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党课讲稿:推进文化自信自强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党课讲稿:推进文化自信自强 一、天地之大,黎元为本 20XX年1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 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中 指出,“古人说:‘天地之大,黎元为本。’人民是我们 党执政的最深厚基础和最大底气。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 谋复兴,这既是我们党领导现代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 点,也是新发展理念的‘根’和‘魂’。”其后,在《求 是》杂志刊发的习近平总书记《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 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文章中,也引用了这段 话。 “天地之大,黎元为本”,是唐太宗李世民为房玄龄 所编《晋书·宣帝纪》所作《论赞》中的第一句话。“黎 元”,亦作“黎玄”,即“黎民”。“黎,众也。”“黎 民”就是指百姓大众。“本,干也。”指事务的基础或主 体。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天地之大无所不包,而黎民百姓 才是其基础和主体,进一步引申,黎民百姓才是国家的根 本。 唐太宗执政的23年(627—649)是我国古代封建王朝 时期出现的一个政治清明、经济文化昂扬发展的繁荣时 期,史称“贞观之治”。这个时期,唐太宗在经济上采取 了轻徭薄赋、休养生息、重农安民的政策,同时在各地广 设常平仓,增强国家应对自然灾害和赈济灾民的能力。这 些“惠民”“保民”的措施极大地调动了劳动人民的生产 积极性,促进了人口的繁衍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为后来的 开元盛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因此,“贞观之治”的治世 局面得以产生,一个关键因素,就是以唐太宗为代表的执 政者能以民为本,将民本思想作为治国理政和政策制定的 指导思想。这也标志着中国历史上的民本思想到唐太宗时 期达到了新的高度。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不断强调“人民至上”,把人 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提出让现代化建设成 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20XX年10月26日至29日,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 划的建议》,其中就特别强调:“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的发展思想,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发 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20XX年1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 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中 再次指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是一个抽象 的、玄奥的概念,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止步于思想环 节,而要体现在经济社会发展各个环节。要坚持人民主体 地位,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断实现好、维 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做到发展为了人民、 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更是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 展思想”确定为五条重大原则中的第三条,成为治国理政 和政策制定的依据和原则。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从以上分析 可以看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是凭空产 生的,这一执政理念的提出和发展成熟,正是以我国政治 思想传统中“以人为本”“以黎元为本”的民本思想为理 论源头和思想根基的。 二、为治之本,务在于安民;安民之本,在于足用 20XX年10月25日,习近平主席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 联合国合法席位50周年纪念会议上的讲话中强调,“中国 古人说:‘为治之本,务在于安民;安民之本,在于足 用。’推动发展、安居乐业是各国人民共同愿望。为了人 民而发展,发展才有意义;依靠人民而发展,发展才有动 力。世界各国应该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努力实现更高质 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 展。” “为治之本,务在于安民;安民之本,在于足 用”,出自《淮南子·诠言训》。“安民”,也常写 作“安人”,或作“宁民”。“安,定也。”“安民”就 是使人民安定。“用,货也。”“足用”就是使财物用度 充足。“为治之本,务在于安民;安民之本,在于足 用”这两句话的意思是说,治理国家的根本,一定在于使 老百姓安定;使老百姓安定的根本,在于使财物用度充 足。 《淮南子》是西汉前期淮南王刘安及其门客撰写的一 部哲学著作,以道家思想为主,杂糅阴阳、儒、墨、法等 诸子百家之说,是继《吕氏春秋》以来会通百家的又一部 杂学著作。自《汉书·艺文志》以来,历代目录书志都将 其归入“子部·杂家类”。《淮南子》编著之时,正是 文、景二帝推行休养生息政策,朝廷上下“好黄帝、老子 言”“读《黄帝》《老子》,尊其术”的时代。所以,总 体上主张“淡薄无为,蹈虚守静”是《淮南子》的立说之 本。但正是由于其学说杂糅了各家之说,所以先秦民本思 想中的“安民”“足用”“勿夺民时”等思想均被其吸收 继承,发展成其“安民足用”的民本主张。 在今天看来,《淮南子》中提出的“安民足 用”的“为治之本”依然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在世界政 治局势持续动荡,气候、地质、疫病等灾害风险持续叠加 的形势下,维护“粮食安全”“能源安全”不仅是世界和 平与发展的基础和保障,更直接关系到每个国家的民生基 础和发展命脉。所以,保障粮食安全、端牢中国饭碗始终 是我们的一项基本国策。 三、为政之要,以顺民心为本 20XX年10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人大工作会议 上的讲话中指出,“‘为政之要,以顺民心为本。’人民 代表大会制度之所以具有强大生命力和显著优越性,关键 在于深深植根于人民之中。一切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 必须牢固树立人民公仆意识,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 置,保持同人民的密切联系,倾听人民意见和建议,接受 人民监督,努力为人民服务。” “为政之要,以顺民心为本”,原作“为政之道,以 顺民心为本”,出自明代黄淮、杨士奇撰辑的《历代名臣 奏议》中收录的宋代程颐《代吕晦叔应诏疏》。这段话更 完整的表述是:“为政之道,以顺民心为本,以厚民生为 本,以安而不扰为本。”《代吕晦叔应诏疏》就是程颐代 替吕晦叔而著写的应诏疏,全文1600余字,核心议题就是 劝诫宋神宗重视察己用人之道。其中提出的“为政之 道,以顺民心为本,以厚民生为本,以安而不扰为 本”,正是程颐结合当时的现实情况对民本思想所作的一 次发展,在强调变法要“顺民意”“厚民生”的情况 下,还特别指出要做到“安而不扰”,无论是制定政策还 是实施政策都要做到不扰民,这在任何变法时期都是极为 重要的一点,这就对国家治理、政策制定和实施提出了更 高的要求,超越了原来“安民”的一般意义,体现出程颐 对民本思想的继承发展和在治国理政方面的高度智慧。 关于“为政之道,以顺民心为本,以厚民生为本,以 安而不扰为本”,我们需要了解几个关键的字。《说 文》:“道,所行道也。”“道”,是指治理国家正确 的“方法”或“政治举措”。《释名·释言 语》:“顺,循也。循其理也。”《广韵》:“顺,从 也。”“顺”就是顺应、依顺之意。《广韵》:“厚,广 也。”“厚”可引申为多、重之意。《尔雅·释 诂》:“安,定也。”《诗经·小雅·常棣》中就有“丧 乱既平,既安且宁”的诗句。《说文》:“扰,烦 也。”所以,“为政之道,以顺民心为本,以厚民生为 本,以安而不扰为本”的意思是说,治理国家的正确方 法,以顺应百姓的心愿、使百姓的生计富足充裕、使百姓 的生活安定不受烦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