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关于2023年全市宣传思想工作总结报告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关于2023年全市宣传思想工作总结报告 思想旗帜映红全市大地,守正创新之城气象日新。近年来,全市宣传思想文化战 线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 想,自觉扛牢“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使命任务,以“六大提质行 动”为总载体总抓手,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中展现新作为,在守正创新、攻坚克难中 焕发新气象,不断开创全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新局面。现将有关工作进展情况汇报如 下: 一、高扬伟大思想旗帜,奏响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时代强 音。思想旗帜引领方向,党心民心凝聚成城。新时代以来,全市聚焦用党的创新理论 武装全党、教育人民这个首要政治任务,持续在真学真信真用、走深走实走心上下功 夫,使其成为领航新征程的强大思想武器。以上率下,抓好“关键少数”理论学习。制 定我市《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制度》《党委(党组)“第一议题”制 度》,推动将“第一议题”及时跟进学和中心组专题深入学有机结合,把研讨交流作为 最主要学习方式,紧紧围绕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紧扣大局大事,以上率下带 动党员干部聚焦现实问题,谈学习体会、谈贯彻落实打算,在联系实际中加深对习近 平总书记思想的理解和领悟,形成推动工作实践的思路举措,促进学习成果转化。市 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每年开展集体学习9次以上,带动全市各级理论中心组开展学 习5000余场次。灵活形式,抓实面向“绝大多数”理论宣讲。构建起党委宣讲团集中宣 讲,行业宣讲小分队巡回宣讲,百姓宣讲团、“小院课堂”“小板凳课堂”面对面互动式宣 讲相结合的立体化宣讲体系。统筹网上网下资源,依托日报、广播电视台及其新媒 体、“学习强国”、县级融媒体中心等平台,综合运用各种栏目形式、各种节目形 态,开展多样化理论宣传。打造“微宣讲云课堂”网络理论宣讲品牌,开设“小院课 堂”“大讲堂”“红旗大讲堂”等微信,开展网上理论宣讲1300余场次,让党的创新理论通 过网络抵达群众指尖,走进群众心坎。“小院课堂”宣讲团获全省基层宣讲先进集 体,*县委党校“小院课堂”宣讲基地获评全省基层理论宣讲示范基地。全省兴文化课题 结项评选,我市上榜数量居全省第二。紧贴受众,强化“年轻群体”政治引领。针对青 少年认知特点和接受习惯,探索启发式、沉浸式、趣味式、分享式宣教模式。发挥我 市高校众多优势,组建青年宣讲团,广泛开展联学联讲、研学巡讲,让青年人讲给青 年人,让青年人影响青年人、带动青年人。发挥榜样引领作用,开展“先进典型进课 堂,先进事迹进教材”活动,组织全市先进典型与中小学结成对子,通过分享成长经历 和心路历程,让青少年在受到感动的同时得到感召。 二、壮大主流思想舆论,凝聚奋进新时代新征程的磅礴力量。我市始终将学习宣 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巩固壮大奋进新时代 的主流思想舆论;坚持把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作为基本职责,持续加强资源整合,构 建全面贯通的全媒体传播体系,抢占舆论制高点、发出最强音,让主旋律更加高 昂,正能量更加充沛。策划重大主题奏响高昂旋律。围绕党的二十大,聚焦脱贫攻 坚、疫情防控、六稳六保、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科技创新等中心工 作,策划开展了“奋斗百年路启航新征程”“喜迎二十大同‘新’向未来”“新时代新征程新伟 业”等主题宣传,市、县媒体同步开设“郑洛新、正创新”“决胜全面小康·谱写绚丽篇 章”“非凡十年出彩城市”等专题专栏,推出了一系列有影响、有深度、有分量的内容精 品。党的二十大宣传实现央媒重点栏目“大满贯”,2023年全国两会报道实现“所有驻我 市代表都有省以上媒体专访,所有央媒都有我市报道”的突破。借势借力擦亮我市出彩 形象。健全完善新闻资源全域统筹、央媒省媒沟通对接、主题宣传总结评估的闭环工 作机制,构建借势借力中央媒体、省驻新媒体,统筹联动市、县媒体,团结引领有影 响力自媒体的一体化传播矩阵,形成梯次推进、全媒联动的规模效应。围绕讲好我市 发展故事,展示高质量发展成果,借助中原农谷、WTT冠军赛、高博会、比干文化旅游 节等重大活动,策划推出成规模、成系列的宣传报道,实现“媒体发稿数量”“高博会上 央视”“直播累计观看人数”“微博话题总阅读量”“创新推出我市科技创新成果‘十二个一’系 列文章及短视频”5个方面的突破,我市知名度、美誉度持续提升。因势利导主动引导 社会舆论。在市县媒体开设“面对面”“书记局长听我说”等问政栏目,拓宽群众反映诉求 的渠道,将舆情风险化解在最前端。市县均成立“自媒体之家”,建立联系服务、信息 沟通和教育培训工机制,强化正向引领。聚焦全市中心工作、重大项目、重要活 动,跟进做好评论,主动引导舆论。在强信心上,深入宣传中央、省委和市委对当前 经济形势的重大判断,传递积极信号、稳定社会预期、提振发展信心。在暖民心 上,深入解读各级党委、政府保障改善民生的政策举措,组织市县媒体开设问政栏 目,获得群众的理解、支持和信任。在筑同心上,深入宣传全市上下同心筑梦的火热 实践和巨大成就,激励人们更有信心、更有力量沿着总书记指引的方向,按照市委擘 画的蓝图,团结一心勇毅前行。 三、坚持文化惠民乐民,持续提高群众文化获得感幸福感。文以载道,文以兴 城。放眼全市大地,文化惠民工程深入实施,文化强市建设鲲鹏展翅。全市坚持推动 文化高质量发展,全面加强公共文化设施建设,不断释放文化潜能,积极拓展服务人 群,为人民群众提供更为丰富、更有营养的“精神食粮”。文旅文创融合发展深入推 进。制定出台了《市“十四五”文化旅游融合发展规划》,以及《市“十四五”黄河流域生 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大运河我市段发展战略与行动规划》《南太行文旅 康养产业带发展规划》等专项规划,形成了一总多专的全域旅游规划体系,为全市文 旅文创融合发展科学规划了具体配套的路线图、施工图。加快构建“东部沿黄生态休闲 旅游带、中部大运河(我市)文化体验带、西部南太行山水康养旅游带”全域旅游格 局,部分县(市)成功创建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获评全国研学旅行基地。培育文旅 文创品牌,*、*创成省级五钻级智慧景区,4条线路入选全国乡村旅游精品线路。延展 文旅文创产业链条,持续推动旅游与文化、交通、教育、体育更深层次融合,其中“交 通+旅游”实现了太行山主要景区串珠成链,初步构建起“快进慢游”旅游交通网。全力打 造“箜篌之乡”城市文化名片,久鼎箜篌成功申报“全省非遗研究基地”“全省文化产业示 范基地”。公共文化服务效能持续优化。启动城市书房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建成 了101座“馨香书坊”、1000个城市书柜,藏书近60万册。其中分布在人员流量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