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2021年公务员多省联考《申论》题(湖南行政执法卷)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2021年公务员多省联考《申 论》题(湖南行政执法卷) 一、注意事项 1.本试题由“给定资料”和“作答要求”两部分构成。考试时 限为150分钟。总分100分。 2.请在题本、答题卡、草稿纸指定位置上用黑色字迹的钢 笔或签字笔填写自己的姓名和准考证号,并在答题卡上用2B铅 笔将准考证号对应的数字涂黑。 3.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在答题卡指定的答题区域 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的作答无效。 4.所有题目一律使用现行规范汉语言文字作答,未按要求 作答的不得分。 5.监考人员宣布考试开始后,考生方可答题。监考人员宣 布考试结束时,考生应立即停止作答,将题本、答题卡和草稿 纸都翻过来留在桌上,待监考人员确认数量无误、允许离开 后,方可离开考场。 严禁折叠答题卡! 二、给定材料 材料1 近年来,随着道路交通的日益便捷、快递物流服务业的不 断发展,国内电动自行车、摩托车、汽车使用数量迅速增 长,销售量增幅连续三年超过了160%。问题也随之而来:驾乘 人员缺乏安全防护意识,死亡人数逐年上升。摩托车、电动自 行车驾乘人员死亡事故中,约80%为颅脑损伤致死;汽车交通 事故中,因为不系安全带被甩出车外造成伤亡事故的比例也高 居首位。有关研究表明,正确佩戴安全头盔、规范使用安全带 能够将交通事故死亡风险降低60%至70%。如何教育引导驾乘 人员正确佩戴安全头盔、规范使用安全带,已经成为交通安全 管理和道路执法部门高度重视的问题。 2020年1月1日,J市出台了《J市电动自行车管理条 例》,规定电动自行车驾驶人必须佩戴安全头盔,《条例》还 规定:电动自行车驾驶人及搭载人未佩戴安全头盔,将处以警 告或20元以上、50元以下罚款。为推动该条例落实,J市还开 展“一盔一带”安全守护行动。 根据新出台的《条例》,J市H区交管部门加强执法管 理,坚持现场查处与自动抓拍相结合,明确处罚范围,全面加 大查处力度。2020年,全年共查处摩托车和电动自行车驾乘人 员未佩戴安全头盔、汽车驾乘人员未使用安全带违法数量同比 分别上升131.6%、78.3%,摩托车和电动自行车驾乘人员不佩 戴安全头盔、汽车驾乘人员不使用安全带非现场查处周违法量 分别下降41%、79.6%。法律的震慑作用、警示作用得到彰 显,群众安全头盔佩戴率、安全带使用率明显提升。 “各位网友,大家好!这里是‘全国交通安全直播月’活动现 场,我是H区交巡警小谢。今天,我们通过H区交警平台进 行‘一盔一带’安全守护行动直播……”民警“主播”小谢对着手 机,在直播间里展示了目前市面上常见的4种安全头盔,讲解它 们各自的特点,并邀请搭档演示正确佩戴头盔的方法,详细解 读道路交通安全法中关于使用安全带的规定。“这场直播不 错,有意义!”“支持文明出行!”网友们纷纷留言、点赞。当 日,共有上万名网友观看了直播。近日,家住该区佳园社区的 陈先生忘戴头盔骑摩托车外出,在小区大门正巧遇到交警在社 区开展“共享头盔”活动,他借到头盔后感慨道:“交警把头盔送 到小区大门口,太方便了。以后出门忘戴头盔,在小区门口就 可以借到。” H区交管部门还联合该区外卖、物流企业开展警企联合劝 导活动。活动期间,全区共设置警企联合劝导点20余个,出动 警力300余人次,外卖、物流企业派员500余人次,纠正外卖送 餐员、物流配送人员不戴安全头盔2000余人次,向外卖和物流 企业通报240余次。 H区交管部门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今年H区以 《J市电动自行车管理条例》的出台为契机,创新工作方式方 法,用新办法解决老问题,真正做到了“旧曲新唱”“一盔一 带”安全守护行动成绩斐然,有效提高了电动自行车驾乘人员的 安全防护水平,助推道路交通事故预防“减量控大”工作取得了 新成效。数据显示,该区2020年汽车、摩托车和电动自行车登 记数量达到历史新高,但驾乘人员死亡人数和受伤人数 自2006年以来却首次出现了下降。 材料2 近年来,T市N区深入推进生态环境综合行政执法改革,生 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逐年上 升,PM2.5平均浓度排名位列全省第四,全省考核断面地表水 优于Ⅲ类比例为100%,地表水全面消除劣Ⅴ类水体…… 2019年,N区环境生态局挂牌成立,下设六个区域性综合 行政执法支队,执法范围覆盖全区12个街道乡镇,70%以上执 法人员下沉至各执法支队,开展一线执法。 2020年5月,N区生态环境局自动监控平台发出预警,某印 染企业的废水排放数据有异常,废水排放指标为红色,存在超 标排放嫌疑,局综合行政执法指挥中心,第一时间通过移动执 法平台向企业所在区域执法支队发出指令,环境执法人员和监 测人员立即启动大数据应用执法“八步法”,对案件进行查处。 执法人员到现场后定位报到,亮证告知,信息核实,现场检 查,现场勘探笔录制作,打印笔录,电子归档,实现闭环,这 一过程全部通过执法记录仪全程录像,同时上传省生态环境厅 平台,采样监测结果表明,企业废水超标排放。N区生态环境 局立即会商,确定企业存在环境违法行为的事实,依据《水污 染防治法》依法对企业立案查处,向企业送达了责令改正违法 行为决定书,同时作出给予该企业罚款10万元的决定。 2020年,N区生态环境局出动执法2400余人次,检查点 位1500余家次,共处罚了120多件环境违法案件,执法效能明显 提升。 10月某天,N区生态环境局接到区域治理现代化指挥中心 紧急信息,“某河边小区东侧空地疑似倾倒医疗废物”这一线索 在社会上引起了关注。N区生态环境局信访应急值班人员、区 域性执法支队人员、环境监测人员第一时间赶赴现场。 经查,某河边小区东侧有一块空地,填埋坑约50立方 米,填埋物为废塑料、海绵边角料等固体废物,重约3吨。环境 执法人员迅速将情况上报区域治理现代化指挥中心,指挥中心 调度区网信办、公安、卫健委、城管、住建等部门和当地街道 共同参与案情分析与调查处理。 为了防止事态发酵,N区生态环境局执法人员实时与指挥 中心和相关职能部门保持沟通联络,并将现场勘验情况及时与 其他部门共享。环境监测人员现场进行采样,分析化验。经生 态环境局与公安、城管、当地街道多方联动排查,基本确认填 埋固体废物来源于玻璃器皿公司和纺织品公司,属一般工业固 体废物。第二天,生态环境局对涉事单位违规处置工业废弃物 的行为依法进行立案查处,督促相关单位妥善处置挖出的废弃 物,并将处置结果上报指挥中心。据统计,2020年N区生态环 境局共受理群众投诉1231起,较上年减少45%。 材料3 最近,M市市长信箱不断收到市民对市内酒吧违法接纳未 成年人饮酒消费的举报。为了加强对酒吧的监督管理,更好地 规范酒吧的经营环境,M市政府办公厅牵头组织召开了征询各 方意见的座谈会,下面是参会代表的发言摘录。 学生家长王先生:我儿子16岁,现在经常和同学一起出入 酒吧喝酒,我去酒吧找儿子,也要求保安不要放儿子进去消 费,但没有任何效果。我和我爱人堵过家门、报过警、找过学 校老师共同劝导,可处于青春期的儿子像着了魔一样,就是不 听劝。我也打过110报警,但接线员建议我向市文化市场综合执 法支队投诉。市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支队举报热线的接线员 说,酒吧的营业执照登记的是餐饮类,不归文化部门管,但他 们已经对酒吧的经营者进行了法制教育。我又打电话向市市场 监督管理局投诉,工作人员回复说,这些酒吧登记的营业执照 虽然是餐饮类,但实际经营的是歌舞表演,应该归市文化市场 综合执法支队管理。我甚至打电话给市扫黑办,他们回复 说,这是行业乱象,应该由行业主管部门监管。 M市日报马记者:事实上,未成年人进入酒吧喝酒娱乐“屡 禁不止”,在国内不少地区普遍存在。曾有一名初中生,通过微 信绑定母亲的银行卡,在酒吧服务生的引导下办会员卡买香 槟,几个月就消费了2万多元。还有一名16岁高中女生去酒吧喝 酒,一晚消费5万多元。很多酒吧在入口处未张贴任何禁止未成 年人进入的标志。有的酒吧虽然入口处张贴有“未满18岁人员不 得进入娱乐场所”的告示,但同样有未成年人在里面饮酒消费。 律师事务所牛律师:卖酒给未成年人是一种违法行为。新 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禁止向未成年人出售烟酒。并且 对向未成年人出售烟酒的违法行为的监管处罚作了明确的规 定:“由市场监管等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责令限期改正,给予 警告,没收违法所得,可以并处五万元以下罚款;拒不改正或 情节严重的,责令停业整顿或者吊销营业执照、吊销相关许可 证,可以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款。”这对于减少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