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某县书记关于经济发展研讨会发言材料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某县书记关于经济发展研讨会发言材料 出台的《创新重点领域投融资*指导意见》,对产业园区发展的土地、资 金、产业等核心要素予以规范。两个《意见》在工业用地集约要求、剥离城 投公司融资功能、清理地方优惠政策等方面戴上了“紧箍咒”;同时,在鼓励工 业用地二次开发、支持探索PPP模式、刺激科技服务业等方面也释放了政策利 好。如何积极应对经济发展的新常态和国家政策调控的新环境,完成自我升级 和迭代,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力竞争力,成为摆在开发区面前的现实问题。 根据这次研讨的主题,与大家交流几个方面的意见,不足之处,敬请各位指正。 一、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开发区转型升级的核心。推进大产业大项目大企业建设,推 动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发展,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建设,是开发区加快发展的共 识。要继续保持开发区的竞争优势,推进产业转型升级,需要强化两方面的认识: 一是强化产业链条培育。未来区域经济的竞争不再是龙头企业、骨干企业的竞 争,而是整个产业链间的竞争,特别是大产业链和全产业链间的竞争。开发区需要 加强政策引导,由培育企业发展和产业集聚转向产业链的培育和升级,逐步完善强 化产业链条,形成新的整体竞争优势,这将是在区域竞争中发展或者淘汰的关键。 二是推进二三产业融合。按照新型工业化的要求,必须以提质增效升级为 核心,协调发展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增强产业集聚效应。现在产业链 间的竞争已经超出了单纯的工业部分,而是物流、信息、服务与生产制造的 深度融合。现在的移动互联和未来的工业4.0时代,正在或者将要改变着传统 的生产模式和销售模式。面对这一革命性的浪潮,开发区必须加快企业制造 端的信息化革命,运营管理上加快与广义电子商务的融合,实现增值服务在各 个环节的有效嵌入,最大程度降低企业成本和风险,不断提升现有经济质量。 面对新形势新要求,某开发区加快推进产业体系转型,着力推动产业由 块状经济向集群经济迈进;推动产业由微笑曲线底部向曲线两端迈进,以 装备高端化、技术高端化、产品高端化、市场高端化为重点,推动各产业 向高端提升;推动产业由粗放型发展向新型经济增长模式迈进,用公共财政 收入占GDP比重、税收收入占公共财政收入比重、万元GDP能耗、亩均投入、 亩均产出等指标谋划和推进发展,不断增强内生动力,提高发展质量效益。 我们制定了加快园区转型升级的意见,由以传统盐化工、有色金属、石油装 备制造等单一工业经济为主的第一阶段,向以现代服务业和战略新兴产业为主、 综合并重发展的第二阶段迈进,确定了“技术创新带动、先进装备带动、借力发 展带动、高端人才带动、招商引资带动、节能改造带动、服务业提升带动”七条 路径,集中力量实施突破。传统产业转型提升,制定了《百企升级计划》,重 点推动有色金属、汽车及零部件、石油装备制造三个产业向深精加工、设备制 造、技术服务等高端领域延伸,向产业链和价值链高端攀升,促进提档升级。 新兴产业加快培育,制定了《新增产业倍增计划》,重点发展现代服务业、航空 产业、临港产业三大战略型产业,3-5年的时间将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现代服 务业,加快推进现代服务业聚焦区建设,围绕金融、科技服务、文化创意等行业 培育一批重点项目,带动服务业发展整体提速。航空产业,重点推进已落地的项 目建设,推进已商定投资意向的项目尽快落地,以三个央企项目为核心,吸引配 套项目入驻,建设产业园。发挥区位优势,重点发展以物流产业为主的现代服务 业、以对外贸易为主的外向型经济,以海洋生物产业为主的新兴产业,建设具有 综合服务功能的滨海生态产业新区。通过原有项目提升和新兴项目培育,使全区 产业发展实现在增量中加快转调,实现更高层次、更高质量、更有效益的发展。 二、积极推进国际区域合作,加快合作园区建设 国务院《促进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转型升级创新发展若干意见》指 出,“探索建立国际合作创新园,不断深化经贸领域科技创新国际合作”“开 展经贸领域节能环保国际合作,加快推进国际合作生态园建设”,并从 提高投资质量和水平的角度出发,对服务业领域开放、先进制造业引 资、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等吸收外资工作以及推 动国家级经开区和引导有条件的区内企业“走出去”均提出了明确要求。 2011年第22届中美商贸联委会上,中美两国商务部共同确定在某开发区建设“中 美清洁能源合作产业园”,鼓励支持中美企业加强合作,通过孵化器、加速器、产业 基金等方式加速一批成长型企业的产业转化,为企业发展提供孵化、加速服务和创 新支持,培育具有潜力的战略产业。这为我们发展发展清洁能源产业、推进转型升 级提供了良好平台。经过两年的建设,我们已经打下了一定基础,健全了工作推进 机制,完成了园区发展规划,成立了中美技术转移中心,启动了园区低碳商务示范 项目,开展了清洁能源相关领域的全面合作。今后工作中,我们将借助这个平台,整 合各类资源,集中优势力量,推广清洁能源应用示范,建成“清洁能源应用基地”“中 美合作交流平台”和“双清产业示范园区”,成为全区对外开放的窗口和研发创新的平 台。并以此为基础,积极申报住建部与美国能源部合作的“中美低碳生态城市”试点。 《促进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转型升级创新发展若干意见》还就鼓励国 家级经开区跨区域合作、引导产业梯度转移等方面提出了具体支持政策。我 们正在考虑与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张江高科园洽谈合作开发运营。 通过这两个园区的品牌输入、管理输入和创新输入,集合双方优势,提高 合作效率,降低合作成本,打造黄三角地区跨区域经济合作的一个示范区。 三、整合创新投融资体制,打造区域金融高地 根据国务院《创新重点领域投融资机制鼓励社会投资指导意见》,整 合创新投融资体制,主要是建立公平开放透明的市场规则,营造权利平 等、机会平等、规则平等的投资环境;优化政府投资使用方向和方式,发 挥引导带动作用,创新融资方式,拓宽融资渠道;创新投资运营机制,扩 大社会资本投资途径,鼓励社会投资特别是民间投资促进重点领域建设。 与邻区相比,我区金融体系还不完善,融资渠道比较单一,融资结构不甚合 理。在重大项目投资建设中,政府预算资金和银行贷款资金所占比重过高,企业、 个人等社会资本参与程度低,多元化的投资主体尚未形成。工作中,我们将重点完 善金融服务体系,集聚各类金融资源,完善服务机制,尽快形成以企业为主体、政 府为保障、投融资平台为纽带,规范、完善、高效、有力的市场化投融资服务体系。 我们规划建设了金融聚集区,集中发展金融、总部经济、商务办公及 配套服务产业,打造金融机构集中、总部办公密集、现代服务业繁荣的区 域金融商务聚集高地。重点建设16个项目,总建筑总积190万平方米,总投 资123亿元。目前,****等总建筑面积32万平方米的6个项目建成投入使用。 目前,聚集区已入驻金融机构及企业总部123家,引进了国际金融贸易中心、 有色金属电子商务平台、石油化工交易中心等综合服务平台,推进实体经 济、仓储物流及金融等产业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