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2008年山东事业单位招聘行测真题及答案解析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2008年山东事业单位招聘行测真题及答案解析 第一部分言语理解与表达 每道题包含一段文字或一个句子。后面是一个不完整的陈述。要求你从四个选 项中选出一个来完成陈述。注意:答案可能是完成对所给文字主要意思的提要,也 可能是满足陈述中其他方面的要求。你的选择应与所提要求最相符合。 1.“运动”这个词,两个字都含有一个“云”,而且,“云”开始“走”了就 是“运”,“云”跟“力”挨在一起就“动”了。“动”是云朵的自然状态,所以歌唱“天边飘过 一朵故乡的云”;云一直在“动”,到了一定程度,它们就爆发出“力”量,即使这一秒 是晴天,下一秒也要普降大雨。这样的解释肯定贻笑大方,但“运动”确实能积蓄力 量。“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这三者之间是递进关 系,更是因果关系。 这段文字主要表达的是()。 A.运动名词解释 B.运动的意义和作用 C.运动就是这样充满了魅力 D.运动、健康、幸福之间的关系 2.“情趣”的“趣”字初一看,说的是兴趣爱好。然而,《列子·汤问》云:“曲每 奏,钟子期辄穷其趣。”说的是古人奏乐,每奏一个曲子,都要将内心志趣体现出 来。古人又说:“但识琴中曲趣,何劳弦上声。”显然,这“趣”字就是志趣、情 志。“志”与“趣”本可以互联在一起。有什么样的情志,就有什么样的情趣。《辞海》 里说,趣者取也,即有取舍的意思包含其中。还有“趋向和舍弃,进取和退止”的意 思。人原本生活在两个世界之中,一个是物欲的世界,一个是意义的世界。情 趣,也就是怀一个以人为本的心“情”,“趣”(去)一个和谐世界吧?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人的健康情趣从哪里来 B.低落的情志当然也就养成低浊的情趣 C.人的健康情趣,也是一种价值的取舍 D.志当存高远,高远的情志培植高洁的情趣 3.古人种植的时候需要雨水,行船的时候需要有风,水和风能够按照季节准时 而至,古人便把这种自然现象和秩序叫做“信”。有了“信”,人们才能进行生产劳 动,才能正常生活。所以,他们总是诚心诚意地祈求上天或神仙来保佑,以便得到 准确、实在的“信”。后来,人们认识到人类自身也需要这种信,而人之信需要 由“诚”来保证,来实现。“诚”为人内心的一种态度,信是诚的外在表 现;“诚”与“信”是一体两面。这段文字的主旨是()。 A.诚信的由来 B.中国古代特别重视诚信 C.对“诚”与“信”的继承 D.一体两面的“诚”与“信” 4.喝茶,喝的是一种心境,感觉身心被净化,滤去浮躁,沉淀下的是深思。茶 是一种情调,一种欲语还休的沉默;一种热闹后的落寞。茶是对春天记忆的收 藏,在任何一季里饮茶,都可以感受到春日那慵懒的阳光。坐在一个人的房间,倒 上一杯茶,看着茶叶的翻卷也常会生出好多感慨:茶要沸水以后才有浓香,人生也 要历经磨练后才能坦然。这段文字主要说的是()。 A.喝茶时的心情 B.人生淡,茶水清 C.喝茶,喝的不光是心境 D.喝出茶苦,才“嗅”出茶香 5.泰坦尼克号沉入冰海,这次海难死亡者多达1503名,仅704人生还。幸存者 约定每隔10年到瑞士洛桑集会一次。聚会时,里德帕恩回忆起她的丈夫,当时他送 她上救生艇,她不愿一人独活,抱着丈夫不放,丈夫一拳把她打昏,等到醒来,她 已坐在小艇中。史密斯回忆:当时我的两个孩子已被抱上救生艇,因超载,我不能 上了,出于母爱,我喊了一声“孩子不能没有妈妈!”闻声,一位女士离开了座位,回 到了泰坦尼克号,并把我推上了小艇。很快,船便沉没了。 这段话所要告诉我们的不是()。 A.洛桑集会 B.为他人舍却生命 C.最壮美的人性光辉 D.为陌生人献身,令人肃然起敬 6.禅宗注重“异”,人们都用过去的经验在生活,他们最无法开悟的一点就 是“同”。不能开悟,许多痛苦就此产生。有一年蔡志忠获得了“台湾十大杰出青年 奖”,香港《东方日报》的总编希望他写一篇文章。“写什么呢?”他问。“写崎岖的道 路。”“那是什么?”“你的成功史。”“我不能写,因我没有崎岖的道路。”如果我走在崎 岖的小径上,我就用崎岖小径的心去欣赏它;如果走在林荫大道上,我就从林荫大 道的角度去品尝。我不认为林荫大道就优于崎岖小径,一旦真正了解生命的意 义,事物就没有好坏之别。 这段文字的主要观点是()。 A.宽窄都是路 B.路是由自己走出来的 C.走自己的路,不论崎岖与否 D.一旦真正了解生命的意义,事物就没有好坏之别 7.春秋时期,鲁国规定:如有人在国外看见鲁国人沦为奴隶,可垫钱将其赎 回,然后回国报销。孔子的一位弟子就在国外垫钱解救了一个沦为奴隶的鲁国 人,但不报销,以示其“义”。孔子知道后批评了他,说这将影响更多的奴隶被解救。 因为以后鲁国人如垫钱救人,报销吧不好意思,不报销则蒙受经济损失,两难之下 可能放弃救人。而孔子的另一位弟子,下水救人,被人赏赐了一头牛,他高兴地接 受了,孔子大加赞赏。 这两个故事生动地说明()。 A.道德践行者应得到回报和关爱 B.“善有善报”,“好人有好报” C.对道德模范的奖励,有助于道德的弘扬 D.朴实的民间俗语,包含了人们朴素的道德观 8.一首歌从1988年唱到2008年,磁带和唱片销售了900万张,这是汉城奥运会 会歌《手拉手》创造的奇迹。当时,朴世直主张启用世界知名唱片公司创作奥运歌 曲,遭到反对,但他很坚持。多轮的讨论一直没有结果。这时,世界最大的音像跨 国公司宝丽金开出的条件十分诱人。奥组委最终选择了宝丽金,让本土的高丽亚那 组合来演唱,并把“阿里郎”放进歌词。终于,两个版本的《手拉手》出炉。开幕式上 令人激动的演唱,恰恰源于一次成功的“手拉手”——意大利人作曲,美国人作词和韩 国组合的演唱。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汉城效应 B.手拉手制造经典 C.世界走向汉城,汉城走向世界 D.汉城奥运:一个国家现代文明的拐点 9.一位大师想选择衣钵传人,便吩咐徒弟外出捡拾一片最完美的树叶。不 久,大徒弟回来了,递给师父一片不是很漂亮的树叶,说:“这片树叶虽不完美,却 是我看到的最完整的。”二徒弟在外面转了半天,最终空手而回,对师父说:“我见到 了很多树叶,但怎么也挑不出完美的。”最后,大师把衣钵传给了大徒弟。世上没有 完美的人,只有完整的人。一个完整的人,一定有优点也有缺点。既然如此,就得 学会接纳自己的长处,也接纳自己的短处;接纳他人的优点,也接纳他人的缺点。 在接纳与欣赏的过程中,我们会得到最大的释放与自由,以更宽阔的心胸,包容身 边的每一个人。 对以上文字的准确概括是()。 A.衣钵传人 B.完美与完整 C.要以宽阔的心胸,包容每一个人 D.世上没有完美的人,只有完整的人 10.“十点半,桥南百货大楼上,那闪烁的霓虹灯,准时灭。他还在河堤上站 着。他算过卦。卦人说,酉戌相害。他属鸡她属狗。他不信。他只信一个 字:缘。”这是不久前作家李佩甫为一个短信小说接力大赛创作的“龙头”。有数以千 计的短信文学创作者从他开的这个头接力下去,衍生出了形态各异的短信小说。在 李佩甫看来,短信小说具有传统小说无法比拟的特性。苏童、赵本夫等作家都把自 己的作品授权改编成彩信或短信小说,但也有人认为短信文学对文学的实质毫无意 义。 这段文字主要是说()。 A.短信小说之争 B.短信小说是文学吗 C.由“龙头”衍生出的短信小说 D.短信小说具有传统小说无法比拟的特性 11.悲观的人抱怨风,乐观的人期盼风转向,现实的人调整帆。爱就要冒没有 回报的风险,希望就要冒失望的风险,尝试就要冒失败的风险,但之所以要冒风险 就是因为生命中最大的危险就是一点风险不冒。乐观主义者和悲观主义者的区别非 常好笑,前者看到的是面包圈,后者看到的是那个窟窿。对这段文字的概括最恰当 的是()。 A.乐观与悲观 B.乐观主义者和悲观主义者 C.面包圈与那个窟窿 D.生活中的哲理 12.一位长者对一个青年人说:“批评和侮辱,跟泥巴没什么两样。你看,我大 衣上的泥点,是刚过马路溅上的。当时擦一定会很糟,所以就等到泥巴干了再去处 理。”但是,任何比喻都是蹩脚的,假如泥点变成了油漆,大衣变成了玻璃,再依据 上面比喻中的逻辑,就适得其反。生活给我们准备了各种各样的逻辑,它们互不相 同,也许还会打架。而我们奉行什么样的逻辑,全取决于自己。 最适合做本段文字标题的是()。 A.异杂逻辑 B.批评与侮辱 C.事物具有辩证性 D.生活中的逻辑不是单一的 13.由于“鸟巢”和别的建筑不同,“东倒西歪”的柱子结构,交线非常复杂,对焊 接技术的要求和难度都非常高。那些经过培训、优中选优的焊工们,不但优质高效 地如期完成了任务,而且在“鸟巢”每条焊缝边上,都镌刻了自己的名字。用管理人员 的话说,让无数普通焊工在这项世人瞩目的奥运工程中留下自已的微小痕迹——也 许公众没有机会看到,却永不会磨灭。 对这段话的理解最恰当的是()。 A.让建设者留下自己的名字,是一个温暖人心的举动 B.对于建设者来说,就是要抬头挺胸签下自己的名字 C.建设者签名,是对历史负责,也是对自己的人生负责 D.普通焊工在奥运工程中留下自己的痕迹 14.从清朝初期至新中国成立之前,由于自然灾害、战乱等原因,迫于生计 的2000万山东人相继踏上了东北大地。电视连续剧《闯关东》是一部表现山东百姓 迫于生存闯荡东北的历史传奇故事。通过朱开山一家闯关东的经历,浓缩1904年 至1931年“九·一八”爆发的历史,通过对一个普通人家闯荡历程的追踪,完成一个小 业到大业、小人物到大英雄的塑造,讴歌自强不息、艰苦奋斗、勤劳勇敢、百折不 挠的民族精神。这部剧写深写透了民族的魂魄,抓住了民族的品格。 这段文字主要说明()。 A.朱开山一家跌宕起伏的命运抓住了观众 B.作品把“家族史”和“社会史”很好地融合在一起 C.以百年传奇故事映照中华民族精神 D.闯关东人身上所体现出来的山东人精神 15.一位农夫请了工程师、物理学家和数学家来,想用最少的篱笆围出最大的 面积。工程师用篱笆围出一个圆,宣称这是最优设计。物理学家将篱笆拉开成一条 长长的直线,假设篱笆有无限长,认为围起半个地球总够大了。数学家用很少的篱 笆把自己围起来,然后说:“我现在是在篱笆外面。”这个故事所说明的道理不包 括()。 A.农夫与科学家 B.要善于从多角度思考问题 C.质疑、异想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D.一个人要有所创新,就要不断地调整思维方法 16.先进的文化往往具有灯与火的功能。灯可照亮前进的路,火可温暖渴望的 心。歌德在《莎士比亚命名日》中曾这样表达他对文化感染力的感悟:“他的著作我 读了第一页,就被他终身折服;读完他的第一个剧本,我仿佛一个天生的盲人,瞬 息闻,有一只神奇的手给我送来了光明。”文化就是送“光明”、鼓舞士气、提高修养 的。这段文字主要说明()。 A.理靠感染,感染靠文化 B.理靠文化是理之感染的有效途径 C.理是软约束,就要靠感染 D.感染是通过语言文字或其他形式激起他人相同的思想感情 17.1924年第8届现代奥运会在巴黎举行,主办者将参加者安置在特意建造的木 制房屋里,这就是最早的奥运村。从1932年洛杉矶奥运会开始,为各国参赛人员提 供奥运村成了一个传统。从首届现代奥运会到20世纪末,美国是举办现代奥运会次 数最多的国家,包括4届夏季奥运会和3届冬季奥运会。20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使 原拟在1916年、1940年、1944年举行的第6届、第12届和第13届奥运会被迫取消。按 照古代奥运会旧制,凡因故未能举行的奥运会也要在运动史上排下序列。对这段话 的准确概括是()。 A.奥运村 B.奥运点滴 C.被迫取消的奥运会 D.举办现代奥运会次数最多的国家 18.有个偷针者和偷牛者一起被游街,偷针的觉得很委屈:“我只偷了一根 针,为什么要和盗牛贼一起游街,太不公平了!”盗牛者却对他说:“别嚷了,我走到 这一步是从偷针开始的。” 这个寓言故事所告诉我们的道理不包括()。 A.小事小节是可大可小的问题 B.“堤溃蚁穴,气泄针芒” C.质变是由量变生成的 D.“小节不慎,大节难保” 19.微软中国分公司在招聘员工时,出了一道这样的考题:有12个小球,其中 只有一个质量与其他11个不同,如果只给你三次测试机会,在30分钟时间内,你怎 样才能挑出这个球?绝大多数应聘者费尽了周折,在规定时间内也没琢磨出结果。之 后,有一个青年依旧在考场里苦思冥想,几个钟头后,还在做着实验。考官发现后 问,有结果了吗?青年摇头。最终,这个青年被公司录用。理由是:他的智力和能力 都不够出色,但毅力可佳;一个成功的企业想可持续地发展,除了需要聪明才智 外,不能缺少持之以恒的毅力,而此人身上体现的正是这种精神。 最适合做本段文字标题的是()。 A.招聘难题 B.智商测试 C.微软招“笨人” D.企业需要有恒心的青年 20.张三问李四:“你常看《新华文摘》吗?”李四回答:“谁说我不常看《新华文 摘》?”张三又问李四:“这么说你常看《新华文摘》了?”李四回答:“我并不是说我常 看《新华文摘》。” 从逻辑规律的角度判定,李四的回答()。 A.违反了矛盾律 B.违反了排中律 C.既违反了矛盾律,又违反了排中律 D.既没有违反矛盾律,又没有违反排中律 21.清初,戏剧家李渔病重。他不同意找开处方个个能医好病的先生看病,而 专找开处方治死过人的先生来看病。这使妻母不解。事后,李渔说:“个个能医好病 的先生,肯定见危重病人就推,不会有救治危重病人的本事;而治死过人的先 生,不拒重死症,虽然死过人,可也有了经验。” 这个故事所说明的道理不包括()。 A.死和活是对立的统一。医生要在危重之中救活人,就会面临死和活这两种可 能 B.只有敢于并善于在“死”里救活人的医生才是好医生,尽管他时有救不活的时 候 C.对人不能求全责备,不允许别人失败 D.个个能医好病的先生恰恰是庸医 22.二战时期,一位在野战医院做救死扶伤工作的志愿者,名叫多克,他面对 医院里时有重伤员去世,便在墙上写了一句话:“没有人会在这里死去”。这句话曾给 无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