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在市委经济工作暨城市工作会议上的发言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在市委经济工作暨城市工作会议上的发言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2023年,市委在宏观经济整体下行、央企压产以及重点工业县“断崖式”下 滑等多重压力下,在前所未有的困难局面下,顶住阵痛、保持定力,扎实推 进“三大总体战略工程”,统筹抓好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等各项工作,团 结带领全市干部群众取得了全省经济总量第6的可喜成绩。这充分体现了市 委班子审时度势、高瞻远瞩的领导智慧和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责任担当。 同全市一样,在刚刚过去的一年,*也在速度变化、结构优化、动力转化的 新常态中,面临着转方式、补短板、防风险、保增长的严峻挑战。在市委的坚强 领导下,我们认真贯彻党的二十大,省委十届六次、七次全会和市委三届九次、 十次全会精神,积极应对经济下行压力,始终保持专注发展定力,深入推进“双 核双带六区”建设,实现了经济社会发展的最好预期。预计,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 值198亿元,同比增长3%;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6.7亿元,同比增长10.5%;全 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40亿元,同比增长13.7%;区属规上企业工业增加值13.2亿 元,同比增长10.2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47.5亿元,同比增长13.6%;城镇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827元,同比增长10%;农民人均纯收入12126元,同比增 长11%。一是招商引资取得突破。围绕“1+3+6”(魏蒲产业新城、三次产业、“六 区”)主攻方向,利用“渝洽会”、“西博会”、“*商大会”、“中外知名企业*行”等重 大节会平台,成功引进*双龙物流园、*东国际汽配博览城、秦巴电商谷等一大 批经济效益好、科技含量高、带动能力强的新兴产业项目,2023年实现招商引 资到位资金107亿元,新签约投资3000万以上项目26个、投资总额265亿元。二 是向上争取卓有成效。争取棚户区改造项目资金5亿元、易地扶贫搬迁贷款项 目资金8亿元,到位财政专项资金7亿元,申请国家专项建设基金2.5亿元。三 是项目建设有序推进。编制储备重大项目110个,总投资910亿元,全年开工项 目*个,加快推进项目*个,竣工投产项目*个,完成投资*亿元。四是产业发展 提质增速。东岳新型工业集聚区、磐石都市农业体验区加快建设,总投资40亿 元的泰诚十里水街城市文化产业园、双龙铁路货运仓储区开工建设,魏蒲产 业新城核心区成功申报为“*知名品牌示范区”,复兴现代商贸物流区成功创建 为“省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罗江宜居旅游休闲区成功与社会资本合作,I期 市政道路建设有序实施,首宗土地成功拍卖,北外滨江高品质生活区市政基础 设施加快推进,配套功能日益完善,巴*高速经济带特色效益农业百花齐放。 2024年,区将重点从六个方面着力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 (一)做大经济总量,全力促进经济稳定增长。一是推动投资较快增长。把 准国家产业政策和资金投向,包装储备一批基础设施、新兴产业、节能环保、 社会民生等方面项目,确保棚户区改造、双河口水库等一批打基础、利长远的 重大项目挤进国家、省计划盘子。采取特许经营、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等多种方 式,撬动民间资本参与经济社会建设。二是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大力实施招商引 资“一把手”工程,充分利用重大节会、商(协)会、支乡联谊会等平台,扎实开 展小分队招商、产业链招商、精准招商、以商招商,集中力量招大引强,力促宏 福农业观光康体养老、中电建魏蒲产业新城、固源医疗器械、桓源智慧产业、龙 兴寺生态文化旅游、彰州日好农业种植基地等重大项目签约落地。三是精心扶 持实体企业。大力开展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行动,全面落实各项优惠政策,不 断提振实体经济发展的信心与活力。用好用活产业引导资金,支持重点产业发 展、重点企业壮大。落实企业资源要素价格的优惠政策,积极争取工业园区直 供电试点。充分发挥财政性资金存款、中小微企业贷款风险补偿基金的促进和 导向作用,切实调动银行业金融机构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积极性。降低社会保险 费,精简归并“五险一金”,不断降低企业人力成本。落实区级领导干部对口联系 重点项目、困难企业制度,采取“一企一策”,积极帮助企业解决具体困难和问题。 (二)着力增量提质,大力推动新型工业发展。一是做优存量工业。充分发挥 工业发展资金的引导作用,深入推进“双百工程”,鼓励企业加大技改投入,推动企 业转型升级。大力实施品牌战略,支持宏隆肉类、会欧建材等企业做大做强。实 施中小微企业培育扶持工程,推动企业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促进“个转企”、“小 升规”。二是做大工业增量。加快推进工业园区三期道路、雨污管网建设,积极创 建“省知名品牌示范区”,不断夯实“筑巢引凤”载体;依托地奥天府药业、鑫兴食品 等龙头企业,引进一批关联项目,发展上下游产业,确保精影食品、永发天和等 企业投产*效。加快推进东岳新型工业集聚区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建设,力争引进 益建消防、正浩建材等企业入驻,确保新远*实业、唐氏铸钢等企业竣工投产。三 是促进产销对接。大力开展“企业服务年”活动,积极搭建对接平台,支持鼓励食品 医药、新型建材、节能环保企业与商业企业开展产销衔接和战略合作,大力开拓市 场、增加订单。推动互联网与工业融合发展,引导三圣宫食品、巨仁泰电器等企业 借助电商平台打造“互联网+制造”新型营销模式,提升“*制造”市场份额。支持本土企 业参与政府采购和重点工程建设,在同质同价条件下优先推广使用本地工业产品。 (三)突出重点支撑,全面推动第三产业发展。一是夯实集聚发展平台。切 实抓好现代物流、商品市场、文化旅游等主导行业重要载体打造,大力推进复兴 现代商贸物流区建设,启动凤凰大道西延线建设,力保复兴农副产品批发市场、 泰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