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2022年广东省公考《申论》题(县级)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2022年广东省公考《申论》题(县级) 一、注意事项 1.本试题由“给定资料”和“作答要求”两部分构成。考试时 限为120分钟。总分100分。 2.请在题本、答题卡、草稿纸指定位置上用黑色字迹的钢 笔或签字笔填写自己的姓名和准考证号,并在答题卡上用2B铅 笔将准考证号对应的数字涂黑。 3.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在答题卡指定的答题区域 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的作答无效。 4.所有题目一律使用现行规范汉语言文字作答,未按要求 作答的不得分。 5.监考人员宣布考试开始后,考生方可答题。监考人员宣 布考试结束时,考生应立即停止作答,将题本、答题卡和草稿 纸都翻过来留在桌上,待监考人员确认数量无误、允许离开 后,方可离开考场。 严禁折叠答题卡! 二、给定材料 材料1 在夜景卫星图上,珠江入海口,一片灯光分外璀璨的区域 囊括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广东省的广州、深 圳、珠海、佛山、惠州、东莞、中山、江门、肇庆9市,总面积 达5.6万平方公里。这里就是粤港澳大湾区,我国开放程度最 高、经济活力最强的区域之一。 2020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出席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 庆祝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就深入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作出 部署,“要抓住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重大历史机遇,推动三地经济 运行的规则衔接、机制对接,加快粤港澳大湾区城际铁路建 设,促进人员、货物等各类要素高效便捷流动,提升市场一体 化水平。” 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 部署、亲自推动的重大国家战略。 2021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广东考察时提出,希望广东 联手粤港澳打造更具综合竞争力的世界级城市群。 2017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香港回归祖国20周年大会 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中央政府将一如既往“支持香港在推 进‘一带一路’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人民币国际化等重大 发展战略中发挥优势和作用”。 同一天,在习近平总书记的见证下,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 长官林郑月娥、澳门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崔世安、国家发展和 改革委员会主任何立峰、广东省省长马兴瑞共同签署了《深化 粵港澳合作 推进大湾区建设框架协议》。按照协议,粵港澳三 地将在中央有关部门支持下,完善创新合作机制,促进互利共 赢合作关系,共同将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成为更具活力的经济 区、宜居宜业宜游的优质生活圈和内地与港澳深度合作的示范 区,打造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这标志着粤港澳大湾 区建设正式启动。 2019年2月,在习近平总书记的亲切关怀下,中央印发《粤 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这对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迈上 新台阶具有重要意义。纲要出台后,各级政府到2021年4月已出 台231部涉粤港澳大湾区相关政策文件。 2021年4月20日,广东省省长马兴瑞在“大湾区、大未来”主 题宣传媒体见面会上介绍粵港澳大湾区的亮眼成 绩:2020年,大湾区经济总量达11.5万亿元,比2017年增 长1.4万亿元,进入世界五百强企业达21家,比2017年增 加4家;广东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5.3万家,比2017年增加近2万 家。中心区域城市合理分工、形成合力,重要节点城市错位发 展、功能互补,成为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实习就业的沃土。 经过四年多的努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取得阶段性显著成 效,向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迈出坚实步伐。如今,粤 港澳大湾区内的人员、货物、资金、信息等要素更加便捷、高 效流动,粤港澳大湾区正“以更大魄力和更高起点上推进改革开 放”。 材料2 粤港澳大湾区正加速推进基础设施的“硬联通”。 在深圳,2020年首批新基建项目近百个,总投资超四千亿 元,包括5G网络、工业互联网、算力设施、智能交通等多个领 域。在广州,广州港正依托南沙港区四期工程建设5G智慧港 口,采用物联网感知、5G、大数据、云计算等先进技术。打造 全港区作业自动化模式。在横琴新区环岛西路东侧,横琴超算 中心目前每秒算力可达116亿亿次,新建的三期项目,更肩负着 打造全球最大人工智能超算中心的重任。如今,涵盖信息基础 设施、融合基础设施、创新基础设施的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正成 为建设焦点,新兴产业蓄势崛起,展现出支撑未来经济增长的 潜力。2022年,广东将建成22万个5G基站,珠三角将建成5G宽 带城市群,粤东、粤西、粤北城区、县城及发达乡镇镇区将实 现5G网络覆盖。四年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不断推进,随着港 珠澳大桥、广深港高铁等标志性工程建成通车,新横琴口岸、 莲塘/香园围口岸正式开通,大湾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水平显著 提升。 2021年3月,广州地铁18号线和22号线的16号联络通道最后 一次混凝土浇筑完毕,中国运行速度最快的地铁主体工程取得 重要进展。开通运营后,时速可达160公里,这将实现广州中心 城区30分钟内直通南沙自贸区,1小时到达深圳、东莞、佛山等 邻近城市及珠三角其他城市,对广州打造国际性综合交通枢 纽、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实现珠三角地区综合交通和支持 南沙自贸区发展发挥重要作用。目前,大湾区城市轨道交通运 营里程超过1000公里。 2021年12月,位于广州的粤港澳大湾区首座综合加能站正 式投入运营,该站集加油、加氢、充电、光伏发电、连锁便 利、汽车服务等多项能源供给服务于一体,将促进绿色洁净能 源产业快速发展,助力实现“双碳”目标,在能源服务支撑方面 为大湾区建设提供了新思路。 超级工程跨海穿洋,连通珠江口东西两岸城市群;机场扩 建,大湾区世界级机场群建设备受瞩目……未来,随着深中通 道等又一批超级工程的逐步完成,大湾区城市间的内联外通将 更加便捷。 材料3 雨后的横琴澳门青年三地创业谷空气格外清新。 在全国首家粤港澳大湾区三地联营律师事务所的办公室 里,澳门李律师正等待前来咨询的内地客户。 “以前我的客户群体以港澳人士为主,如今内地客户已成为 主要客源,并且趋势越来越明显。”李律师说,“早 在2014年,广东试点允许港澳与内地律师事务所合伙联营,让 我们有机会接触到内地庞大的市场。现在,越来越多港澳律师 愿意来这里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参与大湾区建设。” 《珠海经济特区横琴新区港澳建筑及相关工程咨询企业资 质和专业人士执业资格认可规定》是内地第一次以地方立法形 式协助香港和澳门建筑工程领域专业企业和专业人士,在内地 提供服务。该规定出台后不到一年,就有100多位港澳专业人士 和数十家企业在横琴新区备案和执业。 “通过职业资格互认,让港澳年轻人看到更加广阔的职业发 展空间,以及多元化发展的可能性。”澳门工程师学会有关负责 人说。 近年来,广东持续拓展职业资格认证的范围,在医师、教 师、导游等8个社会重点关注专业领域,以单边认可带动双向互 认,在全国率先试点面向港澳居民聘用公务员、出台企业单位 公开招聘港澳居民管理办法。职业资格互认正为港澳专业人士 进一步打开向内地就业的“大门”。 除了制定政策之外,一站式服务是确保人才政策发挥效果 的重要手段。2021年11月,“粤港澳大湾区职称和职业资格业务 一站式服务平台”在广州南沙政务服务中心和国际人才港人才一 站式服务大厅正式对外运作。这也是国内首个关于职称和职业 资格业务一站式、全科型的综合服务平台。该平台集约涵盖粤 港澳三地专业人才职称评价和职业资格考试、认可业务等事 项,可提供相关业务咨询及受理服务,方便港澳专业人才在南 沙从业执业。 “以往,职称和职业资格业务散落在各业务部门,不管是内 地人员还是港澳人员,都面临线上网站分散查询不便、线下信 息获取渠道少、没有统一对外服务窗口等难题,而现在这些问 题都不存在了。”该服务平台负责人说。 实现“同事同标,湾区通办”,为港澳居民在生活、工作诸 方面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我去澳门工会联合总会服务网提交申请,不到2个工作 日,珠海就完成业务审核,跟在广东一样。”来自澳门的黎先生 说。 2020年以来,广东省积极推进珠海澳门社保跨境合作试 点。珠海市推出珠澳“零通关”跨境社保通办,为澳门居民提 供“多点办、就近办、方便办”跨境社保服务。截至2021年8月 底,港澳居民在粤参保23.8万人次,比2020年增长了27.6%,享 受待遇达2.54万人。 粤港澳大湾区国际仲裁中心交流合作平台于2021年4月在河 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揭牌。9月,首批三家香港机构进驻该交 流合作平台。12月,首批澳门机构进驻,标志着粤港澳法治合 作再上新台阶。 目前,该国际仲裁中心交流合作平台已汇聚了8家港澳法律 机构,未来进驻机构将在人才交流、培训推广、专业研讨、法 律科技等多个方面开展合作,推动三地制度、机制和规则的互 认、共生、融合与衔接。努力为大湾区企业和境内外当事人提 供国际一流的法治化营商环境。 “在香港做不到的,在内地做不到的,我们可以在前海先行 先试,所以这是一个法律服务发展很好的地方。”香港特别行政 区政府律政司有关负责人说。 据统计,仅2019年和2020年,深圳国际仲裁院就受理涉港 案例493例,涉及争议金额人民币约260亿元,解决了大量的涉 粤港澳跨境商事纠纷,为稳定内地与港澳的经贸合作发挥了重 要的作用。 在市场准入方面,广东作出多处部署,包括推动出台深圳 先行示范区,放宽市场准入特别措施,探索放宽产业、投资、 医药、金融等领域市场准入。2021年3月深圳市表示,要制定实 施深圳放宽市场准入特别措施清单试点和商事登记确认制试 点,营造更加公平、便利的市场准入环境。 实现以粤港澳制度、规则衔接为重点的“软联通”,将制度 差异变成制度优势,释放发展红利,已成为当前引领大湾区高 质量发展的根本所在。 材料4(323636)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的繁荣兴盛是全 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应有之义。粤港澳大湾区文化同源、 血脉相通,是共建人文湾区的重要基础。 2021年12月“同舟共济,志同道合”穗港双城图片展在两地 同步开展,展览以“同根、同气、同舟、同源、同向”为主 题,图文并茂地讲述了两地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 有专家学者指出:“粤港澳大湾区自古同属百越之地,两千 多年来,虽然各地制度嬗变,但大湾区11座城市的人文历史始 终维持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湾区城市群仍以岭南文化和珠江文 化为主流,使得整个大湾区城市群的语言、文化具备了延续的 根基。” 粤港澳地域相近、山水相连,文化合作有着天然的地理优 势。广东省首倡共建粤港澳大湾区文化遗产游径,以历史为纽 带、将粤港澳三地的历史文化遗产,尤其是广州的文化遗产、 珠海和中山的岐澳古道、深圳改革开放的历史遗迹、澳门的世 界遗产建筑和历史城区、香港的文物径等,进行有效的串联沟 通,构建成一个极富特色和历史底蕴的粤港澳大湾区文化遗产 游径系统,共同展示三地的包容性和岭南文化特质。 孙中山是中国近代史上的杰出人物,他在粤港澳三地留下 的众多历史足迹连成一体,形成一条文化遗产游径,自然地将 大湾区内的诸多城市连在一起。中山是伟人故里,澳门是孙中 山从学校走进社会从医的地方,香港是孙中山早年求学和革命 的根据地,广州是孙中山革命的圣地……这种高度契合的关系 正是粤港澳历史文化中宝贵而核心的共同财富。 粤剧是岭南文化的瑰宝,2009年经粤港澳三地联合申 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 录》。2020年11月,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