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区委2023年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的情况报告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区委2023年落实全面从严 治党主体责任的情况报告 今年以来,区委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 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天津工作“三个着力”重要要求 和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 政治执行力,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切实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主 体责任,加大管党治党力度,推进政治生态向善向好,着力以全区各领域各方面党 的建设全面进步、全面过硬,为“建设经济强区、打造品质之城”提供坚强政治保证。 一、切实提高政治站位,压紧压实管党治党政治责任 1.加强统筹谋划,抓实重点工作。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聚焦落实市 委市政府推动高质量发展十项行动和敏尔书记对河西提出的“建设经济强区、打造品 质之城”目标定位,制定《区关于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十项行动建设经济强区打造品 质之城的实施方案》和2023年度10项工作方案共同构成的河西“1+10”实施方案,召开 全区大会进行部署推动。及时对标对表十项行动各专项行动方案,制定一系列具体 落实方案和重点任务清单,进一步明确目标任务,强化责任落实。区委主要负责同 志两次召开区委常委会扩大会议暨十项行动工作推动会议,强化科学分析统筹调度、 系统推动,区级领导分兵把口、靠前指挥,加大对各自牵头行动的落实力度,确保 各项重点任务平稳有序开展。围绕京津冀协同发展走深走实、推进产业提质增效、 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等行动召开专题会议15次,及时研究谋划下一步思路招法,细化 明确重点工作目标任务,扎实推动中央精神和市委部署在我区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2.大兴调查研究,深化成果运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调查研 究的重要论述,准确把握中央、市委对大兴调查研究的部署要求,制定《关于在 全区大兴调查研究的安排方案》,围绕区委中心工作和重点任务,进一步细化明 确12个方面调研重点,营造大兴调查研究浓厚氛围。区级领导以上率下、作出示 范,带头开展大调研大走访活动,经常性深入市场主体、项目工地、科创主体、 街道社区等点位,主动问需、精准服务,认真思考解决问题、促进工作的具体举 措。召开区委理论学习中心组2022年度调研成果交流会,区委主要负责同志带头 作交流发言,组织班子成员围绕研究解决改革发展稳定的重大问题、群众反映强 烈的突出问题、党的建设面临的紧迫问题等方面开展成果交流,推动成果转化应用 到区委政策举措和实际工作当中,为推动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不竭动力。 3.层层传导压力,强化责任落实。坚持把党建工作与全区各项工作一起抓,同 部署、同落实,定期召开区委常委会会议研究全面从严治党工作,释放全面从严治 党不停歇、不松劲的强烈信号。召开党的建设工作会议,制定《中共区委党的建设 工作领导小组2023年工作要点》,统筹部署组织、宣传、统战、主体责任落实等重 点工作。召开区委常委会会议暨党的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扩大)会议,听取各街道 党工委书记和部门党委主要负责同志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推动基层党建工作责任 制压紧压实。准确把握政治巡察的内涵和要求,及时召开区委常委会会议,听取十 二届区委第二轮巡察整改和成果运用情况汇报,2次召开区委书记专题会议,分别 听取十二届区委第三轮、第四轮巡察情况汇报,就进一步抓好巡察工作及成果转化 提出明确要求,推动巡察工作落实落细,为全区各项事业健康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二、强化思想政治引领,广泛凝聚团结奋斗强大合力 1.筑牢理想信念根基。围绕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主题教育,牢牢把握“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的总要求,自觉对标市委各 项工作要求,坚持学在前、走在先,实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育 培训计划”,举办优秀年轻干部党性教育专题班、入党积极分子示范培训班、处级领 导干部进修班等主题班次11场,培训人次1200余人次,为主题教育扎实开展、取得 实效奠定坚实基础。召开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2周年大会,就学习贯彻习近平总 书记对党的建设和组织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作出全面部署,制定《区庆祝中国共产 党成立102周年活动的实施方案》,通过广泛开展党课教育宣讲主题党日活动、重温 入党誓词等一系列庆祝活动,弘扬伟大建党精神,赓续红色血脉。发挥区委理论学习 中心组示范带头作用,开展集中学习12次、集体研讨2次,组织区、街、社区三级宣 讲团30余支队伍,深入基层开展宣传宣讲1000余场,受众6万余人,持续推进理论武 装走深走实。坚持做强主流舆论,开展“媒体看河西”主题调研采访,围绕重点项目、 重要活动进行深度报道,累计在中央和市级媒体刊稿780余篇,讲好河西故事、唱响 河西声音,营造全区上下凝心聚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强大声势。2.凝聚各方智慧力量。 积极发展和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支持保证区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行使职权,充分发 挥人大代表主体作用,围绕“1+10”实施方案落实等重点工作开展调研,深化实施民生 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拓展人民群众政治参与渠道。发挥人民政协专门协商机构 作用,深化运用视察调研、协商议政等方式,以高质量建言资政成果服务经济社会高 质量发展。完善大统战工作格局,召开区委常委会会议暨区委统一战线(对台)工作 领导小组会议、区委外事工作委员会2023年第一次全体会议,制定《中共天津市区委 统一战线工作领导小组工作规则》等文件。充分发挥统一战线人才荟萃、智力密集、 联系广泛优势作用,顺利承办首届全国新的社会阶层人士服务团网络人士大会,连 续第二年承办中央统战部“寻美·中国”主题活动,以市工商联“走进河西”座谈会为契 机全方位宣传推介河西资源禀赋和特色优势,召开统一战线主动融入经济建设主战 场动员会暨民营经济发展促进大会,建设“汇商港湾”民企服务基地,引导各方力量同 心同德、同向而行,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深化工会、共青团、妇 联等群团组织改革建设,有效发挥桥梁纽带作用,最广泛地把人民群众凝聚在党的周 围。严格落实党管武装政治责任,召开全区武装工作会议听取14个街道党工委书记党 管武装工作述职,扎实推进国防动员体制改革,巩固和发展军政军民团结良好局面。 3.增强基层治理成效。树牢大抓基层、大抓基础鲜明导向,推动重心下移、 力量下沉、保障下倾,成立由区委主要负责同志为召集人的区级党建引领基层治 理联席会议小组,围绕政治引领、综治能动、法治保障等设置6个专项工作组,组 织制定“1+7”具体行动方案,两次召开全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联席会议,就党建 引领基层治理各项工作开展作出全面部署。做优做强街道“大工委”、社区“大党 委”,完善三级城市基层党建联席会议、“街道吹哨、部门报到”、民意直通车等工 作机制,深化运用“红色议事厅”、“红色氧吧”、“1+N帮1”等经验做法,加强与1100余 家共建单位党组织的互联互动,完成14个街道对59个区属职能部门的考核评价工 作,推动237个物业服务企业、104个业委会等各类组织向社区党组织述职,基层 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持续增强。大力实施“蔷薇工程”,深化“万微网”治理 模式,做实做强12910个微网格和673个专属网格,持续扩充由3.2万余名党员组 成的“2+N”工作小组力量,以实施“谋发展、转作风、办实事”行动为抓手,加强对 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的推动解决,累计受理群众诉求1.8万余件,解决问题近7千 件。聚焦“两新”党建有效覆盖,强化对全区2600余名新业态新就业群体的凝聚引 领和服务保障,依托党群服务中心、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户外劳动者站点等载 体积极推进“津新驿站”建设,打造“青蜂骑手·越青春”、“把住服务方向盘·启动 红色新引擎”等特色站点,最大限度汇聚基层治理整体合力、夯实党的基层基础。 三、加强党对经济工作的领导,全力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1.加强对经济运行的监测调度。持续巩固区委常委会领导下的经济运行调 度机制和以区委财经委员会牵头负责的工作推动机制,定期召开区委常委会扩大 会议暨全区经济运行分析会,加强对经济运行中新情况、新问题的沟通协调、分 析研究、推动解决。充分发挥服务重点企业项目“大联席”、“小机制”机制作用,强 化各工作专班实体化运行,动态跟踪重点工作落实情况,下力气推动经济指标“好 上加好、短板拉长、弱项加强”。全力做好“三个一批”重点项目储备实施,推动 项目总数增至173个,总投资1717.7亿元,新增纳统项目12个,总投资171.5亿 元,上半年完成投资45.5亿元。目前在建项目达76个,总投资888.6亿元,中交智 运总部、中水北方新科研楼等11个产业类项目进展有序,海河柳林先达片区等城 市更新项目顺利启动,推动天津软件园先导区、检验检测认证科技产业园等项目 加快落地,形成接续滚动发展的良好态势。上半年地区生产总值558.78亿元,增 长3.3%;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2.51亿元,同比增长14.2%,超时序进度8.3个百 分点,其中税收收入27.89亿元,税收占比85.8%;完成固定资产投资82.67亿元。 2.深度服务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坚持把京津冀协同发展作为推动高质量发 展的战略牵引,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座谈会上 的重要讲话精神和市委十二届三次全会精神,召开区委十二届七次全会,制定《中 共区委关于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深度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的 实施意见》,引导全区上下在认识上深化、行动上深入,扎实推进京津冀协同发 展在河西走深走实、取得实效。强化协同创新和产业协作,加大招商引资工作力 度,召开招商引资攻坚行动专题会议、2022年度优秀企业表彰大会和招商大会,推 动建立“区领导季走访、部门月走访”工作机制,深化产业链招商、专业招商、以商 引商力度,完善专业化、市场化招商模式,推动“中交系”、“设计系”、“航天系”、“水 电系”等特色央企、国企生态圈发展壮大,累计引进中核二四、哈电国际、中电科 技等京冀企业114家,完成内资实际到位额108.85亿元,同比增长13.1%。深入挖 掘城区空间潜力,巩固壮大楼宇经济、园区经济,采取筑巢引凤、腾笼换鸟、提升 改造等方式,推动鑫银大厦等14座特色楼宇提质升级,新增楼宇企业1528家,实现 税收23.71亿元,活化利用渤海无线电厂区打造哪吒·设计小镇;依托天津美术印 刷厂旧厂区建设天津数字出版产业园,全面提高区域承载能力。深度推进各领域协 同发展,推动优质教育资源、养老企业加强同河北地区的互动联动、共建共享,组 织区内企业参与“副食蔬菜供应链”等项目开发合作,努力在服务融入京津冀协同发 展上做样板、当标杆。3.完善多业支撑现代产业体系。聚焦金融、设计、数字经 济、航运服务、商贸服务等“五大五小”十个产业,持续盘活存量、扩大增量、提升 质量,加快构建与现代化大都市核心区地位相适应的服务经济体系,擦亮“友谊路 金融街”、“设计之都先行区”、“区数字经济主题园”、“小白楼航运服务聚集区”、“文 化中心文旅商融合标志区”等金字招牌。立足全市金融街和中央商务区建设规划布 局,制定《区友谊路金融街建设规划方案》,大力推进友谊路金融街建设,成功 引进大家人寿保险、宏源期货等11家金融机构,组织银企对接会13场,为企业融 资超过150亿元,做优做强金融“生态圈”,金融业存贷款余额突破1.1万亿元,同 比增长10.3%。大力推动设计产业发展,新引进设计企业25家,北方设计联盟成 员单位达312家,在河西纳税的138家成员单位实现全口径税收3.76亿元,同比增 长23.4%。推进新八大里数字集聚区建设,打造数字经济产业生态圈,引进大华信 息、瑞颐数科等数字经济企业25家,园区现有企业达440家,全区1956家数字经济 企业实现营收58.76亿元,增长27.7%。制定《区推动航运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实施 方案》,新引进航运服务业企业49家,与中国银行合作打造航运金融中心,促进 金融服务和航运服务深度融合,以泰达大厦为载体打造天津国际航运大厦,成功 举办2023年中国·天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