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党委书记在2023年农村工作会上的讲话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党委书记在2023年农村工作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2023年县委农村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学 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 市委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总结2022年“三农”工作,分析我县当前“三农”工作形 势,安排部署今年及今后一个时期全县“三农”工作。下面,我讲四个方面的意见。 一、提高政治站位,深入学习领会党中央关于“三农”工作的部署要求 党的二十大,描绘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宏伟蓝图,第一次郑重提 出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在去年底召 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重要讲话,结合贯彻落实党的二十 大精神,着眼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全局,系统阐释了建设农业强国、加 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明确了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三农”工作的目标任务、战略重点和主攻方向,为我们做好新时 代“三农”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从抓好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产 保供、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强化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推动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等方面,对今年的“三农”工 作作出了明确部署。我们要站在战略和全局的高度,深刻认识做好新时代“三农”工作 的重要性,全面贯彻党中央部署要求,牢牢把握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战略重点,具体 来说,重点把握六个方面。一是牢牢把握建设农业强国的目标任务。习近平总书记 强调,未来5年“三农”工作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到2035年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到 本世纪中叶建成农业强国。*是传统的农业大县,农村人口占全县总人口的一半,农 民经营性收入的70%以上来自第一产业。没有农业农村的现代化,就没有全县的现代 化。我们要按照党中央和省委、市委的战略部署,以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协同推进 工业现代化。二是牢牢把握农业强国的中国特色。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要建设 的农业强国、实现的农业现代化,既有国外一般现代化农业强国的共同特征,更有 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这个特色,就是依靠自己力量端牢饭碗、依托双层经营 体制发展农业、发展生态低碳农业、赓续农耕文明、扎实推进共同富裕。这就要求 我们,不能简单照搬国外现代化农业的模式,而是要立足我们自己的实际,走好具 有*特点的农业强县之路。三是牢牢把握建设农业强国的头等大事。总书记强调,保 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始终是建设农业强国的头等大事。“头等大事”意 味着什么?意味着必须排在所有大事要事之前,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我们必 须把“头等大事”放在心里、抓在手上,坚决扛牢粮食安全政治责任。四是牢牢把握 建设农业强国的重要任务。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新时代建设农 业强国的重要任务。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五个振兴”是相互联系、相互支 撑、相互促进的有机统一整体,必须统筹部署、协同推进,抓住重点、补齐短板。 我们要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作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底线任务,把产业振兴作 为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持续增加农民收入。五是牢牢把握建设农业强国的根本动 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建设农业强国,利器在科技,关键靠改革。我们必须依靠 科技创新和深化农村改革,大力提升农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六是牢牢把握建设农 业强国的应有之义。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农村现代化是建设农业强国的内在要求和必 要条件,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是农业强国的应有之义。我们要大力实施乡村建设行 动,一体推进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现代化,实现乡村由表及里、形神兼备的全面提升。 二、科学分析研判,深刻把握全县“三农”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 (一)“三农”工作成绩喜人、值得肯定。过去的一年,在面对新冠疫情和经济 态势疲软双重压力下,我们苦干实干,全县“三农”工作多次受到领导表扬,2022年 度在全市考核综合排名第*名,具体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农业产业优势持续巩固。 二是示范创建成绩斐然。三是农文旅融合发展取得实效。四是农村改革持续深化。 (二)“三农”工作优势突出、潜力巨大。从“土”字上看,全县耕地面 积总量在全市各县(市)区中排名第*位,其中永久基本农田*万亩,高标 准农田占耕地面积的*%,可承接大型的农业产业项目。从“特”字上看,种 质资源丰富,以*水产为代表的渔业养殖企业,是*省保护鱼种最多、养殖 规模最大的水产养殖企业;以*为代表的的苗木种植企业,产品远销省内 外;工业园区已入驻种子生产经营企业*家,为我县制种工作奠定坚实基 础。从“产”字上看,苗木花卉种植面积*万亩,年均销售额达*亿元,占据全 省市场的1/2。猪产业在全省产值最高、产业链条最完整、产品门类最齐全。 (三)“三农”工作差距明显、任重道远。在肯定成绩、分析潜力的同时,我们 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存在一些短板和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组织化程 度低,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尚属空白,省级龙头企业*户,市级龙头企业*户,排 名全市*位;农民合作社*家,占全市农民合作社的*%;县级以上示范社仅占全市 的*%。设施化程度低,高标准农田占耕地比重较低,农田有效灌溉率低;全县鲜 切花配备高端设施大棚的仅有*亩,有近*万亩的蔬菜大棚仅能遮光、避雨和适度 保温。全县冷链运输、农产品产地冷藏保鲜设施占比低,无涉及冷链物流。科技 化程度低,产业种源自给率较低,*%的蔬菜品种和*%的苗木品种使用县外选育品 种。链条化程度低,农产品加工、存储、运输、销售等一条龙体系不完善,农业 资源开发利用还基本处在卖原料的初级阶段,农产品加工产值与农业产值之比仅 为*,低于全国、全省、全市平均水平。集聚化程度低,农业土地资源仍然以小散 户分散经营为主,全县土地流转率达*%,但经营100亩以下农户占*%;各个乡镇(街 道)农业种养种类不一、地域分散,没有形成“一镇一特”、“一村一品”的集聚效应。 三、突出工作重点,推动宜良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开好局、起好步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县“三农”工作要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 话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认真落实省委、市委工作要求,坚持农业农村 优先发展,坚持城乡融合发展,坚决守牢确保粮食安全、防止规模性返贫 的底线,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为*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打下坚实基础。 (一)全力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一是动真碰硬抓好耕 地保护。要以“长牙齿”的硬措施抓好耕地保护,从严查处各类违法违规占用 耕地或改变耕地用途的行为,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基本农田“非粮化”,守 牢*万亩耕地红线。要加快推进旱涝保收、稳产高产的高标准农田建设,逐 步把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为提高粮食产能打好坚实根基。 要进一步优化耕地布局,积极引导农户采用粮经轮作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