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在全市宣传思想文化系统调研成果汇报交流会上的讲话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在全市宣传思想文化系统调 研成果汇报交流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调查研究是我们党的传家宝,是各级党员领导干部做好各 项工作的基本功,对推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 起好步意义重大。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 中央把调查研究摆在治国理政的重要位置,作为开展工作、出 台政策、制定战略的“先手棋”。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 报告中指出:“弘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促进党员干部 特别是领导干部带头深入调查研究,扑下身子干实事、谋实 招、求实效。”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 想主题教育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强 调:“要深入调查研究。按照党中央关于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 的工作方案,组织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扑下身 子、沉到一线,深入农村、社区、企业、医院、学校、‘两 新’组织等基层单位,把脉问诊、解剖麻雀,进行问题梳理、 难题排查,运用党的创新理论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调 查研究是一门学问、一门艺术,来自实践又回归实践。如何开 展高质量的调查研究,需要从以下六个方面系统把握、整体贯 彻。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一、选题要“小”。明确调研问题是开展调查研究的第一 步。不把调研问题搞清楚,只是为完成任务而调研,就是形式 主义调研。高质量的调查研究必须坚持问题导向,增强问题意 识,敢于正视问题,善于发现问题,做到有的放矢。调研选题 总的原则和方向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紧紧围绕党的理论路 线方针政策和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 题、总结新经验、探索新规律。严格来说,上述原则和方向只 是指明了调研的“主题”,还不是调研的“问题”。在具体的 调研选题上,不能“摊大饼”,盲目求大求全,而是要大处着 眼、小处着手,以“小切口”研究“大问题”。各级党委(党 组)要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本地区本部门本领域工作重要指示 批示精神,立足职能职责,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线,围 绕“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参考《关 于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的工作方案》罗列的12个方面问题,突 出重点、直击要害,有针对性地列出调研题目,使调查研究工 作同中心工作和决策需要紧密结合起来,破解改革发展过程中 的真题、实题、难题,打通贯彻执行中的堵点、淤点、难点。 二、准备要“足”。“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高质量 的调查研究必须做好充分准备,“不打无准备之仗,不打无把 握之仗”。调研的准备工作不单单只是制定调研方案,而是在 制定调研方案之前,首先加强理论学习和政策学习,做好思想 上、知识上的准备。要围绕调研问题,广泛搜集相关资料,重 点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有关重要论述,学习党中央决策部署和政 策法规,了解调研地点和事项的基本情况,做到上下左右的情 况心中有数。在此基础上,拟定调研提纲,列明需要了解的情 况。一些同志在拟定调研提纲时经常不知道要询问哪些具体问 题,主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前期的理论学习和政策学习不到位。 党委(党组)主要负责同志要亲自主持制定调研方案,精心组 织调研力量,科学设计调研方式,统筹确定调研的时间、地点 和队伍构成,做好后勤保障工作。尤其是在调研地点的选择 上,既要到工作局面好和先进的地方去,更要多到困难大、矛 盾多的地方去,多到情况复杂、群众意见多的地方去,多到自 然条件差、工作打不开局面的地方去。要加强与被调研地区或 单位的沟通协调,根据需要开展“四不两直”调研,增强调研 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三、调查要“深”。下高楼、出深院,到一线去、到田野 去是调查研究的鲜明特色。高质量的调查研究必须深入实际、 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多层次、多方位、多渠道地调查了解情 况。领导干部到基层开展调研,可以走“规定路线”,但更应 有“自选动作”,到一些没有准备的地方,搞一些不打招呼、 不作安排的随机性调研,避免出现“被调研”和走过场现象。 尤其是不能只看一些群众演员“搞表演”、听一些工作人 员“背台词”,而是要创造条件,真正接触基层干部、一线员 工、普通群众、特殊群体。在调查方法方面,结合调查的广度 与深度要求,在运用好我们党在长期实践过程中积累的召开调 查会、研讨会,走访调查、蹲点调查等方法的同时,还运用现 代科学技术的调查方法,如问卷调查、统计调查、抽样调查、 专家调查、网络调查等,把大数据、云计算等引入调查领 域,把微观调查和宏观调查有机结合起来,提高调查的效率和 科学性。在调查过程中,领导干部要甘当小学生,放下架子、 俯下身子,真心把基层干部群众当老师,少说多听多问,语言 要接地气,要有“泥土味”,鼓励讲真话、道实情,有喜报 喜、有忧报忧;要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