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在公司党委2023年第四次理论中心组学习研讨会上的发言提纲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在公司党委2023年第四次理论 中心组学习研讨会上的发言提纲 同志们: *月*日,公司在*举行揭牌暨入驻仪式,标志着*公司正式开业运营,预示着企业 开启了新的起点、踏上了新的征程。入驻*为公司的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 力,但一些旧问题、老矛盾并不会因此而消失,仍需要包括领导班子在内的广大干部 职工同心协力、锐意进取,开展好各系统工作,扎根*、建设*、服务*,力争在新区取 得新业绩、新成果。下面,我结合当前宏观经济形势和企业面临的挑战及机遇,谈几 点想法,与大家交流。 一、充分认识公司高质量发展面临的整体形势 面对严峻复杂的外部经济形势,我们要时刻保持清醒头脑,既要增强忧患意 识,做好应对各类风险挑战的准备,更要科学判断宏观形势、全面把握公司现状,充 分认识到发展中蕴含的优势和潜力,坚定高质量发展的信心和决心。 从外部形势看,当前,全球地缘政治局势紧张,供应链和国际贸易受阻,粮食、 能源等大宗商品价格大幅波动,国内需求不足,消费复苏动能较弱,稳出口难度增 大,结构性通胀压力加大,一些企业经营困难,重点领域风险隐患较多。上半年,经 济前高后低,一季度和二季度GDP两年复合增速分别为4.6%和3.3%。特别是房地产销售 持续下行,6月商品房销售面积和销售额同比分别增长-28.1%和-25.0%,房地产投资同 比增长-20.6%;房企从国内贷款、自筹资金、定金及预收款、个人按揭贷款到位的开 发资金同比分别为-13.9%、-30.3%、-19.5%和-12.5%,融资环境和资金到位形势较为 严峻。 从公司内部看。二季度实现新签合同额*亿元,只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在建项 目计划产值*亿元,产值缺口*亿元;水利水电、生态环保、新基建等“第二曲线”市场 开拓力度不够,*属地市场还没有实现突破;企业“两金”占用高的问题十分突出,带息 负债居高不下,“双清”工作成效不佳,久竣未结项目回款困难,导致企业资金链高度 紧张,严重影响生产经营、工资发放。对此,我们必须要认真研究分析,采取有效措 施加以解决。 二、坚持用改革的办法推动高质量发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关于全面深化国企国资改革,作出了一系列重大部署。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谁说国企搞不好?要搞好就一定要改革,抱残守缺不行,改革能成 功,就能变成现代企业”。我们要始终把改革作为企业的永恒主题,抓住影响公司高质 量发展的主要矛盾点、关键点,加大改革力度,以搬迁*为契机,用改革的办法解决发 展中的问题,加快实现高质量发展。 (一)始终高举经营龙头。经营是企业的“龙头”,没有经营,一切管理目标都 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舞好经营“龙头”是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一要加强经营体系 建设、经营布局与经营谋划,优化经营布局,制定切实可行的制度保障营销工作,满 足新时期经营开发工作的布局和安排。二要重建经营人员架构,梳理人员配置,专人 专岗,及时优化经营人员结构,加强年轻人员选拔,以老带新,为后续营销工作开展 储备力量。三要加强营销考核,创新营销薪酬分配和激励机制,充分调动经营人员的 积极性,打造有“狼性”的专业化营销团队。四要分析公司各区域市场状况、竞争对手 和市场规则,下达明确的经营目标,制定阶段性目标最终达成整体性目标。五要以公 司总部搬迁*为契机,用好、用足*政策,紧盯大企业、央企总部、高等院校、医院等 重大项目,力争早日在*多揽、优揽各类工程,努力打造一批体现“*质量”的标杆工 程、绿色工程、精品工程。 (二)做好“两金”压降。企业要想长足发展,就必须要有良好的资产结构,保持 稳健的现金流。当前,公司“两金”占比过高,现金流极度短缺,已严重影响企业日常 运营,必须对“两金”规模采取压降管控,确保企业资金健康。一要严格落实集团公司 和公司“两金”压降专项行动部署,把“两金”压降作为三季度重中之重、头等大事,充分 认识到只有完成“两金”压降才是公司及项目解决资金问题的唯一途径。二要坚持“一项 目一策”制定细化具体的“两金”压降方案,抓大放小,多措并举,公司领导班子签订包 保责任书,措施要具体、责任须包保、节点有考核,分阶段解决问题。三要全面压实 项目经理第一责任,“铁三角”直接责任,专人盯控负责,定期晾晒约谈,严格考核奖 惩,坚决追责问责,确保应收尽收、颗粒归仓,努力缓解公司资金压力。 (三)以高效管理实现完美履约。履约是施工企业的“天职”,是企业发展的生命 线。如果履约不好,不仅投入大、效益低、结算慢、收款难,还会毁信誉、砸牌子、 丢饭碗。一要狠抓项目策划与执行。巩固提高营销成果,针对组织模式、施组方案、 临建工程、分包分供、收入组织、成本管控、二次经营、资金税筹及竣工结算等履约 全过程进行重点策划,注重经济比选和动态调整,做到优质履约与成本最优并重,切 实提升策划方案“含金量”。二要确保工期进度目标。按照“促开工、抢在建、保开通、 快收尾”思路,细化目标任务,优化生产组织,加快生产进度,保障项目高质量履约。 全面加强技术支撑保障,认真落实《关于加强技术体系建设和项目技术管理工作指导 意见》,确保技术先导、方案主导支撑保障作用有效发挥。大力推广项目集群式管 理、机械化自动化施工和工厂化规模化生产,深挖生产潜能,有效降低现场风险,提 升生产效率。三要牢牢坚守安全质量底线。坚决摒弃“事故不可避免论”,强化“零事故” “零伤亡”理念,推动管理理念由事后应急向事前预防转变。持续推动安全质量管理系 统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