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2015年8月6日陕西省铜川市市直机关遴选考试真题及答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2015年8月6日陕西省铜川市 市直机关遴选考试真题及答案 一、案例分析题第一题 材料背景: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推进领导干部能上能下若干规定(试 行)》,《规定》要求把党和人民需要的好干部选准用好,把那些存在问题或者相形 见绌的干部调整下来,以形成良好的用人导向和制度环境。 领导干部能上能下,能让重实干、能吃苦、敢做敢为的干部得到提拔,也能清除 领导干部中的“慵懒散混”分子,清洁领导干部队伍,精简机构,做到“让有为者有 位,让实干者实惠,让吃苦者吃香”、“让无为者无位、让务虚者无位、让违纪者无 位”,实现“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良好政治生态。 然而,如何抓好《规定》的落实?如何能清楚界定“能上”干部和“该下”干部的具体 情况?建立健全一系列的干部考核管理机制是关键。只有将干部的管理、考核机制强 化、细化,选配机制完善,才能充分掌握领导干部思想、工作、生活情况,准确地把 握落实领导干部“能上”、“能下”,将《规定》落到实处。 首先,要细化干部日常管理。分得清干部的好坏,方能实施领导干部能上能下。 只有在充分掌握领导干部思想、工作、生活情况下,才能进一步选好用好干部,营造 公正严明的政治生态。要加强对领导干部的工作情况的考核,加强对其思想状况以及 部分个人生活、财产情况等监督管理,同时要将有关情况进行公示,接受广大干部和 群众监督,全面掌握领导干部德、能、勤、绩、廉的实际情况。 其次,要完善、落实考核机制。完善干部考核机制,加强对干部“德”、“绩”的考 核,坚持民主测评和社会公认度评价相结合,实行日常考核、年度考核、换届考察、 任职考察相结合。强化考核结果运用,发挥考核在干部选用中的导向、评价和监督作 用。 再次,要建立健全“上”、“下”机制。坚持围绕发展选人、以人为本选人、扩大民主 选人、竞争择优选人,认真分析干部性格气质、专业特长和熟悉领域,做到人岗相 适。建立健全在基层一线培养锻炼干部和从基层一线选拔任用干部,重点选拔能吃 苦、能干事的干部。打开干部能“下”通道,让履职不力者、不严不实者、不为乱为 者、考核末位者、违法违纪者及时能“下”。 问题:谈谈如何实现领导干部能上能下?要求结合给定材料。字数不超 过200字。(10分) 【深度解析】 本文一字不漏的摘自“红网”,这告诉我们,对带有“党”姓的网站一定要高度重 视,把它纳入到考试的学习范围内,高度关注它的动态,因为它的内容,可能成为出 题人的重要素材。 中共中央政治局6月26日召开会议指出,制定和实施《关于推进领导干部能上能下 的若干规定(试行)》,是全面从严治党、从严管理干部的重要举措,对于促使干部 自觉践行“三严三实”要求,解决为官不正、为官不为、为官乱为等问题,建设高素质 干部队伍,完善从严管理干部制度体系,具有重要意义。干部“能上不能下、能进不能 出、能官不能民”,以及由此带来的“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 个样”的问题,是制约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难题之一。不适宜担任现职的干部虽然只是 少数,但其消极影响却很大。若不及时调整,势必挫伤其他干部的积极性,影响党的 威信,损害党的事业。中央《规定》,就是要畅通干部“下”的渠道,让为官不正的庸 官让贤,让为官不为的懒官下来,让为官乱为的昏官退位,为推进干部能下常态化提 供制度化渠道。干部能上不能下,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思想观念问题。受“官贵民 贱”“上荣下辱”等陈旧观念影响,不少人存在着“不犯错误不能下,下了就是犯错误”的 习惯看法,使下的干部承受着巨大思想压力,久而久之就导致了干部不到年龄下不 来,不犯错误下不来,自己不提下不来,形成了易上难下、易进难退、易任难免的现 象。《规定》的出台,就是要通过制度的刚性约束,迫使干部从思想上正确对 待“下”的问题,树立“无功便是过、平庸就是错”的观念,用一颗平常心对待组织的调整 和个人的去留。 推进干部能上能下,关键要有一个公正、明确的标准,通过激励、奖惩、问责等 一整套制度安排,保证能者上、庸者下、劣者汰,使干部“上”得硬气、“下”得服气。 《规定》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落实好干部标准,坚决调整“政治上不守规矩、廉 洁上不干净、工作上不作为不担当或能力不够、作风上不实在”的四类领导干部,及时 启用“忠诚、干净、敢于担当”“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干部,就是要树立优胜劣汰 的干部选任导向,防止干部调整的随意性,使干部“上”“下”有据。 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力,而执行的关键在于压实责任。推进领导干部能上能 下,党委(党组)承担主体责任,党委(党组)书记是第一责任人,组织(人事)部 门承担具体工作责任。唯有把“两个责任”扛在肩膀上、落实到行动上,才能有效避免 制度写在纸上、挂在墙上、说在嘴上的尴尬。落实好“两个责任”,根本在于担当。要 配套制定一套督促检查的办法,加大问责力度,切实做到真管真严、敢管敢严、长管 长严。 【参考答案】(200字) 要实现干部“能上能下”,必须做好以下几点: 加强宣传教育,营造良好氛围。坚持对干部能上能下进行持续性的宣传教育,淡 化“官本位”意识,并获得干部群众支持和理解。 加强科学考评,将研判常态化。制定科学合理的干部考核标准,以干部的德、 能、勤、绩、廉为考察重点,及时使用优秀干部。 加强制度管理,畅通“上下”渠道。要不断完善现行的干部任免制度,拓宽干 部“上”、“下”的渠道,确保干部既能“上”得去,也能“下”得来。 第二题 材料背景:习近平提出的四有干部和做政治的明白人,群众的贴心人,发展 的开 路人,班子的领路人。 问题:结合习近平对县委书记的要求,写一篇做党和群众信赖的好干部的发 言 稿。字数不超过400字。25分。 【深度解析】 2015年6月30日,习近平、刘云山等会见全国优秀县委书记。习近平在座谈会上表 示,“县委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一线指挥部’,县委书记就是‘一线总指挥’”。在我们党的 组织结构和国家政权结构中,县一级处在承上启下的关键环节,是发展经济、保障民 生、维护稳定、促进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基础。习近平在写于1990年3月的《从政杂 谈》中谈到,“一个县也可以说是一个小社会。有人说,县级工作,除了外交活动 外,国家各项事务无所不有。其实,有时候县里也会遇到接待外宾的事情,随着开放 程度的提高,外宾比肩接踵而来也是可期待的。县级领导还得真懂一点外交。一个县 小则十几万人,大则百把万人,一个决策下去,其影响非同小可,来不得半点含糊。 海瑞在他的《令箴》中说:‘官之至难者,令也。’此意即最难做的官是县官。因此,县 级领导必须有各方面的知识和很强的能力,否则难以胜任。” “郡县治,则国家安。”,一县之域的良好生态,是国家整个社会健康有序发展的 鲜明写悬。 这一热点,成为2015年年度最热点的话题之一——县委书记。县委书记作为连接 党的高级干部和基层群众的纽带,是上传下达的重要通道,对国家的治理起着至关重 要的作用。关于这一点,2016年还将继续,值得引起注意。“得一官不荣,失一官不 辱,勿道一官无用,地方全靠一官;穿百姓之衣,吃百姓之饭,莫以百姓可欺,自己 也是百姓。”这副对联以浅显的语言揭示了良性官民关系。2013年11月27日,习近平总 书记在山东菏泽召开的座谈会上给市、县委书记们念了这副对联。他强调,在实现中 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道路上,县委书记的岗位之要,责任之大,担子之重。查阅 习近平的早期从政经历和文章,不难发现他对县委书记这一岗位的珍视,有一种浓烈 的“县委书记”情结;牢记“四有”要求、达到“四人”标准,从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对全 国2800多位县委书记当好“一线总指挥”的希望和要求,我们可以进一步体会新一届党 中央的施政理念。 做好“七品芝麻官”建好“一线指挥部” 郡县治则天下安,县一级工作,从政治、经济、文化到老百姓的衣食住行、生老 病死,无所不及。“官之至难者,令也。”意即最难做的官是县官。习近平曾任河北正 定县委书记,对县委书记职位之重要、责任之重大,有着切身感受和独到见解。早 在1992年出版的《摆脱贫困》一书,收录了时任宁德地委书记习近平题为《从政杂 谈》的文章,文章写到,“古时候,人们以'七品芝麻官'来喻指县令的官微权轻,有贬 损之意。其实,当好一县之长何尝容易。我曾担任过县委书记,每与同行谈起,大家 总有一致的感慨:官不大而责任不小”。县委书记是党治国理政链条中的重要环节,习 近平一直将县级政治置于国家治理重要位置,对县委书记这一干部群体期望殷殷。今 年1月12日,习近平在同中央党校第一期县委书记研修班的200余名学员促膝座谈时提 出:“县委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一线指挥部'”,“县级政权所承担的责任越来越大,尤其 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进程中起着重 要作用。”“县委书记是领导班子的一班之长,要带头执行民主集中制,不把'班长'当 成家长”。有媒体分析认为,这与习近平担任过县委书记的经历有着直接关系,但更与 他对现代化国家治理体系中县委书记重要地位与作用的战略意识紧密联系。由此可 见,作为中国现代化国家治理体系的顶层“设计师”,习近平总书记对县级政治发挥的 政策传递、区域功能、治理绩效高度重视。 高度评价三典型“四有”“四人”当践行 在习近平的心中,优秀县委书记的榜样很多。据公开报道资料,他曾多次点名称 赞的县委书记有三位:焦裕禄--不求“官”有多大,但求无愧于民;谷文昌--在老百姓 心中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