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2023年7-10月生态类文稿汇编(48篇)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2023年7-10月生态类文稿汇编(48篇) 目录 1. “千万工程”谱写美丽乡村新篇章 3 2. 把“三北”工程建成北疆绿色长城 8 3. 秉持天人合一万物并育的生态理念 11 4. 持续全面发力 建设美丽中国 16 5. 充分释放绿色低碳技术创新动能 20 6. 打好“组合拳” 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 23 7. 奋力谱写新时代美丽中国建设新篇章 28 8. 厚植高质量发展的绿色底色 33 9. 积极推动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 36 10. 激发呵护生态环境的内生动力 40 11. 激发全社会共同呵护生态环境的内生动力 42 12. 加快构建绿色发展的支撑体系 44 13. 加快推进绿色智慧的数字生态文明建设 50 14. 加快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54 15. 坚持绿色发展理念 积极推进海洋生态文明建设 59 16. 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让绿色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底色 63 17. 坚定不移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 65 18. 交出人民满意世界瞩目的“绿色答卷” 69 19. 牢记“国之大者” 筑牢北方生态安全屏障 71 20. 美丽中国建设的四个重大转变 82 21. 美丽中国建设的战略地位和世界意义 84 22. 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 89 23. 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谱写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新篇章 96 24. 全面推进绿色智慧的数字生态文明建设 103 25.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生态伦理意蕴 107 26. 深刻把握“两山”理念的科学内涵和实践要 111 27. 深刻理解美丽中国与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在意蕴 113 28. 深刻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117 29. 深刻领会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121 30. 深刻认识和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 125 31. 守护好“中华水塔” 130 32. 数字经济助推绿色发展大有可为 132 33. 提升气象预警能力 更好服务生产生活 135 34. 推动共建绿色“一带一路” 136 35. 推进共建“一带一路”绿色发展 为全球可持续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138 36. 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科学指引 144 37. 推进县域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 148 38. 为美丽中国建设提供强大科技支撑 151 39. 为野生动物筑牢“保护屏障” 153 40. 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的水安全保障 156 41. 协力前行 共绘美丽中国更新画卷 160 42. 新征程上继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处理好五个重大关系 167 43. 以高品质生态环境支撑高质量发展 172 44. 以高水平协同建设长江生态共同体 181 45. 以科技协同创新助推长江大保护 185 46. 以绿色低碳科技自立自强 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 188 47. 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农村发展 194 48. 着力提高水资源集约节约利用水平 198 “千万工程”谱写美丽乡村新篇章 “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以下简称“千万工 程”)造就万千美丽乡村,造福万千农民群众,成效显 著,影响深远,谱写了美丽乡村新篇章,为全球治理贡 献了中国智慧。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就这一工程作出重要 指示批示,强调要深入总结提炼,推广好经验好做法,各 地区和有关部门要坚持新发展理念,因地制宜、分类施 策,加快城乡融合发展步伐,继续积极推动美丽中国建 设,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奠定坚实 基础。新时代新征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 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深入总结、学习、运用 好“千万工程”的成功经验,将助力加快城乡融合发展、 推动美丽中国建设、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为实现中国式现 代化奠定坚实基础。 谱写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初心篇章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改革开放后,浙江工业经济高 速发展,但也付出了巨大的生态代价。习近平总书记在 浙江工作期间,为解决人民群众反映最强烈的农村环境 脏乱差问题,亲自制定了“千万工程”的战略目标、战 略重点、优先顺序、主攻方向、工作机制、推进方式,明 确了责任机制、协调机制、督办机制、激励机制等“四个 一”工作机制。二十年来,浙江将“千万工程”作为最大 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不断改善农村生产条件,美化农 村生活环境,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为村民算好共富账、 民生账、生态账三本“幸福账”。2022年浙江省农村居民 人均可支配收入增至37565元,城乡居民收入倍差提前缩小 至1.9以内,农村居民收入水平连续38年荣膺全国各省区第 一。浙江省通过“千万工程”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城乡基 础设施、最低生活保障、基本公共服务差距逐步缩小,农 村人居环境质量居全国前列,广大农民获得感、幸福感、 安全感不断增强。 新时代新征程,要更加自觉站稳人民立场。人民立场 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 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2018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 总书记在参加广东代表团审议时指出:“共产党就是为 人民谋幸福的,人民群众什么方面感觉不幸福、不快乐、 不满意,我们就在哪方面下功夫,千方百计为群众排忧解 难。”说到底,衡量工作得失的标准,就看是否让群众受 益、使群众满意。“民之所忧,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 必行之”,全心全意办好群众需要的、想要的实事,我们 的事业才能有源头活水、生生不息。新时代新征程,要把 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作为出发 点和落脚点,深怀爱民之心、恪守为民之责、善谋为民之 策,更加坚定地站稳人民立场,始终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 向往作为我们的奋斗目标,把惠民生、暖民心、顺民意的 工作做到人民群众的心坎上,最大程度激发斗志、最大范 围凝聚力量,书写新的更大奇迹。 谱写加强基层治理的党建篇章 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期间,要求各级党政主要负 责人要切实承担“千万工程”领导责任。建立党政“一把 手”亲自抓、分管领导直接抓、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 的工作推进机制。二十年来,浙江坚持把加强党的领导作 为抓好“千万工程”的关键,强化抓党建促乡村振兴,深 化“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高标准落实农村党 建“浙江二十条”,大力实施“红色根脉强基工程”,深 化“百县争创、千乡晋位、万村过硬”工程,有力推动 农村基层党建全面进步、整体提升。将农村人居环境整 治纳入为群众办实事内容,纳入党政干部绩效考核,强化 奖惩激励。充分发挥村党组织书记、村委会主任的带头作 用,引导基层党员干部干在先、走在前。2022年,全省村 级集体总资产8800亿元、占全国的十分之一,集体经济年 经营性收入50万元以上的行政村占比达51.2%,形成了集体 经济实力强、基层领导班子强、推进“千万工程”合力强 的生动局面。 新时代新征程,要更加突出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加 强党的建设是我们党从胜利走向胜利的重要法宝。突出政 治功能,提升组织力,把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宣传党 的主张、贯彻党的决定、领导基层治理、团结动员群众、 推动改革发展的坚强战斗堡垒。要选优配强基层党组织 领导班子,充分发挥组织优势和组织功能,把广大基层党 员和群众的思想、行动、力量和智慧凝聚起来,推动各类 治理资源向基层下沉,不断激发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 性、创造性,形成凝心聚力、团结奋斗的良好局面。 谱写贯彻新发展理念的创新篇章 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期间强调,要将村庄整治与 绿色生态家园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同步推进环境整治和 生态建设。打好“生态牌”,走生态立村、生态致富的 路子。2005年在安吉县余村调研时,他提出“绿水青山 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并指导实践,实现了生态建设 与“千万工程”的紧密结合,协同推进。“千万工程”根 本上反映的是发展理念的变革、发展方式的转变,实现产 业建设、基层治理、乡风化育与生态保护、环境治理多元 融合,形成了乡村振兴的良性循环。 新时代新征程,要始终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系统性 思维,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将新发展理 念贯穿部署到“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 布局中去,贯彻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和各领域中去。 立足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正确处理速度和质量、发展和 环保、发展和安全等重大关系,加强对乡村产业、人才、 文化、生态、组织“五个振兴”的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 划、战略性布局、整体性推进,加强政策协调配合,实现 农业生产、农村建设、乡村生活生态良性循环。 谱写大兴调查研究的作风篇章 调查研究是我们党的传家宝,是做好各项工作的基 本功。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 成事之道,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没有调查就没有决 策权。”“千万工程”是习近平总书记到浙江工作后不 久,针对浙江农村经济粗放发展与乡村环境“脏、乱、 差”的现象,用118天时间跑遍11个地市、25个县,一路 听、一路看,一路思考,进行深入调查研究后作出的重大 决策。正是在这样深入细致的调研基础上作出的带有“泥 土味”的科学决策,才使“千万工程”二十年来始终保持 旺盛生命力和持久活力。 “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二十年来,浙 江“千万工程”建设不断延伸,内容不断拓展。随着“千 万工程”的深入实施,其内容早已跳出单纯的农村环 境整治,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 化配置、“两山”理论转化、乡村产业发展、乡村治 理、农村文化礼堂建设等内容不断充实其中。内涵不断 丰富,从“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引领起步,到“千村 精品、万村美丽”深化提升,再到“千村未来、万村共 富”迭代升级,逐步形成“千村向未来、万村奔共富、城 乡促融合、全域创和美”的生动局面。 新时代新征程,要持续加强和改进调查研究。以马克 思主义为指导的中国共产党,从诞生之时就善于运用调 查研究的武器不断探索适合自己的道路。当前,全党上下 正在大兴调查研究,广大党员干部要增强做好调查研究的 思想自觉、政治自觉、行动自觉,利用多种形式广泛听取 各方意见,充分了解民情民意,凝聚群众智慧力量。只有 脚踏实地、沉到一线,所作的决策才能击中“痛处”、挠 到“痒处”。只有学好练精调查研究这个基本功,才能把 情况摸清、把问题找准,提出的点子、政策、方案才能符 合实际情况、符合客观规律、符合科学精神。 谱写一张蓝图绘到底的实干篇章 “千万工程”在浙江实施时,采取了两个办法:一是 每年开一次现场会,由省委书记出席,带领市县干部考 察两三个示范村,并作现场指导;二是每年办一次成效 展,省委书记亲自抓部署落实和示范引领,调动大家的积 极性。二十年来,浙江紧盯“千万工程”目标不动摇,一 任接着一任干,一棒接着一棒跑,持续改进工作作风,把 更多心思和功夫花在狠抓落实上,保持工作连续性和政策 稳定性,以钉钉子精神推动各项建设任务顺利完成。 新时代新征程,要更加踏踏实实地真抓实干。习近平 总书记告诫广大党员干部,“不要搞急功近利的政绩工 程,多做一些功在当代、利在长远、惠及子孙的事情”。 要把学习运用好浙江“千万工程”经验同推动树立和践 行正确政绩观结合起来,胸怀“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 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使命担当。要紧紧围绕党的中 心任务,对标对表党中央决策部署,保持历史耐心,“身 入”更要“心至”,抓住老百姓最急难愁盼的问题,真正 把功夫下到察实情、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上,努力创 造出经得起历史和人民检验的实绩。 把“三北”工程建成北疆绿色长城 习近平总书记今年6月在内蒙古巴彦淖尔考察并主持 召开加强荒漠化综合防治和推进“三北”等重点生态工 程建设座谈会时强调,力争用10年左右时间,打一场“三 北”工程攻坚战,把“三北”工程建设成为功能完备、牢 不可破的北疆绿色长城、生态安全屏障。 “三北”防护林工程囊括三北地区13个省(区、 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等的725个县,总面积400多万 平方公里。“三北”工程实施45年来,特别是进入新时代 以来,为我国乃至全球增绿做出了巨大贡献。三北地区森 林覆盖率由1978年的5.05%增加到2020年的13.84%,荒漠 化和土地沙化实现“双缩减”,水土流失面积和强度呈 现“双下降”。“三北”工程在改善生态环境、减轻自然 灾害、改善生产条件等方面都做出了重要贡献,同时也铸 就了“三北精神”,树立了生态治理的国际典范。 当前,我国荒漠化、沙化土地治理呈现出“整体好 转、改善加速”的良好态势,但沙化土地面积大、分布 广、程度重、治理难的基本面,还没有根本改变。荒漠 化、风沙危害和水土流失等生态环境问题,仍然制约着三 北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 加强荒漠化及水土流失综合防治,深入推进“三 北”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事关我国生态安全、事关强 国建设、事关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 千秋的崇高事业。当前正处于推动“三北”工程高质量发 展的攻坚期,我们不能歇脚,不能松懈,仍需“滚石上 山”、不懈努力、久久为功,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 保护修复和系统治理,稳固并持续提高“三北”工程的效 益,努力创造新时代中国水土保持与防沙治沙新奇迹。 坚持水量平衡、以水定绿,科学造林和营林。要从 三北地区干旱少雨、风沙灾害和水土流失较重的实际出 发,努力攻克干旱、沙化土地、陡坡等困难立地造林的技 术瓶颈,根据区域水土资源承载力和生态适宜性,基于林 水平衡、以水定绿的原则,通过选择乡土树种和低耗水乔 灌木树种及草种,确定适宜的造林密度,遵循适地适树适 草原则,实现科学造林、科学营林、科学水土保持和荒漠 化防治。 基于区域防护林主导生态功能及资源禀赋条件,分区 分类精准施策。在“三北”工程建设区域,各地水土资 源禀赋、主导生态功能各异。要在科学解析防护林结构 与水土保持、防风固沙、水源涵养、固碳降碳等多种生 态功能的基础上,确定区域防护林的主导生态功能,分 区分类精准施策。东北西部宜以建设农田防护林为基本框 架,多林种、多树种并举,网带片、乔灌草结合,农林牧 彼此镶嵌;内蒙古、新疆地区宜通过人工造林、封禁、飞 播相结合的方式,建设以防风固沙林为主的综合性防护林 体系;黄土高原地区需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相结合,建设 以水土保持林为主、农林牧协调发展的生态经济型防护林 体系;华北北部通过造林、育林,尽快扩大和恢复林草植 被,建设以防风固沙林和水源涵养林为主的防护林体系。 “量增”与“质升”并重,以防护林综合效益科学评 价为基础,全面提升现有人工林的质量和生态服务功能。 林分结构决定林分功能,要通过对三北地区现有人工林 功能进行定位监测和评价,科学界定低效林,厘清现有低 效人工林的成因和分布格局,并结合防护林结构与功能的 耦合关系分析,辨析影响防护林生态功能提升的林分结构 因子,对症下药。通过确定现有人工林合理林分密度,开 展密度控制和调整,对现有纯林进行混交改造,科学确 定营林手段和方法,全面提升现有低效人工林的质量和效 益;同时,依据植被演替规律,促进林分自然更新,实现 低效人工林质量精准提升。 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因地制 宜、因害设防、分类施策,加强统筹协调,突出重点治 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在三北地区建设足够数量、优 良质量、结构合理、功能完善的防护林体系,实现“三 北”工程建设从扩大林草植被面积向调整现有林分结构 和空间优化配置的转变,实现从重视造林向重视营林的转 变,实现从“由黄变绿”向“由浅绿到深绿”的转变,把 祖国北疆这道万里绿色屏障构筑得更加牢固。 秉持天人合一万物并育的生态理念 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列举了中华 优秀传统文化中的诸多重要元素,其中就包括天人合一、 万物并育的生态理念。这一重要理念是中华民族对整个宇 宙以及人与宇宙万物关系的根本看法,体现了中华优秀传 统文化中有机整体的宇宙观、生态观,彰显了新时代生态 文明建设的深厚历史底蕴和文化积淀。只有深刻认识“天 人合一、万物并育”的内涵及生成逻辑,才可能理解五千 年的中华文明,理解人类文明的新形态。 天人合一:同源同质 同德共生 “天人合一”是古圣先贤仰观天文、俯察地理、中观 人世而发展出的关于天人关系的重要思想,是中华民族宇 宙观、自然观、文明观的生动概括。 “天人合一”的思想理念贯穿于古代中国几乎所有的 经典文献中。《庄子》说道:“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 我为一。”庄子认为,世界万物包括人的品性和感情,看 起来是千差万别,归根结底却又是齐一的,这就是“齐 物”。汉代董仲舒在《春秋繁露》中则明确提出“天人 之际,合而为一”,强调人与自然之间整体有序的和谐状 态。到了宋代,张载在《正蒙·乾称篇》说道:“儒者则 因明致诚,因诚致明,故天人合一。”这句话阐明了儒家 的宇宙观以及相关修身要求,即万物一体,天人合德。 古圣先哲关于天人关系的阐发和表达虽各有不同,但 坚持天道与人道、自然与人的统一,追求人与万物、社 会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立场,是彼此相通的。《周易》将 天、地、人并列为“三才”,认为最具仁德和智慧的人能 够“与天地合其德”,希望人类能够“财成天地之道,辅 相天地之宜”,即发现并把握天地运行的根本规律,并运 用这些规律造福人类。同时,《周易》也常常要求人类通 过向天地学习来提升自己的德性和人格。“天行健,君子 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说的就是人 们应当学习天地健动不息、含弘光大的精神来培养自己自 强不息、厚德载物的品格。 在天地万物之间,人之所以被尊称为万物之灵,正是 因为本性中蕴藏着强大的德能,可以发挥其能动性智慧 地传承天地那样自强不息宽广包容的精神。《中庸》中 说道:“辟如天地之无不持载,无不覆帱。辟如四时之 错行,如日月之代明。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 相悖。小德川流;大德敦化。此天地之所以为大也。”在 古人看来,天地没有什么不能承载,没有什么不能覆盖。 四季交错运行,日月交替光明,万物一起生长而互不妨 害,遵循各自的规律而互不冲突,这正是天地的伟大之 处。凡是能够始终坚持像天地那样恪尽职守地持之以恒 地用仁爱之心、恭敬之心待人接物而不求回报的人,被 称为“大人”。明代的王阳明提出“大人者,以天地万物 为一体者也”,即最伟大的人应当是把天地万物都当作自 己的一部分,承担起“大人”应尽的责任。古代士人读书 的目的在于成为“大人”、志在圣贤。可以说,“天人合 一”是中国古代哲学家一以贯之的哲学主张。 万物并育:互敬互尊 互依共荣 “万物并育”出自《中庸》:“万物并育而不相 害,道并行而不相悖。”这句话描述了宇宙界、自然界普 遍存在的基本事实,强调万物并育不相妨害、道路并行互 不冲突,体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追求宽广胸怀、深厚仁 德和高明智慧的理想境界。 从生态视角来看,“万物并育”意味着自然中的每 一个体、每一对象都有其存在的理由,它们可以共同存 在,彼此之间并不相互排斥。人类在拓展自身生存空间、 发展自身文明的时候,应当尽力避免对于其他物种生存空 间的过度侵犯,从而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老子是世界上较早发现生态伦理大道的人,他提 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把“道”视 作宇宙万物的本体,将天地人组合成一个整体,并深刻揭 示出“人与天地”和谐共生的生成逻辑。孔子提出“钓而 不纲,弋不射宿”,即在捕鱼的时候提倡采取“钓”的方 式,拒绝采取一网打尽的方式,在捕鸟的时候绝不射杀归 巢栖息的鸟。荀子提出“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 成”的命题,希望万物各得其所。宋代周敦颐提出“窗前 草不除”,认为草木的生命和自己的生命是贯通的。 “万物并育”倡导人与自然和谐共存,凝聚了中国古 人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智慧与思考。管子提出,天时不 祥,则有水旱;地道不宜,则有饥馑;人道不顺,则有 祸乱。管子认为,要尊重大自然的运行规律,要了解民 情,满足百姓生活之需,并通过道德教化,使人敬畏和感 念天地之德,才能够顺天时、尊地利、致人和。同时,要 提高人的综合素养,发挥人的才智,纵然有天灾,也可找 到避险的方法。反之,违背天道,就会危难频起。北魏贾 思勰所著《齐民要术》中写道“顺天时,量地利,则用力 少而成功多”,强调要把天地人统一起来,把自然生态同 人类文明联系起来,按照大自然规律活动,取之有时、用 之有度,表达了我们的先人对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重要认 识。宋代司马光在《资治通鉴》里也提出“取之有度,用 之有节”,引用唐代名臣陆贽的故事,告诉人们资源是 有限度的,对土地的索取也应该有一定的“度”,有所节 制,才是国富民强的长久之计。 实现“万物并育”,必须重视对“人”的约束。古人 制定详细的法令来防止人类对于自然的过度掠夺。早在 西周的时候,有一个部门叫作“虞”,其官员称为“虞 人”,主要的职责是掌管山泽禽兽之事。《礼记》里记 载:“树木方盛,乃命虞人入山行木,毋有斩伐。”就 是说,季夏之月正是树木生长很茂盛的时候,政府就 会派遣虞人去视察山林,严禁砍伐树木。《礼记·月 令》记载了一年十二个月分别要做的政事。“月”即天 文,“令”即政事。古代圣王“上察天时,下授民事,承 天以治人”,制定了一套依据天文、阴阳五行来施行政事 的纲领,按照天道、天时来治民。 生态建设:中华文明永续传承的根本大计 “天人合一、万物并育”所表达的人与万物共同存 在、统一于大自然的生态观念,今天更加彰显其恒久价 值,为构建中国特色生态哲学提供了宝贵的文化源泉,梳 理出明晰的思想脉络。 “天人合一、万物并育”的生态理念与马克思主 义“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原理高度契合,都强调自然 界的运动变化有其客观规律,人类应遵循这些规律,让万 物与自然界共生共荣。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一书中曾 经讲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些地方的居民为了得到耕地毁灭 了森林,但是他们做梦也没有想到,这些地方竟因此而成 为不毛之地。恩格斯指出,我们不要陶醉于人类对于大自 然的胜利,每一次这样的胜利,大自然都会对我们进行报 复。曾与中华文明并列为古代四大文明的古埃及文明、古 巴比伦文明,其消失的一大原因就是生态环境被破坏。从 这个角度来看,“天人合一、万物并育”的生态理念,不 仅深深影响着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还在塑造中华文明突 出的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方面发挥 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积极探索人与自然的关系、保护与发展的关系、生态 环境与人类文明的关系,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不懈追求。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入挖 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藏的生态哲学思想,将“天人合 一、万物并育”思想予以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深入 推进生态文明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系统形成 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全局工作的 突出位置,全面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一体治理山水林田湖 草沙,开展了一系列根本性、开创性、长远性工作,为我 国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万物并育 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古人从“天道”中获得了 关于“人事”的启示,现代人也应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中 获得关于人与人之间、国与国之间和睦共处的启示。世界 上的文明非止一家,每一种文明存在和发展的正当性都应 当得到肯定。“天人合一”使得中华文明以生生仁德为自 己的根本原则,“万物并育”使得中华文明具有“协和万 邦”的卓越智慧,从而真正能够促成“大同世界”的最终 实现。 从“顺应自然”“不违农时”到“绿水青山就是金 山银山”,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之路一直延伸下 去。“天人合一、万物并育”的哲学理念,赋予了中国式 现代化独特的精神标识,同时也为应对全球生态危机、建 设美丽地球家园、人类社会永续发展,提供了中国智慧和 中国方案。 持续全面发力 建设美丽中国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② 8月15日,是全国首个生态环境日。这个纪念日的 设立,标记了我们驰而不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坚实步 伐,也显示出我们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坚定决心。就在 近日召开的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深刻 阐述继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必须正确处理的“五个重大关 系”,标志着我们党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规律性认识又有了 进一步的深化和发展,为我们以更高站位、更宽视野、更 大力度谋划和推进新时代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提供了根本遵 循。 正确处理好“外部约束和内生动力的关系”,是上 述“五个重大关系”之一。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 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生态文明摆在全局工作的突出位 置,从思想、法律、体制、组织、作风上全面发力,开展 了一系列开创性工作,生态文明建设从理论到实践都发生 了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美丽中国建设迈出重大 步伐。持续激发全社会共同呵护生态环境的内生动力,是 历史经验,也是今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抓手。 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多 主体参与。地方各级党委和政府作为“关键少数”,在 美丽中国建设中发挥着领导和主导的关键作用。新征程 上,继续充分激发各级地方党委和政府的内生动力,带动 全社会切实提升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主动性、自觉性,至 关重要。 树牢正确政绩观,坚定“想干”决心。生态文明建设 事关中华民族永续发展,事关民生福祉,必须树立和践 行正确政绩观。具体而言,要正确认识三对关系:一是 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生态环境保护是经济 发展的基础,经济发展不能是对资源和生态环境的竭泽 而渔,生态环境保护也不应是舍弃经济发展的缘木求鱼。 应当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 展之路,不能只认“经济账”、不看“生态账”。二是生 态文明建设与民生福祉的关系。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普惠 的民生福祉。生态文明建设就是事关群众根本利益的“国 之大者”,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具体表现。 三是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全局利益的关系。 建设生态文明要坚持局部服从全局、以大局为重,着眼长 远,从长计议。 提高生态文明建设能力,拓宽“能干”路径。一是摸 底数。底数清才能方向明。梳理本地山水林田湖草沙等 各类自然资源,采取数字化、网格化等监测手段,开展生 态产品基础信息调查,摸清各类生态产品数量分布、质量 等级、功能特点、权益归属、保护和开发利用等底数,建 立上下贯通、左右覆盖、品类齐全的生态产品资源库。二 是打基础。抓住我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关键时期,扎 实做好固碳工作,巩固好生态环境的绿色底色。同时,积 极推动本地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绿色转型。三是搭市 场。因地制宜探索制定生态产品价值核算办法,推进生态 产品价值核算规范化、科学化。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 更好结合,探索政府主导、企业和社会各界参与、市场化 运作、可持续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将碳排放权、用 能权、用水权、排污权等资源环境要素一体纳入要素市场 化配置改革总盘子,规范出让、转让、抵押、入股等市场 交易行为,形成受益者付费、保护者得到合理补偿的良性 局面。四是拓模式。深入研究本地自然禀赋,采取多样化 模式和路径,科学合理推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打通“资 源—资产—资本—财富”转化通道。 完善生态文明建设协同机制,形成“干成”合力。应 完善绿色低碳发展经济政策,强化政策支持,坚持多方 共治,建立健全现代环境治理体系。具体来说,加大财 税支持,建立健全生态环境领域中央和地方财政资金投入 机制,落实环境保护、节能节水、资源综合利用等税收优 惠政策,强化电价政策与节能减排政策协同;完善绿色金 融,建设“生态银行”,建立健全相关工作机制,支撑自 然生态资源的储备、整理、提升、开发,支持实体经济绿 色低碳发展;强化法治保障,统筹推进生态环境、资源能 源等领域相关法律制定修订,实施最严格的地上地下、陆 海统筹、区域联动的生态环境治理制度,严格生态环境保 护执法,同时完善生态环保信用制度,加强信用监管;扩 大公众参与,培育普及生态文明理念,引导多主体积极融 入绿色、低碳、节约的生产生活方式,以生活方式绿色革 命倒逼生产方式绿色转型,形成各方共同参与生态文明建 设的良好氛围。 强化考核结果运用,增强“要干”信心。建立地方党 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制,充分发挥干部考核的 导向作用,建立覆盖全面、权责一致、奖惩分明、环环 相扣的责任体系,充分释放激励效应。做好考核评价,针 对不同的主体功能区,设计更为细化、合理、差别化的 考核指标体系,将考核工作落到实处。加大绿色考核在 综合考核中的比重,开展生态系统生产总值核算,让考 核评价“指挥棒”的绿色导向越来越鲜明。加强考核“后 半篇”文章,使生态文明建设考核评价结果真正成为各级 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奖惩和提拔使用的重要依据。要通过 真考、真用,推动形成坚持绿色发展的工作导向,激发干 部干事动力。加强督察整改,对中央、省级环保督察反馈 的意见,要及时制定整改方案及问题清单,实行台账式管 理、销号式推进。党政主要领导要牵头抓总,推进整改任 务落实,确保问题改到位、改彻底、不反弹。落实终身问 责,严格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以党内法规形式 制定实施领导干部生态文明建设责任制办法,破除压力传 导层层递减等问题,让各级领导干部的责任意识树起来、 强起来。 充分释放绿色低碳技术创新动能 在近期召开的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习近平总书 记强调指出,“要加快推动发展方式绿色低碳转型,坚持 把绿色低碳发展作为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治本之策,加快 形成绿色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厚植高质量发展的绿色底 色”“要加强科技支撑,推进绿色低碳科技自立自强,把 应对气候变化、新污染物治理等作为国家基础研究和科技 创新重点领域,狠抓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实施生态环境科 技创新重大行动,培养造就一支高水平生态环境科技人才 队伍,深化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应用,构建美丽中国数字 化治理体系,建设绿色智慧的数字生态文明”。 “双碳”战略提出以来,我国持续强化绿色低碳技术 创新,狠抓绿色低碳技术攻关,加快先进适用技术研发 和推广应用,在能源结构优化、节能减排等方面已取得 显著成效。据统计,2016至2022年,全球绿色低碳技术发 明专利授权量累计达55.8万件,其中中国专利权人获得授 权17.8万件,我国已成为全球绿色低碳技术创新的重要贡献 者。我国在能源降碳、清洁能源、新型电力系统、储能、 节能与能源回收、碳捕获封存等方面形成丰富技术积累与 先发优势,初步具备了相对完整的绿色低碳技术布局。基 础性、颠覆性技术创新成果对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和绿色低 碳生产生活方式的形成起到了巨大支撑作用。 充分释放绿色低碳技术革命性力量,需要以技术为引 领,突出全链条集成化创新。一是聚焦国家重大战略和行 业科技前沿,厘清技术需求,明确创新方向,以目标为导 向开展组织化科研攻关行动,力争实现绿色低碳领域底层 技术与关键器件的国有化、可替代化。二是瞄准我国能源 结构与产业结构更新升级要求,加速推进绿色低碳技术研 发成果的转化与创新应用,加快技术标准化、工程化、市 场化,助推“双碳”目标的实现。三是推动新一代信息技 术与绿色低碳技术紧密结合,深化大数据、人工智能、工 业互联网等技术的嵌入,释放数字化乘数效应。 强化新型举国体制顶层布局,实现重点发力。应用技 术变革应弥合科技与经济“两张皮”,回应市场需求及产 业痛点。构建新型举国体制,关键在于提升系统化科研攻 关能力,以政府为引导,企业为主体,高校、科研院所、 新型研发机构等协同参与,发挥各主体的比较优势,重点 解决创新链难题。通过共性技术需求的征集,精确定位绿 色低碳转型中的技术瓶颈问题,组织科研力量开展集智攻 关。具体来说,围绕新型能源系统的构建,加快水电、风 电、光伏、核电等零碳技术的突破性开发与利用,加强油 气、煤电、火电等传统能源技术的升级优化,重视碳捕获 封存与回收利用等负碳技术。还要面向交通、工业、建设 等重点行业领域,加强政策引导与标准制定,推动绿色低 碳技术创新与行业生产的融合应用。 探索科研组织模式及有效评价机制,推进资源整合。 坚持问题导向,培育国家级绿色低碳技术创新平台,优 化绿色能源、低碳环保领域全国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 技术研究中心等基地布局,设立能源低碳发展新型研发机 构,加强各平台的协作联动,整合技术领域创新资源,形 成创新合力。可以通过“赛马”“揭榜挂帅”等手段,推 动各平台构建跨学科、跨行业的创新联合体,形成多方 长期联合攻关的稳定机制,减少资源部署的重叠与浪费。 在产业领域,应以央企、龙头企业、全国重点实验室为 主,建设产业技术公共服务平台,持续完善绿色低碳技术 资源共享服务体系。技术评价应更关注市场化目标,建立 第三方评估机制,开展成果价值评估与技术风险评价,发 挥评价体系的导向与激励作用,在体制机制设计上前瞻性 地考虑供需配合、知识产权保护等问题,形成适合不同技 术门类、不同地区的绿色低碳技术评估体系。 统筹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壮大实用性创新人 才队伍。加强绿色低碳技术的系统攻关,需要庞大的人 才储备队伍支撑。一方面,依托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应用 型技术学院、全国重点实验室、新型研发机构,加强科教 融合与项目育人,完善能源、电气、建筑、制造等一级学 科门类中“双碳”相关课程体系的设计与更新,通过新型 人才培养模式试点,培育多学科交叉人才。另一方面,深 化校企合作,充分发挥企业作为培养资源提供者和培养成 果使用者的双重功能,加强工程博士与应用型工程师的培 养,注重绿色低碳技术领域的工程化应用场景搭建,提升 复合型人才培育与行业需求的契合度。 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上,以绿色低碳技术为抓 手,充分释放创新动能,助力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绿色 低碳转型,一定能够为加快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 化、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提供更加有力的科技支撑。 打好“组合拳” 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 建设美丽中国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 目标。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 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开 展了一系列开创性工作,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从理论到 实践都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美丽中国建设 迈出重大步伐。今后5年是美丽中国建设的重要时期,习近 平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强调,要“把建设美 丽中国摆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突出位置”。我国当前 生态文明建设仍处于压力叠加、负重前行的关键期,生态 环境保护结构性、根源性、趋势性压力尚未根本缓解,必 须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打好法治、市场、科 技、政策“组合拳”,健全美丽中国建设保障体系,持续 推进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打开全面推进 美丽中国建设新局面。 强化法治保障,夯实美丽中国建设的制度基础 保护生态环境必须依靠制度、依靠法治。习近平总书 记指出:“只有实行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才 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党的十八大以来,我 国着力构建系统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基本建立覆盖各重 点区域、各种类资源、各环境要素的生态文明法律法规体 系。在生态文明制度“四梁八柱”的基础上,今后还应加 大制度创新供给,统筹推进生态环境、资源能源等领域相 关法律修订,加快开展碳中和专项立法研究,修订节约能 源法、循环经济促进法、清洁生产促进法,用最严格制度 最严密法治推进美丽中国建设。 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抓生 态文明建设必须搭建好制度框架,抓好制度执行”。进 入新时代以来,我国生态环境法律和制度建设进入监管 执法力度最严、法律制度实施效果最显著的时期,基本 建立源头严防、过程严管、后果严惩的生态环境保护制 度体系。进一步实现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由量变到质变的转 变,必须保持常态化外部压力,强化制度的有效执行,实 施最严格的地上地下、陆海统筹、区域联动的生态环境治 理制度,全面实行排污许可制,推进精准、科学、依法治 污,让生态制度优势充分转化为生态环境治理效能。 继续发挥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利剑作用。生态文明 建设是一项长期、复杂、艰巨的系统工程,任何松懈都有 可能产生“木桶效应”,影响整体实效。今年是第三轮督 查开局之年,需要保持对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问题的高压 态势,把严的基调和问题导向贯穿生态环境保护督查和执 法监管始终,压实保护工作的政治责任,解决突出生态环 境问题,推动绿色发展理念的贯彻,强化督查发现问题整 改,让制度成为不可触碰的高压线。 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相结合,厚植高质量发展的绿色 底色 高水平环境保护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实现高质 量发展,必须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通 过高水平环境保护,不断塑造发展的新动能、新优势。 借助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环境影响评价等手段,加快构建 环保信用监管体系,规范环境治理市场,建立体现资源稀 缺程度、生态损害成本、环境污染代价的资源价格形成机 制,推动经营主体主动进行生产方式绿色低碳转型,提高 自然资源节约集约安全利用水平,持续增强发展的潜力和 后劲。 生态环境问题归根到底是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问题。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围绕绿色发展逐步完善体制机 制,成为全球空气质量改善速度最快、清洁能源利用规模 最大的国家,绿色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加快形成。面对美 丽中国建设新的目标任务,必须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 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着力构建绿色低碳 循环经济体系,以能源和产业绿色低碳发展为抓手,通过 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和环境标准提升,推动产业、能源、交 通运输和空间结构转型升级,制定绿色生产行业标准,促 进环保产业和环境服务业健康发展,有效降低发展的资源 环境代价。 健全资源环境要素市场化配置体系是提升生态环境治 理现代化水平的有力保障。我国人均资源占有量远低于 世界平均水平,资源粗放利用问题依然存在。通过将碳排 放权、用能权、用水权、排污权等资源环境要素一体纳入 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总盘子,可以充分发挥市场化交易的 价格发现和资源优化配置功能。建立支持出让、转让、抵 押、入股等市场交易行为的一整套制度体系,能够以市场 化交易形成的资源环境要素价格为指引,提高资源环境要 素在不同部门、行业、地区之间的配置效率,助推经济社 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 加强科技支撑,增强绿色发展方式的转型动力 绿色技术创新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着力点。 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已进入以降碳为重点战略方向的关键 时期,面对碳减排约束与未来经济增长空间之间的矛盾 问题,必须发挥绿色低碳技术创新对于绿色发展的重要 动力作用,推进绿色低碳科技自立自强,把应对气候变 化、新污染物治理等作为国家基础研究和科技创新重点领 域,狠抓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实施绿色低碳先进技术示范 工程,以先进适用技术手段推动能耗双控逐步转向碳排放 双控,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 科技创新是推动发展方式绿色转型的关键变 量。2012年以来,我国以创新驱动为引领,大幅提升资 源利用率,改变了以要素低成本优势为特征的传统生产方 式,以年均3%的能源消费增速支撑了年均6.6%的经济增 长,成为全球能耗强度降低最快的国家之一。面对加快绿 色低碳科技革命的要求,必须实施生态环境科技创新重大 行动,加强碳捕集利用和封存、零碳工业流程再造等技术 创新,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造就一支高水平生态环境科技 人才队伍,强化生态环境技术服务体系,促进经济社会全 面绿色转型。 数字技术是加强生态保护修复监管的重要抓手。自然 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自我净化、自我恢复的能力,也 存在自然恢复的局限和极限,对人工修复提出了更高要 求。在实施生态环境保护重大工程的基础上,须找到生态 保护修复的最佳解决方案,通过深化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 的应用,促进基于大数据的环境监管和修复技术发展,加 强“双碳大脑”“虚拟电厂”等创新技术研发和推广应 用,实现一体化的自然生态保护与修复,为推进生态环境 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新的方法,加快构建美丽 中国数字化治理体系,建设绿色智慧的数字生态文明。 完善绿色低碳发展经济政策,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整 体协同 绿色低碳发展是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治本之策。习 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保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定 力,注重同步推进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坚持不 懈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必须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 保护的关系,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把经 济活动、人的行为限制在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能够承受的 限度内,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创造条件加 快能耗双控转向碳排放双控制度,大幅提高经济绿色化程 度,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财税制度是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的基本手段。推动市场 主体和社会各方护绿、增绿、谋绿,需要进一步用好财税 政策“指挥棒”,强化财政支持、税收政策支持,发挥好 财政资金导向作用和税收政策激励约束作用,建立健全稳 定的财政资金投入机制,统筹整合节能减排、生态环境、 植树造林、湿地保护等专项资金,调整优化财政预算科 目,优化财政资金使用效率,加强对绿色产业和生态环境 保护的财政支持力度,不断完善绿色税收制度体系,通过 税收优惠和减免等措施,促进产业实现绿色发展。 优化环境经济政策是引导资源要素向绿色低碳发展聚 集的重要途径。开展生态文明建设必须统筹兼顾、整体 施策、多措并举,形成扶绿、促绿的良性循环。统筹各领 域资源、汇聚各方面力量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强化金 融支持、价格政策支持,健全财政金融政策协调机制,培 育绿色金融体系,通过风险补偿、专项奖励、绿色发展 基金投入等方式推动市场化多元化投入,使财政资金撬动 更多金融资源支持绿色低碳发展。同时完善生态产品价值 实现机制和绿色收费价格机制,不断优化政府绿色采购政 策,引导形成绿色生活方式,使资源、生产、消费等要素 相匹配相适应,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协调统 一。 奋力谱写新时代美丽中国建设新篇章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强调,今 后5年是美丽中国建设的重要时期,要深入贯彻新时代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思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牢 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把建设美 丽中国摆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突出位置,推动城乡人 居环境明显改善、美丽中国建设取得显著成效,以高品质 生态环境支撑高质量发展,加快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 现代化。我们必须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 神和在首个全国生态日之际作出的重要指示精神,深入贯 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保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定 力,同步推进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以“双碳”工作 为引领,持续推进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绿色低碳转型,奋 力谱写新时代美丽中国建设新篇章。 深刻理解美丽中国建设的重大意义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生 态文明建设作为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 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内容,把坚持人与自然 和谐共生纳入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方 略,把绿色发展作为新发展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二 十大擘画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以中国式现代 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提出到2035年基本 实现美丽中国目标。 美丽中国建设是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重要路径。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国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 化。我国14亿多人口整体迈入现代化,规模超过现有发达 国家人口的总和,将极大地改变现代化的世界版图,在人 类历史上是一件有深远影响的大事。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 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之一。必须站在中华民族永 续发展的高度,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坚定不 移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美丽中国建设是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 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绿色循环低碳发展,是当今时代 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方向,是最有前途的发展领域,我 国在这方面的潜力相当大,可以形成很多新的经济增长 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已进入加快绿色化、低碳化的高质 量发展阶段,必须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厚植 高质量发展的绿色底色。 美丽中国建设是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举 措。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生态环境是关系党的使命宗旨的 重大政治问题,也是关系民生的重大社会问题。随着社会 发展,生态环境在群众生活幸福指数中的地位日益凸显。 必须以更高站位、更宽视野、更大力度来谋划和推进新征 程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让优美生态环境成为人民幸福生活 的增长点。 美丽中国建设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了中国方 案。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可持续发展是社会生产力发展 和科技进步的必然产物,契合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的共同 诉求。保护生态环境、应对气候变化需要世界各国同舟共 济、共同努力,任何一国都无法置身事外、独善其身。美 丽中国建设的实践探索,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了中 国智慧和中国力量。 新时代美丽中国建设迈出重大步伐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生 态文明建设作为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开展 了一系列开创性工作,决心之大、力度之大、成效之大前 所未有,生态文明建设从理论到实践都发生了历史性、转 折性、全局性变化,美丽中国建设迈出重大步伐。 碳达峰碳中和开局良好。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 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 意见》,国务院发布《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各部 门出台12份重点领域实施方案和11份支撑保障方案,31个 省(区、市)全部制定本地区碳达峰实施方案,碳达峰碳 中和“1+N”政策体系构建完成并持续落实。 产业结构持续优化调整。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 革,坚决遏制高耗能、高排放、低水平项目盲目发展,累 计退出过剩钢铁产能1.5亿吨以上。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 业,2022年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 到15.5%,比2012年提高6.1个百分点。 能源结构加速绿色转型。完成煤电节能降碳改造、灵 活性改造、供热改造“三改联动”超过5.2亿千瓦。在沙 漠、戈壁、荒漠地区规划建设4.5亿千瓦大型风电光伏基 地。截至今年6月底,我国可再生能源装机规模突破13亿千 瓦,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占比达到51.5%。 绿色发展动能不断涌现。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建立 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的指导意见》,绿色发展 法规政策和技术创新体系加快构建,绿色低碳产业加快培 育。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连续8年位居全球第一,保有量 超过全球一半。 资源利用效率大幅提升。《关于全面加强资源节约工 作的意见》印发,实施节能减排、循环经济、节水型社会 建设等规划方案。2012年以来,我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 耗、水耗、地耗分别下降26.4%、46.5%、38.6%,主要资源 产出率累计提高近60%,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重要保 障。 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2022年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 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提升到86.5%,全国地表水水质优良 断面比例达到87.9%,近岸海域水质优良比例达到81.9%。 全面禁止“洋垃圾”入境。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国累计造 林10.2亿亩,贡献了全球新增绿化面积的1/4。 积极参与并引领全球环境治理。推动《巴黎协定》达 成、签署、生效和实施,成功举办《生物多样性公约》 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建立“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国际联 盟,积极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我国承担大 国责任、展现大国担当,实现了由全球环境治理参与者到 引领者的重大转变。 落实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战略任务和重大举措 新时代新征程上,我们必须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 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 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发展,全 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 加快推动发展方式绿色低碳转型。制定促进经济社会 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政策文件,加快形成绿色生产方式和 生活方式。修订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加快产业绿色转 型升级,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交通运输和城乡 建设绿色转型。 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落实好碳达峰碳中 和“1+N”政策体系,有计划分步骤推进“碳达峰十大行 动”。坚持先立后破,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 系。实施绿色低碳先进技术示范工程,推进绿色低碳科 技自立自强。推动能耗双控逐步转向碳排放双控,统筹制 定“双碳”综合评价考核办法。 深入实施全面节约战略。坚持“能水粮地矿材”一体 化节约。更高水平、更高质量做好节能工作,狠抓重点行 业和重要设备节能降碳。实施国家节水行动,加强粮食节 约和反食品浪费,推动土地、矿产等资源节约集约利用。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构建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 持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深入推进蓝天、碧 水、净土三大保卫战,加强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持续改善 长江生态环境质量,统筹推进黄河系统治理和生态保护。 建设美丽粤港澳大湾区和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 区。支持雄安新区建设绿色发展典范城市。 着力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加快 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深入推进“三 北”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守牢生态安全底线。完善生态 保护补偿制度,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深化国家生 态文明试验区建设,开展美丽中国建设评估。 完善法治保障和政策支撑体系。推动修订节约能源 法、循环经济促进法、清洁生产促进法,开展碳中和专 项立法前期研究。完善绿色低碳发展经济政策,健全资源 环境要素市场化配置体系。实施生态环境科技创新重大行 动,构建美丽中国数字化治理体系。 厚植高质量发展的绿色底色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 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深刻指明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 低碳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习近平总书记在全 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强调:“要加快推动发展方式绿色 低碳转型,坚持把绿色低碳发展作为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 治本之策,加快形成绿色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厚植高质 量发展的绿色底色。”在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中推进中 国式现代化,必须坚持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 展,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生态环境保护既是重大经济问题,也是重大社会 和政治问题。解决好这一重大问题,必须坚持绿色低 碳发展,加快推动发展方式绿色低碳转型。新时代十 年,我国能源结构持续优化,煤炭在一次能源消费中的 占比从68.5%下降至56%。2013年至2022年,全国重点城 市PM2.5平均浓度下降57%。2022年,全国地级及以上城 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为86.5%,重污染天数比例下降 到1%以内,我国成为全球大气质量改善速度最快的国家。 本世纪以来,全球新增绿化面积中约1/4来自中国。 生态环境持续改善,能源资源利用效率大幅提高,与 经济社会发展绿色转型密不可分。新时代十年,我国持续 加大对散乱污企业及集群的整治力度,淘汰落后和化解过 剩产能钢铁约3亿吨、水泥约4亿吨,淘汰老旧及高排放机 动车超过3000万辆,新能源汽车连续多年产销量居于世界 首位。同时也应看到,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仍然面临诸多矛 盾和挑战,生态环境稳中向好的基础还不稳固,生态环境 保护结构性、根源性、趋势性压力还没有根本缓解,生态 文明建设仍处于压力叠加、负重前行的关键期。生态环境 质量同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盼相比,同美丽中国建设 的目标相比,同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全面 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要求相比还有一定差距。 发达国家在过去的200多年时间里,完成了工业化、 城市化、现代化,在经济发展到相当水平后才逐步解决污 染治理、生态破坏修复等问题。我国拥有14亿多人口,以 占全球9%的耕地、6%的淡水资源养活了世界上近20%的 人口。在发展过程中,生态环境保护面临巨大压力。现实 国情决定了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以经济社会发展全面 绿色转型为引领,以能源和产业绿色低碳发展为抓手,以 国土空间格局优化为载体,以绿色生产消费为动力,加快 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 式、空间格局,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建立在资源高效利用和 绿色低碳发展的基础之上,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道路。 生态环境问题的解决是一项系统工程。在促进经济社 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中解决生态环境问题,必须持续推 进产业、能源、运输结构调整,不断强化源头防控,牢牢 抓住产业结构调整这个关键,减少过剩和落后产能,增加 新的增长动能,推进重点区域、重点领域、关键环节等多 层级减污降碳协同创新。在此基础上,推动战略性新兴产 业、高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培育壮大节能环 保产业、清洁生产产业、清洁能源产业,发展高效农业和 先进制造业,加快节能降碳先进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不 断夯实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的产业基础。 实现生态环境有效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既需要时间上 的接续努力,也需要空间上的科学统筹。建立健全绿色低 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一个重要方面在于不断强化生产、 生活、生态空间用途统筹和协调管控。这就需要坚守耕 地和生态保护红线,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强化国土空 间规划和用途管控,统筹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 田、城镇开发边界等管控边界。科学统筹人口分布、经济 布局、国土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科学布局生产、生活、 生态空间,形成主体功能明显、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 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新格局,处理好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 环境的关系。 在推动绿色低碳发展中解决生态环境问题,搞好头脑 中的建设非常关键。要不断增强全民节约意识、环保意 识、生态意识。在实践中,许多地方积极开展节约型机 关、绿色家庭、绿色学校、绿色社区、绿色出行、绿色商 场、绿色建筑等绿色生活创建行动,通过倡导简约适度、 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将绿色生活理念推广到衣食住行游 用等方方面面。这些做法,有利于增强全社会对绿色低碳 生活方式的理解和认同,为推动发展方式绿色低碳转型、 呵护生态环境汇聚强劲动力,为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 现代化营造良好氛围。 积极推动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 握世界历史大势与时代发展潮流,统揽国内国际两个大 局,深刻阐述海洋对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意义,提 出了“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的重大倡议。这一倡议 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在海洋领域的细化、 深化和延伸,是新时代中国深度参与、引领全球海洋治理 的重要指引,为推动全球携手应对海洋环境污染,共同推 动蓝色经济发展、共同推动海洋文化交融、共同增进海洋 福祉提供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深入领会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的核心要义 “我们人类居住的这个蓝色星球,不是被海洋分割成 了各个孤岛,而是被海洋连结成了命运共同体,各国人 民安危与共。”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海洋命运共同体倡 议,秉承中国传统文化的天下情怀,符合中国和世界人民 的共同愿望和根本利益,展现出深厚的文化底蕴、强烈的 责任意识、广泛的全球共识,具有丰富深刻的理论内涵。 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内含深厚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底 蕴。中国人自古就有“四海一家、天下为公”“世界大 同、天下一家”的理念。习近平总书记汲取中华优秀传统 文化思想精华,科学揭示人与海洋和谐共生的关系,主张 以海洋命运共同体为遵循,推动建设公正合理的国际海洋 秩序。海洋命运共同体倡议蕴含着共护海洋安宁、共谋人 海和谐的美好愿望,充分彰显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 底蕴。 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体现了中国深度参与全球海洋治 理的责任担当。“海洋的和平安宁关乎世界各国安危和 利益”。在全球海洋问题和挑战面前,世界各国亟待从维 护共同安全和共同利益出发,寻求完善全球海洋治理的新 思路、新方案。中国在全球海洋治理层面勇于担当大国责 任,集中体现在以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为指引,积极参与 全球海洋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致力于推动国际海洋秩序 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致力于与全球各国一道共 护海洋和平、共筑海洋秩序、共促海洋繁荣。 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凸显了促进人类与海洋和谐共生 的全球共识。人类居住的蓝色星球被海洋连结成不可分 割、安危与共、利益交融的命运共同体,任何一个国家都 不可能独立应对复杂严峻的全球海洋问题。一味奉行霸权 主义和强权政治,企图掌握海洋霸权、攫取海洋利益,不 仅无助于化解世界各国共同面临的海洋危机,反而会加剧 国际局势的动荡不安,引发人类生存危机。海洋命运共同 体是对人类共同追求实现人与海洋和谐共生目标愿景的集 中表达。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主张走互利共赢的海上安全 之路,携手应对各类海上共同威胁和挑战,合力维护海洋 和平安宁,既符合时代发展的现实需要,也反映了各国人 民的共同心声,凝聚着国际社会的广泛共识。 扎实推进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的战略路径 随着人类大规模开发利用海洋,导致全球面临海上安 全问题层出不穷、海洋生态环境日益严峻、海洋全球治理 亟待变革等挑战。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维护海洋安全、保护 海洋生态、发展海洋经济等方面的重要论述,为构建海洋 命运共同体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科学指南。 共护海洋安全是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的根本和保障。 海洋的和平安宁关乎世界各国安危和利益,需要共同维 护。任何国家都不能以争夺海洋霸权为目的,把海洋作 为推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工具,侵犯其他国家正当合 法的海洋权益。中国坚定奉行防御性国防政策,倡导树立 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观,致力于营造平等互 信、公平正义、共建共享的安全格局,主张各国坚持平等 协商,完善危机沟通机制,加强区域安全合作,妥善解决 由资源争夺、政治博弈引发的涉海分歧;主张各国加强海 上对话交流,走互利共赢的海上安全之路,携手应对各类 海上共同威胁和挑战,合力维护海洋和平安宁。 保护海洋生态环境是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的前提和基 础。海洋的可持续发展关乎全人类的生存发展,需要共 同保护。各国应像对待生命一样关爱海洋,保护海洋生 态与生物多样性。中国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 划发展,全面参与联合国框架内海洋治理机制和相关规则 制定与实施,落实海洋可持续发展目标;不断推进海洋生 态环境治理国际合作,全力遏制海洋生态环境不断恶化趋 势,实现海洋资源有序开发利用,为子孙后代留下一片碧 海蓝天。 共促海洋经济发展是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的核心与 支撑。海洋蕴藏着宝贵财富,是高质量发展以及世界各 国参与国际竞争的战略要地。当前,以海洋为载体和纽 带的市场、技术、信息、文化等合作日益紧密,中国积 极落实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倡议,积极打造“蓝色伙伴 关系”,为世界沿海国家搭建开放合作、共赢共享的平 台,促进海上互联互通和各领域务实合作,推动蓝色经济 发展,致力于破解全球经济发展壁垒,为全球经济复苏注 入新的活力。 准确把握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的战略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的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倡 议,对推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推动全球海洋治理的革 故鼎新,造福世界各国人民,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是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走深 走实的必然要求。纵观大航海时代后的人类发展史,西 方强国崛起无不伴随着对海洋利益、资源的抢夺侵占。海 洋一度沦为一些资本主义国家夺取海上霸权、进行殖民侵 略的战场。时至今日,部分国家依旧奉行霸权主义,动辄 诉诸武力解决海洋权益争端。历史表明,零和思维、丛林 法则没有出路,只能给世界带来灾难。习近平总书记提出 的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倡议是对传统的霸权主义、零和思 维的全面超越,致力于推动全球各国通过协商合作携手应 对各类海上共同威胁和挑战,推动各国把人类共同居住的 蓝色星球建成和睦的蓝色家园。海洋命运共同体倡议是人 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在海洋领域的深入拓展和具体实践,为 国际社会妥善处理涉海分歧、共商海洋治理提供了正确方 向,必将有力推动各国共同维护海洋和平安宁,推动世界 发展进步。 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是积极变革全球海洋治理方式的 深刻彰显。海洋是全球治理的重要领域,随着全球海洋治 理进入结构调整、秩序变革的新阶段,全球海洋治理面临 着海洋公共产品供给不足、全球地缘政治竞争不断冲击、 国际海洋合作倡议遭受抵制等矛盾困境,探寻全球海洋 治理的出路,成为国际社会共同面临的重要课题。在此背 景下,中国深度参与全球海洋治理,成为构建海洋命运共 同体的题中应有之义。中国全面参与联合国框架下的海洋 治理机制,在海洋环境保护、海洋安全维护、海洋法律体 系完善等方面作出重要贡献,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海 洋秩序。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为全球海洋治理提供了价 值引领和根本遵循,对有效应对海洋治理难题具有重大意 义。 人类只有一个地球,海洋是地球生命之源,是人类 赖以生存发展的共同家园。全球海洋是一个“生命共同 体”,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生态系统,海洋局部性污染终 将随着洋流逐步蔓延至全球。因此,任何国家和地区都应 该像爱护自己的生命一样守护海洋。当前,世界各国要站 在事关人类前途命运的高度,携手深度合作,为维护海洋 安全、世界和平、发展繁荣作出各自应有的贡献。 激发呵护生态环境的内生动力 每天天微亮,内蒙古乌兰浩特市义勒力特镇义勒力 特嘎查党支部书记李德生便驱车往山里赶。哪里的树倒 了,哪棵树病了,哪里有垃圾……李德生的巡山日志,记 录着林长制推动“林长治”的变化。在内蒙古一些地 方,从“年年栽树不见树”到“人人一棵树、户户一片 林”,这体现的是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定力,也是共 同呵护生态环境的内生动力。 青山行不尽,绿水去何长。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 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激发起全社会共同呵护生态 环境的内生动力。”新时代以来,生态文明建设从理论到 实践都发生了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山川葱郁、 天空澄澈,绿色版图不断延伸,美丽中国建设迈出重大步 伐,亿万人民保护生态环境的积极性空前高涨。实践告诉 我们,只有人人动手、人人尽责,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 良好风尚,才能让中华大地蓝天永驻、青山常在、绿水长 流。 浙江安吉县余村,关停矿山、水泥厂,修复生态环 境,发展绿色产业,走出一条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 的新路,生动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江 苏南通五山及沿江地区,关停散乱污企业,修复腾出岸 线,“工业锈带”变身“休闲绿带”,有力践行了“共 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要求。变化的背后,是“保 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 力”日益成为广泛共识,是全社会绿色循环低碳发展的积 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不断激发,是全社会共同呵护生态 环境的内生动力不断增强。 在安徽滁州南谯区施集镇的芦柴河万亩麻栎产业基 地,当地合作社重点经营麻栎人工林30万亩,深耕食用 菌、柞蚕养殖和生物质发电等相关产业,年产值超过10亿 元。在福建长汀濯田镇园当村,村民马雪梅承包的600多 亩山场种满板栗、脐橙、油茶等,实现荒山变绿、土地 生金。让看山、护林、保水的群众实现就业增收,让“护 绿”“增绿”的企业实现更大发展,有助于充分调动社会 各界参与生态环境保护的积极性,努力形成推动生态保护 的合力。 生态文明是人民群众共同参与、共同建设、共同享有 的事业,每个人都是生态环境的保护者、建设者、受益 者。合理设定室内空调温度,适度适量点菜践行“光盘 行动”,购物少用塑料袋、自备环保袋,优先选乘公共 交通……从自身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涓滴细流就能汇 聚成生态文明的江河。当越来越多“民间河长”“生态卫 士”“环保守夜人”投身环保事业,当少废一张纸、少耗 一度电、珍惜每一滴水、节约每一粒粮食成为更多人的选 择,当节约适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消费 模式蔚然成风,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环境更优美的 美丽中国必将渐行渐近。 “今天,我们一起参加植树,就是号召大家都行动起 来,既在广袤祖国大地上种下片片绿色,也在广大人民 心中播撒绿色种子,共同迎接希望的春天,共同建设美 丽中国。”今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冒雨参加首都义务植 树活动,强调“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从种树开始,种 出属于大家的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绘出美丽中国的更新 画卷。”奋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新征程,从自己做起、 从现在做起,一起来为祖国大地绿起来、美起来尽一份力 量,激发呵护生态环境的内生动力,我们就一定能推动城 乡人居环境明显改善、美丽中国建设取得显著成效,携手 共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激发全社会共同呵护生态环境的内生动力 在近期召开的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习近平总书 记深刻阐述了继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必须正确处理的“五 个重大关系”,标志着我们党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规律性 认识又有了进一步的深化和发展。其中,强调要正确处 理好“外部约束和内生动力的关系”,即始终坚持用最 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保持常态化外部 压力,同时充分激发起全社会共同呵护生态环境的内生动 力。 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多 主体参与,而地方各级党委和政府作为“关键少数”,在 美丽中国建设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在全社会内生动力 中,最关键的是各级党政领导干部的内生动力。习近平 总书记强调,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已进入加快绿色化、低 碳化的高质量发展阶段,生态文明建设仍处于压力叠加、 负重前行的关键期。面对新征程上的新形势、新问题、新 挑战,更要充分激发各级地方党委和政府的内生动力,切 实提升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行动自 觉,坚决扛起美丽中国建设的政治责任。 树牢正确政绩观,是初心所在、职责使然,是内生动 力产生的必要前提。生态文明建设事关中华民族永续发 展,事关民生福祉,必须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不仅 培植“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的远见、涵养“功成不必 在我”的胸怀,也秉承“一任接着一任干”的坚毅、抱 持“一张蓝图绘到底”的决心,方能不求急功近利的“显 绩”、多创造泽被后人的“潜绩”。其中关键,不仅在于 正确认识经济发展的“快”与“慢”,还在于正确认识政 绩的“显”与“潜”,最终久久为功、步步为营,将一件 事干到底。 提高生态文明建设能力,是内生动力产生势能的内在 条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健全美丽中国建设保障体 系。统筹各领域资源,汇聚各方面力量,打好法治、市 场、科技、政策“组合拳”。近年来,我国切实发挥生 态环境保护对经济发展的调整优化作用,实现减污降碳 协同效应,在提升绿水青山“颜值”中做大金山银山“价 值”。始终坚持多方共治,完善绿色低碳发展经济政 策,建立健全生态环境领域中央和地方财政资金投入机 制,强化财政支持、税收政策支持、金融支持、价格政 策支持,建立健全现代环境治理体系,构建全社会共同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的良好格局,为地方 党委和政府治理环境污染、推动绿色转型提供必要支持。 同时,依托高校、科研机构等“外脑”,持续加强对生态 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改革创新的研究、生态产品领域基础研 究、碳汇生态产品应用场景研究等,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 充足智力支持。此外,坚持在社会范围内培育普及生态文 明理念,通过构建生态文化传播平台,引导企业和公众养 成绿色、低碳、节约生产生活方式,以生活方式绿色革命 倒逼生产方式绿色转型,形成各方共同参与生态文明建设 的良好氛围。 强化考核结果运用,是内生动力得以激发的关键。在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历程中,各地区各部门强化分工负责、 加强协调联动,认真落实生态文明建设责任清单,形成了 齐抓共管的强大合力。其中,建立地方党政领导干部生态 环境保护责任制,建设覆盖全面、权责一致、奖惩分明、 环环相扣的责任体系,充分发挥干部考核的导向作用,使 干部既为经济发展而努力,也为保护环境而竞争,既让保 护修复生态环境者获得必要褒奖,也让破坏生态环境者付 出应有代价。当前,针对不同的主体功能区,可以进一步 设计更为细化、合理、差别化的考核指标体系,将考核工 作落到实处。通过加大绿色考核在综合考核中的比重,开 展生态系统生产总值核算,让考核评价“指挥棒”越来越 绿色、导向越来越鲜明。 加快构建绿色发展的支撑体系 加快构建绿色发展支撑体系,是中国进入新发展阶 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关键举措,也 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 出,“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这就需 要把绿色发展放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构建人 类命运共同体的高度进行系统谋划。推动绿色发展必须统 筹推进文化、教育、人才、科技和产业支撑体系建设,通 过有机联动、协同合作形成环环相扣、相得益彰的发展合 力,充分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全面促进经济 社会高质量发展。 1.厚植绿色文化,为绿色发展铸魂 绿色文化是绿色行为规范、绿色思维方式、绿色价值观念 等文化现象的总和,具有为绿色发展铸魂的重大价值。厚 植绿色文化,有助于引导人们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 想观念、价值取向等方面适应绿色发展要求,形成绿色思 维和理念,并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形成促进绿色发展的 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夯实思想根基。中国传统生态智慧蕴含“天人合一、 道法自然”的自然观,“取之以时、用之有度”的发展 观,“勤俭节约、俭以养德”的生活观,是绿色发展的文 化基因。马克思主义生态观是绿色文化的理论渊源。马克 思主义认为,“人靠自然界生活”“人本身是自然界的产 物”,如果过分陶醉对自然的胜利,将会遭受“报复”。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传统生态智慧和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 积极传承者和主动践行者。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 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高度出发,深刻 把握生态文明建设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 要地位和战略意义,大力推动生态文明理论创新、实践创 新、制度创新,创造性提出了“生态兴则文明兴”“人与 自然和谐共生”“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共建清洁美丽 的世界”等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形成了习近平生 态文明思想。新时代新征程,必须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 思想为指导,夯实绿色发展的思想根基。 引领发展方向。绿色发展不仅涉及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 的转变,还涉及思维方式与价值观念的革命性变革。要把 握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价值意蕴,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 然、保护自然的重要观念;落实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 的民生福祉”的价值目标,为人民提供优质的生态产品和 生态环境,彰显绿色发展为了人民的价值依归;贯彻“绿 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保护环境就是保护 生产力,改善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改变以牺牲环境为 代价的粗放型发展模式。 凝聚广泛共识。优化绿色文化传播内容,坚持联系实际、 贴近生活,增强通俗性、大众化,使人民群众看得懂、听 得进、做得好。创新绿色文化传播方式,借助各类传播平 台,运用直播、微课、短视频等流媒体形式,实现多元渠 道共鸣。拓展绿色文化传播路径,把绿色文化嵌入制度、 注入产业、融入生活、渗入惠民工程,使人们在实践中践 行绿色理念,提升绿色素养。 2.推进绿色教育,为绿色发展筑基 绿色教育是绿色发展的重要支撑,发挥着传播绿色文化、 培养绿色人才、助力绿色科技、兴旺绿色产业的基础性作 用。要坚持把绿色教育融入教育全过程,多管齐下构建符 合人才成长规律、教育教学规律、科技创新规律的教育体 系,践行教育服务绿色发展的时代使命。 强化顶层设计。构建教育部、文旅部、科技部等多部门 共同参与的绿色教育领导机制,形成党委领导,政府、社 会、学校、企业等多主体协同联动的工作格局,推动绿色 教育融入学习、生活和社会发展实践,寓教于学、寓教于 行。建立科学的经验交流、督促检查、表彰激励和评价反 馈工作机制,在教育积累中探索普遍性的成功模式并进行 示范运用,打造绿色底牌。优化保障机制,为发展绿色教 育提供合理的政策、经费、人才和物资支持。 健全教育体系。绿色教育的关键在高校。要升级学科体 系,大力建设污染治理、环境保护、绿色制造等学科,推 动理工学科与人文社会科学的交叉融合。完善课程体 系,将绿色知识融入相关专业课程,建设若干通识性公 共选修课。优化教学体系,丰富教学内容,增强学理输 出,拓展绿色视野,提升学生的理论素养。改善教学方 法,培养绿色思维,强化实践体认,培养学生的创新能 力。 完善法律规范。绿色教育法治化是规范绿色教育进程、传 播绿色发展理念、提高全民绿色素养的重要保障。推进科 学立法,以法律形式确定绿色教育的主体、客体、机制以 及相关责任、义务,把绿色教育全面纳入法治化轨道。结 合实际制定相关部门规章、地方性法规,为开展绿色宣传 教育提供方向指导和制度保障。保证严格执法,监督责任 主体切实履行绿色教育职责,依法维护公众参与绿色教育 的权益。 3.培养绿色人才,为绿色发展汇智 国之命脉,重在人才。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人才是 第一资源”。绿色人才是最具能动性、革命性的生产要 素,是实现绿色发展的智力支撑,具有基础性、战略性、 决定性作用。 强化政策支持。坚持党管人才,夯实人才组织基础;坚持 以人为本施策,促进绿色人才全面发展。推进绿色环保领 域人才工程建设,鼓励绿色人才参与各级各类人才计划选 拔,提升人才社会地位。坚持优劳优酬,优化物质、精神 双重激励机制,着力保障人才薪酬待遇。支持人才成果共 享,允许使用绿色知识、技术和发明专利获取收入、创办 企业,激发人才干事创业热情。 加快队伍建设。重视绿色人才,实施更加积极有效的人 才政策,完善人才战略布局,实现人才价值。悉心培育人 才,健全培训平台、交流机制,拓展人才知识、技术和视 野,提升人才攻坚克难本领。倾心引进人才,因地制宜分 类制定人才引进标准,凝聚一批推进技术创新的青年才俊 和领军人物,打造人才梯队。精心使用人才,深化人才管 理改革,保证人才有序竞争、动态优化,激发人才活力。 完善评价机制。人才评价是管好、用好绿色人才的“指挥 棒”。要实行人才分类评价,具体把握不同职业、不同岗 位、不同层次人才的身份属性,分清理论研究者与技术革 新者的差异特征,为合理评价各有侧重的人才选好参考类 别。科学建构人才评价标准,根据人才的甄选分类,合理 设置资历、学历、成果、转化等评价指标,突出效益、业 绩、贡献。创新人才评价方式,建立同行评价为基础、市 场评价和社会评价为辅助的评价体系。 4.创新绿色科技,为绿色发展赋能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 局,科技创新是其中一个关键变量。我们要于危机中育先 机、于变局中开新局,必须向科技创新要答案。”绿色科 技是绿色发展的引擎,是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促进人 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产力保障。 推动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绿色科技创新平台是整合创新 资源、推进科技研发的重要载体。坚持“政府支持、企业 参与、市场运作”方式,鼓励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协同 创建国家级、省级绿色科技创新平台。着重建设和布局一 批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和企业技术中心,加强与世 界知名研发机构合作,聚焦绿色技术创新前沿,推动重大 绿色共性技术研发项目落户,打造国际一流的科技创新平 台。 构建产学研融合共同体。教育、科技和产业统筹推进、融 合发展,是绿色科技创新的机制保障。加强企业、高校、 科研院所的协同创新,以产学研融合机制促进组织协同、 平台互动、要素流通。深化绿色科技供给侧改革,建立链 条完整、分工协作、运行高效的科技成果转化体系,推动 科学研究、后续试验、产品开发、应用推广等绿色创新环 节的有效衔接,实现绿色科技研发到成果转化落地的良性 互动,真正形成市场配置科技资源的机制。 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把握绿色技术攻关方向,坚持问 题意识、目标导向,聚焦发展需要,着力解决低碳循环经 济的科技支撑不足问题。抓住绿色技术攻关重点,整合多 主体优势科研力量,推动科技攻关研究链条深度融合,着 力研发一批“杀手锏”技术、攻克一批“卡脖子”技术。 明确绿色技术攻关路径,以“双碳”领域科研项目为引 领,发挥市场对技术研发、路线选择以及产品服务的导向 作用,实现技术、资本、产业有效对接,打造一流绿色领 域技术创新高地。 5.做强绿色产业,为绿色发展助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顺应当代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 大方向,抓住绿色转型带来的巨大发展机遇,以创新为驱 动,大力推进经济、能源、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让良好生 态环境成为全球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支撑。”绿色产业 兼具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是推动绿色发展、 促进绿色转型的新兴经济形态。 凸显产业发展优势。推进绿色“产业化”,大力发展人工 智能、电子信息、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 制造等产业,培育引领绿色产业发展的领军企业,打造具 有重要影响力的产业集群。促进产业“绿色化”,利用新 技术、新业态、新模式加快传统产业绿色化改造,强化能 耗、水耗、环保、安全和技术等标准约束,推动钢铁、有 色、石化、化工、建材等产业绿色升级。全面发展绿色金 融、物流、电子商务、研发设计、信息咨询等生产性服务 业,提升现代服务业绿色发展水平。 完善产业发展机制。形成绿色产业市场准入机制,确定产 业边界,建立产业认定机制和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打 破地域壁垒,平等对待各类市场主体,营造公平的市场发 展环境。健全绿色产业市场激励机制,综合运用财政专项 资金、税收优惠、人才补贴等手段对绿色企业进行补偿、 奖励,降低绿色项目运营成本,调动市场主体积极性。构 筑绿色产业市场约束机制,完善绿色政策法规,严格绿色 效能评估,制定环保失信惩戒和退出办法,推动有限资源 向优质企业流动,实现优胜劣汰。 拓展产业发展空间。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增强 绿色产品服务供给,打造绿色消费新引擎,拓宽产业发展 的市场空间。聚焦绿色技术创新、绿色制造示范、绿色能 源推广等重点领域,在重点城市谋篇布局建设一批绿色产 业园、绿色科技城等示范性重大工程,拓宽绿色产业发展 的区域空间。扩大绿色产业国际交流合作,推动绿色企业 融入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增强制定国际规则、国际标准的 话语权和影响力,拓宽绿色产业发展的国际空间。 加快推进绿色智慧的数字生态文明建设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强 调,要“深化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应用,构建美丽中国数 字化治理体系,建设绿色智慧的数字生态文明”。建设绿 色智慧的数字生态文明,是实现经济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 展的内在要求。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一重要论述为我们抢抓 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区块链、云计算等数字技术 发展机遇,有效释放数字技术对生态环境保护的放大、叠 加和倍增效能,加快建设绿色智慧的数字生态文明提供了 方向指引。 充分认识数字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建设生态文明,关系人民福 祉,关乎民族未来。”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 衰,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 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加速发展和快速运用,数字技术正 在成为重组全球要素资源、重塑全球经济结构、改变全球 竞争格局的关键力量。数字技术为生态治理全流程提供支 撑,让精准识别、实时追踪环境状态,及时研判、系统解 决生态问题成为可能。 实践证明,数字技术在提高生态环境数字化治理能 力、推动绿色低碳转型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数字 化和绿色化是全球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趋势,两者相互协 同、相互促进。我们要顺应这一发展趋势,深刻领会数字 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意义,抢抓数字技术发展机遇,用数 字技术创新生态文明建设模式、提升生态环境治理效能、 支撑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方式 和生活方式,加快构建美丽中国数字化治理体系,加快推 进绿色智慧的数字生态文明建设,为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 生的美丽中国提供有力的数字化支撑。 准确把握数字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方向 目前,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区块链、云计 算等数字技术正加速迭代,并向各产业、各领域快速融 合,其必然会向生态环境治理领域快速渗透,数字技术 对生态环境保护的放大、叠加和倍增作用越来越显著。总 的来说,数字生态文明建设呈现出以下发展趋势:一是数 字化不断提升生态环境治理现代化水平。综合运用数据分 析、图像识别、行为分析、风险评估等数字技术,主动、 快速、精准发现生态环境问题,实现对生态环境监管对象 实时监控、全过程监管,有效提升生态环境监测感知、预 警预报、风险防范和应急处置等能力,从而不断提升生态 环境治理现代化水平。二是数字化不断推动绿色低碳转型 发展。利用数字技术可以对能源利用数据进行实时采集、 监测、传输和分析,从而提高碳排放效率。同时,数字 技术能提高能源要素的配置效率,提高产业组织效率,升 级改造传统产业,推动传统产业向智能化、绿色化发展 转型。三是数字化推动形成绿色生活方式。数字技术在绿 色生活方式中也有着较为广泛的应用前景,能有效监测城 市重点行业、产业、园区等碳排放,推进低碳智慧城市建 设。运用数字技术还能推动社区提升水资源、垃圾分类回 收等智能化管理水平,提升全民数字环保素养,把绿色低 碳变成日常习惯。 加快推进绿色智慧的数字生态文明建设 数字技术赋能生态文明大有可为,绿色智慧的数字生 态文明建设未来可期。我们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 指导,加快打造数字化、智能化生态环境治理新应用、 新模式、新形态,提升生态环境数字化治理能力现代化 水平,推动传统产业绿色低碳转型发展,积极倡导推广数 字化绿色生活方式,加快推进绿色智慧的数字生态文明建 设。 提高生态环境数字化治理能力。全面推动生态环境保 护数字化转型,构建天空地一体化生态环境监测感知体 系,建立健全动态管理的生态环境数据目录,不断提升智 能监管能力和智慧应用水平。一是构建天空地一体化生态 环境监测体系。综合运用卫星遥感监测、航空遥感监测和 地面站点监测等环境监测手段,依托大数据技术和数字化 集成平台,实现对空气、水、土壤等方面的生态环境指标 实时动态监测,做好人类行为与自然现象的生态风险监测 评估,实现“空天地人”一体化的动态监测与调控,为生 态环境智能监管、科学决策、社会服务提供真、准、全、 快、新的“一套数据”基础。二是建立健全动态管理的 生态环境数据目录。坚持系统观念,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 系统治理,利用大数据、区块链、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 术,组织推进全国一体化政务大数据体系建设,实行“一 数一源一标准”,实现数据资源清单化管理,提升数据管 理水平和数据质量。三是提升生态环境综合管理和决策数 字化、智能化水平。持续深入推进生态环境数字化智能化 建设,充分发挥数据要素的潜能和价值,提升统揽全局能 力、监测感知能力、预警预报能力、形势分析研判能力、 风险防范和应急处置能力、监管执法能力,把数据资源优 势更好地转化为生态环境治理效能,用数字化技术助力生 态环境治理能力现代化,加快筑牢生态文明建设数字化安 全保障体系。 加快推动绿色低碳转型发展。如期完成“双碳”目 标,推动绿色低碳转型发展,已成为社会各界的共识。 数字技术是我国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工具和有效载 体,要加快推动数字化和绿色化融合发展,推进传统产 业和能源行业绿色低碳转型发展。首先,以数字技术赋 能传统产业绿色低碳转型。引导企业利用数字技术对传 统产业进行全方位、全角度、全链条的智能化改造,建 设低耗高产的绿色制造体系。进一步加强对数据的分析和 价值挖掘,推进传统产业工艺、制造、采购、营销、物流 供应链及服务等节能减排,有效实现绿色低碳转型发展。 其次,以数字技术赋能能源行业绿色低碳转型。重点推 动电力和煤炭等能源行业的绿色低碳转型,推进能源企业 各环节数字化,提升能源企业的生产效率,降低碳排放。 提高能源互联网的智能化水平,利用新技术实时采集运 行数据,实现精准预测需求、设备远程监测、能耗管理、 预测性维护、设备运行优化,有效降低能耗和碳排放。最 后,推动数字化和绿色化协同发展。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 在企业绿色发展中的应用,加强核心数字新兴技术供给和 绿色技术创新,深入推进数字经济与绿色经济融合发展。 积极探索数字技术在绿色发展领域的应用场景,加快数字 技术同新能源开发、清洁技术、绿色制造等领域的深度融 合,提升绿色技术的数字含量。 积极推广数字化绿色生活方式。倡导数字化绿色低碳 新理念,在绿色生活中融入数字智能新要素,推动数字生 活与绿色生活融合共生。一方面,加快打造数字化绿色生 活新场景。依托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和碳排放感知、碳足迹 追踪等数字化手段,开展城市重点行业、产业、园区等碳 排放监测,加快低碳智慧城市建设。全面倡导数字化绿色 化生活,打造绿色低碳社区。积极推动个人数字碳账本、 碳普惠平台等建设。另一方面,积极引导公众树立数字化 绿色思维方式,推进全社会养成绿色智慧的生产生活行为 习惯,形成践行绿色智慧生产生活新风尚。 加快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党的二十大报告从九个方面明确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本 质要求,“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其中一个重要方 面。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强调:“以 高品质生态环境支撑高质量发展,加快推进人与自然和谐 共生的现代化。”我们党领导人民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的高度谋划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创造了举世瞩目的 生态奇迹和绿色发展奇迹,对世界现代化理论和实践作出 重要贡献。 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 然,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大自 然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基本条件,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 类社会最基本的关系。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从本 质要求层面彰显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 契合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的 内在要求。历史上,西方发达国家普遍走过一条高资源 消耗型的先污染后治理道路,在创造巨大物质财富的同 时,也造成人与自然的矛盾日益加深。在200多年人类社 会现代化进程中,实现工业化的国家不超过30个、人口不 超过10亿,但给人类带来的生态环境危机是前所未有的。 中国式现代化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要让14亿多 人口整体实现现代化,这将使世界上实现现代化的人口翻 一番多。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们摒弃先污染后治理的老 路,走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新路,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更 可持续地惠及全体人民。 契合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标要求。追求全体人民共 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显著特征。良好生态环境是最 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不同于西方以资 本为中心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坚持人民至上理念,突 出现代化方向的人民性,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 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不断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中国式现代化坚持生态惠民、生态利民、生态为民,坚持 在保护生态环境中保护生产力,在改善生态环境中发展生 产力,通过改革创新,让土地、劳动力、资本、自然资源 等要素活起来,加快建立健全以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 为主体的生态经济体系,在发展和保护协同共生中更好满 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不断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 契合人的全面发展的客观要求。物质富足和精神富有 都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内在要求。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 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既要物质财富极大丰 富,也要精神财富极大丰富、在思想文化上自信自强。 中国式现代化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 念,把经济活动、人的行为限制在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能 够承受的限度内,以高品质生态环境支撑高质量发展,既 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 好生活需要,也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 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在建设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 得住乡愁的美丽中国的同时,推动实现物的全面丰富和人 的全面发展。 契合构建命运与共地球家园的共同要求。习近平总书 记指出:“人类只有一个地球,保护生态环境、推动可 持续发展是各国的共同责任。”地球是全人类赖以生存 的唯一家园,保护自然就是保护人类,建设生态文明就 是造福人类。与个别西方国家动辄逃避全球生态保护责 任、转嫁本国生态危机做法形成鲜明对照,中国式现代化 弘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 价值,在坚定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中谋求自身发展,又以 自身发展更好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中国式现代化始终站 在对人类文明负责、为子孙后代负责的高度,携手世界各 国共筑生态文明之基,共走绿色发展之路,共建地球生命 共同体,积极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经济与环境协同共 进、世界各国共同发展的地球家园,让绿色发展理念深入 人心、全球生态文明之路行稳致远,推动发展成果、良好 生态更多更公平惠及各国人民。 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取得显著成就 “我们的祖国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党的二十 大报告中的这句话道出了中国人民的切身感受。从亚洲象 群北上南归引起全球关注,到“晒晒我的‘家乡蓝’”摄 影作品征集活动火爆出圈,人们感受到生活环境变得越来 越好。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成就举世瞩目,成为新时代 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的显著标 志。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科学指引 下,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 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开展一系列开创性 工作,决心之大、力度之大、成效之大前所未有,生态文 明建设从理论到实践都发生了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 化。出台《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生态文 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制修订大气污染防治法、水污染 防治法、长江保护法等多部相关法律;建立健全生态环境 保护“党政同责”和“一岗双责”等制度,构建起生态文 明体系“四梁八柱”……这一系列重大制度安排和决策部 署,引领和保障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由重点整治到系统 治理的重大转变、由被动应对到主动作为的重大转变、由 全球环境治理参与者到引领者的重大转变、由实践探索到 科学理论指导的重大转变,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不 断迈上新台阶。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累计完成造林10.2亿亩,防沙治 沙3.05亿亩。截至2022年底,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细颗粒 物(PM2.5)年均浓度下降至29微克/立方米,地表水水质 优良断面比例达87.9%,近岸海域水质优良比例达81.9%。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以年均3%的能源消费增速支撑了年 均6%以上的经济增长,成为全球能耗强度降低最快的国家 之一。新时代的中国,“美丽经济”发展壮大,生态优势 不断转化为发展优势,绿水青山正在产生越来越大的生态 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对世界现代化理论和实践作出重要贡献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要站在对人类文明负责的 高度,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探索人与自然和 谐共生之路,促进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协调统一,共建繁 荣、清洁、美丽的世界。”中国式现代化坚持人与自然和 谐共生的理念,注重同步推进物质文明建设和生态文明建 设,坚定不移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 展道路,对科学处理人与自然关系、推动世界现代化理论 和实践创新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为广大发展中国家提供新的现代化选择。如何统筹好 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实现在发展 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是广大发展中国家在探索现代 化进程中都要面对的重大课题。在发展过程中,一些发 展中国家一度复制西方先污染后治理的现代化老路,结 果把生态环境破坏了,造成难以弥补的损失。中国共产党 和中国人民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坚持完整、准确、全面贯 彻新发展理念,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 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在保护生 态环境中保护自然价值和增值自然资本,保护经济社会发 展潜力和后劲,推动绿水青山持续转化为金山银山,为广 大发展中国家独立自主迈向现代化提供了全新选择。作为 发展中的大国,中国愿意同其他国家一道,坚持走绿色发 展之路,共筑生态文明之基,承担大国责任,展现大国担 当,充分发挥引领作用,加强南南合作以及同周边国家的 合作,为发展中国家提供力所能及的资金、技术支持。 为推进全球环境治理探索合作共赢新路。面对全球环 境风险挑战,各国是同舟共济的命运共同体。共建地球 生命共同体,必须破除单边主义的壁垒和藩篱,在携手 合作中建设清洁美丽世界。在推进现代化进程中,中国 始终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积极推进国际资源节约 和生态环境保护领域务实合作。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 任原则,主动承担同国情、发展阶段和能力相适应的环 境治理义务,努力推动构建公平合理、合作共赢的全球环 境治理体系,坚定落实《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以 积极建设性姿态参与全球气候谈判议程,为《巴黎协定》 达成和落实作出历史性贡献,推动构建公平合理、合作共 赢的全球气候治理体系。致力于推进共建“一带一路”绿 色发展,通过发起建立“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国际联盟等 一系列务实合作,让绿色切实成为共建“一带一路”的底 色,为全球环境治理作出了重要贡献。 为推动全球可持续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当前,全球 物种灭绝速度不断加快,生物多样性丧失和生态系统退 化对人类生存和发展构成重大风险。面对一系列生态环境 问题,人类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命运共同体,没有哪 个国家能够独善其身。在现代化进程中实现全球可持续发 展,必须统筹好发展与保护的关系,探索人与自然和谐共 生的现代化新路。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科学指引下,我 国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追求人与自然和谐、追求 绿色发展繁荣、追求热爱自然情怀、追求科学治理精神、 追求携手合作应对,同世界各国共同营造和谐宜居的人类 家园,共同构建地球生命共同体,为全球可持续发展贡献 了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 坚持绿色发展理念 积极 推进海洋生态文明建设 习近平总书记日前在广东考察时强调:“加强海洋生 态文明建设,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坚持绿 色发展,一代接着一代干,久久为功,建设美丽中国,为 保护好地球村作出中国贡献。”我们要以习近平生态文 明思想为指导,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大力弘扬海洋生态文 化,创新海洋绿色发展路径,加强海洋生态环境治理,深 化海洋生态保护国际合作,积极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海 洋生态文明建设。 倡导人海和谐,弘扬海洋生态文化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民族向来尊重自然、热 爱自然,绵延5000多年的中华文明孕育着丰富的生态文 化。”中国古代“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生态理念 是中华传统海洋生态文明观的哲学基础,由此生发的敬 畏海洋、尊重海洋、保护海洋的传统生态意识与生态养护 智慧,渗透于海洋资源管理、海洋习俗与信仰、海洋文学 与民间艺术中,形成了海洋生态审美观念、海洋生态保护 观念、海洋生态和谐观念。古人“与天地共存,与万物共 生”的生态伦理意识,“以时禁发”“取予有节”的生态 资源保护意识,为构建人海和谐共生、海洋可持续发展的 现代海洋生态文明观提供了重要思想基础。新时代的海洋 生态文明建设需要继承传统、赓续力量,在全社会倡导人 海和谐理念,牢固树立海洋生态文明意识。一方面深入挖 掘整理中华优秀传统海洋生态文化资源,特别是能够体现 人海和谐相处的生态价值观、审美观与文化心理的重要成 果,从中汲取新时代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的动力和智慧;另 一方面在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框架下对中华优秀传统 海洋生态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以现代文明 理念、现代科技手段、现代传播方式弘扬海洋生态责任意 识、海洋生态价值意识、海洋生态发展意识、海洋生态协 调意识,使中华优秀传统海洋生态文化焕发新的生机和活 力。进一步营造亲海、知海、爱海、护海的社会氛围,搭 建面向公众的海洋环境保护交流平台,加强海洋科普教 育,让保护美丽海洋、共享碧海蓝天的意识内化于心,外 化于行。 开发与保护并重,创新海洋绿色发展路径 推进海洋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坚持开发与保护两手 抓。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建设现代化国家,走 美欧老路是走不通的”“走老路,去消耗资源,去污染 环境,难以为继”。我们要建设不同于西方模式的现代 化,就必须走生态优先、开发与保护并重的可持续发展 之路。应该看到,在西方现代化进程中,工业革命带来 生产力的极大解放,工业文明曾对物质财富的积累贡献 巨大,推动了人类物质文明空前发展。但随着人类改造 自然能力的提升,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对自然毫无底线 的掠夺和毁灭,征服自然、控制自然一度成为人与自然关 系的主流观念。我国在走上工业化道路之后,也曾由于采 取粗放式发展模式付出破坏资源环境的代价,沿海地区在 海洋经济走上发展快车道的同时,也面临着海洋环境污染 严重、海洋资源过度开发等重大问题。解决这些问题,必 须超越西方以资本为中心、物质主义膨胀、先污染后治 理的现代化发展道路,以经济社会发展的全面绿色转型为 引领,建设新时代的海洋生态文明,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 生的现代化。为此,一方面,强化海洋经济发展的红线设 定,统筹海洋资源开发与海洋生态保护问题,科学合理开 发利用海洋资源,走开发与保护并重、污染防治和生态修 复并举的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道路。另一方面,必须守正 创新,坚持绿色发展,创新海洋生态技术,大力发展海洋 环保新技术,发展海洋数字经济,积极探索推广低碳、循 环、可持续的海洋经济发展模式,并将海洋生态发展的红 利不断向绿色航运、海洋生态农业、海洋生态工业、海洋 生态旅游等产业转化,助推海洋产业实现转型升级,为海 洋经济发展提供强劲动能。 坚持陆海统筹,加强海洋生态环境治理 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建设海洋生态文明,必须依靠 制度和法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只有实行最严格的 制度、最严密的法治,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 障。”海洋生态环境问题表现在海洋,根源却在陆地。海 洋中80%的污染物都来自陆地,陆地的污染物入海总量已经 超过了海洋的承载能力。因此,我们要加快转变“重陆轻 海”“先污染后治理”的意识,在以下方面做出努力: 第一,统筹陆域与海域、海岸带和海岛、近海与远海 的开发建设,杜绝陆地污染物盲目排入海洋,避免海洋成 为“污水池”。构建陆海环境生态保护区,开展蓝色碳汇 行动,守护海洋生物休养生息的空间和底线,推进实施岸 线和滩涂湿地保护恢复、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安全 屏障建设等海洋生态保护工程。 第二,建立完善的海洋生态环境保护法律制度。随 着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以及对海洋资源需求的快速增 加,海洋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从国家到地方全面建立海洋 生态法治就显得更为重要。我国在1982年正式颁布海洋环 境保护法,之后签署并加入《联合国海洋公约》,标志着 我国海洋生态法制建设逐渐标准化和国际化。“制度的生 命力在于执行”,必须进一步加大海洋执法力度,严格海 洋执法监督,探索推行跨部门海洋综合执法,加强对海洋 生态重特大事故和重大违法违规案件的查办力度。 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深化海洋生态保护国际合作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人类居住的这个蓝色星 球,不是被海洋分割成了各个孤岛,而是被海洋连结成了 命运共同体,各国人民安危与共。”海洋命运共同体理念 的提出,体现了胸怀天下的宏大格局,从全新视角阐释了 人类与海洋和谐共生的关系,为解决全球海洋生态问题贡 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海洋是人类生态环境的重要组 成部分,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共同家园,海洋生态环境问题 是世界各国共同面对的难题,任何一个国家都无法置身事 外、独善其身。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加强海洋生态文明建 设已经成为国际社会的普遍共识。 中国作为负责任的大国,一是积极承担国际责任与义 务,深度参与全球海洋治理,发展蓝色伙伴关系,加强 与相关国家和地区在海洋资源开发、海洋生态修复、海 洋垃圾治理、海洋防灾减灾等方面的交流合作,提升我 国在全球海洋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引领力和话语权。二是 把握“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契机,积极融入联合 国“海洋十年”行动,深化与沿海国家在海洋环境监测和 保护、科学研究和海上搜救等领域的合作,加强海洋生物 多样性调查评价。三是参与建设“冰上丝绸之路”,统筹 推进南北极航道开发利用,开展极地地区的资源开发、基 础设施建设工作,加强旅游、科考等的全方位合作。四是 同相关国家加强沟通与合作,共同打击海盗和海上恐怖主 义,维护海上航行自由与通道安全,构建和平安宁的海洋 环境。 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让绿 色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底色 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是全面建设社会 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生态 环境保护大会上强调:“以高品质生态环境支撑高质量 发展,加快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新征程 上,我们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定不移 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让绿 色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底色。 绿色是生命的象征、大自然的底色,良好生态环境是 美好生活的基础、人民共同的期盼。绿色发展是顺应自 然、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发展,是用最少资源环境代 价取得最大经济社会效益的发展,是高质量、可持续的发 展。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的理念,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全 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生态文明制度 体系更加健全,污染防治攻坚向纵深推进,绿色、循环、 低碳发展迈出坚实步伐,生态文明建设从理论到实践都发 生了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我们的祖国天更蓝、 山更绿、水更清。同时要看到,当前,我国生态文明建设 仍处于压力叠加、负重前行的关键期,让绿色成为中国式 现代化的底色,还要付出艰辛努力。 推进绿色低碳科技自立自强。支持企业、高校、科研 机构等建立绿色技术创新项目孵化器、创新创业基地,以 企业和市场需求为导向开展绿色技术创新。围绕节能环 保、清洁生产、清洁能源等领域布局一批前瞻性、战略 性、颠覆性科技攻关项目,充分发挥国家科技成果转化 引导基金的作用,强化对创业投资等各类基金的引导,支 持绿色技术创新成果转化应用。加强对绿色技术研发应用 各流程各环节的支持和保障,为绿色技术创新营造良好环 境。发展具备大规模商业化应用条件的能源储存及转换技 术,提升新型能源转换效率。 完善绿色发展市场机制。注重发挥企业推动绿色发展 的积极性主动性,促进体制机制创新,加快推进产业结构 调整,提升企业绿色生产能力,推动企业绿色转型升级。 探索建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探索政府主导、企业 和社会各界参与、市场化运作、可持续的生态产品价值实 现路径,拓展“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双向转化的渠 道。加快建设完善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进一步健全排 污权、用能权、用水权、碳排放权等交易机制,降低交易 成本,提高运转效率,为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 长提供市场机制保障。 加快形成绿色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加大政府绿色采 购力度,扩大绿色产品采购范围,完善绿色产品标准,建 立绿色产品分类和评价标准。培育和激发企业社会责任 感,不断提升绿色产品和服务的质量水平,形成对消费者 的良性引导。加强绿色发展宣传力度,引导人们积极参与 节能减碳活动,践行绿色生产生活方式。提升绿色发展领 域公共服务水平,让人们共享绿色发展带来的生活品质提 升,激发人们参与绿色发展的自觉性与使命感。 深化绿色发展国际合作。生态环境治理是全球性问 题,我们要紧跟时代、放眼世界,加强与世界各国在绿色 低碳循环发展领域的政策沟通、技术交流、项目合作、人 才培训等,积极参与和引领全球气候治理,切实提高我国 推动全球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能力和水平。加强绿色标准 国际合作,积极引领和参与相关国际标准制定,推动落实 合格评定合作和互认机制,做好绿色贸易规则与进出口政 策的衔接工作。深化绿色“一带一路”合作,拓宽节能环 保、清洁能源等领域技术装备和服务合作。努力讲好中国 绿色发展故事,为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营造良 好外部环境。 坚定不移走人与自然和谐 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强调:“把 建设美丽中国摆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突出位置,推动 城乡人居环境明显改善、美丽中国建设取得显著成效,以 高品质生态环境支撑高质量发展,加快推进人与自然和 谐共生的现代化。”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以习近平同志 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历史眼光、系统思维、全球视野提出的 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充分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对 现代化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生态 观,对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增强 我国在全球环境治理体系中的话语权和影响力具有重要指 导意义。 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生态观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无 止境地向自然索取甚至破坏自然必然会遭到大自然的报 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道路,揭示了生态环境 保护和经济发展辩证统一、相辅相成的关系,丰富了中国 式现代化的科学内涵,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领导生态文明 建设和环境治理实践的科学总结,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最 新成果。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对马克思主义人与自然关系的新 认识。马克思指出,“人靠自然界生活”“人是自然界 的一部分”,人与自然是不可分割的一个有机整体。恩格 斯在《自然辩证法》中提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强 调人与自然关系的异化最终会带来灾难。习近平总书记指 出,“自然是生命之母,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既鲜 明强调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 念,又深刻阐明了人与自然的整体性、生态系统各要素间 的普遍联系性,超越了西方“人类中心主义”“生态中心 主义”等将人与自然割裂开来的思维方式,这是对马克思 主义生态唯物论、生态系统论的丰富和发展。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对中华优秀传统生态文化的新发 展。建设生态文明,需要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智 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藏着解决当代人类面临的难题的 重要启示,“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万物各 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等蕴含着天人合一、道法自 然的朴素理念,能够为当代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有益借鉴。 在现代化进程中,西方发达国家普遍走的是“先污染后治 理”的老路。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总结西方现代化进程的经 验教训,充分汲取中华传统生态智慧,正确把握我国生态 文明建设和环境治理的本土性特征和规律性,坚持人民至 上的根本立场,强调“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 念,保持战略定力,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来谋划 经济社会发展”,走出一条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新 道路。 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取得历史性成就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生 态文明建设摆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中的突出位置,纳 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和决心推动 生态文明建设发生了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的变化,美 丽中国建设迈出新的步伐。 切实践行“两山”理念,推动发展方式绿色转 型。“草木植成,国之富也。”良好生态本身蕴含着经 济社会价值。生态环境问题归根结底是发展方式和生活 方式问题。“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不仅是重要的发展 理念,也是推进现代化建设的重大原则。新时代以来,中 国坚守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积极践行绿色生产方式,优 化产业结构,减少过剩和落后产业,促进资源集约节约利 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创新绿色低碳关键技术,发 展绿色金融,探索生态资源资产化;积极稳妥推动碳达峰 碳中和,并将其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启动碳排放 权交易市场,出台“1+N”政策体系,努力走出了一条生态 优先、绿色低碳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持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促进生态持续向好。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人民群众对优美生态环 境的需要更加迫切,坚持“环境就是民生”的理念,聚焦 百姓身边的突出环境问题,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 卫战。中国从解决环境突出问题入手,统筹水资源、水环 境、水生态系统治理,推进美丽海湾建设、加强海洋环境 监管,实现水环境质量转折性变化;2022年地级及以上城 市PM2.5平均浓度为29微克/立方米,平均空气质量优良天 数比率达到了86.5%,成为世界上空气质量改善最快的国 家;持续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推动污染治理向乡 镇、农村延伸,极大改善了农村人居环境。 加快构建现代环境治理体系,提升治理能力现代化水 平。推动形成生态环境保护的强大合力,进一步健全现 代环境治理体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健全党委领导、 政府主导、企业主体、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的环境治 理体系”。党的十八大以来,环境法制建设、环境监管执 法、环境风险管理更加有力,建立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 制度,全面推行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制度和责任追 究制度,健全生态补偿制度,生态文明“四梁八柱”性质 的制度体系基本形成;依靠科技创新这一关键变量,破解 绿色发展难题,充分运用大数据、现代遥感等现代信息技 术手段构建环境问题发现机制,搭建国家生态环境科技成 果转化综合服务等创新平台,提升精准治污水平和效能。 为全球环境治理提供中国方案 生态文明建设关乎人类未来,建设绿色家园是人类的 共同梦想。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保护生态环境、应对气 候变化是全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中国始终秉承人类命 运共同体理念、积极参与全球环境和气候治理、深化对外 合作交流,充分发挥发展中大国的引领作用。 当今世界,人类命运与利益相互交织、紧密相连,牵 一发而动全身,任何一国都无法置身事外、独善其身。 人类命运共同体立足于生态环境的开放性、共享性,以人 与自然和谐相处为目标,中国明确倡导“国际社会应该携 手同行,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之路”,主张加快构筑尊 崇自然、绿色发展的生态体系,共建清洁美丽的世界。面 对生态危机与环境挑战,中国秉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 山”“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等绿色发展理 念,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的路径,从人与自 然生命共同体的高度出发,坚持用系统论的工作方法解决 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难题,为实现可持续发展、建设清洁 美丽世界提供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中国坚定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积极推动全球可持续 发展,同世界各国开展环保交流合作,彰显了环境治理 的大国担当。从思维、理念到经验、制度,中国已成为全 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通过发 起建立“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国际联盟、设立中国气候变 化南南合作基金、将实施绿色发展行动纳入中非“八大行 动”、在发展中国家启动低碳示范区等方式,帮助发展中 国家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共享中国生态红利。中国成功 举办《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认真履行 国际公约,主动承担同国情、发展阶段和能力相适应的环 境治理义务,以积极的姿态参与国际规则制定,敦促发达 国家承担历史性责任,兑现减排承诺,积极同各方开展应 对气候变化等领域合作,努力推动构建公平合理、合作共 赢的全球环境治理体系。 交出人民满意世界瞩目的“绿色答卷”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④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指引 下,我国持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推进发展方式 绿色低碳转型,极大改善了生态环境和生活质量,构筑了 更具韧性的生态安全屏障,生态文明建设从理论到实践都 发生了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美丽中国建设迈出 重大步伐。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成就举世瞩目,成为新 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的显 著标志。在近日召开的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习近平 总书记明确提出要“加快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 化”,催人奋进。 环境就是民生,蓝天也是幸福。生态文明建设彰显以 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为目标。新时代,我国持续推动污染防治提档升级,以最 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经过不懈努力,交 出了一份人民满意、世界瞩目的“绿色答卷”。空气质 量持续改善,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细颗粒物平均浓度实 现近10年来连续下降,可吸入颗粒物等主要污染物平均浓 度连续3年稳定达标,2022年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数比率首 次降低到1%以内,我国成为世界上空气质量改善最快的 国家。土壤环境质量总体保持稳定,实现了全国土壤环境 质量监测点位所有县(市、区)全覆盖,重点区域开展土 壤污染源头管控整治,土壤污染加速趋势得到有效遏制。 水环境质量稳中向好,全国水质优良断面比例接近发达国 家水平,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黑臭水体基本被消除,重点流 域、近岸海域水质总体保持改善趋势。通过开展系统性的 生态环境治理和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老百姓实实在 在地感受到了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 山”的发展理念深入人心,成为共识。 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生态文明建设体现人 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价值理念,推动构建人与自然的生命 共同体。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越来越多的人类活动不断 触及自然生态的边界和底线。要为自然守住安全边界和底 线,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格局。”生态环境并非单纯 的自然物,而是一个复合的生态系统,人类对生态环境的 保护其实也是在保护人类自身。通过一体化的生态保护和 修复来维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与稳定性,其实就是在构筑 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安全屏障。近年来,中央财政 年均投入约100亿元,在全国统筹布局开展实施山水林田湖 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形成了“三区四带”为主的 生态安全空间格局。2022年,我国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 保护和修复工程入选了联合国首批十大“世界生态恢复旗 舰项目”,获评“全世界最有希望、最具雄心、最鼓舞人 心的大尺度生态修复范例之一”。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 还草、三北防护林等重大工程深入推进,10年来全国累计 完成造林10.2亿亩,我国成为全球森林资源增长最快最多 的国家。防沙治沙取得实效,荒漠化土地面积近10年净减 少500万公顷,重点治理区域实现从“沙进人退”到“绿进 沙退”的历史性转变,我国提前完成了联合国提出的土地 退化零增长目标……通过全方位、有重点、多领域的生态 环境保护和修复工作,我国的社会—生态系统更具韧性和 活力,人地和谐、“诗意地栖居”成为现实。 道不远人,人无异国。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助力推动全 球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为全球生态环境治理注入新动 能。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建设生态文明关乎人类未来。 国际社会应该携手同行,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之路”。 近十年来,我国能源消费结构向清洁低碳转变,清洁能 源消费占比比10年前提升了至少11个百分点,煤炭消费占 比下降了超12个百分点,成为全球能耗强度降低最快的 国家之一。我国建成全球规模最大的碳市场和清洁发电体 系,水电、风电、太阳能发电、生物质发电装机均居世界 第一。绿色供给能力显著增强,新能源汽车产销量稳居全 球第一,绿色动力船舶的国际市场份额接近一半。因地制 宜推行生活垃圾分类,开展节约粮食、反对浪费以及反对 商品过度包装等行动,绿色生活方式成为风尚。在生态文 明领域,我国已实现由全球环境治理参与者到引领者的重 大转变。 蓝图已绘就,奋斗正当时。新征程上,全面推进美丽 中国建设、加快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历 史赋予我们的神圣使命和艰巨任务。让我们积极行动起 来,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做“绿水青山就 是金山银山”理念的积极传播者和模范践行者,共同绘就 美丽中国建设新画卷,为全球可持续发展持续贡献中国智 慧和中国力量。 牢记“国之大者” 筑牢北方生态安全屏障 ——内蒙古自治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调查与思考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尊重自然、顺应自然、 保护自然,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 求。”2023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 上强调,“把建设美丽中国摆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突 出位置,推动城乡人居环境明显改善、美丽中国建设取得 显著成效,以高品质生态环境支撑高质量发展”。这些重 要论述突出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地位,阐明生态文明建 设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协同性、融合性,为进一步加强生态 环境保护提供方向指引。 习近平总书记十分关心内蒙古各项事业发展,明确要 求把内蒙古建设成为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祖国北 疆安全稳定屏障、国家重要能源和战略资源基地、农畜产 品生产基地、我国向北开放重要桥头堡。2023年6月,习 近平总书记在内蒙古考察期间指出,“筑牢我国北方重要 生态安全屏障,是内蒙古必须牢记的‘国之大者’”,进 一步明确了内蒙古的重要战略定位。党的十八大以来,习 近平总书记先后三次到内蒙古考察调研,五次参加全国 人代会内蒙古代表团审议,多次强调生态环境保护。内 蒙古全区上下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深学笃用习 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全力打造北疆亮丽风景线,为全方 位建设模范自治区夯实生态基底。新时代以来,内蒙古 全区草原植被盖度和森林覆盖率分别由40.3%和20.8%提 高到45%和23%,荒漠化土地和沙化土地面积持续“双减 少”;城市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20.7平方米,高于全国平均 水平近40%;单位GDP用能下降4.1%、用水下降40.7%、用 地下降60%,绿色低碳发展迈出坚实步伐。内蒙古正以新姿 态、新形象、新风气奋进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用一串串 绿色音符,谱写北疆山河灵动之歌。 近日,中国社会科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思想研究中心调研组赴内蒙古就其生态环境保护修复和 污染治理情况进行调研,总结成功经验和创新模式,分析 现实问题及成因,探索解决问题的思路与举措。 追青逐绿,共绘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新画卷 内蒙古自觉扛起筑牢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的重 大政治责任,坚持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着力把祖 国北疆这道万里绿色长城构筑得更加牢固。 全面加强党对生态环境保护的领导。坚持党的领导是 完善现代环境治理体系的首要原则,也是推动生态文明建 设不断取得新成效的根本保证。地方各级党委和政府对本 行政区域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和生态环境质量负总责,积 极构建党委领导、政府主导、企业主体、社会组织和公 众共同参与的现代环境治理体系,切实把党中央关于生 态文明建设的决策部署落实到行动上。内蒙古明确建立自 治区、盟和设区的市、旗县、苏木乡镇四级河湖长组织体 系,嘎查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根据实际需要设立村级 河湖长,全区1.6万余名河长、湖长上岗履职,共同守护 河湖健康。自治区党委大力加强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设 计和组织领导,将生态修复和治理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 来抓,明确提出打响“北疆文化”品牌,努力做好生态安 全屏障建设各项工作。十余年来,内蒙古将生态文明建设 摆在压倒性位置,对重点沙漠实施锁边治理,让草原休养 生息,让兴安林海“挂斧停锯”,为额尔古纳湿地勘界定 标,让“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草原壮丽 富饶风光得以再现。自治区党委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 高度,以示范区创建为抓手,推动全域生态环境质量的改 善。截至2022年年底,内蒙古已有18个地区获得生态文明 建设示范区(示范市县)或“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 践创新基地命名。 坚定人民至上的生态文明建设根本立场。习近平总 书记指出:“生态环境是关系党的使命宗旨的重大政治 问题,也是关系民生的重大社会问题。”内蒙古始终坚 持人民至上的根本立场,尊重人民群众主体地位和首创 精神,以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满足人民 群众的美好生活需要为奋斗目标,聚焦人民群众反映突 出的生态环境问题,守护好蓝天、碧水、净土,书写生 态环境保护的亮丽答卷。2022年,全区环境空气质量、 优良水体比例均达到有监测记录以来最好水平,城市 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和地表水优良水体比例分别 为92.9%、76.9%,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生态环境质量的积 极变化。2023年4月,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印发《内蒙古 自治区绿色低碳发展国民教育体系建设工作方案》,倡导 绿色低碳生活方式,引导公众有序参与生态环境治理,推 动生态环境保护理念进一步落地生根。阿拉善盟大力推 广“企业+基地+科研+合作社+农牧民”的发展模式,已 带动超过3万名农牧民从事沙产业,人均年收入3万至5万 元,部分农牧民可达到10万至30万元,实现治沙与致富双 赢。 构建生态环境保护治理修复大格局。生态是统一的自 然系统,是相互依存、紧密联系的有机链条。内蒙古深入 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充分尊重生态系统的整体 性、系统性及其内在发展规律,将保护大草原、大森林、 大河湖、大湿地作为主要任务,统筹考虑自然生态各要素,强 化区域联防联治,注重从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开展生 态环境修复和治理,打造了生态环境大保护大治理大修复 模式。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两级政府持续推进乌梁 素海流域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修复,通过点源、面 源、内源协同防治以及实施生态补水来推动流域水质的不 断改善。2019年4月启动“乌梁素海流域山水林田湖草生 态保护修复国家试点工程”,实施乌兰布和沙漠治理、乌 拉山南北麓林草生态修复、矿山地质环境综合治理、乌梁 素海海堤综合整治等多项子工程,使塞外明珠重焕光彩。 内蒙古持续加强黄河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统筹抓好植 树种草、水土保持、污染治理、淤地坝建设管理等各项任 务落实,保卫黄河“几字弯”生态安全。经过多年生态治 理,巴彦淖尔市磴口县让乌兰布和210万亩沙漠变成“绿 洲”,乌海市为甘德尔山西麓(原白独贵湾)近20平方公 里的风积流动沙地披上“绿装”,共同为守护黄河安澜贡 献力量。 统筹推进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高质量发展和高 水平保护是相辅相成、协同共进的关系,坚持高质量发 展可以为高水平保护提供更加坚实的物质基础,而高水 平保护可以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聚集新优势。内 蒙古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 理念,立足本地区的发展现状、资源禀赋,进一步完善 功能定位、开放定位和产业定位,实施“科技兴蒙”战 略,着力构建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体系,以有效解决经济发 展与环境保护的阶段性矛盾冲突,积极探索发展和保护协 同共生的新路径。在杭锦旗库布其沙漠腹地,蒙西基地库 布其200万千瓦光伏治沙项目在这里铺设,“板上发电、 板下种植、板间养殖、治沙改土、带动乡村振兴”的立体 生态光伏治沙模式在这里开展,沙海变绿洲,黄沙变黄金 的故事正在上演。在伊金霍洛旗,全球首个零碳产业园在 这里落户,“风光储氢”绿色能源供应体系加速前进,为 传统能源城市向现代生态城市的转型提供有力支撑。在兴 安盟,乌兰浩特钢铁有限责任公司扎实开展“双控”工 作,对现有装备进行升级改造,建成了内蒙古自治区首 个“干式超净+”超低排放环保改造和中水利用项目,实现 了废水“零排放”,走出老牌钢厂涅槃重生之路。 积极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建立健全生态产 品价值实现机制,是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 念的现实路径,对促进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具有 至关重要的意义。内蒙古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 署,围绕生态产品监测和价值核算机制、生态产品市场 交易体系、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保障机制等方面作出积极 探索。2022年,内蒙古自治区发布《关于建立健全生态 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的实施方案》,着力完善生态产品价值 实现政策制度,打通“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双向转 化通道及实现路径,计划在呼伦贝尔市、兴安盟、锡林郭 勒盟、鄂尔多斯市、阿拉善盟和阿尔山市等地开展生态产 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2022年3月,兴安盟率先发布内蒙古 首份盟市级生态产品总值(GEP)核算成果,2020年GEP总值 为4718.7亿元,单位面积GEP为855.9万元/平方公里,人 均GEP为33.3万元/人。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率先在国有林区 开展碳汇项目开发交易,累计实现碳汇产品销售约3516万 元。 优化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守住自然生态安全边 界。国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空间载体,优化国土空间开 发保护格局对于维护生态安全、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 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内蒙古立足东、中、西各盟 市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聚焦人口、经济、资源、环境的 空间失衡问题,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国土 空间布局,着力筑牢安全韧性生态空间、构建绿色高效农 牧空间、塑造多元宜居城镇空间。目前,呼包鄂乌一体化 发展正在加速推进,集中集聚集约集群的发展思路日益凸 显,城镇生态承载力不断提升,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 力。河套灌区正在全面开展控肥、控药、控水、控膜“四 控”行动,加快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2022年,内蒙古“三 区三线”划定成果通过自然资源部审核启用,将全区超过 一半的国土面积划入生态保护红线、72%的国土面积划入生 态空间,为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提供空间和要素 保障。2023年4月,锡林郭勒盟和呼伦贝尔市分别有2.2亿亩 和9300多万亩的草原陆续进入春季休牧,当地政府对实施 休牧的牧户发放草场补贴,游牧民族与自然和谐共存的法 则得以传承和延续。从额尔古纳的“魔法信使”雪鸮、乌 兰察布的松涛林海,到锡林郭勒的“稀树草原”,白云游 曳、绿草浮动、繁花掩映、湖泊镶嵌、牧人策马,绘就出 一幅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美景。 压力叠加、负重前行,生态环境保护任务依然艰巨 尽管内蒙古生态环境治理成果显著,但是生态环境保 护面临的形势依然严峻,生态环境依然比较脆弱,生态文明 建设成果尚不稳固,稍有松懈就有可能出现反复。“逆水 行舟用力撑,一篙松劲退千寻”。调研组通过召开座谈会、 实地考察等方式,认真了解内蒙古推动绿色发展的具体情 况,深入分析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生态屏障防护功能本底较为脆弱。生态系统的本底状 况指向地理环境、气候条件、自然资源等方面的先天禀 赋,对生态承载力、文明兴衰演替都具有极其重要的影 响。内蒙古大部分地区处于干旱、半干旱区,生态系统具 有脆弱性和不稳定性,水土流失和土地沙化的威胁仍然存 在,全区还有2亿亩沙化土地待治理,荒漠化防治和防沙治 沙工作形势依然严峻。已治理的沙化土地林草植被尚处于 恢复阶段,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都比较弱,当遭 遇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干扰时,极易反弹、丧失平衡。 自然资源的空间分布不均衡。内蒙古东西跨度大,生 产要素分散,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各类资源的集约节 约高效利用。全区水资源总体匮乏,总量仅占全国总量 的1.9%,且时空分布不平衡,尤其是中西部大部分地区有 效降水不足,影响防沙治沙的效率和质量。如何突破制约 生态文明建设的水资源“供需瓶颈”问题,是内蒙古当前和 今后一个时期的重大任务。同时,各盟市之间资源禀赋差 异较大,呼包鄂乌作为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火车头”,矿 产资源比较丰富,科技创新资源相对集中,另外一些地区 则因为自然资源、能源资源、科技资源等方面的约束,影 响了经济发展的速度和规模,进而限制了绿色基础设施的 更新和绿色技术的自主创新,对林草生态修复工作产生一 定影响。 促进绿色低碳发展任务艰巨复杂。实现绿色发展,涉 及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等的革命性变革,需 要稳扎稳打、久久为功。内蒙古作为国家重要能源和战略 资源基地,为保障国家的能源安全作出了巨大贡献。全区 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但要从根本上解决结构 性问题,还需要坚持全国一盘棋、优势互补、全面发力。 内蒙古资源型产业体量较大,煤炭消费比重偏高,钢铁、 有色金属、化工、建材等高耗能行业的转型面临资金、技 术、成本等多重挑战,快速转型难度较大。绿色产业链布 局需要进一步完善,绿色技术创新能力有待提升,高端技 术人才比较短缺,产业结构需要进一步转型升级。农业用 水比例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近10个百分点,用水结构需要 进一步优化,用水效率需要进一步提升。内蒙古积极推进 人畜分离、舍饲养殖、厕所革命以及生活污水垃圾治理等 工作,但居住分散、投资扩大、饲养成本增加等问题依然 突出,促进生活方式的生态化转向任重道远。 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的压力较大。习近平总书 记在主持召开加强荒漠化综合防治和推进“三北”等重点 生态工程建设座谈会时强调,全力打好黄河“几字弯”攻 坚战,全力打好科尔沁、浑善达克两大沙地歼灭战,全 力打好河西走廊-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阻击战。在这三 大标志性战役中,内蒙古所要承担的战略任务是比较艰 巨的,如何肩负起历史使命,还需要付出更大努力。在 生态修复实践中,大致按照以水为定、先易后难的思路 进行,而剩余的空间多为立地条件差、分布细碎零散之 地,治理难度更大,制约生态环境保护的重点问题难点问 题亟待破解。此外,草原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较弱,容 易因为干扰而出现反复,还需要长期的维护和管理。 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有待完善。生态环境的历史欠账较 多、生态环境治理的现实任务比较艰巨,而生态环境治 理的投入仍然不足、渠道比较单一,相应的市场化投融资 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尽管生态文明建设的顶层设计不断 完善,但是生态环境治理的统筹协调机制、联防联控机制 还需要进一步落实落细,相关配套政策需要进一步补充完 善。目前,发展林业碳汇作为应对全球气候变暖的重要举 措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但是草原碳汇并未得到同等 重视,涉及的制度技术条件较为复杂,在固碳速率、碳汇 计量等方面还存在不确定性。内蒙古作为草原大省,要充 分发挥草原碳汇价值,在推动标准化建设方面需要进一步 突破。 把祖国北疆这道万里绿色屏障构筑得更加牢固 在全党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之际,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内蒙古考察并 发表重要讲话,为内蒙古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根本遵 循。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全区正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 记和党中央为内蒙古确定的战略定位和行动纲领,自觉承 担起美丽中国建设的政治责任,奋力书写人与自然和谐共 生现代化新篇章。 进一步强化党的领导的政治优势,保持生态文明建设 的战略定力。党的领导是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不断取得胜利 的根本保证,党的领导核心作用主要体现在党总揽全局、 协调各方。坚持和加强党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全面领导,就 要深刻领悟“国之大者”,从思想、法律、体制、组织、 作风上全面发力,以更高标准、更严要求、更实举措做 好生态文明建设工作。不断提高党领导生态文明建设的能 力和水平,科学研判防沙治沙面临的困难和挑战,加强顶 层设计和战略谋划,承担好治理荒漠化主战场、防御沙尘 暴主防线的战略角色,全力打好新时代“三北”工程三大 标志性战役。坚持以政治建设为统领,以示范区建设为抓 手,将民族团结进步与生态文明建设更紧密地结合起来。 以党建统领生态智治,强化数据共享、资源整合、智慧监 管,着力提升国土空间治理和管控的精细化、精准化,全 力构建包含草原、森林、河流、湖泊、湿地、沙漠、沙地 于一体的全域生态安全格局。全面落实生态环境保护“党 政同责、一岗双责”,推动形成生态环境保护治理新格 局,着力将党的领导的制度优势转化为生态环境治理效 能。 彰显制度优势,坚持和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制度 具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只有实行最严格 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 障。不断完善落实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制,明确牵头部门、 责任部门、配合部门关于生态环境保护具体事项的具体职 责,加强正面清单管理体系建设,确保知责负责、守责尽 责。严格落实生态保护红线制度,全面深化河湖长制、林 草长制建设,构建多维度立体化巡逻防控体系,严格禁止 乱采滥挖、非法开采矿产资源,严格管控地下水开采,严 厉打击破坏林草资源违法犯罪行为,守护好生态保护红 线成果。严格落实草畜平衡和禁牧休牧制度,正确处理自 然恢复和人工修复的关系,全面推动差异化执法监管,大 力推进退化草原综合治理,着力提升草原生态系统质量 和稳定性。系统推进生态环境保护领域地方立法,坚持自 主创新和国际合作相结合,推动建立内蒙古草原碳汇标准 体系,创新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进一步深化生态保护 补偿制度改革,聚焦森林、草原、耕地、河湖等重要生态 环境要素,科学评定生态保护成本,坚持分类补偿与综合 补偿统筹兼顾、纵向补偿与横向补偿协调推进,做好各类 型、各层级生态保护补偿政策的平稳有序衔接,不断提高 生态补偿的科学性和精准性。 发挥力量协同的行动优势,提高生态环境的治理效 能。生态文明建设与每个人息息相关,每一个人都应成为 绿色低碳生活的践行者、倡导者和传播者。为此,应当坚 持多元共治,进一步明晰政府、企业、社会团体、公众等 各类主体权责,逐步建立健全环境治理的领导责任体系、 企业责任体系、全民行动体系、监管体系、市场体系、 信用体系、法律法规政策体系,着力形成生态环境保护 社会共治大格局,力争达到同频共振、同向发力的效果。 政府层面,应从解决突出生态环境问题入手,更加深入 地贯彻执行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 的决策部署,统筹做好监管执法、市场规范、资金安排、 宣传教育等工作。企业层面,落实企业环境治理责任制度 建设,强化经营者主体责任,激发降碳减污内生动力,不 断推进科学技术创新、设备升级、模式优化,提高绿色产 品的供给能力。社会层面,完善社会资本的参与模式和回 报机制,鼓励和支持社会资本参与生态保护修复项目,探 索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新模式,以拓宽资金来源、带动 生态就业;强化社会监督,发挥各类社会团体的桥梁纽带 作用,营造浓厚的节能环保氛围。公众层面,不断提高 公民生态文明意识和践行能力,让节能环保成为态度和习 惯,让绿色低碳成为生活新时尚。 构筑绿色发展低碳发展的竞争优势,促进经济社会发 展全面绿色转型。环境污染物和碳排放高度同根同源,要 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必须以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 增长为主要着力点,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 立足本地资源禀赋特点,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将生 态要素转化为生产要素、生态财富转化为物质财富,把资 源禀赋和空间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加快构建体现内蒙古 特色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更加自觉地推动发展与保护 协同共进。统筹能源安全和减污降碳,加快规划建设新型 能源体系,大力提高非化石能源的供给规模和质量,做大 做强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链,切实提升新能源利用水平。 以科技创新、制度创新和模式创新为驱动,以工业集中区、 农业产业带、畜牧产业带等区域为主战场,以煤炭、冶 金、化工、装备制造、农畜产品加工、生物医药等重点行 业为突破口,全力破解绿色技术难题和技术壁垒,逐步深 化新旧动能转换,加快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产业结 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空间格局。加快建立健全以产 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为主体的生态经济体系,加快传统 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升级改造,大力培育绿色、 循环、低碳的新兴战略产业,全面推行绿色规划、绿色设 计、绿色制造、绿色建造、绿色运营,引导全产业链绿色 低碳转型。 厚植生态文化优势,涵养绿色文明新风尚。生态文化 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和灵魂,是引领绿色发展的先导 和引擎。加快建立健全以生态价值观念为准则的生态文 化体系,深刻把握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核心要义,全面 理解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内在要求,科学凝 练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精神内核。通过加强对少数 民族生态文化的挖掘和保护,推动多元文化融合发展,培 育具有独特精神气韵的生态文化。大力发展生态文化产 业,积极推进生态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打造地域生态文化 景观,建设高品质文化旅游带,推进生态文化事业和生态 旅游产业的协调发展。积极推进生态文明教育,增强民众 的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营造爱护生态环境的 良好风气。 美丽中国建设的四个重大转变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关系中华 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开展了一系列开创性工作,决 心之大、力度之大、成效之大前所未有,生态文明建设从 理论到实践都发生了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美丽 中国建设迈出重大步伐,实现了四个重大转变。 实现了由重点整治到系统治理的重大转变 生态是统一的自然系统,是相互依存、紧密联系的有 机链条,必须坚持统筹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坚持减污降 碳协同增效,是配合构建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 系,大力推动产业结构、能源结构、运输结构、城市环境 治理结构转型升级,建立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大力培 育绿色环保产业的必然要求。10年来,我国以年均3%的 能源消费增速支撑了年均6%以上的经济增长,可再生能 源开发利用规模、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居世界第一,绿色成 为高质量发展鲜明底色。一方面,从大气污染治理向系统 治理、源头治理,细颗粒物和臭氧协同,推进挥发性有机 物、氮氧化物协同减排转变。全国重点城市PM2.5浓度下 降57%,地级及以上城市PM2.5平均浓度2020年至2022年 连续3年,都降到世卫组织所确定的35微克/立方米第一阶 段过渡值以下,我国成为全球大气质量改善速度最快的国 家。另一方面,从水污染防治向推进水资源、水环境、水 生态统筹治理转变。我国实现了地表水优良水质断面比例 提高23.8个百分点,已接近发达国家水平。此外,长江干流 连续3年全线达到Ⅱ类水质,黄河干流首次全线达到Ⅱ类水 质,全国近岸海域水质优良比例提高17.6个百分点,地级及 以上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基本消除。同时,实现了从区域 单打独斗到区域协同治理转变,实现了黄河、长江流域以 及秦岭、三江源、黄土高原、东北地区、京津冀地区、毛 乌素沙地等重点区域生态环境问题向生态环境体制机制全 覆盖转变。 实现由被动应对到主动作为的重大转变 生态文明建设,观念的转变是前提,也是最根本、最 深刻的。2018年3月生态环境部组建,标志着我国生态环 境保护管理体制的又一次深刻变革,是生态文明建设中 一项重要的顶层设计。在机制方面,生态环境部整合组 建生态环境保护综合执法队伍,实行省以下生态环境机 构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制度,按流域海域设立生态环 境监管机构,全面完成国家和省级环境质量监测事权上 收,基本建成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同时,圆满完成两轮中 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任务,解决了一大批突出生态环境问 题。比如,长江岸线保护、洞庭湖非法矮围整治、祁连山 生态修复、秦岭违建别墅整治等问题整改取得明显成效。 此外,一方面,制定出台改革文件40余件,建立并深入实 施排污许可、生态保护补偿、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等制度。 另一方面,制定修订30余部生态环境保护相关法律和行 政法规,制定实施《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工作规定》等 专项党内法规。在实践中,一系列越织越密的制度体系为 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可靠保障。一是推动健全生态监管制 度,实施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连续5年 开展“绿盾”自然保护地强化监督。二是严格执行全国自 然保护地面积占全国陆域国土面积的18%,陆域生态保护红 线面积占陆域国土面积比例超过30%。同时,300多种珍稀 濒危野生动植物野外种群数量稳中有升。三是生态环境立 法和督察执法不断加强。积极推进黄河保护法、黑土地保 护法,海洋环境保护法、青藏高原生态保护法、国家公园 法等法律的制定与修订。 实现由全球环境治理参与者到引领者的重大转变 10年来,中国成为全球气候治理进程的重要参与者、 贡献者和引领者,发挥了重要的、积极的、建设性的 作用。一方面,引领全球气候治理进程,推动《巴黎协 定》达成、签署、生效和实施,宣布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愿 景,成功召开 COP15(《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 约方大会)并推动达成“框架”,成为全球生物多样性治 理的新里程碑,彰显负责任大国形象。另一方面,倡导建 立“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国际联盟和“一带一路”生态环 保大数据服务平台,帮助沿线国家提高生态环境治理水 平。同时,实施国家适应气候变化战略。持续深化应对气 候变化南南合作,累计安排资金超过12亿元人民币。10年 来,我国二氧化碳排放强度下降35%左右,超额完成向国际 社会承诺的目标。我国已成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参 与者、贡献者、引领者。 实现由实践探索到科学理论指导的重大转变 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精辟概括 了“四个重大转变”,强调“不断深化对生态文明建设 规律的认识,形成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思 想,实现由实践探索到科学理论指导的重大转变”。10年 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大力推动生态文明理 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 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 合,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新要求,系统形成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科学指导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 实践中,其科学性和真理性得到了充分检验、人民性和实 践性得到了充分贯彻、开放性和时代性得到了充分彰显。 同时,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系统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 生态文明、怎样建设生态文明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把 我们党对生态文明建设规律的认识提升到新高度。正是因 为有了科学理论指导,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成就举世瞩 目,成为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 性变革的显著标志。 美丽中国建设的战略地位和世界意义 美丽中国建设,凸显中国共产党人的坚定政治信念 “美丽中国”是一个具有中国传统文化内涵的时代语 汇,是古往今来的贯通,是政治与文化的结合。中国自古 就有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思想观念与价值传统,中华优秀 传统文化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关系,并倡导对自然界 的敬畏和保护。无论是《尚书》中的“天人合一”,《庄 子》中的“齐物”思想,还是《礼记·礼运》中的“大 同”理念等,都在强调人类与自然界的相互依存关系和 平衡发展。此外,如《诗经》中的山水田园诗歌、明代山 水画派作品等,也都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可 以说,美丽中国梦是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脉上发展起 来的,其强调保护生态环境、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 念,体现了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同时,美丽中国梦 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其汲取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中的和谐思维、中庸思想,将之创造性转化为当代中国人 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伟大实践,在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中发挥 着重要作用。 美丽中国建设,集中反映了中国共产党人维护国家形 象和民族文化的历史责任感。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 的精神血脉,美丽中国建设体现了从诗意栖居梦想到美 丽中国现实的升华,实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 化与创新性发展,对于塑造国家认同感、增强民族凝聚力 具有重要意义。美丽中国梦内在蕴含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根脉,通过保护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倡民族自信 和文化自信,强调了民族文化的自信与传承。这也符合中 国共产党人推崇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观,并弘扬了 民族精神风貌。同时,美丽中国梦也倡导多元文化的共存 与交流,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理解、尊重和包容,有助于 构建一个和谐、多元且互鉴的世界文明。一个拥有优美自 然环境、灿烂文化遗产和稳定社会生活的国家,吸引力更 强,更能赢得国际社会的尊重和认可。在此意义上,美丽 中国梦提升了国家的形象和文化软实力,有助于增加国家 的国际声誉,提升国际竞争力,推动国家经济、文化等全 面发展。 美丽中国建设,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以人民为中心的 政治责任。当前,我国生态环境保护结构性、根源性、 趋势性压力尚未根本缓解,生态环境稳中向好的基础还 不稳固,生态环境质量同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盼相 比,还存在一定差距。美丽中国建设正是反映了中国共 产党人注重生态保护、绿色发展,改善人民生活环境和 生活质量,维护社会稳定和提升民生福祉的责任与担当。 同时,美丽中国作为民之所向构筑了一个最广泛的同心 圆,梦想实现的过程就是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 现绿色低碳发展,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实现人与自然 和谐共生的过程。也是在此意义上,美丽中国建设顺应了 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民至 上的政治属性,凸显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坚定政治信念。 美丽中国建设,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国家发展战略 建设美丽中国,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 要目标。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从党 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高度,系统部署了全面推进美丽中 国建设的战略任务和重大举措,强调“把建设美丽中国摆 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突出位置”。改革开放以来,坚 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为党和国家不断思考的重 大课题,也是我们党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党的二十大 提出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其中之一就是明确强调中 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同时明确未来 在经济发展、区域协调和生态治理等方面的重要要求。 美丽中国建设,要求在推动经济发展的同时,注重环 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建设不是片面强调生 态良好的绿水青山,而是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的辩证统 一,集中反映的是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协调一致。 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期间,对“八八战略”作出了系 统部署,“八八战略”的实施让绿色浙江逐步实现,也让 绿色中国从概念成为现实。从中可以看出,通过合理规划 和科学管理,可以实现经济增长与资源利用的协调,减少 对环境的负面影响,进而推动可持续发展。美丽中国既是 绿色答卷也是绿色蓝图。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以高品质 生态环境支撑高质量发展,加快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 现代化。”美丽中国建设通过推进绿色产业、节能减排和 资源循环利用等举措,可以实现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的双 赢,促进可持续发展,为子孙后代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和 可持续的社会发展,也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建设 指明了方向。 美丽中国建设,还体现在区域协调与统筹城乡发展 上。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三农”问题是摆在国家发展 面前的重要问题。农村地区是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组 成,美丽中国建设的成功需要农村地区的积极参与。美丽 中国梦强调城乡协调发展,改善农村地区基础设施和公共 服务,缩小城乡差距。以“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为 例,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期间,亲自谋划、亲自 部署、亲自推动的一项重大决策。如今“千万工程”实施 已有二十年,通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农民群众拥有 良好生产生活环境,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增强了获得感、 幸福感和安全感。从实际效果看,不仅带来了生态环境和 农村整体面貌的深刻变化,也带来了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历 史转变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显著提升,成为农业农村现代化 的有力抓手和重要动力,既是“惠民工程”,也是“生态 工程”。可以说,美丽乡村与美丽中国相互依存,共同推 动着社会可持续发展。 美丽中国建设,引领世界生态文明建设的绿色潮流 美丽中国建设反映的是中国在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 护方面所体现的国际责任与大国担当。由于现代化进程 中带来的人与自然关系失衡,以及工业化导致的严重生 态问题,如气候变化、环境污染、资源短缺等,如何实 现人类永续发展,成为全球社会的共同关切。美丽中国 之美,首先在于生态环境的改善,对此,习近平总书记 深刻指出,“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 幸福。”美丽中国建设统筹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发 展,坚持不懈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特别是新时代十年我 国生态文明建设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在实现人与自然和 谐共生方面做出了积极探索,也积累了宝贵经验。作为最 大发展中国家,中国在全球生态治理中扮演重要角色,也 正因为美丽中国建设坚持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所以 能够为其他国家解决现代化进程中的人与自然关系失衡 问题提供借鉴与经验。当前,人类社会发展处在新的历史 方位上,亟须共同应对生态环境对人类社会发展带来的挑 战,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之路,美丽中国建设也因此展 现出更重要的世界意义。 从价值维度看,美丽中国建设和全球生态绿色环保 浪潮有着共同的价值取向,都致力于保护和改善生态环 境,推动可持续发展,减少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利用和环境 破坏,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可持续发展是人类社会发 展中应当优先追求的目标,也是超越社会制度差异的普遍 共识。美丽中国建设强调个人自由与社会责任的平衡,主 张在保护自然环境过程中,既要尊重个人自由和选择,也 要承担起对环境的社会责任。这与当前全球绿色低碳发展 浪潮相呼应,共同关注在环境保护中如何平衡个人自由和 社会责任的问题。正基于此,美丽中国建设的实践和成果 可以作为全球范围内绿色环保浪潮的示范和推动力。 从生态正义和社会公平的角度看,美丽中国建设顺应 世界发展合作共赢的历史主流,有助于超越狭隘的民族主 义,实现跨越国界的合作和共同发展。“孤举者难起,众 行者易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类面临的所有全 球性问题,任何一国想单打独斗都无法解决,必须开展 全球行动、全球应对、全球合作。”全球行动意味着各国 必须团结协作,制定并执行针对这些问题的具体计划和政 策。通过美丽中国建设,中国同世界各国一道共同制定环 境保护政策,在发展过程中充分考虑环境问题,积极构建 循环经济、绿色经济等模式,制定长期、全面的全球环境 保护政策和目标,确保在实现经济发展的同时,减少对环 境的负面影响,共同应对气候变化和生态危机等全球性问 题,实现全人类的福祉和可持续发展。新时代十年,中国 生态文明建设从理论到实践发生了历史性、转折性、全局 性变化,美丽中国建设迈出重大步伐。国际人士认为,中 国坚定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发展之路,绿色日益成为中 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鲜明底色,彰显了积极参与全球 环境治理的大国担当,对于全球范围的生态系统健康和气 候变化应对具有重要意义。 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在首个全国生态日到来之际,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 指示强调,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 本大计,是关系党的使命宗旨的重大政治问题,是关系 民生福祉的重大社会问题。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 家新征程上,要保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定力,注重 同步推进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以“双碳”工作为引 领,推动能耗双控逐步转向碳排放双控,持续推进生产方 式和生活方式绿色低碳转型,加快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的现代化,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新时代新征程,要深 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把建设美丽中国摆在强 国建设、民族复兴的突出位置,以高品质生态环境支撑高 质量发展,加快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让绿色 成为美丽中国最鲜明、最厚重、最牢靠的底色。 良好生态环境是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基础 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根基,绿色生态是最大 财富、最大优势、最大品牌。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 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全面加强对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 环境保护的领导,提出良好生态环境是实现中华民族永续 发展的内在要求,是增进民生福祉的优先领域,是建设美 丽中国的重要基础。党的十八大作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 建设”的战略部署,首次明确“美丽中国”是生态文明建 设的总体目标。党的十九大提出到二○三五年,生态环境 根本好转,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并将“美丽”写入社 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2021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主 持会议时强调,以高水平保护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 质生活,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党的二 十大报告指出,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因此,要牢牢把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时代逻辑、理论逻 辑、历史逻辑、现实逻辑,将资源的有限性与发展的无限 性结合起来,做好治山理水、显山露水的文章,把生态文 明建设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和全过程,形成人与自然 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 保护好生态环境,生态价值可以增值。绿水青山既是 自然财富、生态财富,又是社会财富、经济财富。习近 平总书记指出,“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自然价值和增值 自然资本,就是保护经济社会发展潜力和后劲,使绿水青 山持续发挥生态效益和经济社会效益。”绿色发展模式坚 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价值观,强调增量而不损伤存 量,注重发展而不破坏平衡,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 美生态环境需要。 加快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 绿色发展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旨在解决好人 与自然和谐共生问题。绿色发展是对资源高效利用、对 环境全面保护的发展,是统筹兼顾、全面协调的发展。 绿色发展更加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更加提倡生态 平等,更加尊重和保障生命。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 定推进绿色发展,推动自然资本大量增值,让良好生态环 境成为人民生活的增长点、成为展现我国良好形象的发力 点。”推动绿色发展是提高生态文明水平的主要途径,是 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手段,是关系人民福祉、关系民族未 来的大计。当前,面向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需要,绿 色发展理念正逐步深入人心,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正 逐步形成,必须努力在理想和现实间保持张力,在人与自 然间实现共生,在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间促进和谐,实现 经济发展、社会公平、生态优美。 生态环境问题归根到底是经济发展方式问题。推动 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促进绿色生产和绿色消 费,是发展观的一场深刻革命,是新时代我国经济社会 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从根本上改善生态环境状况,必 须加快生产方式绿色转型,摒弃“人类中心主义”的工 业文明价值观念,改变过多依赖增加物质资源消耗、过多 依赖规模粗放扩张、过多依赖高能耗高排放产业的传统发 展模式,对“大量生产、大量消耗、大量排放”的生产模 式进行生态化改造,加快形成资源、生产、消费等要素相 匹配相适应的绿色发展方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 强调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就是要坚持节约 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 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 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为人民创造良好的 生产生活环境。”建设美丽中国,需要以人民对天蓝、地 绿、水清等美好生态环境的需求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平 衡好发展与保护的关系,处理好索取与投入的关系,协调 好利用和修复的关系,统筹好生产、生活、生态的空间布 局,实现美丽中国建设的“最大公约数”。 持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和生态文明建设持久战 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是关系十四亿多中国人民切身利 益的大事,也是建设美丽中国的必然选择。坚持精准治 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打好蓝天保卫战、碧水保卫 战、净土保卫战,必须尊重规律,坚持底线思维,既要 打攻坚战,也要打持久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 生态环境保护结构性、根源性、趋势性压力尚未根本缓 解”“要持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我国多年形 成的产业结构具有高能耗、高碳排放、高污染的特征,新 时代以来,《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生 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 核办法》《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办法(试 行)》等文件的出台,着力在治气、净水、增绿、护蓝上 下功夫,对生态环境损害行为“零容忍”,缓解了经济发 展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推动构建科技含量高、资源消 耗低、环境污染少、持续能力强的产业结构,实现经济社 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有机统一。 持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和生态文明建设持久 战,需要在以下几方面下功夫:一是保持力度。着力打好 重污染天气消除攻坚战,加大重点区域、重点行业结构调 整和污染治理力度。着力打好臭氧污染防治攻坚战,大力 推进挥发性有机物和氮氧化物协同减排。二是延伸深度。 高度重视海洋生态文明建设,把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纳入 海洋开发总布局之中,坚持开发和保护并重、污染防治和 生态修复并举,科学合理开发利用海洋资源,维护海洋自 然再生产能力。三是拓展广度。稳步推进“无废城市”建 设,健全“无废城市”建设相关制度、技术、市场、监 管体系,推进城市固体废物精细化管理。加快补齐医疗废 物、危险废物收集处理设施方面短板,强化地下水污染协 同防治。 打好健全美丽中国建设保障体系组合拳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已进入加快绿色化、低碳化的高质 量发展阶段,生态文明建设仍处于压力叠加、负重前行 的关键期。我国总体上仍然是一个缺林少绿、生态脆弱 的国家。因此,为建设美丽中国,要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 革,坚持走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之路,实行最严格的 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努力推进全要素参与、全链条构建、 全过程监管,不断凸显生态环境在群众生活幸福指数中的 地位。 强化法治保障,实施最严格的地上地下、陆海统筹、 区域联动的生态环境治理制度,健全源头预防、过程控 制、损害赔偿、责任追究的生态环境保护体系。习近平总 书记指出,“只有实行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才 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两个最严”是要在 制度和法治上坚决遏制生态环境持续恶化的趋势,把生态 文明建设纳入制度化、法治化轨道,让制度成为刚性的约 束,让法治成为不可触碰的高压线。 完善绿色低碳发展经济政策,强化财政支持、税收政 策支持、金融支持、价格政策支持。大力发展节能环保产 业,规范节能环保市场发展,多渠道引导社会资金投入。 强化绿色金融体系的顶层设计,加强对碳金融理论和实践 的研究,尽快构建和完善我国的碳交易市场;加强绿色信 贷、绿色债券、绿色保险等保障建设,创新绿色金融产品 和服务;鼓励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实施生态环境治理和 保护;积极开展绿色金融领域的国际合作。 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生态文明建设是 系统工程,需要综合运用行政、市场、法治、科技等多种 手段。要将生态环境成本纳入经济运行成本,积极探索推 广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路径,探索政府主导、企业 和社会各界参与、市场化运作、可持续的生态产品价值实 现路径。 加强科技支撑,深化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应用,构建 美丽中国数字化治理体系,建设绿色智慧的数字生态文 明。狠抓绿色低碳技术攻关,加快先进适用技术研发和 推广应用。数字技术的扩散和广泛使用,在使人类获得 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同时,也能够最大限度获得生态效 益,从而提升人类发展的空间和维度。 实行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度。生态问责是生 态文明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加快生态文明建设、推 进绿色发展的重要方式。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对那些不 顾生态环境盲目决策、造成严重后果的人,必须追究其责 任,而且应该终身追责。”2015年5月,《关于加快推进生 态文明建设的意见》正式发布,明确建立领导干部任期生 态文明建设责任制。2015年8月,《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 损害责任追究办法(试行)》发布,指出党政领导干部生 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坚持依法依规、客观公正、科学认 定、权责一致、终身追究的原则。2015年9月,《生态文明 体制改革总体方案》印发,强调建立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 身追究制,建立国家环境保护督察制度。2020年10月,党 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强调完善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制 度。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是生态问责的制度化举措,它 以解决生态环境领域突出问题为导向,强化督察问题、形 成警示震慑、推进工作落实。 把建设美丽中国转化为全体人民的自觉行动 美丽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鲜明特征。美丽中 国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目标,是人民群众共 同参与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事业。从党的十二大到党的十 五大,强调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党的十六 大,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党的十七大,提出了 建设生态文明;党的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五位 一体”总体布局的一个重要部分,要求“把生态文明建设 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 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党的十九 大报告提出“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坚持山水林 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统筹产业结构调整、 污染治理、生态保护、应对气候变化,协同推进降碳、减 污、扩绿、增长,推进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 展。”美丽中国建设是需要人民群众共同参与的事业,人 人都是生态环境的保护者、建设者、受益者,谁也无法冷 眼旁观、置身事外、独善其身。开展全面绿色行动,动员 全社会以实际行动减少环境污染、减少生态破坏、减少能 源消耗。 牢固树立生态文明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构建生态环 境保护社会行动体系。通过建立健全以生态价值观念为准 则的生态文化体系,大力开展生态环境宣传教育。习近平 总书记指出,“生态文明建设同每个人息息相关,每个人 都应该做践行者、推动者。要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强 化公民环境意识,推动形成节约适度、绿色低碳、文明健 康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良好风 尚。”建设天蓝、地绿、水清的美丽中国,需要每位公民 共同努力。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强化公 民环境意识,把建设美丽中国转化为人民自觉行动。 瞄准既定目标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 性变革。面对生态环境挑战,人类是一荣俱荣、一损俱 损的命运共同体。我国承担大国责任、展现大国担当,实 现由全球环境治理参与者到引领者的重大转变。习近平 总书记指出,“生态文明建设关乎人类未来,建设绿色 家园是各国人民的共同梦想。”我国一直是生态文明的 践行者、全球气候治理的行动派,主动承担并积极履行 应对气候变化国际义务,携手各方共建绿色丝绸之路,在 气候变化国际谈判中发挥积极作用。我国积极履行《生 物多样性公约》及其议定书,将生物多样性保护作为生态 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2020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七 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强调,中国将提高国家自 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 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 中和。2021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 导人峰会上指出,中国已经制定《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 案》,加速构建“1+N”政策体系。2022年1月,习近平总 书记在主持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六次集体学习时强 调,实现“双碳”目标,不是别人让我们做,而是我们自 己必须要做。要把“双碳”工作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 局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坚持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协 调推进。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我国将完成全球 最高碳排放强度降幅,用全球历史上最短的时间实现从碳 达峰到碳中和。 建设美丽中国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 目标,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内容。让我 们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生 态文明思想为指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尊重自然、顺应 自然、保护自然,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的理念,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 品,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探索人 与自然和谐共生之路,为子孙后代留下可持续发展的“绿 色银行”。 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谱写 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新篇章 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把马 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 统文化相结合,赋予生态文明建设理论新的时代内涵,形 成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今年7月召开的全国生态环境 保护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进一步创新、 丰富和发展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新征程推进生态文 明建设提供了理论指引和根本遵循。必须深入学习领会、 认真贯彻落实,勇做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坚定信仰者、 积极传播者、忠实实践者。 深刻理解和把握“四个重大转变”,切实增强生态文 明建设责任感使命感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用“四个重大转变”全面 总结了新时代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取得的举世瞩目的巨大 成就。必须深刻把握其重大意义,切实增强责任感使命 感,以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担负起历史和时代赋予的重 任。 “四个重大转变”是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发生历史 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的生动展示。“四个重大转 变”从理论与实际、历史与现实、国内与国际三个维 度,系统展示了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伟大实践。十年 来,我国生态环境质量明显好转,成为世界上空气质量改 善最快的国家,地表水优良比例接近发达国家水平;创造 了巨大的绿色发展奇迹,以年均3%的能源消费增速支撑了 年均超过6%的经济增长;推动《巴黎协定》达成、签署、 生效和实施,作为主席国成功举办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 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COP15),推动达成“昆明—蒙 特利尔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为全球环境治理贡献了中 国智慧、中国力量。必须保持必胜的信心决心,继续沿着 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奋勇前进,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不 断取得新的更大成就。 “四个重大转变”是新时代生态文明理论创新、制度 创新、实践创新的高度凝练。其中,由重点整治到系统治 理,是方法策略的转变,强调坚持问题导向、遵循系统观 念。由被动应对到主动作为,是观念责任的转变,突出历 史主动性,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由全球环境 治理参与者到引领者,是视野格局的转变,既基于大国实 力,更是源自大国担当。由实践探索到科学理论指导,是 思想理论的转变,这是指导实现其他重大转变的根本性转 变。“四个重大转变”既相互联系、相辅相成,又相互促 进、相得益彰,蕴含着丰富的辩证思想和深厚哲理,必将 指引我们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新征程上为美丽中国建 设作出新贡献。 “四个重大转变”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真理力量和 实践伟力的实践证明。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生态文明 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美丽中国建设迈出重大 步伐,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万里河山更加多姿多 彩,得到全国人民普遍认可、国际社会广泛肯定,成为新 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的显 著标志。这些成就的取得,根本在于有习近平总书记作为 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掌舵领航,在于有习近平新时 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科学 指引。“四个重大转变”进一步彰显了“两个确立”的决 定性意义。新征程上,必须更加自觉增强“四个意识”、 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深刻理解和把握“五个重大关系”,自觉运用党的创 新理论建设生态文明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创造性提出了新征程推进 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处理好的“五个重大关系”。这既是 实践总结也是理论概括,蕴含着丰富的价值观和方法论。 必须牢牢把握其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坚持好、运用好贯 穿其中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自觉用以改造主观世 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正确处理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的关系。这是居于 管总和引领的地位。高水平保护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 撑,体现着高质量发展的要求。高质量发展反映高水平 保护的成效,离开绿色环保的发展,既不符合新发展理 念,更谈不上高质量。必须深刻把握二者之间的辩证统 一关系,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定不 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通过高水平环境保护,不 断塑造发展的新动能、新优势,持续增强发展的潜力和后 劲,以高品质生态环境支撑高质量发展。 正确处理重点攻坚和协同治理的关系。生态环境的不 可分割性和关联要素的多元性决定了生态环境治理必须 坚持系统观念、协同治理,既要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 主要方面,以重点突破带动全局工作提升,又要注重统筹 兼顾、协同推进,不断增强各项工作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 性。这是系统观念在生态文明建设实践中的深化运用,也 是重点突破、全面推进工作思路的具体体现。必须采取有 力措施治理突出生态环境问题,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 绿、增长,多措并举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正确处理自然恢复和人工修复的关系。自然生态系统 是一个有机生命体,有自身发展演化的客观规律,具有自 我调节、自我净化、自我恢复的能力。在处理人与自然关 系的实践中,既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给予大自然休养 生息足够的时间空间,还要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采 取科学合理的人工修复措施,加快生态系统恢复进程。推 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必须遵循自然 规律,综合运用自然恢复和人工修复两种手段,因地因时 制宜、分区分类施策,努力找到生态保护修复的最佳解决 方案。 正确处理外部约束和内生动力的关系。这体现了外因 与内因相互联系、相互转化的辩证统一关系。内因是事物 发展的动力源泉,外因是事物发展的必要条件,外因通过 内因对事物发展发挥作用。在生态文明建设中,既离不开 强有力的外部约束,也要激发全社会共同呵护生态环境的 内生动力。必须坚持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 境,让制度成为不可触碰的高压线。同时,不断创新体制 机制,让保护者、贡献者得到实惠,让绿色低碳生活方式 成风化俗,把建设美丽中国转化为全体人民的自觉行动。 正确处理“双碳”承诺和自主行动的关系。这体现了 稳与进的统一,强调我们承诺的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和任 务确定无疑、态度和决心毫不动摇、行动和策略积极稳 妥。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党中央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 经过深思熟虑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贯彻新发展理念、 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同时,实 现“双碳”目标的路径和方式、节奏和力度应该而且必 须由我们自己作主,决不受他人左右。必须立足实际国 情,坚持先立后破、稳中求进、逐步实现,积极参与全球 气候治理,争取战略主动和于我有利的国际环境。 深刻理解和把握“六项重大任务”,努力开创新征程 生态文明建设新局面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系统部署了全面推进美丽 中国建设的重大任务。这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决策部 署,瞄准未来5年和到2035年美丽中国建设目标,作出的重 大战略安排。必须以更高站位、更宽视野、更大力度谋划 和推动美丽中国建设,奋力谱写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新篇 章。 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保持力度、延伸深度、拓 宽广度,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持续深入打好蓝 天、碧水、净土保卫战,以细颗粒物控制为主攻方向,强 化多污染物协同控制和区域污染协同治理,统筹推进水资 源、水环境、水生态治理,强化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加强 固体废物综合治理和新污染物治理,推动污染防治在重点 区域、重要领域、关键指标上实现新突破,以更高标准打 几个漂亮的标志性战役,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生态环境获得 感、幸福感、安全感。 持续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坚持把绿色低碳发展 作为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治本之策,加快形成节约资源 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 式。全面落实生态环境分区管控要求,坚决遏制“两高一 低”项目盲目上马。完善绿色低碳发展经济政策,推动绿 色低碳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促进环保产业和环境服务业 健康发展。弘扬生态文明理念,让绿色低碳生活方式成为 良好社会风尚。 着力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坚持山水林田湖草 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推进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 和修复重大工程,健全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加强生态保 护红线生态监管,开展生态保护修复成效评估,加大生态 破坏问题监督和查处力度。实施一批生物多样性保护重大 工程,积极引领推动“昆明—蒙特利尔全球生物多样性框 架”落地实施。开展生态文明示范创建,努力打造人与自 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示范样板。 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落实好碳达峰碳中 和“1+N”政策体系,有计划分步骤实施碳达峰行动。强化 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 推动能耗“双控”逐步转向碳排放“双控”。健全碳排放 权市场交易制度,完善相关交易规则和核算标准。推动减 污降碳协同增效,开展多领域、多层次协同创新试点。积 极参与应对气候变化全球治理。 筑牢美丽中国建设生态安全根基。贯彻总体国家安全 观,常态化管控生态环境风险,提升国家生态安全风险研 判评估、监测预警、应急应对和处置能力。加强生物安全 管理,防治外来物种侵害。加强“一废一库一品一重”等 重点领域环境隐患排查和风险防控,指导地方妥善处置突 发环境事件,持续推进环境应急能力建设。坚持理性、协 调、并进的核安全观,严格核与辐射安全监管,强化核安 全科技创新,确保核与辐射安全万无一失。 加快健全现代环境治理体系。持续推进生态环境法治 建设,推动重点领域法律法规制定修订,全面实行排污 许可制。深化省以下生态环境机构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 制度改革,提升基层生态环境部门履职能力。强化财税、 金融、价格等政策支持,深入推进生态环境导向的开发模 式。实施生态环境科技创新重大行动,深化人工智能等数 字技术应用。加快建立现代化生态环境监测体系,提高生 态环境监管效能。 深刻理解和把握“一项重大要求”,坚决扛起生态文 明建设重大政治责任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建设美丽中国是全面建设社会主 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目标,必须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 导。这深刻阐明了党的领导对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建设的 极端重要性。必须切实发挥党的领导的政治优势,不断增 强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坚决扛牢生态 文明建设政治责任。 党的领导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保证。党的十八大以 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 全局工作的突出位置,从思想、法律、体制、组织、作风 上全面发力,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决 心之大、力度之大、成效之大前所未有,充分彰显了我们 党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坚定意志和坚强决心。新时代的伟 大实践证明,党的领导是生态文明事业不断发展的根本保 证。必须始终把党的领导贯穿生态文明建设各方面和全过 程,不折不扣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以美丽中国建设全面 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党的领导是应对风险挑战的根本所在。我们应对一切 风险挑战、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根本保证就是坚持党的 领导。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已进入加快绿色化、低碳 化的高质量发展阶段,生态文明建设仍处于压力叠加、负 重前行的关键期,生态环境保护结构性、根源性、趋势性 压力尚未根本缓解。从国际看,当今世界变乱交织,百年 变局加速演进,外部环境不稳定、不确定、难预料成为常 态,全球生态环境问题政治化趋势增强,应对生态环境领 域国际博弈任务艰巨。面对新征程新形势新挑战,必须毫 不动摇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保持战略清醒,增强斗 争精神,积极应对各种风险挑战,不断引领新时代生态文 明建设实现新进步。 坚决落实生态文明建设重大政治责任。生态文明建设 是关系党的使命宗旨的重大政治问题,是关系民生福祉 的重大社会问题。必须严格落实生态环境保护“党政同 责”和“一岗双责”,认真落实生态文明建设部门责任 清单。建立健全美丽中国建设的实施体系、落实机制,组 织开展成效考核。继续发挥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利剑 作用,推动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落实落地。强化执法监 管,依法查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问题。努力建设政治 强、本领高、作风硬、敢担当的生态环境保护队伍,坚决 当好生态环境卫士。 全面推进绿色智慧的数字生态文明建设 习近平总书记在出席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时强 调,“深化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应用,构建美丽中国数 字化治理体系,建设绿色智慧的数字生态文明”。加速数 字化绿色化协同发展的生态文明,为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 生的现代化指明了新方向,对实现经济转型升级和高质量 发展、加快绿色发展意义重大,不仅有助于达成我国既 定的生态文明建设目标,更能引领全球生态治理、共享绿 色成果。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建设美丽中 国,必须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充分认识数 字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意义和发展方向,全面推进绿色智 慧的数字生态文明建设,为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提供有 力支撑。 以生态产业数字化推进绿色低碳转型。习近平总书记 指出,“生态环境问题归根到底是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 问题”。构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要加强生态 产业数字应用的创新探索,助推资源的最优利用与高效 分配,持续降低经济发展带来的资源环境代价。一是发 挥数字化对生态产业的支撑作用。加快人工智能、物联 网、云计算、数字孪生、区块链等新兴技术与绿色低碳产 业深度融合,加强数字技术与生态产业实现融合与创新应 用研究,推进生态产业实现数字化的基础研究和关键技术 攻关,推动产业结构由高碳向低碳、由低端向高端转型升 级。二是培育数字化和生态环保相融合的新兴产业。以绿 色低碳转型为导向,推动生态安全、节能环保等数字化融 合工程,加快数字技术在节能环保、自然生态管护领域的 应用,围绕智慧城乡、智慧林草、智慧海洋、智慧水利、 智慧环保等各个领域,推动以生态环保数据精准监测、科 学决策辅助和智能环保设备研发等专业化服务的智慧产业 发展,聚焦生态领域减污、降排、生态保护和修复等重大 需求。三是夯实生态产业数字化保障能力。加快建立数字 技术与生态产业融合发展的引导机制、激励机制、多方协 同投入机制、科学评估机制、法律法规保障机制和人才支 持体系、产学研一体化支撑体系建设。 以数字驱动加快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党的二十大报告 提出,要建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完善生态保护补偿 制度。数字赋能是加快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重要手段,要 把数字技术作为驱动“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 的重要引擎。一是以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