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在机关开展调查研究工作研讨会上的交流发言材料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在机关开展调查研究工作 研讨会上的交流发言材料 深入基层调查研究是我们党的基本工作方法,是我们党的优 良传统和作风。到基层调研是一件好事情,可以接近基层的干部 群众,可以体察民情、了解民意。但在当前实际工作中,仍有少 数党政机关、管理部门、某些领域,调查研究或多存在形式主义 的问题。 一、原因分析 一是“踩点式”调研,事前准备、形式主义。领导尚未下到基 层之前,机关干部或地方早已经派人把领导想要走的地方走了好 几遍,此举谓之“踩点”。一名***表示:“面临重要检查的时 候,我们基层干部就要把领导可能会来的地方都走一遍,事先跟 村民打好招呼,作出具体安排来,生怕出问题。”上级部门在被 调研单位存在部分被基层单位“牵着走”的情况,看事先选好的 点,听事先教好的话,不仅没能达到调研的初衷,甚至助长了形 式主义。 二是“作秀式”调研,走马观花、蜻蜓点水。少数去基层调研 的部门领导没有较好的放下架子、扑下身子,倾听群众呼声,体 察群众情绪,感受群众疾苦,而是走走套路、做做样子,没跟群 众接触多少、情况没怎么理解就做结论、下指示。一名***反 映,有些领导来基层调研没有真正的深入农村一线,跟一两名老 百姓简单聊两句就匆匆忙忙去下一个点。这种没有真正深入到群 众中去的调查研究,仅仅是换个地方“发表高见”,不能带问题回 去,没有有效的起到调研作用。 三是“脱节式”调研,调而不研、回避矛盾。有些部门只注重 调研形式,为了完成任务,忽视了为谁调研、为何调研。部分基 层同志反映,我们每次都很期待上级调研能够真正的把我们所解 决不了的问题带回去帮我们解决或者提供解决办法,但有时候向 上反馈了问题却得不到意见建议。这种调研发现了问题但不能帮 助基层解决问题,就等于“不处理、不反馈,只把脉、不开 方”,导致调查前后一个样。 四是“框框式”调研,先入为主、刻舟求剑。有的上级部门带 着框子找例子,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