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2022年深圳市公务员考试《申论》题(二卷)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2022年深圳市公务员考试《申论》题(二卷) 一、注意事项 1.本题本由给定材料与作答要求两部分构成。考试时限 为150分钟。其中,阅读给定材料参考时限为40分钟,作答参考 时限为110分钟。 2.请在题本、答题卡指定位置上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 笔填写自己的姓名和准考证号,并用2B铅笔在准考证号对应的 数字上填涂。 3.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在答题卡上指定的区域内 作答,超出答题区域的作答无效。 4.待监考人员宣布考试开始后,应试者才可以开始答题。 5.所有题目一律使用现代汉语作答。未按要求作答的,不 得分。 6.监考人员宣布考试结束时,应试者应立即停止作答,将 题本、答题卡和草稿纸都翻过来留在桌上,待监考人员确认数 量无误、允许离开后,方可离开。 严禁折叠答题卡! 二、给定材料 材料1 2020年3月29日至4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考察时指 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必须抓好城市治理 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2020年10月1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深 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上的重要讲话指出,要强化依 法治理,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城市治理顽症难 题,让法治成为社会共识和基本准则。要注重在科学化、精细 化、智能化上下功夫,发挥深圳信息产业发展优势,推动城市 管理手段、管理模式、管理理念创新,让城市运转更聪明、更 智慧。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 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明确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 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 理能力现代化。 《广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 远景目标纲要》提出,支持广州、深圳、珠海等有条件的城市 构建数字孪生城市,实现实体城市向数字空间的全息投影,增 强城市治理灵敏感知、快速分析、迅捷处置能力,打造全国领 先的新型智慧型城市标杆。 深圳第七次党代会报告提出,未来五年,深圳城市治理体 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基本实现,城市治理的法治化、科学化、 精细化、智能化水平大幅提升,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国际 一流法治化营商环境基本形成,城市更宜居、更韧性、更智 能,努力成为超大型城市现代化治理的典范。 材料2 特区的事业不停顿,党的建设不停顿。从深圳第一次党代 会提出“把马克思主义同深圳的实际结合起来,继承党的优良传 统和开拓创新结合起来,切实抓好党的自身建设,进一步提高 特区党员队伍素质,增强党的战斗力和凝聚力”,到第七次党代 会提出“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 信’,做到‘两个维护’,打造向世界彰显中国共产党先进性、纯 洁性的精彩样板,引领和保障深圳先行示范区建设行稳致远”。 深圳始终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与时俱进、勇于创新,不断强化 城市基层党建工作,努力提高党的建设质量,夯实党在城市的 执政基础,为城市发展提供坚实的组织保证。有学者提出,当 前深圳进入了粤港澳大湾区、深圳先行示范区“双区”驱动和深 圳经济特区、深圳先行示范区“双区”叠加的黄金发展期,要加 强党建引领,进一步加快城市现代化建设的脚步,努力成为国 际一流的现代化智慧城市标杆。 材料3 深圳法治建设始终与改革开放同频共振,经济特区建立初 期,深圳在引进外资过程中逐渐认识到法治的重要性,积极通 过国家和广东省立法机关制定了23项特区法规,初步形成了经 济特区市场规则。1992年7月1日,深圳取得特区立法权后,短 短几年时间基本实现了特区建设重要事项都有法可 依。1994年3月,深圳率先进行依法治市试点,从“依法治 市”到“打造一流法治城市”,再到“建设法治中国示范城市”,不 断推进城市法治建设。建设先行示范区两年来,深圳用足用好 经济特区立法权,出台了科技创新条例、个人破产条例、绿色 金融条例、数据条例等一批全国首创性、引领性法规,大力推 进人工智能、数字经济、细胞和基因、智能网联汽车等新产业 新业态新商业模式立法,全面提升了法治建设水平,其中不少 在全国都有改革示范作用。 材料4 “i深圳”是深圳统一的政务服务平台,可实现“掌上政府、指 尖服务、刷脸办事”,已汇聚融合全市8000多项服务数据,累计 注册用户超过1400万。深圳在全国率先推出政务服务“秒批”改 革,实现“网上办,马上办,就近办,一次办”。 深圳在全国首创无感申报的“秒报”模式,实现表单自动填 充和材料自动推送,从而实现“免填免报”。深圳还加快推进智 慧城市建设,如在智慧交通方面,着力打造灯控一张网,由过 去的车看灯、读秒数通行,到现在的灯看车、读车数放行,大 大提高了道路通行能力。 深圳在全球率先实现5G独立组网全覆盖。未来,深圳将以 实现“主动、精准、整体式、智能化的政府管理和服务”为目 标,进一步推进5G和AI技术应用,提升大数据分析水平,形成 全程、全城、全要素的全面感知和指挥调度能力,充分释放“数 据的赋能”,改善公共服务,创新政府决策模式,让城市更加温 暖、更加智慧、更加高效、更加便捷。 材料5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全国各地纷纷加快推进智慧社区 建设,大大提升了社区服务水平。但有记者走访发现,部分社 区智慧建设还存在一些问题。有社区安装了识别系统,用于居 民出入小区刷脸登记,但刷脸速度慢,有时甚至识别不了,最 后还是用回原来人工检查登记的老办法。有的社区智慧系 统,通过手机APP提供社区购物、维修、缴纳物业费等服 务,但多位业主反映,基本没有用过这个APP,原因是系统操 作复杂,能用的服务也不多;有的社区要通过多个系统录入人 员信息,而这些系统由不同部门各自开发,同一信息要重复录 入,社区有几千人,录一次就要半个多月,工作负担反而加 重;有的社区的智慧系统还没调试好就匆匆上线,运行期间又 缺乏维护,不久就沦为僵尸系统;还有的社区花大力气建成的 系统,却因录入数据不准确,功能大打折扣。有录入人员直 言:“入户走访,可能一天只入户7次,但为了让考核好看一 些,我就在系统上填报15次,反正也没人来管。” 材料6 近日,派出所社区民警走访时发现,辖区内居民梁某与多 次上门索要孩子抚养费的唐某发生冲突,唐某领着3岁的女儿 和80岁的祖母滞留梁某家,并扬言要报复梁某。依托联调机 制,社区民警联系到街道综治中心、司法所、社区工作人员对 该起纠纷及时调解,促使双方对孩子抚养费支付事宜达成协 议,问题得以圆满解决。为把各类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消灭 在萌芽,派出所将社区警务融入“网格化管理”,强化源头治 理、筑牢基层风险防范体系,派出所采取警力下沉、警务前移 和警民参与等方式,依托社区网格化体系,加强对人、地、 事、物、组织等治安要素的规范管理,夯实基层基础工作,提 升基础工作服务打防管控的能力和水平。 材料7 近年来,Z街道积极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建设,为 企业和群众提供更优质的服务,具体做法包括以下五个方面: 一、辖区居民不分户籍地和居住地,均可就近到任一社区 服务大厅办理民政、人社、卫生等各类公共服务事项;调整各 社区服务大厅布局,增设导询台、等候休息区和志愿服务 站,营造温馨便民氛围。 二、以科技为手段,实现电脑屏、手机屏、宣传屏、政务 服务自助终端屏联动,确保政务信息公开及时;将网站和微信 打造为政务公开主阵地,通过电子宣传屏滚动播放民生信 息,并在社区内设置政务服务自助终端,提供50多项服务查 询。 三、在各社区窗口设置资料架,在服务大厅内悬挂办事流 程、服务事项,提供政府公报、办事指南、便民服务手册等政 务资料,为办事企业和群众提供清晰的指引。 四、统一梳理61项街道级和43项社区级便民服务事项目录 清单,进一步提升便民服务标准化水平,切实为企业和群众就 近办事提供规范、透明、便捷服务,有效实现“小事不出社区、 大事不出街道”。 五、社区服务大厅配备业务精通的工作人员,负责定期更 新各类政务资料,并提供办事咨询答复服务;严格落实首问负 责制、限时办结制、一次性告知及服务承诺制,不断改进和提 升社区政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