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党课:把党建引领贯穿基层治理全过程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党课:把党建引领贯穿基层治理全过程 同志们: 进入新时代,基层党建的内涵进一步拓展,逐步实现了基 层党建与社会治理的深度融合,党建引领逐渐从政策话语向实 践话语和学术话语拓展。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增强党组织 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推进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持续整 顿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把基层党组织建成为有效实现党的领 导坚强战斗堡垒”。既为基层党组织建设提供了基本遵循,也 进一步明确了党建引领对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基层治理能力 现代化的重要意义。在打造共建共治共享基层治理格局的过程 中,党建引领既是落实“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这一根本 政治原则的内在要求,又是贯穿基层治理实践的现实机制。借 此机会,由我为大家作一堂党课报告,与同志们共同交流。 一、新时代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的内在机理 同时拥有革命党、领导党和执政党“三重身份”的中国共产 党在现代化发展进程中发挥着广泛的治理功能。党的全面领导 为基层治理提供了持续有效的政治保障,党的政治功能保证了 基层治理现代化发展的政治方向,严密组织体系凝聚了基层治 理的有效资源。领导、政治、思想、组织、制度五维要素为基 层社会治理的有序运转提供了基础保障。 (一)领导要素: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核心前提 中国共产党是基层治理的总体领导者、多元社会资源的整 合者、公共事务多方参与的倡导者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 领者。坚持党对基层治理的全面领导,关键要正确理解基层治 理中的“总揽全局”和“党委领导”的内涵。“总揽全局”意 味着各级党委要在治理过程中立足全党工作大局、社会发展全 局和时代发展变局,抓住主要矛盾,注意战略性、方向性和前 瞻性问题,把好政治方向,维护社会稳定,保证党的路线、方 针、政策的贯彻和落实。“党委领导”体现在政治方向把握、 公共价值引领、区域性共治平台搭建、治理资源整合优化等方 面。其中关键在于要处理好两对关系,一是党委领导和政府负 责的关系,即社会治理过程中的党政关系问题;二是党委领导 和社会协同的关系,即如何在治理过程中既坚持党的领导又培 育社会自主性的问题。党的领导优势具体体现在:党组织拥有 的政治权威性使党的指示、决策、态度等能够获得基层社会的 广泛信任、认可;党组织拥有强有力的组织动员能力,通过其 政治权威性能够对基层社会、群众进行组织动员;党组织拥有 最高创制权,其意志主张能够经过合法程序转化为具体的可持 续的政策、制度和规范;党组织相对于其他治理主体拥有最高 配置权,通过其组织体系能够调动基层党组织、党员,进而调 动和配置党组织所在单位人、财、物、权等资源。 (二)政治要素: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方向保障 政治属性是政党本质的彰显,政治方向是事关党生存发展第 一位的问题。首先,政治领导力是党对社会治理各主体所表现 出来的影响能力,是对社会力量、市场力量以及自治力量的整 合、动员、统筹和协调。一是要正确理解政治要素同行政要素 的区别,政治要素在基层治理中的作用主要表现为凝聚共识、 资源协调、利益整合、诉求表达、服务供给、动员群众等;我 国政治体制下,行政从属于政治,其作用的发挥主要表现在 具体政策的执行中。党建引领机制可以有效弥补行政治理体制 的不足。以党建引领为轴心,充分发挥党组织的体制机制引 领,将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转化为社会治理优势,以基层 问题为导向解决基层治理中存在的条块分割、资源悬置问题。 二是正确认识政治和业务的辩证关系。政治和业务具有高度一 致性。“坚决防止和纠正把政治和业务割裂开来、对立起来的 错误认识和做法,确保政治和业务融为一体、高度统一”。其 次,提高基层党员干部的政治辨别能力。政治辨别能力就是运 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透过表象看到事物的本质并作出 决断的能力。要求党员干部具有忧患意识和风险意识,切实提 高把握方向、大势和全局的能力,对基层治理形势做出及时的 分析和预判。最后,营造基层治理的良好政治生态。政治生态 是指各类政治主体在一定政治环境下的互动状态,良好的政治 生态环境是基层治理顺利开展的重要保障。 (三)思想要素: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理念导向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思想建设是党的基础性建设。重视思想 建设是党的优良传统和取得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伟大胜利的重 要保障。在社会多元的背景下,人的价值观念日趋多元化,各 种思潮、观点空前活跃,这就要求基层党组织必须掌握思想 意识工作的主动权,把党的精神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和社区文化建设融合起来,在基层治理中增强党的思想引领。 首先,高度重视理想信念在思想建设中的重要地位。理想信念 教育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核心内容。理想信念不仅是在经 济基础上确立起来的,同时也是凝聚着知识、情感、观念等各 种意识理性要素和感性要素的复合体,蕴含着对世界、社会和 人生深刻的认知和感悟。理想信念表现在社会群体中就是群体 团结奋斗精神源泉的共同理想,是一个国家、民族、政党团结 奋斗的精神旗帜,表现在个体上就是超越个体生命有限性的精 神追求,其本质是社会主流核心价值的凝结。其次,勇于回答 人民群众关心的重大理论问题和现实利益问题中,增强话语说 服力。深化改革新阶层出现形成的多元利益格局,必然引起思 想领域的多样多变,因而要求在理论创新中增强对社会矛盾和 热点问题的阐释力、说服力,话语表达的内容要贴近广大人民 群众生活。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关键阶段,利益群体不断分 化,新兴阶层不断涌现,要时刻关注不同阶层和社会群体的利 益诉求与政治表达,用党和政府具体政策的实效,切实解决好 人民关心的现实利益问题。最后,党的思想、理论和话语能否 被群众真正地理解并内化,关键在于党员群体的身体力行。共 产党员尤其是党员干部在基层治理中发挥核心主体作用,马 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思想观念影响力的发挥既要依赖思想的科学 性和真理性,更要依赖于主体能否亲身践行,发挥榜样示范作 用。 (四)组织要素: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行动依托 党的力量来自组织。中国共产党是按照马克思主义建党原 则建立起来的,不断构建和形成了严密的组织体系,是具有 强大组织优势的政治组织。中国共产党是由党的中央组织、地 方组织和基层组织构成的严密的组织体系,在这个体系中,党 的基层组织是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落实的基础。 党的基层组织深度嵌入国家和社会中,是党联系群众、服务群 众的政治组织。首先,党的基层组织直接与广大人民群众相联 系,发挥着“战斗堡垒”作用。基层党组织承担着直接教育、 管理、监督党员,组织、宣传、凝聚和服务群众的职责。中国 共产党按照工作和居住区域组建党的基层组织,有党员的地 方就有党的组织,使党的组织嵌入到社会的各个领域中。党的 组织能够涉及社会的各个角落。从纵向组织设置来看,党的组 织体系贯穿了中央、省、市、区县、乡镇、社区和农村。从横 向延伸来看,党的组织体系覆盖了机关、事业单位、学校、城 市社区、两新组织、农村、互联网,实现了“纵向到底,横向 到边”的组织设置。基层党组织的有形有效覆盖使党的领导能 够落实到基层治理前沿。其次,基层党组织能够不断适应经济 社会发展的新形势新情况,在适应新发展格局的基础上,不断 创新党的基层组织设置和活动方式,夯实党的组织体系根基。 基层党建的内容和形式逐步扩展,从传统的单位党建、居民区 党建、农村党建,逐步拓展形成依托农业合作社、金融商业 楼宇、各类园区、商业协会的楼宇党建、园区党建、产业链党 建、商圈党建、行业党建等新形式。 (五)制度要素: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法治保障 “经国序民,正其制度”,制度建设和法治化建设是党领 导社会治理的重要依托。“现代化的国家治理体系是以法治 为基础建构的,法治是执政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支撑,是国家长 治久安的根本保证”。“制度要素”不仅包括党员所必须共同 遵循的一系列党内法规、条例和规定,还包括工作中的制度意 识,以党建制度化带动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的制度化。 基层治理的有序推进依赖于一定的法律和规范,以制度化 的方式推进党的群众路线,以法律法规的形式对党员、领导干 部的权力、责任和义务予以明确,以相应的规范程序推进群众 参与基层治理。党的十八大以来,出台了一系列针对党的基层 组织建设领导基层治理的规章制度。党章中关于基层党组织功 能定位和职责任务进一步具体深化,二十大党章修正案第三十 三条对基层党组织领导基层治理的政治定位进一步明确为“街 道、乡、镇党的基层委员会和村、社区党组织,统一领导本地 区基层各类组织和各项工作,加强基层社会治理,支持和保证 行政组织、经济组织和群众性自治组织充分行使职权”。《关 于加强社会组织中党的建设工作的意见(试行)》《中国共 产党农村基层组织工作条例》《关于加强和改进城市基层党的 建设工作的意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基层治理体系和 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意见》《中国共产党组织工作条例》等 各类党内法规和规范性文件进一步明确了基层党组织在基层治 理中的领导地位,对新时代下基层党组织的组织设置、基本任 务、工作机制等作出进一步说明,充分体现了全面从严治党向 基层延伸的要求,有效提升了基层党组织运转的规范化水平。 同时,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提供了可靠的制度性依据,为党的 组织覆盖到各类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群团组织等各个领域 提供了制度和法治保障。 二、新时代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价值旨向 (一)人民至上: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行动起点 理念是行动的先导。社会治理本质上是对人的服务和管理。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党建引领机制的根本政治立场,关系到 社会治理为了谁、依靠谁的主体性问题。人民至上是党建引 领机制的核心理念,具体体现在基层治理的实际行动中,始终 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原则,紧紧围绕民生等群众最关心的“急难 愁盼”的实际问题。基层党建和基层治理的紧密结合,就是探 索把基层党建和人民群众最关心的民生问题直接联系起来的机 制建构问题,巩固党的群众基础。基层是群众生活最生动的部 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推动者,是推动城乡发展的主体,蕴藏 着巨大的治理能量,同时基层也是群众利益和矛盾冲突最复杂 的部分,治理过程是人民利益得以实现和矛盾得以化解的过 程。有效的社会治理是党落实为人民服务基本原则的生动体 现,治理目标、治理过程、治理效能充分彰显人民本位的价值 旨向。首先,“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基层治理的核心目 标,只有将民之所盼转化为政之所向,才能真正在实践中反映 人民意志、凝聚人民智慧、团结人民力量。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