代全面依法治国取得的历史性成就。法 治兴则国兴,法治强则国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 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全局和战略 高度定位法治、布局法治、厉行法治,将全面依法治国纳 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予以有力推进。十年来,我国社会主 义法治建设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全面依法治国 实践取得重大进展。一是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指导地位全面确 立。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专门进行研究,作出关于全面推进依 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组建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 会,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担任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主任,研 究解决全面依法治国重大事项、重大问题。首次召开中央全面 依法治国工作会议,对全面依法治国作出顶层设计和战略部 署。在领导全面依法治国、建设法治中国的伟大实践中,习近 平总书记以马克思主义政治家、思想家、战略家的非凡理论勇 气、卓越政治智慧、强烈使命担当,创造性提出了关于全面依 法治国的一系列具有原创性、标志性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 略,形成了习近平法治思想。习近平法治思想从历史和现实相 贯通、国际和国内相关联、理论和实际相结合上,深刻回答了 新时代为什么实行全面依法治国、怎样实行全面依法治国等一 系列重大问题,为发展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作出了原创性贡 献。习近平法治思想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法治建设最重要的标志 性成果,是全面依法治国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二是“一 规划两纲要”的贯彻实施进展顺利。在习近平法治思想的科学 指引下,十年来,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取得历史性成就、发 生历史性变革,全面依法治国实践取得重大进展。制定《法治 中国建设规划(2020—2025年)》《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 要(2021—2025年)》《法治社会建设实施纲 要(2020—2025年)》,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 共同推进,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全面依 法治国的顶层设计不断完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不断增 强。牢牢抓住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这个总抓手,完 备的法律规范体系、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严密的法治监督体 系、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加快形成。三 是社会公平正义保障更为坚实有力。围绕让人民群众在每一项 法律制度、每一个执法决定、每一宗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 正义这个目标,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加快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 社会主义司法制度,司法体制机制实现了历史性变革、系统性 重塑、整体性重构。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贯穿立法、执 法、司法、守法各个环节,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保障机制不断完 善,人权法治保障显著加强,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水平不断 提高,切实保证了人民群众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承担 应尽的义务。回顾新时代十年全面依法治国取得的历史性成 就,根本在于有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在于 习近平法治思想的科学指引。新征程上,我们要把习近平法治 思想作为新时代全面依法治国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贯彻 落实到全面依法治国各方面全过程。 (二)充分认识新时代全面依法治国的重大意义。党的二十 大报告提出全面依法治国“关系党执政兴国,关系人民幸福安 康,关系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大判断,深刻阐明了全面依 法治国在治国理政中的全局性、战略性、基础性、保障性地 位,标志着我们党对全面依法治国重大意义的认识达到新境 界。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推动 法治中国建设迈出坚实步伐,法治成为我们党领导人民治国理 政的基本方式,党运用法治方式领导和治理国家的能力显著增 强。踏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面对错综复 杂的国际环境,面对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面对人民 群众对民主、法治、公平、正义的新期待,党的二十大报告明 确提出全面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的一场深刻革命,要求在法治 轨道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国家各方面工 作法治化,进一步深化和拓展了新时代党和国家工作布局,进 一步宣示了我们党矢志不渝推进法治建设的坚定决心,全面依 法治国、建设法治中国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的地位更加突 出、作用更加重大。党的二十大报告系统阐述了中国式现代化 的中国特色、本质要求和必须牢牢把握的重大原则,提出以中 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任务。一个现代 化国家必然是法治国家。全面依法治国,既是全面建设社会主 义现代化国家的应有之义,也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的重要保障。到本世纪中叶,我国将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 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也必将是一个法治强国。在法治轨 道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意味着把政治经济文化、 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各领域各方面纳入法治轨道。这 要求我们更加重视法治、厉行法治,更好发挥法治固根本、稳 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修 好法治之路、铺好法治之轨、畅通法治之道,以良法善治引 领、规范和保障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行稳致远。 (三)准确把握新时代全面依法治国的目标任务和总体布 局。党的二十大报告擘画了法治中国建设未来五年的主要目标 任务和到二〇三五年的总体目标,即未来五年,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法治体系更加完善;到二〇三五年,基本建成法治国家、 法治政府、法治社会。我们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 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 家,围绕保障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全面推进科学立法、严格 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我国之所 以创造出经济快速发展、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同我们 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有着十分紧密的关系。要牢牢锚定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这个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提出这个总 目标,既明确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性质和方向,又突出了全 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工作重点,对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具有纲举目 张的意义”。新征程上,全面依法治国各项工作都要围绕这个 目标任务和整体布局扎实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 路,是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成就和经验的集中体现,是建设社会 主义法治国家的唯一正确道路。 二、中国式现代化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党的二十大报告首次系统而全面地阐明了“中国式现代 化”的本质要求,破除了“现代化就是西方化”的迷惑。习近 平总书记深刻指出:“走什么样的法治道路、建设什么样的法 治体系,是由一个国家的基本国情决定的”。中国式现代化既 有各国现代化文明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 色。基于法治化与现代化的内在逻辑关系,我们必须在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总体布局中推进法治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 的本质要求决定了中国式法治现代化道路的本质要求,归结起 来就是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在坚持和拓 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这个根本问题上,我们要树立自 信、保持定力。 (一)领会法治之“义”,在法治轨道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 现代化国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法治兴则民族兴,法治强 则国家强。”全面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的一场深刻革命,关系 党执政兴国,关系人民幸福安康,关系党和国家长治久安。党 的二十大报告把全面依法治国摆到新时代党和国家工作全局更 突出的位置并作出一系列部署,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 心的党中央对法治建设的高度重视,对在法治轨道上全面建设 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对全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 大意义。从理论意义看,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习近平法治思 想。党的二十大报告深刻回答了“如何坚持全面依法治国、怎 样推进法治中国建设”等新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进一步丰 富和发展了习近平法治思想,深化了我们党对依法执政规律、 社会主义法治建设规律、人类法治文明发展规律的认识,是我 们党推进法治中国建设的纲领性文献。我们要深入学习领会习 近平法治思想最新理论成果,坚持用以武装头脑、指导实践、 推动工作,加快建设良法善治的法治中国,不断谱写“中国之 治”新篇章。从政治意义看,进一步宣示了我们党建设法治的 坚定决心。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鲜明提出要在法 治轨道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国家各方面 工作法治化,进一步彰显了我们党矢志不渝走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法治道路的坚定决心,彰显了我们党不仅是敢于革命、善于 建设、勇于改革的党,更是信仰法治、坚守法治、建设法治的 党,是我们党坚持全面依法治国的政治宣言。我们要进一步强 化依法治国、依法执政观念,不断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 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应对风险的能 力,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提供根本性、全局性、长期性的法治 保障。从实践意义看,进一步拓展了新时代党和国家工作格 局。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专章强调全面依法治国 和法治建设工作,要求全面推进国家各方面工作法治化,这在 党的全国代表大会的历史上是前所未有的,进一步深化和拓展 了新时代党和国家工作布局,彰显了全面依法治国、法治中国 建设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的地位更加突出、作用更加重大。 我们要全面准确把握新时代法治建设的政治方向、工作布局、 重点任务,咬定青山不放松,扎扎实实抓下去,不断开创新时 代全面依法治国新局面。 (二)遵循法治之“纲”,正确把握新时代法治建设的总体 要求。党的二十大报告阐释了全面依法治国在党和国家全局工 作中的坐标定位,明确了新时代法治建设的总体要求。坚持全 面依法治国,必须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围绕建设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总目标,坚定 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确保新时代法治中国建设 行稳致远。一是坚持把党的领导作为根本保证。党的二十大报 告把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写入党章,这是坚持道不 变、志不改的铿锵宣示。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 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之魂,是我国法治同西方资本主 义国家法治最大的区别。要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 领导核心作用,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 统一,坚持党领导立法、保证执法、支持司法、带头守法,坚 决破除“党大还是法大”的伪命题,警惕各种陷阱,确保党的 路线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在国家工作中得到全面贯彻和有效执 行。要加强党中央对法治中国建设的集中统一领导,健全党领 导全面依法治国的制度和工作机制,确保党的主张贯彻到全面 依法治国全过程和各方面。要坚持依法治国和依规治党有机统 一,确保党既依据宪法法律治国理政,又依据党内法规管党治 党、从严治党。二是坚持把以人民为中心作为根本立场。保证 人民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中的主体地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法治区别于资本主义法治的根本所在。要坚持法治为了人民、 依靠人民,把体现人民利益、反映人民愿望、维护人民权益、 增进人民福祉落实到依法治国全过程,使法律及其实施充分体 现人民意志。要积极回应人民群众新要求新期待,系统谋划和 解决法治领域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用法治保障人民 安居乐业。要牢牢把握社会公平正义的价值追求,完善体现权 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的法律制度,发挥执法司法维护 社会公平正义重要功能,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项法律制度、 每一个执法决定、每一宗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要依 法保障人民权益,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加大 关系群众切身利益重点领域执法司法力度,加强对司法活动监 督,畅通司法救济渠道,确保公民各项权利不受侵犯。三是坚 持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作为唯一正确道路。旗帜决定 方向,道路决定命运。道路问题是关系党的事业兴衰成败第一 位的问题。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须走对路。新中国成立70多 年,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之所以能深入推进,法治中国建设 之所以能开创新局面,保障我国创造出经济快速发展、社会长 期稳定“两大奇迹”,就在于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始终坚持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始终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 论,走出了一条立足我国国情、遵循法治规律的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法治道路,这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唯一正确道路。 我们要树立自信、保持定力,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 治道路,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贯彻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 合,坚持全面依法治国从我国实际出发,决不照搬别国模式和 做法,决不走西方所谓“宪政”“三权鼎立”“司法独立”的 路子。 (三)严守法治之“规”,推动宪法全面贯彻实施。全面贯 彻实施宪法,是全面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首要 任务和基础性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坚持依法治国首 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一是 在全社会普遍开展宪法宣传教育,提高全体人民的宪法意识和 法治观念。宪法宣传教育是法治建设一项基础性工作。“法立 于上,教弘于下。”必须在全社会广泛并深入持久开展尊崇宪 法、学习宪法、遵守宪法、维护宪法、运用宪法的宣传教育活 动,阐释好“中国之治”的制度基础,阐释好新时代依宪治 国、依宪执政的内涵和意义,大力弘扬宪法精神,不断增强人 民群众宪法意识。必须运用国家宪法日活动、宪法宣誓等载 体,推动宪法法律进机关、进基层、进家庭、进课堂、进网 络、进军营,使宪法深入人心,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必须抓 住领导干部“关键少数”和青少年这两个群体,完善国家工作 人员学习宪法法律的制度,全面落实宪法宣誓制度。推动国家 宪法日和“宪法宣传周”集中宣传活动制度化,实现宪法宣传 教育常态化。建设各类宪法学习宣传教育基地,通过升国旗、 奏唱国歌等仪式和开展重大节庆活动,增进全社会对宪法的尊 崇和信仰,使广大人民群众认识到宪法不仅是全体公民必须遵 循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