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党课:进行伟大斗争,实现伟大梦想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党课:进行伟大斗争,实现伟大梦想 同志们: 伴随全球多极化的演变,以及各国各地区之间的经济联系进 一步加深,全球范围内各个主体之间的发展博弈呈现出全新的变 化。在这一过程中,中国的影响力不断提高,在全球舞台上扮演 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这使得世界上一些奉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 治的国家和政党纷纷抵制中国的发展,文明冲突、文明优越等论 调不时沉渣泛起。从国内环境看,中国正处于改革攻坚期,社会 经济发生着深刻变革,利益格局也在深度调整,矛盾和问题更深 层次地显现出来,这使得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关系协调难度更大。 与此同时,数字技术的广泛应用深刻变革了媒体传播方式,网络 媒体展现出其重要的传播功能,在为宣传、新闻工作带来便利的 同时,也带来了新的风险和挑战。对此,我党作为一切事业的领 导核心,在领导人民群众奋斗和迎接挑战的过程中,应该保持高 度警惕,以足够的斗争精神去应对。借此机会,由我为大家作一 堂党课报告,与同志们共同交流。 一、中国共产党斗争精神的内涵 “实现伟大梦想,必须进行伟大斗争。”中国共产党斗争精 神的具体内涵,既包含政治忠诚、人民立场的使命担当;又包含 不畏艰险、攻坚克难的豪情壮志;还有守望相助、同心合力的家 国情怀。在中国的建设和发展中,中国共产党的斗争精神产生了 强大的引领、凝聚和动力作用。 1.政治忠诚、人民立场的使命担当最能凝聚人心,使中华民 族团结奋进。人民是我们党的根基所在、血脉所在、力量所在。 中国共产党是世界上唯一一个从诞生之日就把“人民”镌刻在自 己的旗帜上、始终将人民群众的需求作为最高行动指南的政 党,无论是革命斗争征程还是国家建设历程,我党的斗争精神始 终贯彻于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之中。毛泽东认为,和民众之间保持 紧密的关系,是我们党保持战斗力的关键所在,也是中国共产党 区别于其他政党的重要标志。“每个党员干部都需要深刻意识 到,我们的任何成绩以及胜利都是通过人民群众取得的,我们需 要依靠人民来进行战斗,对群众怀有无限的热爱和信任,与民众 保持深入的关系。只要党和群众之间形成一个整体,那我们就是 不可战胜的,任何敌人都将会走向失败”。习近平总书记不止一 次地提出“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努力提升群众的获得感”等 观点,就是在强调既要使人民群众实质性地共享到物质层面的劳 动成果,也要注重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精神层面的满足。无论是 中华民族独立的奋斗史、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史还是改革开放的 成长史,都是中国共产党人政治忠诚、人民立场为使命担当的斗 争史。 2.不畏艰险、攻坚克难的豪情壮志引领中国革命战争、国家 建设的根本方向。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初,面临着内忧外患,在夹 缝中求生存。如今,我国的社会主义发展进入到关键阶段,在赢 得更多发展机会的同时,外部的风险、压力以及挑战也明显增 加。我党需要保持绝对的专注,和人民群众形成一个整体,共同 应对外部的威胁与挑战。继承代代相传的斗争精神,发挥群众的 力量,使得中国的发展行稳致远。因此,我们要在思想层面做好 充分准备,意识到奋斗不会停止,建设不能一劳永逸,而是需要 长期振作精神。邓小平认为,在我们国家的发展过程中,风险因 素必然存在,重要的是应对的态度,即“我们要发展与建设,想 要全部规避风险不现实,需要在风险之下积极解决。”邓小平坚 持发扬斗争精神应对和化解风险,为现代化事业开辟新路,提出 想要走出新的道路,必须要有闯的精神。历史和实践证明,邓小 平敢于斗争、迎难而上的精神坚定了全党进一步改革的决心,实 现了国内经济的稳定发展,同时也为克服现代化建设中的风险挑 战提供了精神支持。 3.守望相助、同心合力的家国情怀推动着中国不同阶段的社 会主义建设实践行动。爱国情怀是中华民族一代代沉淀下来的崇 高精神,在中国共产党的奋斗与发展过程中,正是秉承着以挽救 国家为己任的爱国精神,才能带领中华民族一步步走向光明。在 党的百年奋斗史中沉淀下来的斗争精神同样是以爱国情怀作为支 撑的。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始终初心不改,引领人民群众进行 了一次又一次艰苦卓绝的斗争,谱写了一曲壮烈的爱国篇章。所 以,毫无疑问,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历程是以爱国主义作为核心 的,也正是在家国情怀的感召下,中国共产党人才能舍弃个人利 益甚至生死,义无反顾地参与到革命与建设中去。比如杨靖宇和 敌人周旋多日,拼尽最后一口力气,向侵略者展示了国人压不垮 的脊梁;钱学森对抗外界的种种阻挠以及干扰,在两弹研发上作 出突破性成就,使得新中国站稳脚跟;钟南山疫情之下逆行而生 的人间大爱,这些都是各个时代的典范。所以,家国情怀已然成 为中国共产党人生命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贯穿于党和人民的百 年斗争史,并深深印在国人的记忆之中。 二、中国共产党斗争精神溯源 中国共产党的成长史就是一部斗争的历史。从危难中建党、 绝境中突破,到抗日战争胜利、国内革命成功,再到新中国成 立、改革开放发展、新时代到来,这一切来之不易的成就没有哪 一样不是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科学指南、立足中国国 情,带领全国人民锲而不舍地奋斗出来的。 1.中国共产党斗争精神的经典理论溯源。第一,斗争精神是 马克思主义固有的理论品格。在马克思看来,共产主义并不 是“应当确立的状况”,也不是“现实应当与之相适应的理 想”,而是“消灭现存状况的现实的运动。”那么如何“消灭现 存状况”?除了改良和批判,在更多的时候,要采取斗争的手 段——因为根源性、立场性的问题,没有办法通过改良主义来完 成。被压迫阶级不断反抗、实行自我解放的过程,就是他们不断 冲击远大社会理想的过程。马克思对我们社会发展的形态、过 程、逻辑进行了深刻研究,提出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不合理的 制度将会被淘汰。而我们所走的社会主义道路,是建立在科学的 革命纲领、脚踏实地的革命实践和积极进取的斗争精神的基础之 上的。随着我们国家的建设进入新时代,中国人民正在朝着美好 生活的目标不断迈进,这就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阶段性成功的佐 证。第二,马克思关于阶级斗争的思想,是中国共产党斗争精神 的思想源头。马克思认为,原始社会不复存在后,阶级斗争就一 刻没有停止过。正如他在《共产党宣言》中所说:“至今一切社 会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换个角度来看,人类的出现与 发展也可以视为一个不断奋斗的过程。共产主义社会,是斗争的 目标和结果。不少人提及斗争的概念,都会自然而然地与阶级斗 争等概念结合起来,认为这是过去的历史,现在已经不需要了。 其实这是对斗争精神的错误理解,我们这里所说的斗争和阶级斗 争存在根本的差异。习近平总书记认为,党员干部需要坚持斗争 过程与实际效果的高度统一。共产党人的斗争是有方向、有立 场、有原则的。我们需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方面的绝对 领导位置,因为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绝对领导,才能把握新时 代斗争精神前进的方向,并保证它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