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2017年11月26日云南省委政法委遴选考试真题及答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2017年11月26日云南省委 政法委遴选考试真题及答案 第一题:论述题(40分)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 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我国稳定解决了十几亿人的温饱 问题,总体上实现小康,不久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不 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 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同时,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总体上显著提高,社会生产能力在 很多方面进入世界前列,更加突出的问题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这已经成为满足人民 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制约因素。 问题:请结合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谈谈你对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的看法。不少 于800字,40分。 [参考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考生政策理论水平和综合分析能力。 [参考答案](831字) 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的过程是实现社会善治的过程,政府和社会要各归其位、各 担其责。一是推进社会治理社会化。在充满不确定性的现代社会,只有政府和社会携 起手来,才能建设好安全家园。要在发挥好党委领导、政府主导作用的同时,引导社 会成员增强主人翁精神,激发社会自治、自主、能动力量,让大众的问题由大众来解 决。二是推进社会治理法治化。法治作为社会治理创新的最优模式,应该回应社会发 展过程中面临的种种问题。要善于运用法治思维构建社会行为有预期、管理过程公 开、责任界定明晰的社会治理制度体系,善于运用法治方式把社会治理难题转化为执 法司法问题加以解决。三是推进社会治理精细化。我国传统文化中推崇直觉、感性思 维,习惯于对事物进行模糊的归纳,严谨、理性、体系化的实证研究不够。这种思维 方式容易导致粗枝大叶、大而化之。提升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就要培育以尊重事 实、推崇理性、强调精确、注重细节为主要特征的“数据文化”,把精细化、标准化、 常态化理念贯穿于社会治理全过程。 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是提高人民群众安全感的重要途径。日前,习近平总书记 就此作出重要指示,要求提高社会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提高 预测预警预防各类风险能力。这一指示将推动社会治安综治领域从“后置”变为“前 置”,从“被动”转为“主动”,有效增强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是我 国社会主义社会发展规律的客观要求,是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国家长治久 安的重要保障。《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针对社会治理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就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作了全面部署,对推进国 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当前,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 重要战略机遇期,也面临诸多矛盾叠加、风险隐患增多的严峻挑战。我们要适应新形 势,增强风险意识,深化对社会治理规律的认识,以理念思路、体制机制、方法手段 创新为动力,以现代科学技术为引领,以基层基础建设为支撑,提高社会治理现代化 水平。 第二题:综合写作题(60分) 材料1:2010年5月9日,“杀害”同村人在监狱已服刑多年的河南商丘村 民赵作 海,因“被害人”赵振晌的突然回家,被宣告无罪释放,河南省有关方面同时启动责任 追究机制。2010年5月9日上午,河南高级人民法院召开新闻发布会,向社会通报赵作 海案件的再审情况,认定赵作海故意杀人案系一起错案。河南省高院于2010年5月8日 作出再审判决:撤销省法院复核裁定和商丘中院判决,宣告赵作海无罪。立即派人赶 赴监狱,释放赵作海,并安排好其出狱后的生活。2010年5月17日上午,赵作海领到国 家赔偿金和困难补助费65万元,并表示对赔偿满意,要开始新生活。 材料2:我国《刑事诉讼法》第7条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进行 刑事诉讼,应当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以保证准确有效地执行法律。” 材料3: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提出: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确保 侦查、审查起诉的案件事实证据经得起法律的检验。为了贯彻落实四中全会决定的相 关部署,中央深改组第二十五次全体会议通过的《关于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刑事诉讼 制度改革的意见》强调,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要立足我国国情和司法 实际,发挥好审判特别是庭审在查明事实、认定证据、保护诉讼权、公正裁判中的重 要作用,促使办案人员树立办案必须经得起法律检验的理念,通过法庭审判的程序公 正实现案件裁判的实体公正,防范冤假错案发生,促进司法公正。要着眼于解决影响 刑事司法公正的突出问题,把证据裁判要求贯彻到刑事诉讼各环节,健全非法证据排 除制度,严格落实证人、鉴定人出庭作证,完善刑事法律援助,推进案件繁简分 流,建立更加符合司法规律的刑事诉讼制度。 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有利于防范冤假错案。2014年1月7日,习近平总书 记在中央政法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要懂得“100-1=0”的道理,一个错案的负面影 响足以摧毁九十九个公正裁判积累起来的良好形象。执法司法中万分之一的失误,对 当事人就是百分之百的伤害。2017年4月18日中央深改组第三十四次会议通过了《关于 办理刑事案件严格排除非法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这是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 革中最关键的一份改革文件。该规定指出,严格排除非法证据,事关依法惩罚犯罪、 保障人权。要加强对刑讯逼供和非法取证的源头预防,明确公安机关、检察机关、人 民法院在各自诉讼阶段对非法证据的审查方式和排除职责,从侦查、审查逮捕和审查 起诉、辩护、审判等各个环节明确排除非法证据的标准和程序,有效防范冤假错案产 生。 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需要对相关配套制度的改革同步推进。一是推进认 罪认罚从宽制度改革。中央深改组第二十六次全体会议通过的《关于认罪认罚从宽制 度改革试点方案》指出,要完善刑事诉讼中认罪认罚从宽制度,涉及侦查、审查起 诉、审判等各个诉讼环节,要明确法律依据、适用条件,明确撤案和不起诉程序,规 范审前和庭审程序,完善法律援助制度。选择部分地区依法有序稳步推进试点工作。 二是完善法律援助制度。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完善法律援助制度、 扩大援助范围。2015年4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对法律援助制度作出重要指示:要在不 断扩大法律援助范围的基础上,紧紧围绕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注重提高法律援 助的质量,努力做好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这一重要指示反映了党中央、国家对法 律援助工作的重视,深刻地揭示法律援助工作的内在规律,成为新时期法律援助工作 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三是深化纠纷多元解决机制改革。中央深改组第十七次全体 会议通过的《关于完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的意见》指出,要坚持源头治理、预防 为主,将预防矛盾纠纷贯穿重大决策、行政执法、司法诉讼等全过程;坚持人民调 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联动,鼓励通过先行调解等方式解决问题。要着力完善制 度、健全机制、搭建平台、强化保障,推动各种矛盾纠纷。 问题:请结合材料简述公检法的配合和制约,以审判为中心体制改革的意义 和想 法?60分。 [参考解析] 考察的是考生的政法业务素质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 [参考范文](3502字) 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意义深远 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 定》(下称《决定》),我国法治建设的蓝图更加清晰,法治建设的号角更为嘹亮, 法 治建设的节奏更趋紧促。 《决定》中明确提出要“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那么如何理解“以审 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呢?《决定》中有这样一段论述:“推进以审判为 中心的诉讼制度 改革,确保侦查、审查起诉的案件事实证据经得起法律的检验。全面贯彻证据裁判规 则,严格依法收集、固定、保存、审查、运用证据,完善证人、鉴定人出庭制度,保 证庭审在查明事实、认定证据、保护诉权、公正裁判中发挥决定性作用。”从这段论述 来看,以审判为中心就是以庭审作为整个诉讼的中心环节,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