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2016年广东事业单位考试公共基础知识真题及答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2016年广东事业单位考试 公共基础知识真题及答案 1: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目标是( )。 A: 提高国民素质 B: 发展科学教育 C: 加强道德建设 D: 培养“四有”新人 答案: D 2: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基础是( )。 A: 实事求是原则 B: 伸张正义原则 C: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 实力原则 答案: C 3:“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是指( )。 A: 通过发动革命来推动生产力的发展 B: 当生产关系严重阻碍生产力发展的时候以推翻统治阶级的社会变革对生产力发 展有重大作用 C: 凡当生产关系制约生产力的时候,就必须发动革命,打破旧的生产关系,建立 新的生产关系,以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D: 以上均不对 答案: B 4:社会主义的改革是社会主义发展的( )。 A: 根本动力 B: 主题 C: 直接动力 D: 中心 答案: C 5:“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 )。 A: 指导方针 B: 基本方针 C: 战略方针 D: 以上答案都不对 答案: C 6:在( )的报告中、将“一国两制”的构想作为基本国策。 A: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B: 六届人大二次会议 C: 党的十三大 D: 党的十四大 答案: B 7:1955年,( )代表党和国家,第一次提出了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可能。 A: 毛泽东 B: 周恩来 C: 邓小平 D: 叶剑英 答案: B 8: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是我国社会主义精神 文明建设的( )。 A: 内容 B: 目标 C: 指导方针 D: 基本方针 答案: B 9: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统治,维护世界和平,是( )。 A: 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 B: 我国外交政策的根本原则 C: 我国处理国际关系的基本原则 D: 我国对外政策的纲领 答案: D 10: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的改革从( )开始。 A: 城市 B: 边远地区 C: 农村 D: 北京 答案: C 11:改革的实质和目的是( )。 A: 否定或取消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B: 完善和发展社会主义 C: 实现现代化军事强国的战略目标 D: 否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答案: B 12: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的关系表现为(  )。 A: 前者是目的,后者是手段 B: 前者是基础,后者是目标 C: 前者是内容,后者是形式 D: 二者互为条件、相互依赖 答案: D 13:新时期我国爱国主义的主题是( )。 A: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B: 实现国家统一 C: 加强民族团结 D: 增强民族凝聚力 答案: A 14:当前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 )。 A: 培育市场体系 B: 转变政府职能 C: 价格体系改革 D: 国有企业改革 答案: D 15:中国经济能不能发展,首先取决于( )。 A: 商业的状况 B: 农业的状况 C: 工业的状况 D: 科技的状况 答案: B 16:中国的问题,压倒一切的是(   )。 A: 稳定 B: 改革 C: 发展 D: 引资 答案: A 17:在整个改革开放的过程中,必然始终注意(   )。 A: 阶级斗争问题 B: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C: 以我为主 D: 开展对外经贸联系 答案: B 18:在四项基本原则中,核心是(   )。 A: 坚持社会主义道路 B: 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C: 坚持人民民主专政 D: 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答案: B 19: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尤其是在发展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容易出 现( )的偏差。 A: 物质文明这一手容易忽冷忽热 B: 精神文明这一手容易硬起来 C: 物质文明一手与精神文明这一手均容易忽冷忽热 D: 物质文明这一手容易硬起来,精神文明这一手则忽冷忽热 答案: D 20:在坚持开放、合作、利用、借鉴的同时,必须头脑清醒,决不可忘掉把(   )放在第一位。 A: 社会主义的价值观念 B: 马列主义意识形态 C: 国家的主权和安全 D: 民族传统和利益 答案: C 21:一切国家进行经济文化建设的首要条件是(  )。 A: 人才资源丰富 B: 科技力量雄厚 C: 保持社会的稳定和秩序 D: 正确的政治领导 答案: C 23:下面表现属于右的表现的是:(   )。 A: 对四项基本原则的理解停留在过去的一些不科学的甚至扭曲了的认识上 B: 把改革开放和四项基本原则对立起来 C: 否定四项基本原则的某一项或全部 D: 在形式上坚持,在实质上背离四项基本原则 答案: C 24:下列叙述哪一个是错误的(   )。 A: 改革是一场革命 B: 改革是对旧制度的扬弃 C: 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 D: 改革的性质与过去革命不同 答案: D 25: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组织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