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区长在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区长在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2024年全区经济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贯 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回顾去年工作,表 彰激励先进,分析当前形势,安排今年任务。这次会议既是区 委、区政府召开的工作总结部署会,更是一次推动全区经济大 发展的鼓劲动员会。为开好这次会议,区政府常务会、区委常 委会进行了认真研究,稍后X还要做重要讲话,请大家认真学习 领会,抓好贯彻落实。下面,根据会议安排,我讲三个方面的 意见。 一、总结成绩、把握形势,坚定高质量发展的信心和决心 去年以来,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增速放缓的大背景 下,全区上下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以习近平新 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X”思路目 标,开拓进取,埋头苦干,总体呈现经济平稳增长、质量不断 提升、活力明显增强、民生持续改善的良好态势,一些重点领 域、重要环节实现新突破、取得新进展。关于取得的成绩,在 去年底召开的区十五届二次党代会、区十八届二次人代会上已 经做了全面的总结,今天不再重复,但有四个方面可圈可点、 需要强调。 一是经济运行质量提高。从省市统计部门反馈的情况 看,去年市上下达的11项主要经济指标中,有9项增速排名全市 前三,其中,财政总收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社会消 费品零售总额和地区生产总值4项指标增速排第一,二产增加值 排第二,三产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公共预算财政收入和招 商引资到位资金4项指标排第三。另外,市政府高质量发展考核 的42个单项指标中,有 22项排全市第一,6项排第二,7项排第 三,全市前三的就有35项,占到83%。主要经济指标逆势稳健增 长,各领域单项考核获得全面丰收,特别是财政收支持续大幅 增长,既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财力支撑,也充分说明 全区经济正在向高质量发展转变,取得这样成绩实属难能可 贵。 二是产业转型明显加快。一产上,全省戈壁农业建设现场 会在我区召开,发展戈壁农业的做法在全省推广,戈壁农业成 为现代农业的新名片;二产上,成功争取到新能源微电网和增 量配电业务2个全国全省试点示范项目,为实现富裕电力就地消 纳和项目落地奠定了坚实基础;三产上,万达广场等一批项目 建成运营,城市文化旅游综合体、三大专业市场、物流配送中 心等一批项目落地建设,湿地景观大道建成通车,湿地景区方 案通过专家评审,商贸物流节点城市建设形成新格局,文化旅 游呈现多层次、宽领域的深度融合。 三是城乡面貌大幅改观。以建好城市提升人民生活品质为 目标,先后实施了道路建设、园林绿化、安居改造、“四 供”保障和功能配套五大类城建重点工程,解决了一批多年没 有解决的难题。特别是对热电联供一级管网进行了优化改 造,二级管网进行了有效整合,安全隐患得到消除,供热质量 明显提升。新组建了中石油昆仑燃气公司,遗留近十年的供气 矛盾基本解决,城区燃气覆盖面达到95%。扎实开展农村环境综 合整治,深入开展全域无垃圾专项治理行动,千方百计筹集资 金5.9亿元,实施了20类258个项目,农村面貌焕然一新。尤其 在XX的大力协调下,全区新建改建农村公路368公里,完成农村 公路生命安全防护工程216公里,投资达到5.8亿元,这是近些 年没有过的。 四是发展成果更加惠民。坚持民生优先、共建共享,民生 普惠政策全面落实,社会保障待遇标准不断提高,物价形势总 体稳定,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分别快于经济增长8个 和7个百分点,人民生活质量显著提升。政府承诺的教育、文 化、卫生等十大民生工程十件惠民实事有效落实,用于民生的 支出占到财政总支出的80%以上,民生福祉持续提升。同时,强 化安全生产责任落实,安全生产四项指标全面下降。深化平安 创建活动,深入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严打整治、破案会战 和重点领域安全隐患“清零”等专项行动,人民群众安全感和 幸福感不断提高。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我区经 济社会发展仍然面临一些突出困难和问题。一是经济增长压力 较大。去年我区生产总值增速为6.8%,虽高于全市3.5个百分 点,但分别低于全省(3.6%)、全国(6.9%)1.1个百分点 和4.4个百分点,为历年来最低水平。工业经济持续下降,第三 产业增速回落(去年仅增长3.8%),稳增长、调结构的任务十 分艰巨。二是项目投资后劲不足。去年全区新开工500万元以上 项目125个,较上年减少386个,完成投资89.5亿元,同比下 降62.3%,仅完成任务的69%,加之招商项目落地不足,房地产 投资放缓,投资拉动作用明显减弱。如果今年再没有更多的大 项目作支撑,保持经济平稳增长将是一句空话。三是产业发展 水平不高。农业上,三大主导产业虽形成了一定规模,但标准 化、品牌化程度不高;工业上,虽然传统企业效益有所好 转,但规上工业发展仍然困难,特别是风电装备制造企业生产 形势持续低迷,产值同比下降28%,支撑作用明显减弱;三产服 务业上,市场体系还不完备,文化旅游深度挖掘不够,缺乏大 项目的拉动,融合发展程度依然不高;城乡建设上,历年形成 的基础设施欠账较多,弥补欠账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财政压 力仍然较大。四是是担当作为还需强化。面对新的发展形势和 任务要求,一些干部主观能动性发挥不够,改革创新和攻坚克 难意识不强;一些干部研究运用政策不深入,谋划项目能力 弱,对接项目不及时,服务保障跟不上,推进落地效率慢;还 有一些部门和干部害怕担责,不愿跑项目、争资金,甚至对职 责范围内的事都不敢负责,成为工作推进中的“拦路虎”。对 于这些问题,我们要保持清醒头脑,增强忧患意识,坚持问题 导向,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二、紧盯目标、聚力攻坚,扎实做好年度各项工作 今年是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也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 标任务的关键一年。关于今年的发展目标和重点任务,政府工 作报告和各项安排意见都非常明确,任务是十分艰巨的。我们 必须提高政治站位,始终保持定力,首先要做到“五个必 须”,具体讲就是:第一,必须提高政治站位。各级各部门要增 强“四个意识”,注重从政治上观大局、看问题,把思想和行 动统一到中央和省市区委对经济工作的各项决策部署上来,统 一到推动高质量发展、绿色发展崛起的目标任务上来,主动接 受党委对经济工作的领导,保持高质量发展的战略定力,把讲 政治落实到经济工作的全过程,落实到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 中,确保经济工作始终沿着正确的政治方向前进。第二,必须 贯彻新发展理念。“五大发展理念”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重要内容。创新,才能提高传统生产要素 效率,为我区持续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内生动力。协调,才能 促进区域、领域平衡发展,促进我区经济社会发展行稳致远。 绿色,才能破解我区资源环境瓶颈制约,实现产业转型、环境 变美、生活提质。开放,才能将我区的发展置于全省、全国乃 至国际这样一个大空间来谋划,才能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创造 更多社会财富。共享,才能解决我区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 题,促进公平正义和社会安定。第三,必须推动高质量的发 展。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的鲜明特征和基本目 标。全区上下要深刻认识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必要性和紧迫 性,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一根本要求,坚持质量第一、效益 优先,下更大力气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 革,紧紧围绕高质量发展定目标、出政策、上项目,促进全区 经济发展不断取得新的进步。第四,必须抓重点补短板强弱 项。这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基本方法。要紧紧围绕中央和省市 区委决策部署,进一步明晰经济发展思路,什么是重点就抓什 么,什么是短板就补什么,什么是弱项就攻什么,一以贯 之,一抓到底,确保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具体工作中,要突出抓好六项重点: 1.突出项目支撑,着力夯实发展基础。没有项目就没有实 体经济,抓不好项目就不可能有高质量发展。要始终坚持项目 带动战略,做到发展靠项目发力、工作向项目聚焦、效果以项 目检验。一要谋划储备项目。去年我们的项目数量大幅下 降,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谋划项目数量少,整体质量不高。 今年,要着力完善项目谋划机制,认真研究国家投资导向,围 绕新能源、文化旅游、城乡建设和民生改善等领域,超前谋划 一批重大项目,确保新谋划储备项目800个以上。发改和各行业 主管部门要按照《重大项目库管理办法》,健全完善项目储备 体系,实行储备动态管理,时时保持项目库有上下对路、随时 能拉得出的重点项目。二要狠抓资金争取。每年年初都是国家 部委和省市厅局集中制定项目计划的重要时间段,各乡镇、各 部门要确定专门力量,密切关注上级政策取向,准确把握各类 资金投向,精心编制中央预算内投资计划和项目清单,用好用 活项目前期工作经费,科学谋划编制项目,及时抓好申报立 项,争取更多的项目列入国家和省市“盘子”,获得更多的政 策性项目资金支持,确保项目资金争取增长10%以上。三要推进 招商引资。目前,市上正在研究完善招商引资的政策机制,商 务部门要及时跟进对接,尽快拿出我区招商引资工作方案,进 一步配套相关措施,推进招商引资取得突破。各级各部门要牢 牢抓住机遇,突出以商招商、围绕产业链招商、紧盯大企业特 别是国内“三个500强”企业招商,全力引进一批产业关联度 高、投资强度大、带动能力强、财税贡献多的大项目,并要加 大去年已签约项目的跟踪落地,总的要求就是谁招的商谁跟踪 落实,确保招商引资到位资金达到300亿元以上。四要加快项目 建设。继续实行项目包抓责任制,发改部门要抓紧梳理出重点 项目责任清单,明确包抓领导、责任单位、责任主体和进度要 求。各责任单位要倒排工期,挂图作战,切实加快项目建设进 度,力争年内开工建设各类项目500个以上,完成投资250亿元 以上。需要强调的是,今年省市将深入开展“营商环境建设 年”活动,各级各部门都要切实改进作风,提高办事效率,全 力为项目建设搞好服务。 2.突出产业升级,着力提高发展质量。经济发展的根基在 产业,只有抓好产业转型升级,才能提升经济发展质量。 一产上,要围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牢牢把握农业转型升 级的质量导向、绿色导向、市场导向,突出抓好4件事:首先要 抓好优势产业发展。要在做强蔬菜、制种、草畜、林果等支柱 产业上持续发力,新建高标准百亩钢架大棚小区50个,发展大 棚面积10000亩、高原夏菜3万亩;以国家玉米制种大县财政奖 补项目为依托,建成国家级“四化”制种基地10万亩,制种面 积稳定在50万亩;新改扩建标准化养殖场50个,畜禽饲养总量 稳定在1000万头只;不断扩大特色林果面积,建成300亩以上连 片经济林示范点10个,新增特色林果5000亩以上,夯实农民增 收基础。第三要抓好农村“三变”改革。要按照农村“三 变”改革方案要求,认真抓好清产核资、确权颁证、主导产业 培育、承接主体确定、融资平台搭建、风险化解防控等各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