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区民政局2023年工作总结和2024年工作打算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区民政局2023年工作总结和2024年工作打算 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全区民政系统坚持以习近平新 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为主线,加强党 对民政工作的全面领导,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省市区委、政府重大决策部 署,践行“敢为、敢闯、敢干、敢首创”的“四敢”担当,坚守“民政为民、民政爱民”的 工作理念,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以全区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为加快打造靓丽太湖 湾、活力科创带,在新征程上为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滨湖新实践贡献民政力量! 一、2023年重点工作进展、主要措施及取得 的成效,包括获得的国家级、省级荣誉等工作亮点 (一)完善基本民生保障体系,人民福祉明显增强 一是坚持统筹优化,社会救助更加高效。积极推进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 和精准帮扶“3610行动”,结合实际制定出台《区“暖耀湖湾惠润民生”动态监 测和精准帮扶实施方案》(锡滨政办发〔2023〕22号),成立低收入人口 动态监测和精准帮扶领导小组,聚焦监测帮扶3类群体的困难和需求,全面 整合27个部门(单位)综合帮扶资源,分解重点任务15项,形成帮扶政策清 单8项,明确职责分工,统筹工作开展,着力解决好困难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 二是坚持有效衔接,社会救助更加托底。截至10月底,规范发放各类社 会救助保障资金(含残疾人两项补贴)合计1749.65万元。开展困难群众救助 补助资金审计发现问题(社会救助领域)专项治理“回头看”工作,将316名低 保对象、特困人员、临时救助对象、孤儿和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列为重点关注 对象,进一步织密兜底保障网。成功申报2家省级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站(关爱 之家)示范点,引进专业社会组织运营,为未成年人成长“赋能”。开展“滨苗 成长”困境儿童探访关爱项目,围绕260名困境儿童基本生活保障和监护、生活 照料情况,采用入户探访、节日慰问、个案服务等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关爱服 务。实施“知未保·爱相随”项目,为8家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站(关爱之家)配 备活动物资、配合开展专题培训和政策宣讲活动,关爱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三是坚持主动精准,服务保障更加温暖。强化社会救助经济核对精度,全区精准 核对信息2266户、3449人,系统存疑处置率达到100%。提升基层服务能力,在市举 办的首届“福彩杯”社会救助服务技能竞赛中荣获团体一等奖。组织开展全区社会救助 服务技能比赛,提高社会救助工作人员服务质量。夯实镇(街道)党政、村(居)两 委等基层组织以及干部主动发现和帮助困难群众职责,形成村(社区)干部提供“帮 扶服务”,网格员“移动作业”工作模式。荣巷街道桃源社区残疾人之家被推荐为省 级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示范点创建,截至10月底,已开展康复服务26场298人 次,目前待省厅评估认定。河埒街道残疾人之家“心灵家园”被确定为省级精神障碍 社区康复服务示范点,截至10月底,开展康复活动85场1210人次,目前待省厅复评。 四是坚持共同富裕,慈善力量更加壮大。紧扣“居民需求、科学立项、规划 合理、建设特色”等要点,积极做好项目征集及初审工作,邀请第三方社会组 织对项目优化提供意见建议,共33个村(社区)申报项目。把“幸福家园”项目 作为发挥慈善事业第三次分配作用、撬动社会慈善资金和志愿服务、推进基层 社会治理现代化的有效手段,项目服务活动有序开展,截至10月底已累计开展 关爱青少年、助老、社区便民服务等各类活动372场。33个村(社区)“幸福家 园”村社互助工程通过腾讯公益平台等方式募集基金,已筹集慈善资金172万元。 (二)推进养老服务提质增效,养老事业更加优质 一是养老服务质量不断提升。深入推进医养融合,制定《区医养融合养老服务联 席会议制度》(锡滨政办发〔2023〕35号),建立由区长任组长的联席会议,成立由 分管区长任组长的区医养融合社区居家“332”养老服务行动工作专班。印发《区医养 融合社区居家“332”养老服务行动重点任务清单》,对照市级清单细化责任到部门、 到属地,确保各项指标落地落实。关爱高龄老人,到10月共发放尊老金约1384.63万 元,惠及19830人。深化“居家援助”服务,我区接受各类居家援助上门服务的户籍老 年人数为21864人,服务占比达20%,已提前完成上级下达的年度目标任务。居家和 社区基本养老服务行动项目圆满完成,201户失能、半失能特殊困难老年家床改造如 期结项。区居家适老化改造项目以优秀等次顺利通过全省民政标准化建设试点验收。 二是养老服务供给不断扩大。居家、社区、机构养老协调发展,全区养老机构 床位数达到4543张,日托床位数近1200张,全区各类养老床位数超5700张,每千名 老人拥有各类养老床位数达50张。养老服务机构标准化建设领跑全市,已创成5级 养老机构2家、5A级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4家,4级养老机构1家、4A级社区居家养 老服务中心7家,数量位居全市第一。试点先行,胡埭镇乡村互助养老睦邻中心、 百禾达安职业培训学校被纳入市首批“锡心医养”社区居家“332”服务行动实践创新点。 三是养老服务监管不断健全。严格落实养老机构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主 动履行行业监管职责,每月召开安全工作专题会议,强化省、市安全生产 平台系统使用,联合多部门及第三方专业机构以消防、建筑、燃气、食品安 全等为重点持续开展养老机构排查整治,截至10月共计出动检查人员537人 次,检查养老机构153家次,发现各类安全隐患597处,隐患整改率100%。 进一步加强养老领域风险排查。开展养老服务领域防范非法集资、防诈 骗集中宣传活动,增强老年人对非法集资、诈骗等潜藏风险的防范意识。 (三)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水平,治理效能更加高效 一是聚焦治理顶层设计,强化治理创新路径。充分发挥优秀创新成果的示范引 领作用,持续深化“六建五协同”小区治理模式,成功获评“江苏省基层社会治理创新 成果”。持续激发“五社联动”内生动力,成功入围全省“五社联动”机制创新区级试点单 位。以“五社联动”机制为指引,牵头成立区级社会工作指导中心,建立“1+7+78+N”四 级社会工作服务平台,形成功能互补、资源共享、服务联动的社区治理服务体系。联 合组织部开展2023年度“头雁善治”党建引领社区治理创新项目,征集到镇(街道)、 村(社区)两级共81个项目,参与率超过100%(预计今年12月组织实施结项评审大 会,评选20个左右优秀案例)。精选13个村(社区)的村(居)民公约参与市民政 局评选,阖闾社区、南苑社区、北桥社区、梁溪社区获评市级优秀村(居)民公约。 二是聚焦人才队伍发展,深化职业体系建设。建立“分阶段、多模块、全周期”的 技能培训体系,组织开展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菁英社工”培训班,组织全区优秀社区 工作者赴武汉参观学习。有序开展2023年度区星级社工评定工作,全区新晋评定一星 社工357人、二星社工131人、三星社工7人。举办“红耀湖湾福润万家”党建引领社区 治理大会、“见证十年:社区创新的力量”党建引领社区治理论坛、2023年度国际社工 日等活动,加强社工考前培训。积极发掘培养优秀社工人才,选拔报送省社会工作领 军人才、省最美社工等优秀社会工作者。组织开展市“全科社工”职业技能竞赛区预选 赛,积极筹备“美好第八街”区社工赋能创新大赛暨“五社联动”助力高品质社区建设启 动仪式。精准督导全区9位村(居)委会主任、34位村(居)委会委员的补选工作。 三是聚焦服务管理并重,促进社会组织发展。稳步实施公益创投活动,实施 公益创投项目25个,共计投入项目资金99.06万元,截至10月底,共累计开展活 动288场次,服务人数5742人次,参与社工378人次,志愿者570人次。成功举办首 届“2023·无锡·滨湖”社会组织公益创新项目大赛。规范完成区级社会组织年度 检查和等级评估工作。举办社会组织助力高校毕业生就业专场招聘会,8月19日 联合区人社局及区工商联共同承办,42家社会组织面向大学生发布121个就业岗 位,充分发挥部门协同合力,为高校大学生精准搭建就业对接平台。启动2023年 度社会组织等级评估工作,拟定于四季度开展3A级社会组织评估。探索党建工 作与慈善社会组织服务工作的有机融合,致力于打造党建引领下的社会组织发 展新模式,形成了“1+7+*”的社会组织引育服务体系及全域性的载体服务阵地。 (四)优化专项社会事务管理,公共服务更加便民 一是殡葬监督管理服务持续深化。公墓管理创新开展,按照全区“一盘棋”的思 路,全面统筹经营性、公益性公墓(墓区)建设和管理。殡葬管理服务加强,“省 级为民实事项目”梅园安息堂修缮工程完成,投入使用。清明祭扫安全平稳,清明期 间累计接待现场祭扫群众近145万人次,疏导车辆近31万台次。持续开展殡葬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