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红色文化主题党课讲稿汇编(9篇)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红色文化主题党课讲稿汇编(9篇) 目录 1.以红色音乐文化资源培育时代新人..........................................................................2 2.用红色文化推动社会治理走深走实........................................................................ 8 3.以xx红色文化提升青年精神素养......................................................................... 11 4.将红色文化融入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建设.....................................................16 5.以红色文化厚植大学生培养根基......................................................................... 22 6.充分发挥xx地区红色文化资源的育人功能............................................................28 7.让红色文化在新征程上焕发时代光芒...................................................................39 8.党课:依托地方红色文化提升思政教育质量........................................................ 48 9.党课:利用红色文化助推乡村振兴...................................................................... 58 以红色音乐文化资源培育时代新人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弘扬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 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用好红色资源,深入开展社会主 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深化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 主义教育,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红色 资源承载着党的光辉历史和优良传统,历久而弥新。红色 音乐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构成,见证着中国共 产党百年奋斗的苦难辉煌,传承着党和人民的深厚爱国情 怀与伟大奋斗精神。高校要深入挖掘红色音乐文化资 源,着力开拓红色音乐的德育价值,充分凝练红色音乐的 美育价值,将红色音乐的鲜活力量贯穿培育时代新人各方 面全过程。 深入挖掘红色音乐文化资源,拓宽地方特色育人渠 道。xx是一块英雄的土地,有着光荣的革命传统,以xx精 神为主要代表的红色文化,蕴涵着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 特别是以x中、x东北为重点的“xxx红色基地区域”,作为 全国十二大重点“红色基地区域”之一,更是拥有着一大 批具有地域特色和时代特色的红色音乐文化资源。高校要 组织专家学者带领学生深入挖掘、研究本区域内抗日战 争、解放战争等重要历史时期的红色音乐文化资源,结合 社会焦点、热点和共鸣点,以新的音乐表达形式呈现出红 色音乐的当代魅力。要积极动员相关专业学生搜集、整理 红色音乐文化资源,召开以红色音乐文化建设为主题的学 术研讨会;组织学生举办音乐会,演唱、演奏具有xx地方 特色的红色经典音乐作品,不断增强学生的文化自觉和文 化自信。 着力开拓红色音乐德育价值,探索高校育人重要途 径。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立德树人内化到大学建设和 管理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做到以树人为核心,以立 德为根本。立德树人关键在“立德”,即帮助青年学生坚 定理想信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引导 其将个人发展与祖国命运结合起来。红色音乐以艺术化的 形式歌颂中国共产党奋斗史,有助于促进学生深刻认识民 族文化、学习党的历史,对于滋养青年心灵、陶冶情操具 有重要意义。要用好红色音乐文化资源,以“音乐+思 政”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积极打造富有思想内涵 和强大育人功能的红色音乐文化课程,教育引导广大青年 立大志、明大德。要组织学生研读整理红色故事与革命人 物事迹,在保留原作精髓的基础上,鼓励大学生创编红色 音乐,提升大学生的参与感、认同感。要结合当地红色资 源传唱“接地气”“跟时代”、与学生“心连心”的红色 音乐作品,引导大学生在感悟艺术脉动中传承红色基因、 追寻红色记忆、点亮信念之光,促进青年学生在红色音乐 文化的精神家园里健康成长成才。同时,高校的文艺教育 工作者要始终践行教书育人的初心使命,不断创新红色音 乐文化传播的路径、方法和手段,实现审美感受、传唱音 乐与震撼心灵的同频共振;要坚持以学生为本,尊重大学 生身心特点、思维方式和情感体验,讲好红色音乐文化资 源中蕴含的信仰信念,鼓励学生主动吸收、勇敢表达、积 极践行。 充分凝练红色音乐美育价值,健全课程长效育人机 制。红色音乐是红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红色歌 曲、歌剧、舞剧、交响乐以及其他器乐曲等丰富的表现形 式,反映了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华民族“苦难行军”“奋勇 前进”“砥砺前行”“勠力同心”的历史进程,蕴含着无 畏艰险、不怕牺牲的革命乐观主义,自强不息、勇于斗争 的民族精神,凝聚了最饱满的爱国情怀,具有天然的情绪 感染力和特殊的审美价值,是实施爱国主义教育和开展美 育教育不可或缺的艺术形式。高校要将红色音乐融入时代 新人培养全过程,坚持以课程为载体,将红色音乐融入高 校各类专业课程和公共课程,在课程中贯穿聆听、鉴赏、 分析等学习内容,使学生充分感受红色音乐的形式美、内 容美、内涵美,以美育人、以美化人、以美树人;要建立 长效育人机制,突出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和全方位育 人,充分发挥红色音乐的美育价值,将其延伸到学生学习 生活的各环节,引导学生在审美体验中牢记历史、坚定信 念。 积极开展校园音乐文化活动,培养学生使命担当精 神。高校承担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文化传 承与创新的重要使命,是传承和发扬优秀红色文化的重要 阵地。激发青年学生红色使命担当精神,要以校园为主阵 地,带领学生开展红色音乐文化实践活动。以革命战争时 期优秀的歌咏作品为素材,在高校青年学生之中举行歌咏 比赛,重温历史场景、重塑情感价值;演出红色音乐历史 剧目,重新还原历史事件,切身体会剧中人物的勇敢行为 和坚强品格。要通过举办红色剧目表演等活动,创新性地 开设排演体验课,利用互联网新媒体诠释红色经典。要推 动红色音乐融入高校育人全过程,从思想引领、开拓资 源、课程建设、实践养成等方面进行优化整合,用丰富的 红色音乐文化滋养学生的精神世界。要把课堂教学与文艺 活动结合起来,把校内艺术活动与社会艺术实践结合起 来,让红色音乐文化进书本、进课堂、进活动,形成全方 位、广覆盖、多形式、常态化的红色音乐文化铸魂育人模 式,坚持以乐教和、以乐铸魂,培养有理想、敢担当、能 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 用红色文化推动社会治理走深走实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健全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 理制度,提升社会治理效能。”社会治理是国家治理的重 要组成部分。文化在社会治理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进程 中创造的以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为核心的先进文化,具有鲜 明的中国特色和深刻的民族印记。提升社会治理效能,要 发掘和利用好红色文化的价值功能,将红色基因进一步融 入社会治理全过程各方面。 xx是一片充满红色记忆的红土地,具有深厚的红色底 蕴与丰富的红色资源。省第十五次党代会也提出要“积极 探索‘红色文化+社会治理’机制”。为此,我们要在党建 引领、动员群众以及道德教化方面下功夫,用红色文化推 进社会治理走深走实。 以基层党建引领社会治理。加强社会治理,要牢牢把 握党建引领这个核心,把党组织的服务触角延伸到基层社 会的“神经末梢”。基层党组织要坚持从实际出发,聚焦 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统筹现有资源,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 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为群众提供便利化、人性 化的服务。基层治理涉及范围广、工作任务重,党组织还 要发扬新时代奋斗精神,主动担当作为,敢于动真碰硬。 要通过数字赋能,探索实践“党建+”服务新模式,完善网 格化管理,着力解决社会治理的突出问题,为群众提供及 时优质高效的服务,以更高标准推动社会治理效能提升。 以群众参与助力社会治理。要坚定不移贯彻党的群众 路线,充分调动群众参与社会治理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 造性,形成党委领导、政府主导、公众参与、社会协同的 基层治理良好局面,做到治理过程让群众参与、治理成效 让群众评判、治理成果让群众共享,不断提升群众获得 感、幸福感和安全感。要充分发挥红色人才资源优势,邀 请烈士后代、老党员、老干部、老退伍军人等人员,广泛 参与服务群众、调处矛盾、教育宣讲等基层治理活动,增 强社会治理的实效性,推动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 人享有的基层治理共同体。 以德治教化促进社会治理。加强基层治理,可以把道 德建设作为重要抓手,充分发挥其教化引导、厚植文化的 德治作用。要依托本土红色资源、红色教育基地开展丰富 多彩、形式多样的主题宣传教育活动,在全社会形成激浊 扬清的良好氛围,增进群众对遵守道德法律、履行社会责 任的价值认同,在传播红色文化的过程中夯实道德根 基,引导广大群众明是非、辨善恶、守法律、知荣辱,为 推进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凝聚强大精神力量。 以xx红色文化提升青年精神素养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用好红色资源,深入开展社 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深化爱国主义、集体主义、 社会主义教育,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 人。”xx红色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自五 四运动以来,xx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爱国主义 的感召下,不断探索救亡图存道路,努力争取民族独立和 解放。xx红色文化是xx人民在革命、改革和建设中形成的 独特历史文化现象,其包括的革命遗址、纪念地等物质文 化形态与革命精神、革命道德等非物质文化形态,共同凝 聚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红色精神力量。深入挖 掘xx红色文化的教育功能,有利于丰富当代青年精神世界 的心理生活、伦理生活和信仰生活,激发青年的奋斗精神 和时代责任感,提升青年精神素养。 以红色文化涵养青年社会心态,丰富心理生活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鼓励共同奋斗创造美好 生活,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xx红色文化 中,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一直是xx人民奋斗的主旋律。第一 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工人阶级以xx铁路大罢工和xx日商 纱厂大罢工的行动,生动表达了团结奋斗是争取民族解放 和国家富强的最强大、最有效的策略。在经济社会高速发 展的当前,以红色文化涵养青年社会心态,使青年群体重 温xx红色文化中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 奋斗史,重塑青年群体的奋斗精神,丰富其心理生活,使 当代青年能够经受住得与失、苦与乐、顺与逆、生与死、 荣与辱的考验,在面对困难挫折时撑得住、关键时刻顶得 住、应对风险挑战扛得住,让中国青年以最为积极乐观的 心理,怀抱梦想又脚踏实地,敢想敢为又善作善成,在全 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阔步向前。 以红色文化塑造青年道德情操,丰富伦理生活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弘 扬中华传统美德,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加强和改进未 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推动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提 高人民道德水准和文明素养。”中国革命道德是对中华传 统美德的继承和发展,是社会主义道德的红色基因,也是 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重要 精神支撑。从xx第一个党组织建立开始,xx等大批革命志 士,在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中孕育了可歌可泣的革命事 迹,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为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而奋 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始终把革命利益放在首位,树 立社会新风,修身自律,保持节操的中国革命道德精神。 新时代青年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觉将正 确的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信念与积极的 道德实践紧密结合,引领社会文明风尚。但其中也不乏部 分青年存在着金钱至上、诚信缺失、奢侈浪费、责任意识 淡薄等道德失范现象。在教育活动中,以xx红色文化塑造 青年的道德情操,有利于青年群体在理解历史、认识社会 的基础上正确处理个人利益、社会整体利益和国家利益的 关系,塑造青年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的高尚道德情 操,丰富伦理生活,使当代青年在崇德向善的实践中,自 觉做社会主义道德的示范者和引领者,促成知荣辱、讲正 气、做奉献、促和谐的社会风尚,打好中国式现代化文明 新形态的基础。 以xx红色文化坚定青年理想信念,丰富信仰生活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引导全 党牢记党的宗旨,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 开关问题,自觉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xx等马克思主义者 向无产阶级宣传反帝爱国、社会改造、工人运动等思 想,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由此中国共产党引 领xx人民种下了信仰的火种,为后来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 的胜利打下坚实的基础,也在新时代十年创造伟大成就、 实现伟大变革中发挥了巨大作用。党的二十大报告指 出:“拥有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指导是我们党坚定信仰信 念、把握历史主动的根本所在。”因此,在xx红色党史学 习教育中,加深青年群体对马克思主义学说的认识,用马 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武装青年学生,让 其在错综复杂的社会现象中看清事物本质,旗帜鲜明地反 对错误社会思潮,强化马克思主义信仰,学会用马克思主 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观察把握引领时代,以红色文化丰富 信仰生活,让当代青年将个人理想追求自觉融入党和国家 事业中,为实现中国梦注入青春能量。 尽管当代青年的成长环境与孕育xx红色文化的历史环 境有所不同,但xx红色文化作为社会主义主流文化,所蕴 含的价值取向、道德境界和人生追求仍然是新时代广大青 年的精神动力。以xx红色文化提升青年精神素养就是 用xx红色文化中所蕴含的红色精神培育青年群体积极健康 的社会心态、高尚的道德情操和科学的马克思主义信 仰,使广大青年在丰富的心理生活、伦理生活和信仰生活 中提升明辨是非的能力,成为精神饱满、乐观向善的新时 代奋斗者。 将红色文化融入大中小 学思政教育一体化建设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弘扬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 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用好红色资源,深入开展社会 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深化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 会主义教育,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 人。”青少年正处于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期,将红色文化融 入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建设,对于引导青少年正确认 识社会发展规律,正确认识国家的前途和命运,把个人的 成长进步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同祖国的繁荣富 强紧密联系在一起具有重要意义。这就需要我们着眼于不 同学段学生身心发展水平和文化传承发展规律,循序渐 进、有机衔接、系统优化,积极发挥高校对中小学的牵引 与指导作用,通过活动、环境、传媒等多种载体,构筑起 螺旋式上升、整体式贯通的工作路径。 基础载体——将红色文化融入课程教学。课程是学校 教育的基石与载体,学校要发挥好所有课程的育人功能。 一是要发挥红色文化在思政课程中的显性作用。思政课作 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对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 值观形成有着极为重大的影响。将思政课作为青少年理 解、传承红色文化的重要方式,既有利于推动红色文化的 大众化、普及化,又有利于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生动性、 实效性。二是要发挥红色文化在课程思政中的隐性作用。 可以结合不同课程内容,根据不同学段教学对象的身心特 点和接受规律,有目的、有计划地将红色文化悄然融入教 育活动。通过柔和、隐蔽、间接的作用方式,消除学生 对“灌输”式思想政治教育的抵触,既丰富了课堂教学的 方式、方法和内容,也使学生主动、愉悦地接受红色文化 的浸润。三是要发挥红色文化在实践教学中的辅助作用。 可以深入挖掘本地红色资源,走进博物馆、纪念馆、革命 遗址,打造具有本地红色文化特征的教学内容,着力推进 实践教学的形式灵活化、内容特色化。看得到、摸得着的 数据资料、图片影集、文字解说等,不仅能够使红色文化 的传播更具真实性、说服力,而且也会使学生在更加直观 的感受中加深对教育内容的内涵式理解。 关键载体——将红色文化融入校园生活。青少年成长 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校园环境与文化氛围 的影响尤为重要。一是以红色基因绘就校园文化鲜明底 色。大中小学可以依托校园文化的多样性、广泛性、趣味 性等特征,以系统性思维设计红色文化在大中小学的分层 次、渐进式继承与传播。比如通过报刊、广播、橱窗等物 质文化,讲座、社团、培训、党团班建设等制度文化,演 讲、绘画、歌唱等行为文化,在校园文化的各个方面深入 融合红色基因,提升红色文化的吸引力与亲和力,拓展学 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空间。二是以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 系指导社会实践走深走实。新时代对青少年的社会责任感 提出了更高要求,大中小学可以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的行为 特点、学习内容、专业课程,组织开展形式丰富的社会实 践,如结合红船精神、长征精神、载人航天精神等的发展 形成过程,开展研学活动、志愿服务、社会调研、实地走 访、公益活动等,激发学生的责任意识和政治信仰,将社 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三是以红色传统 推动劳动教育落地生效。在党的百余年奋斗历程中,留下 了许多有关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无私奉献、自强不息的 优良传统,为大中小学的劳动教育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素 材。将红色文化融入劳动教育,将奉献精神、敬业精神、 劳动意识、劳动情感等植入学生心中,能有效改善当前劳 动教育流于形式的问题,使学生形成正确的劳动追求和劳 动品质。 创新载体——将红色文化融入信息网络。习近平总书 记在全国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会议上强调,“谁掌握了 互联网,谁就把握住了时代的主动权。”当今社会,互联 网已经高度渗透到青少年成长过程的方方面面,而网络中 夹杂的“普世价值论”、历史虚无主义等错误思潮极易影 响青少年的三观形成。让红色文化深入人心,促进网络空 间清朗,是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题中应有之义。一 是要让校园网络成为红色文化的宣教平台。推动红色文化 在校园网络平台的传播、普及,既是对过去校园传统宣传 教育方式的突破和创新,又是对红色文化传播时效性、生 动性的保证。大中小学可以通过整合校级微信、微博、抖 音、B站等校园网络阵地,围绕重大事件和节庆日活动,积 极传播主流声音,营造良好的校园网络环境,不断增强红 色文化的引领力和影响力。二是要让信息技术推动红色文 化的鲜活呈现。大中小学可以通过H5、VR、全息投影等信 息技术的运用,以文字、图表、影音、动漫、歌曲、剧本 等图文并茂、虚实结合的方式,吸引学生主动靠近、自动 连接。同时利用大数据分析在用户画像、供需对接、精准 滴灌上下功夫,通过分众化实现精准化,打造沉浸式、体 验式的思想政治教育。三是要让网络道德成为红色文化的 现实体现。面对伴随互联网出现的青少年道德失范问 题,大中小学可以借助对红色文化的学习、理解和传 承,与青少年的网络道德素养教育相结合,激发学生的爱 国情怀,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实现其道德品质的提 升,使学生自觉规范网络行为,促进认知认同、情感认同 向行为认同转变,用更正确的态度和方法应对当前复杂多 面的网络世界。 以红色文化厚植大学生培养根基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广大青年要坚定不移听党 话、跟党走,怀抱梦想又脚踏实地,敢想敢为又善作善 成,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 青年,让青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 中绽放绚丽之花。”为做好青年学生工作进一步指明了方 向。xx是一片红色热土,红色文化厚重,红色资源富 集,蕴含了极其丰富的红色基因和光荣传统,利用好、发 扬好、传承好红色文化,对于把广大学生培养为有理想、 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具有重要意义。 突出“有理想”的使命要求,在传承红色基因中始终 以党的科学理论铸魂育人,坚定广大学生理想信念,争当 新时代好青年。 理想指引人生方向,信念决定事业成败。一百余年 来,一代代中国青年在党的领导下把青春奋斗融入党和人 民事业,前仆后继、接续奋斗,心中始终具有为中国人民 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坚定理想信念。革命理想高 于天。进入新时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不可逆转的历 史时期,当代大学生注定要成为实现伟大复兴的参与者、 奋斗者、见证者,要善于从党的百余年奋斗史中汲取智慧 力量,从共产党人可歌可泣的故事中涵养正气,始终把自 己的理想与国家与民族的命运熔铸在一起,点燃心中理想 之灯,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争做新时代的好青年。 理想信念需要科学理论的武装和指引。中国共产党的 奋斗史就是一部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历 史。实现伟大梦想、奋进新的征程,广大青年就必须坚持 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指引航 向。以科学理论涵养理想,以真理伟力坚定信念,砥砺对 党的赤诚忠心,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 突出“敢担当”的时代特征,在赓续红色血脉中培养 广大学生敢作敢为、善作善成,争当新时代好青年。 敢担当是新时代青年应具有的品质。在革命年代,一 代代青年在党的领导下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前仆后继、 浴血奋战。在建设与改革时期,一代代青年在党的领导下 为国家富强、人民幸福孜孜不倦、不懈奋斗。历史进入新 时代,在新的征程上,一批批热血青年在科技攻关领域勇 攀高峰,在脱贫攻坚战场砥砺前行,在抢险救灾前线浴血 奋战,在祖国边疆哨所爬雪卧冰,用青春书写新时代红色 故事,以实际行动诠释对党和人民的忠诚担当,为我们新 时代的大学生树立了标杆、做出了榜样。新时代大学生要 从百余年红色历史中汲取营养、传承血脉,赓续敢于担当 的红色血脉。 党的二十大擘画了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以 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明 确了新时代新征程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目标任务。中华民 族伟大复兴的接力棒传到新时代青年一代的手上,当代青 年要肩负历史使命,踏着先辈们的足迹,接续奋进,砥砺 前行。当代大学生尤其要发扬担当精神,锤炼敢作敢为、 善作善成的坚毅品格和坚强意志,始终在党和人民最需要 的时刻冲得出来、顶得上去,主动担苦、担难、担重、担 险,不断增强担当的意志和韧劲,提高担当的能力和本 领,努力创造无愧于党、无愧于人民、无愧于时代的业 绩。 突出“能吃苦”的意志品质,在弘扬红色文化中教育 广大学生怀抱梦想、脚踏实地,争当新时代好青年。 艰苦奋斗是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也是中华民族的传 统美德。从“两弹一星”的开拓者们在物质资源极其匮 乏、环境极其艰苦的条件下,顽强拼搏、发愤图强,以惊 人的毅力、勇气、担当,克服了一个个极限考验,突破了 一个个技术难关,到xx群体一代代科研工作者们坚守西部 大漠、甘坐“冷门绝学”冷板凳,持之以恒做 好“xx学”文章,再到八步沙“六老汉”三代人几十年如 一日坚持防沙治沙、绿化沙漠,以实际行动践行“绿水青 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等,无不展示了特别能吃苦、特别 能奉献、特别能战斗的优良作风和传统美德。 大学生要勇于在实践中锤炼“能吃苦”的意志品质。 新时代大学生要担负起民族复兴大任,就必须勇于在中国 式现代化强国建设的伟大实践中苦其心志、劳其筋骨,增 强志气、骨气、底气,怀抱梦想,脚踏实地,练就吃苦耐 劳的意志品质、艰苦奋斗的气魄魄力,始终胸怀“国之大 者”,以“能吃苦”的精神把奋斗的足迹印在实现中华民 族伟大复兴的征途上。 突出“肯奋斗”的精神作风,在使用好红色资源中引 领广大学生听党话、跟党走,让青春在实践中绽放绚丽之 花,争当新时代好青年。 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广大青年学生要懂得幸福是 奋斗出来的、奋斗的青春最美丽的道理。要深刻感悟衣食 无忧而不忘艰苦、岁月静好而不丢奋斗,把青春的奋斗热 情激发出来,做永不停歇的奋斗者,在青春的赛道上奋力 奔跑、跑出最好成绩,争当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 用红色资源教育引导青年学生。xx红色资源富集,红 色文化多样,红色特质突出,要重视以红色文化厚植青年 学生培养根基,涵养理想信念、坚毅品德修养、传承红色 基因、赓续红色血脉。要积极推进红色资源教材化、课程 化、学理化,推进红色文化“进教材”“进课堂”“进头 脑”,利用好发扬好传承好红色育人资源,以不断深化的 科研成果促进红色教育的深度融合。 充分发挥xx地区红色文化资源的育人功能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弘扬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 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用好红色资源,深入开展社会 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深化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 会主义教育,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 人。”红色资源是党和人民在艰苦卓绝的奋斗历程中留下 的光辉印记和宝贵财富,具有十分重要的育人功能。xx地 区有着特有的红色文化资源,更应该不断创新方式,着力 把红色基因融入立德树人全过程,引导学生传承红色基 因、树立红色理想,矢志不x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 斗。 要保护好传承好xx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 红色资源是我们党艰辛而辉煌的奋斗历程的见证,是 最宝贵的精神财富。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 重视红色资源的保护、管理和运用,反复强调要把红色资 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血脉传承好,这为 我们用好红色资源,赓续红色血脉,培育时代新人,指明 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xx红色文化资源是一个广义概念,它根植于深厚 的xx地方文化资源中,也发源于中国共产党在领导地方人 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过程中,是近现代中国革命历 程在地方的真实写照。 xx红色文化资源的数量丰富。xx地区是xx等老一辈无 产阶级革命家的故乡,是中国共产党开展革命活动和建立 地方组织较早的地区之一。xx等经典战役和革命奇迹都 在xx境内发生,绘就了一幅幅波澜壮阔、气势恢宏的历史 画卷。xx发布《xx省红色资源保护名录(第一批)》,x内 共纳入红色资源xx个。xx发布《xx市红色资源保护传承规 定》,对建立与其他省区市红色资源协同保护与发展机制 进行了积极探索,并对成x地区红色资源保护传承协 作、xx黔红色文化走廊建设提出了要求。 xx红色文化资源的价值独特。因地处xx,有独特的地 理、气候与民族特征,因此,红色文化资源具有历史性、 民族性和独特性的特点,成为区域文化的重要精神标 识。xx地区同时是长征精神、抗战精神、xx精神、老区精 神、“两弹一星”精神、三线建设精神、抗震救灾精神等 重要凝结地,其中蕴含的理想信念价值、民族团结融合、 艰苦奋斗精神等更是深深融入中华民族的血脉,成为鼓舞 和激励中国人民不断攻坚克难、不断前进的强大精神动 力。 创新路径充分释放红色文化资源的教育效应 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充分发挥xx地区红 色文化资源的教育功能,充分释放红色文化资源禀赋的教 育效应,能让xx地区学生产生情感共鸣、思想认同,是培 养愿意扎根xx地区的改革创新者与时代建设者的一种育人 实践方式。 坚守课堂教学主渠道,丰富教学素材。红色文化资源 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宝贵资源,对于坚守初心使命、坚 持自信自立、坚定理想信念具有重要作用,对于高校“培 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具有根本导向。应 将xx地区红色文化资源多维度、多层次、多视角地融到高 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中,厘清红色历史脉络,亲访红 色人物与故事,利用现代技术手段制作xx红色文化资源的 教学视频素材,研究阐释xx红色文化资源的科研理论价 值,丰富课堂教学主渠道的教育素材,打造立体思想政治 理论课程体系。 站稳红色资源主阵地,创新实践路径。利用xx红色文 化资源集聚地的博物馆、红色遗址和教育基地,组织探访 红色人物历史足迹;打造xx红色文化教育实践示范基 地,开展红色文化资源与研学、培训、教育结合的活 动;通过与xx红色地区乡村振兴建设结合,师生参与到红 色文化资源的文旅开发、乡村建设、基层劳动和教育培训 中,实现xx地区红色文化资源的共享共用。 总之,通过充分发挥xx地区红色文化资源的“育 人”效应,为xx地区红色文化资源“铸魂”、为红色革命 老区“塑型”、为xx地区未来发展“留人”,不断赓 续xx红色血脉,培养具有革命精神、家国情怀、进取精神 的xx建设者。 加大xx红色文化遗存依法保护力度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加大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力 度,加强城乡建设中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建好用好国家文 化公园。”红色文化遗存是文物和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 分,是“党和国家红色基因库”。党的十八大以来,我省 进一步加强红色遗存的科学保护,制定《xx省红色文化遗 存保护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并于2023年元旦起正 式施行,为xx红色文化遗存的挖掘研究、保护管理和传承 利用提供了法治保障。 xx是中国革命摇篮之一,是中央苏区重要组成部 分,是全国著名的红色圣地和革命文物大省,具有党史事 件多、红色资源多、革命先辈多的独特优势。《条例》的 制定是立足xx独特优势、总结xx经验和推进红色文化遗存 科学保护的重大实践成果。近年来,我省认真贯彻落实习 近平总书记关于革命文物工作和xx工作的指示批示精 神,制定《xx红色文化保护、传承和弘扬工程实施方案》 《xx省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程实施方案》等政策性文件。 同时,加快立法保护先行先试,修正《xx省文物保护管理 条例》并将“中央苏区革命文物的保护”单列,在全国率 先开创地方立法保护红色遗存。此外,三明、龙岩、南 平、宁德等地制定出台有关红色文化遗址、旧址、遗存的 地方性法规。xx“红色立法”使红色文化遗存保护取得显 著成效。但是,也存在一些突出短板、弱项。有的红色文 化遗存散落在偏僻山区,分布不成规模,在客观上既给保 护工作增加难度又容易导致管理缺位。有的红色文化遗存 由于岁月流逝、自然侵蚀以及人为破坏等因素,造成严重 损毁或灭失。有的红色文化遗存历史内涵缺乏深度挖 掘,价值评估不够深入,以致未及时纳入分级保护、缺乏 稳定的经费保障。有的管理部门之间权责界限不清,保护 工作缺乏联动机制。因此,亟需通过专门针对红色文化遗 存保护利用的地方立法,进一步使xx红色文化遗存的调查 认定、保护管理、传承利用有法可依。 系统观念是新时代xx红色文化遗存立法保护坚持的科 学方法。《条例》运用系统观念总结了新时代xx红色文化 遗存保护利用的新鲜经验,进一步统筹保护什么、谁来保 护、履行什么职责、如何保护利用等红色文化遗存保护中 重大关系,形成了具有xx特色的立法保护实践。 统筹保护对象与保护职责。《条例》在“总则”明确 规定红色文化遗存是指:“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以来,中 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各族人民进行重要历史活动所遗留 的,具有重要纪念意义、教育意义或者史料价值的遗址、 遗迹、场所和实物。”这个界定体现了文化遗产的时间、 空间和形态维度的统一,符合xx红色文化遗存的主要形 态、空间分布特点。同时,《条例》根据保护对象的行政 区域分布,突出属地管理职责,明确规定县级以上地方人 民政府,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村(居)委员 会分别履行不同保护职责;明确规定地方人民政府文物、 民政、退役军人事务、档案等部门为红色文化遗存管理部 门及其各自管理职责,地方人民政府发展改革、财政、住 房和城乡建设、公安、民族宗教、自然资源、生态环境、 文化和旅游、消防等有关部门以及党史方志等有关单位在 各自职责范围内做好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