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招商引资工作情况报告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招商引资工作情况报告 主任、各位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 按照市人大常委会****年工作要点和主任会议安 排,**月**日至**月**日,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带领调研组 先后深入**县、**县等地,通过实地查看招商引资项目、听取 汇报、查阅资料、座谈讨论等方式对我市招商引资工作情况进 行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市人民政府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来*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 神,统筹疫情防控与招商引资工作,坚持线上线下相结 合,创新招商方式,实施精准招商、以商招商、产业链 招商,优化投资环境,推动项目落地建设,狠抓投资量、 工作量、实物量提升,为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作出积极贡 献。****年—****年,我市实现招商引资项目到位资金年 均增长**.**%以上,累计策划包装推介项目***个,总投 资****.**亿元,累计签订经济合作合同项目****个,总 投资****.**亿元,累计到位资金****.**亿元,实际利用 外资*.**亿美元。截至****年**月底,全市共实施各类招 商引资项目***个(其中新签约***个,续建***个),总投 资****.**亿元,实际到位资金***亿元。 (一)强化组织领导,营造良好招商氛围 市政府坚持把招商引资作为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第一 要事”来抓,明确目标任务和工作责任,制定《关于全面加 强招商引资工作措施》《重点产业项目及招商引资工作考核办 法》等制度,向市级**个经济工作部门下达招商目标任务,将 县(市、区)、管委会招商引资考核权重分别由*.*%、*.* %提高到*%、*.*%。全市招商引资项目谋划机制不断完善,各 县(市、区)、管委会成立不同的产业专班,对招商引资专题 研究、精心部署,全市上下争资金、引项目、抓落地,大抓产 业、大抓招商的氛围日益浓厚。 (二)创新方式方法,增强精准招商实效 努力克服疫情不利影响,线上线下相结合,精准开展小分 队招商、委托招商和以商招商,探索总结疫情下项目招引新方 法,精心组织参加“**会”“进**”等各类经贸展会和“**长 三角”“**京津冀”“**粤港澳”等大型综合投资促进活动。 加强招商队伍培训,常态化开展岗位大练兵活动,多措并举 引进高新技术项目和人才,全市招商干部综合素质进一步提 升。积极对接商协会、金融机构、专业智库等机构,创新开 展“基金招商”“外包招商”。今年*—**月,新签约合同项 目***个,同比增长***.*%,总投资***.**亿元,实际到位 资金***.**亿元,占总到位资金***亿元的**.**%,同比增 长**.**%。 (三)聚焦强链延链,提升招引项目质量 紧扣“突出抓产业类项目、制造业项目和实体项目”要 求,把引进实体产业项目作为招商引资的重点,不断加大制 造业产业项目招引力度。编制《**市能源化工、先进制造和 新材料产业集群产业链与招商路径研究》,提出**条产业链 招商路径,加强现代农业、文化旅游和数字经济等产业链研 究。围绕煤炭电力、石油化工、能化装备制造、新能源装备制 造等重点产业链,发展上下游产业,培育经济增长新动能。策 划编制了石油装备制造、新能源装备制造等产业链招商路线图 和县域首位产业投资地图,谋划产业延链补链项目***个,总 投资****亿元。强化招商引资项目与重大项目管理联动,全 市重点项目“四个一批”清单***个重大项目中有招商引资 项目***个。今年新签约项目中产业类项目数量和投资占比 达**.**%和**.**%,特别是先进制造类项目数量和投资额同比 增长**.**%和***.**%。 (四)持续优化服务,推动项目落地建设 建立领导包抓重大项目责任制和“三个一”工作机制,优 化项目落地跟踪管理流程,开展“一事一议”“一企一策”和 项目代办领办制服务。加大制造业项目落地、开工和建成考 核分值占比,狠抓项目资金到位率、落地履约率、占重大项目 占比率和占固投占比率考核。建立招商引资奖励激励制度,重 大项目招商引资激励奖补力度持续加大。强化项目实地督查考 核,及时通报项目进展情况,加强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事中 事后监管,促进项目落地和建设。*—**月份,全市***个招商 引资项目已开复工***个,开复工率达**.**%,其中***个新签 约项目已开工建设***个,开工率达**.**%。新引进制造业项 目**个,总投资***.**亿元,占工业项目**.**%和**.**%。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招商引资体制机制不健全。招商引资奖励激励机制 不健全,个别招商主体单位重视程度不够,工作积极性、主动 性不强,等靠思想较为严重。市县统筹机制不健全,市级统筹 集聚专业机构、县(市、区)、行业部门共同谋划项目的工作 机制尚未形成。招商引资人才培养机制不完善,懂经济、懂产 业、善谈判、能公关的高素质人才较少;个别招商主体单位对 国内外产业发展、市场转换研究不深,招商工作思路不清,工 作能力难以适应实际需要。 (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