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史中认识“两个结合”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 化史中认识“两个结合”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指出:“在五 千多年中华文明深厚基础上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 传统文化相结合是必由之路。”“两个结合”是对百年来 中国共产党进行理论创造内在规律的深刻总结,也是对中 华文明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知之愈明,则行之愈笃;行 之愈笃,则知之益明。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史中认 识“两个结合”,对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华民 族现代文明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 一个国家实行什么样的主义,关键要看这个主义能否 解决这个国家面临的历史性课题。1840年鸦片战争以 后,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家蒙辱、人民 蒙难、文明蒙尘,“欧风美雨”的各种救国方案轮番出 台,但都以失败而告终。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 了马克思列宁主义。马克思主义为人类求解放的历史使命 与近代中国的历史任务高度契合,俄国的革命又提供了现 实可操作的范式,先进知识分子在反复比较推求中,选择 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一经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就促 发了理论的内生动力,产生了积极的历史效应。新民主主 义革命时期,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 人,于挫折中奋起、在总结中提升,第一次明确提出了马 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任务,创造性地运用和发展 了马克思列宁主义。“马克思主义必须和我国的具体特点 相结合并通过一定的民族形式才能实现”,在血与火 中,中国共产党人从“城市中心论”的藩篱中走出,开辟 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革命道路,经 过28年艰苦卓绝的奋斗,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 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了根本社会条件。 坚持马克思主义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统一于宏大的历史 叙事,是中国共产党人把握历史主动的根本。党的十一届 三中全会以后,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 人,总结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明确提出了“走自己的 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新命题。在实践、认 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人系统回答 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一个什 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