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在学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专题会上的讲话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在学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专题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思想政治理论 课教师是高校教师队伍的一支重要力量,如何在新的历史条件下 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整体素质和水平,发挥教师讲好 高校思政课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 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是新时代实现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 强国的一项重要课题。这里,我讲几点意见。 第一,充分肯定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取得的成绩 在我国高校建设过程中,抓好包括思想政治理论课为核心的 思想政治工作始终是一切工作的重要生命线。改革开放以来,为 了使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沿着健康的轨道前进,20世纪80年代末期 党中央提出要改进和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工作,这一时期,高 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为了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行了重大改 革,并对建设一支坚强的马克思主义理论队伍和思想政治工作队 伍给予了政策支持。 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党中央高度重 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并提出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 政治理论课的意见,特别是变化的国际国内形势对高等学校思想 政治理论教育教学提出了新的任务和要求,这一时期伴随着思想 政治理论课教材的全新规划和编撰,对教材的使用也进行了严格 的规范,马克思主义一级学科及其所属二级学科的调整增设,加 强组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骨干教师培训方案的出台,思想政治 理论课的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都相继完善起来,这为 巩固马克思主义在高等学校教育教学中的指导地位,培养各行各 业所需要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人才队伍提供了学科支撑,也为高 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搭建了广阔而深厚的学术平台。 党的十八大以来,面临国际国内形势的深刻变化,新媒体等 新的传播渠道的迅速发展,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进入了加速建设 的新时代。这一时期重点强调在教育事业中,思政课教师队伍建 设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基础,因此要从战略高度认识到加强教 师队伍建设的重大意义,并号召广大教师要做有理想信念、有道 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这些思想 集中体现了伴随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特别是高等教育由大 众化向普及化转变的过程中,党中央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 的高度重视。 总体上,新时代要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改革创新,不断增 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不仅要从思想政 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机制创新入手,而且要着 重加强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不断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 整体素质是实现高校思政课改革创新的关键环节,要增强高校思 政课的实效性,贯彻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 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教育目标,提升学生的整体素 质和综合能力,首要的就是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的 整体素质和综合能力。 第二,准确把握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面临的新问题 进入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职业发展上迎来了 最好机遇,每位教师的职业荣誉感、职业认同感都在不断增 强,但是思政课教师也普遍感到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艺 术的提升方面遇到了新的问题和困惑。 需要不断拓宽知识视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思想性、政 治性和理论性融为一体显得尤为重要,教师需要把系统抽象的理 论用通俗的语言讲出来,这需要教师能够准确理解马克思主义理 论内涵及其对历史和对现实的关照,同时还需要教师将理论、历 史和现实与大学生的所思所想结合起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 信息时代所了解和掌握的知识,必须大大超过要教给学生的范 围,不仅要有胜任教学的专业知识,还要有广博的通用知识和宽 阔的胸怀视野。同时,伴随着党的理论不断创新,思政课的话语 体系也在不断更新,很多经验丰富的思政课老教师也会遇上新问 题,教师需要不断发挥主动性,学习党的最新理论,否则理论和 课堂话语体系就有滞后的可能。 需要与时俱进创新教学手段。广大教师在教学方面的困惑主 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对于教学对象新生代学生特点的把握需 更加精准,这需要对学生成长规律加强研究。目前,高校大班型 授课与学生专业化、个性化教学的需求矛盾明显。在实际教学过 程中,高校既要考虑现实教学成本,又提出兼顾教学效果的要 求,这使广大思政课教师感到很难两全其美,普遍感到大班型授 课提升教学效果有限,一些在专业课程中经常用到的小组研学、 课题研讨、课堂辩论等有效方式难以在大规模课堂实现或是效果 不佳。二是全媒体环境下如何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传统 优势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是广大思政课教师面临的重要挑战。 如何在多媒体视觉冲击的课堂上坚持理论性和学理性为主,在课 程讲授上如何做到讲清楚讲透彻,内容为王,让学生在课堂上有 更多的“获得感”,这需要教师有扎实的理论功底,具备娴熟的 教学技巧和多媒体使用技能。 教学科研任务繁重,“一岗双能”面临新的考验。高校思想 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双能”既体现在有较强的教育教学能力,能 够完成好教学的任务,还体现在有较强的学科建设的能力,完成 学科建设的任务。事实上,广大教师不仅要上好思政课,也需要 产出好的科研成果来促进自身的教学。在现行高校评价体系 中,教学成果奖的评价也及时地被纳入职称评审和学科建设的重 要指标,同时科研的质量和数量是教师职业生涯和学院学科建设 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这也客观地激励教师将教学与科研结合起 来。对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而言,一方面是艰巨的教学任 务,每学期教师会有批量的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思政课程教学安 排,另一方面是高校科研对所有专业教师的标准化衡量,因此需 要兼顾平衡好两者的关系。在实际的工作中,由于巨大的本科生 及研究生教学量需教师付出极大的劳动,挤占了用于科研的空间 和精力,因此有的专职思政课教师也存在科研水平不高、科研能 力弱的问题,这些问题也是青年思政课教师群体感到特别困惑的 难题。 第三,牢牢把握提升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素质的重大举措 如何提升高校思政课教师素质?可从如下几个方面进行。 加强宣传教育,提升高校思政课教师的政治理论素质。一名 合格的高校思政课教师,必须具备正确的思想政治观点、正确的 政治方向和立场、扎实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和认识能力。一方 面,由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具有高度的政治性与较强的理论 性,因此相比较其他专业课教师,在政治素质、理论素质和道德 素质方面对高校思政课教师的要求更高,要在政治上过硬,具有 坚定的理想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