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罗振宇跨年演讲:时间的朋友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罗振宇跨年演讲:时间的朋友 01 空间、时间与葡萄酒 你好。我是罗振宇。现在,是2022年12月31日晚上八点半。 这是“时间的朋友”跨年演讲第8场,也是倒数第13场。 如果你是跨年演讲的老观众,可能看出来了,今年的跨年演讲有点不一样。 对,我不像往年,是在一个体育馆里。此时此刻,我正站在一座书店里。这里是位 于深圳市龙华区的深圳书城。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索尔·贝娄对书有一个定义,书是什么?书是广阔生活的保 证人。 距离2023年还有3个半小时,我想请朋友们坐下来,在这么多“广阔生活的保 证人”的陪伴下,咱们聚在一起聊聊天。今天晚上,我给你准备了22个故事,咱们 开始。 故事1.《电动车与书店》 我要讲的第一个故事,是一个“补窟窿”的故事。 它就发生在我此刻所在的深圳市龙华区。 这个故事的主人公,我不知道他的姓名,我们就叫他“龙华哥”吧。他37岁,原 来开工厂,这两年生意失败,工厂关了,还欠了200万的债。 这大概就是人生谷底的样子吧。 怎么办呢?偶然有一天,他发现,深圳的街头,地铁口到处都停着电动车,许 多电动车的座椅上都有破洞。你想,一个多雨的亚热带城市,下雨之后,有洞的座 椅坐上去,一裤子的水,会给骑车的人带来很多麻烦。于是他想到了一个对别人有 用的活儿——去把这些电动车车座的破洞补上。 他就带着一些皮革贴,满大街去找电动车,补好破洞之后,再贴上一张收款二 维码,上面写着:“坐凳给您补好了,扫码支付,金额您随意。” 这话听着耳熟。酒桌上常见的词儿:“我干了,您随意。” 等他忙完一天回家,打开手机,发现真的不断有人开始付 款,有3块、5块、8块、20块,还有人留言感谢。 第1天操作,总共31笔,收了184块钱。要知道,他补座椅用的皮革贴,每一 张的成本在一毛钱左右,所以贴了100张出去,也才10块钱的成本。诶,这个事儿 能干! 第二天,收款562块,刨去皮革贴的成本30块,地铁日票25块,挣了大概 有500元。 一个新的生计就这么找到了。 我不知道这个故事给你什么感受?是数字化技术带来了新的生意方式?还是中 国人的道德水准在普遍性提高? 而我,倒是从这个故事中再一次看到了一个“做事的人”该有的样子。 拜托深圳的朋友,如果你的电动车恰好也被他补过洞,如果你给他打过钱,还 有他的联系方式的话,帮我问候一声。就跟他说,罗胖,也被他这个故事激励到 了。 这个故事给我的启发是:面对困难,有三种结果。最好的,当然 是打赢困难,其次是被困难击败,但还有没有更糟糕的结果 呢?  有。那就是被困难定义。 什么叫被困难定义?守株待兔的故事,大家都知道吧?那个人在树前赢了一 次,就把自己定义成了“可以靠运气活下去的人”。被锁死在一次成败之中,这太糟糕 了。 而我们故事当中的这位“龙华哥”,迅速地摆脱了“失败的工厂主”这个定义,开始 在别处寻找机会。从制造业的工厂主,到满大街去补车座,这是多大的跨度?这是 一种多么强悍的摆脱定义、重启自己的能力? 龙华区有一句话:“无奋斗,不龙华。”这就是我们中国人眼里奋斗者的样子,也 是我们这代人心目中深圳精神的样子:遇到难处,一边对他人的困境保持同理 心,一边不挑不拣,先从身边的小事做起。这样,很多原来看不见的,身边的小机 会就会生动地浮现出来。 因为这个故事,当龙华区的朋友邀请我们把跨年演讲放到这里,我们马上就接 受了邀请。场地就定在龙华文体中心,一座刚刚落成的体育馆。 但万万没想到,刚刚被这个“补窟窿”的故事激励到,马上就轮到我们自己补窟窿 了。 每年,准备跨年演讲,都有一个月的闭关期。2022年11月底,当我们来到深 圳的时候,全国还在大面积封控。 你可以回想一下:一个月前,那个时候的社会氛围和自己的心境。 有一天看场地,我站在体育馆里,突然觉得,坏了。 我完全没法想象:今年还能做那种大集会、大舞台、大屏幕式的演讲。即使深 圳本地的防疫情况允许,即使我还有勇气像去年那样,一个人面对一万个空座位 讲,而如果那个时候的你,还被困在家里,看见这个场景,你会作何感想?我又情 何以堪? 我们准备了半年的跨年演讲,就在一个月前,突然变得非常尴尬。简直是进退 维谷。 刚才我讲了一个“补窟窿”的故事。现在,我自己突然就面对这么大一个窟窿要 补。怎么办? 正当一筹莫展的时候,那天,我们走出原定的龙华文体中心,一扭头,就看见 了这座深圳书城,也就是我今天站的这个地方。一打听,这里居然还是全国首 家5G智慧书城。 灵光一闪,一个新想法就冒出来了:今年能不能干脆不用大舞台?也不搞大集 会?我就在这个书城里,边走边讲。观众也不用多,因为这里有书香的加持,更重 要的是,我可以走到真实的观众中间。 过去这三年,我们多缺和真实的人近距离、面对面相处的机会啊。 你看,这不就是刚刚“龙华哥”给我的启发吗?宁可被困难击败,也不要 被困难定义。 谁说跨年演讲就一定要在体育场里的大舞台? 再深入一想,空间和场景一变,讲法自然也得跟着变了。 既然走到观众的中间,那就不是舞台上的人对舞台下的观众讲话,而是跟老朋 友见个面聊个天。那就不能只讲道理、搞论证,咱们就得像几千年前的人过年那 样——聚起来,讲故事,然后顺便聊聊自己的启发。 要知道,这可是我很久以来的一个愿望:什么时候,跨年演讲不再是那种讲观 点、举例子的课堂式宣讲就好了,要是能变成聊天长谈式的口气就好了。 但在原来的那种大屏幕、大集会的场地里,我很难摆脱原来的内容模式。 那今年,把场地一换,这个换内容风格的机会也就来了。 你说神奇不神奇? 你看,刚开始,我只是向“龙华哥”学习,要补上一个自己的窟窿,但没想到,解 决了一个问题,还顺带开启了另一种可能性。 所以,如果今年你觉得被什么东西困住了,感到此题无解,那也许不必强攻。 从这个困难里走出来,别被这个困难定义,到别处看看,带上自己的老问题,找找 新的可能性。 爱因斯坦不是说吗?咱别像精神病那样,“翻来覆去做同一件事儿,却期待能有 不同的结果”。 做一点不同的事,老问题的新解法没准也就冒出来了。 今天接下来咱们可就这么讲了: 讲故事,讲启发,哪个对你有用,你就拿走哪个。哪个对你没用,你就先存 着。 为什么今年我这么强调“启发”?因为我们面对的问题太新了。与其勉强拼凑答 案,倒不如让自己修炼成一种“易受启发体质”。 所谓“易受启发体质”,就是能在他人的处境中,看到自己问题的影子;能在他人 的答案中,找到自己的解题的线索。 我知道,你是这样的人。 故事2.《螃蟹与红酒》 第二个故事,是一个讲老实话的故事。 你说该不该讲老实话?所有人都说,该讲。但遇到具体情境,讲老实话,其实 没那么容易。 比如,法国有一家著名的酒庄遇到了一个问题:有一年极端天气导致葡萄的品 质大打折扣。你看,这对卖酒的人来说,就是个难题。你不说老实话吧,客户能尝 出来;说老实话吧,又怕没人买,这事咋办? 我在抖音上,看到有个广告文案人,舒宸老师(@叫我舒老师),他给这款葡萄 酒写了个广告文案:“气候让葡萄略微酸涩,这一杯共敬这一年的 不完美。”   我觉得这个文案写得好。好就好在:在这个文案里,“不完美”变成了一个特 色。 我就以茶代酒,你此刻也不妨给自己满上,来,咱们隔空,共敬这一年的不完 美。 几乎是一模一样的情况,今年中国夏天高温,大闸蟹的发育受到影响,个头儿 比往年小了不少。 那你说,今年大闸蟹的广告文案,该怎么写? 还真有商家,去年的词是:“丰满肥嫩,晶红油润。”今年的仍然是:“丰满肥 嫩,晶红油润。” 这就叫不老实。 我的朋友和菜头,提了这么一个方案,叫“今年螃蟹虽小,亦是一期一会”。 你看,大年也好,小年也罢,都是今年。今年过去再也不重来。无论多糟糕的 一年,也是自己生命中特别的一年。 哎呀,我觉得这句文案,比葡萄酒那句还要好。 它给我的启发就是,既说了老实话,又呈现了对自己一段经历的珍爱,还保持 了对未来的期待,这才是高境界的老实话。始终保持希望,坚持说老实 话,这也是一种英雄主义啊。 未来一个月,各个单位都是开年会的时候。我知道好多人都发愁,都挠头,要 是这一年业绩不好,年会上可怎么讲。我们的本能反应可能是:大过年的,少谈不 愉快的事,多展望未来。但是,听完了这个故事,我倒觉得,最有价值的态度,应 该是:不躲。 我建议你,可以先把这个故事讲给团队里的小伙伴,再把困难和挑战都摊到桌 面上,认真分析分析,讨论讨论。只要还对未来抱有信心,承认当前的困难,保持 希望,讲老实话,没有什么大不了的。 故事3.《甘地与糖》 讲老实话有没有更高的境界?我这儿还有一个故事。 第三个故事,来自我刚刚出版的这本书,《启发》。 这个故事是说,有一位母亲带着孩子去拜见印度的圣雄甘地。 她对甘地说:“求您一件事,我儿子太爱吃糖,医生说这样不好,但我说服不了 他。我儿子非常崇拜您,您能劝劝他吗?” 甘地说:“你下个月再来吧。” 这位母亲说:“我们走了三天才到这儿,您就开开金口劝劝吧。” 甘地还是坚持说:“不行,你们下个月再来。” 一个月后,那对母子又来了。甘地就对那个小男孩说:“小朋友,你不要再吃太 多糖了。”小男孩点点头。 这位母亲就问:“这么简单的一句话,您上个月怎么就不肯说呢?” 甘地说:“因为那时候我也有吃太多糖的习惯。” 你看,张嘴说话很容易;但是只说自己相信和能做到的事,不容易。所以,今 年跨年演讲,我也给自己定了一个规矩: 什么宏观经济形势、产业发展格局、中美博弈分析、投资理财预测,咱们一概 不聊。今年的环境复杂到这种程度,每一个讲老实话的人,都不应该假装自己手里 有答案,宣称自己看得清未来。 唯一真正有效的策略,就是把思考的指针转向自己。 所以,今晚,请原谅,我只讲给了我巨大触动的故事,只讲自己身在其中、正 在践行的道理。 但这个故事给我的启发,还不止于此,而是“启发”这个词本身。 到底什么是启发? 我听过对这个词最好的阐释,来自于一位教育心理学家,他叫杰罗姆·布鲁 纳。 他说:“人类的精神生活中最独特的一件事情,是人们会不 断地超越所给的信息。” 什么意思?这其实是说,人类的知识传承,不是这桶水倒给下一桶水,下一桶 又传给另一桶水,而是我们每一个有灵性的人,都有本事在原来信息的基础上,再 添点自己的东西,不断地超越过去,还给世界更多的东西。 添加什么东西?就是自己的身体力行啊。这就叫启发。 你看甘地,他其实不需要身体力行之后,才知道吃糖不好。吃糖对身体不 好,这就是个道理。但当甘地加入了自己戒糖的行动之后,听在小男孩耳朵里,这 句话才更有说服力。 这是说老实话的更高境界:先以自己为道路,再为后来者开路。 今年跨年演讲的主题叫:“这个思路有启发!”我跟同事开玩笑说,今年这一 场,我对自己的定位,就是一个“卖火柴的小老头”。我一根根地擦亮我自己的火 柴,但是期待的,是你能拿到这个火种,也燃烧一部分你自己,它才能变成你 的,你也才能传给别人。 明年一年,你肯定也会听很多道理,也会讲给别人很多道理。但在讲的时 候,我希望你能加半句话,说说你自己曾经是怎么干的。哪怕只在道理后面缀四个 字:“俺也一样。” 当道理穿过了身体,再传给别人的时候,它就变成了你的一部分。 故事4.《60秒与10年》 接下来,第四个故事,我讲一个10年毕业的故事。 10年前,我开始干一件事。每天早上,在“罗辑思维”微信上发一段60秒的 语音。我说要坚持做10年,最终坚持完成了。60秒的文稿,合起来有100多万 字,一共是3652条。为什么还有零有整的呢?10年啊,中间有两个闰年。这么一 想,10年,还真是一段漫长的时间。 就在10天前,2022年的12月21号,我终于毕业了,这每天60秒的行为艺术 终于结束了。 天文学家卡尔·萨根给自己的《宇宙》写过一段题记:“在广袤的空间和 无限的时间中,能与你共享同一颗行星和同一段时光,是我莫 大的荣幸。” 谢谢你。 临别之际,送给大家一个小礼物。 我们做了一个60秒语音的合集,打开得到App搜索“60秒”就能免费下载。 音频合起来有40多个小时。如果某一天,你在自己的取经路上,需要一点启发,可 以像孙悟空呼叫土地公公一样,敲敲金箍棒,我就出来陪你聊一会儿。 这10年,被问得最多的问题是:一段逻辑完整的话,你是怎么做到正好60秒说 完的? 说起来都是泪。其实没有什么技术含量,就是反复录,一直录,直到正 好60秒。不许加速、不能剪辑,因为那么做用户听得出来。最多的一次,我录 了50多遍。 还有很多人问:10年,那么长的时间,有没有没选题,写不出来的时候? 有啊。尤其是刚开始的三个月。记得有一天深夜三点,还有三个多小时就要发 语音了,我坐在那里就是想不出来要说什么,那种痛苦,至今记忆犹新。 但是后来好一些了。痛苦着痛苦着,也就习惯了。 更重要的是,我学会了一件事:和这60秒“共存”。 据说,作家海明威每天停下工作的时候,写最后一句话,往往只写一半,剩下 一半第二天开工的时候再写。 为什么这么干?你想啊,每天早上开工的时候,面对的是半句话,那就有一个 强烈的冲动把这句话填完。这一天的工作不就顺利开启了吗? 有这么一个洞,让自己想把它填上,这很重要。 这10年的每天60秒,对我来说,就是3652个洞啊,我要把它填上啊。我每天 的生活,无论是开会、读书、见人、听课,甚至是吃饭,我那些洞口都在向全世界 敞开,我无时无刻不在寻找这60秒的素材。所以,我在这60秒上花的时间,可不是 每天60秒,而是这10年间的每一分、每一秒。 如果你自己,或者你身边的人也想坚持干个什么事,那我这10年收获的启 发,其实就是王阳明说的那句话:“持志如心痛。” 心里有一个做事的志向,就像心里有个痛处,时刻提醒着它的存在。不是摩拳 擦掌,不是下定决心。就是我刚才说的那个心里的洞,它始终向世界张开,需要我 用全部的精力去填满它,到处搜寻资源去完成它。 这才是一件能长期坚持下去的事情的样子。 长期坚持干一件事,还有一个好处,就是有些念头可以像种子一样种下,然后 等着它慢慢发芽。 记得几年前,我在网上听到一位女钢琴家的演奏。 她叫罗维,罗辑思维的“罗”,罗辑思维的“维”。当时我就想,罗辑思维 这10年60秒结束那天,也许我可以请她一起来办个音乐会。不仅因为她的艺术造 诣,也因为她的这个名字:罗~维,罗辑思维有头有尾,多好。 你看,这个念头一起,今天还就成真了。我身边的这位钢琴家,就是罗维。 巧的是,我们今年在深圳办跨年,她就是深圳人。 巧的是,一位很繁忙的钢琴家,今天正好有档期。 巧的是,她和你一样,也是罗辑思维和得到的用户。 你看,机缘这个事,真是奇妙。“念念不忘,必有回响”,居然是真的。 刚才这半个小时,我们讲了4个故事。它们其实讲的是,我们在艰难处境下如何 自处的四种姿态: 不要被困难定义; 带着希望说实话; 带着实践讲道理; 带着痛处来坚持。 留个悬念吧:罗胖60秒结束了,那我去做什么?今天演讲临近结束的时候,也 就是2023年,我第一时间告诉你。 02 改行、露营与“职业折旧率” 故事5.《建筑师与婚礼》 接着往下聊。今年得到做了许多场直播,有一个体感:只要一提到“35岁危 机”“改行”“裁员”这几个关键词,大家的反应就很强烈。不管是主动还是被 动,许多人在今年都想“动一动”,至少换一条赛道试试。看来,大家都想明白 了:没有哪条道能一直走到黑了。 你要是对这个话题感兴趣,我们来接着讲故事。 今晚我想讲的第五个故事,是一个孩子不听劝的故事。 她叫袁媛,是一位科班出身的建筑设计师,在国内首屈一指的房地产企业万科 干了4年的项目管理。但在2019年,袁媛做了一个非常任性的决定,从万科辞 职,改行去搞婚礼策划。 站在我们外人的角度看,这不是瞎折腾嘛!先不说从建筑师到干婚庆,这职业 声望降了很多,光是改行初期的收入损失,也很大啊。改行头一年,袁媛进了北京 一家大型婚庆公司,从头学起,每个月拿到手的工资,只有三千多块。 但她说:自己就是喜欢这一行。 听到这,你可能以为我要讲的是一个年轻人勇敢追逐梦想的故事。毕竟,听从 内心的召唤,不惧世俗的眼光,任性搏一把,这好像是每一个时代,每一代人里都 会出现的情况。 但这只是袁媛改行这个故事的一个版本。我的一个朋友,在西瓜视频上很有名 的一个创作者凉子老师(@凉子访谈录)说过一句话,提醒我们:任何人生故事 都有两个版本。 我们来看看袁媛的故事的另一个版本。 袁媛提到,在她离开万科时,当时的领导劝她,对她说过一番语重心长的话。 这位领导讲:“你刚刚做完一个150米高的双子塔项目,它们会在城市中心伫 立70年。而你现在要去做的事,可能只是一天、甚至一个晚上,值得放弃那么多东 西去奔赴吗?” 听到这段话,我的第一反应是:这位领导真是个好人啊,为年轻人分析得很透 彻。我们这代人经常面对这样的价值排序,比如:“你是愿意卖一辈子糖水,还是跟 我一起去改变世界?” 盖双子塔,好像是一个经济价值、社会价值和历史价值更大的工作;而搞婚 庆,好像只是对个人意义比较大。 不过,往深处想的话,这件事里其实还有另一个维度:未来的中国,真的还有 那么多双子塔需要建吗? 我们知道,当城镇化率到了70%的时候,就会出现拐点。而中国的城镇化 率,在2021年底,已经到了64.72%。 拐点将至,大城市的扩张就会走向尾声,大项目、大工程的数量也会大幅下 滑,一个建筑师参与地标性工程的机会也就越来越少了。 这可不是远在天边的阴影,而是头顶正在凝结的积雨云。 所以,虽然袁媛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大家看到的都是一个文艺女青年追逐“小确 幸”的故事,是一个美好而浪漫的故事,但她的转身一跃,未必不是一种理性。 面对行业出口越来越窄,竞争越来越激烈的大趋势,换一个行当,未尝不是一 种选择。 可能你会想,换个行当,那袁媛,读建筑系、干建筑师的那些年,不是全浪费 了吗? 我们来看看袁媛搭建的婚礼场景。 有在雪山上搭出来的婚礼圣坛。 有在厂房里造出来的北非风情。 也有用10万米长的绣线搭建出来的“雕刻光线”。 你一看就知道,这真是建筑师搞出来的婚礼啊。 都说建筑是“凝固的音乐”。建筑师是通过空间表达自己的美学理念。而婚礼,表 达的是人生最庄重、最热烈的情感,当然有建筑师发挥的空间。 这么一想,你还会觉得袁媛的过去浪费了吗? 我还可以透露几个其他的细节:大学时代,袁媛是厦门大学学生会的主席,爱 张罗事儿,爱办活动。巧的很,她也是得到高研院北京校区的同学,还是他们班的 班委,最近正在筹备班级的下山大会。 这是袁媛在万科做过的活动的照片。 这些年会、发布会和大大小小的活动,都是她利用工作以外的时间,一手操办 的。 讲到这儿,再想想:袁媛是谁?是个建筑师吗,是个婚礼策划师吗?好像都不 全面。 从袁媛的经历里,我得到的启发是:就是有这么一类人,他们不被身 份标签限制,边走边打包无数技能和个人特质,可以灵活变换 工种,同时不会浪费任何一段经历。 袁媛就是这类人,她没有被“建筑师”这个职业标签绑架。她把自己30多年的人 生里搜集到的所有养料,统统打包带走,然后找了一个自己觉得还挺有意思的行 业,在那里重新开张。“添酒回灯重开宴”,无非就是这么回事。 如果是你,正在经历主动或者被动的改行,那你不妨像袁媛这样想问题:哪里 是什么改行?不过是带上全副身家,换个地方再开张。 故事6.《天文学家与玫瑰》 我要讲的第六个故事,还是关于改行。不光女孩不听劝,男孩一样不听劝。 《第一财经》杂志的总编辑赵嘉老师告诉我,有一位南京大学天文系的学者胡 波,在学校待了14年,从本科读到博士毕业,马上要评副教授了,结果突然决定改 行去搞装修了。 那这个改行,是不是浪费有点大啊?而且大学老师干装修,那得从头开始吧? 胡波却讲,我这怎么能叫改行呢?我在过去14年受到的天文学教育,培养的方 法论,拿来搞装修,一点都没浪费啊。 这个时候我才意识到:在天文学这个庞大的系统里,胡波老师可能就是一个普 通的基层研究人员。但他的思维方法和个人特长,如果平移到做装修上,那就是降 维打击啊。 他有靠极其有限的数据去还原宇宙真相的能力。搞装修也是一样,一开始只有 一个乱糟糟的毛坯房。但胡波能借助3D建模软件,快速想象并呈现出方案。这种视 野,家门口的装修队做不到。 他有搞研究的能力。两种建筑材料能不能混合,过去的装修师傅是靠经验判断 的。但胡波会去刨根问底,弄清楚其中的原理,以后遇到类似的情况,就知道怎么 处理。这种触类旁通,一板一眼的老师傅做不到。 他有统筹全流程的能力。别人搞装修,设计、采购、施工三个环节是分开 的,出了问题经常要扯皮。胡波把三个环节都打通,工艺流程高度精确化,还会和 客户实时沟通进度。这种全过程负责,普通的设计师做不到。 所以,现在我们就看到了一个每天在工地上干活,戴着劳保手套,亲手摆弄一 砖一瓦的,没准会对装修这一行产生“降维打击”的前天文学家。而且他是真心喜欢这 一行,工作幸福感很高。 故事讲到这里,我得到了一个巨大的启发。重要的不是身份,而是内 核。 过去我们是怎样衡量一个人的社会价值的?首先是根据他的社会身份,更准确 地说就是一个人的职业。你是建筑师,我是天文学家,他是大厂码农。我们各自在 社会评价上处在一个确定的位置。 每个职业,又有自己固定的上升通道。讲师上面是副教授,副教授上面是正教 授,人人都处在通天之梯上的某一级,外界根据他的位置对他做判断。 听完胡波的故事,你会发现很难用外在的身份标签定义他。他是谁?他是一个 有想象力,有研究能力,擅长统筹规划,热爱生活的年轻人,这才是他独特的“内 核”。 我是谁?我不是那些标签啊。 正如科幻作家菲利普·迪克说的,“我不是很多,但我是自己的全部”。 是我的那些突出的特质和偏好,是我的那些独一无二的经历,是我穿越时光走 到今天带在身上的所有东西,构成了现在的我啊。也许在世俗的眼光里,它还不够 好,但它足够独特啊。这才是我的“内核”。 印度有位著名导演叫塔西姆·辛,作品非常有创意,拍广告开价也很高。有一 回,客户吐槽他说,你就拍一个30秒的广告,要收好几百万美元,说得过去吗?  塔西姆·辛是怎么回答的?他讲,你花钱买到的不只是我做导演的 这段时间,还有我喝过的每一口酒,品过的每一杯咖啡,吃过 的每一餐美食,读过的每一本书,坐过的每一把椅子,谈过的 每一次恋爱,去过的每一个地方。你买的是我全部生命的精华转化成 的30秒,怎么会不贵? 我们身上最有价值的东西,不是证书和技能,而是过去一切经历的总和。 你受过的教育,经历过的职业背景,甚至犯过的错误,它们给你留下的遗 产,都可以成为你当下价值的支撑点。 所以,当你从事的职业、所处的行业、身在的企业在2022年遭遇了困难,不妨 回过头去,看看自己、问问自己:我的内核是什么?干什么能给我带来成就感?凭 借我的内核,我还可以在哪里重新开始? 改行,不是承受损失,而是拓展生命丰富性的机会。 送给你一句博尔赫斯的诗:“一朵玫瑰正马不停蹄地成为另一朵玫 瑰。你是云、是海、是忘却,你也是你曾经失去的每一个 你。” 2022年,如果你也在承受变化,也许,你其实是正在成为另一朵玫瑰。 故事7.《香帅与AI》 下面我要讲的故事,是一个狼真来了的故事,狼的名字叫:人工智能(AI)。 人工智能的作文写得比咱们好了。 最近朋友圈里流传着人工智能写的小作文,我估计许多靠写材料为生的人,看 得都是胆战心惊。它是真的写得好啊,文从字顺,材料扎实。凭良心说,不知道超 过了多少长期干文字工作的人。 还有,人工智能画画也比咱们好了。 我们以跨年演讲为主题,请人工智能画了一幅画。 本来,我们以为,人工智能最多能威胁到那些做重复劳动的人的生计。但 在2022年,越来越多的消息告诉我们:创造性的工作,比如写作,比如画画,也将 不再是人类独占的地盘。 大水正在漫过脚面。你感觉到了吗? 说到这个话题,我要请出一个人了:香帅老师。 作为一名金融学家,香帅老师和她的团队,长期跟踪研究职业和个人能力对个 人财富的影响。我替跨年演讲的观众问你一个问题:如果人工智能对人类职业的威 胁不可避免,我们应该怎么办? 跨年演讲的观众朋友们好。今年我写了“香帅财富报告”系列的第四本,就是这本 《钱从哪里来》,拿到跨年演讲的现场来首发。 这本书谈到的话题很多,比如现在全球的金融逻辑到底有什么变化,比如各类 资产的未来前景。其中,我最要推荐你看的,是第六章,其中就专门谈到了罗胖刚 才问到的那个问题:人工智能正在漫过我们的脚面,我们该怎么办? 该怎么办呢? 今天时间有限,我给你讲两个有意思的结论: 第一,对所有的人来说,数字技术改变了我们工作技能的折旧 率,所以,应对挑战的办法就是去找到那些折旧更慢,更保值 的技能。  我们团队搜集了头部招聘网站的数据,参考经典文献和美国劳工部O*NET数据 库,从所有职业的工作任务描述中,抽象出来三种“保值”技能:创意,社交 智慧,和手艺。 创意不是天赋吗?怎么会是技能? 社交能力也是天赋吧?否则怎么会有人是社牛,有人是社恐? 手艺居然不会被人工智能所取代? 你没有听错,创意不是天赋。像我们何帆老师的分析洞察能力,罗胖这样的诠 释信息能力,董宇辉的表达能力——都属于创意技能,这种技能,随着阅历 渐深,年岁渐长,反而更容易打磨出时间的光华。 同样的,社牛不一定能实现有效沟通,能胜任领导和引导的工 作,而这些恰恰是“社交智慧技能”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至于“手艺”——因为手是人类在进化过程中获得的最珍贵的礼 物,人工智能在模仿手部的精细动作上至今没取得太多进展——你说,著名化妆师 毛戈平那双手,什么人工智能能取代?所以,这也是保值能力很高的技能。 第二,人到中年,怎么能顺利转行?我给你一条转岗转行的原则:迁移到技 能相近但趋势向上的岗位。 那什么职业和什么职业之间技能相近呢?我们团队帮你做了计算—— 你能想象吗?教培老师和什么职业技能相关度接近? 职业规划师,社区服务人员,心理咨询师,技能相关度都高达90%以上,为什 么呢?因为这些职业都需要“创造性为他人解释信息”的能力。 那2022年最痛苦的房地产经纪呢?也有光明前景—— 现在最火的直播营销师,互联网营销师,都是和房地产经纪的工作技能高度相 近的职业,相关度高达96%。想一想,似乎也不奇怪,这些工作每天都在干什么工 作? “建立和维护个人关系”和“解决争端和谈判”。 所以,只要技能相近,不怕跨行幅度大。  那程序员呢?建筑师呢?到哪里去转行? 还是卖个关子:等你打开《钱从哪里来4》的时候,自己揭晓答案吧。 当然,“钱从哪里来”,不仅仅是关于“人生钱”的职业选 择,还有房产、金融资产这些“钱生钱”的资产选择。 每年都有同学来问我,要不要担心人工智能取代我的工作?我转行,应该选什 么职业?今年政策文件里的经济方向是什么?又降息了,我是不是该去资本市场上 大杀四方?还能买房吗?买房占总资产的的比例要控制在多高,买房是养老还是投 资? 其实这些问题的答案,在我今年的这本新书《钱从哪里来4》里都有,书里还举 了很多例子,比如不同城市、不同财富能力,和不同背景的家庭,到底该在资产配 置上做怎样不同的选择?每一个都是来自真实的生活,你会在这些例子里看懂自己 的影子。 所以,给你一个建议,这本书现在买,到手之后,赶紧读。找一个春节前 的晚上读完,你会带着一个全新的视角,走进新的一年。 提前祝大家新年愉快。 谢谢香帅老师。 故事8.《露营与英雄归来》 下面我要讲的第八个故事,是一个“英雄归来”的故事。 本来,今年我是下定了决心,绝不在跨年演讲里提什么潮流啊,赛道啊,风口 啊这种大词。但是前一阵,我听说了一个数据:从2020年到2022年,露营行业登 记注册的公司,现在有9万多家,其中超过2/3是2020年以来的三年成立的。这是 井喷啊。 数据很枯燥,再给你看点感性的。 这是2021年5月下旬的北京房山区天开村。画面里的这些帐篷、市集和餐 厅,都是临时搭建的。一万多人正在举行三天的露营大会,一起聊天、烘焙、喝咖 啡、弹琴和唱歌。  你可能很难想象,这样的盛况,居然是三年疫情期间发生的事情。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这么多成年人过家家,乌泱乌泱的,里边肯定也有顶级 玩家。 露营江湖里的顶级玩家,到底什么样? 给你看看这位:露营圈里著名的武巍(5V),20多年的“露营老炮”。 在露营这个圈子里,武巍玩的是最高阶的BC露营,也就是丛林技能。他就在这 个游戏的鄙视链上的最顶端。 武巍厉害在哪儿呢?这是他的背包—— 一把生存刀,180块钱;炉子,350;防潮垫,300;天幕帐篷,450;水 杯、勺、筷是自制的,不要钱;斧子和睡袋贵一点,分别要1000块钱……他的全 套装备加起来,不含背包,总共3920。 值得一提的是,你看到的这张照片,也是武巍自己拍的,不是用什么无人 机,就是在野外,他爬上一棵大树,把相机架在上面,然后自己蹲回地面上,独自 一人,完成了这张照片。 在武巍身上,我发现:在露营这个游戏里,钱居然没有什么分 量。 你想,过去的成年人游戏,玩到深处,哪有不烧钱的?高尔夫,买最贵的球 杆!音响,20万的就是比2万块的带劲!摄影,徕卡、蔡司镜头“咔咔”上。几乎 每个成年人游戏,都有一句话,叫“啥啥穷三代,啥啥毁一生”。 虽然是玩,但还是钱影响了玩家在鄙视链上的地位。 但露营就不一样。 你要是带着一顶2万块的大白熊帝王帐篷去参加露营大会,大家可能会羡慕 你,但不会觉得你有多么了不起。 在城市里,人们普遍崇拜的,是拥有耀眼头衔的人,掌握更多资源的人,拥有 更多财富的人。 抖音号“露营季CampingTime”的主理人赵径文告诉我一句今年很流行的广 告语:其实,“露营就是成年人的过家家”。大家放下城市生活、文明 社会给自己的负担,回归荒野,回归大自然。 既然是变成了孩子,那在露营这个小世界里,像武巍这样只需要最低限度的工 具,完全凭自己的生存技能胜出的人,才是公认的英雄。 搭帐篷和生火更熟练,会烧烤,会攀岩,会打绳结,会弹吉他,在别人需要的 时候能施以援手……这才是英雄的样子。 露营虽然还只是个小众游戏,但它也是一个隐喻,让我们去追问: 卸下职业和身份的标签,人最有价值的内核是什么? 剥去科技的加持,当人工智能的大水漫过脚面,人拿什么来面对世界? 失去文明的护佑,回到自然当中,人的本来面目是什么? 露营游戏这个观察视角,让我看到:未来的英雄,可能就是古典史诗时代英雄 的回归。 这就是我从露营游戏中得到的启发:我们最珍贵的能力,是让自己永 远保有从内核出发的能力。你的价值,将只取决于:你的内在 到底包含了多少丰富性。  今天是2022年最后一天,我想邀请你做一件小事,也许只需要花一分钟。咱们 能不能别忙着立明年的flag,先对自己来个灵魂拷问:回归内核,我到底是 谁,我到底拥有什么? 今年,我拿这个问题问过自己,确实吓了自己一跳。 再过20年,我会变成一个70岁的老人。公司不需要我了,跨年演讲也不参加 了,女儿们也都有了自己的生活。那个时候,我的一切标签,创业者啊,演讲者 啊,都会离开我。甚至那个时候我再减减肥,连“罗胖”这个绰号可能也会离开 我。 这么一想,心里有点空,还有点慌。 如果我的社会身份和标签都消失了,我还要怎么找到自己的存在感? 一个偶然的机缘,我开始学钢琴。 我是一个毫无音乐基础的人,不要说五线谱,连简谱都不认识。我在抖音上报 了一个在线钢琴学习课程,从零起步。 在学的过程中,我发现,琴里面已经有我想要的所有东西。 首先是挑战。 对一个人到中年的乐器初学者来说,挑战几乎是无处不在的。每一个音,每一 个节奏,每一次左和右、手和脚的配合,都是巨大的折磨。 然后是努力。 练乐器的好处是,练一遍和练十遍就是不一样,自己的投入度是唯一的 变量。 最后是成就。 一旦弹会了一首曲子,真是好啊。那种成就感,甚至不需要观众和掌声。自己 有进步,自己就知道。 在学钢琴的过程中,我突然理解了自己,我需要的,不是什么别的东 西,就是“挑战—努力—成就”这个铁三角。 只要这个铁三角在,我就在。我也可以是自己的英雄。 不知道它对你,是不是也会有点启发? 今晚,我就献个丑,给大家弹一首。 这是久石让的《天空之城》。 祝你也能用自己的禀赋、偏好、机遇,搭建出一座虽然不完美,但是独属于你 自己的“天空之城”。 03 微雕、剧场与听诊器 刚才咱们讲了很多转行的故事。但如果你不打算转行,就在原地扎根,原地不 动,资源就有限、惯性就强大、竞争就激烈,但你又觉得需要一些变化,那该怎么 办呢? 我这也有三个故事。 故事9.《“10万+”与微雕》 先说一个“吹毛求疵”的故事。 给你看一篇文章。这是“GQ实验室”的一篇文章,名字叫《红了!》。标题很 朴实吧。 文章内容呢,是一条一条的,就是形容什么是美。每一句也算有意思吧。 比如—— 美是任何一个想要打开相机的时刻。 美是电影院漆黑中他轻轻碰到了她的肩膀。 美是“这版方案我们OK”。 美是说好最后一杯但为了再多坐一会儿又忍不住倒满的酒。 美是老板的反义词。 ...... 就这样的短句,一共150句。要凑这么多,还挺不容易的。 我算是多年的老文字工作者了,这样的文章,结构是既定的,文字也不错,搁 我手上,我是改不动了。你让我提建议,我顶多说,让设计师在排版上再想想办 法。 但是,《智族GQ》杂志的编辑总监刘冲(Rocco)跟我讲了一个词,叫 作“微雕”。他说,文字写成这样,顶多算有了个坯子,微雕还没开始呢。 给你看看这篇文章微雕后的样子。 你看这句,“美是通完宵后拉开窗帘所看到的红色朝阳”,模拟了日出的动画效 果。 再看这句,“美是江水长流无尽时”,设计成了流水的状态。 还有这句,“美是随随便便”,每个字都会轻微左右晃动,让你感受到一种轻松随 意的感觉。 150句,每一句的呈现方式都不一样。 到这儿是不是也就可以了? 不,还可以继续微雕。 为了让每一段文字的弹出时长都恰到好处,需要责编、设计、策划和主编,几 个年龄段不同的人,在主观感受上达成共识。光这一项工作,又花上了好几个小 时。 这一下,该没什么可做的了吧? 不,还有个手机适配问题啊。他们测试了多个版本,无论是用夜间模式看,还 是正常模式看,无论手机是什么系统的,是新款还是旧款,也都要是舒服的。 稿子发出去,就等着刷屏了吧? 不,微雕还在继续。 他们说,留言区也是文章的一部分。留言区放哪条留言,不放哪条留言,也要 考虑到跟正文综合起来的效果。 150句清新文字组成的这篇文章,在微信里拿到的成绩,你猜是多少?10w +吗?不,是400w+。 但这还不是GQ今年唯一一篇爆款文章,他们每年有350篇以上的10w+。仅仅 靠这一个,年收入已经上亿。 听完这个故事,我不知道你是什么感受。 匠人精神?敬业精神?不。我心里当时就冒出来一句话:“以一般人的努 力程度之低,根本轮不到拼天赋。” 这几年,我们听到多少人说,行业太卷了啊,赛道不行了啊,产业夕阳了 啊,什么招儿都使了就是没用啊,我脑子里也经常出现这样的念头。 就拿刚才这篇文章来说,新媒体行业,眼下已经不算是什么朝阳行业。想让一 篇文章爆红,很多人采取的方法也就是蹭热点、标题党、送福利、骗转发这些管用 的招法。除此之外,还能有什么可做的呢? 但是,现在看了这篇文章,我就想问自己:“少废话!就问,在别人下功夫的地 方,你功夫下到了吗?在别人不下功夫的地方,你下功夫了没有?” “微雕”,是2022年我特别想致敬的一个词。 如果你在未来一年,有什么时候觉得自己没招了,不妨看看“微雕”这个词。 你可能会觉得,这不就是“内卷”吗?当然不是,内卷是低水平的复杂化,是你用 这招,我也用这招,大家互相耗着。但微雕,是总能找到下刀的新角度,它们不在 同一个作业面上。 这个故事,请那些想做事又觉得困在原地的朋友收下,在内卷的尽头,请 试试“微雕”。 其实不仅是在事上可以微雕,在人跟人的关系上,微雕这套打法,照样有启 发。 故事10.《听诊器与博尔塔拉》 下面,我就给你说一个“抬杠”的故事。 今年我听北京协和医院的陈罡医生讲过一个小事儿。协和医院有一个不成文的 规矩,就是在把听诊器放到病人胸口之前,要把听诊器的前端用手焐热,再放上 去。为什么?为了不让病人觉得突然被冰了一下,不舒服。 但有一次,有位年轻医生就跟导师抬杠,说夏天听诊器又不冰,为啥还要拿手 焐一下呢?老师说,拿手焐一下的目的不仅仅在于不让病人难受,还在于让病人看 到大夫的这个动作,知道大夫非常关心他的感受。 我听到这个故事,心里一声感叹:我自己看过那么多次医生,确实不记得有没 有医生曾经拿手焐过听诊器,但是我清晰地记得有很多次,冰凉的听诊器摁在我胸 口上的感觉。从病人的角度来说,我们没法知道一个医生的医术是不是高明,但这 个小动作,无疑是个信号。 这个故事给我什么启发呢? 听起来这可能是一个医风医德的故事,但我更关心的是,焐一下听诊器这个动 作,对医生有什么好处? 听诊器是1816年发明的,那时候,它可是内科医生的神器。 你可能会想,200多年过去了,现在的医疗检查手段可丰富太多了,是不是现 在的医生就没有那么依赖听诊器了? 这么想,可就把听诊器的作用想简单了。 你想,当一个病人通过听诊器,通过焐一下这个小动作,就能感知到大夫对自 己的关心,能感知到这个大夫面对的不是一个病,而是一个活生生的人,他对大夫 就有了一层信任。有了信任,病人就会更倾向于遵从医嘱,依从性就会好,那治疗 的效果就会更好。医生就能更好地履行自己的职责。 想想现在的医院吧,遍布各种现代化的检查流水线,医生和病人之间会永远隔 着各种机器和仪表。所以,当医生勤于用听诊器的时候,他就会经常来到病人身 边,来到病床旁边。这个时候,小小的、看起来没有什么技术含量的听诊器,就成 了医生和病人之间重要的接触媒介。 听诊器的本质是什么?它其实不只是一个诊疗手段,它更是一个触点。 我的启发在这里: 所有做成的事,都建立在良好的关系上。所有的良好关系都建立在人 和人之间的信任上。而所有的信任都建立在真实的触点上。 所以,当你觉得手头上做的事没有突破口的时候,不妨从关系的维度、信任的 维度想想,有没有什么可以努力的空间? 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找到你的触点,找到你的“听诊器”。 英国社会学家吉登斯讲过一个例子,一个乘客如何能够放心地登上一架飞 机,相信它能安全地把自己送到目的地? 除了信赖抽象的科学和系统,我们还有一个简单的接口,就是飞机上的空 姐,她镇定自若的笑容,就是一种当面承诺。 训练有素的空姐,就像是航空公司的听诊器,在专业化的、天然有知识门槛的 社会中,给了你一个最直观的界面,让你愿意向陌生的专业人士敞开。 再给你举个我身边的例子。 这位是我的好朋友,读库的创始人张立宪,我们都叫他六哥。 读库是国内很有影响力的一个出版机构,发行杂志和各种图书。因为“6”是读 库的幸运数字,所以每年的6月6日,六哥都是把它当成节日过的。 2021年6月6日前夕,六哥突发奇想,今年过节,我能不能找到一个只有6位 《读库》订户的城市,去结识、探望他们? 他在数据库里找到了这个地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 六哥给这里的6位订户挨个打电话,说有没有可能我们见一面,你们也互相认识 认识?6位订户欣然同意。 于是,他飞去了新疆这个只有6位《读库》订户的城市,去探望了这6位读者。 六哥和博尔塔拉读者  几天时间里,他们聚了一次餐,聊了很多次天,拍了一部纪录片。 我在北京刷到这部片子的时候,心头一暖。 奇怪,六哥是和那6个人喝酒聊天啊,没带我啊,怎么看在我眼里,也暖了一下 呢? 你看,这就是典型的“听诊器”效应。 这不就是六哥把自己当作“听诊器”吗?每年6月份把自己焐热了送出去。哪怕这 一次送出去,只是贴在了6个读者的胸口,其他人还是能感受到关系的深化和信任的 达成。 正如六哥自己说的:“我深化这种关系,是为了推广;而推广,也是为了深化这 种关系。” 关系是有魅力的。 但你说他能对每个读库的用户都这样吗?能跟每个用户打电话吗?能跟每个用 户吃饭吗? 当然不能。但你只要制造了这样一个真实接触的触点,其他人看到之后,就会 觉得心头一暖。就像我们看见一个人家庭美满,就像我们看见一个人和同事关系融 洽,就像我们看见一个人和生意伙伴能处成朋友,我们就会对他多一分信任。 所以,很多做品牌营销和服务业的朋友,经常懊恼资源有限,能做的动作有 限,能覆盖的用户有限,那不妨可以试试,咱不多做,就设计一个能推进深度关系 的触点,看看会不会有不一样的效果。 故事11.《话剧与常识》 2022年,我们的天空中,经常若隐若现地飘着三个字,“不许动”。 有的时候,是单个人不许动。有的时候,是整个小区、甚至是整个城市不许 动。 我们的本能反应是,不能动,那可太难受了。 但你会发现,勤劳勇敢的中国人,还是会找到各种各样积极的办法。餐馆不让 开,那搞点私域团购?没法出门,那在家里开个直播? 退而求其次,总还能找到一些办法。 但我接下来要讲的这个故事,不是一个退而求其次的故事,而是一个把“不动”变 成创新起点的故事。 他叫易立明,曾经是北京人艺的话剧导演。 2020年的时候,他拿到了一个空间的经营权。 这个地方是北京一个废弃的电影院,大华电影院,一共就4000多平方米。你说 这个地方能不能改成一个剧院? 这事难度可太高了。别说一个废弃的电影院,中国各大城市的地标级大剧 院,90%都亏着呢。这个地方的面积只有人家的十分之一,还得投资改造,能赚钱 吗? 易立明决定,就从空间改造开始。 别忘了,易立明还是一位业界著名的舞美设计师。北京人艺1999年版《茶馆》 的舞美、灯光和服装,就是他设计的。 于是,就有了这个空间。 4000多平方米,这样小的空间,易立明把它分割成了歌剧厅、戏剧场、环形小 剧场、室内音乐厅、实验剧场、露天剧场等6个大大小小的剧场,里面还嵌入了很多 个排练空间,甚至还有咖啡厅、酒吧和一些能做展览的公共空间。 你会发现,整个剧院空间结构设计得非常精妙,穿插错落,没有死角。比 如,一个剧场的观众席脚下,正好就是另一个演出场的上方拱顶;一间会议室推开 拉门,就和舞台的后台连成了一体,可以迅速变成化妆间。 空间改造只是第一步。 我们来看看,这张多米诺骨牌推下去,之后会发生什么连锁反应? 第一个结果是,空间一小,可选择的剧目类型就多了,几十个人的戏能演,独 角戏也能演。你看这场戏,观众和演员就相隔一米,不需要大舞台、大制作,布景 不需要多豪华,成本就下来一大截。 成本降下来了,票价也就能降下来了。话剧票价通常是电影票价 的5到10倍,但是,在大华,一场话剧的票价可以低到一百多块钱。 这就带来了第二个结果。场地是自己的,而且还有六个剧场,那可以演的剧目 就多了。按照易立明导演的设想,未来在这里,一周至少要演20场戏,一年至少要 有30部自己出品的剧目在这里轮演。 你看,这就更像电影院了,随时抬脚就能去,去了还有好几部戏可以选择。 这就又带来了一个结果:在大华看戏的体验也优化了。 和大华合作的签约演员都要遵守一条独特的规定,每晚演出结束后要留下来与 观众聊一聊,听听反馈、聊聊感受。剧院没有固定的关门时间,送走最后一名观众 才熄灯。就像易立明期待的那样,“戏剧不是说你今天到剧场里看一个故事。戏剧是 从你在家里决定要来看戏,就已经开始了。而一直到看完戏后跟其他人交流观后 感,它才结束。” 如果去大华看戏,很多人还会被一个空间的细节打动:在这里,女厕所的面 积,要远远大于旁边的男厕所,避免了幕间休息女厕所排长队的问题。 空间是自己的,那当然就自己说了算,这个体验优化就有了可能。 这是一个艺术家想方设法养活剧团的故事,但我的启发不在这里。 当约束条件真的来了的时候,当商业环境正在剧烈波动的时候,当我们只能“原 地不动”的时候,我们还能怎么办?这是易立明的故事给我的最大启发:创新的空 间,就在脚下。 这还是一个“微雕”的故事。不过和前面两个故事不同,它让我们看到,可以微雕 的,不仅是一项手艺,不仅是营销推广的方法,微雕的刀锋所向,甚至还可以是整 个产业的结构创新。 刘润老师曾经讲过商业演化的一个基本规律,把更丰富的东 西,以更便宜的价格,用更方便的方式,交到用户手中。 商业演化,最重要的变量就是这三个要素。你看这三个要素,哪个跟高、大、 上、广、阔、远都不必然相关,哪个都是可以从手头做起、就地做起的。 我们对照检查一下: 价格能便宜点吗?易立明导演做到了。过去一张话剧票,少则五六百,多则上 千。但在大华,一两百也能看一场不错的戏。 能更方便一点吗?大华的戏,不用提前两个月抢票,拔腿就能去看。易立明也 做到了。 能更丰富一点吗?无论是剧目,还是观剧体验,易立明也做到了。 这三点都做到了,那么传统的话剧产业,在易立明手里就发生了一次很有价值 的演化。 我知道,这三年,很多人过得不容易。我们会感受到,事好像没有那么容易做 了,机会好像也没有那么多了。 但反过来想,与此同时,泡沫也挤没了,留下来的都是一些非常朴素的规律和 常识。 我建议,那些觉得虽然今年活得很难,但又坚决在自己行业扎根的朋友,不妨 把我刚刚提到的这三个词:“更丰富的东西、更便宜的价格、更方便的方式”写在显眼 的位置,时不时地捋捋看: 回到常识,就在此地,回到那些基本的要素上,持续微雕,是不是也能干成一 件了不起的事? 这一部分,我讲了三个故事,微雕的故事,听诊器的故事,剧场的故事。它们 其实都在提醒我们同一件事,如果我们打算在一个行业深耕下去,我 们不仅要在大家看得见的地方下手,还要尝试去大家看不见的 地方下手。 坏消息是:看不见的地方,不好找。 好消息是:看不见的地方,有的是。 这件事没有尽头,永远有不断优化下去的空间。 04 绿道、操场与“保链护土” 前面,我们的故事,有的讲的是“变和不变”,有的讲的是“动和静”,接下来,我 们聊一聊“远和近”。 故事12.《故乡与魔法》 先从这个新闻入手吧: 苹果正积极寻求将供应链从中国转移到亚洲其他国家。  苹果供应商生产基地在中国大陆的比例,从2019年以前的47%,降到 了2020年的41%,又降到了2021年的36%。 过去看到这样的新闻,悲观的人会为中国未来经济发展忧心忡忡;乐观的人会 觉得还好,咱们还有华为、还有小米,走了一个苹果,自有后来人。但不管是悲观 还是乐观,大家通常想到的都是“大国博弈”这样的大词儿。 好像它对我们具体生活的影响,还远在天边。 今年我向产业观察家,也是今日头条的作者,林雪萍老师请教的时候,他提到 了另一个词,叫“保链护土”。 什么是保链护土? 保链,好理解,就是保护产业链。保的是GDP数字的增长,保的是国家产业结 构的完整,保的是大国的竞争优势。 而护土的这个“土”,是乡土的“土”,是我们生于斯长于斯的家乡,是我们肉眼可 见的身边人。 举个例子,此刻,应该有不少朋友正在用苹果手机收看跨年演讲。 你手机上的这块玻璃屏幕,很有可能来自蓝思科技。它是全球50%手机屏幕的 供应商。这家公司和它的创始人周群飞,很多人都知道。但是我测试了一下身边的 朋友,很少有人知道,这家公司的主要生产基地在哪里。 在湖南省的一个县级市,浏阳。 提到浏阳,我们知道浏阳河,也可能知道浏阳的花炮产业。 但是你知道吗?2020年,就在这个县级市里,蓝思科技创造的成绩是:湖南民 营企业就业人数、纳税额第一,连续10年都是湖南进出口额第一名。 浏阳常住人口100多万,而蓝思科技直接雇用的就有几万人,背后还有拖家带 口、相关配套产业的人。至少几十万人,就生活在苹果供应链的这个末端的树枝 上。一条供应链搬走了,大量的工厂就没有了,更别提这些工厂的上游还有工 厂,工厂的旁边还有大大小小的生意。 现在你还觉得,如果苹果将供应链移出中国,仅仅是供应链攻防战的远方炮 火,只是GDP账面上损失的一些数字吗?不,不止是蓝思科技一家,大量的和苹果 相关的企业广布在我们的国土上。每一桩生意的背后是一家家的老百姓的生计,是 我们每一处乡土上的人,是身上衣、口中食,是桌上的饭,是孩子的学费。 所以,保护供应链,保的不是哪一家企业,不是那些遥不可及的宏观数据跟抽 象概念,保的就是我们附近的、具体的、活生生的人。 我的朋友、财经作家曾航提醒我说,把苹果产业链留在中国,还有更深一层的 意义:留住的可不是苹果这家外国公司,不是一些GDP数字,而 是中国制造业的能力本身。 比如,深圳大疆无人机之所以能够横扫全球,是因为它有大量的零部件来自高 水准的苹果供应商。 中国本土手机厂商之所以能够崛起得那么快,也是因为可以直接利用苹果供应 链上工厂的产能和技术。 而中国的电动汽车产业之所以很快可以发展到世界领先,和苹果供应链积累下 来的一大批工程师和产业工人有密切的关系。 曾航说:你意识到没有?中国就像一口大火锅,里面的元素越丰富,味道就越 好,创造性就越足。里面没有任何一样东西是真正多余的。 火锅这个比方真好。 一口好火锅,既不愿损失其中的任何一种味道,也不愿拒绝外来的任何一种食 材。既有自成一体的整体性,又有海纳百川的开放性。 举一个新能源的例子。 今年我请教了能源专家马一峰老师一个问题:日本2013年就把发展氢能源提升 为国策,现在日本手上,氢能源相关的专利占世界的30%左右。发展氢能,日本算 是下了重注,但好像光开花,就是不结果。这是为什么? 马一峰老师的回答有点让我出乎意料。他说,不是日本没有抢占先机,也不是 他们的技术不好,他们没做错什么,最重要的原因只有一条:日本的产业丰富 性差了一截,支撑不起氢能的发展。 对比一下这几年中国氢能的发展,就能明白了。 中国发展氢能晚于日本,但是现在之所以能后来居上,就是因为中国产业的丰 富性。 比如,发展氢能源,氢从哪里来?日本现在只能万里迢迢从海外进口石油、天 然气来制氢,将来可能就直接进口氢气了。但中国不一样,我们的化工产业非常发 达,有大量的工业废氢,每年产量接近1000万吨。 这1000万吨废氢如果不够呢?咱们还有别的氢气来源。 中国西部,这些年建设了大量的风光电站。2021年全国风光发电总 量,是9785亿度。什么概念?相当于10个三峡水电站。 风电、光电不稳定,用不掉,得先存储起来,正好可以用电解水制氢储存,这 样就把不稳定的电能变成了化学能。这样又获得了大量的氢。 下一环的问题来了。 风光电转化的氢,毕竟在大西部,氢气不好储存和运输啊,怎么办? 咱们也有办法。比如,这两年我们中国就有一项突破性的技术,二氧化碳加氢 制汽油。汽油是液体,使用起来很方便,存储上不需要超高压和超低 温。2022年3月,中国第一个二氧化碳加氢制汽油的装置,就在大连试产成功,具 备了量产的条件。它生产出来的汽油,汽车加上直接就能用。 那用来制氢的二氧化碳从哪儿来呢?中国那么多工厂在排放二氧化碳,这不也 利用上了? 刚才我只是拉了一个很粗略的链条。你可以感受一下:发展氢能源,工厂排放 的废氢和二氧化碳利用起来了,绿色汽油的问题解决了,风光电的存储难题也顺带 解决了。环环相扣。 在中国人眼里,氢气不是一种孤立的新能源类型,而是把各种能源形态连接起 来的纽带,是把各种难题放在一起,难题反而变成了资源的魔法宝盒。 关于中国新能源的发展,马一峰有一个说法,叫“用魔法打败魔法”。 什么意思? 新能源不是某种特定的资源。就像石油,只要有储藏,抽出来就能用。 新能源是一套极其复杂的系统,就像魔法。每一个成果都会解决掉一 些问题,而每一个问题的解决方案又会带来新的问题。 只有中国这样的国家,有强悍的工业体系、丰富的地理环境、多样的用能需 求、发达的数字化调配系统,内部的丰富性多到像魔法一样,才能打败新能源的魔 法。 还是回到这条新闻:苹果正积极寻求将供应链从中国转移到亚洲其他国家。 过去我们总觉得,战略纵深大的国家,家大业大,风浪袭来,牺牲得起一些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